1、第3课读鲁滨孙漂流记学习目标1.概括鲁滨孙漂流记的主要情节,并谈谈读后的感受。2.反复品读文本,把握作者伍尔夫解读鲁滨孙漂流记的基本切入点“小说家的透视法”。3.分析笛福小说的叙述方式。一、音正形准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单音字驯养()侮辱()鹦鹉()谨慎() 炫耀() 庇护()(2)多音字弄曝倒 行答案(1)xnwynjnyob(2)nnlnpbododoxnhnhnhn2给下列形似字组词(1) (2)(3) (4)(5)答案(1)赏赐警惕(2)健康关键(3)炫耀箭弦(4)波涛滔天(5)渺小缥缈二、词语积累1理解运用(1)微不足道:_(2)我行我素:_(3)心神不宁:_(4)欣喜若狂:_答
2、案(1)非常渺小,不值得一提。(2)不管别人怎么说,我还是照我本来的一套去做。(3)心里烦躁,精神不安。(4)欢乐得像发了狂,形容高兴到了极点。对点小测判断下列加点成语的运用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我见证了一片叶子在生命最后一瞬间的美,虽然这种景象微不足道,但却很感人。()(2)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丁氏父子因故意伤害罪受罚,在服刑期间却我行我素,殴打他人并致人轻伤,近日,被五河县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3)她表面装作心神不宁的样子,其实内心是何等紧张,真害怕他说出任何拒绝的话来。()(4)开学了,这所山区小学的师生们欣喜若狂,因为他们也能和城里的孩子一样,奔跑在塑胶操场
3、上了。()答案(1)(2)用在此处程度较轻,可改为“不思悔改”(3)不合语境,可改为“心不在焉”(4)2辨词填空(1)庇护袒护二者都有“保护”之意。庇护:中性词,袒护,保护。袒护:贬义词,指对错误的思想行为无原则地支持或保护。俄方收到西方国家请求,试图让俄为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提供_,从而结束叙利亚冲突。但俄罗斯称,俄拒绝接受这种如同“玩笑”的主意。朝鲜外务省发言人在平壤发表谈话,指责美国在“天安”号事件上_韩国,继续推行旨在孤立、扼杀朝鲜的敌视政策。答案庇护袒护(2)卑微卑劣卑微:地位低下。卑劣:卑鄙恶劣,贬义词。银幕上光彩照人的明星,留给大众的是无限风光。人前无比荣耀,背后却辛酸异常。特
4、别是一些女明星,出身_,加上圈中各种规则横行,成功难度可想而知。但是,经过无数机缘巧合的奋斗,终于也能成就事业,照样能够大红大紫。朝鲜“民族和解协议会”发言人在平壤发表谈话,指责韩国提出所谓“战时被劫持者”问题是“_的政治挑衅”和“对抗行为”。答案卑微卑劣三、名言警句1世间万物,只有有用处,才是最可贵的。任何东西,积攒多了,就应送给别人;我们能够享用的,至多不过是我们能够使用的部分,多了也没有用。笛福鲁滨孙漂流记2我已学会多看看自己生活中的光明面,少看看生活中的黑暗面;多想想自己所得到的享受,少想想所缺乏的东西。这种态度使我感到由衷安慰。笛福鲁滨孙漂流记3不要以感伤的眼光去看过去,因为过去再也
5、不会回来了,最聪明的办法,就是好好对付你的现在,现在正握在你的手里,你要以堂堂正正的大丈夫气概去迎接如梦如幻的未来。朗费罗4使一个人的有限的生命,更加有效,也即等于延长了人的生命。鲁迅5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陶渊明6生命,只要你充分利用,它便是长久的。塞内加7在我们了解什么是生命之前,我们已将它消磨了一半。赫伯特8人生不售来回票,一旦动身,绝不能复返。罗曼罗兰一、作者简介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英国意识流小说家、小说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与女性主义的先锋之一,英国女权运动的先驱者。作品有描写大海的著名小说到灯塔去海浪和描写伦敦的达洛维太太以及散文时常上街去走
6、等。墙上的斑点是她第一篇典型的意识流作品。二、背景展示鲁滨孙漂流记是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作品,它的发表轰动了整个英国文坛。作为划时代的作品,它引来了无数小说评论家的讨论。意识流小说家伍尔夫以独到的眼光剖析了这部小说,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三、文体知识书评书评,即评论或介绍书籍的文章,是以“书”为对象,实事求是地、有见识地分析书籍的形式和内容,探求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性,从而在作者、读者和出版商之间构建信息交流的渠道。书评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因不满于当时社会的黑暗与动荡,假想了“阡陌交通,鸡犬相闻”的世外桃源,尽管它与世隔绝,但居住其间的人却怡然自得。英国小说家笛
7、福的名作鲁滨孙漂流记中的主人公鲁滨孙因着一心要遨游探险的想法,几次出海,最终流落荒岛,在那里经历了长达二十多年的孤独生活。如何来解读这篇小说呢?英国意识流小说家、小说理论家和文学批评家伍尔夫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下面是本文的内容结构思维导图,读后回答图后问题。在本文中,伍尔夫提出了通过“小说家的透视法”去解读文学作品的观点,那么怎么通过这个方法去解读呢?请将其填在图中处。答案要有心理准备分析主题把握主要人物、语言1文中开头说“末了总有一场孤独的战斗在等待我们”,这场“孤独的战斗”指什么?怎样才有可能打赢这场“战斗”?答:_答案文中说的“孤独的战斗”指的是“我们必须独自爬到这位小说家的肩上,通过他的
8、眼睛观察”。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作品的语言了解作品的内容,独自对作品进行感悟体会。由于不同的作家采用的表现手法不同,即使同一时代的作家和读者之间也不可能完全沟通,再加上我们固有的偏见和经验,就十分容易在这场战斗中被打败。所以要打赢这场“战斗”,即真正了解作品的内容,体会作家通过作品要告诉我们的生活“本质”,只有放弃我们固有的偏见和经验。2如何理解“大自然必须收起她那灿烂的紫色,她只是干旱和水的赏赐者;人必须贬为奋斗的自我保护的动物;上帝萎缩为行政长官,他那实在的,还有点硬的宝座,在仅仅稍高于天边的地方”这句话?答:_答案对于鲁滨孙而言,荒岛没有大自然的“灿烂的紫色”浪漫情愫,左手是干旱,右手是
9、水源,鲁滨孙在大自然的两手之间疲于奔波。而鲁滨孙自己,头顶上中产阶级的光环悄然遁失,从人到动物,为生存而奔命,成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法则之下的自我奋斗的动物。这便有了悲情的意味。全知全能的上帝“萎缩”了,他的宝座在仅仅稍高于天边的地方,这就暗示我们,在荒无人烟的孤独岛屿上,上帝会随着生存困难程度的增加而逐渐淡出主人公的视野。宗教信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冷酷的生存法则。3“普通的瓦罐”这一意象在文中反复出现,有什么作用?答:_答案“普通的瓦罐”,代表的是笛福小说创作所坚持的透视法(描写事实、追求真实感)中的对象世界。我们可以理解为是笛福要观察和描写的个人、人们、大自然以及上帝,也可以理解为他平
10、淡的语言风格、求实的写作精神。课文多次使用它有助于阐释观点,有助于读者的理解,起到了形象、直观、易懂等作用。反复出现意在强化务实意识,它既是小说主人公的落脚点不虚无地奋斗,也是作家的创作理念写实,让事实产生美,所以“瓦罐”既是作者对小说解读的主线,也是表达观点的媒介。4作者认为如何才能正确地探讨与解读文学作品?作者举哈代和普鲁斯特的例子是要引出哪个概念?答:_答案作者认为要正确地探讨与解读文学作品必须“独自爬到这位小说家的肩上,通过他的眼睛观察”,“直到我们也了解他是按什么秩序安排那些庞大的普通的观察对象”,即通过把握“小说家的透视法”来解读作品,“只要牢牢抓住这一点”,就能够正确地探讨与解读
11、文学作品了。作者举哈代和普鲁斯特的例子意在引出“小说家的透视法”这一概念。5作者认为笛福在小说的叙述方式上存在着怎样的特点?答:_答案作者认为小说家笛福在用世界上最平淡的叙事方式向我们展示故事情节,文中详细列举了这种写法对小说产生的影响,比如中产阶级的鲁滨孙来到岛上透过自己的眼睛来观察世界,他在小岛上所创造的每一天的生活等等,就连描述也是让人难以忘怀的,小说中用“灰蒙蒙的早上”就生动地描绘出一个有风的黎明,传达出一种荒凉和许多人死亡的感觉。所有这些都体现出小说家叙述方式的高超。鲁滨孙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生活了28年,可见他是何等的勇敢和顽强。初到孤岛的他是绝望的,他说:“我整天悲痛着我这凄凉的环
12、境,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没有出路,没有被救的希望,眼前只有死,不是为野兽所吞,就是为野人所嚼”但是,慢慢地,他独特的个性体现了出来,对生活充满希望,不再整天沉浸在自己设计的悲观中,开始一心一意地安排自己的生活,他建了小房子;做了桌子、小匣子;捕了小羊、小狗;种了小麦、稻子。就这样,他用自己的双手创造了自己的小王国。其实,苦难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则是一个万丈深渊。为此很多中小学针对学生“苦难教育”缺失的问题,把“苦难教育”列入学校教育之中。这种做法引发了不少家长的质疑和反对,他们认为:用人为制造苦难的方式来磨砺孩子,会伤害孩子的身心,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你对此持怎样的
13、观点?答:_答案(观点一)人为制造苦难会让孩子的身心受到不必要的伤害,会增加他们的学习生活负担;顺境是人们期望的生存方式,没有必要人为制造一些孩子不可能遇到的苦难;要多给孩子减少压力,让他们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学习中,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对于以后人生历程出现的苦难,孩子自然会正确面对,也会想办法解决。(观点二)苦难教育是通过让受教育者在身体上和心理上得到挫折感,来促进以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为代表的综合素质提高的一种教育方式。缺少这样的苦难教育,过多的重视学生的知识储备,忽视对其独立人格的塑造,孩子就会欠缺对父母、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担当以及感恩之心。这不仅让人担心,这些缺少应挫能力的学生,在进入社
14、会之后,能不能够承受得了来自社会的考验,有没有同情之心及感恩之心。文学评论的结构这篇文艺论文先提出论点,然后分析论证,是典型的议论文结构。全文共五段,可分为两部分。第一、二段构成第一部分,提出论点:在探讨小说作品的过程中,读者需掌握这位小说家的透视法;但由于作者把自己的透视法凌驾于读者之上,读者往往感觉受了伤害。第一段提出第一个分论点:“我们必须独自爬到这位小说家的肩上,通过他的眼睛观察。”第二段提出第二个分论点:“他把自己的透视法那么猛烈地强加于我们,我们往往感受到极大的痛苦。”三至五段以鲁滨孙漂流记为例,深入细致地论述这部分提出的论点:“凭借不偏离地讲述在他看来的真实作为一个伟大的艺术家,
15、为了使他的主要品质产生效果,即真实感”,笛福从始至终坚持他自己的透视法。为此,他处处使我们受挫、受嘲弄。技巧点拨文学评论的结构和一般议论文的结构有相似之处,总体来看有以下三种情况:(1)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总)(分)(总)(2)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总)(分)(3)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分)(总)迁移运用选取一篇文学作品,按以上三种结构中的一种写一篇短评,不少于200字。答:_答案(示例)人性的胜利沈从文小说萧萧赏析因为没有受过教育,萧萧不可能去反抗她的婚姻;也因为没有受过教育,她没有强烈的贞洁观。沈从文笔下的萧萧,是近乎完全自然的,听从的是自然人性的召唤。于是,在花狗的山歌声中,她变成了妇人。
16、变成妇人的萧萧,并不因为失去了贞洁而痛悔,这种抽象的道德观念倒并不使她恐惧,可是她有了孩子,具体的身体变化让她害怕,她也明白这是切实的罪证,于是打算逃走,“收拾一点东西预备跟了女学生走的那条路上城”。可是没有动身,就被发觉了。萧萧与礼法制度的冲撞,终于因为家人的消极执行,也有惊无险地避了过去。在人性与制度的对抗中,沈从文写的是人性的胜利。对于婚姻,萧萧以天然的人性来对抗;对于礼法,家人则以农人纯朴的天性来对抗。这样的对抗,都是不自觉的,甚至是自我抑制的,这样的力量看上去弱小而偶然,但是却隐藏在这些“种田的庄子”里,在这些“种田的庄子”里,沈从文不动声色地搭建的是他心中爱与美的永恒的“人性的希腊
17、小庙”。一、课本素材点击素材鲁滨孙是一个不屈服于命运的人,面对命运弃他于孤岛,他没有从此一蹶不振,而是努力改变不幸的命运;他是一个善于调整心态的人,经历了三次心态调整,逐步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问题及如何生活得有意义的问题;他是一个不怕孤独的人,以猫狗为伴,以记日记来排遣寂寞,活得充实;他是一个以苦为乐的人,岛上物质贫乏,生活条件艰苦,他仍不断自我安慰,尽量改善生活;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面对不幸,他没有失去生活的信心,而是热情地投入到实在的生活中去。面对人生困境,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和英雄本色。在西方,“鲁滨孙”已经成为冒险家的代名词和千千万万读者心目中的英雄。运用示例
18、如果我是鲁滨孙,自己独身一人在荒无人烟的孤岛上,我想我早已放弃了生的希望,我没有鲁滨孙的那份坦然与乐观。即便我侥幸地活了下来,也可能会残忍地自暴自弃,整天闷闷不乐,最终抑郁而死。我更会失去理智,不会像他那样还可以抱着有人乘船经过这里将自己救走等种种念头。而鲁滨孙却有着超人的本能与信念,他可以很好并快乐地生活下去,与动物为友,一起嬉戏打猎;与一个名叫“星期五”的野人为伴,使野人成为了他的奴隶;他不放弃生存的希望,他凭借自己的劳动,有了属于自己的房屋,还有面包等食物;他投身于大自然的怀抱中,竟发现了种种世外桃源之美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名著,使我受益匪浅,他让我懂得:无论在什么条件下,都不要放弃生的希望
19、;要快乐地对待每一天,不要忘却人类善良的本性。二、课外素材“憨豆先生”罗温伯特金森,曾用他无声的滑稽表演给千家万户带来过数不尽的欢乐,却鲜有人知道他小时严重口吃甚至患有面部畸形。小伙伴的嘲笑与疏远并没使他消沉,反而促使他做出了大胆尝试的选择演哑剧!不需说话,只需丰富的面部表情,这次大胆的尝试让他的表演才华发挥得淋漓尽致,从此改变了他的一生。先有尝试,而后才知道这一条道路是否走得正确,才使你得以窥见那个未知的自我。选材感言作为一位艺术家,为了超越自我,完成梦想,就一定要敢冒险,敢于尝试。“憨豆先生”用勇气和坚持让世人见证了自己的表演才华,他在舞台上的表演闪现着勇于尝试的精神之光。笛福和鲁滨孙漂流
20、记之解读谭明华引言丹尼尔笛福是英国启蒙时期现实主义小说家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其作品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和历史主义双重含义,为当时社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因此,笛福也被誉为欧洲的“小说之父”和“英国小说之父”。鲁滨孙漂流记是他主要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部小说中,笛福完美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鲁滨孙。鲁滨孙在几次出海中不断受到迫害,最终漂流到一个无人的岛屿。在小岛中鲁滨孙运用智慧和才能度过了二十八年的生活,收获了“星期五”这个朋友及仆人,最终回到了现实家庭。鲁滨孙漂流记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奠基之作,为当时资产阶级的殖民与侵略奠定了文学基础。一、笛福的生平概述丹尼尔笛福 1660年出生在英国伦敦
21、,他的父亲是油烛商人,因此笛福也选择了从事商贸。笛福早年经常四处游历,在欧洲各国经营商务贸易,具有丰富的阅历。25 岁的时候笛福选择去参军,在经商破产之后又继续为政府办事,开始走上写作之路。1698年,丹尼尔笛福开始发表各种文章,包括论开发真正英国人消灭不同教派的捷径等。在这些文章中,笛福提倡反对天主教、争取民权,也因此受到罚款、入狱、枷示等惩罚。1704 年,丹尼尔笛福为辉格党魁哈利办评论杂志,一直为辉格党办事。这些年中丹尼尔笛福虽然受到了当时政府的众多压迫,但是也赢得了伦敦市民的欢迎。1719 年,当丹尼尔笛福将近60岁时,他开启了他的小说写作之路。丹尼尔笛福的第一篇小说即为鲁滨孙漂流记。
22、此后,丹尼尔笛福还相继创作了小说摩尔弗兰德斯杰克上校辛格尔顿船长等,也编写了一些干部传记,如彼得大帝纪等。丹尼尔笛福的晚年生活较为舒 适,因此也给他提供了较多的写作时间。据统计,丹尼尔笛福一生中共有作品五十多篇,包括传记、政治论著等。丹尼尔笛福出生时正是资产阶级迅速发展时期,他作为一名商人实际就是资产阶级的代表者。丹尼尔笛福一生之中关注的都是资产阶级的发展,反对贵族的压迫和专制,主张民权。因此,当光荣革命(1688年)爆发之后,丹尼尔笛福开始长期为辉格党发送情报,希望新的政权能够取代旧的政权,发展英国的资产阶级。丹尼尔笛福作品中的主人公通常为资产阶级者或者通过努力成为资产阶级者,人物和情节构造
23、细腻、真实,带给读者不一样的感受,为当时资产阶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舆论保障。总体来说,丹尼尔笛福的作品在 18、19 世纪的英国及欧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进步意义,它们反对封建主义,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较大的贡献。但是丹尼尔笛福的作品中也含有一定的殖民主义和种族歧视,这是其创作的局限性。二、鲁滨孙漂流记故事概况鲁滨孙漂流记全书主要分为三卷,第一卷主要写了鲁滨孙为实现航海心愿而私自离家出走,途中三次出海的情况;第二卷为鲁滨孙在无人岛屿生活了28年的故事,包括他在孤岛中自己学会农业生产、在困境中求生的故事;第三卷为鲁滨孙在28年后重新回到现实家庭中的故事。在这三卷内容中,第二卷为整个小说的中心和
24、精华。丹尼尔笛福善于用细腻的文笔进行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的描述,给观众带来了浓厚的真实感。在鲁滨孙漂流记中,作者通过对鲁滨孙小岛生活的详细描述体现了自己的资产主义观,也表达了自己的内心世界。鲁滨孙的大半人生都处于不断的危险之中:三次航海中一次被摩尔人抓获充当俘虏,一次船触礁,九死一生。这一时期体现的是资产阶级商人们为了经商而不畏险阻的精神。丹尼尔笛福之所以能够写出那么多的经商历险事件,与其本身丰富的经商游历有关,这是对资产阶级商人冒险精神的赞扬;荒岛之中什么都没有,鲁滨孙却既能像农民一样从事农业生产,也能像士兵一样不断在岛上向外眺望,同时也能够从事畜牧业工作进行捕鱼。从鲁滨孙的思想变化来看,这一
25、切能力都是随着环境的变化而自觉获取的,当人想要获取食物时,他要动脑子进行农业生产,当人需要居住安睡时,他可以自己搭建房屋。甚至为了提高生活质量,人还能够发展畜牧业。在小说中,鲁滨孙基本无所不能,且还将有无限的潜能。三、鲁滨孙漂流记的现实主义和殖民主义要充分了解笛福在小说中表现的世界观就必须加强对鲁滨孙漂流记作品的了解。鲁滨孙漂流记全本小说皆是以主人公鲁滨孙的生活经历为基本线索展开写作。鲁滨孙生活在一个中下层资产阶级的家庭,家境一般,但从小有着出海的心愿。为了完成这一愿望,鲁滨孙离家出走进行航海。航海过程中鲁滨孙购买了低价的劣质商品并以高价售出,获取了高额的利润,开始发家致富。二次出海鲁滨孙成为
26、俘虏,为形势所迫,鲁滨孙来到了种植园,开始从事种植园事业。种植园事业的成功依然不能够满足鲁滨孙的商业欲望,他开始捕捉黑人充当奴隶。第三次出海鲁滨孙航行的船发生意外,独留他一人存活。漂流到荒岛之后,鲁滨孙又开始从事畜牧业等工作。第三卷中鲁滨孙回到本来的家庭并继续从事商务贸易。可以说鲁滨孙的一生中从事了多种事业,经商、种植园、殖民。他从经商开始,又由经商结束。实际上这就是资产阶级的发展历程。丹尼尔笛福的一生与鲁滨孙有太多的相似之处。他同样是以经商开始,并以经商结束;他早期经商游历过欧洲各国,后来参军、从事政治工作,但最终他的理想事业仍然是经商。笛福出生在17世纪,当时的英国处于封建社会时期,国家重
27、视的是本地的资本,对于商务贸易较为轻视。而笛福则恰好相反,他反复多次地从事商业活动,即使亏损和破产之后也依然不断寻求机会从商。为了更好地进行商业活动,他参加光荣革命的斗争,发表论文提倡开展商务贸易,包括对外贸易和殖民贸易。鲁滨孙漂流记中在这方面反映得十分具体。鲁滨孙为了经商到达过许多的地方,已经完全覆盖欧洲、亚洲、美洲及非洲。在这些地区,鲁滨孙通过殖民贸易而获取巨额的商业利润,加上小说最后鲁滨孙对小岛的开发也同样反映了这位主人公对于经商的热忱和对殖民贸易的执着。小说中的荒岛象征的就是殖民地,在这片殖民地中,鲁滨孙不断开垦,并将荒岛原来的居民“星期五”变为自己的仆从,表现了作者强烈的殖民主义思想
28、。这是丹尼尔笛福在殖民主义方面的世界观,但实际上,鲁滨孙漂流记中讲述了西班牙殖民者在南美洲大量屠杀当地居民,而这些居民都是无辜的百姓。可以看出作者对西班牙殖民者的批判,但与此同时作者又通过鲁滨孙的行为表示殖民主义的优越性和合法性。二者存在一定的矛盾,可见丹尼尔笛福在殖民主义思想上也具有双面性。光荣革命爆发后,英国逐渐迈向资本主义社会,并开始大量对外展开侵略。当时英国的殖民地数量和范围还较为有限,只在北美洲和东印度有少量的殖民地。但是此后的英国不断向外扩张,收获大量的殖民地,在殖民地进行贸易垄断,实现了高额利润,英国自此发展为“日不落帝国”。17、18世纪的资产阶级革命使英国逐渐摆脱了传统封建贵
29、族对资产阶级的剥削与压迫,资产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鲁滨孙漂流记所塑造的环境中不存在封建贵族、骑士等,只有代表着资产阶级的鲁滨孙一人。这实际上是对现实社会的反映,体现了作者对资产阶级掌握英国政权、摆脱封建贵族的美好期待,在当时的社会来看具有较强的先进性和现实意义。四、结语综上所述,丹尼尔笛福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其小说作品对当时社会的变革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也被称为欧洲“小说之父”。鲁滨孙漂流记的主人公鲁滨孙实际上就是笛福本人的缩影,丹尼尔笛福通过对主人公一生遭遇的描述塑造了一个智慧、勇敢的资产阶级英雄形象。这部小说反映了资产阶级的发展,揭示了资产阶级时代的到来,具有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读后启悟 文学艺术来源于生活,文学作品往往是一定时期社会生活的反映。换句话说,社会生活往往影响作者创作的风格和特点,使人们能够通过文学作品体会当时的社会生活现实。笛福把自己多年来的经历和体验倾注在人物身上,并充分运用自己丰富的想象力进行文学加工,使“鲁滨孙”不仅成为当时中小资产阶级心目中的英雄人物,而且成为西方文学中第一个理想化的新兴资产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