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小题提速练:13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M** 文档编号:10785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小题提速练:13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小题提速练:13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小题提速练:13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小题提速练:13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版高考地理二轮小题提速练:13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小题提速练(十三)(时间:20 分钟 分值:44 分)选择题(本大题共 11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兰卡斯特县位于美国棉花产区中心位置,曾是美国有名的纺织业重镇。从19 世纪末到 2007 年,纺织业一直是当地的经济支柱。但到了 2007 年,随着最后一家纺织工业迁往拉美,当地的纺织工业几乎消失殆尽。2014 年我国科尔集团选择在该地建设分厂生产工业棉纺,产品大部分运回中国销售,小部分供应美国本地和周边市场。据此完成 13 题。 【导学号:78194081】1兰卡斯特县纺织工厂迁往拉美,主要是因为拉美( )A原料丰富 B市场

2、广阔C劳动力廉价 D科技先进2兰卡斯特县吸引科尔建设分厂的主要优势是( )A交通便利 B工业基础好C技术发达 D市场需求大3由于科尔集团的标杆效应,已经有来自中国和印度的其他一些纺织企业计划到兰卡斯特县投资,这些企业的目的在于( )A获得集聚效益 B扩大美国市场C塑造品牌效应 D提高科技含量1C 2.B 3.A 第 1 题,兰卡斯特县纺织工厂位于棉花产地,美国的市场广阔,科技先进,但与拉美相比,拉美的劳动力成本相对低廉,纺织厂耗用劳动力多,所以迁往拉美。第 2 题,交通、市场、科技都不是兰卡斯特县的强项,但兰卡斯特县曾是纺织名镇,拥有纺织工业基础,吸引了科尔的投资。第 3 题,中、印的纺织业聚

3、于此地,可以获取规模效益。下图是位于我国吉林松原市乾安县西部,大布苏湖(为盐碱湖)东岸的“泥林”景观,这里有两级阶地,整体高出湖面 50 米,沟壑纵横、泉水众多、锯齿狼牙,奇峰林立,气势磅礴,像一座森严古城堡。垛口连绵,影若将士扶望守城,严阵以待。其景色奇特、千奇百态、变化莫测,是潜蚀地貌的典型代表。据此完成 45 题。4潜蚀地貌形成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A风力作用 B流水作用C生物作用 D冰川作用5推测泥林景观形成及气候变化过程是( )A流水沉积地壳下沉气候变湿地壳抬升 形成阶地潜蚀作用B地壳下沉风力沉积地壳抬升形成台地气候变干潜蚀作用C地壳抬升形成阶地气候变湿流水侵蚀气候变干潜蚀作用D地壳

4、下沉气候变湿流水沉积气候变干 阶地裸露潜蚀作用4B 5.D 第 4 题,请根据材料信息,该地貌形成于河流阶地且区域泉水多、沟壑纵横,是流水潜蚀地貌的表现。第 5 题,潜蚀发生于阶地形成之后;气候变干后河床裸露,阶地呈现;阶地源于流水沉积作用,说明曾经区域地壳下沉,气候湿润,流水作用强烈,携带大量泥沙淤积形成。油橄榄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喜光、喜温暖、较耐旱,经济价值高。20 世纪60 年代,我国在部分省区已有一定规模的油橄榄引种栽培。下图所示地区现在已被称为“中国油橄榄之乡” 。据此完成 67 题。6上图所示地区与油橄榄原产地显著不同的自然生长条件是( )A冬季温暖,日照充足B纬度偏高,海拔较低C

5、河谷地形,黑土肥沃D夏季多雨,雨热同期7目前,该地区油橄榄的单位面积产量偏低,其采取的相应措施主要是( )A开拓市场,扩大产品销量B开垦梯田,扩大种植面积C培育良种,提高生产技术D开辟水源,提高灌溉技术6D 7.C 第 6 题,原产地为地中海地区,属于地中海气候,其特点是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而在中国的种植区域是季风气候,该气候典型特点是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因此,水热组合不同是二者的显著差异。第 7 题,提高产量比较现实的做法是提高单产,C 正确。山区不能随意扩大耕种面积,B 错误;A 不是增产方式,错误;油橄榄属于耐旱作物,D 没有多大实用价值。从秦岭第二高峰鳌山(海拔 3475

6、米)沿山脊徒步至第一高峰太白山(海拔 3767 米)的户外徒步线路鳌太线,因其积雪多、难度大、危险性高而闻名,尤其以称为“石海” 一段的路段最难,基本上是在碎石上攀爬。 下图示意“石海”景观与秦岭太白山北坡植被分布。据此完成 89 题。8推测“石海”出现的位置在( )A落叶阔叶林之下 B落叶阔叶林与针阔混交林之间C高山灌丛草甸上D针阔混交林与高山灌丛草甸之间 9与“石海”形成过程关系最密切的自然因素是( )A气温的日变化B气温的季节变化C降水的日变化D降水的季节变化8C 9.A 第 8 题,根据材料,攀爬是在海拔 3475 米海拔 3767 米之间,而“石海”路段更是植被稀少、碎石广布,因此应

7、该是位于草甸之上的接近峰顶部位。第 9 题, “石海”为碎石,反映区域风化严重,由于海拔高,降水少,昼夜温差大,导致风化严重,岩石碎裂形成图示景观。洞里萨湖位于湄公河下游平原,其水文特征深受湄公河的影响。图 1 示意洞里萨湖主湖区与洪泛区湖水含沙量和湖水多年平均体积的季节变化。图 2 示意湄公河流域部分地区及洞里萨湖位置。据此完成 1011 题。图 1 图 210影响洞里萨湖 4 月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A湖面风较大、湖泊水位低B湖水流速快、流域降水少C湖水流速慢、湖泊水位低D湖面风较大、流域降水多11若在湄公河 R 处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将导致洞里萨湖( )A生物多样性增加B水温年际变化减小C洪泛区面积扩大D泥沙淤积总量减少10A 11.D 第 10 题,洞里萨湖主要补给源于降水,4 月份仍未到雨季,降水少,湖泊水位低,甚至在 1 米左右,由于湖水自净能力减弱,含沙量变大;此时部分湖床裸露,湖面风较大,将沙尘吹入湖中,加大含沙量。第11 题,在湄公河 R 处修建大型水利工程会使得湄公河的水量变化减小,洞里萨湖的补给得到相对保障,流量相对稳定,枯水期水位上升,自净能力加大,湖床裸露程度变小,湖面风的影响减弱,泥沙总体淤积变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地理 > 地理高考 > 二轮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