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上传人:好样****8 文档编号:10780 上传时间:2018-09-0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21.6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运城市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2018 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测试高一语文试题 2017.11本试题共 100 分,时间 120 分钟。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答题时使用 0.5 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第卷 阅读题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9 分,每小题 3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

2、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3、。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他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的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 ,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

4、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 “人” “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摘编自陆邵

5、明留住乡愁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一些乡村在城镇化建设进程中尽管面貌焕然一新,但让人留恋的东西有可能会荡然无存。B. 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要做好相关的前期规划。C. 要在城镇化过程中留住乡愁,就必须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D. 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会使“乡愁”无处安放。2. 下列关于“文化记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乡村记忆是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B. 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二者相互融合渗透。C. 乡村记忆的选择与保留,可借助科学的评价体系和广泛民意。D. 对于乡

6、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其定期维修。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B. 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C. 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D. 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答案】1. D 2. D 3. D【解析】1.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理解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题干要求,分析各个选项,找出答案。D 项, “会使乡愁无处安放”不当,把担

7、忧当成的现实。本选项对应信息在原文第一段,原文为“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只是人们的担忧,而不是现实。2.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找出对“文化记忆”阐述错误的一项,解答时一方面要把所有选项放回到原文中,逐一核对选项内容与原文是否一致;另一方面还要仔细审读选项,查看选项中是否有与“文化记忆”无关的内容,如果有,则属于答非所问,这个选项就是答案。本题 D 项就是答非所问,选项所阐述内容与“文化记忆”无关。3. 试题分析:D 项“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强加因果。 “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并不是“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的标准,两者没有必

8、然关系。(二)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汪题。故都的秋郁达夫(1)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 ,这故都的秋味。(2)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3)不逢

9、北国之秋,已将近十余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钓鱼台的柳影,西山的虫唱,玉泉的夜月,潭柘寺的钟声。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从槐树叶底,朝东细数着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或在破壁腰中,静对着像喇叭似的牵牛花(朝荣)的蓝朵,自然而然地也能够感觉到十分的秋意。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在牵牛花底,教长着几根疏疏落落的尖细且长的秋草,使作陪衬。(4) 北国的槐树,也是一种能便人联想起秋来的点辍。像花而又不

10、是花的那一种落蕊,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脚踏上去,声音也没有,气味也没有,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扫街的在树影下一阵扫后,灰土上留下来的一条条扫帚的丝纹,看起来既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潜意识下并且还觉得有点儿落寞,古人所说的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的遥想,大约也就在这些深沉的地方。(5)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因为北平处处全长着树,屋子又低,所以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在南方是非要上郊外或山上去才听得到的。这秋蝉的嘶叫,在北方可和蟋蟀耗子一样,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6)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的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7)在灰沉沉的天

11、底下,忽而来一阵凉风,便息列索落地下起雨来了。一层雨过,云渐渐地卷向了西去,天又晴了,太阳又露出脸来了,着着很厚的青布单衣或夹袄的都市闲人,咬着烟管,在雨后的斜桥影里,上桥头树底下去一立,遇见熟人,便会用了缓慢悠闲的声调,微叹着互答着地说:(8) “唉,天可真凉了-” (这了字念得很高,拖得很长。 )(9) “可不是吗?一层秋雨一层凉了!”(10)北方人念阵字,总老像是层字,平平仄仄起来,这念错的歧韵,倒来得正好。(11) 北方的果树,到秋天,也是一种奇景。第一是枣子树,屋角,墙头,茅房边上,灶房门口,它都会一株株地长大起来。像橄榄又像鸽蛋似的这枣子颗儿,在小椭圆形的细叶中间,显出淡绿微黄的颜

12、色的时候,正是秋的全盛时期,等枣树叶落,枣子红完,西北风就要起来了,北方便是沙尘灰土的世界,只有这枣子、柿子、葡萄,成熟到八九分的七八月之交,是北国的清秋的佳日,是一年之中最好也没有的 Golden Days。(12)有些批评家说,中国的文人学士,尤其是诗人,都带着很浓厚的颓废的色彩,所以中国的诗文里,赞颂秋的文字的特别的多。但外国的诗人,又何尝不然?我虽则外国诗文念的不多,也不想开出帐来,做一篇秋的诗歌散文钞,但你若去一翻英德法意等诗人的集子,或各国的诗文的 Anthology 来,总能够看到许多并于秋的歌颂和悲啼。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

13、。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一样地特别能引起深沉,幽远、严厉、萧索的感触来的。不单是诗人,就是被关闭在牢狱里的囚犯,到了秋天,我想也一定能感到一种不能自己的深情,秋之于人,何尝有国别,更何尝有人种阶级的区别呢?不过在中国,文字里有一个“秋士”的成语,读本里又有着很普遍的欧阳子的秋声与苏东坡的赤壁赋等,就觉得中国的文人,与秋和关系特别深了,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13)南国之秋,当然也是有它的特异的地方的,比如甘四桥的明月,钱塘江的秋潮,普陀山的凉雾,荔枝湾的残荷等等,可是色彩不浓,回味不永。比起北国的秋来,正像是黄河之与白干,稀饭之与

14、馍馍,鲈鱼之与大蟹,黄犬之与骆驼。(14)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一九三四年八月,在北平)注:Golden Days:英语中指“黄金般的日子” 。 Anthology:英语中指“选集” 。4. 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最正确的两项是()A. 作者认为牵牛花的色彩“以蓝色或白色者为佳,紫黑色次之,淡红色最下”是因为“蓝色和白色”恰当地传达了作者悲凉的心境,而淡红色并不是作者喜欢的颜色。B. 文中两次写到声音:一是“青天下驯鸽的飞声”一是“秋蝉的衰弱的残声” ,两种声音的描写,巧妙地告诉读者,北国的秋天有“清、静、悲凉”的一面,也有生机

15、勃勃的一面。C. 作者描写故都的秋景,详写故都旧院的秋,故都旧院在北平最具居家的代表意义,它固有的清、静以及沧桑味,配合着北国自然的秋景,秋意也就更为浓烈与普遍。D. 为了突出故都秋的“清” “静” “悲凉”的特点,作者主要从秋声、秋色和秋味三方面来细致入微地展开描写,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景,如品其韵,如入其境。E. 郁达夫是创造社的主要成员之一。他的小说作品主要有沉沦 四世同堂 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等,部分小说具有爱国主义思想。5. 文章 3-11 段中,为了体现故都秋的“清” “静” “悲凉”的特点,作者描绘了“故都的秋”的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请简要概括。6. 本文是写景散文,为什么在

16、第(12)段插入对写秋诗文的议论?【答案】4. CD 5. (1) “小院秋晨”图;(2) “秋槐落蕊”图;(3) “秋蝉嘶鸣”图;(4) “闲话秋凉”图;(5) “秋果盛景”图。 6. (1)内容上:这一段通过古今中外的引证,点明文化渊源:创造一种文化氛围于自然气息之外再添一重文化气息;与“故都”题旨暗合,深化了主题。(2)行文章法上:宕开文笔,使整篇文章的情、景、理相互交融,充实了内容,同时,又使文章舒朗不羁,挥洒自如。【解析】4. 试题分析:A 项, “淡红色并不是作者喜欢的颜色”不当,作者这样写是因为“蓝色和白色”为冷色,能更好地体现作者悲凉的心境,而淡红色为暖色,与作者的心境不一致。

17、B 项, “也有生机勃勃的一面”不当,文中两种声音的描写,以声写静,更能让读者感受到北国秋天的“清、静、悲凉” 。E 项, “他的小说作品主要有沉沦 四世同堂 春风沉醉的晚上 薄奠等”不当, 四世同堂是老舍的长篇小说。点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语言和手法的鉴赏。其中 A 项分析文章的选材特点,B 项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C 项分析文章的布局特点,D 项分析文章的写作角度,E 项考查作者的生平及代表作等文学常识。解答此类题的方法:通读全文,关注细节。第一步:通读全文,整体感知。把握文章写景特点与作品叙述的基本内容

18、,分析作者情感与叙述内容之间的关系。第二步:明确主旨,关注手法。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5. 试题分析:本题解答时首先通读 3-11 自然段,然后根据时间、地点、景物的变化划分层次,最后抓住每一层中的主要景物或人物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画面。本文 3-11 段可分为五层,第 3 段为第一层,时间是秋天的早晨,地点是院子中,景物是在院中看到的蓝天、槐树、牵牛花、秋草;第二层是第 4 段,作者集中来写北园槐树的落蕊;第三层是第 5 段,则集中笔力写秋天的蝉鸣;第四层是第 6 段到第 10 段,写了北国的人在秋雨之后对天气转凉的反应;第五层是第 11 段,集中写了秋天的各种果子,根据这些信息就可概括出

19、答案了。二、文言文和现代诗歌阅读(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始得西山宴游记柳宗元自余为僇人,居是州,恒惴栗。其隟也,则施施而行,漫漫而游。日与其徒上高山,入深林,穷回溪,幽泉怪石,无远不到。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遂命仆人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穷山之高而止。攀援而登,箕踞而遨,则凡数州之土壤,皆在衽席之下。其高下之势,岈然洼然,若垤若穴,尺寸千里,攒蹙累积,莫得遁隐。萦青缭白,外与天际,四望如一。然后知是山之特立,不与

20、培塿为类。悠悠乎与颢气俱,而莫得其涯;洋洋乎与造物者游,而不知其所穷。引觞满酌,颓然就醉,不知日之入。苍然暮色,自远而至,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心凝形释,与万化冥合。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故为之文以志。是岁,元和四年也。7.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B.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C.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D. 到则披草而坐倾壶而醉醉则更相枕以卧卧而梦意有所极梦亦同趣觉而起起而归8. 下列各组中加点的

21、虚词,意义和用法都不相同的一组是()A. 到则披草而坐三人行,则必有我师 B. 则施施而行吾尝终日而思矣C. 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知明而行无过矣 D. 则凡数州之土壤固一世之雄也9. 下列选项中,对文章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意有所极”中的“意”是由贬谪引发的惴栗之感,是将忧惧抑郁寄情于山水之中,不同于欧阳修的“醉翁之意不在酒”之“意” 。B. 文章开头先写以前对永州异山秀水的游览,表明这些“幽泉怪石” 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解脱,以此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C. 作者虽然几乎走遍了永州的奇山异水,但当他发现西山之时,欣喜之情溢于言表,文题“始得”点明此游之意义,并以“始”与“未始”之比

22、较结束全文。D. 作者将“特立”之西山赋予了自己卓尔不群的人格和恢弘远大的志向,西山即我,我即西山,达到了物我合一的境界。10. 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1)以为凡是州之山水有异态者,皆我有也,而未始知西山之怪特。(2)今年九月二十八日,因坐法华西亭,望西山,始指异之。【答案】7. B 8. C 9. B 10. (1)我认为凡是这个州的有奇特形状的山水,我都游览过了,然而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独特。(2)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由于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它觉得它奇特。【解析】7. 试题分析:所给四个选项中“意有所极/梦亦同”中间都断开了,而且“梦亦同”中“亦”是“也”的意思,由此可判

23、断出“卧而梦”后应断开,据此可知 AC 两项断句错误,当排除。比较 BD 两项,B 项“觉而起起而归”意思是“睡醒了就起来,起来就回去了” ,而 D 项“趣觉而起起而归”的意思则可理解为“催促睡觉又起来了,起来就回去了” ,这与上文“卧而梦”矛盾了,故答案应是 B 项,8. 试题分析:C 项,前一个“而” ,连词,表转折,却;后一个“而” ,连词,表递进,而且。A 项,两个“则”都是连词,就。B 项,两个“而”都表修饰,不译。D 项,两个“之”都是结构助词,的。点睛: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高考中对虚词的考查单独命题较少,多与翻译、断句等考点结合考查。备考复习中要注意了解文言虚词在高考中

24、的考查要求及题型种类,认真积累考纲规定的常用 18 个文言虚词的意义和基本用法。还要注意到虚词大多是多义的,具体解答时要根据它在句中的作用来确定它的词义,做好课内知识的迁移。常用文言虚词的辨析方法有:词性分析法、位置分析法、温故求新法、语境判定法、语法切入法、标志识别法等。9. 试题分析:B 项, “表明这些幽泉怪石给作者带来精神的愉悦和解脱”不当。 “作为铺垫来比照映衬西山之游” 的是“未得”西山时的“漫漫而游” ,这给作者带来的是被贬之后的痛苦与、空虚、无奈与无聊。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确定答案。10.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对

25、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及筛选信息的能力。此题要在准确把握文意的基础上,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理解文中某些关键性语句,如重点实词、虚词意义、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等,用规范的现代汉语把它表达出来。此题翻译时需要注意的关键词句有:(1) “以为” ,认为;“山水有异态者” ,定语后置,有奇特形状的山水;“有” ,拥有,此处指游览过了;“未始” ,未曾;“怪特” ,奇异独特。(2) “因坐法华西亭”省略句,翻译时当补出主语“我” ;“因” ,由于;“始” ,才;“指异” ,指点着它觉得奇特。参考译文:我自从成为有罪的人,住在这个州里,就常常恐惧不安。如有空闲时间,就慢慢地行走,无拘束地

26、游玩。每日和那些同伴,上高山,入深林,走到曲折溪流的尽头。幽僻的泉水,奇异的山石,没有一处僻远的地方不曾到过。到了目的地就分开草而坐下,倒尽壶中酒,一醉方休。醉了就互相枕着睡觉,睡觉了就做梦。心里有向往的好境界,梦里也就有(在这种境界中获得的)相同的乐趣。睡醒了就起来,起来了就回家。我以为凡是这个州的山有奇特形状的,我都游过了;可是我还未曾知道西山的奇异特别。今年九月二十八日,我因坐在法华寺西亭,眺望西山,才指点着觉得它奇特。于是命令仆人渡过湘江,沿着染溪,砍伐荆棘,焚烧乱草,一直到山顶才停下。 (我们随后)攀援登上山顶,随意坐下观赏,附近几个州的土地,就全在我们的坐席之下了。这几州的地势高低

27、不平,高处是深山,低处是洼地,像蚁封,像洞穴, (看上去)只有尺寸之远,实际上有千里之遥。 (这为千里之内的景物)聚集、紧缩、累积在眼下,没有什么能够隐藏。青山萦回,白水缭绕,外与天边相接。向四面望去都是一样的景象。 (登上山顶)然后才知这座山的特别突出,与小土丘不一样。辽阔浩渺啊与天地间的大气合一而不能得到它的边际,悠然自得啊和大自然交游而不知它的尽期。 (于是我们)拿起酒杯斟满酒,喝得东倒西歪地进入醉态,不知太阳下了山。灰暗的暮色,由远而至,直到看不见什么了还不想返回。 (我只觉得)思想停止了,形体消散了,与自然界万物不知不觉地融为一体了。 (游过西山)然后才知我以前不曾真正游赏过,真正的

28、游赏是从这里开始的。所以我把这次西山之游写成文章以记载下来。这一年是元和四年。(二)现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现代诗歌,完成小题金黄的稻束郑敏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我想起无数个疲倦的母亲黄昏的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收获日的满月在高耸的树巅上暮色里,远山是围着我们的心边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你们在这伸向远远的一片秋天的田里低首沉思静默。静默。历史也不过是脚下一条流去的小河而你们,站在那儿将成了人类的一个思想。11.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 “金黄的稻束站在割过的秋天的田里”句涉及的时间,从全诗看,除了“秋天”外,还隐指“暮色”降临之前。B. “

29、黄昏路上我看见那皱了的美丽的脸” ,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C. 诗歌赋予“金黄的稻束”以积极、强烈的视觉印象和消极、 “静默”无言的听觉感受,意在利用两者的协调,把关注点从外在画面转向内在的生命感受。D.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一句中的主体,是如雕像一样站在“秋天的田里劳动的结晶:“金黄的稻束” 。12. 金黄的稻束写的是一片秋天的静穆,一幅米勒式式的画面。诗人不单是借景抒情, 而是力求通过具体的物象和对人类存在的联想和思索,来把握更本质、更具有思想含量的诗意。 “金黄的稻束”象征什么?请简要概括。【答案】11. C 12. “金黄的稻束” ,不仅是指自

30、然意义上的的稻束,更具有象征意义:(1)收获的象征;(2)创造丰收成果的劳动者;(3)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解析】11. 试题分析:C 项, “意在利用两者的协调”不当。 “协调”应为“不协调” 。本诗开篇便用“金黄的稻束”这个意象来说明秋天丰收的景况,继而用一“站”字将稻束立了起来;接下来用“疲倦的母亲”这一意象来做隐喻,把母亲比做金黄的稻束,把“皱”与“美丽”并列,寓有讴歌母亲的劳动和感叹时光流逝之意。接下来由“满月”来衬托人们因丰收而喜悦的心情。 “没有一个雕像能比这更静默”蕴涵对历史的思考。 “肩荷着那伟大的疲倦” ,又再一次将母亲的伟大体现出来。母亲在秋天里看见丰收后她的心已经满足

31、了,她用母爱换来了丰收。最后几句,把历史比做一条长河,而母亲就是站在河边守护小河的保护神,更进一步提升对母亲的赞美。12. 试题分析:金黄的稻束是中国女诗人郑敏的作品。综合全篇,整篇诗都围绕“金黄的稻束”这一意象展开,通过稻田、路上、天空、远山等空间性的位移,传达一个时间性的主体对劳动中生命力的消逝的沉思和母性的歌颂。 “金黄的稻束”在诗中有深邃的意蕴。这里“金黄的稻束” ,不仅是指自然意义上的稻束,而是诗人的心灵与田野里伫立的稻束神秘的契合交感后,超越了物象的实体,而产生的一个象征。它首先是收获的象征,进而诗人把它与创造此丰收成果的劳动者的形象自然地联系起来了,而作为孕育者和劳动者的母亲便是

32、其中的典型,成为诗人表达敬意的对象。点睛:本题考查对诗歌中意象的鉴赏,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以事物形象的自然属性(事物特征)作为鉴赏的依据,以事物形象的社会属性(作者借此抒发的感情、表现的寓意等)作为鉴赏的角度。一般的鉴赏流程为:物的外形特征物的内在神韵、品格诗人的理想情操。答题步骤是:点明诗中所描绘的主要意象;分析意象的特点,探求其象征意义;结合诗人自身的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备考中要注意积累一些古诗词中常见意象,如送别类:杨柳、长亭、南浦;思乡类:月亮、鸿雁、杜鹃、斜阳;高洁品质类:菊花、梅花、竹、兰、松柏;相思类:红豆、莲子、连理枝;边塞战争类:长城、马、楼兰、柳营;闲适类:五柳、东

33、篱、三径、渔樵等。(三)名篇名句默写13.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形象地论述积累的重要性。 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荀子在劝学中说“_,_” 。(2) 师说不仅有严密的论证思路,而且有简洁生动的语言表达,文中“_,_。 ”就凝练地概括了“士大夫之族”不愿从师的荒谬心态。(3)苏轼在赤壁赋中用“_,_。 ”侧面烘托了洞箫声的感染力。【答案】 (1). (1)故不积跬步 (2). 无以至千里 (3). (2)位卑则足羞 (4). 官盛则近谀 (5). (3)舞幽壑之潜蛟 (6). 泣孤舟之嫠妇【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名句名篇默写能力,采

34、用的是情景式默写的题型,解答时既要注意所给句子的出处及作者,还要注意题干中给出的提示,准确书写出答案。本题要注意下列字的正确写法:跬、至、卑、盛、谀、舞、幽、壑、蛟、嫠。第卷 表达题语言文字运用14. 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德国大选虽已盖棺论定,但各党派内部因大选结果屡出纷争。德国明镜周刊 9 月26 日报道,德国拜仁州基社盟党员要求该党现任主席泽霍费尔引咎辞职。B. 台湾问题纯属中国的内政,它是中国国共两党内战的一个遗留问题。美国政府在台湾问题上的危言危行,必将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势必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唾弃。C. 中国“天眼”的建成筚路蓝缕,完成了以前不久去世的南仁

35、东先生为代表的几代天文人的梦想。南仁东还有许多很多梦想,需要我们后一辈天文人去实现。D. 首次开设“党代表通道” 、首次开通微信公众号、按计划举办 6 场记者招待会和 8 场集体采访、34 个代表团面向媒体开放通过这场举世瞩目的盛会,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开放进步的中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危言危行:意思是说正直之言,行正直之事。此处望文生义。盖棺论定:指一个人的是非功过到死后才能做出结论。此处用比喻义,使用正确。筚路蓝缕:驾着简陋的车,穿着破烂的衣服去开辟山林,形容创业的艰苦。使用正确。举世瞩目:全世界的人都注视着。使用正确。点睛: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其测试重点是:一感情色彩的误

36、用,二望文生义,三适用对象弄错,四具有双重含义的成语,五语境或逻辑错误。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多积累,注意从整体上把握成语的含义,注意区分形似神异的成语,注意成语的感情色彩,注意有双重含义的成语。本题采用的是独立辨析形式,指向明确,所选成语是常见易误成语,难度不大。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中国为全面理解该引力波事件和引力波闪的物理机制做出了重要贡献,我国科研人员还借助引力光波谱解开了宇宙中金、银等超铁元素的产生。B. 如何确保文化企业始终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努力实现两效统一?中宣部副部长孙志军表示,绝不能只看市场占有率、收视率、票房和发行量作为唯一标准。C. 味觉记忆:张家川乡

37、土美食笔记是作家铁志光新出版的一本美食随笔。读这本书,我们不仅能看到一个家族的身影,还能了解甘肃张家川丰富的乡土美食。D. 白居易曾说:“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能心虚即我师。 ”恰似这坐落在康科德的小木屋,梭罗就是在这里进行了两年两个月又两天的独居生活。【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项,成份残缺, “解开”缺少宾语中心词,应在“宇宙中金、银等超铁元素的产生”后加“之谜” 。B 项,句式杂糅, “只看市场占有率、收视率、票房和发行量作为唯一标准”改为“只看市场占有率、收视率、票房和发行量” ,或改为“把市场占有率、收视率、票房和发行量作为唯一标准” 。C 项, “不仅能看到一个家族的身影,还能”语

38、序不当, “不仅” “还”后面的两个分句内容调换。16. 请为这则新闻拟定一个标题,要求:简明扼要,全面概括;不超过 25 个字。外语人才作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直接影响“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效果。我国外语教育目前所面临的形势,一方面表现为单一外语人才过剩;另一方面,由于缺少管理、创新等能力,外语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差,职场成就低。可见,传统的以语言技能为主的纯语言型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服务于经济全球化,更不能服务于“一带一路”建设。因此,根据“一带一路”建设所涉及的贸易、运输、基建、金融、电商、能源、旅游、法律、科技、文化等合作领域,培养“专业知识+外语技能+文化素养”一体化的复合型人才,是外语教

39、育顺应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各高校外语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答案】 “一带一路”建设中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性。【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压缩语段的能力。本题所给语段中有三个句号,可依此把文段划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总述,指出外语人才对“一带一路”实施的重要性;第二层从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外语教育目前的形势;第三层先指出传统的纯语言型人才已不适合当年的形势,不能满足于“一带一路”建设,然后提出培养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性。综合三个层次的内容,可知,这段新闻的核心就是强调“一带一路”建设中复合型外语人才的重要性。写作17.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记忆中,总会有一些东西撞击你的心灵,在你的心海

40、里激起朵朵浪花。这些浪花或许是一位朋友、一件往事、一处风景、一段情感它们不仅仅让你难以忘怀,更多的是让你深思,让你回味。请你以“心海里的那朵浪花”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不少于 800 字。【答案】心海里的那朵浪花总是找寻那一朵震撼心灵的浪花,然而成长的岁月中,我渐渐习惯停下脚步,回首,才发现,那朵苦苦追寻的浪花就飘荡在我的心海。喜爱中国的古典文学,习惯在阅读中寻找那一种渴望。读过红楼梦 ,还记得那时,我急切地想寻得黛玉与宝玉的一丝甜蜜,但直到结局,我终未得到渴望中的一丝丝满足,气愤的我将书掷在桌边,久久不曾拾起,默默地为那份木石情缘哀伤。可如今,细细回味,才知道,曹雪芹对“黛玉葬花”这种行为艺

41、术的赞美,对古时“神灵迷信”及王朝贵族的讽刺;才发现黛玉那“娴静时如娇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的美丽,不觉激起我心海里那朵怜惜之浪。更喜爱文人墨客的诗词歌赋,那深远的意境总会令我心海荡漾。读过李白,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他为汪伦“十里桃花,万家酒馆”的情谊所打动,而我,却因为感动而激起心海中那朵友谊之花。还记得他“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时的寂寥,赞叹着他“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羡慕着他“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的潇洒。他再次激起我心中那朵寂寞之浪。过陶渊明,我对那一片桃花源充满了向往,想要穿越时空,问问他那一份宁静是否真的可以期许;听听他“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誓言是否

42、后悔;想体味他“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他激起了我心海中那朵向往之浪。读过苏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的豪情令我感叹,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的哲理让我敬重,而惟有那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激起了我心中那朵亲情之浪。读过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激起我心中那朵思念之浪;读过陆游“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为国戍轮台” ,激起了我那朵报国之浪;“山盟虽在,锦书难托” ,激起了我荡存于心中的那多真爱之浪!成长路上,我习惯于追寻,但当我破茧成蝶的一瞬,回首成长之路,才发现,原来我苦苦寻求的就是心灵与文学撞击的那朵浪花。【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是一则命题

43、作文,中心词是“浪花” ,修饰语是“心海里的” ,这就意味着不是让考生写自然界中的“浪花”而是要写“浪花”的比喻义或象征义。由所给材料来看,这“浪花”可以是人,如“一位朋友” ,也可以是事,如“一件往事” ,还可以是物,如“一处风景” ;可以是具体的人、物,也可以是抽象的“一段情感”可写范围很广。但无论是写人还是写事,或是写景,都要注意,所选之材必须是能够“撞击你的心灵”的,是“难以忘怀” “让你深思,让你回味”的。文体上,本题限定是记叙文,在写作中要注意所叙之事必须真实感人;要把握好感情基调,主题要积极向上,注意在行文中将一些真实细腻的情感生动细腻地描写出来;要叙议结合,在叙事中恰当地穿插抒情议论,深化主题。点睛:本题是一道材料加命题的作文,材料提示考生立意范围,题目是立意的关键。具体立意方向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思考:(1) “是什么”的角度:可以结合生活中具体的例子谈一谈什么是“心海里的那朵浪花”是什么。 (2) “为什么”的角度:可以从“那朵浪花”为什么会永驻自己的“心海” ,让自己久久不能忘怀这个角度来写;(3)将“是什么” “为什么”的角度结合起来,写“心海里的那朵浪花”的是什么、为什么会让自己深思难忘的角度来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