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6800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6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7-2018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2018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4分)1(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山光悦鸟性, 。题破山寺后禅院(2)安得广厦千万间,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卖炭翁中表现卖炭翁矛盾心理的一句是: , 。(4)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5)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 。 , 。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cun duo 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2)它zhn hn 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3)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yng

2、 fng yn wi 的方法。(4)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tin y w fng 。3(3分)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改革开放才30多年,故乡的模样就全变了,真是沧海桑田,怎能不让我感慨万千呢?B历史是不能忘却的,人们追溯历史的渴求也不会停歇。C前不久国学知识竞赛主办方所出的试卷题量之多、难度之大,令参赛者叹为观止。D在创造的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4(3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留守儿童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与家人的团聚。B一旦人群密集区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

3、C本来是出于好意,但没想到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真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D深圳市中小学完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5(4分)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二、阅读(46分)6(10分)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

4、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删节)(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心乐之 可百许头 佁然不动 (2)翻译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是本文的一大语言特色。例如:“如鸣珮环”,用珮环自然相碰发出的声音来比喻泉水注入潭里的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B文中写到潭中

5、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鱼在水中自由欢快游乐的情景。C本文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心中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表露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D文章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的。7(9分)课外文言文阅读徐有功廷争 徐大理有功,每见武后将杀人,必据法廷争。尝与后反复,辞色愈厉,后大怒,令拽出斩之,犹回顾曰:“臣身虽死,法终不可改。”至市临刑得免,除名为庶人。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依赖至今犹怀之。(选自唐刘餗隋唐嘉话)【注】徐大理有功:

6、徐有功,唐初人,武则天执政时任大理寺卿(最高法官)。(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A辞色愈厉/征于色,发于声B臣身虽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尝与后反复/窥谷忘反D犹回顾曰/顾野有麦场(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如 是 再 三 终 不 挫 折 朝 廷 依 赖 至 今 犹 怀 之(3)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徐有功竭力维护“法终不可改”的具体表现。8(10分)实用类文本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

7、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 (2)能否将“赶快种

8、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草木枯荣物候现象同农事的关系,后者说的是候鸟去来物候现象同农事的关系。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3)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9(17分)文学类文本阅读老鞋匠/唐常春每次路过菜市场口,我总会不经意想起那个驼背的修鞋老人,他那有些花白而稀疏的头发,如一根根冬日里的草,在寒风的吹拂之下,显得无力而孤寂。只有

9、那娴熟的修鞋动作,说话不抬头的专注和坚定,从那枯井般的眼神里迸出来,整个菜市场,便会传递一种温暖。那天下午下班,我走着走着发现一只皮鞋的后掌掉了,正好菜市场口的拐角有个修鞋的摊位,我便走了过去。“大妹子,你是钉鞋后掌吧?”修鞋师傅边说边把身边的小板凳递过来。这师傅神了,我还没开口就知道我修啥了。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年龄60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幽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旧的看不清原来的颜色;上身穿的是洗得灰白的打着补丁的中山装,下身穿的是有补丁点缀的蓝裤子,并且沾满了鞋油的印迹,那双手布满老茧,青筋凸现。见我没反应

10、,老人以为我嫌板凳脏,便用衣袖在上面拂了一下,“干净了,大妹子坐吧。”我不得不坐下脱了那只掉掌的皮鞋交给他,只见他在工具箱里找出一块旧轮胎皮钉在鞋底前后,用鞋拐子钉好后,将鞋斜放在膝盖上,用刀片将多余部分切去,让鞋掌与鞋底儿平整如一,很快就钉好了。“大妹子,把那个鞋也重新钉下,免得走路时两个鞋不对称,我只收你一只的钱。”我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了。鞋掌钉好后我准备付钱时,才发现今天早上换了一件衣服,竟然没放一分钱。我很尴尬,觉得自己就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似的,脸涨得通红,对老人说:“师傅,对不起,我没带钱,明天给你好吗?”老人笑着说:“没关系,就几元钱,算了吧!”第二天早上上班时,我把钉鞋后掌的钱交

11、给了老人。从那以后,我成了老人的铁杆顾客。老人很守时,非常讲诚信。来补鞋的顾客时不时会把东西落在他这里,尤其是雨过天晴的日子,为一把小雨伞,他有时等到晚上八九点才收摊回家。有一次,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稀少了许多。北风吹得老人直打哆嗦,他想提前收工,整理东西时发现一位顾客不慎将钱包落在了他的工具箱里,就打开钱包看看有没有顾客的联系电话,可是除了现金1200元外,什么也没有,只好在摊位等顾客来。为防止自己冻着,他拿了几双打算丢弃的硬底鞋来补,到晚上八点多钟,顾客才找到这里。顾客说,他已经找过很多地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没想到老人还在冷风细雨中等他。顾客当即拿出200元作为

12、酬谢,老人婉言谢绝了,还笑着说:“我应该感谢你呢,如果不是等你,我这几双鞋就有可能扔掉了。”有一次,我去老人那里补鞋,正遇到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妇女,他按妇女的要求换了最好的皮底,但妇女只愿出一般鞋底的价。我实在看不过去,就说了那妇女几句,她和我争了起来。老人劝我:“大妹子别争了,让她走吧。”事后,老人告诉我,他常遇到这样的人,从不和他们斤斤计较,钱是能够挣回来的。前些日子又想起补鞋,但怎么也找不到老人,就向住在附近的一位阿姨打听,才知老人已经去世。巧遇的还有那位中年妇女,她流着泪说:“我真后悔,上次不该少给他5元钱,去过很多地方钉鞋掌,就是没他钉得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手工修鞋这门老行当逐

13、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那位让人温暖的老鞋匠,以及发生在他身上那些平凡而质朴的往事,一直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传递着不灭的温情。(选自小品文选刊2017年第6期)(1)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发生在“我”和老鞋匠身上的故事的?请简要分析。(2)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第段的画线句子。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年龄60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幽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请从描写的角度简要赏析第段的画线句子。有一次,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稀少了许多。(3)文章结尾处写道老鞋匠及其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传递着不灭的温情”,从全文看,“温情”具体表现在

14、哪些方面?(4)请简要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三、作文(50分)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0(50分)每朵花都有其美艳之处,每个生命都有其精彩之时。生命的发展,就是不断从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的过程。请以遇见另一个自己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11请以“一样的精彩”为题,写一篇文章600字以上的作文。要求:结合生活实际,自选角度,自定立意,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要有真情实感。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五、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0分)12阅读傅雷家书选文,回答问题。 聪,亲爱的孩子。收到9月22日晚发的第六信,很高兴。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

15、是不安。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我们只求心理相当平衡,不至于受伤而已。你也不是栽了筋斗爬不起来的人。我预料国外这几年,对你整个的人也有很大的帮助。这次来信所说的痛苦,我都理会得

16、;我很同情,我愿意尽量安慰你、鼓励你。克利斯朵夫不是经过多少回这种情形吗?他不是一切艺术家的缩影与结晶吗?慢慢的你会养成另外一种心情对付过去的事:就是能够想到而不再惊心动魄,能够从客观的立场分析前因后果,做将来的借鉴,以免重蹈覆辙。一个人惟有敢于正视现实,正视错误,用理智分析,彻底感悟,才不至于被回忆侵蚀。我相信你逐渐会学会这一套,越来越坚强的。我以前在信中和你提过感情的ruin创伤,覆灭,就是要你把这些事当做心灵的灰烬看,看的时候当然不免感触万端,但不要刻骨铭心地伤害自己,而要像对着古战场一般的存着凭吊的心怀。倘若你认为这些话是对的,对你有些启发作用,那么将来在遇到因回忆而痛苦的时候(那一定

17、免不了会再来的),拿出这封信来重读几遍。(1)傅雷是一位翻译家,数百万言的译作成了中国译界备受推崇的范文。其中最著名的译作有巴尔扎克的 ,罗曼罗兰的 。(2)在“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一句中,作者想借太阳和雨水向儿子讲明一个怎样的道理?(3)从这封信中可看出傅雷是一个怎样的父亲?傅雷希望儿子成为怎样的一个人?2017-2018学年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4分)1(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题破山寺后禅院(2)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卖炭翁中表现卖炭

18、翁矛盾心理的一句是: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桃花源记(5)请把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默写完整。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分析】该题考查的是诗文名句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答】答案:(1)潭影空人心 (2)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注意“俱”的书写)(3)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 (注意“俨

19、然”的书写)(5)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十几个别的少年也大悟,立刻cun duo撺掇起来,说可以坐了这航船和我一同去。(2)它zhn hn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3)我也懒得去说服他,就采取yng fng yn wi阳奉阴违的方法。(4)如果看一张地图,并假定把非洲和南美洲拼合在一起,你就会看到它们拼合得多么tin y w fng天衣无缝。【分析】此题不仅考查

20、学生对汉字读音的掌握,而且考查对汉字字形的正确书写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字音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形近字。辨析字音字形既要注意平时的积累,也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识记。【解答】答案:撺掇,震撼,阳奉阴违,天衣无缝。【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形。3(3分)下列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改革开放才30多年,故乡的模样就全变了,真是沧海桑田,怎能不让我感慨万千呢?B历史是不能忘却的,人们追溯历史的渴求也不会停歇。C前不久国学知识竞赛主办方所出的试卷题量之多、难度之大,令参赛者叹为观止。D在创造的

21、宇宙里,爱因斯坦是光辉灿烂的明星,这是不言而喻的。【分析】此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能力。解答此题,要弄清词语的意义及常用用法,再次弄清词语的感情色彩,还要注意具体的语境,关联词要掌握其固定搭配。【解答】ABD使用恰当;C叹为观止,指赞叹某种事物到了极点,语境中是表达一种感叹,与语境不符。故选:C。【点评】此题作答,可首选读句子,理解句意,然后结合词义进行辨析。4(3分)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留守儿童无时无刻不在期盼着与家人的团聚。B一旦人群密集区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因此掌握火灾中自救互救相当重要。C本来是出于好意,但没想到出现了这样的情况,这真是我当初始料未及的。D深圳市中小学完

22、善和建立了校园安全工作机制。【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与修改能力,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解答此题,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没有语病;B、成分残缺,可在“互救”后加上“本领”;C、语言赘余,可将“当初”去掉;D、语序混乱,可将“完善”与“建立”互换位置。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可结常见病句的修改方法,通过读句子,理解句意,辨析作答。5(4分)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一段话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0个字) 目前,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

23、人正在学习中文。许多外国人为留学、就业、投资、贸易等,苦学“方块字”,苦练“中国话”。英国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拨款100万英镑普及中文学习;美国将汉语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韩国不少企业都开设中文学习班。【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新闻主要信息的提炼,这类题的答题方法:有导语,对导语“缩句”(只留下句子的主干)。抓取主题的主要信息(相当于记叙文的六要素)。用概括的简洁的语句来表达。【解答】经分析,该语段的导语是新闻的第一句话,提炼该句信息,对象是“全球已有85个国家的2300余所高校开设了汉语课程,3000万外国人”,事件是“正在学习中文”。所以可以提炼为: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热。答案:全球掀起汉语学习热。【点评】

24、做本题时抓住导语,明确主要内容。二、阅读(46分)6(10分)课内文言文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有删节)(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心乐之以为乐可百许头大约佁然不动的样子(2)翻译句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

25、行,明灭可见。(3)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使用生动贴切的比喻是本文的一大语言特色。例如:“如鸣珮环”,用珮环自然相碰发出的声音来比喻泉水注入潭里的声音,给人以美的享受。B文中写到潭中鱼:“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是采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鱼在水中自由欢快游乐的情景。C本文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地反衬出作者心中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表露作者对冷酷现实的不满。D文章是按照游览的先后顺序,移步换景,抓住了小石潭的清幽、冷寂的特点来写的。【分析】译文:从小丘向西走一百二十多步,隔着竹林,可以听

26、到水声,就像人身上佩带的佩环相碰击发出的声音,(我)心里感到高兴。砍倒竹子,开辟出一条道路(走过去),沿路走下去看见一个小潭,潭水格外清凉。小潭以整块石头为底,靠近岸边,石底有些部分翻卷过来露出水面。成为了水中高地、小岛、不平的岩石和石岩等各种不同的形状。青翠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掩缠绕,摇动下垂,参差不齐,随风飘拂。潭中的鱼大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什么依靠都没有。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忽然间(又)向远处游去了,来来往往,轻快敏捷,好像和游玩的人互相取乐。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水流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而看得见,

27、时而看不见。两岸的地势像狗的牙齿那样相互交错,不能知道溪水的源头。我坐在潭边,四面环绕合抱着竹林和树林,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使人感到心情凄凉,寒气入骨,幽静深远,弥漫着忧伤的气息。 因为这里的环境太凄清,不可长久停留,于是记下了这里的情景就离开了。【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涉及一词多义、古今异义、古代职官常识等。考生要根据课内的积累并结合语境,认真分析,确认词义。句意为:(我)心里感到高兴。乐:以为乐;句意为:大约有一百来条。可:大约;句意为:呆呆地(停在那里)一动不动。佁然:的样子。(2)本题考查文言文语句翻译。解答本题时要明确本句是否是特殊句式,特殊句式要按照特殊句式的翻

28、译方法翻译。还要抓住重点词进行解释,特别是通假字、古今异义词、一词多义词等。句中重点词有:西南:向西南方向;斗:想北斗星一样;蛇:像蛇一样。明灭可见,若隐若现。灭,暗,看不见。句意: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只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A、C、D正确。B有误,文中写到潭中鱼,采用侧面描写了潭水,通过写水中鱼表现了潭水的清澈。故选:B答案:(1)以为乐 大约 的样子(2)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只见溪水)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时隐时现。(3)B【点评】“许”的解释:1、答应(安陵君其许寡人)2、赞同(杂然相许)3、处所(

29、先生不知何许人也)4、这样,这么(载不动许多愁)5、表约数(潭中鱼可百许头)6、一起用力的喊声(曵屋许许声)7(9分)课外文言文阅读徐有功廷争 徐大理有功,每见武后将杀人,必据法廷争。尝与后反复,辞色愈厉,后大怒,令拽出斩之,犹回顾曰:“臣身虽死,法终不可改。”至市临刑得免,除名为庶人。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依赖至今犹怀之。(选自唐刘餗隋唐嘉话)【注】徐大理有功:徐有功,唐初人,武则天执政时任大理寺卿(最高法官)。(1)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CA辞色愈厉/征于色,发于声B臣身虽死/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尝与后反复/窥谷忘反D犹回顾曰/顾野有麦场(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30、如 是 再 三 终 不 挫 折 朝 廷 依 赖 至 今 犹 怀 之(3)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徐有功竭力维护“法终不可改”的具体表现。【分析】译文: 徐有功大人每当见到武则天快要杀人了,一定会依据法律在朝廷上同皇帝争论是非。有一次他同武则天再三争论,言词和态度越来越严厉,武则天大怒,令人把他拖出去斩首,他还回头大叫:“即使我死了,法律也是不会改变的。”到了刑场,临刑时才被赦免死罪,但还是免了他的官贬为庶人。这样好几次,他都不屈服。朝廷因为他的则正不阿,到现在还怀念他。【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词语一词多意的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了解课文大意的基础上理解词语的含义,并且能辨析词语在不同语境中的

31、含义。A色:脸色。B虽:即使。C“反”分别解释为:反复/通“返”,返回。D顾:回头看。故选C。(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注意一些常见的标志性的虚词,注意结构的对称,这是基础,一般考核较少,大多集中在人称的转换和在句中充当的成分,还要注意一个事件不要强行断开,不然句子就会支离破碎,相反两个事件句子再短,也要断开。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依赖/至今犹怀之。此题要注意把连续的几件事之间划开。译为:这样几起几落,徐有功始终是那样刚正不屈,他正是朝廷可以依赖的人,至今人们还怀念他。(3)本题考查学生的对人物性格品质的把握。把握人物精神品质,概括人物的性格的特点,我们

32、可以分析具体事件,因为事件可以反映人物的品格;分析各种描写,因为通过描写可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如”每见武后将杀人,必据法廷争的情节表明他是一 个执法如山的人,“臣身虽死,法终不可改“的情节表明他是一 个不畏生死的人。所以一定要读懂情节与描写。 答案:(1)C(2)如是再三/终不挫折/朝廷依赖/至今犹怀之(3)执法如山,每次见到武则天将要杀人,必然依据法律在朝廷上当面向她谏诤;刚正不阿,曾经在朝廷上与武后反反复复地争辩,言辞越来越激烈,闹得面红耳赤;不畏生死,被杀之前还回头直言,竭力维护法律的尊严。【点评】句子节奏停顿划分:1句首语气助词、关联词后面应有停顿。2在主语和谓语之间、动词和补语之间

33、要作停顿。3转折连词之后应有停顿。8(10分)实用类文本阅读大自然的语言(节选) 立春过后,大地渐渐从沉睡中(A清醒;B苏醒;C醒悟;D复苏)过来。冰雪融化,草木萌发,各种花(A次第;B连续;C陆续;D全部)开放。再过两个月,燕子翩然归来。不久,布谷鸟也来了。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这是植物孕育果实的时期。到了秋天,果实成熟,植物的叶子渐渐变黄,在秋风中(A纷纷;B刷刷;C簌簌)地落下来。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销声匿迹。到处呈现一片衰草连天的景象,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在地球上温带和亚热带区域里,年年如是,周而复始。 几千年来,劳动人民注意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

34、据以安排农事。杏花开了,就好像大自然在传语要赶快耕地;桃花开了,又好像在暗示要赶快种谷子。布谷鸟开始唱歌,劳动人民懂得它在唱什么:“阿公阿婆,割麦插禾。”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1)在语段中的括号里选择恰当的词语。BAC(2)能否将“赶快种谷子”后边的句号改为分号?下面说法正确的是CA能,因为这三句都是拟人句式,内容上没有什么区别。B不能。因为杏花、桃花是植物,而布谷鸟是动物,两种不同类型的物候现象不宜合在一个句子里说。C不能。因为前者说的是草木枯荣物候现象同农事的关系,后者说的是候鸟去来物候现象同农事的关系。D能。因为三句都是在说明物候现象与农事的关系,杏花、桃花和

35、布谷鸟又是同一类事物。(3)题目是“大自然的语言”,实际指什么?这样命题好不好?为什么?【分析】本阅读选段共两个自然段,第一段,由四季交替的自然现象引出说明的对象;第二段,介绍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解答】(1)此题考查的是词语辨析能力,要求学生在平的学习中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做这种题目会轻车熟路。如“苏醒“更强调过程,且是在不知不觉中醒过来的。而其它几个词都没有这个效果。故选B“次第“强调次序。表明花是按照一 定的顺序逐渐开放的。且”次第“的书面语特点强,符合文体特点。其它几个词语没有这种表达效果。故选A“簌簌“是拟声词;也有纷纷落下的样子之意。所以这个词属于视听结合含义丰富。其它两

36、个词语没有这种表达效果。故选C。(2)此题考查标点符号的用法。句号表示一句话的结束,新一句话的开始,提示读者该句的表达意思已结束。而分号是表示小于句号大于逗号的停顿的一种标点符号。主要用于分隔存在一定关系的两句分句的第一层分句,或者是大句中的并列部分。而前一句说的草木枯荣物候现象同农事的关系的内容已经说完,后一句说的是别的内容。所以在两句中间必须用句号,不能用分号。(3)此题考查文题的作用。读懂全文后再作答。“大自然的语言”是物候现象形象化的说法,以此为题,显得新颖别致,激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大自然的语言采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物候现象比喻为”大自然的语言”,形象生动,通俗易懂,也有引人入

37、胜的作用。答案:(1)B A C(2)C(3)题目标作“大自然的语言”,其实是“物候现象”的形象化的说法。以“大自然的语言”为题,显得新颖别致,引人入胜。【点评】标点符号是辅助文字记录语言的一套符号。它的作用:a表示停顿,b表示语气,c表示词语的性质和作用。分两大类:点号和标号。点号又分句中点号(顿号、逗号、分号、冒号)和句末点号(号、问号、感叹号)。点号作用在于点断,表示说话的语和停顿;标号作用在于标明主要表示书面语言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性质和作用。9(17分)文学类文本阅读老鞋匠/唐常春每次路过菜市场口,我总会不经意想起那个驼背的修鞋老人,他那有些花白而稀疏的头发,如一根根冬日里的草,在寒风

38、的吹拂之下,显得无力而孤寂。只有那娴熟的修鞋动作,说话不抬头的专注和坚定,从那枯井般的眼神里迸出来,整个菜市场,便会传递一种温暖。那天下午下班,我走着走着发现一只皮鞋的后掌掉了,正好菜市场口的拐角有个修鞋的摊位,我便走了过去。“大妹子,你是钉鞋后掌吧?”修鞋师傅边说边把身边的小板凳递过来。这师傅神了,我还没开口就知道我修啥了。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年龄60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幽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头上戴着一顶破毡帽,旧的看不清原来的颜色;上身穿的是洗得灰白的打着补丁的中山装,下身穿的是有补丁点缀的蓝裤子,并且沾满了鞋油的印迹,那双

39、手布满老茧,青筋凸现。见我没反应,老人以为我嫌板凳脏,便用衣袖在上面拂了一下,“干净了,大妹子坐吧。”我不得不坐下脱了那只掉掌的皮鞋交给他,只见他在工具箱里找出一块旧轮胎皮钉在鞋底前后,用鞋拐子钉好后,将鞋斜放在膝盖上,用刀片将多余部分切去,让鞋掌与鞋底儿平整如一,很快就钉好了。“大妹子,把那个鞋也重新钉下,免得走路时两个鞋不对称,我只收你一只的钱。”我不由得对他另眼相看了。鞋掌钉好后我准备付钱时,才发现今天早上换了一件衣服,竟然没放一分钱。我很尴尬,觉得自己就像犯了错误的小学生似的,脸涨得通红,对老人说:“师傅,对不起,我没带钱,明天给你好吗?”老人笑着说:“没关系,就几元钱,算了吧!”第二

40、天早上上班时,我把钉鞋后掌的钱交给了老人。从那以后,我成了老人的铁杆顾客。老人很守时,非常讲诚信。来补鞋的顾客时不时会把东西落在他这里,尤其是雨过天晴的日子,为一把小雨伞,他有时等到晚上八九点才收摊回家。有一次,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稀少了许多。北风吹得老人直打哆嗦,他想提前收工,整理东西时发现一位顾客不慎将钱包落在了他的工具箱里,就打开钱包看看有没有顾客的联系电话,可是除了现金1200元外,什么也没有,只好在摊位等顾客来。为防止自己冻着,他拿了几双打算丢弃的硬底鞋来补,到晚上八点多钟,顾客才找到这里。顾客说,他已经找过很多地方,抱着最后一丝希望来到这里,没想到老人还在冷风细雨

41、中等他。顾客当即拿出200元作为酬谢,老人婉言谢绝了,还笑着说:“我应该感谢你呢,如果不是等你,我这几双鞋就有可能扔掉了。”有一次,我去老人那里补鞋,正遇到一个衣着光鲜的中年妇女,他按妇女的要求换了最好的皮底,但妇女只愿出一般鞋底的价。我实在看不过去,就说了那妇女几句,她和我争了起来。老人劝我:“大妹子别争了,让她走吧。”事后,老人告诉我,他常遇到这样的人,从不和他们斤斤计较,钱是能够挣回来的。前些日子又想起补鞋,但怎么也找不到老人,就向住在附近的一位阿姨打听,才知老人已经去世。巧遇的还有那位中年妇女,她流着泪说:“我真后悔,上次不该少给他5元钱,去过很多地方钉鞋掌,就是没他钉得好。”随着社会

42、经济的发展,手工修鞋这门老行当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但那位让人温暖的老鞋匠,以及发生在他身上那些平凡而质朴的往事,一直在我的精神世界里,传递着不灭的温情。(选自小品文选刊2017年第6期)(1)选文是按照什么顺序记叙发生在“我”和老鞋匠身上的故事的?请简要分析。(2)请从修辞角度简要赏析第段的画线句子。我不由得仔细打量起他来,年龄60岁左右,个头不高还有点驼背,皮肤粗糙幽黑,额头上有几道深深的皱纹,就像山间的沟壑,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请从描写的角度简要赏析第段的画线句子。有一次,天气很冷,又下着小雨,街上的行人比往日稀少了许多。(3)文章结尾处写道老鞋匠及其发生在他身上的故事“传递着不灭的温情

43、”,从全文看,“温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请简要说说文章最后一段的作用。【分析】略【解答】(1)倒叙。从选文第段“每次路过菜市场口,我总会不经意想起那个驼背的修鞋老人”可知,此处是“我”的回忆,属于倒叙。(2)(1)比喻,把老鞋匠额头上的皱纹比作山间的沟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鞋匠饱尝人世间的辛酸苦辣的形象,突出了他谋生的艰难。(2)环境描写交待了当时的天气和情况,渲染了寒冷和人气稀少的气氛,推动了情节发展,为下文老人坚持等待失主的高贵品质作铺垫。(3)老鞋匠热情招呼“我”坐下,并用衣袖擦干净板凳;老鞋匠主动帮“我”修另外一只鞋子,却只收一只鞋子的钱,“我”忘记带钱,老鞋匠说不用给了;老鞋

44、匠在冷风细雨中等待丢失钱包的失主,却一分钱的报酬也不收,还感谢失主;面对不讲理的顾客,老鞋匠很宽容,不计较。(4)内容上:突出老鞋匠质朴、善良的美好品质带给人的温暖,点明主旨,升华主题。 结构上:总结全文,引人思考。【点评】略三、作文(50分)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10(50分)每朵花都有其美艳之处,每个生命都有其精彩之时。生命的发展,就是不断从一个自己走向另一个自己的过程。请以遇见另一个自己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作文。【分析】【审题立意】这是一篇全命题作文。题目中的“另一个自己”是审题的关键。可以理解为过去的自己,童年时的自己天真烂漫,因为成长而变得复杂忧伤,因为看到某件儿时的器物

45、而在回忆中遇到早先的那个自己。也可以理解为将来的自己,在梦中,与将来的自己相遇,寄托自己对未来的美好期许。两种写作思路均可,写出真情实感,以真情感动读者。【文体选择】记叙文。【思路点拨】首段从一张小时候的相片写起,引入对往事的回忆,强调在这张相片里我遇到最初的自己,另一个天真烂漫的自己。主体部分则回忆往事,通过对儿时经历事件的回忆,表现自己对童年生活的珍惜与怀念。最后一段回到现实,与首段相呼应。【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可以是一句简短的话语,可以是一个细微的动作,可以是一个微妙的表情,细节描写是为了刻画人物形象,表现人物心理情感,目的要突出,不能为了细节而细节。【解答】【例文】遇见另一个自己风吹过

46、秋天,天高云淡,鸟语花香,阳光是那么的温婉,不热不燥,刚刚好;紫薇花开的随意且也浪漫。临窗而坐,以舒适恬然的姿态坐着,回忆曾经的自己。尘埃深处,落英成画,烟雨如梦,流年若花。那最美的,莫过于是穿透时光遇见另一个自己。题记NO.1过往翻开泛黄的相册,凝视那些陈旧的照片,曾经的那些过往便有如潮水般在思绪中冲荡相撞。过往中那个有些陌生和稚嫩的自己逐渐浮现。在所有照片中,一轮澄澈的明月映入我的眼帘。在那张照片后面标明着2006年中秋夜。这让我瞬间想起那个月夜,那件事,那个自己。中秋的夜晚,我们一家人团聚在一起,吃完饭在院中的梨树下乘凉赏月。那天月很大很圆。忽然不知是谁问了我句:“孩子,你觉得月亮像什么”然后大家也都哄闹着让我快说,我却有些奇怪,回答说:“月亮像月亮还能像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