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6725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100所名校】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宋人诗云:“小麦青青大麦黄,原头日出天色凉。妇姑相呼有忙事,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

2、嘈嘈似风雨,茧厚丝长无断缕。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诗中反映了( )A 手工产品质量低下B 农业生产规模庞大C 农户经营方式多样D 农民家庭生活闲适2周礼中记载,“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楚辞中也提到“五谷六仞”。后世经学家将文中的“五谷”分别注释为“麻、黍、稷、麦、豆”和“稻、稷、麦、豆、麻”。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 小农经济始终占据主导地位B 古代社会的经济重心逐渐南移C 农业产业结构发生了变化D 古代农业发展存在地区性差异3由于这场战争,江、浙及赣、皖、鲁一带官绅商贾为避兵祸,竞相逃往上海,上海的外国人和中国富商把值钱的东西放在船上随时逃跑,英法租界的洋人组建防御工事和巡

3、逻队保护自身的安全。这场“战争”指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B 义和团运动C 北伐战争D 淞沪会战4南宋学者袁毂感叹:“昔之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贫者富而贵者贱,皆交相为盛衰矣。”这说明当时( )A 抑商政策的取消推动了经济发展B 农业与工商业处于平等的地位C 社会流动冲击了原有的社会关系D 商品经济发展导致农业的衰败5鸦片战争后,两江总督耆英说,“良民与莠民亦成水火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扬言民情柔懦,安得闹事”,更“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耆英认为鸦片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 )A 贫富不均B 莠民作乱C 民性懦弱D 吏治败坏6古代雅典民主政体的特

4、征体现在( )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民众法庭全国人民代表大会A B C D 7邓小平高度赞赏并肯定了1984年10月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认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社会主义实践相结合的政治经济学”。“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是新话”。这里的“新话”主要指中央较好地诠释了( )A 计划经济和商品经济的关系B 市场经济如何发挥资源配置作用C 独立自主和改革开放如何协调D 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的关系81787年,法国巴黎高等法院发表宣言声称:国民应通过定期举行的三级会议“自由地”向国王纳税,并要求通过一项法国人的人身保护法,提出未经正

5、当审判不得逮捕任何人。这一宣言旨在( )A 解决法国王室的财政危机B 召开三级会议以制定宪法C 申明高等法院拥有立法权D 试图限制国王的专制权力9阅读中国土特产品出口统计表,指出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时间茶叶(担)年平均值生丝(匹)年平均值鸦片战争前500050001845年8010132201851年9919230401853年1012262896A 中国在对外贸易中逐渐取得优势B 中国开始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C 茶叶和生丝商品化程度提高D 中国的茶叶和生丝出口量持续增加101691年,威廉和玛丽从荷兰引进银行制度,批准成立英格兰银行并带头认股,该银行为社会集资和私人剩余资金找到了一个去

6、处,在伦敦商人中大受欢迎。这说明当时英国( )A 工业革命的经济基础已经形成B 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证券中心C 己确立了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D 光荣革命为经济发展提供政治保障11下图是中国1956到1965年粮食生产变化曲线图,导致这种变化的相关因素有( )A 抗美援朝、三大改造B “一五”计划、中共“八大”C “大跃进”运动、国民经济调整D 人民公社化运动、“文化大革命”121971年7月,尼克松总统在堪萨斯城发表演讲,指出:“当我发表就职演说的时候,我提到一个需要谈判的时代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美国政府将这一外交思想付诸实施的行动包括( )组建上海合作组织结束19

7、61年开始的越南战争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发表中美上海联合公报A B C D 13雍正皇帝在山西巡抚刘与义上奏的折子上批道:“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其反映的历史信息有:( )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 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 雍正皇帝信奉“重农抑商”政策A B C D 14“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这个极其复杂和困难的历史任务。现在在我国已经基本上完成了。我国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谁战胜谁的问题,现在已经解决了。”提出这一论断的大会最可能是( )A 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B 一届全国人大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八

8、大15明太祖在法律文件大诰中整顿吏治方面规定了一些特殊的办法,鼓励百姓自行绑拿害民官吏送交上级部门查办。这种情况表明( )A 明初的官民矛盾非常尖锐B 明初的政治带有近代色彩C 统治方式有较强人治色彩D 民众的参政意识已经觉醒16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指出:“据统计,19121913年,北京政府颁布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这些经济法规和政策( )A扭转了工业布局不合理的局面B维护了社会经济发展的的秩序C激发了实业家投资的热情D健全了中国的经济法律体系17西安事变第二天,斯大林便亲自草拟给中共的电报。1936年12月14日,一份通过上海孙中山夫人宋庆龄之手转来的发自

9、莫斯科的电报,阐述了三点意见:西安事变是由日本人、汪精卫和张学良共同炮制的阴谋;蒋介石是唯一有资格领导中国抗日的人选;中国共产党应力促事变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对苏联立场理解正确的是( )A 已掌握日本参与西安事变的相关信息B 希望中共担负起领导抗战的责任C 对张学良曾经发动对苏战争的报复D 希望中国局势稳定牵制日本18全球通史中写道:“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后,完全入迷了。”然而,“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 中国自然资源丰富B 工业革命的需求C 中西交流的加强D 世界市场的形成19从下表曹操历史形象描

10、述的变化可以得出( )A 史家不可能客观描述历史事实B 史家身份立场会影响历史书写C 史家调查考证难以揭示历史真相D 史家观念变化较少影响历史书写20苏联作家爱伦堡在解冻(1954年发行)里中写到:“窗外是一片激动人心的情景。寒冬终于站不住脚了。马路上的积雪已开始融化,到处在流水。到解冻的时节了。”“解冻文学”的出现反映了( )A 对历史和现实弊端的批判 B 对勃列日涅夫改革的反思C 对斯大林模式的彻底否定 D 对新经济政策的无比怀念211931年9月底,英国宣布停止黄金支付,停止纸币兑换,放弃金本位,英镑贬值31%。1933年春,美国又有4000家银行倒闭,引起资金外逃,联邦储备银行黄金储备

11、锐减,于是美国放弃金本位,美元贬值。其它国家也纷纷宣布货币贬值。这些国家宣布货币贬值是为了( )A 刺激出口B 强化美国金融资本的私人所有制C 缓和危机激化的社会矛盾D 恢复银行信用22法国托克维尔在论美国的民主一书中认为:美国联邦制是“为了把因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和因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结合起来”。对作者观点理解最全面的是( )A 联邦制加强了中央政府权力 B 三权分立实现了分权制衡C 地方各州自治权力不断增强 D 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结合23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说:“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避免对绝世价值做出评判,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

12、多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下列各项中体现“近代世界智慧”的是( )A 凡尔赛体系的形成 B 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C 两极格局的形成 D 欧洲共同体的成立24下表是1983年英国一个四口之家的家庭收入数据统计,对此解读正确的有( )政府注重保障儿童权益国家承担全部的福利开支劳动者的工作积极性会受影响福利制度消除了社会贫困A B C D 25下图为春秋战国货币起源原生区域示意图。当时,东西南北的货币呈现出多元性的特点。这一现象反映了( )A 争霸战争加速了货币的统一B 经济地理环境影响货币类型C 经济发展推动货币改革D 图腾崇拜影响了货币样式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26(历史选修1:历史上

13、重大改革回眸)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古代中国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乡村治理模式屡经变迁,经历了几个较为明显的历史阶段。战国时期,郡县制在各国推行后,乡、里成为基层组织,秦汉时期乡里制度则逐步成熟,它既发挥基层政权的作用,又带有半自治的性质。隋唐两宋时期,处于由乡里制到保甲制、乡官帝制到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乡的基层官吏的人员数量比此前大为减少,乡官权力也在逐步弱化。这一阶段乡和里的地位逐渐沦落,乡里自治功能逐步弱化,官方的控制与统治逐步增强。第三阶段是从王安石变法至清代,乡里制度转变为职役制,治权所代表的官治体制从乡镇退缩到县一级,县为基层行政组织,县以下实行以代表皇权的保甲制度为载体,保甲

14、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到了近代,原有的保甲制越来越不适应农村的社会现实,最终在清朝末年被乡镇地方自治所代。摘编自唐鸣、刘志鹏中国古代乡村治理的基本模式及其历史变迁(1)根据材料概括古代乡村治理变革的基本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末乡镇地方自治取代保甲制的原因。27(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宋初实行盐税法,除废除蚕盐、两税盐钱外,还大力推行官鬻法和通商法。官鬻法(也祢官卖法,京东、淮浙、广东等地实行)即由官府控制当地盐的生色旅游资源”进产,并直接主特运往行镐地区售卖,实行专运、专卖,一律不许私人插手。通商法(也称商运法,京西、

15、陕西、河南、河北等地实行)即政府向商人每年收进税一钱,住卖税两钱,听尚运销。宋仁宗庆历八年,采纳了范祥的“钞盐法”,废除“官鬻”形式,即规定商人凡纳钱4800文,售予一票,可领盐200斤,任其运销。并设置都盐院,作为盐价调节机构,平衡盐价,以确保盐有常价,钞有定数,防止商人哄抬盐价,此法实际上也是一种专卖制。到宋神宗熙宁年间,为使盐商专卖,发售盐引。盐引又称“盐钞”,是宋代的取盐凭证,“引”是指有价证券,还可以作为“代币”流通。据宋史通货志记载:“盐引每张领盐1165斤,价6贯。”摘编自郝贵云浅析我国古代盐税制度的发展(1)根据材料,指出北宋盐税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16、,说明北宋盐税制度改革的意义。28(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占领政策第二部分“盟国的权力”中关于“与日本政府的关系”规定,“最高统帅将通过包括天皇在内的日本政府机构及其代理机构行使其权力,但以能圆满地推行美国的政策为度”。美军进占日本之初,由于对日作战刚刚取得最后胜利,推行以非军事化和民主化两大原则为指导思想的一系列改革措施。这些措施包括解散日本军队、逮捕战犯、整肃军国主义分子、进行农地改革、解散财阀等。材料二波茨坦公告第十一条对日本赔偿问题的原则是:“日本将被准许维持其经济所必需及可以偿付实物赔偿之工业,但可以使其重新武装作战之工业不在其内。”美

17、国占领日本初期,对处理日本赔偿问题持比较积极的态度。日本投降后初期美国对日占领政策关于“经济上的非军国主义化”的规定严厉要求:“日本军事力量的现有经济基础,必须加以摧毁,并且不容许其恢复。”美国最初打算大量拆迁日本的工业设备作为赔偿,并在分配时向中国倾斜。1949年5月12日,美国政府单方面宣布停止实施1947年4月开始的拆迁赔偿方案。两年来实际拆迁的日本军工企业只有17家陆海军兵工厂,拆迁的机器设备16736台(件)。中国的对日索赔也半途而废。摘编自徐康明战后初期美国主导下的日本拆迁赔偿计划(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占领当局主导推行二战后日本改革的目的和意义。(2)根据材料二并

18、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后日本赔偿问题的重要性,分析美国停止日本拆迁赔偿计划的原因。2019届河北省武邑中学高三上学期开学考试历 史 答 案1C【解析】“小麦青青大麦黄舍后煮茧门前香。缫车嘈嘈似风雨今年那暇织绢着,明日西门卖丝去”反映出农户粮食种植、养蚕缫丝、家庭纺织等多种经营方式,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手工产品质量如何,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小农经济,不可能规模庞大,故B项错误;材料信息反映出农民生活节奏比较紧张,故D项错误。2D【解析】从对“五谷”的注释来看,前者有黍无稻,后者有稻无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经济文化中心在黄河流域,稻的主要产地在南方,而北方种稻有限,这体现出古代农业发展

19、存在地区性差异,故D项正确;小农经济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排除;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开始于唐朝安史之乱,故B项排除;“五谷”泛指粮食类作物,说明中国古代以种植业为主,没有体现出产业结构的变化,故C项排除。3A【解析】材料反映了这场战争波及江、浙及赣、皖、鲁及上海地区,使官绅商贾和外国人感到害怕,太平天国运动从广西发生,波及江、浙及赣、皖、鲁及上海,这场农民运动也威胁了官绅商贾和外国人的利益,故A正确;义和团运动主要在山东和直隶地区,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北伐战争并没有打击商贾利益,且主战场在湖北、湖南、江西、闽浙,不符合材料,故C错误;淞沪会战在上海地区,也不符合材料信息,故D错误。故选A

20、。4C【解析】据材料“农者,今转而为工;昔之商者,今流而为隶。贫者富而贵者贱,皆交相为盛衰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社会阶层的流动变化,导致社会等级秩序变化,故C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抑商政策的取消,故A项错误;当时农业与工商业不可能处于平等的地位,故B项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农业的衰败,故D项错误。故选C。5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解读能力。根据题干关键信息“民已焦头烂额,官犹诩诩自得”“欺压良善,自命为能员”“此实不能御寇之由”可知,耆英认为鸦片战争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官员无能、吏治败坏。故答案为D。6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的识记和简单迁移能力。根据所学知识,

21、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全体公民,民主政治的主要机构是公民大会、五百人议事会和陪审法庭。公民大会是国家的蛟高权力机关,内政、外交、战争、和平、重要官员任免等一切国家大事,都由公民大会讨沦决定。国家最高常设行政机关是五百人议事会,负责处理口常政务,召集公民大会。陪审法庭是国家最高司法机关和监察机关,对公民大会的决议拥有最终核准权。而全国人大是中国的,排除。故选择A选项。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内容7A【解析】根据“解释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有些是我们老祖宗没有说过的话,是新话”,结合所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实质是变革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发挥市场的作用,肯定商品经济,故A正

22、确;材料无法体现“如何发挥资源配置作用”,B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独立自主”,排除C;材料信息与“苏联模式”无关,排除D。8D【解析】由材料“国民应通过定期举行的三级会议自由地向国王纳税,并要求通过一项法国人的人身保护法,提出未经正当审判不得逮捕任何人”可以得出其旨在限制国王的征税权和司法权,由此可知,D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是限制国王的征税权,不利于王室财政危机的解决,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制定宪法的内容,B不正确;C与材料无关。9A【解析】依据表格时间1846-1854与表格中茶叶和生丝出口不断上升的趋势,说明茶叶和生丝日益商品化,故CD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同时还说明中国

23、在鸦片战争后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而不是对外贸易取得了优势,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A项错误,符合题意。1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意在强调威廉和玛丽从荷兰引进银行制度等措施是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这是由于光荣革命为英国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工业革命的经济雄础已经形成方面的信息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没有明确的信息表明伦敦成为国际金融中心和证券中心,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已确立了海上霸权和殖民霸权是在18世纪而非1694年,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名师点睛】在历史选择题中,命题者常常

24、有意设置一些说法正确、但和题干无关的题肢做干扰,考生如果不对照题干仔细辨析,就会误选,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的错误,即回答的并非所问的问题,所以在解答这类问题时只能选择那些与题干之间存在联系、且意思一致的题肢,对那些和题干无关、即使本身说法再正确的选项也是不能选的。11C【解析】由上图中国1956到1965年粮食生产变化曲线图可知,中国粮食生产经历了下降到回升的过程。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粮食产量下降是因为1958年的大跃进,粮食产量回升是因为1961年开始的国民经济调整,故C项正确;抗美援朝结束于1953年,故A项错误;“一五”计划和粮食产量下降无关,故B项错误;“文化大革命”开始于1966年,故

25、D项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一是注意图中曲线图的走势,二是注意图中的时间信息。12B【解析】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经济衰退,“我们在世界上许多地区正在进行谈判而不是正在对抗”说明实行战略收缩,符合该时期政策,B正确;不是美国措施;是冷战措施。13C【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山西人,第一类是经商的,第二类是务农的,第三类是谋入营伍,至中材以下方便之读书入仕,其俗殊属可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当时山西人非常重视商业,雍正皇帝信奉“重农抑商”政策,故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当时山西人已经厌倦读书入仕,故排除,故C正确。组合错误,故A排除。组合错误,故B排除。组合错误,故D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经

26、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古代的经济政策重农抑商【名师点睛】评价重农抑商,应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去评判。脱离具体的历史环境,无视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进程,就将失去应有的历史意义。依此而论虽然重农抑商在中国古代曾对商品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阻碍作用,但同时它也起过某些积极作用。当然,我们对重农抑商的作用给予一定的肯定,并不是说它就没有与商品经济矛盾的一面。重农抑商与商品经济之间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充满了矛盾和斗争。14D【解析】材料中“改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历史任务”,指的是三大改造。1956年,我国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A项七

27、届二中全会召开于1949年,B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954年召开,D项八大1956年召开, C项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召开。故选D选项。15C【解析】材料“鼓励百姓自行绑拿害民官吏送交上级部门查办”表明这些法律对官吏违法乱纪多少有些约束,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官民矛盾,但这些形式具有较强人治色彩,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惩治贪官污吏的办法,A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封建法律的发展与完善,没有体现出近代色彩和民众参政意识,故BD项排除。16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解读材料,最大限度获取有效信息,并作出准确判断和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本题主要考查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相关情

28、况。从材料关键信息“论北洋政府之经济立法”、“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86项之多”等可知,这是有关经济发展的措施。不难得出这样的认识: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极大地调动了实业家们创办实业的积极性。对比、分析选项,正确答案选C。其余ABD三项与题干内容不相关,均不符合题意。考点: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初期的民族资本的发展原因17D【解析】“蒋介石是唯一有资格领导中国抗日的人选;中国共产党应力促事变和平解决,释放蒋介石”显然斯大林希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以稳定中国国内局势,同时牵制日本的兵力,故D项正确;斯大林只是把日本参与西安事变作为借口,故A项错误;材料明显是支持国民党成为领导中国抗战

29、,故B项错误;张学良并没有发动对苏战争,故C项错误。点睛:西安事变, 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和杨虎城为了达到劝谏蒋介石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既定国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目的,在西安发动兵谏。1936年12月25日,在中共中央和周恩来主导下,以蒋介石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主张而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准备了必要的前提,成为由国内战争走向抗日民族战争的转折点18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17世纪和18世纪初,西方人了解中国的历史、艺术、哲学和政治18世纪末,欧洲人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更感兴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导致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18世纪末工业革命需求开

30、拓原料产地,故C正确。中国自然资源的发现,不属于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故A排除。中西交流的加强,没有突出工业革命的需求,故B排除。世界市场的形成,属于工业革命的后果,故D排除。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第一次工业革命影响19D【解析】“史家不可能客观描述历史事实”说法过于绝对,且材料内容并不能说明这一观点,故A错误;材料反映了陈寿与裴松之的不同的官职与创作环境,这说明史家身份立场会影响历史书写,故B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史家调查考证难以揭示历史真相,而是史家身份立场的影响,故C错误;材料反映了史家观念变化较为明显,故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学生应该从表格

31、内容中发现陈寿与裴松之的不同的官职与创作环境,据此即可结合所学知识排除不符合题意的选项,进行正确判断。20A【解析】“解冻文学”出现在赫鲁晓夫时期,“解冻文学”是对赫鲁晓夫时期一系列弊端的批判,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解冻文学”是对赫鲁晓夫改革的反思,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彻底”的说法过于绝对,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解冻文学”出现在赫鲁晓夫时期,而和新经济政策无关联,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1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1933年经济危机对各国的影响及各国的应对策略。一般来讲,货币贬值在国内会引起物价上涨的现象,但一定条件下可以刺激生产,并且降低本国商品在

32、国外的价格,有利于扩大出口,A项正确;题干涉及英国、美国等一些国家,不能仅从美国的角度考虑,排除B项;货币贬值会引起物价上涨,激化社会矛盾,排除C项;货币贬值不能达到恢复银行信用的目的,排除D项。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危机2933年经济危机2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美国的联邦制。依据所学可知,国家之大而产生的好处指中央集权,国家之小而产生的好处指地方分权,而美国的联邦制是两者的有机结合。A项表述不全面;B项材料并未体现;C项错误,不合史实。所以应选D。23D【解析】【详解】材料中“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接受多元世界”的信息说明世

33、界格局逐渐走向多极化趋势,欧共体的成立冲击了两极格局,结束了大陆战祸,故D项正确;凡尔赛体系的建立是帝国主义国家针对一战分赃会议,当时格局并不是多元化世界,故A项错误;二战后两极格局的形成,不符合材料中“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的信息,故B项错误;反法西斯同盟建立不符合材料中“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的信息,故C项错误。24A【解析】试题分析:战后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的资金来源由三部分组成,不只是国家全部承担,所以国家承担全部的福利开支错误;社会福利只能是在一定程度改善贫困者的生活,不可能消除社会贫困,故福利制度消除了社会贫困错误。符合历史史实,故答案选A。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

34、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社会福利制度25B【解析】材料表明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纷纷铸造自己的货币,货币形式多样,北部农业发达,货币形式与农业生产密切相关;东南部地区手工业发达,货币形式与手工业紧密联系,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货币统一,A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货币改革,C不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图腾崇拜,D不正确。26(1)趋势:制度化、体系化;乡村自治功能逐步减弱。原因: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强化;维护小农经济的需要;保障赋税征收。(2)原因:古代乡里制的经验;西方政治思想和管理体制的传入;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解析】(1)根据材料中“夏商周时,出现了乡里制度的萌芽?

35、由乡里制向保甲制、由乡官制向职役制的转折时期”“保甲对乡里的控制更加严密,乡村自治的色彩越来越弱”两句话概括其趋势;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来分析原因。(2)从经济上来说,自然经济逐渐解体,商品经济发展;从政治上来说,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的推动;从思想上来说,近代民主思想的传播。启示要从既加强了中央的权力,同时也给予了地方一定的自治权方面分析。27(1)实行盐税法,推行官鬻法和通商法;政府加强对盐的专卖,并设置都盐院;盐商专卖发放取盐凭证。(2)有利于增加政府财政收人;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社会秩序,防止了商人哄抬盐价;“盐钞”的流通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1)根据“宋初实行盐税法,除废除蚕盐、两

36、税盐钱外,还大力推行官鬻法和通商法”得出实行盐税法,推行官鬻法和通商法;根据“实行专运、专卖”“并设置都盐院”得出政府加强对盐的专卖,并设置都盐院;根据“为使盐商专卖,发售盐引”得出盐商专卖,发放取盐凭证。 (2)根据材料,可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稳定了社会秩序、促进了商品经济发展等角度分析解答。28(1)目的:打击日本的反美势力,迫使日本统治集团投靠和追随美国。意义:基本上符合波茨坦公告的精神,摧毁了战前日本军事封建性的政治、经济和社会结构,从而为战后日本发展扫清了道路,同时也在客观上有利于日本民主力量的发展。(2)重要性:惩罚日本军国主义的侵略罪行;防止日本东山再起;恢复各国遭战争破坏的经济

37、的重要措施。原因:“冷战”开始,美苏对抗加剧,中国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国民政府的统治濒临崩溃,美国调整其远东战略,把日本作为抗衡社会主义的主要基地。【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首先分析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美国占领当局主导推行二战后日本改革的目的,然后从波茨坦公告、政治经济社会结构、资本主义发展、民主力量成长等角度分析其意义;(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首先概括材料并结合所学指出二战后日本赔偿问题的重要性,然后从美苏对抗、美国调整远东战略等角度分析美国停止日本拆迁赔偿计划的原因。考点: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波茨坦公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开学考试 > 高三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