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6724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5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100所名校】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雅言是周代的王畿之言,随封邦建国传播到诸侯之地,并成为先秦的通用语言,

2、以致诸侯间的聘问、诸子百家的著述都采用这种大体一致的标准语言。先秦时期雅言的使用( )A 强化了中央集权B 消除了语言隔阂C 实现了文字统一D 促进了文化认同2以往的诸侯国,都是早已存在的或由古代氏族部落繁衍而产生的土著氏族组织,而周朝分封的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这说明周朝的分封制( )A 实现了周王权力的高度集中B 有利于对地方直接管理C 有助于国家整体观念的形成D 强化了旧有的宗族意识3某学者提出,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战国中期,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由此可知,该学者认

3、为( )A 井田制的瓦解是铁犁牛耕出现的前提条件B 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C 土地私有制在西周末期已经确立D 经济制度滞后于政治体制的变革4春秋时期,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以土地为标准;而战国官吏的俸禄和等级基本以粮食多少来划分,计量单位有石、盆、斗、斛等。官员报酬的变动( )A 适应了社会变革的需要B 反映了官吏待遇下降C 标志着分封制趋于瓦解D 推动农业的迅速发展5在湖北郭店楚墓中发现的战国儒家文献中,“德”被看作是“率民向方”的有效途径,“德”被具体化为以礼乐教化百姓,“先人以德,则民进善焉”。这表明了当时的儒家( )A 以关注社会秩序为重要内容B 把克已复礼作为封建统治主要

4、手段C 符合了普通百姓的实际需求D 促使教育对象朝着平民化方向发展6孔、孟相比,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多的现实主义倾向。这一“倾向”主要表现在( )A 重视礼义道德教育B 提出“仁政”思想C 主张治国礼法并施D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7(题文)西汉前期在皇帝陵墓旁边设置陵县,专为奉祀陵园之用,该县居民都是强迫迁徙而来的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这一举措( )A 解除了豪强势力对中央的威胁B 提升了皇帝的独尊地位C 使行政区划带有祭祀色彩D 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8平定七国之乱后,汉景帝在吴、楚、赵、齐四国旧地,陆续分封皇子13人为诸侯王,王国中的高级官吏由中央任免。上述做法( )A 扩大了王国辖区加强中央集权B

5、为汉武帝推恩令提供了借鉴C 以宗室子弟取代异姓诸侯王D 形成郡国并行的地方体制9东汉,有察举征辟权的官员多举“年少能报恩者”,世代公卿的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其直接后果是( )A 宗族的伦理秩序强化B 贵族政治逐渐形成C 官僚集团易形成派系D 新的选官制度确立10汉代,达官贵人聚居的核心经济区(渭河流域、黄河平原和淮河上游部分地区)较其他地区土地兼并现象更加普遍,却更少发生农民起义。对此,解释合理的是( )A 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有限B 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较轻C 庄园经济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D 核心经济区的经济结构更具多元性11古代中国有两个典型的中央建制:一个是汉武帝为分割外朝权力

6、而由身边亲信组成的“内朝”(官职有中书令、尚书令、门下侍郎等)长期演变而来;另一个被称为“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材料中提到的两个中央建制的相同点是( )A 都加强了对地方的统治和管理B 都是中央设置的行政处置机构C 都体现了“分化事权”的制度安排D 都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12清袁枚在随园随笔中提到:“秦汉侍中本丞相史(属官),不过掌虎子捧唾壶等事(负责给皇帝端尿盆等)而晋以后之侍中,乃宰相也”这反映了( )A 内侍干政,体制混乱 B 封建秩序,等级森严C 重用内侍,君权加强 D 削弱地方,集权中央13隋唐用三省六部制代替三公九卿制,确立三省的首长为宰相,

7、但其他官员也可临时差遭到中枢任职,职权堪比宰相。这一做法有利于( )A 完善中央官制B 加强君主专权C 决策更加科学D 提高行政效率14开元十一年(723年)中书令张说奏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下设吏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这一变化反映了唐代( )A 分权制衡原则遭到破坏B 中枢体制的运行程序不断完善C 中书门下成为尚书省的代替机构D 以程序分权为代表的三省制名存实亡15宋朝规定未曾担任过两任县令者,不得任监察御史之职,明代御史的人选,一般都必须是进士、举人出身才能应选。这说明中国古代( )A 通过司法介入维护纲纪 B 明确监察机构相关职责C 加强监察官员权力制约 D 重视监察

8、官员选拔资历16下表为选自唐代典籍的某些记载,这些记载可以作为史料来实证唐代( )典籍记载内容旧唐书玄宗纪(741年)禁九品以下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车坊,经营车马出租业务的店栈)全唐文卷入十一应公主家有庄宅邸店,宜依百姓例差役征课唐会要六十九天宝九载(750年)十二月敕,郡县官僚共为货殖,竟交互放债侵人,互为征收割剥黎庶唐会要八十六大历十四年(779年)七月今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杨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A 基本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 城市布局已经开始发生重大变化C 有不少官僚涉足商业活动D 对商业贸易活动的管理更加规范17旧唐书新唐书皆记载房玄龄为进士出身,且可推算出房玄龄为隋文

9、帝开皇年间进士。但大量可考的史料都明确记载,隋炀帝始建进士科。由此可知( )A 正史记述更具权威B 房玄龄的进土身份不可信C 史料考证的复杂性D 进士科创建时间无法判定18南宋时期实行宰辅互兼体制,宰相常兼枢密使,参知政事兼任枢密副使。这一做法( )A 削弱了君主集权B 提高了决策与行政效能C 加剧了冗官现象D 体现了崇文的治国理念19律学是中国古代对法律注释讲解的学问。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这表明唐宋律学( )A 体现了三教合流的特点B 延续了以礼入法的传统C 凸显律学哲理化的趋势D 适应了中央集权的需要20宋代整个地主阶级统治

10、集团,对于国家财富看法是“财富的来源不在于小农而在于豪强,兼并之家是为国家守财尔”。在这种看法的影响下,宋代( )A 实行了二府三司制度B 将地方财政收归中央C 放松了对商业的监管D 租佃经济发展21程颐在给程颢撰写的墓表中说:“周公没,圣人之道不行。孟轲死,圣人之学不传(先生)得不传之学于遗经”。王阳明认为宋儒的格物致知误导世人很久,“致良知”才真的阐明了“千古圣圣相传的骨血”。这说明程颐和王阳明都( )A 主张改造理学B 重书本轻实践C 注重道统权威D 强调学术创新22有学者指出:“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慧远在庐山讲经,就曾讲诵儒家的丧服经

11、,阐述服丧的问题。”这说明在中国佛教( )A 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B 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C 与印度早期佛教理论背离D 变成了世俗化的伦理学说23唐未至宋初,中国政坛有“不相南人”的说法。宋真宗以南方人王钦若为宰相,首开先河。此后担任宰相的南方人逐渐增多,到王安石变法时,提倡变法的熙宁新党,大多是南方人。下列各项对这一现象分析正确的是( )A 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带动文化重心南移B 支持变法的南方人比北方人多C 南方学风更加激进和开明D 理学由北向南逐渐传播24宋代官员待遇优厚,俸禄以货币为主,官员除了月给俸钱之外,还有禄粟、职田等实物和土地报酬,以及“农粮钱”、“餐钱”、“晶给券”、“彭茶

12、汤钱”等津贴。据此可知,宋代的俸禄制( )A 助推了商品经济的发展B 加重了人民的经济负担C 促使重文轻武局面出现D 易于滋生腐败堕落现象25宋梦粱录载“杭都旧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蒲叶、伏道,又并市茭、粽、五色米团、时果、五色瘟纸,当门供养。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这主要反映了宋朝( )A 迷信色彩的风俗沿革B 商业环境的相对宽松C 城市职能的发展完善D 坊市制下的商业发展26元代行省辖区不仅地域辽阔,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北向门户洞开,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可见行省制度有助于( )A 传达行政命令B 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 防止地方割据D 扩

13、大国家的疆域27明朝建立后改元朝之行省为承宣布政使司,布政使司仅主管民政,又设提刑按察使司掌刑狱、都指挥使司掌军政,为防止布政使司长官专权,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明朝以上举措体现了( )A 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意图B 三权分立的民主化的特点C 宰相权力下放地方的趋势D 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28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 )A 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B 内阁掌握决策大权C 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D 相权一度得以恢复29应朝鲜国王请求,明朝皇帝多次颁赐书籍

14、。除历书外,儒家经典、史地类和教化类书籍最多,如明成祖特赐四书大全、五经大全等书。这种交往( )A 体现了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态势B 巩固了中朝两国的平等外交关系C 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D 标志朝鲜开始接受中国儒家文化30长期以来,儒学是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王良提出“愚夫愚妇,与知能行便是道。圣人经典只是家常事。百姓日用条理处,即是圣人条理处。”这说明王良( )A 抨击君主专制制度B 反对儒家传统思想C 利于儒学“思辩化”D 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31明末清初,西方近代技术及天文学、数学、地图学知识不断传入中国,并为部分士大夫所接受,实用之学勃兴。这一时期士大夫接受西学的主要原因是( )A

15、 对理学空疏之风的不满B 进步思想成为主流思潮C 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D 反清复明势力不断壮大32下图为18世纪中外金银比价(单位:每两黄金合白银数)示意图。据此可知( )A 18世纪的中国曾出现贸易危机B 闭关锁国使得清朝外贸日渐萎缩C 清中叶中外贸易联系渐趋密切D 清政府实施较为宽松的贸易政策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农业技术、粮食产量等方面,明清农业较之前代的发展相对有限,但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则是比较突出的成就。自明朝中期起,高产作物玉米、番薯(地瓜)、马铃薯(土豆)自海外传入中国,它们不仅单位亩产量大,而且适应性强,不与五谷

16、争地,旱地、山地等处皆可种植,因此得到广泛传播,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口增长对土地造成的压力。烟草、花生等也大致于同时引进。明清时期,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产品大量流入市场。摘编自张帆中国古代简史(第二版)材料二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采用新的粮食果腹,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甚至可以说是一个被迫的过程:中国人采用美洲的高产粮食作物,显而易见的原因是原产稻、粟、麦等粮食的不足;而美洲粮食作物在进入l8世纪之后的快速推广,也正是因为中国人口在成倍增长。玉米、番薯等作物的传播路径,与当时的移民路向大体一致,主要是从人口稠密的大河下游的三角洲地区,向大河

17、中游和上游逐渐推进。美洲作物的传入与推广,对于提高粮食产量无疑起到了重要作用,它们虽然也改变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但总体上始终处于补充的地位,人们仍然以稻、麦等为主要粮食。摘编自楼宇烈主编中华文明史(第四卷)(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特点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状况产生的影响。34下表是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时期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唐代进士录取率只有百分之一二诗赋、儒家经典、法律、文字、算学等武则天时,初设殿试,但未形成定制宋代录取名额大为增加儒家经典为主,儒家经典可依据多

18、种注疏考试分解试、省试、殿试三级;殿试成为定制,录取权由皇帝直接掌握明代开始实行“南北榜”,即南北方的学子,按照其所处的地域进行排名,分别录取出贡生后,再统一参加殿试。命题范围只限于四书五经,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主士人需先入地方学校为生员或入国子监为监生,再通过乡试、会试、殿试而入仕结合材料与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变化”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3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晋自中原丧乱,元帝寓居江左,百姓之自拨南奔者,并谓之侨人。皆取旧壤之名,侨州郡县。”中国中古时代是一个家族时代,呈现

19、出鲜明的家族政治、家族经济与家族文化的特征。东晋南朝时代,侨州郡县普遍设置乃至成为一种制度。侨流人口的迁徒与定居新地,基本上保持着乡族集团的形式,这就使得安辑侨流采取设立郡县的方法比较简便可行。而就乡族集团置州郡县,也有利于保证这一集团内部组织的稳定性,符合大族及侨流人民的利益。东晋南朝失去了重要的地理上的正统依据。夫所谓租宗疆土,尺寸不敢与人,既境地止画方隅,又讳言削弱。则侨置不失为解决问题的良好办法;又东晋南朝例不侨置十六国北朝新立的州郡县,借以表明对其政权的否定。东晋以来,豫,并、兖诸州及江淮间流人南渡江,侨寓在这一帶,因置侨州郡县,皖南傍江经济文化因之迅速发展。但侨州郡县对行政、治安、

20、征税等政府管理极为不便。在地方行政与户籍制度上,“侨置制度尤为紊乱之源”。摘编自东晋南朝侨州郡县对当时政区之影响述论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东晋南朝设侨州郡县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东晋侨置郡县的影响。2019届黑龙江省大庆市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 史 答 案1D【解析】从材料“雅言成为先秦的通用语言诸侯间的聘问、诸子百家的著述都采用这种大体一致的标准语言”中可以分析出先秦时期雅言的使用有利于促进文化的传播和认同,故D项正确;AC项是秦朝时出现的,排除;B项说法错误,错在“消除”。点睛:对材料“雅言成为先秦的通用语言诸侯间的聘问、诸子百家的著述都采用这

21、种大体一致的标准语言”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2C【解析】材料“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反映出分封造成了不同族属的混居,打破了以往聚族而居的氏族社会的基本状态,为各种文化的融合、形成统一国家的民族 文化创造必须的历史前提,因此,周代的分封制促进了中国早期国家向成熟国家的转变,故C项正确,D项错误;A项说法错误,错在“权力的高度集中”;B项说法错误,错在“直接”。点睛:材料“诸侯国则是由王廷任命的王室亲戚为首领的外来氏族与土著氏族的结合体”是解题的关键信息。3B【解析】材料中“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说明井田制的瓦解和铁犁牛耕

22、并无必然联系,也不是其出现的前提条件。故A项错误。材料中“西周末期井田制已开始瓦解,当时铁农具和牛耕还没有出现”“井田制的变革已经完成,此后铁农具开始大量使用,牛耕只在个别地方使用”,说明铁犁牛耕的使用不是井田制瓦解的最初原因。故B项正确。土地私有制确立是在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经济制度与政治体制变革的对比。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点睛:对和课本内容关系不大或者观点相左的纯材料式选择题题,要敢于思考和分析,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进行合理的推导。4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官吏享受报酬的形式不再以“土地”为标准,而是以以粮食多少来划分,体现了战国时期各国重视农业生产,适

23、应了社会大变革的需要,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官吏待遇下降,而是强调官吏报酬形式的变化,排除B。材料强调的是官吏报酬形式的变化,而不是标志着分封制趋于瓦解,排除C。官吏报酬形式的变化与社会大变革有关,而不是推动农业的迅速发展,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A。5A【解析】由材料“德”被具体化为以礼乐教化百姓,可见当时的儒家以关注社会秩序为重要内容,故选A;克已复礼是要恢复奴隶社会统治秩序,排除B;普通百姓的实际需求是结束战乱,安居乐业,排除C;D与材料无关,排除。6C【解析】【详解】孔、孟重视礼义道德的教育,故A项错误;“仁政”思想是孟子思想的核心,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荀子的思想具有更多的

24、现实主义倾向”,结合所学,荀子在继承孔、孟“礼”的同时,也吸收法家“法”的理念,使其更符合社会实际,故C项正确;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是法家的思想主张,故D项错误。7D【解析】材料“该县居民都是强迫迁徙而来的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表明,把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集中在皇帝陵基旁边设置的陵县附近,显然便于监视控制,防止叛乱,保证安定,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故D项正确;A项说法错误,错在“解除”;材料强调的是加强中央集权,故B项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点睛:材料“该县居民都是强迫迁徙而来的关东豪族和天下富商”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8B【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汉景帝的做法削弱了王国的实力

25、,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为汉武帝推恩令提供了借鉴,故B项正确。汉景帝的做法削弱了王国的实力,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扩大了王国辖区,排除A。C项说法错误,七国之乱是刘姓诸侯王反叛中央,不是以宗室子弟収代异姓诸侯王,排除。汉景帝的做法削弱封国,分封刘姓子弟,没有体现形成郡国并行的地方体制,排除D。9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多举年少能报恩者,世代公卿的家族门生故吏遍天下”,说明其直接后果是官僚集团中容易因此形成派系。故答案为C项。材料所述现象与宗族伦理无关,排除A项;此时已不是贵族政治时期,排除B项;D项材料没有反映,排除。10D【解析】核心经济区经济基础好,抗击打能力强,这是由于它们的经

26、济结构的多元性,即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土地兼并对农民生计影响非常大而非有限,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国家在核心经济区的赋役征调很重而非较轻,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庄园经济激化社会矛盾而非有效抑制了社会矛盾,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11D【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名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机构是清朝设置的军机处。西汉“内朝”与清朝的“军机处”都是中央建制的机构,故排除A项;军机处有职无权,故排除B、C两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西汉的“内朝”与清朝的“军机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中央政府的办事效率,故D项正确。【点睛】首先通过“名

27、不师古,初只秉庙谟商戎略而已,阙后军国大计,罔不总揽”分析出军机处;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两者的共同之处即可。12C【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了晋以后皇帝的内侍受到重用,这是君权加强的必然产物,即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未体现内侍干政,体制也不混乱,因为君权加强皇帝的内侍必然受到重用,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未体现等级森严方面的信息,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中央和地方的权力的问题,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13B【解析】三省六部制中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互相之间有牵制作用,可以加强君主专权。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重要发展趋势就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演变趋

28、势就是皇权(君权)越来越强,相权越来越弱,直至明太祖废除丞相。因此选择B项。14D【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古代中国没有分权制衡原则,故A项错误;从材料中“设吏房、兵房等五房为独立于六部之外的行政机构”, 可知中枢体制中出现了重叠机构,不是中枢体制运行程序不断完善,故B项错误;中书门下长官是宰相,具有决策权和行政权,故中书门下不是尚书省的代替机构,故C项错误;中书门下长官是宰相,直接管辖吏房、兵房等五房,可知行 使的是三省六部的职权,故以程序分权为代表的三省制名存实亡,故D项正确。15D【解析】材料并未提及司法部门,也没有提及维护纲纪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讲的是监察人员的任职要求,而

29、不是机构的职责与功能,故B项错误。材料并未提及权力制约的问题,故C项错误。根据题干,宋代的监察御史必须具有两任县令经历,明朝监察御史必须是进士、举人出身,两个规定都体现了监察御史的资历要求,即在工作经验、文化程度等方面的要求,故D项正确。16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应公主家有庄宅邸店,宜依百姓例差役征课”和“禁九品以下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等信息来看,政府一再发文禁止官吏经商,也确实有官吏经商的现象,说明唐朝时期有不少官僚涉足商业活动。故答案为C项。材料反映的是针对官吏经商现象政府采取的措施,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布局的变化,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并非是针对一般商业贸易活

30、动采取的措施,而是针对官吏经商活动的措施,排除D项。17C【解析】材料体现出的是一种历史考据时候的矛盾问题,历史记载和历史考据之间往往会出现复杂性,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B选项错误,我们无法从材料中判断谁对谁错,无法得出谁更具权威;D选项错误,历史记载着明确的时间,我们还是要以此为标准。18B【解析】材料讨论核心问题是宰相权力的扩展扩大。材料中的一官多职做法有利于权力的集中,既可以减少冗官现象,从而提高了决策与行政效能,故排除C,选B;宋代时期,君主专制不断增强,排除A;材料没有任用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牵制武官的做法,不能反映崇文的治国理念,排除D。19B【解析】从材料“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

31、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中可以分析出,唐宋时期律学融合了儒家思想思想,体现出律学以礼入法的传统,故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儒法的结合,没有体现出三教合一,故A项排除;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律学哲理化的特点,故C项排除;材料没有体现出律学的特点,故D项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材料“唐朝律学的学习内容是律令格式和儒家经典,宋代的学习内容除当朝律令、断案外还有儒家经术”。20D【解析】“财富的来源不在于小农而在于豪强,兼并之家是为国家守财尔”表明统治者实施不抑兼并的政策,造成大量自耕农失去土地,租佃地主土地耕种,促进租佃经济发展,D正确;二府三司制度是宋代中央行政制

32、度,与材料无关,排除;B、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点睛:抓住关键信息“兼并之家是为国家守财尔”,由此判断宋代实行不抑兼并的政策,造成土地兼并严重,租佃经济发展。21C【解析】材料强调了圣人之道、圣人之道等的重要性,这是在注重、维护道的统权威,但是材料并未涉及改造理学、重书本轻实践的信息,材料强调的是传统的继承而非学术创新,所以本题只有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睛:此题难度一般,需要学生有较强的分析理解能力,解题关键是正确理解题干主旨含义,要求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22B【解析】“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有的寺院称为护国寺,有的称报国寺”表明佛教与儒家伦理道德相协

33、调,也提倡忠君爱国,体现佛教主动融合儒学精神,深受中国思想文化的浸润,故B正确,D项错误;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与儒家思想基本融为一体,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中国佛教完全脱离了印度早期佛教,排除C。点睛:本题考查三教合一知识点,抓住关键信息“中国佛教僧人要尊敬父母:也提倡忠君爱国”联系儒家思想分析解答。23C【解析】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的完成,A时间不符合材料;“王安石变法时,提倡变法的熙宁新党,大多是南方人”不能说明支持变法的南方人比北方人多,排除B; 南方人被任用增加的情况,反映出在宋朝时期南方经济发展逐渐超过的北方的经济因素,和教育程度也有关系,故C正确;D与材料无关。【名师点睛】解答本题的

34、关键在于准确理解历史事实,正确分析历史结论。24A【解析】据材料“宋代官员待遇优厚,俸禄以货币为主,还有等津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员的俸禄以货币为主,会导致货币大量用于消费,这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故A项正确;官员的俸禄以货币为主与加重人民的经济负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重文轻武局面,故C项错误;官员待遇优厚不易于滋生腐败堕落,故D项错误。故选A。25C【解析】A、B不能全面反映材料,排除;由“杭都旧俗”“自隔宿及五更,沿门唱卖声,满街不绝”说明杭州不仅是政治中心而且商业繁荣,城市职能不断完善,故C正确;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名师点睛】本题容易误选B,B选项不能全面

35、反映材料,材料表明杭州是政治中心和商业中心,反映了城市职能的发展。26C【解析】由“且省界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形成以北制南的军事控制局面”表明行省制度有利于防止地方割据,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故C正确;A、B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元朝加强对全国控制的措施,并非扩大疆域的措施,排除D。【名师点睛】本题容易误选D,材料反映的是行省设置“犬牙交错,使其无山川险阻可依”,便于元朝加强对全国统治。27D【解析】明朝将行省权力一分为三,同时每一布政使司又设左、右布政使各一人,是通过分割地方政府权力,从而实现制约地方、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故答案为D项。这一举措是针对地方采取的措施,与削弱

36、相权无关,排除A项;这一目的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最终巩固君主专制,与民主化无关,排除B项;C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点睛:明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是废行省、设三司,三司分别隶属于中央有关部门,以这种方式将地方权力集中到中央。28C【解析】根据“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表明明朝中枢权力运行较为讲究有序,C正确;明朝内阁的设立是加强了皇帝的权力的重要措施,A错误;明朝内阁没有决策权,B错误;明太祖已经废除丞相,故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紧扣材料并结合所学内阁的设立的史

37、实分析解答。29C【解析】在朝鲜颁赐书籍肯定利于中华文化在朝鲜的拓展,即这种交往客观上有利于中华文化圈的拓展,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根本就不涉及君主专制以及外交的问题,所以选项A、B不符合题意,排除;朝鲜是早已经接受了中国儒家文化,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30D【解析】从材料中可以看出,作者认为“道”不是先天存在,也不是深不可测高不可攀的神秘的东西,它就存在于老百姓的衣食住行的日常生活中,也是人们从日常生活中能感悟到的,这说明了王艮批判地发展了传统儒学,故D项正确,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对君主专制度的态度,故A项排除;C项是指宋明理学。点睛:王艮的“百姓日用即道”融入了更

38、多的平民意识,圣人之道就是百姓之道,其是非标准在于是否合乎百姓的日常生活,才有了李贽的“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31A【解析】据材料“明末清初,西方近代技术及天文学、数学、地图学知识不断传入中国,并为部分士大夫所接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明朝时期理学占主导地位,空谈天理良知、伦理道德,部分士大夫对此不满,故而接受西方实学,故A项正确;明末清初黄宗羲等人的进步思想不是主流思潮,故B项错误;东西方文化交流的加强,也不属于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反清复明势力不断壮大,与部分士大夫接受西学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D项错误。故选A。32C【解析】根据图示可知从1700到1750年中国金银比价不断上升,但低

39、于世界的金银比值;1750年到1790年中外金银比价保持在同一水平,体现了清中叶中外贸易联系渐趋密切,C项正确。A项贸易危机与B项外贸日渐萎缩,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D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33特点:农作物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多样;美洲作物引入;经济作物大量种植;经济作物专业区出现;南稻北麦的格局(稻、麦等为主要粮食)。原因:人地矛盾突出;政府鼓励农业发展,如垦荒、植棉等;新航路开辟加强了中外交流;中国人口的大量增长;市场扩大,农产品商品化加强。(2)影响:促进粮食产量提高,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优化了人们的饮食结构;促进了人口的迁移和流动;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商品化。专业化

40、农业区的出现,造成地方市场扩大;【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明清时期的农业。从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的状况、特点、原因和影响等方面来分析。【详解】(1)根据“农作物品种的增加,多种经营方式的推广”“棉、麻、桑、茶、甘蔗、蔬菜、果木等的种植日益广泛”“中国的南方人习惯于吃稻米,北方人则以粟、麦为主”可知明清时期中国的农作物种植的特点主要体现了品种增加、经营方式增多、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和南稻北麦格局的形成。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特点出现的原因应该从明清时期中国经济发展、人口增长、人地矛盾突出、粮食作物难以满足人口需要、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和中外交流频繁等角度进行作答。(2)根据材料内容和所学知识可

41、知,明清时期农作物种植状况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缓解人口增长所带来的粮食压力、缓解人地矛盾、提高农产品商品化程度、促进市场扩大和优化饮食结构等方面。34评分说明: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任选一角度作答,最好从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中选择一个入手,论述时应充分运用材料所给信息,同时联系所学知识,做到史料充分,言之有理,自圆其说。评分要求:论题明确,理由充分,能够准确、充分运用中国古代史的史实予以说明,逻辑严密。示例1:科举制度与君主制的强化君主专制的强化使科举考试的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发生了变化。科举取士的数量越来越多,封建统治基础不断扩大;科举考试内容由多元到以儒学为主,再到只限于四书五

42、经,且以朱熹的注疏为准,表明儒学思想已成为专制统治的思想工具;科举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殿试逐渐成为定制,且由皇帝直接掌握。上述史实表明科举考试的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加强。如果从录取数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三个方面任取一个角度进行阐述,言之有理亦可)示例2:科举制度与经济重心南移经济重心的南移导致科举考试录取数量和方式逐渐发生变化。唐中后期以后,经济重心南移加快,南宋时期南方成为我国的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带来了文化中心的南移,南方文教事业昌盛。科举考试中,南方士子占优势,明代为平息北方士人情绪,实行“南北榜”。示例3:科举制度与儒学的发展自唐代到明代,儒学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日益突显。唐代,儒学作

43、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成为科举考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明理学以儒家纲常约束人们的思想,科举考试以儒家经典为主,但可依据多种注疏;明代四书五经成为科举考试的唯一内容,答卷只能以朱熹的注释为准。由于内容和形式的程式化,不能随着时代的发展而变革,从而使儒家思想文化日益地僵化没落。【解析】本题结合材料“中国古代科举制度发展演变简表”可知,科举制从唐代到宋代再到明代在录取数量或方式、考试内容、考试程序到方面都有明显变化,再结合中国古代史科举制的相关知识即可围绕“科举制度与社会发展”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从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三方面进行简要阐述,注意史论结合,条理清晰。35(1)原因:北方战乱,大量北民

44、南迁;受地域乡里观念的影响;统治者维护正统借以表明对北方政权的否定;安抚民心稳定社会秩序。(2)影响;安置了移民,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利于吸收大量的劳动力及北方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技术,促进南方的开发,有利于经济重心南移;维护并发展了士族势力;加大政府管理难度,造成地方行政制度紊乱。【解析】本题以东晋时期的特殊的地方制度“侨置郡县”材料,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归纳和分析能力,问题答案基本根据材料部可以归纳,但在分析影响时往往难以答全,平时注意培养利用材料归纳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全面性。(1)本小题考查对材料的归纳能力根据所学和材料中内容,当时北方战乱,大量人口南迁,需安置流民,同时为征收赋税需要和加强对地方管理,安抚南移流民民心,需要对地方行政制度进行重新设置。(2)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的能力。联系所学,大量人口南下,促使了南方的开发,有利于经济重心南移,根据材料中“以侨置名称来安慰民心”,实际上有利社会稳定,但“政府给予南迁的北方士族们更多的土地更多的特权,这些特权使他们重新恢复了以往在北方地方望族的势力”,从而对中央集权也带来威胁。“而这些郡县名目的出现,却使得东晋地方行政区域复杂化”,说明造成地方行政制度的紊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月考试卷 > 高三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