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4608 上传时间:2019-12-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0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历史转型是个非常长期的曲折的复杂的历史过程,20世纪90年代历史学

2、家唐德刚提出关于中国社会政治制度转型的理论“历史三峡论”,他把先秦以来的中国政治社会制度变迁分为“封建、帝制与民治”三个大的阶段。其中的“封建”阶段,我国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是( )A 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B 皇权和神权相结合C 家国同构D 思想统一和政治统一互动2左传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王贰于虢,郑伯怨王,王日:无之。故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王崩,周人将畀(b,给与)虢公政。四月,郑祭足帅师取温之麦。秋,又取成周之禾。周郑交恶。”材料反映出的实质是( )A 周天子地位衰微 B 分封制遭到破坏C 宗法制崩溃 D 嫡长子继承制遭到破坏3汉书记载:(秦朝)“县令、长、皆

3、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承、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吏之秩,是为少吏。大率十里一亭,亭有长。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蔷夫、游徼。三老掌教化。”这说明秦朝( )A 建立了严密的地方统治体系 B 实现了皇权的高度集中C 建立了完整的中央行政体制 D 建立了森严的等级制度4763年,唐礼部侍郎杨绾上书皇帝说:“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默写填空)。又投牒自举(自己报名参加考试),非古先哲王侧席待贤之道。”要求“明经、进士及道举并停”,恢复古代察举孝廉的方法。杨绾认为科举制( )A 考试内容有失偏颇

4、B 选拔标准不合时宜C 选才路径沿袭传统D 录取原则公平公正5周公东征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兼制大下,立七十一国”。材料中的“封建”是指( )A 建立周朝 B 分封诸侯国C 委任官职 D 实行郡县制6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A鸦片战争的爆发B南京条约的签订C洋务运动的兴起D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7下图是著名的风景名胜旅游地卢沟桥,1937年在这里发生的重大事变表明( )A 国共两党开始正式合作B 抗日救亡运动开始兴起C 八路军开始进入前线抗日D 全民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8美国著名记者史沫特莱曾对某次战役作了这样的描述:“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都成了战

5、场,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战斗是炽烈而无情的。”这个战役是指中国的( )A 平津战役B 淞沪会战C 渡江战役D 百团大战9“汉朝察举制度有各种名目。有的叫孝廉,有的叫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据此,对汉朝选官标准的判断,说法最全面的是( )A 以孝廉为标准 B 以才学为标准C 以品德和才学为依据 D 以贤良方正为依据10辛丑条约的签定,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主要是指( )A 中国封建自然经济完全解体B 中国政治主权完全丧失C 中国清政府完全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D 中国的领土完全为列强所瓜分11宋朝某大臣

6、上书皇帝言:“宰相制国用,从古然也。今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中书视民之困,而不知使枢密减兵、三司宽财以救民困者,制国用之职不在中书也。”此大臣主张( )A 建立一省制提高行政效率B 废除宰相制以强化皇权C 实行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D 扩大宰相的权力12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A 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B 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C 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D 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3地方行政制度是古代中国政治

7、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自殷以前,天子、诸侯君臣之分未定也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逮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由是天子之尊,非复诸侯之长而为诸侯之君盖天子诸侯君臣之分始定于此。此周初大一统之规模,实与其大居正之制度相待而成者也。王国维殷周制度论材料二忽必烈进入中原,建立元朝,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以中书省分驻地方,称行中书省,以便直接控制、处理政务各省还设有行枢密院和行御史台分管军事和监察。中国政治制度史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概括西周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这种制度有什么作

8、用? (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简析元朝地方行政制度名称及其影响。(3)简要说明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发展的主要特点。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秦王嬴政初并天下,对丞相、御史等大臣说:“寡人以渺渺之身,兴兵诛暴乱,赖宗庙之灵,六王咸伏其辜,天下大定。今名号不更,无以称成功,传后世。”群臣提出“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贵”,应上尊号为“泰皇”。嬴政并不以此为满足,决定从“三皇”中取一个“皇”字,又取上古“五帝”中的“帝”,合成“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材料二唐朝的三省六部制示意图材料三“本朝家法,自皇祖皇考以来,一切用人听言大权,从无旁落,即左右亲信大臣,亦未能有荣辱人、能生死者。

9、”清乾隆(17361796年)请回答: (1)嬴政以“皇帝”为名号的主要意图是什么?“皇帝”是通过何种方式产生的?(2)据材料二指出,唐太宗如果欲下令治理黄河,负责实施的是哪几个职能部门?材料二中的这种制度有何影响?唐朝的中书省与元朝时的中书省在职能上有何区别?(3)结合所学知识,请想一想,明朝初年明成祖和清朝初年康熙帝为加强君主专制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4)材料三中乾隆的言论反映出我国古代君臣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15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旅顺陷

10、后,海军提督丁汝昌褫(剥夺)职,仍统海军驻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无何北台陷,宗骞奔刘公岛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刘公岛中大扰诸洋员请姑许乞降,以安众心,汝昌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诸将推洋员托汝昌之名,作降书。日军受降杨松中国近代史资料选编材料二: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

11、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材料三:党史研究专家李新在国共关系七十年序中指出:在当代中国的政治舞台上,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是举足轻重的两个政党。从本世纪20年代以来,国共两党经历了两次合作国共两党的关系在某种程度上左右了中国历史的进程,影响到中华民族的昌盛材料四:台湾诗人余光中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威海之战战场态势的特点,归纳北洋舰队失败的主观原因

12、?(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国共两党首次合作的标志是什么?采取怎样的合作方式?从中国共产党方面来说第一次国共合作破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4)从乡愁这首诗中,你可以感受到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情结与愿望?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诗人说“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2018-2019学年四川省棠湖中学高一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 史 答 案1C【解析】材料中的“封建”阶段并不是指封建社会,而是指夏商周时期的分封制。夏商周时期,分封制与宗法制相结合,政权与血缘纽带关系密切结合,家国同构;“

13、专制王权披上神权外衣”始于西汉武帝时期,时间不符合,排除B;A项是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典型特征,始于秦朝;“思想统一促进政治统一”是“帝制”阶段的特点,典型事例有秦朝“焚书坑儒”和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等,因此D项错误。所以答案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2B【解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周郑交质,王子狐为质于郑,郑公子忽为质于周”中可以看出,周王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也就说明了此时分封制度已遭到破坏。所以答案选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3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

14、料“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可知,秦朝在地方上推行县制;“十里一亭,亭有长”“乡有三老、有秩、蔷夫、游徼,三老掌教化”,县级以下,又设有乡、亭、里等行政单位,从中可以看出秦朝在地方上建立了比较严密的地方管理体系。材料涉及的是秦朝的地方管理制度,并没有提及皇权、中央体制,B、C项均可排除;地方行政机构的划分并不是等级制度,D项也不对;所以答案选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易错警示】本题考查秦朝地方行政机构的划分。秦始皇把全国分为36个郡,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一郡之内又分为若干县。郡是直属于中央的地方行政设置,郡设郡守,县设县长,都由皇帝直接任命。“县”隶属于郡。

15、县级以下有“乡”、“里”两级地方基层行政机构,从上到下依次为郡、县、乡、里等。4A【解析】本题材料提到,“进士者皆育当代之学而不通经史,明经者但记帖括(默写填空)又投牒自举(自己报名参加考试),非古先哲王侧席待贤之道。”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杨绾认为科举制考试内容有失偏颇,故选A。BCD都不符合材料信息,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科举制【名师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相关知识,这属于复习备考的热点之一,学生要引起重视。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

16、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拥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另一方面,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5B【解析】分析题干,联系所学,当时周朝已经建立,排除A;“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说明是在分封诸侯国,B正确;题干没有提到委任官吏方面的信息,排除C;郡县制是秦朝推行的政治制度,排除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分封制6B【解析】1842年签订中英南京条约,是中

17、国近代史上与外国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签订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变化,开始由具有独立主权的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B正确。排除AC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与南京条约7D【解析】1937年日本全面侵华,制造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故D正确;A是国共合作宣言发表;B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爆发;C是国共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之后。8D【解析】从材料描绘地点:“晋西、东海海岸、黄河畔、长城边”可以判断是在华北地带,百团大战发生地点是在华北,D项正确;AB是正面战场战役,分别是在平津、上海地区,与题意不

18、符,而C项是解放战争时期,ABC项排除。【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从晋西高山,到东海海岸,从黄河畔到长城边”提取空间信息,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从晋西、黄河河畔等作战的地点来看应该属于百团大战,从作战的内容、目标(打击了敌人的整个经济、交通线和封锁网)来看也是属于百团大战。9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由材料“汉朝察举制度孝廉, 茂才异等(才学出众),有的叫贤良方正,有的叫孝悌力田(孝父母、爱兄弟、勤恳种田)”,可见,汉代选官标准是以品德和才学为依据。故选C.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进 察举制10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丑条约,旨在考查正确解

19、读材料的能力。联系所学,1901年辛丑条约中禁止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活动,表明清政府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代言人,所以正确的选项是C项,ABD项中的“完全”表述错误,排除。11D【解析】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可知材料说的是宋朝加强皇权、削弱相权的史实。材料中大臣的意思是分割相权导致中央政府的权力过于分散,出现了一些弊端。由此可知他反对分割相权,主张提高中央政府机构运行的效率,故B错误,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出建立一省制的建议,且一省制出现于元朝,排除A;材料实际上是反对行政、军事、财政三权分立的,排除C。故答案选D。12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根据材料信息,

20、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是强调辛亥革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促进了民主精神及平等意识的觉醒,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强调的是思想解放方面的影响而非民权政治方面的的影响,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思想解放方面的影响而非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的是思想解放方面的影响而非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方面的影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名师点睛】本题关键是要理解为”思考”问题而准备着意在强调辛亥革命在思想解放方面的作用,即辛亥革命起到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民主精神及平等意识的觉醒的作用。13(1)制度;分封制影响:加强

21、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控制,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维护了西周较长时间的强盛。(答出“巩固统治”即可)(2)特点:行省制度, 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它的创立是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我国省制的开端。(3)地方势力不断被削弱,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解析】(1)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一“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之于盟主”回答;第二小问结合所学从巩固统治以及扩大疆域角度回答。(2)第一小问依据行省制度回答;第二小问从加强中央集权以及省制度开端角度回答。 (3)结合所学从中央集权加强以及中央与地方控制角度回答。14(1)主要意图:强调功绩,神化皇权

22、。皇帝产生方式:世袭。(2)部门:尚书省和工部。影响: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区别: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掌政令的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3)措施: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康熙帝时,设立南书房。(4)关系:主子与奴才的关系。【解析】本题以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为主题,组织三则材料,旨在考查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无以称成功,传后世”,可得出“意图”;第二小问根据所学知识,知道皇帝是世袭产生的。(2)第一小问根据三省六部制的内容,可知工部

23、负责工程建设;根据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就可以得出三省六部制保证了君权的独尊,提高了行政效率;是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反映了中国古代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进一步完善。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唐朝的中书省是决策机构,掌政令的草拟和颁布皇帝的诏令;元朝的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构,统领六部。(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加强君主专制,明成祖时,设立内阁;康熙帝时,设立南书房。(4)根据材料中“从无旁落”等信息,可知君臣是一种主仆关系,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强化。15(1)特点:敌攻我守(被动挨打);海陆交织。原因:北洋舰队避战不出;将士贪生怕死;洋员鼓动投降;主帅指挥不力。(2)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一百多年以

24、来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3)标志:1924年国民党一大的召开方式:党内合作原因:以陈独秀为首的党中央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了党对革命的领导权(4)情节与愿望“”诗人的思乡情结,同时也表达了诗人期盼祖国统一的强烈愿望。原因:1949年,蒋介石残部败逃台湾对大陆对峙,两岸进入相互隔绝的时期。【解析】(1)第一小问特点,据材料一中“日舰集大连湾,将袭威海”、“兵舰既弱,坐守而已”、“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得出敌攻我守(被动挨

25、打),据材料一“先攻登州,陷荣城。日舰二十五艘环威海口外”、“无何北台陷日军踞炮台,以台之巨炮俯击澳内兵舰”得出海陆交织(局处海嵎);第二小问原因,据材料一中“海军方新败,并匿不出”得出北洋舰队避战不出,据材料一中“海军水手并登岸,噪出,鸣枪过市,声言向提督乞生路”、“军士露刃挟汝昌”得出将士贪生怕死,据材料一中“诸洋员请姑许乞降”得出洋员鼓动投降,据材料一中“汝昌恐北炮台不能守,命卸巨炮机件以归,免资敌,戴宗骞持不可”、“军士露刃挟汝昌,汝昌仰药死”得出主帅指挥不力。(2)依据材料二和所学从国内和国际两个角度归纳回答。(3)第一小问从1924年国民党一大召开回答;第二小问从党内合作角度回答;第三小问结合所学从右倾错误回答即可。(4)第一小问从“诗人情结“回答祖国统一的答案;第二小问原因从解放战争中国民党败退角度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月考试卷 > 高一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