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4402 上传时间:2019-12-04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基础(24分)1(10分)请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 ,芳草萋萋鹦鹉洲。( 杜甫春望)(2)争渡,争渡, 。(李清照如梦令)(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高昂的诗句是: , 。(4)富贵不能淫, , 。富贵不能淫(5)请将渡荆门送别一诗补充完整。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 。 ,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图案设计和dio lu 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2)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jun di 。(3)看见满院lng

2、j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4)母亲在家庭里极能rn lo rn yun 。3(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我国的民间刺绣,构思新奇,工艺精美,堪称无与伦比。B围绕反对“四风”,重点整治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服务不主动、不贴心、纪律性不强、“为官不为”、上推下卸、殚精竭虑、办事效率低等问题。C读书的确是个不折不挠的过程,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历练,你才能脱胎换骨,取得一片新天地。D她长着高挑的身材,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鹤立鸡群,引人注目。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B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

3、队员们的齐心协力。C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16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拼搏,争创佳绩。D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5(4分)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内容。(24字以内)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这颗恒星被编号为HE01075240,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二、阅读(46分)6(10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

4、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

5、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始一反焉 吾与汝毕力平险 一厝朔东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B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C愚

6、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7(9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呼其子训之曰(教诲)B俄闻自投地(不久)C乃遗布二端(赠送)D后更无盗(强盗)(2)给文中画线部分

7、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夫 不 喜 之 人 未 必 本 恶 习 以 性 成 梁 上 君 子 是 矣(3)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8(10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加碘盐有必要吃吗阮光锋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如果缺碘,将

8、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而且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的。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过于担心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

9、的。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下面对“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B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C碘盐仍是沿海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碘摄入量就会不足。D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普通人每日碘摄入量应在1000微克以上。(

10、2)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自然段针对某些人的错误认识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自然段加点词“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C第自然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碘摄入量就会不足”。D这篇说明文以短小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3)文章第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作用。9(17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父与女张秀亚为翻寻一件秋衣,无意中又在箱底看到了那条围巾,那是用黑色绒绳结成的,编织着宽宽的条纹在这素朴的毛织物里,编织着我终生难忘的故事。是十多年前了,一个风雪漫天的日子,父亲自故乡赶来校中看我。他着了

11、件灰绸的皮袍。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慈爱、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他一手提了个衣包,另一只手中呢,是一只白木制的点心盒,上面糊了土红的贴纸,一望便知是家乡的出品。父亲微微佝偻着身子,频频拂拭着衣领、肩头残留的雪花说:“自从古城沦陷,不知情形如何,我和你母亲时刻记挂着你,只是火车一直不通我真埋怨自己,当年只埋头读些老古书,自行车都不会骑。不然,阿筠,爸爸会骑自行车来看你的啊”外面仍然飘着雪,将窗外松柏,都渐渐砌成一座银色的方尖塔,那细弱树枝,似又不胜负荷,时有大团的积雪,飞落下空阶随了那苍老的声韵,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图画一个老人,佝偻着背脊,艰难而吃力地,在凝冻了的雪

12、地上,一步一滑地踏着一辆残旧的自行车六十二岁的父亲,竟想踏自行车走六百里的路来看我父亲自衣包中取出我最爱读的饮冰室文集,同母亲为我手缝的花条绒衬衣,他转身又解开那点心盒上的细绳,里面是故乡的名产蜂糕。“你母亲说,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他拿起一块,放在我的面前,又摆到我的手上。呵,那被烟蒂熏染得微黄的衰老的手指,此刻还似在我的眼前晃动当时,也许是我的虚荣造成了我的腼腆吧,在那衣着入时、举止潇洒的两个男女同学注视下,对着这故乡土物,好像有什么鲠在喉头,竟无法吞咽,只窘迫得涨红了脸。天色渐渐地昏暗了,我终于拾起那只“原封没动”的点心盒,只和父亲说了一句:“我拿回宿舍慢慢地留着吃吧。”翌日天色微

13、明,我便匆忙地整理好书包,预备赶回学校去听头一堂的文学史,父亲好似仍觉得我是个稚龄的学童,一手摸着花白胡须:“阿筠,我送你去搭电车!”北国的冬晨,天上犹浮着一层阴云,雪花仍然在疏落地飘着一路电车终于叮咚地驶来,我才预备跳上车去,父亲又忽地一把拉住了我:“你不冷吗?”说着,那么匆遽地,自他的颈际一圈圈地解开那长长的黑色围巾,尽管我在旁边急迫地顿足:“爸,车要开了。”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我记得那天我着了一件深棕色的呢大衣,镶着柔黄的皮领,那皮毛颜色,直似三月的阳光,又美丽又温暖。但是,父亲却在那衣领外面,仍为我缠起那厚重的毛围巾,直把我装扮成南极探险的

14、英雄了。我暂时忍耐着跳上了电车,赶紧找到一个座位就开始解去那沉甸甸的围巾。一抬头,车窗外,仍然瑟瑟地站着那个头发斑白的老人,依旧在向我凝望,雪花片片地飞上了那光秃的头顶,同那解去围巾的颈际。我的手指,感到一阵沁凉,我那围巾上,自父亲颈际带来的雪花,开始消融。我那双手,立时麻痹般不能动转了,只任那松懈了一半的围巾,长长地拖在我的背上那黑毛绳的围巾,如今仍珍贵地存放在我的箱底,颜色依然那么乌黑光泽,只是父亲的墓地,却已绿了几回青草,飞了几次雪花(选自张秀亚种花记,有删改)(1)文章写了哪两件关于父爱的小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联系全文,说说文章多次出现对“下雪”的描写有什么作用。(3)请在下

15、列句子中任选一句,品味其妙处,做简要的赏析。A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慈爱、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B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4)文章开头说“在这素朴的毛织物里,编织着我终生难忘的故事”,为什么这个故事让作者终生难忘?从文章结尾作者珍藏这条“黑毛绳的围巾”的举动表现出作者怎样的情感?三、写作(50分)10(50分)步入初二,日益繁重的学业,也许让你烦恼沮丧,但也激发了你的斗志,磨砺了你的意志,让你更乐观、更坚强;日趋激烈的竞争,也许让你备感压力,但师长的关爱,朋友的鼓励,让你更懂得了珍惜,懂得了付出;学习之余,各项文艺活动不

16、仅调节了你的身心,也让你的生活更丰富,更充实。请以“初二,让我更 ”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600字。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四、附加题(10分)11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一天午夜,我登上了一列破败不堪的火车,身上有点不舒服,可是心里却非常兴奋。我所以兴奋,是因为摆在我面前的这次旅行是要去探求一个跟紫禁城的中世纪壮丽豪华在时间上相隔千百年、空间上相距千百里的地方:我是到“红色中国”去。我所以“有点不舒服”,是因为我身上注射了凡是能够弄到的一切预防针。用微生物的眼睛来看一下我的血液,就可以发现一支令人毛骨悚然的队伍;在我

17、的臂部和腿部注射了天花、伤寒、霍乱、斑疹伤寒和鼠疫的病菌。这五种病在当时的西北都是流行病。此外,最近还流传着令人惊讶的消息,说淋巴腺鼠疫正在陕西省蔓延开来,陕西省是地球上少数几处流行这种风土病的地方之一。 而我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西安府。这个地名有“西方安全”的意思,是陕西省的省会,要从北平向西坐两天两夜劳累的火车,才能到达陇海路西端的那个终点站。我的计划是从那里向北走,进入位于大西北中心的苏区。在西安府以北大约一百五十英里的一个市镇洛川,当时是陕西红区的终点。洛川以北的地区,除了公路干线两旁的几个狭长地段以及下文将要提到的几个地点外,已经全部染红了。大致说来,陕西红军控制的地区南到洛川,北到长

18、城;东、西两边都以黄河为界。那条宽阔的浊流从西藏边缘往北流经甘肃和宁夏,在长城北面进入内蒙古的绥远省,接着曲曲折折地向东流行许多英里,又折而向南,穿过长城而构成陕西、山西两省的分界线。 当时苏维埃运动的地方,就在中国这条最复杂闹灾的河流的那个大河套里陕西北部、甘肃东北部和宁夏东南部。这个区域同中国降生地的最初疆界差不多相符,真可谓历史的巧合。数千年前,中国人当初就是在这一带形成统一的民族的。(1)选文的作者是,选文出自 这本书。(2)在“去西安的慢车”中作者登上了一列破败不堪的火车,为什么作者会觉得身上不舒服但是又异常的兴奋?(3)联系原著,请简要概括“我”想要到红色中国采访的原因。2018-

19、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龙湖区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24分)1(10分)请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杜甫春望)(2)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3)李贺的雁门太守行中写敌人兵临城下,战云笼罩,使人透不过气来,而战士整装待发,士气还很高昂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5)请将渡荆门送别一诗补充完整。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

20、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晴川历历汉阳树(重点字:历历)(2)惊起一滩鸥鹭(重点字:鸥鹭)(3)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重点字:鳞)(4)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重点字:结)【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21、1)图案设计和dio lu雕镂琢磨功夫都是工艺美术的上品。(2)然而同时你的眼睛也许觉得有点jun di倦怠。(3)看见满院lng j狼藉 的东西,又想起祖母。(4)母亲在家庭里极能rn lo rn yun任劳任怨。【分析】本题考查汉字字形的把握。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解答】答案:(1)雕镂(2)倦怠(3)狼藉(4)任劳任怨【点评】解有关汉字的考题时,一要注意正确识记和理解常用汉字的音形义,二要注意区分同音字和多音多义字。3(3分)下列语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

22、有误的一项是()A我国的民间刺绣,构思新奇,工艺精美,堪称无与伦比。B围绕反对“四风”,重点整治干部群众反映强烈的服务不主动、不贴心、纪律性不强、“为官不为”、上推下卸、殚精竭虑、办事效率低等问题。C读书的确是个不折不挠的过程,只有经历过地狱般的历练,你才能脱胎换骨,取得一片新天地。D她长着高挑的身材,有一头瀑布般的长发,无论走到哪里,都会鹤立鸡群,引人注目。【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

23、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ACD正确。B有误,殚精竭虑:形容用尽心思。是褒义词。用在此处是色彩不当。故选:B。【点评】成语的使用是考查学生语文基本素养的一个重要题型。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要做好该类题,平时的积累是离不开的。在出题时尤其是词义正确,而感情色彩不合乎题意的更应该注意。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是()A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B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的齐心协力。C中国体育健儿正在积极备战2016年奥运会,他们将在赛场上努力

24、拼搏,争创佳绩。D由于高新技术的运用,电视机的价格比三年前降低了两倍。【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否定词误用,去掉“不再”;B前后表述不一致,改为“这场篮球赛的胜败关键是队员们是否齐心协力”;C正确;D用词不当,“两倍”改为“四分之一”。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5(4分)阅读下列一则新闻,用一句话概括内容。(24字以内)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德国

25、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在银河系中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它的形成能够追溯到宇宙形成的初期。这颗恒星被编号为HE01075240,其罕见之处在于:与其他历史稍短的恒星不同,它完全是由宇宙大爆炸时产生的几种简单元素组成的,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新闻信息的提取。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一定要找出文段中的时间、地点、人物,还要把发生的事情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出来,概括方法是:时间+人物(事物)+地点+事件。【解答】本语段的导语是第一句话,提炼本句内容即可得出答案。明确事物是德国汉堡大学的天文学家,事件是发现了一颗已有140亿年历史的恒星,是迄今为止发现的第一

26、颗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提炼为:德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答案:德国天文学家首次发现银河系中不含金属元素的恒星。【点评】本题考查了压缩语段的能力。对本题的解答要把握住新闻的核心内容,再就是简洁概括的语言描述。二、阅读(46分)6(10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愚公移山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

27、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返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始一反焉通“返”,往返吾与汝毕力平险险峻的大山一厝朔东放置、安放(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邻人

28、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3)下列对文章理解和分析有误的一项是CA文章有意在命名上加以颠倒,将大智大勇者命名为“愚公”,将鼠目寸光者命名为“智叟”,这样加重了对比的色彩,增强了讽刺的效果。B愚公在对智叟进行反驳时,信心百倍,理由充足,以“人无穷”而“山有尽”的道理,说得智叟哑口无言,无力回击。C愚公饱受交通阻塞之苦,提出了移山的主张,这个主张得到了众人的热烈响应,却遭到了妻子的强烈反对和智叟的无情嘲笑。D愚公挖山不止,感动了天帝,天帝令人搬移了两座大山,这一富有神话色彩的结局,包含了对愚公精神的肯定和颂扬。【分析】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

29、大山,四周各七百里,高七八百千丈。本来在冀州的南部、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脚下有个叫愚公的人,年纪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愚公苦于山北面道路阻塞,进进出出曲折绕远。于是愚公便召集全家人来商量说:“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使它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意见。愚公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量,连魁父这座小丘都铲平不了,又能把太行、王屋这两座山怎么样呢?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把土石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于是带领儿子孙子和能挑担子的三个人,凿石挖土,用箕畚装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姓京城的寡妇只有一个儿子,刚七八岁,但却蹦蹦跳

30、跳地去帮助他们。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河曲的智叟笑着阻止愚公说:“你真是太不聪明了。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余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根草木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和石头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不能改变的地步,连寡妇孤儿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没有穷尽的,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为什么还担心挖不平呢?”智叟无言而对。 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命令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山冈阻隔了。【解答

31、】(1)本题考查文言实词含义的理解。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意思。句意为:才往返一次。反:通“返”,往返。句意为:我和你们尽全力铲平险峻的大山。险:险峻的大山。句意为:一座放在朔方东部。厝:放置、安放。(2)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的重点词有:孀妻,寡妇;龀,换牙;助,帮助;句子翻译为: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句中的重点词有:穷匮,穷尽;加增,增高加大;苦,愁;句子翻译为:子子

32、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担心(或怕)挖不平吗?(3)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BD正确;C有误,愚公的妻子没有强烈反对,只是提出疑虑;故选:C。答案:(1)反:通“返”,往返。 险:险峻的大山。 厝:放置、安放。(2)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愚公。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不会增高加大,还担心(或怕)挖不平吗?(3)C(愚公的妻子没有强烈反对,只是提出疑虑。)【点评】通假字: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河曲智臾亡以应“亡”同无,没有。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7(9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陈寔,字仲弓,为太丘长

33、。有人伏梁上,寔见,呼其子训之曰:“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俄闻自投地,伏罪。寔曰:“观君形状非恶人应由贫困。”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节选自忍经劝忍百箴)(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DA呼其子训之曰(教诲)B俄闻自投地(不久)C乃遗布二端(赠送)D后更无盗(强盗)(2)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限断三处)夫 不 喜 之 人 未 必 本 恶 习 以 性 成 梁 上 君 子 是 矣(3)陈寔为什么不处罚梁上君子?(用原文句子回答)结合文章内容,说说陈寔是一个怎样的人。【分析】【参考译文】陈寔,字仲弓,为太丘县令。一天,有一个小偷伏在屋梁上准备

34、行窃,陈寔见到后,把自己的儿子喊过来,教训说:“不好的人,并不一定是生性如此,乃是习惯所养成的,屋梁上那一位就是这样的人。”一会儿,屋梁上的小偷跳下来,跪在地上认罪。陈寔说:“从你的外貌上看,您并不是恶人,应该是由贫困造成的。”于是,赠给他两匹布,教他一定要改正。此后,这人再没有做过小偷。【解答】(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翻译句子,在理解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尤其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A正确,句意:把自己的儿子喊过来,教训说。训:教诲;B正确,句意:一会儿,屋梁上的小偷跳下来。俄:不久;C正确,句意:于是,赠给他两匹布。遗:赠送;D有误,

35、句意:此后,这人再没有做过小偷。盗:小偷。故选:D。(2)本题考查学生的断句能力。文言句的朗读停顿要在理解、翻译的基础上进行。一个句子的停顿,其“把握两个原则,遵循五个规律”,一般就能正确停顿好。“两个原则”是:(一)结构原则:即不要把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断开,要保持词和短语的完整性。(二)意义原则:即根据语意停顿,不要改变原句的意思。“五个规律”是:(一)主谓之间要停顿。(二)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三)修饰语和中心词之间要停顿。(四)发语词和关联词之间要停顿。(五)古今异义之间要停顿。其句意为:不好的人,并不一定是生性如此,乃是习惯所养成的,屋梁上那一位就是这样的人。其停顿为:夫 不 喜 之

36、 人/未 必 本 恶/习 以 性 成/梁 上 君 子 是 矣。(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首先要疏通文意,然后结合文章内容来分析。梁上君子听了陈寔教训他儿子的话之后,屋梁上的小偷跳下来,跪在地上认罪,陈寔说出了他不处罚梁上君子的原因:从梁上君子的外貌上看,并不是恶人,应该是由贫困造成的。所以用原句来回答就是“观君形状非罪人应由贫困”。陈寔对待梁上君子的方法是:通过教训其子,进行教育,“夫不喜之人,未必本恶,习以性成,梁上君子是矣”,并且对其进行感化,“乃遗布二端,令改过之,后更无盗”,从中看出他宽宏大量、以德化人。答案:(1)D;(2)夫 不 喜 之 人/未 必 本

37、恶/习 以 性 成/梁 上 君 子 是 矣;(3)观君形状非罪人应由贫困。陈寔对梁上君子不责罚,而是进行教育,从中看出他宽宏大量、以德化人。【点评】文言文内容理解题,解题方法:引用原文句子回答;摘录原文关键的词语回答;用自己的话组织文字回答。 三种方法,采用第一、二种方法回答的准确率一般会比较高。8(10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加碘盐有必要吃吗阮光锋有人说,碘盐吃多了会得甲亢,尤其是沿海地区的人经常吃海产品,所以不需要吃碘盐。这是真的吗?吃碘盐真的会导致碘超标吗?其实,就目前我们的膳食情况来看,不论是沿海居民还是内陆居民,都需要吃碘盐。碘是身体必需的微量元素。在我们脖子上有个腺体叫甲状

38、腺,它需要碘来生成甲状腺素,甲状腺素具有加快新陈代谢,促进生长发育尤其是脑发育的作用。如果缺碘,将会影响大脑发育,容易引发克丁病和大脖子病。碘的饮食来源主要包括食物、加碘食盐及饮用水。含碘丰富的食物主要有海带、紫菜和海鱼等。不过,国际上公认的防治碘缺乏病的主导措施就是食盐加碘。为什么呢?调查显示,无论是在低碘还是高碘地区,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对于碘的摄入量都贡献甚微。因为这些食物虽然含碘量较高,但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而且海盐本身其实也不含碘的。在沿海地区,碘盐仍是当地居民重要的碘来源,不通过食盐补充的话,碘摄入量就会不足。所以,即便生活在海边,仍然需要食用含碘盐。很多人担心

39、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这是过于担心了。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正常饮食的话,普通人的碘摄入基本不会超过这个量。很多人认为碘盐是中国特色,其他国家都不这样做,其实,恰恰相反。食盐加碘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为2040毫克/千克,而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目前为2030毫克/千克。(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1)下面对“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的原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海盐本身其实并不含碘。B海带、紫菜、海鱼等传统观念中的补碘食物,占人类膳食的比例太小。C碘盐仍是沿海居民重要的碘来源

40、,不通过食盐补充,碘摄入量就会不足。D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普通人每日碘摄入量应在1000微克以上。(2)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A第自然段针对某些人的错误认识提出问题,引发读者的阅读兴趣。B第自然段加点词“主要”的使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准确、严密的特点。C第自然段加点词“这”指代的是前面提到的“碘摄入量就会不足”。D这篇说明文以短小的篇幅、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了生活中的科学知识。(3)文章第自然段中画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并分析作用。【分析】这篇说明文首先由人们的说法提出疑问,引出说明内容,接着指出加碘盐有吃的必要,并分析了沿海地区的居民仍有必要吃碘盐的原因,最后介绍了食盐加碘

41、是世界卫生组织在全球推行的预防和控制碘缺乏病的策略。【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筛选。找到相应的原文,与选项进行比对,即可选择。根据第四段“世界卫生组织认为,每日碘摄入量在1000微克以下一般是安全的”可知D选项所说的“应在1000微克以上”是错误的。故选:D。(2)本题综合考查了说明内容、说明语言、代词指代内容和文章特点这些知识;可以根据第四段“这是过于担心了”“这”是指附近上文的内容,可判断出“这”指代的是“很多人担心碘吃多了会得甲状腺疾病”,所以C是错误的。故选:C。(3)本题考查辨析说明方法。常见的说明方法有:举例子、分类别、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打比方等,结合具体内

42、容来辨析方法即可。“2040毫克/千克”“2030毫克/千克”可见运用了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而将世界卫生组织推荐的碘添加量与我们食盐的碘添加量进行对比,是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前者是为了准确地说明我国食盐碘的添加量低的特点。后者是为了突出说明我国食盐碘有添加量低于国际标准。答案:(1)D(2)C(3)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运用作比较的说明方法,在与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食盐中的碘添加量的比照中突出强调了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于这一标准。运用到数字的说明方法,准确地说明了我国食盐的碘添加量低,更有说服力。【点评】常见说明方法的作用:举例子:通过举具体的实例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从而使说明更具体

43、,更有说服力。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作诠释: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具体的解释说明,使说明更通俗易懂。打比方:就是运用比喻把事物的特征说清楚。摹状貌:对事物的特征加以形象化的描摹,使说明更具体形象。下定义:用简明科学的语言对说明的对象或科学事理加以揭示,从而更科学、更本质、更概括地揭示事物的特征/事理。列数字:用具体的数据对事物的特征/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准确更有说服力。9(17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父与女张秀亚为翻寻一件秋衣,无意中又在箱底看到了那条围巾,那是用黑色绒绳结成的,编织着宽宽的

44、条纹在这素朴的毛织物里,编织着我终生难忘的故事。是十多年前了,一个风雪漫天的日子,父亲自故乡赶来校中看我。他着了件灰绸的皮袍。衰老的目光,自玳瑁边的镜片后滤过,直似秋暮夕阳,那般慈爱、柔和,却充满了感伤意味他一手提了个衣包,另一只手中呢,是一只白木制的点心盒,上面糊了土红的贴纸,一望便知是家乡的出品。父亲微微佝偻着身子,频频拂拭着衣领、肩头残留的雪花说:“自从古城沦陷,不知情形如何,我和你母亲时刻记挂着你,只是火车一直不通我真埋怨自己,当年只埋头读些老古书,自行车都不会骑。不然,阿筠,爸爸会骑自行车来看你的啊”外面仍然飘着雪,将窗外松柏,都渐渐砌成一座银色的方尖塔,那细弱树枝,似又不胜负荷,时

45、有大团的积雪,飞落下空阶随了那苍老的声韵,我的眼前出现了一幅图画一个老人,佝偻着背脊,艰难而吃力地,在凝冻了的雪地上,一步一滑地踏着一辆残旧的自行车六十二岁的父亲,竟想踏自行车走六百里的路来看我父亲自衣包中取出我最爱读的饮冰室文集,同母亲为我手缝的花条绒衬衣,他转身又解开那点心盒上的细绳,里面是故乡的名产蜂糕。“你母亲说,这是你小时候最喜欢吃的东西”他拿起一块,放在我的面前,又摆到我的手上。呵,那被烟蒂熏染得微黄的衰老的手指,此刻还似在我的眼前晃动当时,也许是我的虚荣造成了我的腼腆吧,在那衣着入时、举止潇洒的两个男女同学注视下,对着这故乡土物,好像有什么鲠在喉头,竟无法吞咽,只窘迫得涨红了脸。

46、天色渐渐地昏暗了,我终于拾起那只“原封没动”的点心盒,只和父亲说了一句:“我拿回宿舍慢慢地留着吃吧。”翌日天色微明,我便匆忙地整理好书包,预备赶回学校去听头一堂的文学史,父亲好似仍觉得我是个稚龄的学童,一手摸着花白胡须:“阿筠,我送你去搭电车!”北国的冬晨,天上犹浮着一层阴云,雪花仍然在疏落地飘着一路电车终于叮咚地驶来,我才预备跳上车去,父亲又忽地一把拉住了我:“你不冷吗?”说着,那么匆遽地,自他的颈际一圈圈地解开那长长的黑色围巾,尽管我在旁边急迫地顿足:“爸,车要开了。”他又颤抖着那双老手,匆遽地把那围巾一圈圈地,紧紧地,缠在我的颈际。我记得那天我着了一件深棕色的呢大衣,镶着柔黄的皮领,那皮毛颜色,直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末试卷 > 八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