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2933 上传时间:2019-11-2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3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8-2019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有学者指出:(西周)“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

2、,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据此可知当时:( )A 推行分封制加强中央集权B 通过宗法制强化君主专制C 打击异姓诸侯以维护统一D 利用血缘纽带巩固其统治2钱穆先生谈到秦朝时说:“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然按实而论,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新局,其所努力,亦均为当时事势所需,实未可一一深非也。”这里他认为:( )A 秦政是从血缘世袭发展到宗法世袭B 秦朝的专制统治应该得到全面肯定C 专制统治有利于巩固秦朝的统一D 秦政是从礼乐治理发展到法律治理3太学在汉武帝时正式设立,发展到东汉时期,太学生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30000余人。其中考核优异者

3、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 )A 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 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C 使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D 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4三国时期吴国以一隅之地与中原的曹魏相抗衡,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长期对峙。这其中就有得益于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上述材料可以反映出( )A 南北方经济差距逐渐缩小B 南北对峙阻断了经济文化交流C 北方社会安定有利于恢复生产D 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5宋代清明上河图中提到“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丞家药肆”等;东京梦华录也有“张家酒店”“东鸡儿巷郭厨”“郑皇后宅后宋厨”“王道人蜜煎”等记载。这说

4、明宋代( )A 工商业首创商标制度B 工商业经营已有品牌意识C 城市坊市制度被打破D 工商业大多集中在居民区6下表选自唐代典籍的某些记载,这些记载可以作为史料来实证唐代( )典籍记载内容旧唐书玄宗纪(741年)禁九品以下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车坊,经营车马出租业务的店栈)全唐文卷八十一公主家有庄宅邸店,宜依百姓例差役征课唐会要六十九天宝九载(750年)十二月敕,郡县官僚共为货殖,竟交互放债侵人,互为征收割剥黎庶唐会要八十六大历十四年(779年)七月今王公百官及天下长吏,无得与人争利,先于杨州置邸肆贸易者罢之A 基本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B 城市布局开始发生重大变化C 有不少官僚涉足商业活动D 唐代

5、商品经济空前繁荣7礼记王制载:“殷人养国老于右学,养庶老于左学;周人养国老于东胶,养庶老于虞庠。”唐宋以后,又有由皇帝宴请老人的习俗,称为“观酺”,如康熙时,举办“千叟宴”,并在全社会旌表高寿老人。这种现象( )A 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B 具有鲜明的等级差别C 是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的需要D 是宗法观念在生活方面的体现8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 )A 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B 理学成为维护封建统治的官方哲学C 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 儒学呈现

6、出世俗化特点9下表是清朝嘉庆、道光年间人均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 )时间人口(人)人均土地(亩/人)嘉庆十年(1805年)209034196638嘉庆十六年(1812年)325630897456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402397560218A 土地兼并愈演愈烈B 国家人口政策变化C 耕地面积逐步减少D 精耕细作的必要性10某学者在其著作中指出:对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后世学者产生了一系列的误解。误解之一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董仲舒一人促成的;误解之二是,从此禁绝了儒家之外的诸子百家。这反映出( )A 对历史事物的不同解释会影响历史结论B 学术研究对历史现象的解释

7、缺乏客观性C 史学研究无法正确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D 相关学者的解释都不符合历史事实11申报于1876年就中国是否应仿行机器织布进行了一场讨论,连续发文多篇,大加倡导。该报主笔说,他数年前就曾提议“购齐西国织造各布机器”“仿织洋布,定易销售”,但应者寥寥。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舆论的广泛支持。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中国( )A 政府积极推行重商政策B 社会各阶层认同工业文明的优势C 社会变化推动观念更新D 兴起实业救国思潮12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间接说明了( )A 服饰穿着具有强

8、烈的政治气息B 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C 政治运动推动社会生活的变化D 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131931年后,国民党利用各种纪念日来建构和推广“孙中山崇拜”。1935年,孙中山诞辰六十九周年纪念大会在国民党中央党部大礼堂举行,各种纪念活动多种多样,政府和民间皆参与。国民党纪念孙中山的主要目的在于( )A 缅怀孙中山过去建立的丰功伟绩B 借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统一中国C 树起孙中山大旗进行反帝反封建D 塑造形象凝聚人心以抵御外敌入侵14抗日战争爆发后,苏联主动对华提供贷款,三次贷款共25000万美元,年息均为3厘。新中国成立初期,苏联再次主动给中国3亿美元贷款,年息1%,分10

9、年还清。苏联的这两次主动对华贷款( )A 都与当时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有关B 都有利于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发展C 都明显提高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D 都长期影响了中国基本国策的制定15对比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英日从中国攫取最大利益的出发点是( )A 为资本主义国家商品输出创造有利条件B 为资本主义国家资本输出提供有利条件C 适应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阶段性要求D 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16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在广州、武汉等地培训大量农民运动干部,并利用革命刊物发表了一系列以农村、农民为题材的文章。这些情形的出现( )A 推动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B 推动国民革命运动的开展C 有利于

10、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D 有利于团结农民阶级共同抗日171953年我国开始实行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政策,统购价格由中央规定,对城市人民和农村缺粮人民实行粮食计划供应,严禁私商自行经营粮食。这一政策的制定是基于( )A 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B 解决人民温饱的需要C 国家经济困难的应对D 国民经济恢复的需要181954年毛泽东在电报里开列了10种中外各类宪法的书目,要求中央政治局委员和在京的中央委员抽时间阅读。它们分别是:1936年苏联宪法及斯大林报告;1918年苏俄宪法;罗马尼亚、波兰、德国、捷克等国宪法;1913年天坛宪法草案,1923年曹锟宪法,1946年蒋介石宪法;法国1946年宪法。

11、材料表明1954年宪法的制订( )A 主要受苏联宪法的影响B 以资本主义宪法为反面材料C 具有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D 确立了社会主义原则1920世纪70年代,中国之所以能够摆脱某些大国的孤立,有效地遏制和对付苏联,部分原因就是在意识形态上冲破了与西方交往的障碍,抛弃了非敌即友的陈腐观念。但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却认为中国是在“向快要淹死的尼克松扔救生圈”。这表明20世纪70年代的中国( )A 摆脱了苏联的威胁B 延续意识形态外交C 拯救了美国的衰落D 奉行国家利益至上20某学者在评价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时说:“对中国发展而言,小岗村既是成功的,也是沉重的。小岗村的成功主要是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12、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该“不足”是指( )A 没有改变农村的生产关系B 没有形成公有制为主体的经济C 没有解决农村的生产经营权D 没有促进农村经济的规模发展21在古希腊,一般城邦都禁止不婚,斯巴达还惩罚晚婚。结婚不是公民的私人事务,生育下一代是公民的责任。公民的教育、生活方式,包括服饰、饮酒、娱乐等都受到控制。由此可见,在古希腊( )A 公民的个人权利受到高度重视B 城邦意识对社会多方面的渗透C 每个人都有着平等的社会地位D 规范公民行为以维护社会稳定22世界文明史曾提到“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他在涉讼之时可不受刑罚或粗暴对待,罗马

13、法最值得赞美的是它保护个人对抗国家。”从中可以看出罗马法的价值主要在于( )A 鼓励公民个人对抗国家B 保护罗马公民享有特权C 防范公权力侵害私权利D 个人权益高于国家利益23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然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看,早在公元1世纪末,古罗马的赫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在文艺复兴时代,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蒸汽机的基本知识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上述现象主要说明( )A 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B 古代罗马科技水平技术高超C 人文主义者重视发展科学技术D 工业革命始于蒸汽机的发明241917年4月,普列汉诺夫等人指责列宁的“四月提纲”是“说梦话”,

14、只会以酿成社会灾难而告终。之后考茨基发表无产阶级专政一书,认为“只有靠资本主义所带来的生产力的大规模发展,只有靠资本主义创造的并且集中在资本家阶级手中的巨额财富,社会主义才会成为可能。”这说明当时部分马克思主义学者认为( )A 应该采取和平的方式夺取政权B 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的条件C 俄国应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D 社会主义革命运动须依靠资产阶级25智者高尔吉亚声称:雄辩者能够说服“议事会”采用他的政策,能够使“顾问委员会”采纳他的财政计划,能够在“审判官法庭”前面成功地非难他的对手;智者普罗泰哥拉也说他所传授的是:“在处理私人事务中精明慎重和在城邦事务中能言善辩,行动果断”。对材料理解最正确

15、的是( )A 演说是获得城邦政治权威的唯一途径B 雅典民主政治推动了演说术的发展C 演说和辩论是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D 城邦民主是以雄辩为主的虚假政治26马丁路德废除了教士的豁免权以及牧师、僧侣、修女不交纳赋税、不履行城市义务的权利,从而把他们纳入了正常的社会生活。通过培训市民出身的传教士进行布道,减少了圣礼和繁琐的宗教仪式,提高了传教的质量。这反映了德国宗教改革( )A 破除了天主教对人们的束缚B 倡导因信称义宣扬理性主义C 适应社会变革促进社会进步D 关注民众疾苦体现人文主义27下表是美国制宪会议中出现的几种意见及最终方案,这些意见及最终方案体现了( )意见一意见二最终方案反对一人执掌大权

16、,认为一人掌权,总统形同英国国王。总统应该有足够大的权力来钳制国会可能出现的独断和多数暴政。总统实行任期制。总统有对国会议案的否决权,有权任命官员、与外国签约,但必须得到参院的同意。A 国会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B 民主与妥协是美国宪法的特征C 美国总统应该对宪法负责D 联邦政府的权力高于各州权力28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充分体现了普鲁士容克阶级的政治统治优势,又在经济方面照顾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并使两个阶级互为支撑,成为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基础,最终促成了德意志工业化的迅速实现。上述材料表明( )A 专制制度与民主制度可以相互补充B 专制集权符合资产阶级的根本利益C 容克阶级在政治上能够自觉近代化D

17、 1871年宪法基本符合当时德意志国情29剑桥美国史:“在冷战的背景下,复杂的问题得以简单化,美国的主要威胁来自里根所称的邪恶帝国苏联。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这段话旨在强调( )A 冷战客观上缓和了国际局势B 美苏对抗导致世界秩序稳定C 新旧秩序转换中的局势动荡D 美国主导新世界秩序的重建30二战后美国实行“廉价货币”政策,大量美元涌入欧洲,同时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恶化,造成美元贬值的压力,动摇了人们对美元与黄金固定兑换比价的信心。1960年10月,伦敦黄金市场价格猛涨,美元大幅贬值,形成战

18、后第一次美元危机。此次危机表明( )A 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B 美苏两国冷战加剧C 美国的经济霸主地位动摇D 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311977年10月,苏共中央通过了关于新宪法的决议,随后举行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通过了苏联新宪法。勃列日涅夫胜利地宣告:世界上第一个全民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大法通过了,苏联建成发达社会主义社会的事实已经由宪法固定下来。“新宪法”的通过表明苏联( )A 由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B 一定程度上摆脱了僵化的斯大林模式C 政治经济体制的改革受到束缚D 人民的利益得到一定的保障32诺贝尔奖得主阿玛蒂亚森指出:“反全球化人士其实并不是真正的反对全球化,他们是在反对某种同他们真正

19、信念、价值观相背离的全球化,其中有对南北差距拉大、分配不均的忧虑,有对几个大国主宰世界的不平,也有对目前这个缺少意义、经济效率的日益世俗世界的不满,以及为了维护自身的狭隘民族利益甚至是无政府主义。”该学者的观点是( )A 反全球化追求的是另一种不同的全球化B 反全球化者对全球化表现出不在乎C 反全球化运动就是在反对资本主义制度D 全球化有利有弊,是一把双刃剑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明清时期封建巡视制度得到进一步强化。明朝进一步加强巡视立法,至清朝颁布了我国历史上最完整的一部以独立形式存在的监察法规钦定台规,中国古代的巡视法规达到系统化程度。明清时期还

20、建立严密的地方巡视系统,延续了唐宋以来中央对地方巡视系统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在此基础上建立起三个互不统属的独立系统:一是监察御史系统,包括专差、巡按御史两种;二是按察司系统,职责就是按察所属的府州县,下设主要官员有按察使;三是督抚系统,督抚即总督和巡抚。明清统治者规定同一系统或不同系统的巡视官员可以互相监察、互相纠举,以保证巡视体系正常运转。中国古代巡视制度疏略材料二 西方国家的问责制是国家政治制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国家的政治体制紧密相关,是责任政府的基本元素,其效力范围是整个国家,其约束的对象是整个国家的所有公职人员。西方国家对政府工作人员的监督体系主要包括法律监督、行政监督和舆论监督。尤

21、其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监督通过新闻媒介的传播达到全社会或公众对政府官员的监督,由于这种监督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国民性,因而这种监督比行政监督更有效、更有力量。西方官员问责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清时期中央对地方巡视制度强化的特点和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西方国家对官员监督与中国明清时期的巡视制度的不同之处,并对中国明清时期和近代西方对官员的监督进行简要评价。(3)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东西方监察制度对当今监察工作的启示。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胡佛)主张救济主要应由地方政府和社区、私人慈善团体进行;救济重点在照顾处于困境中的大工业资产者、金融家和大农

22、场主。他说:“联邦政府一干预,这种保险或干预,就会一成不变地堕落为仅仅的布施。”“对我们国家的理想和精神来说,自愿自觉的行动总比国库里拨出款来要强上千倍。”黄安年罗斯福和1935年社会保障法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联邦)政府对于全体公民的福利负有一种终极的责任。如果私人之间相互合作共同努力,未能为那些愿意工作的人提供工作和为不幸的人提供救济,那么,那些并非由于自己的过错而遭遇困难的人就有一种要求政府予以援助的权利,他宣称“所有的人”,都有权“享受充分保障不必在经济上担心老、病、事故和失业的权利”。塞缪尔埃利奥特莫里森美利坚合众国成长史材料三 19331939年,美国政府各项救济工作的支出总额达到

23、了约180亿美元。这样的结果,毫无疑问的造成了美国政府的连年赤字1936年财政年度的赤字为43亿美元,但客观效果却使整个国家的境况有所好转,大大减轻了失业者的贫困和痛苦。温荣刚罗斯福实行赤字财政政策的原因分析(1)根据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比较胡佛和罗斯福在社会救济方面的主张有何不同。(2)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为提供“工作”和“救济”,罗斯福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评价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救济举措。3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黄宗羲(16101695),其父黄尊素系东林党人,因弹劾魏忠贤受酷刑而死。黄宗羲在青年时期积极参加反对阉官的斗争,中年又出生入死地进行抗清的武装斗争。在他的

24、主要著作明夷待访录中,开篇便指出“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他主张建立一种开明的君主政体,即设置掌实权的宰相或政府首脑,与天子共议朝政。他认为天下之治乱系于法之存亡。他反对残苛的非常之法,主张贤人本着宽简之法尽量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社会公平,即古代所谓的贤人政治。该书通过抨击家天下的专制君主制度,向世人传递了光芒四射的民主精神,这在当时黑暗无比的社会环境下是难能可贵的。材料二 孟德斯鸠(16891755),出身贵族世家。1716年,孟德斯鸠继承了其伯父在波尔多议会议长的职务。其著作论法的精神完成于1748年,在该书中,他鲜明地表达了对英国君主立宪资本主义形式的欣赏和认可。他认为,在专制政体下,

25、君主任意生杀豪夺,为所欲为,反复无常;人民无任何规则可遵循,所以,专制政体的原则只能是恐怖。他主张法治,反对人治,他认为是法律保障了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强调法律作为人类理性的体现,是一个国家进行社会治理的基础。该书被称为继亚里士多德政治学之后又一部对人类法律文化影响深远的百科全书式著作,书中阐述的理论和原则对后世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以上材料摘编自李芳黄宗羲和孟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的比较等(1)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黄宗羲和孟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主张的异同。(2)根据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黄宗羲和孟德斯鸠政治法律思想在当时对本国产生的不同影响并分析产生不同影响的主要原因。2

26、018-2019学年山西省临汾第一中学高二10月月考历 史 答 案1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周朝的宗法制和分封制,以及对异姓诸侯王通过联姻的方式加以笼络,体现了其利用血缘关系巩固统治的特征,D正确;西周尚未建立中央集权和君主专制,AB错误;材料强调的是通过姻亲关系笼络异姓诸侯,而不是打击,D错误。【点睛】解题的关键在于对材料“有立子之制而君位定;有封建子弟之制而异姓之势弱,天子之位尊;异姓之国非宗法之所能统者,以婚媾甥舅之谊通之;周人一统之策实存于是。”的理解和掌握,依据材料归纳出西周政治制度的特点分析解答。2C【解析】根据题干材料“秦人初创中国统一之局面”可知,材料反映的是秦朝的郡县制,加强了

27、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故C正确;血缘世袭和宗法世袭都是先秦时代,不是秦朝的政治制度,故A错误;C不符合材料“近世言秦政,率斥其专制”反映的内容,故B错误;秦朝实行的是封建专制中央集权的政治,是“人治”,不是法律治理,故D错误。3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太学录取人数的剧增,太学子弟被广泛授予官职,这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士人研习儒家经典而不利于各种思想的自由发展,故B正确;儒学正统地位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得到了正式确立,故A错误;在两汉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太学始终是中央一级和全国最高等级的学府,这是明显的精英教育而非世俗教育,故C错误;根据材料“其中考核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可知,太学培养的是封建官僚而

28、非实用型人才,故D错误。4A【解析】根据“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长期对峙。这其中就有得益于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展”和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进了南方经济发展,使南方政权得以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对峙,说明南北方经济差距逐渐缩小,故A正确;南北对峙并没有阻断经济文化交流,B错误;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战乱频繁,不利于恢复生产,C错误;南北朝时期,江南得到开发,为经济重心南移打下基础,而不是南北经济发展处于平衡的状态,D错误。【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东晋和南朝政权也都以半壁江山与北方各政权长期对峙。这其中就有得益于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的经济发

29、展”,结合所学我国古代经济重心的转移分析解答。5B【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店铺品牌名称较多说明当时工商业经营已有品牌意识,故B正确;宋代城市出现许多店铺品牌名称,并不能说明宋代工商业首创商标制度,A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城市坊市制度,故C错误;材料也没有反映工商业大多集中在居民区,故D错误。【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刘家上色沉檀楝香”、“王家罗锦匹帛铺”、“孙家正店”、“赵太丞家药肆”,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品牌意识的角度入手,即可进行正确判断。6C【解析】根据材料中的“公主家有庄宅邸店,宜依百姓例差役征课”和“禁九品以下清资官置客舍邸店车坊”等信息来看,政府一再发文禁止官吏经商,也确

30、实有官吏经商的现象,说明唐朝时期有不少官僚涉足商业活动,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针对官吏经商现象政府采取的措施,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城市布局的变化,排除B;材料反映的是针对官吏经商现象政府采取的措施,无法体现唐代商品经济空前繁荣,排除D。7C【解析】材料反映的是不同时期的政府均采取措施尊敬老人,推动社会的“尊老”之风,以此进行道德教化和政治宣传,巩固自己的统治,故C正确;商朝时期儒家思想尚未形成,排除A;B项材料信息没有反映,排除;宗法观念强调血缘关系,材料现象与宗法观念无关,排除D。8D【解析】朱熹认为日常行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认为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成就圣

31、人,说明二者的思想都注重人们的日常行为,呈现出世俗化特点,故D正确;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排除A;B、C材料没有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联系所学宋明理学的内容分析解答。9D【解析】从材料中人口和人均土地的数字变化可以看出,人口剧增,人地矛盾越来越严重,因此在单位面积上产出更多的粮食就更加有必要性,即精耕细作的必要性,D正确;材料中涉及的是人均土地面积,不涉及土地兼并,A错误;从材料中人口和人均土地的数字变化可以看出,人地矛盾突出,没有涉及

32、“国家人口政策变化”,B错误;材料中的人地矛盾严重,主要原因是人口增长速度加剧,并不能得出是因为耕地面积逐渐减少的缘故,C错误。10A【解析】后世学者对历史事物的误解会导致人们对历史认识产生偏差,从而影响对历史事物得出正确的结论,故A正确;B项“缺乏客观性”表述太绝对,错误;C项“无法正确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表述太绝对,错误;D项“都不符合历史事实”表述太绝对,错误。11C【解析】根据“仿织洋布,定易销售”“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與论的广泛支持”说明国人采用机器生产、参与市场竞争的意识逐渐形成,说明社会变化推动观念更新,C正确;申报不代表政府态度,排除A;B项“社会各阶层”说法不准确,排除B

33、;材料无法体现实业救国思潮,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仿织洋布,定易销售”“现在他的主张却得到了社会與论的广泛支持”,紧扣关键信息并结合所学近代思想解放的潮流分析解答。12C【解析】材料“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体现了近代人们服饰的变化,结合所学,辛亥革命倡导社会习俗变革,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变迁,故选C;“草冠革履,呢服羽衣”无法体现政治气息,排除A;材料反映了海外归来的革命巨子的服饰被政界中人互相效法,无法体现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排除B;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排除D。【点睛】抓住关键信息“1912年”“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联系所

34、学辛亥革命推动社会习俗变迁的史实分析解答。13D【解析】根据材料1931年、1935年的两个时间点,分别是九一八事变与华北事变,是日本侵华,民族矛盾不断激化,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孙中山被尊为“国父”,纪念孙中山有利于增加民族凝聚力,国家认同感,共同抵御外敌入侵,故D项正确。材料表明当时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反抗日本总冠军国主义的侵略,纪念孙中山并不是为了缅怀孙中山过去建立的丰功伟绩。也不是为了统一中国,因为当时中国已经统一了。反封建也不是当前的主要任务,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才是主要任务。故排除ABC三项。14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前一次主动对华贷款是因为当时国际上正在经历反法西斯战争,前

35、一次主动对华贷款是因为当时国际上形成两极格局,即苏联的这两次主动对华贷款都与当时国际格局的重大变化有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只适合第二次次主动对华贷款,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C只适合第一次次主动对华贷款,因为抗战的胜利提高了当时中国的国际地位,不符合题意,排除;选项D也只适合第二次次主动对华贷款,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5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不同时期,列强对其(半)殖民地的侵略手段都不相同,在南京条约签订时资本主义发展处于自由竞争阶段,对殖民地的侵略也是以商品输出为主,资本输出为辅,甲午战争后,开始以资本输出为主,商品输出为辅,故C项正确;A项是南京条约的利益出发点

36、,排除;B项是马关条约的根本出发点,排除;C项是19世纪中期的情况,符合南京条约的利益出发点,排除。16B【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可以看出此时应该是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的国民革命运动时期,故B项正确;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广泛建立应该是在国共十年对峙时期,不符合“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故A项错误;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属于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第二次国共合作是为了抗日,不符合“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故C项错误;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的是国民革命运动,“国共两党曾积极开展农村动员工作”是第一次合作,目的是反帝反封建,国共第二次国共合作为了抗日,故D项错误

37、。17A【解析】依据“1953年”可知,是一五计划时期,结合所学可知,一五计划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工业化和三大改造,材料反映的粮食的计划收购与计划供应政策是为了国家工业建设的需要,故A项正确;B不符合1953年的社会大背景,排除;1959-1961出现经济困难,时间与题意不符,排除C;1952年我国国民经济得到恢复,D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18C【解析】材料说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在创立之初是结合和参考了很多其他国家的宪法,并不是只针对了社会主义国家,还包括了法国和蒋介石政府的一些宪法,广泛的探求各方资源,具有横向的中西结合以及纵向的历史结合,具有历史视野和世界眼光,故C项正确;A项不全面,排除;根

38、据“法国1946年宪法”可知,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提出社会主义原则,排除D项。19D【解析】20世纪70年代中苏关系恶化,中国面临着苏联的威胁,从国家利益的角度出发,中国和美国关系进行改善,D正确;当时中苏关系正处于恶化时期,A错误;中国当时已经突破意识形态外交,B错误;中国并不能拯救美国的衰落,C错误。点睛:中美关系发展20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题干中的“但小岗村的发展也是沉重的,也代表着一种小和不足”可以看出,不足主要在于规模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将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排除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前提是在维护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前提下进行的,排除B;家庭联产承包责

39、任制将集体的统一经营和家庭的分散经营相结合,改变了原来的人民公社体制,极大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排除C;故选D。考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国有企业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名师点睛】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区别(1)生产资料所有制根本不同:在农业合作化前,土地等生产资料归个体农民私有,实行的是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是建立在土地等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础之上的,土地和生产资料所有权归国家和集体所有,农民只是享有经营和使用权。(2)农业生产的经营管理方式不同: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土地属集体统一管理,在集体统一规

40、划下进行农田基础建设。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只是单纯的以农民个体力量进行生产的一家一户的落后的生产方式。(3)产品的分配方式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贯彻了按劳分配、多劳多得的原则,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不存在按劳分配和集体提留。(4)发展后果不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不仅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也有利于改革农业经营结构,有利于我国农业的商品化、现代化。而合作化前的农民个体经济的经营方式落后,个体力量薄弱,亦无法采用农业机械和新技术,束缚了生产力的发展。21B【解析】题干体现了公民的个人行为受到了严格限制,故A项排除;材料说明,在古希腊,每个公民属于城邦,因此个人的利益必须

41、服从城邦,故B项正确;在古希腊,每个人有平等地位不符合史实,故C项排除;社会稳定与否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排除。22C【解析】 “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说明罗马法最大特点是保护公民人身和私有财产不受侵犯,防范公权力侵害私权利,C正确;罗马法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不可能鼓励公民个人对抗国家,A错误;B中保护特权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罗马法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个人权益高于国家利益”说法错误,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罗马公民最可贵的特权就是他的身体、财产、权利受法律保护”,联系所学罗马法的内容和实质分析解答。23A【解析】根据题干中“古罗马的赫

42、罗就已发明了最早的蒸汽机,并已达到相当高的工艺水平”“赫罗的著作被译为多种文字出版,蒸汽机的基本知识为更多欧洲人所了解”,表明工业革命中的蒸汽机是综合历史上的相关优秀科技成果的基础上发明出来的,说明经济发展是各种要素的优化组合,故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涉及赫罗蒸汽机具体的技术问题,故B项错误;单从材料中赫罗的书被翻译为多种文字并不能就此得出人文主义者重视科学技术发展的结论,故C项错误;题干表明“蒸汽机的使用是工业革命的象征”,而不是工业革命始于蒸汽机的发明,故D项错误。24B【解析】材料所述社会主义革命应该发生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由此可知,普列汉诺夫等人认为当时的俄国不具备社会主义革命

43、的条件,B正确;材料没有涉及革命的方式,排除A;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主义革命要发生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没有涉及俄国应该发展国家资本主义,排除C;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主义革命要发生在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基础之上,不是要依靠资产阶级,排除D。25B【解析】根据“在处理私人事务中精明慎重和在城邦事务中能言善辩,行动果断”,结合所学可知,“智者”教授的是雄辩术和修辞学,目的就是要培养政治家,这是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在思想文化上的体现和要求,B正确;A项中“唯一途径”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演说和辩论是公民大会最重要的程序”,排除C;雅典民主政治使公民享受到真实的民主权利,D错误。26C【解析】

44、依据“通过培训市民出身的传教士进行布道,减少了圣礼和繁琐的宗教仪式,提高了传教的质量”,可知马丁路德宗教改革顺应了社会变革,促进了社会进步,所以选C。A、B在材料中没有体现;D项所描述的仍是材料的表面意思,可以排除。27B【解析】美国中央政府实行分权制衡,国会不是联邦政府权力中心,排除A;材料中经过意见的调和而形成1787年宪法的定稿,故选B;材料体现不出CD,均排除。28D【解析】根据题干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宪法从德意志本国的国情出发,照顾到统治阶级内不同阶层的利益,通过协调各方关系,最终将国家统治的基础固定下来,实质上是为德意志开创了适合国情的政治体制,所以答案选D。AB两项说法错误不符合人

45、类历史发展的基本原则,也可说德意志帝国宪法很好地调节了双方的矛盾;C项材料并未体现。29C【解析】根据材料“1991年苏联的解体摧毁了这个框架,开启了通往乔治布什乐观地称为新世界秩序的道路,而这条道路也许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并结合所学,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瓦解,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一些地区间的矛盾冲突不断升级,引发了局部的战争,导致世界局势动荡,故C项正确。根据材料“不可避免地注定是一条混乱之路”可知,材料主旨并不是强调冷战结束后国际局势的缓和,故排除A项。美苏冷战已经结束,因此材料并不强调美苏冷战的作用,排除B项。材料强调冷战后的“新世界秩序”的道路并不平坦,而不是强调美国主导,故排除D项。30A【解析】二战后的布雷顿森林体系将美元与黄金挂钩,材料中涉及的也是美元与黄金的关系,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之下出现了美元危机,说明布雷顿森林体系存在缺陷,故A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美苏两国冷战加剧,故B项错误;二战至今美国一直是全球的经济霸主,故C项错误;关贸总协定和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建立确定了世界经贸和金融的秩序,但是仅一次美元危机无法说明战后国际金融秩序混乱,故D项错误。31C【解析】根据“苏联建成发达社会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月考试卷 > 高二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