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9届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2781 上传时间:2019-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8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9届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9届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9届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9届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00所名校】2019届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2019届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 史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据成书于西汉的史记等文献记载,秦二世是靠矫诏篡位当上皇帝的。考古学家在一

2、枚秦代竹简上发现,秦二世称“朕奉遗诏”继位,这一说法得到了记载秦始皇临终前遗言的西汉初竹书赵正书的印证。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史记关于秦朝的记载不可靠B 所有文献记载的历史都不是信史C 只有考古发现的材料才是可靠的D 考古发现能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2历史学家钱穆说:“汉代宰相是首长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下列选项中,能为其提供证据的是( )汉朝丞相位高权重,为“百官之首”汉武帝设立中朝,首长制得到加强唐朝三省长官集体议事,相权分散从首长制到委员制,皇权得到加强A B C D 3以下是一位学生在历史学习中列出的知识结构,其反映的历史时期是( )领域社会进步存在问题政治共和制度

3、的渐进动荡裂变的时局经济民族工业的春天昙花一现的凋零思想博大宽宏的气象迷离彷徨的选择习俗移风易俗的时尚抱残守缺的遗风A 晚清政府时期B 南京临时政府时期C 北洋政府时期D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4雅典执政官梭伦废除债务奴隶,罗马共和国颁布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上述史实反映出古代雅典和罗马管理社会的共同智慧是( )通过制定法律来管理社会秩序协调贵族与平民关系来稳定社会创立司法陪审制度来稳定社会依据财产多寡来划分公民的等级A B C D 51937年,学者姚绍华提出:“九一八事变后,自日本不顾国际之信誉,强占我国东北,远东的均势之局被打破以吾民族历史文化之悠久,如能奋发图强,这种恐怖自然不足惧。吾民族

4、每次都能发挥自己的力量,兀然生存于世界,而且每经一度祸患,吾民族之内容益加扩大而活跃。”下列选项能够为横线上的观点提供佐证的史实是( )A 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B 全国各党派各阶层团结一致抗战C 积极寻求英美等国军事上的支持D 邀请各国反法西斯人士前来相助6中国传统工艺常常出现失传现象。如蜀锦某些制作工艺在古代就已失传。中国古代传统工艺失传的原因最有可能是因为( )A 国家对技术传承重视不够B 传统制作工艺难教难学C 官营手工业技术的封闭性D 市场缺乏对传统工艺品的需求7下表是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部分),该表主要反映了中国古代农业( )时期内容备注春秋战国牛耕、铁农具都江堰、郑国渠测

5、知二十四节气有利于安排农事秦汉耧车提高播种效率选种、育秧提高产量的重要途径A 发明创新农业生产工具B 注重总结推广农业经验C 注重农时,改进耕作技术D 精耕细作的模式形成发展8如图是青海都兰县唐代吐蕃贵族墓葬中出土的纹锦图案中,驾车出行的太阳神题材来自欧洲,驾车的有翼神马源自希腊神话,联珠纹是波斯的特征,太阳神的手印和坐姿是弥勒菩萨的形象,织入的汉字“吉”和织造技术来自中原该文物反映的历史信息是( )A 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B 中国丝织技术已传往世界各地C 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文化交流D 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9人口变化是社会发展状况的反映,下表不能得出的结论是( )朝代南方北方人口(

6、户)占全国比例人口(户)占全国比例西汉2470685198%9985785802%唐朝3920415432%5148529568%北宋3025541629%1122476371%A 北方人口占全国比例数不断下降B 唐朝时南北方人口比例差距开始缩小C 中国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D 三个时期的总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101608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和明朝官员李之藻共同绘制了坤舆万国全图,是中国最早的彩绘世界地图。图中有五大洲、四大洋等地理信息,还绘有16艘船,8种海洋生物。据此材料可以判断( )A 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已经最终形成B 新式交通工具蒸汽轮船广泛应用于航海C 中国人广泛接受了西方先进的绘

7、图技术D 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海陆轮廓日渐清晰11下图是电视剧闯关东朱开山(义和团失败,朱开山走上闯关东之路,在广袤荒凉的土地上和妻子儿女们白手起家,一路拼搏,最后一举成为哈尔滨重工业富商)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据此,对晚清的经济现象分析不正确的是( )A 新旧交通工具并存,体现了晚清社会受工业文明的冲击B 中国民族工业一定程度推动近代人民的出行生活新变化C 近代列强的侵略加剧中国社会的贫穷落后D 在近代社会转型中,中国社会经济以民族经济占主导地位12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自1978年以来,中国企业有三次创业的高潮点,分别是1984年、1992年和2001年。催生这三个创业

8、高潮点的动因分别是( )A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B 扩大企业自主权、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中国加入世贸组织C 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开放开发上海浦东、建立自由贸易区D 建立4个经济特区、邓小平南方讲话、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确立第II卷(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13新史观:多种史观分析历史现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1860年前后,相对地说,英国可能达到了极盛时期,它生产了全世界铁的53%、煤和褐煤的50%,并且差一点儿消费了全球原棉产量的一半。“联合王国的人口占全世界人口的2%,占欧洲人口的10%,却似乎具有相当于全世界潜力40%60%的现代

9、工业能力。”材料二 国际法学家们(如科德尔赫尔)就曾正确地指出,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性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际经济机能失调引起的。具体地说,是保护主义关税、不公平经济竞争、获得原材料的途径有限、政府闭关自守的政策引起的。出口工业界担心,如果不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来吸收产量激增的美国产品,随着战后美国政府开支的减少,出口工业就会衰退。所有这些因素加起来,便使美国致力于建立某种有利于满足西方资本主义需要的国际新秩序。材料三 未来的中国对世界的影响,有三点值得一提。第二点与第一点不同但有关联,那就是中国更愿意与它的邻国哪怕是它怀有疑虑的邻国保持和平关系。中国在当前(和将来)的国际体系中作为真正独立的角

10、色的重要性,由于它在处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风格”而大大增强了。以上材料均选自大国的兴衰(1)依据所学知识,材料一中英国达到极盛主要得益于哪一项技术的发明?请运用多种史观分析这一发明带来的影响。(2)依据材料二分析美国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因。(3)结合中国新时斯外交政策与外交活动,说明材料三的观点。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根据材料中的图文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材料中关于15-18世纪世界白银流向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世界白银流向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15(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一 1901年7月,在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会奏变法之疏的第

11、一疏“筹议变通政治人才为先折”中提重大拳措:一为设文武学堂,二为酌改文科,三为停罢武科,四为奖励游学。1904年1月,朝廷正式颁布张之洞及管学大臣张百熙、荣庆所厘定之学堂章程,明确宣布十年三科内减尽科举名额。材料二 1904年1月,负责修订新学制的张之洞、学务大臣张百熙及荣庆上折指出:由于科举未停,导致新学堂的设立受到阻碍;而新学堂未能普遍设立,又使得科举不能立刻停止。因此,朝廷应该确立一个过渡期,使科举和学堂教育归于一途。这个奏折上去后,得到了清廷的认可。由此,科举便开始逐渐减少录取名额而转向学堂选拔人才了。1905年9月,直隶总督袁世凯会同盛京将军赵尔巽、湖广总督张之洞、两江总督周馥等六人

12、一起奏请立停科举,获诏准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摘选自何怀宏选举社会及其终结(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清末废除科举的特点及其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变革的意义。16(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地图册材料二 中国战场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所显示出来的重要军事价值,促成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改善和提高。抗战时期,中国的国际地位可说经历了一个不断提升的三级跳。在旧的国际体系解体之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并由此而在国际事务中担当重要角色。摘编自王建朗抗日战争与中国国际地位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中的图片信息,结合

13、教材相关知识,简述两幅图片与中国抗战的关系。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十四年抗战”观。(2)列举抗战时期中国国际地位逐步实现“三级跳”的基本史实。并从战后世界新的经济秩序形成的角度,用史实说明中国“积极参与了新的国际体系的创造”。17(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于成龙(1617年9月26日-1684年5月31日)字北溟,号于山,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省吕梁市方山县)人。少年时代,勤奋好学,熟读诗书。22岁考中乡试副榜贡生,但这远未能走上仕途。难能可贵的是,清顺治十八年(1661年)他以44岁高龄在基层任职,并没有丝毫心灰意冷,也没有打算做一个太平官,而是要做到“天理良心”。历任知县、知州、知府、道员、按

14、察使、布政使、巡抚和总督、加兵部尚书、大学士等职。他怜贫苦、抑豪强、治盗贼、赈灾荒、清杂派、平冤狱、肃吏治,为官一任,流惠一方,被百姓称为“青天”;他箪食瓢饮,淡泊自甘,数十年如一日,位愈尊而操守愈厉,志节弥坚。在20余年的宦海生涯中,三次被举“卓异”,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清康熙十七年,于成龙被擢升为江防道员,操练水师,亦卓有成效。在直隶巡抚任内,告诫州县,不许搜刮百姓,馈送长官,如有违反绝不宽宥。赴任两江总督时,于成龙不像其他官员一样大张旗鼓,以示威严,而是与幼子共骑骡车一辆,悄悄入衙。平日里,轻车简从,查访民间,革除积弊,通宵

15、达旦地工作,由于于成龙常常食用青菜而不知肉味,竞还得了个“于青菜”之称呼。1684年于成龙在江宁任上离世,当时整个南京城万人空巷,大家都举着香,跪在地上,嚎啕大哭。这就是正义与纯粹的力量,人性的光芒,永远不被遮拦,善良的意义,永远会被人民所诠释。清初吏治清明探析(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分析于成龙成为清朝第一廉吏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于成龙“天下廉吏第一”这一现象。2019届西藏拉萨北京实验中学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 史 答 案1D【解析】从材料可以得知,考古发现的秦代竹简与史记记载有不同之处,可以证明考古发现能弥补历史文献的不足,D正确。材料只涉及了史记中

16、关于秦二世做皇帝的途径的问题,而A选项否定了史记中关于秦朝所有事情记载的真实性,是以偏概全的表现,A错误。B项“所有”过于绝对,错误。C项中的“只有”过于绝对,错误。2C【解析】汉承秦制,设立三公九卿制,丞相是百官之首,表述正确。汉武帝时期设立中外朝制度,分割了丞相的权力,表述错误。唐朝设立三省六部制,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掌管决策、审议和执行,三省长官都是宰相,相权分散,表述正确。从汉代到秦代,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表述正确。故本题选C。3C【解析】北洋政府时期,即1912年3月至1928年,政治上,其形式上仍是共和制度,但各地军阀割据,时局动荡裂变;经济上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思想上,

17、封建传统儒家伦理和新文化思想针锋相对;习俗上,移风易俗,但仍受封建习俗的束缚,故C正确。A项不符合“共和制度的渐进”,排除。B项中的南京临时政府存在于1912年1月到3月,而民族工业的春天的主要时间是一战期间(19141918),排除B。南京国民政府时期在1927年以后,与思想上“迷离彷徨的选择”不符,排除。4A【解析】梭伦颁布了法律废除债奴制,罗马也制定了成文法,可知二者都通过法律制定来管理社会秩序,正确。债奴制废除有利于缓解贵族和平民的矛盾,十二铜表法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随意解释法律的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正确。材料未涉及司法陪审制度,错误。是梭伦改革内容,与罗马无关,错

18、误。故本题选A。5B【解析】通过材料可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略中国,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共同抗日,B正确。A项属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不全面,排除。CD不属于中华民族发挥自己的力量的表现,排除。6C【解析】根据材料关键信息“传统工艺常常出现失传”,结合所学可知最有可能是因为官营手工业的封闭性而导致的,故C项正确;在官营手工业下手工技艺只能在很小的范围内传承,从而导致一些技艺失传,故A项不是主要原因,排除A项;B项的理解过于片面,并不是所有的技艺都难学,材料强调的是传承问题,故B项错误;市场对工艺品是有一定需求的,故D项错误。7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材料分析理

19、解问题的能力。材料反映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内容有创新农业生产工具、兴建水利工程、注重农时、总结推广农业经验,故A、B、C三项表述不全面。综合表格中中国古代农业科技成就,可以判断其作用在于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故体现的是精耕细作的模式。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古代农业的特点。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调动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材料没有信息表明青海是当时欧亚经济文化中心,事实上也与历史事实不符,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前,世界处于相对孤立隔绝的状态,中国人与美洲等地尚缺乏联系,故B项错误;中国丝织品通过丝绸之路传到欧亚许多地区,同时唐代纹锦中的图案也反映出当时中国也在吸收欧亚等国家和地区的文

20、化,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表明当时中国丝织技术中吸收了一些外来的文化和技术,但不能由此推断出欧亚各地区宗教文化不断融合,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经济古代商业丝绸之路9D【解析】表格中人口的变化能够反映出社会发展的情况,从西汉到宋代,南方人口迅速增加,北方人口比例差距开始缩小,反映了南方经济社会得到很快的发展,古代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北方人口相对于南方占据的全国的份额迅速减少,反映了北方社会的动荡不安,经济衰退。故ABC三项的表述正确,故排除ABC三项;D项三个时期的总人口数量呈递增趋势从材料中不能得出,所以D选项错误,答案为D项。10D【解析】从材料中的坤舆万国全图中涉及的“图中有五大洲、四大洋

21、等地理信息”,可知利玛窦描绘的世界地图已包含了世界的基本地理信息,联系材料中的“1608年”,可知这是受到了新航路开辟的影响,D正确。材料并未涉及世界市场,A错误。蒸汽轮船出现于第一次工业革命,与材料时间不符,B错误。C项中的“广泛”材料中未涉及,且不符合史实,排除。11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而通过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在近代社会转型中,中国社会经济仍然以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而并不是以民族经济占主导地位,所以,对晚清的经济现象分析不正确的就是“在近代社会转型中,中国社会经济以民族经济占主导地位”。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

22、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起晚清的经济现象分析12B【解析】1984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启动,以扩大企业自主权为关键推动了国有企业的快速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召开确定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不仅解放了人民的思想而且成为加快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重要动力;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世贸组织,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搭建了更好的平台,由此可知,B符合题意;A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1978年,排除;开发开放上海浦东是在1990年,排除C;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是在1980年,排除D。13(1)发明:蒸汽机。影响:文明史观(或近代化史观)蒸汽机的广泛应用,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人类进入

23、“蒸汽时代”,使生产走向集中,工厂制形成,工业化城市出现。全球史观:蒸汽动力在交通运输工具上的应用,使得世界各地的联系更加密切,世界日益成为一个整体(或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生态史观:破坏环境,导致环境污染。社会史观: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使出行更加方便、快捷,加快了城市化的进程。(2)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危机促使各国加强贸易保护主义,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美国产品激增,为利于其商品输出,倡导建立新秩序。(3)中国的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具体表现为不结盟政策;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成立上海合作组织。【解析】(1)第一

24、小问依据所学知识,“1860年前后”为第一次工业革命基本完成时期,这个时期最重要的发明就是瓦特制成的改良型蒸汽机,解决了工业革命的动力问题,把人类社会推动到“蒸汽时代”。第二小问注意运用多种史观分析这一发明带来的影响。如文明史观(或近代化史观),重点分析蒸汽机对工业化的影响;全球史观,重点分析蒸汽机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影响;生态史观,重点分析蒸汽机对环境的影响;社会史观,重点分析蒸汽机对人们生活方式的影响。(2)注意材料信息“20世纪30年代的全球性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国际经济机能失调引起的。具体地说,是保护主义关税、不公平经济竞争、获得原材料的途径有限、政府闭关自守的政策引起的”“出口工业界

25、担心,如果不开辟新的海外市场来吸收产量激增的美国产品,随着战后美国政府开支的减少,出口工业就会衰退”,据此分析美国致力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原因。(3)注意材料信息“中国更愿意与它的邻国哪怕是它怀有疑虑的邻国保持和平关系”, 联系新时期中国积极发展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成立上海合作组织;“中国在当前(和将来)的国际体系中作为真正独立的角色的重要性,联系新时期中国实行不结盟政策;“由于它在处理与其他大国的关系时所表现出的风格而大大增强了”, 联系新时期中国积极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积极参与地区性国际组织的外交活动。考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26、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战后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时期的外交新时期的外交建树。14观点: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有一部分从欧洲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评析: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其原因是新航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流入欧洲的白银有一部分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原因是中国明清时期农业、手工业、商业较为发达,丝、茶、瓷器等商品对外国有吸引力,使中国在整个世界经济中处于支配地位。【解析】本题题是个开放性题目。首先,依据材料图示可知,流向是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和流入欧洲的白银有一部分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然后结合所学可知,白银由美洲流向欧洲的原因是新航

27、路开辟及早期殖民扩张;流入欧洲的白银有一部分流向亚洲,特别是中国的原因是中国明清时期农工商业较为发达,丝、茶、瓷器等商品享誉国际市场,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亚经济联系也是重要原因15(1)特点:地方实力派(统治阶级自上而下)主导,具有渐进性。背景:外国列强侵略;革命浪潮冲击;西方文化的影响;国内新学堂已有一定规模;近代经济的发展。(2)意义:有利于选拔近代化人才,普及新式教育,宣传自由平等观念。【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清末废除科举的特点及背景。第一小问,依据材料中“刘坤一时任两江总督、张之洞会奏”“厘定之学堂章程”等信息归纳回答即可。第二小问,依据所学知识,从近代中国社会特征、西方文化影响以及

28、经济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即可。(2)本题主要考查清末废除科举制的意义。依据材料中废除科举制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教育近代化以及思想自由发展等角度思考作答即可。16(1)关系: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战的开始;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评述:“十四年抗战”观有其科学性与合理性。理由:第一,十四年抗战观点更能反映中国抗战的连续性和整体性,而且局部抗战更多体现了中国人民抗战的自觉性特征,局部抗战的壮举,诸如上海抗战、热河抗战、长城抗战、绥远抗战,无一不是中国抗战的重要篇章。这些都是十四年抗战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第二,十四年抗战观点可以对局部抗战予以科学定位。这是对局部抗战史的尊重,十四年抗战是

29、实事求是、论从史出的科学结论。(2)史实:1942年,中苏美英等26国联合签署联合国家宣言,中国正式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盟国之一。1943年,中美英三国召开开罗会议,签署开罗宣言,中国跻身世界大国行列。1945年,中苏美英等51国签署联合国宪章,中国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和安理会的常任理事国。说明:1944年,中国参与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会员国;1947年,中国参与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成为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解析】(1)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第一幅图是九一八事变,标志着中国抗战的开始;第二幅图是卢沟桥事变,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根

30、据所学知识可以从中国抗战的连续性和整体性、对局部抗战的定位等方面来分析得出第二小问的答案。(2)第一小问,抓住题干中的抗战时期,主要回答中国在联合国建立过程中的三个事例。(成为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盟国之一、签署开罗宣言、成为联合国的创始会员国之一)第二小问,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战后世界新的经济秩序形成”,主要有两件事,一是参与签署布雷顿森林协议并成为世界银行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创始会员国;二是参与签署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临时适用协定书并成为关贸总协定的创始会员国。17(1)康乾时期,政治清明;清王朝加强中央集权和巩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现实需要;于成龙优秀的个人品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拥有家国情怀

31、。(2)封建社会即使政治相对清明,但是封建专制制度本身的弊端难以消除官场腐败的大环境;于成龙之所以能够成为“天下廉吏第一”很大程度上因为有康熙帝的贤明;于成龙秉持为官之道,坚守清廉、正心诚意、忠实为民的理念符合人民的愿望。【解析】(1)结合材料“没有打算做一个太平官,而是要做到“天理良心”“箪食瓢饮,淡泊自甘,数十年如一日,位愈尊而操守愈厉,志节弥坚”和所学知识,我们可知于成龙之所以成为清朝第一廉吏,主要是由于清朝出席政治清明,清朝中央集权不断加强,多民族国家得到了巩固,再加上于成龙受到儒家思想的影响,个人品质优秀,拥有家国情怀。(2)从材料“以卓著的政绩和廉洁刻苦的一生,深得百姓爱戴和康熙帝赞誉,以“天下廉吏第一”蜚声朝野”“怜贫苦、抑豪强、治盗贼、赈灾荒、清杂派、平冤狱、肃吏治,为官一任,流惠一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答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月考试卷 > 高三上月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