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第一部分基础(24分)1(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非淡泊无以明志, 。(诸葛亮诫子书)(2)夕阳西下,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 ,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4)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5) ,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请把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整默写。 , 。 , 。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后来发生了fn q :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2)三妹便 sng yng 着她去拿一只来。(3)大家放开喉咙读一
2、阵书,真是rn shng dng fi 。(4)趁这机会,我po gn wn d ,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3(3分)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学生我认真读过老师您的拙作,对您在文章中的一些高见十分佩服。B我至今还惠存着您送我的“翰墨书香,家国天下”这幅书法作品。C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感谢您的厚爱。”D贵校师生热情地请我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使我深受感动。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B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C诗词大
3、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D中美贸易之争让世界认识到,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5(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一直使用的文字,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现今世界上硕果仅存的古老表意文字。汉字从最初有极强图画意味的象形文字,发展到如今以方块为主要特征的表意文字,其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字形体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甲骨文和金文,图画性强;第二阶段以小篆为代表,结构固定,线条性强;第三阶段就是今文字,以楷书为代表,字体呈方形,以笔画代替线条,符号性强。(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个字。(2)根据材料内
4、容,以“汉字”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二第二部分阅读(46分)6(10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去后乃至 尊君在不 元方入门不顾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惭,下车引之。(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5、 A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原因是友人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礼和无信。B友人的“无信”和“无礼”反衬出主人公陈太丘的方正性格。C“元方入门不顾”把元方维护父亲的尊严时倔强劲儿,描绘得惟妙惟肖。D元方对友人的反驳抓住实质,击中要害,有理有节,突出了他的聪颖仁慧、知书达理。7(9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鲁人徙越 韩非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注释】屦(j):用麻、葛等制成的鞋。缟(go):白绢,周时人用缟做帽子。履:鞋。跣(xin):赤脚
6、。被:同“披”。(1)下面句子中的“穷”字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 A子必穷矣B欲使无穷,其可得乎C穷困潦倒D无穷无尽(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以 子 之 所 长 游 于 不 用 之 国 欲 使 无 穷 其 可 得 乎?(3)你认为故事中的鲁人夫妇是否应该移居越国?理由是什么?8(10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植树的牧羊人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
7、的石房子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
8、么仔细,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
9、,他一直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1)下面对文章主题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
10、,使万人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体现了人类潜藏的智慧和改天换地的能力。B作者通过艾力泽布菲种树的故事,让人相信,人类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只要满怀无私的大爱,就可以创造奇迹。C文章的主题可从环保的角度把握:牧羊人种植树木,改造荒原,表现出人类勇于承担责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D文章启示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是可以改变恶劣生存环境的。(2)下面对“牧羊人”的形象分析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选文中他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等表现了他是一个有着热心助人的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心态的人。B“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
11、土。”句中加点词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牧羊人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的性格特点。C“他一点一点地把破旧的房子收拾整齐,餐具很干净,地板没灰尘”这些内容从正面直接刻画出他是一个积极生活、勤劳不懈的人。D.从选文中“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可看出他是一个只有面对陌生人时才比较沉默寡言的人。(3)“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9(17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向日葵没有眼泪她10岁那年,一个秋天的傍晚,她放学回来,刚到店门口,就听见父母在店内激烈地争吵着,母亲的哭声飘进她耳中。她走进店里时,父母同时停止了争吵,母亲还冲她笑了笑,转
12、身进小厨房忙开了。那一天晚上,家里的气氛非常沉闷。大火烧起来时,是在凌晨3点多。她突然惊醒,大火已在她周围蔓延,火势非常迅猛。她冲他们尖叫,并本能地向外跑。父亲和母亲同时惊醒了,母亲率先朝她冲去,但有什么绊住了母亲的脚,她跌倒了,一个摆电器的货架压在她的身上。她对父亲喊:“爸,你快拉妈妈起来!”但他只看了妻子一眼,便继续朝她跑来,一把抱住她朝店门冲去。当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邻居们的身影扑入她眼帘时,她晕了过去。大火是因为电路老化引起的。这次大火,不仅毁了电器店,也令她从此失去了母亲,而且她全身65%被烧伤。父亲的左胳膊和前胸也被烧伤了。从她病房的窗口望出去,可以看见医院的一个小花坛,里面种着不
13、少向日葵。大而浓绿的叶子,已如她的手臂一般粗的茎干,圆圆的花盘里一朵朵的细小花蕊,在阳光下闪着漂亮的碎光。它们快乐地冲着太阳扬着脸,散发出单纯、热烈、美好的气息。每次做植皮手术前,她总会望着它们,心里会热烈起来。这时候,父亲也会站在一旁,和她一起看着那些向日葵,并说:“妞妞,别害怕,爸爸一直陪着你呢!”但她很少搭理父亲,有时甚至不愿意看他一眼。是的,如果父亲能拉母亲一把,母亲一定会和他们一样逃出来,也就不会离开她。但是那天父亲和母亲吵架了,他是故意不救母亲的。她心里便对父亲有了说不出的怨恨。但父亲仿佛全然不知,在她病床前忙碌地转。两年后,她出院了,父亲送她去了学校。傍晚,她从学校回来后躲在小卧
14、室里不停地流眼泪,她请求父亲不要再送她上学,她说她不喜欢有的同学喊她“丑八怪”。“胡说,你一定要上学!你是爸爸眼中最美的女孩儿!就像向日葵那么漂亮!别哭!向日葵没有眼泪。妞妞,爸爸明天去弄些向日葵种子给你好不好?”父亲很高兴地说。一丝笑容在他的嘴边绽放,他的左胳膊上也有和她的手臂上一样的、蜿蜒绵长的疤痕。她突然想起了医院窗外的那些向日葵,在太阳底下单纯、热烈、美好地盛开着。她的眼中露出惊喜,情不自禁地点了点头。她不明白向日葵为什么没有眼泪。她知道自己一点儿也不漂亮,从同学们的眼神里她能看出来,但她心里仍有小小的欢喜在跳跃。这是她在烧伤后,第一次对父亲有了种说不出的感激。“是的,我一定要上学,一
15、定要考上大学!”临睡前她坚定地对自己说。第二天下午她放学回来,父亲果真递给她一小包向日葵种子。那天晚上,父亲和她一起到外面捡了一些别人丢弃的花盆,把向日葵种子埋进花盆的土里,将它们放到窗外的小平地上。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向日葵一天天地茁壮成长,两个多月后,第一朵向日葵便在太阳下欣然绽放了。向日葵一朵接一朵地开,是那种重瓣的向日葵,花期非常长,且明亮艳丽。每次看着它们,都会给她原本沉闷的心情带来热烈而美好的向往。后来的四年,对于自己的外貌,她还是有一些自卑,但她一直记着父亲说她像向日葵一样漂亮的话。她努力地学习,努力地与同学们拉近距离。她的学习成绩不仅在年级里名列前茅,还连跳两个年级,终于把住院时
16、失去的那两年时间补了回来。大学录取通知书来的那天,父亲非常高兴,头一次在她面前喝了很多的酒,边喝边说:妞妞啊,爸爸知道你怨我,可是,那货架多重啊,我要拉了你妈,你就烧没了。等我回去救你妈时,她早烧得焦黑了那火,爸爸一辈子都忘不了她的眼睛湿润起来,给父亲倒了一小杯酒。“医生说,手术费用光是植皮就需要十多万元,而且,你身体那么弱,医生担心异体植皮会产生排异反应,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从直系亲属身上取皮。我求医生从我的背部取皮。医生让我签了协议书,从我的背上取了大约70%的皮给你。医生给我打了麻醉针,但还是疼,抽筋剥皮似的疼,可我一想到你,就忘了疼”父亲说到这儿,自顾自地脱了衬衫,转过背来。父亲的背上,有
17、一大片的疤痕,让人触目惊心。“妞妞,你哭什么呢?别人又说你丑八怪了?别听他们胡说!你像向日葵一样漂亮!别哭!”父亲挥了挥手,便趴在了桌子上。是的,爸爸,向日葵没有眼泪。她轻轻地说,眼泪流进她的嘴里,分不清甜与涩。现在,她终于明白了,向日葵真的没有眼泪,因为太阳把它的眼泪都蒸发掉了,而她的太阳,就是她将挚爱一生的父亲。(选自意林少年版有删改)(1)阅读全文,说说父亲的言行使她对父亲的心态发生了怎样微妙的变化。怨恨 震撼 (2)文章第段的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但她心里仍有小小的欢喜在跳跃。”她为什么会有“小小的欢喜”?(4)父亲为什么给女儿一小包向日葵种子?文中的父亲是一个这样的
18、人?三第三部分作文(50分)10(5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渴望自由,因为自由的生活是无拘无束的;有人渴望飞翔,因为可以看清世间万物的奥秘 请以“那一刻,我渴望 ”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把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5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和班级。四附加题(10分)11阅读下面名著选文,完成下列各题。 现在已经记不分明,这样地大约有一两月;有一天,我忽然感到寂寞了,真所谓“若有所失”。我的隐鼠,是常在眼前游行的,或桌上,或地上。而这一日却大半天没有见,大家吃午饭了,也不见它走出来,平时,是一定出现的。我再等着,再等它一半天,然而仍然没有见。 长妈妈,一个一向带领着我的女工
19、,也许是以为我等得太苦了罢,轻轻地来告诉我一句话。这即刻使我愤怒而且悲哀,决心和猫们为敌。她说:隐鼠是昨天晚上被猫吃去了! 当我失掉了所爱的,心中有着空虚时,我要充填以报仇的恶念! 我的报仇,就从家里饲养着的一匹花猫起手,逐渐推广,至于凡所遇见的猫。最先不过是追赶,袭击;后来却愈加巧妙了,能飞石击中它们的头,或诱入空屋里面,打得它垂头丧气。这作战继续得颇长久,此后似乎猫都不来近我了。但对于它们纵使怎样战胜,大约也算不得一个英雄;况且中国毕生和猫打仗的人也未必多,所以一切韬略、战绩,还是全部省略了罢。 但许多天之后,也许是已经经过了大半年,我竟偶然得到一个意外的消息: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1)
20、以上文段选自鲁迅先生的散文集 中的阿长与山海经,除语文课本外,你还读过这部散文集中的 和 。(2)文中“我”对“猫”报仇的手段有哪些?(3)“那隐鼠其实并非被猫所害”,联系全文,说说“那隐鼠”是怎么死的?作者借追忆童年时救养的一只可爱的隐鼠,终却惨遭杀害的往事,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2018-2019学年广东省汕头市澄海区七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第一部分基础(24分)1(10分)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诫子书)(2)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天净沙秋思)(3)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夜雨寄北)(4)论语十二章中
21、论述学与思辩证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5)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6)请把李白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完整默写。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名句的识记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我们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做好积累,根据提示语句写成相应的句子,尤其要注意不能出现错别字。理解性识记,注意结合语境填充。【解答】答案:(1)非宁静无以致远;(2)断肠人在天涯(注意“涯”的写法); (3)何当共剪西窗烛(注意“窗”的写法);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注意“罔”的写法);(5)遥怜故园菊;(6
22、)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点评】为了保证在默写名句时不出错,关键还是平时要加强背诵和记忆,准确书写。下面几种方法可供借鉴。1保持良好的心态,培养识记兴趣。2多种方式相结合,提高识记效果。3提倡使用名句,巩固识记成果。4留心特别词句,规避识记误区。2(4分)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1)后来发生了fn q分歧: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有意思(2)三妹便 sng yng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3)大家放开喉咙读一阵书,真是rn shng dng fi人声鼎沸。(4)趁这机会,我po gn wn d拈轻怕重,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
23、分析】本题考查字形的把握。注音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解答字音、字形,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写汉字题要注意形近字、同音字辨析。【解答】答案:(1)分歧(2)怂恿(3)人声鼎沸(4)拈轻怕重【点评】解有关汉字的考题时,一要注意正确识记和理解常用汉字的音形义,二要注意区分同音字和多音多义字。3(3分)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句是()A学生我认真读过老师您的拙作,对您在文章中的一些高见十分佩服。B我至今还惠存着您送我的“翰墨书香,家国天下”这幅书法作品。C王强同学从班主任杨老师手里接过获奖证书,然后说:“感谢您的厚爱。”D贵校师生热情地请我
24、作报告,校长亲自在门口恭候,使我深受感动。【分析】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的得体的能力,包括用词得体、分寸得当、身份相符、场合相配、依据语境进行角色转换、书面语与口头语的转换等,做此类题目可以根据说话的对象与场合的不同,来选择运用敬辞或谦辞,书面语或口语。【解答】A不得体,“拙作”是个谦词,用于形容自己的作品,说自己的作品是粗陋之作;B不得体,“惠存”是个敬词,意思就是请保存。是指本人将某物(多是指书画、书籍之类的可供纪念用的东西)送给别人,多题写在该物上;C语言得体;D不得体,“恭候”是敬辞,指恭敬地等候。“恭候”用来指校长,不和身份。故选:C。【点评】这是一道关于语言得体的试题,“得体”指的是能够
25、恰当地使用语言体现语境和语体的要求,选择恰当的词语、语体和语气,具体包括:语言表达适合形式的特点和需要,符合表达者身份和接受者身份的需要,能符合特定的场合、目的需要,有分寸感。4(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一首首诗,一段段合唱,一幕幕短歌剧,将半个多世纪的残酷历史出现在我们眼前。B新建的儿童公园为小朋友提供了观鱼池、转盘、滑梯、迷宫、超市等游乐设施。C诗词大会竞答过程扣人心弦,主持人风趣幽默,选手对答如流,嘉宾妙语连珠。D中美贸易之争让世界认识到,我们再也不是任意被列强欺侮的国家。【分析】本题考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
26、等。先通读所有句子,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搭配不当,“出现”应改为“展现”;B有误,归类不当,“超市”不是“游乐设施”应删去“、超市”;C正确;D有误,语序错误应将“任意”调至“欺侮”之前。故选:C。【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
27、搭配得当。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5(4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答。 汉字作为中华民族一直使用的文字,具有三千多年的历史。是现今世界上硕果仅存的古老表意文字。汉字从最初有极强图画意味的象形文字,发展到如今以方块为主要特征的表意文字,其形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汉字形体的演变,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甲骨文和金文,图画性强;第二阶段以小篆为代表,结构固定,线条性强;第三阶段就是今文字,以楷书为代表,字体呈方形,以笔画代替线条,符号性强。(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内容,不超过30个字。
28、(2)根据材料内容,以“汉字”为描述对象,用上一种修辞手法,写一句话。【分析】本体是材料阅读,第一题考查概括能力,第二题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解答】(1)概括的基本格式是谁的什么事或谁怎么样。概括要全面,用语需简洁。细读材料可知,这则材料介绍了“汉字”的历史及形体演变的过程,综合表述即可。(2)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用一句话来描述散文,并用上一种修辞手法。为开放类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只需言之成理,使用自己最熟悉的修辞手法即可。答案:(1)汉字有悠久历史,其形体依次经历了图画、线条、符号演变的过程。(2)例1:汉字有独特的魅力,横平竖直,似钢筋铁骨,支撑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和精神。例2:汉字是中
29、华民族的代表,是中华民族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的骄傲。例3:美丽的汉字像一条绵延不断的河流,淌过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成就了伟大而优秀的中华民族。【点评】语言的运用是我们日常交往中必不可少的一环,能够简明、连贯、得体地表达我们的见解,不仅是中招考试的要求,更是我们交往能力的一种体现。所以,我们应该认真对待这方面的训练。二第二部分阅读(46分)6(10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陈太丘与友期行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
30、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去后乃至才尊君在不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友人惭,下车引之。(3)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BA友人由“怒”到“惭”,其变化原因是友人认识到了自己的无礼和无信。B友人的“无信”和“无礼”反衬出主人公陈太丘的方正性格。C“元方入门不顾”把元方维护父亲的尊严时倔强劲儿,描绘得惟妙惟肖。D元方对友人的反驳抓住实质,击中要害,有理有节,突出了他的聪颖仁慧、知书达理。【分析】参考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
31、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太丘离开后友人才到。乃,才。句意为:你的父亲在吗?尊君
32、,对别人父亲的尊称。句意为:元方头也不回地进门去了。顾,回头看。(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重点词语:期,相约。去,离开。句意为: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我自己离开了。重点词语:引,拉。句意为:友人感到惭愧,下车去拉元方的手。(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和主旨的理解掌握。ACD正确。B有误,文章的主人公是陈元方。故选:B答案: (1)才 对别人父亲的尊
33、称 回头看(2)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3)B【点评】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变”、”调“五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
34、子在翻译时必须调整过来。7(9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鲁人徙越 韩非 鲁人身善织屦,妻善织缟,而欲徙于越。或谓之曰:“子必穷矣。”鲁人曰:“何也?”曰:“屦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注释】屦(j):用麻、葛等制成的鞋。缟(go):白绢,周时人用缟做帽子。履:鞋。跣(xin):赤脚。被:同“披”。(1)下面句子中的“穷”字与其他各项不同的一项是DA子必穷矣B欲使无穷,其可得乎C穷困潦倒D无穷无尽(2)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以 子 之 所 长 游 于 不 用 之 国 欲 使 无 穷 其 可 得 乎?(3)你认
35、为故事中的鲁人夫妇是否应该移居越国?理由是什么?【分析】参考译文: 鲁国有个人自己擅长编织麻鞋,妻子擅长编织白绢,但是想搬到越国去。有人对他说:“你搬到越国去必定会没有出路。”鲁国人问:“为什么呢?”这个人回答说:“麻鞋是为了(人们)穿它(来走路的),但是越国人光脚走路;白绢(做成帽子)是为了(人们)戴它,但是越国人披散着头发。凭借你们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的国家里去,要想不穷困,怎么可能?”。鲁国人就反问他说:“到了不用我们专长的地方,我们可以引导他们穿鞋戴帽,随着用途的不断推广,我们怎么会受穷呢?”【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字词的释义,注意结合语境理解一词多义。ABC“穷”译为“穷困”;D“
36、穷”译为“穷尽”。故选:D(2)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题要先解析句意,再划分朗读节奏,注意应符合古人朗读习惯。句意为:凭借你们的专长,跑到用不着你的国家里去,要想不穷困,怎么可能?停顿为: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3)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掌握,这是开放性题目,得出自己观点,并言之成理即可。根据文本中的“履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缟为冠之也,而越人被发。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可知他不会成功,如果引用一句成语或是俗语来总结的话,就是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观点可以是不可徙。观点也可以是可徙。“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鲁人可以引导
37、越国人穿鞋戴帽,随着鞋帽用途的不断宣传推广,就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答案:(1)D(2)以子之所长/游于不用之国/欲使无穷/其可得乎?(3)示例一:不可徙。鲁人没有从实际出发,越国人不穿鞋,不戴帽,如果徙越,不能发挥自己的特长,以后的生活肯定会困窘。示例二:可徙。鲁人可以引导越国人穿鞋戴帽,随着鞋帽用途的不断宣传推广,就可以发挥他们的特长,日后的生活会越来越好。【点评】词义积累:善:形好;善良。论语六则“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动喜欢;羡慕。陌上桑“罗敷善蚕桑,采桑城南隅。”形表示赞许。同意的应答之词。邹忌讽齐王纳谏:“王曰:善。乃下令。”名好的行为;长处。原毁“
38、一善易能也。”动亲善;友好。鸿门宴“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动善于;擅长。卖油翁“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副好好地。荆轲刺秦王“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形熟悉。林黛玉进贾府“我看着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动通“缮”。修治;整理。庖丁解牛“善刀而藏之。”8(10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植树的牧羊人牧羊人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从一口深井里给我打了一些水,井水甜丝丝的。井台上,装着简单的吊绳。这个男人不太爱说话,独自生活的人往往这样。不过,他显得自信、平和。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他不住帐篷,而是住在一座结实的石房子
39、里。看得出,他是一点一点地把一座破旧的房子修整成现在的样子的。房顶很严实,一滴雨水也不漏。风吹在瓦上,发出海浪拍打沙滩的声音。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猎枪也上过了油。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补丁的针脚也很细,几乎看不出来。我们一起喝了热汤。饭后,我要把烟袋递给他。可是,他回答说不吸烟。他的那条大狗也像主人一样,安静,忠厚,不张扬。牧羊人拿出一个袋子,从里面倒出一堆橡子,散在桌上。接着,一颗一颗仔细地挑选起来。他要把好的橡子和坏的橡子分开。我抽着烟,想帮他挑。但他说不用我帮忙。看他挑得那么认真,那么仔细,
40、我也就不再坚持了。这就是我们所有的交流。过了一会儿,他挑出了一小堆好的橡子,每一颗都很饱满。接着,他按十个一堆把它们分开。他一边数,一边又把个儿小的,或者有裂缝的拣了出去。最后,挑出了一百颗又大又好的橡子,他停下手来,我们就去睡了。我们沿着山路,又向上爬了大约两百米。他停了下来,用铁棍在地上戳了一个坑。然后,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他是在种橡树!我问他,这块地是你的吗?他摇摇头说,不是。那是谁的地?是公家的,还是私人的?他说不知道。看起来他并不在意,他只是一心一意地把一百颗橡子都种了下去。吃过午饭,他又开始选橡子。趁这个机会,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三年来,他一直
41、这样,一个人种着树,他已经种下了十万颗橡子。在这十万颗橡子中,有两万颗发了芽。而在这两万棵树苗中,有将近一半,可能会被动物咬坏,或是因为其他原因死掉。剩下的一万颗树苗,会在这光秃秃的土地上扎根,长成大树。听到这儿,我开始琢磨牧羊人的年龄。他看上去五十多岁了。他说,他五十五岁,叫艾力泽布菲,原来生活在山下,有自己的农场。可是,他先是失去了独子,接着,妻子也去世了。他选择了一个人生活,与羊群和狗做伴,平静地看着日子一天天的流走。他说,这地方缺少树;没有树,就不会有生命。他决定,既然没有重要的事情做,就动手种树吧。(1)下面对文章主题说法有误的一项是BA本文通过讲述牧羊人用双手把荒漠变成绿洲,使万人
42、享受幸福生活的故事,体现了人类潜藏的智慧和改天换地的能力。B作者通过艾力泽布菲种树的故事,让人相信,人类可以像上天一样创造只要满怀无私的大爱,就可以创造奇迹。C文章的主题可从环保的角度把握:牧羊人种植树木,改造荒原,表现出人类勇于承担责任、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D文章启示我们: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是可以改变恶劣生存环境的。(2)下面对“牧羊人”的形象分析理解表述有误的一项是DA选文中他让我喝了水壶里的水,又带我去了他山上的小屋,他刚刚刮过胡子,他的衣服扣子缝得结结实实等表现了他是一个有着热心助人的品质和乐观向上的心态的人。B“他轻轻地往坑里放一颗橡子,再仔细盖上泥土。”句
43、中加点词运用动作描写,生动传神地写出牧羊人对工作极其认真、负责的性格特点。C“他一点一点地把破旧的房子收拾整齐,餐具很干净,地板没灰尘”这些内容从正面直接刻画出他是一个积极生活、勤劳不懈的人。D.从选文中“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可看出他是一个只有面对陌生人时才比较沉默寡言的人。(3)“在我眼里,他就像这块不毛之地上涌出的神秘泉水”。请从修辞方法的角度赏析这句话。【分析】植树的牧羊人,又名种树的男人,是法国作家让乔诺1953年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解答】(1)本题考查文章主题的理解与判
44、断。ACD正确;B有误,选项中的“只要满怀无私的大爱”表述有误,从文章内容来看,艾力泽布菲种树的成功关键在于坚持不懈。故选:B。(2)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分析的判断。ABC正确;D有误,从选文中“我刨根问底,才从他嘴里知道了一些事。”可看出他性格的内向,不善于表达。“只有面对陌生人时才比较沉默寡言的人”在文中找不到根据。故选:D。(3)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解答此题按题意要求,先判断修辞手法,再结合句意分析表达效果。阅读句子,将牧羊人比喻为“不毛之地的神秘泉水”,一是表现了牧羊人的神秘,二以“泉水”形象地表现出他将不毛之地变为绿洲的作用。答案:(1)B(2)D(3)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牧
45、羊人比喻为“不毛之地的神秘泉水”,传神地概括了牧羊人留给“我”的第一次印象平和、自信又神秘,也喻指了他将给这个荒凉的地方带来灌溉滋润和丰饶。【点评】句子赏析的答题方法:一、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人物描写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2、景物描写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表述形式:通过描写烘托了9(17分)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向日葵没有眼泪她10岁那年,一个秋天的傍晚,她放学回来,刚到店门口,就听见父母在店内激烈地争吵着,母亲的哭声飘进她耳中。她走进店里时,父母同时停止了争吵,母亲还冲她笑了笑,转身进小厨房忙开了。那一天晚上,家里的气氛非常沉闷。大火烧起来时,是在凌晨3点多。她突然惊醒,大火已在她周围蔓延,火势非常迅猛。她冲他们尖叫,并本能地向外跑。父亲和母亲同时惊醒了,母亲率先朝她冲去,但有什么绊住了母亲的脚,她跌倒了,一个摆电器的货架压在她的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