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沁县中学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历史答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60分)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30个小题共60分)1.一份文件的签订“标志着国际和平主义浪潮顶峰时期的到来”,但随即被视为“一纸空文”,不到20年又成为“构筑国际法的基石”。该文件最可能是A. 凡尔赛和约B. 洛迦诺公约C. 非战公约D. 波茨坦公告【答案】C【解析】1928年的非战公约是在世界人民反对帝国主义战争的强大压力下签订的,“标志着国际和平主义浪潮顶峰时期的到来”;但很快二战爆发,非战公约被视为“一纸空文”;非战公约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成为审判和惩处德日甲级战犯的主要法律根据,成为“
2、构筑国际法的基石”。故答案为C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A、B、D项。2.1955年12月27日,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给联邦德国总理阿登纳的信中表示:“朝着一体化方向发展当然是艾森豪威尔总统和我极为重视的一种趋势”,“美国准备对任何旨在进一步加强欧洲一体化的有益建议表示欢迎”。美国的这一表态A. 对欧共同体的作用估计过高B. 出于全球战略需要的考虑C. 有利于推进德国统一进程D. 忽视了苏联对欧洲一体化的敌视【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中的“1955年12月27日”,可知这一年华约成立,两极格局正式形成。欧洲走向联合后,经济快速发展,对美国的霸主地位造成了冲击,但材料中美国对欧洲一体化却表示欢
3、迎,这是出于冷战期间,加强资本主义阵营实力以对抗苏联的战略安排的考虑,B正确。A项“估计过高”错误,欧共体确实在经济、政治上发挥了重大作用。C项与材料无关,排除。D项“忽视”错误,美国正是出于全球战略的考虑才做出这样的安排,排除。3.斯大林说:“这次战争(指第二次世界大战)与过去不同:无论谁占领土地,也就在那里强加它自己的社会制度。不可能有别的情况。”对这句话的内涵,理解准确的是二战实质上是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二战后美苏推行各自的社会制度二战后美苏对抗的根源是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二战为社会主义制度的推广创造条件A. B. C. D. 【答案】B【解析】第二次世界大战是法西斯阵营和反法西斯联盟之间的
4、战争,是反法西斯阵营代表的正义力量与法西斯阵营的邪恶力量之间的殊死搏斗,不是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说法错误,排除含有的A、C、D项,故答案为B项。点睛:本题作为组合式选择题,可以采用排除法来解答。在联系所学确定“二战实质上是两种社会制度的对抗”的说法错误之后,排除含有的三个选项,则剩下的就是正确答案。4.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都使第二次世界大战不断扩大并达到最大规模,这两次战争爆发的相同点是A. 受绥靖政策的影响B. 法西斯军队发动突然袭击C. 直接决定了法西斯同盟失败的命运D. 法西斯国家撕毁互不侵犯条约,不宣而战【答案】B【解析】1939年德国进攻波兰,英法迫对德宣战,绥靖政策已经失败,故A错
5、误;苏德战争和太平洋战争都是法西斯军队发动突然袭击而发生,故B正确;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并不能直接决定法西斯同盟失败的命运,故C错误;法西斯国家与美国之间没有互不侵犯条约,故D错误。故选B。 5.近代以来,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关于这两个体系共同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 是在战争后建立起来的B. 重新划分了国际关系格局C. 带有大国强权政治的色彩D. 没有进步作用【答案】D【解析】国际关系中先后出现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有利于战后的世界和平发展,并不是没有进步作用,D错误,符合题意。6.1936年,埃塞俄比亚呼吁国联贷款给埃塞俄比亚购买武器,但国联以23票
6、反对、25票弃权予以否决,只有埃塞俄比亚一国投赞成票。这件事表明德日国联中起操纵作用英法等大国纵容意大利的侵略国际形势有利于意大利的侵略国联制裁侵略、维护和平的宗旨具有虚伪性A. B. C. D. 【答案】B【解析】当时在国联中起操纵作用的是英国和法国而非德日,所以凡是含均是错误的选项,而、又均是正确的说法,所以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只有选B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操纵国联的是英法。7.1942年2月,美国给中国巨额贷款5亿美元,超过了1937年到1941年7月贷款总数的两倍,而且未规定利率、偿还期、担保及借款用途。美国大力加强对中国援助的主要原因是A. 中国坚持抗
7、日,对打击法西斯发挥着重要作用B. 中国取得世界五大国之一的地位C. 建立战后中美关系,维护美国的远东利益D. 美国企图通过经济援助,分割中国领土【答案】A【解析】由材料“1942年2月,美国给中国巨额贷款5亿美元”,由于中国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故美国大力加强对中国的援助,故选A;1942年,抗日战争处于抗日战争相持阶段,故“战后中美关系”错误,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中国的外交地位,排除B;当时的美国的外交政策服务于反法西斯战争的大局,排除D。点睛:本题的解题的关键信息是“1942年”和“美国大力加强对中国的援助”,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出抗日战争的重大贡献和历史作用。8.绥靖政策是盛行20世纪
8、30年代的一种重要政策,下列内容不能体现其实质的是A. 英法在法西斯侵略埃塞俄比亚、中国、西班牙等国家中表现出的纵容或不干涉政策B. 美国面对法西斯侵略表现出的“中立”政策C. 慕尼黑阴谋和后来出现的“静坐”战争D. 苏联推行的中立自保政策【答案】D【解析】苏联推行的中立自保政策和绥靖政策无关系,不属于绥靖政策,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纵容或不干涉政策属于绥靖政策,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美国的的“中立”政策属于绥靖政策,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静坐”战争属于绥靖政策的继续,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9.在纳粹德国入侵苏联的当天,丘吉尔表示:“我只有一个目的,打败希特勒,我的生活为
9、此也简单得多了。假如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会在议会中为魔鬼说上几句好话。”丘吉尔的这一主张产生的影响是A. 建立了欧洲集体安全体系B. 促进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C. 由绥靖政策变为积极抵抗D. 推动慕尼黑协定签署【答案】B【解析】从材料“假如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会在议会中为魔鬼说上几句好话”中可以看出,一方面说明丘吉尔反共反苏的本质没有改变,另一方面体现了与苏联合作共同抵御德国法西斯侵略的意愿,结果是促使世界反法西斯联盟的形成,故B项正确;ACD项不符合题意。点睛:材料“假如希特勒入侵地狱,我至少也会在议会中为魔鬼说上几句好话”是解题的关键。10.非洲独立解放运动先驱、几内亚第一任总统艾哈
10、迈德塞古杜尔曾经说:“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这一口号清楚地表明了当今时代的一个矛盾和问题正在一个在其他方面均日趋统一的世界中迅速发展。这个问题也可直接归因于欧洲的影响,因为起源于欧洲,并随着欧洲的扩张而传播到全世界。括号中省略的最有可能是:A. 民主主义B. 资本主义C. 全球化D. 民族主义【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几内亚宁愿要贫穷中的自由,也不要卑屈中的富裕”可知非洲对民族独立的看重,反对外来奴役,这是民族主义思潮,D项正确。A项强调的是民主权利,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B项说的是生产方式,与材料无关,故B错误。C项说的全球化指的是全球联系的增强,不符合题意,故C
11、错误。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11.1943年初,原来倾向于德国的土耳其、伊朗等国都纷纷表态,表示支持反法西斯战争,同时,很多国家加入了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出现上述变化的原因是A. 反法西斯联盟的正义性B. 斯大林格勒战役扭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C. 美国的参战增强了世界人民的信心D. 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大林格勒战役1943年初取得基本胜利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转折点,此后战争的主动权掌握在盟军手中,许多中立国开始放弃法西斯转而支持和加入反法西斯联盟,B正确;世界反法西斯联盟是1942年初建立,材料反映的是1943年出的事情,排除A;美国参战是1941年
12、底,不是1943年初,排除C;法西斯集团开始瓦解是1943年下半年,而不是1943年初,排除D。 12.“用亚洲人的观点来看,19141918年的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国际社会内的一场内战。”K.M.潘尼卡界定第一次世界大战性质的依据是A. 第一次世界大战局限在欧洲范围内进行B.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激化的产物C.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法是主要的分赃国D.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欧洲带来了毁灭性打击【答案】B【解析】将“一战”定性为欧洲内战主要强调两大军事集团矛盾斗争是发生战争的主要原因,故选B项。A项不符合史实,“一战”不仅在欧洲,而且非、亚、美洲都有国家参与,C、D两项是“一战”的影
13、响和结果,不是原因。13.下面是巴黎和会上四个国家的代表所说的话:甲:“我有的是钱,你们都得听我的。”乙:“借给我钱可以,想当老大你还嫩了点儿!”丙:“应该把那条腿也打断,叫他永远也爬不起来!”丁:“等老子伤好了再跟你们算账!”对上述材料认识正确的是:甲是美国的打算乙是英国的打算丙是英国的打算丁是德国的打算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英国一贯实施欧洲大陆均势政策,反对过分削弱德国,故丙应是法国而非英国的打算。其他表述正确,故选C。14.帝国主义战胜国通过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建立国际新秩序实质是A. 惩罚和削弱战败国B. 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C. 稳定政局维护世界和平D
14、. 调整战胜国在东、西方的关系【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相关知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巴黎和会和华盛顿会议由帝国主义战胜国主导,其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实质是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争夺霸权,故B项正确;惩罚和削弱战败国是巴黎和会的主要内容之一,不符合华盛顿会议,故A项错误;帝国主义列强不可能以维护世界和平为主要目的,故C项错误;调整战胜国在东、西方的关系,其根本目的仍然是争夺霸权,故D项错误。故选B。15.把历史的镜头回放到1943年,假若你作为一名中国外交官,和蒋介石、宋美龄等人一起代表中国出席开罗会议,在这次会议上,你应该会看到A. 英国和法国操纵了这次会议B. 斯大林率领苏联
15、代表团参加会议C. 签署了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的文件D. 杜鲁门总统代表美国签字【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开罗会议是由中美英三国召开的,参加者是蒋介石、罗斯福和丘吉尔,会议的主要内容是协调三国对日作战,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C项正确。开罗会议与法国、苏联无关,排除A、B。杜鲁门总统代表美国签字发生在1945年之后,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C。16.一战中各种新式武器纷纷亮相战场。英国首次使用下图中的武器是在:A. 马恩河战役B. 索姆河战役C. 凡尔登战役D. 日德兰海战【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尊重材料是做对历史题目的唯一秘籍
16、。而通过仔细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不难发现,1916年9月15日,英国军队在索姆河战役中首次使用新式武器坦克。当日,共有18辆坦克投入首次作战,给当面德军步兵以极大的震撼,在恐慌中放弃阵地逃跑或者向英军投降。坦克首次作战取得了成功,并向德军防线纵深推进了4-5公里,综上所述本题答案只能是B。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一次世界大战索姆河战役17.“二战期间,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1946年美国投入使用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德国研制成功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以上史实说明A. 科技革命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B. 科技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C. 第三次科技革命
17、加速了二战的爆发D. 许多现代先进科技与二战密切相关【答案】D【解析】材料“美国研制了原子弹并用于实战电子计算机,最初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的远程液体燃料火箭,是用于空袭英国的”反映了许多现代先进科技与二战密切相关,故D正确;科技革命并不是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故A错误;科技也不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故B错误;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生于二战末期,故C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科技发展与二战的关系,学生应该结合所学知识从科技发展适应战争需要的关系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18.有人说在日本崛起过程中经历了两次重大的现代化历程,一次来自内部自发,一次来自于外部强力。其中,与第二次密
18、切相关的是:A. 列强战舰厉兵秣马逼迫开关B. 中国是列强全球扩张主方向C. 美国对日从打压削弱到扶植D. 计划经济体制在欧亚的延伸【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二战后日本崛起的相关知识。根据所学,题中的第一次崛起指的是明治维新,第二次指的是战后日本崛起。A与第一次崛起相关。B、D与日本无关。C与战后日本经济恢复发展相关,故本题选C。19.20世纪三十年代有一场战争被人们称为“小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下列各项中最符合这一说法的是:A.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B. 西班牙民族革命战争C. 埃塞俄比亚抗意战争D. 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目考查学生全面解读材料的能
19、力。结合所学,西班牙内战期间,德意法西斯支持弗朗哥叛军,英法美则推行绥靖政策,苏联和共产国际支持西班牙人民阵线政府。由于他反映了当时国际力量对法西斯势力的态度和做法,所以被人们成为“小型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故选B.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20.第二次世界大战对战后世界政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 )A. 形成以美苏“冷战”为特征的两极格局B. 美国资本加强对西欧与日本的渗透C. 联合国由超级大国控制的局面逐渐发生变化D. 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各国空前发展【答案】A【解析】二战对战后世界政治领域产生的最重要的影响是两极格局的形成,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
20、确;美国资本加强对西欧与日本的渗透属于经济领域的影响,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联合国仍然由超级大国控制,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推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西方各国空前发展也属于经济领域的影响,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一要注意“政治领域”,二要注意“最重要”的影响。21.从整体发展角度看,巴黎和会上那些主导着世界发展方向的国家作出的有益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决策是A. 在建立世界新秩序的过程中,出现了倡导国际和平与安全的国际政治组织国际联盟B. 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欧洲建立新国家C. 对殖民地的“委任统治”D. 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答案】A【解析】根据题意和所
21、学知识可知,国际联盟(简称国联)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成立的国际组织,宗旨是减少武器数目及平息国际纠纷;一战后,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建立一个维护国际和平安全的国际组织有益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故A项正确。按照民族自决原则,欧洲建立新国家,这主要对欧洲原来的弱小民族国家有利,不是有益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排除B。对殖民地进行“委任统治”、对中国的“门户开放”政策都属于侵犯弱小民族国家利益,不符合有益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排除CD。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紧扣设问要求“有益于人类社会整体发展的决策”,结合巴黎和会和凡尔赛和约的内容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22.1935年英德两国签订英德海军协定。协定规定,德国舰队
22、的总吨位不超过英国吨位总额的45%。如果形势需要,德国要建立超过这一比例的潜水艇,应事先通知英国政府。据此规定可以推断华盛顿体系遭到破坏德国法西斯意图扩军备战绥靖政策初见端倪帝国主义国家既争夺又勾结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一战后的国际关系。结合所学可知,华盛顿体系调整了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构成了帝国主义统治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新秩序,但没有涉及限制德国军备发展的内容。英德海军协定合法地解除了凡尔赛和约对德国海军军备的限制,破坏的是凡尔赛体系,不是华盛顿体系,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这一规定实现了希特勒要求废除凡尔赛和约军备条款的愿望,使得德国重新武装合法化,体现了
23、德国法西斯扩军备战的意图,项正确;绥靖政策的开端是“九一八”事变后,1932年美国在远东所奉行的不承认主义,1935年英德海军协定签订时该思想已经出现,项错误;该规定的反映了英国利用德国反对苏联、平衡法国的政策考虑,体现了帝国主义国家既争夺又勾结,项正确。因此符合题意的正确项为,B选项正确。A、C、D选项不符合上述分析,错误。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3.吴建民教授在百家讲坛节目中讲道:弱国当然是没有外交的但是并不等于国家不是很强的时候,外交官就不能发挥作用。你看顾维均在1919年的时候,中国是弱国,五个代表,跑了四个,就他一个,没有任何指示,他拒签凡尔赛条约,我觉得中国人要很好地研究一下。吴教授
24、要我们研究的是:A. 吸取弱国无外交的历史教训B. 强调当今社会发展经济,增强国力的重要性C. 顾维均强烈的爱国精神和高尚的民族气节D. 认识近代幻想依靠帝国主义来废除不平等条约,实现民族独立是不可能的【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讲到即使国力不是很强也要有民族气节,顾维钧就是一个例子,所以C正确,ABD不符合题意。24.美国之所以挑起针对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冷战,原因是。美国视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国家为其称霸计划的障碍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二战后美苏两国对外战略矛盾对立苏联采取霸权政策A. B. C. D. 【答案】C【解析】美国挑起冷战的原因是美国视苏联为首的社会
25、主义国家为敌对势力,故正确;冷战根本原因是美苏两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不同,故正确;二战后美国推行全球扩张,苏联针锋相对,故正确;当时苏联并未采取霸权政策,故错误。故组合正确,故选C。25.1943年12月1日,中、美、英三国签署的开罗宣言指出:“三国之宗旨,在剥夺日本自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以后在太平洋所夺得或占领之一切岛屿,在使日本所窃取于中国之土地,例如满洲、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开罗宣言的发表()A. 标志着中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B. 表明中国的抗战从此得到美英等国的援助C. 从国际法角度确认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地位D. 表明中国抗日战争正式进入全面反攻阶段【答案】C
26、【解析】开罗宣言明确指出台湾等地要归还中国,这就等于从国际法角度确认了中国对台湾的主权地位,所以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联合国家宣言的签署标志着中国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统一战线,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开罗宣言和得到美英等国的援助以及抗日战争进入全面反攻阶段均无关联,所以选项B、D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开罗宣言是证明台湾是中国领土的一国际性文件。26.1941 年 6 月 22 日,丘吉尔在一次演讲中说:“在过去 25 年中,再没有人像我这样始终一贯的反对共产主义了。我不会收回我说过的话,但是所有这一切与正在我们眼前展现的情景相比都黯然失色了”这一“情景
27、”指A. 敦刻尔克大撤退B. 苏德战争爆发.C. 珍珠港事件D. 中途岛海战【答案】B【解析】由“1941 年 6 月 22 日”可知是指苏德战争爆发,故选B;敦刻尔克大撤退指法国残军撤到英国,与“反对共产主义”无关,排除A;珍珠港事件发生于1941年12月7日,中途岛海战发生于1942年6月,排除CD。27.不列颠之战时,在大火冲天的伦敦,英国人表现出非常幽默的一面。一家被炸得七零八落的餐馆的门上,“照常营业”的招牌依然在诱惑着顾客。英国妇女们响应丘吉尔的号召,积极参加各行各业的劳动。这说明了()A. 英国人唯利是图B. 部分英国人没有爱国心C. 英国人士气高涨D. 英国人对战争置若罔闻【答
28、案】C【解析】由题干中“英国妇女们响应丘吉尔的号召,极参加各行各业的劳动”并结合所学可知,此时英国正面临着德国对英国的侵略。1940年德国对英国长达两个多月的轰炸,范围遍及英国的各大城市和工业中心,但以伦敦受创最为严重。材料主要表现的是英国人面对德国的空袭毫不畏惧的精神,从侧面反映了英国人对战胜德国法西斯充满了信息。故选C。28.德黑兰会议期间,丘吉尔说:“我做了一个梦,梦见我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说:“我梦见我成了宇宙的主宰!斯大林元帅,您梦见了什么?”斯大林说:“我梦见既没有批准丘吉尔先生您当世界主宰,也没有批准罗斯福先生您当宇宙主宰!”对这段对话理解最正确的是A. 大国领袖分割了未来的
29、世界B. 罗斯福的野心最大C. 英国企图恢复旧日霸主地位D. 大国争霸的企图显现【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信息是,丘吉尔想成为世界的主宰,罗斯福想成为宇宙的主宰,斯大林想主宰英国和美国,这段对话体现了英美苏大国争霸的企图,故D项正确;A项是对材料的误读,材料没有体现出大国领袖分割了未来的世界,故错误;由对话可知,斯大林的野心最大,故B项错误;对话体现了英国企图恢复旧日霸主地位的企图,但这不符合材料主旨,故C项错误。29.学者茨威格在威尔逊的梦想与失败一文中指出:“在凡尔赛达成的和平曾被威尔逊梦想为是整体的和平与持久的和平,其实不然,它是不完全的和平。”以下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A. 列强继
30、续争夺世界霸权B. 各国矛盾没有根本上解决C. 国际联盟维护和平作用有限D. 美国国会不批准凡尔赛和约【答案】D【解析】从材料可知其观点是认为一战后的凡尔赛体系不能维护和平,列强继续争夺世界霸权反映出一战后帝国主义之间矛盾仍然存在,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一战后的凡尔赛体系建立在战胜国对战败国的严苛掠夺基础上,矛盾没有真正解决,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国际联盟缺乏军队武力,尤其是缺乏执行决议的强制力,未能制止法西斯国家的侵略扩张,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美国总统威尔逊希望构建凡尔赛体系,而国会不批准,反映的是美国国内的矛盾,与材料中“它是不完全的和平”不符,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30.第二次世
31、界大战后期,在下图的召开了四次重要的国际会议,以下关于四次会议的说法正确的是:A. 规定日本所窃取的中国领土,如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B. 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C. 决定在1944年5月由美英军队在法国北部登陆,开辟第二战场D. 就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的系列重要会议,旨在考查解读图片、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图示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判断选项:1943年11月召开开罗会议,要求日本归还中国领土,所代表的不是开罗会议,排除A;重申雅尔塔会议关于处理德国的精神的是1945年7月召开波茨坦会
32、议,所代表的不是波茨坦会议,排除B;1943年12月召开德黑兰会议,提出英美苏要协同作战,所代表的是德黑兰会议,即C项正确;就战后处置德国和成立国际组织等重要问题交换了意见的会议是1943年12月召开德黑兰会议,所代表的不是德黑兰会议,排除D。故选C。考点: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第二次世界大战系列重要会议第II卷(非选择题40分)二、材料分析题(3个题共40分)31.进入20世纪,人类经历两次世界大战的洗礼,中国是两次世界大战的亲历者。请回答:(1)两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有什么不同?(2)结合史实说明,两次世界大战对中国的国际地位的影响有什么不同?【答案】(1)第一世界大战的
33、中心在欧洲,中国远离战场,仅仅派遣劳工赴欧洲,是配角;(1)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国是反法西斯的主战场,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牵制着主要的日军。(2)一战后,巴黎和会把原来德国在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华盛顿会议中国重新回复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二战后,中国作为联合国的创始国,安理会五大常任理事国之一,国际地位有所提高。【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中国扮演的角色和发挥的作用即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国际地位发生一定变化。32.材料:1948年,汤因比撰文指出,“欧洲(在此实际指西欧)的衰落毋庸置疑”而“欧洲以外的地区正在崛起”。汤因比所指的“欧洲以外的地区”既包括冷战中对抗的两极美国与苏联
34、,也包括亚非拉等当时已经或者正在摆脱西欧殖民统治的广大地区。他认识到不仅从长远看和平是可以实现的,而且在短期内,冷战不会结束,为一场类似两次世界大战的军事对抗也不会发生。他认为二战的特点之一是其“毁灭性比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都大”。“现代战争的坏性更大,不仅对参战的士兵,而且对平民都有很大影响。这会使人类不惜一切代价避免战争,争取和平”,“在战争这种制度的背后,存在着这样一种设想,就是认为交战国必有一方胜利,一方失败,而战胜国从胜利中所得到的利益一定比付出的多。这种企图往往是隐藏在背后的。实际上,战争往往给胜利者一方也带来破坏。至于核战争,胜利的一方是不存在的,无论你付出多高的代价。这种推测将会
35、打消各国发动战争的合理动机。”摘编自王薇、王黎阿诺德J汤因比论二战的影响与启示(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二战的危害。(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就如何避免新世界大战的悲剧重演,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危害: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给各参战国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给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灵伤害;浪费了大量的物资和人力。(2)看法: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充分发挥联合国的作用;反对霸权主义;加强国际合作;应通过和平谈判,友好协商解决国际社会矛盾和争端。【解析】【详解】(1)根据材料中“现代战争的坏性更大,不仅对参战的士兵,而且对平民都有很大影响”“认为交战国必有一方胜利,一方失败,而战
36、胜国从胜利中所得到的利益一定比付出的多。这种企企图往往是隐藏在背后的。实际上,战争往往给胜利者一方也带来破坏”得出: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给各参战国造成了巨大的物质损失;给各国人民造成了巨大的心灵伤害;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战争会浪费大量的人力、物资、财力等。(2)本题属于运用层面的要求,有一定开放性,紧扣材料主题和问题结合所学知识有针对性回答即可。如:加强联合国的作用;反对霸权主义;加强国际间合作;努力使政治格局多极化,经济格局全球化等。3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所有的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所以它们总是为世界秩序出谋划策。实际上,那些正在崛起的国家想要打破这种秩序,因为它们试
37、图取代以前的大国。”“历史的教训是:一意逞雄的国家,等于是放弃了从容崛起的主动,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材料二 “成为大国的原因,或许是一个无法穷尽的话题。大国之谜,无疑是一个多解的答案。”“历史一再证明:没有永远的霸权国家。大国的兴衰交替,是不可避免的历史法则。”以上材料均选自大国崛起解说词请回答:(1)19世纪末20世纪初哪个国家的兴衰最能说明“大国都试图建立符合自己利益的世界秩序”“一意逞雄的国家最后的结果并不美好”,结合史实加以说明。(2)某学校一学生研究小组计划对大国崛起的历史进行进一步探究,请你为他们确定一个探究主题。(3)联系当今中国的崛起,谈谈你对大国崛起的看法。【答案】(1)国
38、家:德国。建立世界秩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德国,由于经济实力超过了英国等老牌资本主义国家,要求在世界范围内重划势力范围,与英国等矛盾尖锐,积极组建以它为首的三国同盟,并最终于1914年7月向英国为首的协约国开战。最终结果:1918年11月德国战败投降,并遭受宰割。(2)大国崛起的经验(或途径、教训等)。(3)立足经济发展,走和平发展之路;不要把本国意志强加于他国,更不要穷兵黩武;切记多行不义必自毙。【解析】本题考查大国崛起途径、结果及启示。第(1)问应抓住题目中的关键时间,首先判定该国是德国,“建立秩序”要依据所学知识概括,最终结果应是德国战败;第(2)(3)问具有一定开放性,只要言之有理,便可得分。- 1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