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明光市远翔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2396 上传时间:2019-11-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2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明光市远翔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安徽省明光市远翔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安徽省明光市远翔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安徽省明光市远翔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安徽省明光市远翔实验学校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安徽省明光市远翔实验学校2018-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期中模拟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共24题,每题2分,共48分)1.某中学组织历史知识竞赛,主持人问:下列哪些成员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你认为正确的答案应该是英国下院议员美国众议院议员英国内阁成员美国总统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英国和美国的民主政治的发展,意在考查学生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英国下院议员和美国众议院议员是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的,正确,B项符合题意。英国内阁成员由首相提名、国王任命;美国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排除带或的A、C、D三项。故选B。2. 导致清政府在历次

2、列强发动的侵略战争中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 中国的封建制度腐朽落后 B. 中国军事技术和装备落后C. 参战将领贪生怕死 D. 列强军事力量强大【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中国在历次反侵略战争中失败的原因,虽然有客观和主观两方面的因素,但主要原因应当从中国内部因素来分析。D是客观方面的原因;B、C不是主要原因;近代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腐败和清政府的腐朽无能是中国战败的根本原因,故选A。考点: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点评: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的失败留给我们深刻的教训:第一,在中国近代,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帝国主义侵略是造成中国人民巨大灾

3、难的根源,与此同时,腐败的清政府也已失去了领导中国人民进行反侵略战争胜利的能力和资格。而清政府之所以丧失了这种能力,从根本上说,是封建专制制度造成的。因此,反对帝国主义侵略,同时又要推翻腐朽的封建专制制度,是历史赋予中国人民的两大历史任务。第二,落后就要挨打,要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需要在科学技术方面奋起直追,需要进行现代化建设。但现代化建设的前提是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不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就没有进行现代化的前提和条件,难以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3. 一名英国学者称:“英国人把议会比作政坛大本钟除了还在那里闹出点动静外,没有更大用处”。这说明( )A. 代议制民主政治已丧失其存在基础B

4、. 议会不再代表广大选民的利益C. 出现了行政权逐渐扩张的走势D. 英国人厌倦了资产阶级民主闹剧【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英国君主立宪制。材料意在表达英国议会作用在缩小,与之相关的就是内阁即行政权的扩张,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内阁已经成为国家权力中心。ABD三项不对,至今英国的政治体制仍然体现出资产阶级民主政治。考点:近代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内阁制的确立。4. 以查士丁尼民法大全为代表的罗马法对商品生产的各种法律关系,例如所有权、债权和契约等都作了详尽的规定。15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出现了“采用罗马法”( )A.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兴起B. 世界市场形

5、成的推动C. 罗马法内含自然法的原则D. 早期殖民扩张的影响【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罗马法规定债权、契约等内容,而西欧出现了“采用罗马法”的热潮,说明罗马法在这一时期很实用,能调节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一些经济关系,故选 A。B项错误,世界市场是在19世纪末形成的;C项错误,西欧国家采用罗马法主要是因为罗马法的一些原则符合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不是自然法的原则;D项与材料并无直接的关系。考点:罗马法点评:此题实际上考查的是罗马法的影响。罗马法是历次考试的重点内容。主要内容是以民法为主,调节的是人与人、人与财产之间的关系,这为后来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现成的法律原则,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6、。罗马法不仅在维护罗马的统治方面发挥了积极地作用,同时对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罗马法的影响如罗陪审制度、律师制度等对现在影响深远。5.下列各条约内容中,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A. “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B. “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C. “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D.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工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辛丑条约的影响,其中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

7、织”条款最能说明清政府已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人民工具,故D正确。中国海关收取英商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由双方商定,属于南京条约内容,故A排除。“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属于天津条约内容,故B排除。“日本可以在通商口岸投资设厂”,属于马关条约内容,故C排除。考点: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甲午中日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辛丑条约【名师点睛】1900年英、美、法等国派遣的联合远征军,为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而进入中国所引发的战争。但实际上由于慈禧在6月21日时对11国宣战以及之前义和团和清军一直围攻围困使馆区,导致这场侵略战争。列强各国(除出兵八国外,另外又加上三个国家比利时王国、荷兰王国、西班牙帝国)在北

8、京正式签字。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完全成为“西方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6.流失海外辗转多年的圆明园兔首和鼠首铜像于2009年2月25日在巴黎拍卖。历史上,导致铜像流失海外的是:A. 俄国军队 B. 八国联军 C. 日本军队 D. 英法联军【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圆明园被焚毁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当时入侵的国家是英国和法国,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错误,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中是帮凶,并没有直接参与火烧圆明园;B选项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要对象;C选项是甲午中日战争的主要对象。7. “以议会形式粉饰门面,混杂着

9、封建残余、已经受到资产阶级影响、按官僚制度组织起来、并以警察来保卫的、军事专制制度的国家。”马克思这句话描述的是A. 资产阶级革命后的英国B. 美利坚合众国C. 德意志帝国D. 中国的清王朝【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德意志帝国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资产阶级代议制。宪法确立的君主立宪制具有浓厚的专制色彩,国会只是点缀,广大民众并未获得多少实际的政治权利。统一后的德国保留了君主制度并赋予极大行政权,全部军政要职被容克地主包揽,军国主义传统得以延续,这都阻碍了民主政治改革的彻底完成,故C正确。议会形同虚设与英国的政体不符合,在英国议会是国家的权力中心,排除A;美国实行三权分立原则,排除B;清朝实行

10、君主专制制度,排除D。考点:欧美代议制的确立与发展法国共和制、德意志帝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德意志帝国宪法1871年8.合理的制度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力量。下列制度促进了社会公平的是A. 科举制B. 分封制C. 行省制D. 世袭制【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科举制,旨在考查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隋唐创立并完善的科举制度,是通过考试的办法选拔人才,给知识分子创造了公正平等的机会,打破了过去世家大族垄断仕途的局面,以考试成绩作为选拔人才的标准,相对实现了社会的公平和公正,A项符合题意;分封制是等级森严的政治制度,B不符合题意;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行

11、政制度,同材料题意不符,排除C;世袭制是贵族垄断政权,官位世袭,不利于社会公平,D项错误。故选A。9.“明朝的内治,差不多始终为宦官把持”,涌现出了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臭名昭著的宦官。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A. 明太祖废丞相B. 内阁的设立需太监牵制C. 君主专制的加强D. 小农经济【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明朝的君主专制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明太祖废丞相只是加强君主专制措施之一,属于表现,不是原因,故A项错误;废丞相之后设立内阁,皇帝重用身边的太监牵制内阁大臣,以此来加强专制统治,从而才出现了材料中的宦官专权现象,

12、故B项正确;君主专制的加强在每个朝代都存在,并不是都出现了宦官专权现象,故C项错误;小农经济与宦官专权现象没有必然联系,故D项错误。故选B。10.同治二年(1863年)七月,湘军出身的成员已经在督抚中占据了多数。其中,为总督者已达5人。(同治)三年五月,总督只有一个旗人,巡抚一个也无。湘、淮军将帅还拥有自行招募的私家军队,其权力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封疆大吏。材料反映了A. 顺应近代化需要,清政府大力实施权力的转移B. 太平天国运动基本上推翻了满洲贵族的统治C. 满族贵族的专制体系受到地方汉族势力的挑战D. 太平天国运动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清政府代表地主阶级的

13、利益,不会实施权力的转移,排除A;太平天国运动最后失败,没有推翻满洲贵族的统治,也没有促使清政府的权力由满人转移到汉人,排除BD;根据“湘、淮军将帅还拥有自行招募的私家军队,其权力远远超过了过去的封疆大吏”可知满族贵族的专制体系受到地方汉族势力的挑战,C正确。故答案选C。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名师点睛】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农民阶级领导的农民运动,坚持斗争14年。颁布了纲领,是旧时农民运动的最高峰,发生在新的时代,反映了新的时代的特点,其中最能反映时代发函潮流的是洪仁玕提出了资政新篇。常考的知识点有太平天国运动的背景、施政纲领、失败

14、的原因和影响等。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义和团运动二者的比较也要明白。11.“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筑围墙的应留空地一尺;挖沟的应留和沟深相同的空地;掘井的应留空地六尺。(十二铜表法)”这表明罗马法A. 注重规范公民的行为B. 保护人们的私有财产C. 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D. 已经走向完整和成熟【答案】A【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凡在自己的土地和邻地之间筑篱笆的,不得 越过自己土地的界限”可以看出,罗马法旨在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与人与财产之间的关系。B项意在保护贵族阶层利益,从材料中看不出来;C项以十二铜表法为其成熟的标志,这一说

15、法错误,其标志应是查士丁尼民法大全的颁布;D项利于稳定罗马帝国秩序,与材料的侧重点不一致。所以答案选A。12.一位在上海的美国旅行者在写给国内的信中说道:“他的名字在所有的阶级中都是一文不值他们对他的感觉就像美国人对赫尔伯特胡佛的感觉一样。美国使馆在以最快的速度撤回自己的侨民。”该信中的“他”最有可能是A. 甲午战争时期的李鸿章B. 辛亥革命时期的袁世凯C. 国民革命时期的孙中山D. 解放战争时期的蒋介石【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材料“他的名字在所有的阶级中都是一文不值”说明失掉了民心,“赫尔伯特胡佛”是美国经济大危机时期的总统。甲午战争时期的李鸿章是洋务派,自身也不是国家的领导人,所以排

16、除A;辛亥革命时期,立宪派和旧官僚倒向袁世凯,所以并非所有阶级认为袁世凯一文不值,况且美国没有因此撤走侨民,排除B;国民革命要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全国,符合人民利益,人民是拥戴孙中山的,排除C;解放战争时期,蒋介石反共反人民,失掉民心,美国看到大势已去,撤走侨民,故选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解放战争国民政府垮台13.以下是张海鹏先生主编的中国近代通史前五卷的目录,其中第三卷的卷名最有可能是:第一卷近代中国历史进程概说第二卷近代中国的开端(18401864)第三卷(1865-1895)第四卷从戊戌维新到义和团(1891-1901)第五卷新政、立宪与辛亥革命(1901-1912)A. 早期近

17、代化的尝试B. 制夷、自强与实业救国C. 从太平天国到洋务运动D. 从北京条约到马关条约【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中国近代早期的近代化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知识的能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时间“18651895”,依据所学可知此时近代民族工业产生,洋务运动、民族资本主义都创办企业,进行了早期现代化的尝试,所以本题答案选A项;B项中的“制夷”是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抵抗派提出的,不符合时间要求;C项中的太平天国运动在1864年就被镇压了,排除;D项的北京条约是1860年签订的,不符合时间要求,排除。故选A。14. 在美国总统选举中,“小布什诉戈尔案”轰动政

18、坛,源于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和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几十张选票的有效性上产生争议。最终,美国最高法院以7票对2票决定重新点算选票的过程违宪。该材料A. 证实总统胜出无须考虑选民意愿B. 展现最高法院掌控国家行政权C. 证明司法机关现实凌驾于行政权D. 体现国家权力机关权力分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提到,共和党候选人小布什和当时的美国副总统、民主党候选人戈尔在几十张选票的有效性上产生争议。最终,美国最高法院以7票对2票决定重新点算选票的过程违宪。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体现国家权力机关权力分立,故D正确。总统胜出必须考虑选民意愿,故A错误。最高法院掌控国家司法权,故B错误。材

19、料不能说明司法机关现实凌驾于行政权,故C排除。考点:近代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确立与发展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三权分立15. 下列不平等条约中,其内容与今天浙江直接有关的是南京条约“二十一条”马关条约辛丑条约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南京条约中涉及到的五口通商中宁波就是浙江省的城市,所以与之有关。“二十一条”与浙江省无关系。马关条约中涉及到了杭州,杭州是浙江省的城市,所以与之有关。辛丑条约没有涉及到割地问题,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不平等条约16.顾炎武在日知录中写道:

20、“汉时赃罪被劾,或死狱中,或道自杀。唐时赃吏,多于庙堂决杀,其特宥者乃长流岭南。宋初郡县吏,承五季之习,赎货厉民,故尤严贪墨之罪。元史至元十九年敕中官吏,赃罪轻者决杖,重者处死。”材料对赃官的处置说明中国古代A. 法律体系严明而残酷B. 注重对官僚队伍的管理C. 惩赃官维护集权统治D. 贪污腐化现象比较严重【答案】C【解析】试题解析:本题考查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由材料分析可以看出,中国古代从汉至元历代统治者都注重对赃官的管理和处置,并且处置较重。BD两项表述都是材料的直接反映,均排除;之所以这样做还是为了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封建统治,C项反映了实质,正确;A项表

21、述材料没有反映。故选C。17.家,说文解字:宀(mian)表示与房屋有关。用来祭祀祖先或家族开会。琢,野猪是最隆重的祭祀品。许多部落在屋子里养猪。据此推测不可能的是A. 重视血缘关系B. 推行小家庭制度C. 狩猎仍使重要的经济活动D. 驯化野兽是重要的社会活动【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用来祭祀祖先或家族开会”可知,家是重视血缘关系的体现,A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题干没有涉及推行小家庭的信息,只是对家的理解,B错误,符合设问。根据题干“野猪是最隆重的祭祀品。许多部落在屋子里养猪”可知狩猎仍使重要的经济活动、驯化野兽是重要的社会活动,CD项正确,但与设问不符,排除。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

22、B。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理解“家”的含义,二是紧抓设问要求“不可能”,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8.1919年5月2日,北京晨报发表外交警报敬告国民一文,指出:“胶州亡矣!山东亡矣!国不国矣!”此文发表的背景是A. 德国强租胶州湾,取得在山东的侵略特权B. 袁世凯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C. 巴黎和会决定将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D. 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妥协卖国【答案】C【解析】A是青岛问题的由来,是巴黎和会之前的事件。B发生在1915年,是日本侵华的又一体现,也是中国代表团在巴黎和会上力求废除的主张,不是直接背景,排除B;中国代表在巴黎和会上最终拒绝签字,D不

23、符合史实,所以错误。五四运动的直接原因是作为战胜国的中国,仍然受宰割,争不回山东的主权,因此选C。点睛:巴黎和会与五四运动关系最直接,由于巴黎和会上中国提出收回山东的主权,但是列强无视中国的据理力争,把山东的主权转交给了日本,所以最终还是没有能够维护住国家主权,但是作为中国代表团为此没有妥协,所以没有在和约上签字,因而引发了五四运动。19.太平天国前期,英国出使中国的全权代表文翰声称:英国“绝不左袒(偏袒)中国政府(指清政府)”,表示要恪守“中立”,同时把南京条约的文本抄送给太平天国政府,英国人上述态度是因为A. 太平天国与英国有相近似的宗教信仰B. 英国人要与太平天国维持一种相对平等的外交关

24、系C. 英国人惧怕太平天国会进攻沿海地区通商口岸D. 英国人幻想太平天国会承认和维护英国在华的侵略权益【答案】D【解析】根据题干可知,英国表示要恪守“中立”,实际上不是真的中立,而是以“中立”为幌子维护自己的利益,英国的利益就是将“南京条约的文本抄送给太平天国政府”,即希望太平天国承认和维护英国的南京条约,D项正确。A项是表象,无法体现英国恪守“中立”的实质,排除。“把南京条约的文本抄送给太平天国政府”体现了英国希望太平天国遵守不平等条约,而不是建立相对平等的外交关系,排除B。题干中无法体现英国人惧怕太平天国会进攻沿海地区通商口岸,排除C。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D。20.“令三司出炭四十万,

25、减半价鬻与贫民,非惟抑高价,且济人民。”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A. 史记B. 唐六典C. 宋史会要D. 清史稿【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从材料中“令三司出炭”可知宋代官职。北宋增设参知政事(副宰相)、枢密使(掌军权)、三司使(掌财权)分割宰相(中书门下长官)权力,使皇帝得以总揽大权,故选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北宋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措施。21.独立战争后的美国被人们形象地比喻为“头脑听从四肢的怪物”。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A. 实行两党制 B. 建立民主共和制C. 实行联邦制 D. 确立三权分立体制【答案】C【解析】“头脑听从四肢的怪物”是由于

26、实行了邦联制,为了改变这种状况,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把邦联制改成了联邦制,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是实行联邦制而非两党制,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是建立联邦制而非建立民主共和制,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是确立联邦制而非确立三权分立体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2.从下面两幅图片之间的关系中我们可以提取的历史信息是A. 林永升领导黄海海战B. 林则徐领导鸦片战争C. 林则徐领导禁烟运动D. 曾国藩领导洋务运动【答案】C【解析】材料反映的就是林则徐所领导的禁烟运动,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涉及林永升也不涉及黄海海战,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反映的是禁烟运动而非鸦片战争,选

27、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曾国藩也不涉及洋务运动,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3.由于德国的统一是由普鲁士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完成的,因而,“普鲁士不可避免的湮没了德意志”。下列关于德国王朝战争统一后的表述,正确的是A. 德意志帝国建立了邦联体制B. 普鲁士在帝国中占统治地位C. 帝国议会议员由普鲁士任命D. 德国资本主义发展出现倒退【答案】B【解析】据材料“普鲁士通过王朝战争完成普鲁士不可避免的湮没了德意志”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说明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中占统治地位,故B项正确;德意志帝国是联邦体制,故A项错误;帝国议会议员由选举产生,故C项错误;德国王朝战争统一后资本主

28、义进一步发展,故D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德意志统一的相关知识,结合普鲁士的相关特点,即可排除干扰选项,得出普鲁士在德意志帝国中占统治地位的结论。24.下表是某学者对出席1787年制宪会议的全部55名代表的财产状况和职业统计。作为史料,它可以制宪会议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分布表A. 佐证美国宪法内容的局限B. 表明美国工业资本的崛起C. 证明制宪过程的尖锐冲突D. 说明美国宪法缺乏权威性【答案】A【解析】与会代表为资产阶级和奴隶主,没有工人和小农的参与,因此该法不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故A项正确;从事商业、制造业和航海业的人数较少,不能说明美国工业资本的崛起,故

29、B项错误;材料是对与会代表财产状况和身份的统计,不能反映出制宪过程的状况,也与宪法的权威性无关,故C、D两项错误。二、简答题(共4题,52分)25.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说,他们只和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富兰克林认为,根据人民的普遍心理,只有国王才是北美的主权权威者。1776年发表的独立宣言则历数了英王的25条大罪,将其称为“专制君主”。据雷芳英王在殖民地形象的改变与北美独立意识的形成材料二 到1870年,在运到英国的棉花中,有60%来自美国。此后,美国始终是英国棉花的主要供应地。棉花也成为美国在1815年后最重要的经济发展动力,直到1860年,棉花出

30、口占美国国内出口总值的一半还多。据沃尔夫欧洲与没有历史的人民问题:(1)1773年,北美殖民地人民为什么只承认与“英王之间缔结了契约”?从当时英国政治体制的角度加以分析。(2)分析英王形象在北美殖民地人民心中从“主权权威者”变为“专制君主”的原因。(3)美国独立后,英美两国的经济联系并未切断。根据材料二,分析19世纪中前期英美两国在经济上的相互影响。【答案】(1)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制,英王统而不治;北美殖民地与英国的矛盾集中指向英国议会;北美人民实际上不承认英国殖民统治权。(2)北美殖民地思想家的独立主张广泛传播;北美殖民地的经济利益与英国的经济压榨政策产生尖锐矛盾并激化;英国以英王名义严厉惩处

31、北美殖民地;独立战争爆发。(3)美国是英国最重要的棉花供应地,为英国工业革命的发展提供了保证;英国从美国大量进口棉花,带动了美国经济发展【解析】 第(1)问应首先考虑英国当时的政治体制,其次应考虑北美的态度。第(2)问实际上回答北美独立战争的原因,需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采回答。第(3)问主要是回答英荚两国的经济联系,在回答时要注意是19世纪中前期。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材料二1955年4月,万隆会议召开。中国政府派出以周恩来为团长的代表团出席会议。会议期间,美国派特务到万隆活动,企图操纵会议。与会国之间也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产生了矛盾和分歧,对中国抱有敌意周恩来表现出了杰出的

32、外交智慧,他呼吁亚非各国撇开分歧,加强团结合作。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材料三中美建交联合公报的主要内容包括:(一)重申了上海公报中双方一致同意的各项原则,再次强调,中美两国任何一方都不应该在亚洲太平洋地区谋求霸权(二)“美利坚合众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在此范围内,美国人民将同台湾人民保待文化、商务和其他非官方关系”。(1)材料一中的分别与哪两次列强侵略战争有关?(2)材料一中中外交部长乔冠华开怀大笑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一中指的是什么事件?这一事件产生了什么影响?(3)材料二中,针对与会国之间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不同而产生的矛盾和分歧,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4)根据材料三,指

33、出中美建交的前提是什么?【答案】答案:(1)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4分)(2)原因: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2分)尼克松访华。(2分)影响:标志着中美关系之间结束了20多年的敌对状态(或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直接推动了中日关系的改善或中日建交。(4分)(3)“求同存异”的方针(2 分)(4)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2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从材料一中图片信息中可以看出,圆明园被焚烧是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英法联军的劫掠行为所致,而对于后者来说,辛丑条约的签订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结果。(2)结合所学知识和

34、图片反映出的信息不难判断出乔冠华开怀大笑是因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得到恢复,“跨洋握手”是指尼克松访华,中美实现了关系的正常化,这一事件对中国产生了积极影响:出现了西方国家与中国建交的高潮。(3)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对于万隆会议上中国代表团提出的一项基本政策“求同存异”是周恩来总理个人魅力的重要体现,他的见解得到了很多人的认可,这一原则也对国际间的相互交流产生了重要的意义。(4)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结合材料,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中美建交的核心原则是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这是中美建交的最根本的要求,这是针对台湾问题而言的,一个中国政策

35、是中国所必须坚持的。考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近代中国民主革命1840-1900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辛丑条约;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建国初期的重大外交活动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求同存异;现代中国对外关系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中美建交27.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津,因水而兴的城市。从金朝开始,随着北京成为都城,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就成为漕运的重要枢纽。南方大量的粮食经天津运往北京,形成“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以利京师”的格局。天津的估衣街等街巷都因毗邻河畔而繁华,有些街道名称的由来就是因这运河

36、舶来的商品在这里销售而形成的。由于交通便利,很多外地商人来津经商,运河两岸各类货栈、钱庄、会馆鳞次栉比,脚行、镖局等也应运而生,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近代天津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地,对外贸易迅速发展。当时天津的棉麻出口占全国出口总量的50以上。天津还成为早期工业和教育的兴盛之地,拥有被称为华北机器铸铁工业摇篮的三条石和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天津是运河载来的城市材料二:“镇江府位于大运河和扬子江的交汇之处,据守着一个极其重要的位置,因而在(那次)敌对期间,这里是大力防守的重镇之一。而它的陷落很大程度上加速了和平谈判的过程。”中国和中国人影像:约翰汤姆逊记录的晚清帝国材料三:至

37、近代,漕运业逐渐显得落后而多余。至l901年清政府下令停止漕运。随后运河两岸的扬州等城镇不同程度地衰落了。摘编自吴琦漕运与中国社会(1)依据材料一,归纳天津兴起与发展的原因和表现。(2)材料二中的“那次敌对”是指哪一历史事件?“它的陷落”为什么会加速和平谈判的进程?(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清政府停止漕运的原因(4)今天,继续维护和修缮大运河是否还有意义?谈谈你的看法。【答案】(1)兴起原因:古代天津拥有河运、漕运的便利;也是京城的门户。发展原因:近代以来,天津是较早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也是洋务运动与民族工业的发源地之一和学习西方的窗口兴起表现:市井繁华;商贾云集;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

38、民俗文化;发展表现:成为中国北方最大的商品集散地;拥有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2)鸦片战争。镇江地处大运河和长江的交汇之处,占领镇江就截断了漕运,截断了清政府的经济命脉。(3)近代交通运输业兴起,漕运业显得落后多余。(4)开放性问题。示例:有意义。京杭大运河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工程,是祖先留给我们的珍贵物质和精神财富,是重要人类文明遗产;运河沿线城市遗留有大量的文化遗存,两岸民俗风情的传承更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运河仍然具有现实价值,水运成本低廉,还是南水北调的重要通道。【解析】本题考查大运河对当地经济文化的影响,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归纳能力和联系所学解决问题的能力。(1)天津兴

39、起与发展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南、北运河与海河交汇处的三岔河口就成为漕运的重要枢纽” “天津还成为早期工业和教育的兴盛之地”等信息,联系史实,这种现象同天津较早成为通商口岸和洋务运动的开展有关,据此回答。兴起与发展的表现,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形成半天下之财赋,悉由此路而进,以利京师的格局。天津的估衣街等街巷都因毗邻河畔而繁华”“逐渐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天津还成为早期工业和教育的兴盛之地,拥有被称为华北机器铸铁工业摇篮的三条石和中国第一所大学北洋大学”等信息来回答。(2)联系所学可知,“那次敌对”事件是指鸦片战争。“它的陷落”加速和平谈判进程的原因,应当联系镇江的地理位置,从对清政

40、府漕运事业的影响来说明。(3)清政府停止漕运的原因,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至近代,漕运业逐渐显得落后而多余”,联系近代交通运输业的发展状况来说明。(4)今天继续维护和修缮大运河的意义,可以从大运河是重要的人类文明遗产、是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仍然具有现实价值等方面来回答。28.中国古代中央权力的制约与分权材料一:思想家主张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董仲舒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谴告之而不知变,乃见怪异以惊骇之;惊骇之尚不知畏恐,其殃咎乃至顾炎武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众治之而刑措(放弃不用)矣材料二:上(太宗)谓

41、黄门侍郎王曰:“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资治通鉴宋朝设官之制中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于禁中(皇宫),是谓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马端临文献通考卷47宋初,中枢权力机构在事权上不相上下、互相钳制。选编自王志立北宋官僚权力制约机制研究(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简析三位思想家的主张是如何体现制约君权的。(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说明唐、宋中枢权力的分权与制约。【答案】(1)孟子主张“民贵君轻”,统治者要得民心,以德治限制君权;董仲舒主张“天人感应”“君权神授”,统治者失德会有天

42、谴灾异,以神权限制君权;顾炎武主张“众治”(君臣共治),反对君主专制,以制度来限制君权。(2)唐朝中央设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封驳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通过决策程序以体现相互制约。宋朝的宰相掌行政权、枢密使掌军权、三司使掌财权。通过分管不同事务以体现相互制约。【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专制主义的演变。从孟子、董仲舒和顾炎武限制君权的主张,唐宋中枢权力的分权与制约等方面来分析。(1)从材料“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孟子的限制君权的主张;从材料“凡灾异之本,尽生于国家之失。国家之失乃始萌芽,而天出灾害以谴告之”中可以分析出董仲舒主张;从材料“人君之于天下不能以独治也,独治之而刑繁矣”中可以得出顾炎武的主张。(2)从材料“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中央设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分别负责决策、封驳和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通过决策程序以体现相互制约。从材料“政事堂,与枢密院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在事权上不相上下、互相钳制”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得出,宋朝的宰相掌行政权、枢密使掌军权、三司使掌财权。通过分管不同事务以体现相互制约。- 18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期中试卷 > 高一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