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上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卷及答案(1)

上传人:Al****81 文档编号:102193 上传时间:2019-11-26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上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卷及答案(1)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019上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卷及答案(1)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019上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卷及答案(1)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9上半年高中历史教师资格考试面试试题(1)一、高中历史“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题目来源:5月16日 重庆市 面试考题1.题目:“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2.内容:1981年起,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在他任期内,美苏关系出现了新的变化。苏联因实力下降而无法保持和美国竞争的势头,美国在步步逼近的同时,更多地以“缓和”促使苏联内部发生变化。里根执政之初,指出所谓新“遏制”政策,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美国政府大量增加军事开支,增加军事力量,提出“灵活反应战略”,目的是重新夺取军事优势,使美国可以打赢各种形式与规模的战争。1983年3月,里根政府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

2、“星球大战计划”,准备建立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系统,企图凭借强大的经济、科技实力,提高核威慑力量,带动科技、经济的发展,对苏联施加压力,进而拖垮苏联。同时,里根政府还开展了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把苏联称为“罪恶的帝国”,号召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十字军讨伐”。1983年,美国国会拨巨款,以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共政党和组织,资助“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的活动,加强宣传。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针对“星球大战计划”提出两个问题。(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答辩题目1.简述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的特点。2.在课堂教学中,提问需要注意哪些原则?考题解析教学过程

3、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播放星球大战片段,提出问题:美国里根总统执政时期提出了一项战略防御计划,有人就借用了这部电影的名字,称之为“星球大战计划”,该项战略防御计划是什么呢?为什么会提出?造成了什么影响?引起学生思考,从而导入新课。环节二:新课讲授(一)新“遏制”政策背景教师引导学生复习前一节课所学美苏争霸前两个阶段,接着给出美苏争霸第三阶段的材料,提出问题: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的总体态势是什么?具体表现是什么?学生根据所给资料回答:美攻苏守,美国对苏联采取强硬措施,苏联被迫由全面进攻转为收缩。美国在步步进逼的同时,以“缓和”促进苏联内部发生变化。教师接着问:美苏争霸第三阶段,美国形势一片大好

4、,对此,当时总统里根采取了什么政策?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回答:新“遏制”政策。教师补充:里根认为美国国际地位下降原因在于对苏政策过于软弱,主张强硬对抗苏联扩张,重新确立美国在全世界的领导地位,因而被称为新“遏制”政策,新“遏制”政策鼓吹“以抗击苏联扩张为中心,重振国威”和“以实力求和平”。(二)新“遏制”政策内容1.教师出示关于里根政府军费开支、驻外兵力、放弃“一个半战争”观点的资料,提出问题:为了实行新“遏制”政策,里根政府采取了什么措施?学生根据所给材料和教材内容回答:政府大量增加军事开支,增加军事力量,提出“灵活反应战略”。教师接着问:该措施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回答:目的是重新夺取军事优势,使

5、美国可以打赢各种形式与规模的战争。教师补充:所以里根政府实施的这些军事措施的实质是“以实力求和平”,重振国威,遏制苏联。2.教师接着出示里根“和平与国家安全”的演说词、反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战略防御计划(包括主要内容、具体开支等)等资料,提出问题:为了实现“以实力求和平”,里根政府又采取了哪些措施?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及所给资料回答:里根政府提出“战略防御计划”即“星球大战计划”,准备建立多层次多手段的反弹道导弹系统。教师接着出示苏联解体后曝光的关于“星球大战计划”的资料,提出问题:“星球大战计划”成功了吗?学生回答:没有成功,是一场彻底的骗局。教师接着问:所以里根政府花费近千亿美元实行“星球大战”

6、计划的目的是什么?学生小组讨论发言后教师总结:“星球大战”计划只是美国政府为了利用自己经济科技上的优势拖垮苏联而采取的手段。它对美国对苏战略的重大意义在于改变了美国的核战略和国家安全战略,增强了美国威慑的稳定性;以“星球大战计划”改变美苏竞争的方向,发挥美国的技术优势,向苏联施加更大的压力。3.教师提问:除了增加军事开支,增加军事力量,实行“星球大战计划”外,里根政府为了对付苏联还采取了什么措施?学生根据课本内容回答:里根政府还开展了意识形态上的宣传大战,把苏联称为“罪恶的帝国”,号召对苏联进行意识形态上的“十字军讨伐”。支持社会主义国家内部的反共政党和组织,资助“美国之音”“自由欧洲电台”的

7、活动,加强宣传。教师补充:美国意识形态宣传大战的实质是从美国利益出发,通过向苏联、东欧国家的人民特别是青年“传播国际以及苏联、东欧国家内发生的重大信息”,介绍西方社会的成就、生活及价值观念,促进苏联、东欧的“言论自由”和“人权原则受到尊重”,润物细无声,从而达到“和平演变”的目的。(三)新“遏制”政策的影响教师出示20世纪80年代美苏争霸情况的资料,提出问题:新“遏制”政策对苏联造成了什么影响?学生根据材料及教材回答:苏联陷入了内外交困之中,开始转攻为守,继续强调缓和与合作,力求维持既得成果。加快了东欧巨变、苏联解体的步伐。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教师采用师生共同总结的形式,带领学生共同复习本节

8、课所学。作业:教师让学生课下搜集关于“星球大战计划”的资料,下节课分享。板书设计“以实力求和平”与新思维(一)新“遏制”政策背景美攻苏守(二)新“遏制”政策内容实质措施(三)新“遏制”政策的影响答辩题目解析1.简述20世纪80年代美苏关系的特点。参考答案20世纪80年代是美苏关系发展历程的第三阶段。其特点可以概括为初期美攻苏守,中期以后逐渐缓和,80年代末90年代初以苏联一极坍塌为结果导致冷战的结束。这一阶段美国对苏联的态度由强硬逐渐转为缓和,尤其是在布什政府时期,美国对苏联的软化手段更为隐蔽,更加具有迷惑性。2.在课堂教学中,提问需要注意哪些原则?参考答案(1)针对性原则:要针对教材内容、教

9、学目的以及学生的疑难而设计和提出问题,做到有的放矢。(2)可接受性原则:课堂提问首先应注意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每个学生的不同个性、不同水平,正确估计学生的能力,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深度的问题。设计的问题要有区别,要有不同的深度和难度要求。(3)循序渐进性原则:要求教师按教材内容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近及远、由简到繁的设计提问。(4)学生主体性原则:课堂提问的目的在于充分发挥和调动学生的内部动机和作用。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引导学生去探求真理;二是要鼓励学生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是欢迎学生发表创新见解,并及时予以鼓励。二、高中历史废分封,设郡县

10、题目来源:5月18日 江苏省淮安市 面试考题1.题目:废分封,设郡县2.内容:秦统一之初,有人向嬴政提出在燕、齐、楚等地分封子弟的建议,希望以此方式控驭不断扩大的疆土。嬴政坚决否定了分封的主张,坚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秦代的地方政权机构,共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每郡下设若干县,县置县令(长)、县丞和县尉。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有乡吏,里有里典。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为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地发挥应有效能,秦帝国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

11、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秦法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统一王朝制度的基础,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用相关的史料。(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4)针对学生特点,围绕郡县制至少提出两个问题。答辩题目1.郡县制之下,郡守和县令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历史学科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12、?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秦始皇作为大一统帝国的开创者,不仅骁勇善战,在治国理政上也有着独特的“创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始皇的哪些创举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秦始皇设立了皇帝制度和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使得自己大权独揽,军国大权始终掌握在皇帝一人的手中。教师过渡:秦始皇在地方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呢?又带来了哪些影响?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材。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背景教师提问: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我们知道秦代在地方采取的统治措施是废分封,设郡县。秦始皇为什么不采用之前实行的分封制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通过材料我们知道在秦统一之初,很多大臣仍然建议实行分封制,以此巩

13、固不断扩大的疆域。但是由于分封制会导致诸侯离心倾向加强,所以会成为分裂动荡的隐患,因此在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坚决否定了分封制的主张,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二)郡县制教师提问:作为地方行政机构的郡县制有什么特点呢?设置了哪些官吏进行管理?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教师总结: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共分郡县两级,与之相对应的建立起地方官僚体系。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每郡下设若干县,县置县令(长)、县丞和县尉。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有乡吏,里有里典。教师追问:这些官吏分别负有怎样的职责?从材料中又能够提取哪些信息呢?(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

14、于中央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课县令长。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郡守是一郡的最高长官,郡丞辅佐郡守处理行政和刑狱事务,郡尉负责军事和治安;县长是一县之长,县丞和县尉职责与郡丞和郡尉相似。此外还设置了监察机构。在基层有“三老”掌教化;啬夫,负责司法和税收;游徼,管理地方治安。教师总结:从材料中,还能够看出,秦代郡县官吏都是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而且秦代对地方官吏的任免和考核非常严格。(三)法律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秦代还制定了法律来辅助管理。从下面相关材料中,我们能够提取到哪些历

15、史信息?秦法以“轻罪重刑”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如犯了轻微的小罪,就会被处以严酷的刑罚。有学者统计,秦代的刑法不下20余种,如宫、黥。同是死刑,也名目繁多,如戮、坑、绞车裂等。秦法对于嬴政雷厉风行地推行各种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秦法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四)影响教师提问:秦代采取的统治措施,都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请同学们结合所学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讨论6分钟。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其中央与地方官制基本原

16、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对后世影响深远;(2)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强化了中央对地方和普通民众的控制;(3)严刑峻法等措施使得对于民众的统治过于严苛,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教师结合板书,系统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作业:课下搜集有关秦始皇陵考古勘察的报道,体会其中展现的时代精神风貌。板书设计废分封,设郡县(一)背景(二)郡县制郡县(三)法律严苛(四)影响答辩题目解析1.郡县制之下,郡守和县令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参考答案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令或县长: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2.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历史

17、学科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参考答案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有着充分地进行科学教育的条件。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一是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科学素养的培养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教材中包含有丰富的与科学相关的史实,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在课堂上营造出浓厚的求知氛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持续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领略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从而提高对科学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二是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科学需要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合

18、乎理性的思维,需要探索、质疑和创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较有质量的问题去开启学生思维的机器,学生形成了存疑的习惯后就会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三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学习树立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观念和价值取向。科学素养渗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妥善处理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对杰出人物历史事件的学习、探讨和评价,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三、高中历史废分封,设郡县题目来源:5月18日 江苏省淮安市 面试考题1.题目:废分封,设郡县2.内容:秦统一之初,有人向嬴政提出在燕、齐、楚等地分封子弟的建议,希望以

19、此方式控驭不断扩大的疆土。嬴政坚决否定了分封的主张,坚持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秦代的地方政权机构,共分郡、县两级。与此相适应,建立了一整套地方各级官僚体系。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每郡下设若干县,县置县令(长)、县丞和县尉。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有乡吏,里有里典。皇帝的命令,通过三公九卿,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以直达百姓。为维持各级官僚机构的正常运行和更好地发挥应有效能,秦帝国还制定了一套选拔和考察官吏的制度。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秦法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由秦代开始形成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

20、,奠定了中国古代大统一王朝制度的基础,其中央与地方官制的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提高了行政效率,强化了对地方的控制,对此后2000多年的中国政治与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3.基本要求:(1)请在10分钟内完成试讲内容。(2)教学过程中适当的引用相关的史料。(3)有必要的板书设计。(4)针对学生特点,围绕郡县制至少提出两个问题。答辩题目1.郡县制之下,郡守和县令的主要职责是什么?2.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历史学科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考题解析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提问:秦始皇作为大一统帝国的开创者,不仅骁勇善战,在治国理政上也有着独特的“创举”。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秦始

21、皇的哪些创举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秦始皇设立了皇帝制度和以三公九卿为代表的中央官制,使得自己大权独揽,军国大权始终掌握在皇帝一人的手中。教师过渡:秦始皇在地方采取了怎样的统治措施呢?又带来了哪些影响?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阅读教材。环节二:新课讲授(一)背景教师提问:通过对教材的阅读,我们知道秦代在地方采取的统治措施是废分封,设郡县。秦始皇为什么不采用之前实行的分封制呢?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通过材料我们知道在秦统一之初,很多大臣仍然建议实行分封制,以此巩固不断扩大的疆域。但是由于分封制会导致诸侯离心倾向加强,所以会成为分裂动荡的隐患,因此在李斯的建议下,秦始皇坚决否定了分封制的主张,在全国范围

22、内推行郡县制。(二)郡县制教师提问:作为地方行政机构的郡县制有什么特点呢?设置了哪些官吏进行管理?学生阅读教材回答,教师总结:秦代的地方行政机构,共分郡县两级,与之相对应的建立起地方官僚体系。郡是中央政府以下的一级统治机构,郡设郡守、郡丞和郡尉;每郡下设若干县,县置县令(长)、县丞和县尉。县以下有乡、里等基层机构,乡有乡吏,里有里典。教师追问:这些官吏分别负有怎样的职责?从材料中又能够提取哪些信息呢?(秦)郡县官吏统统由享受俸禄的职业官僚担任,任免权集中于中央守掌行政,郡尉掌军事,郡监御史掌监察郡县官必须服从朝廷的统一调动。官员调任官职,不得携带旧部属吏。每年正月“大课”,中央考课郡守,郡守考

23、课县令长。学生回答,教师总结:郡守是一郡的最高长官,郡丞辅佐郡守处理行政和刑狱事务,郡尉负责军事和治安;县长是一县之长,县丞和县尉职责与郡丞和郡尉相似。此外还设置了监察机构。在基层有“三老”掌教化;啬夫,负责司法和税收;游徼,管理地方治安。教师总结:从材料中,还能够看出,秦代郡县官吏都是由中央任免,不能世袭,实行俸禄制,而且秦代对地方官吏的任免和考核非常严格。(三)法律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秦代还制定了法律来辅助管理。从下面相关材料中,我们能够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秦法以“轻罪重刑”为立法的指导思想。如犯了轻微的小罪,就会被处以严酷的刑罚。有学者统计,秦代的刑法不下20余种,如宫、黥。同是死刑,也

24、名目繁多,如戮、坑、绞车裂等。秦法对于嬴政雷厉风行地推行各种巩固中央集权的措施,发挥过重要的作用,但同时也给人民带来了极大的苦难。学生回答,教师总结:秦帝国制定的法律十分细密、严苛。秦法是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政治体制的工具。(四)影响教师提问:秦代采取的统治措施,都带来了哪些影响呢?请同学们结合所学以历史兴趣小组为单位,讨论6分钟。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总结:(1)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制度的基础,其中央与地方官制基本原则为历代王朝所继承,对后世影响深远;(2)提高了行政效率,也强化了中央对地方和普通民众的控制;(3)严刑峻法等措施使得对于民众的统治过于严苛,

25、使人民处境日趋恶劣。环节三:小结作业小结:教师结合板书,系统归纳总结本节课知识。作业:课下搜集有关秦始皇陵考古勘察的报道,体会其中展现的时代精神风貌。板书设计废分封,设郡县(一)背景(二)郡县制郡县(三)法律严苛(四)影响答辩题目解析1.郡县制之下,郡守和县令的主要职责是什么?参考答案郡守:郡的最高行政长官,对上承受中央命令,对下督责所属各县,定期向丞相汇报工作。县令或县长:县的长官,主要任务是治理民众。2.科学素养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历史学科应该如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参考答案历史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有着充分地进行科学教育的条件。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渗透科学素养的培养可以从以下

26、几方面做起:一是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对科学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科学素养的培养首先取决于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历史教材中包含有丰富的与科学相关的史实,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各种手段,在课堂上营造出浓厚的求知氛围,激发学生对科学的持续兴趣,进而引导学生自觉主动的学习。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领略到隐藏在现象背后的科学道理,从而提高对科学的理解能力和认识水平。二是通过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科学需要辩证唯物主义的实事求是的态度,合乎理性的思维,需要探索、质疑和创新。教师可以在教学中设计较有质量的问题去开启学生思维的机器,学生形成了存疑的习惯后就会不断地去探索和发现,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三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学习树立学生对科学的正确观念和价值取向。科学素养渗透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以正确的理论来指导自己妥善处理和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对杰出人物历史事件的学习、探讨和评价,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考试 > 教师资格考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