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李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1422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6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李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李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李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李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2019-2020学年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李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9-2020学年四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李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8分)1(3分)书写:请你在下面方格内抄写下面这首诗。注意:正楷、不能抄错、不能损坏书写纸。观书有感朱熹半 亩 方 塘 一 鉴 开,天 光 云 影 共 徘 徊。问 渠 那 得 清 如 许,为 有 源 头 活 水 来。2(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嫩(nn)芽 黄晕(yn) 分歧(q) 澄清(chng qng)B捶(chu)打 憔悴(su) 澹澹(dn) 莅临(l ln)C酝酿(ling)脸 脸颊(ji) 竦峙(sng) 粗犷(c gung)D匿(n)名 徘徊(hu) 唱和(h

2、) 绿茵茵(l yn yn)3(3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鳞鳞的鱼塘。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C一点点黄晕的光,哄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D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4(3分)下列句子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黄明的自我介绍很精彩,台下的同学们不可抗拒地鼓起掌来。B运动会上,同学们各得其所。运动健将们参加比赛,啦啦队员们都是文艺活跃分子。C陆新生日那天收到爸爸的礼物一台笔记本电脑,真令他喜出望外。D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5(3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

3、的一项()A开学前,我去书店买了笔、橡皮擦、练习册等文具。B他很早就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C我家有许多本书籍,我最喜欢的一本是城南旧事。D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6(3分)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7(10分)名著阅读(1)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A)上段文字选自是鲁迅先生唯一一本散文集 ,中的 。(B)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

4、的感受,揭示 。作品着重分析了 、 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2)西游记中孙悟空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 。猪八戒又叫 ,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悟净,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 。二、古诗文阅读(32分)(一)名句默写:8(12分)请根据提示用正楷字工整地默写相应的诗文名句。(1)客路青山外, 。 ,风正一帆悬。 ,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 。(王湾次北固山下)(2)我寄愁心与明月,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夜发清溪向三峡, 。(李白峨眉山月歌)(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 。日

5、月之行, ,星汉灿烂, 。(曹操观沧海)(5)写出你积累的连续两句吟咏雪的诗句 , 。9(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小题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 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 。(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3)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0(16分)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

6、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与友期行 下车引之 尊君在不 元方入门不顾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你觉得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元方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你怎样看?(5)文中“君”、“尊君”、“家君”分别指什么?你还知道与君相关的敬称吗?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0分)11(14分)秋天的黄昏丁立梅 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

7、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

8、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

9、棉花太暖和了啊。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

10、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2013年第35期)(1)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语。(2)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

11、的含义。(3)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4)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5)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12(16分)你在伞里吗?白丽娜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的腋窝下一次又一次用力。我问道:“你在伞里吗?”“妈妈,在!”女

12、儿的回答响亮而干脆,那语气里的阳光,穿过这晦暗的雨幕感染着我的心。女儿今天是太高兴了期中考试,她语文、数学都得了一百分,按照考前的承诺,我要请她吃一顿肯德基。女儿左手攥着的纸袋里,此刻就装着她小小的愿望,热乎乎的,与她热乎乎的小脸一起紧贴着我的后背。车子一颠一颠,女儿的小脸和那纸袋与我的背脊若即若离,那温暖也就一阵一阵可就是这一阵一阵的温暖,让我寒雨里的心一阵阵颤栗!肯德基的店铺在这个城市里随处可见,但我的女儿对肯德基却一直保持着向往与好奇。去年她9岁生日那天,我第一次带她去肯德基,她用薯条蘸着番茄酱,放进嘴里小心翼翼地嚼,那满足的眼神让我几乎不敢面对为了自己的梦想,我辞职来到这座城市快两年了

13、,我不得不节约血汗换来的每一分钱,以应付房租、伙食费以及女儿不菲的借读费。小小的女儿,便也常常受我所累,有时一些小小的愿望都难以实现雨没停,风也没停,而我们离租住的小屋还很远。我把胳肢窝里的女儿的小手夹得紧一些,想让她省些力气。与此同时,我又问了一遍:“你在伞里吗?”女儿的回答还是那一声响亮而干脆的“在”!到家了,我用腿撑着车,腾出左手抓住伞柄,好让女儿抽出手来。当我转过脸的刹那,我呆住了女儿几乎全身湿透!但她微笑着,扯了扯我的上衣,又拍拍那个纸袋,紧紧地抱在胸前:“它没湿,还热着呢!”泪水和着雨水,从我的脸上流淌下来一瞬间打湿了我的脸(1)请用一句话概括故事的内容。(2)“妈妈”两次问“你在

14、伞里吗”,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妈妈;女儿两次“响亮而干脆的回答在”,可以看出这是一个 的女儿。(根据理解,填写恰当的词语)(3)第段中加点的词“砸”换成“落”好不好?为什么?(4)读了这篇选文后,谈一谈你的感受?(不少于60字)四、作文(60分)13(60分)只要我们留心观察,用心体验,就会发现生活会让我们认识到许多美好的事物、或者印象深刻的人。请以“我的初中校园”或“我的一位初中老师”为题,作一篇文章。要求:1、中心明确,条理清楚,有真情实感。(不得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2、文体不限,字数不少于600字。3、字迹工整,卷面整洁。(必须达到要求,否则作文降一个等级)2019-2020学年四

15、川省资阳市安岳县李家中学七年级(上)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8分)1(3分)书写:请你在下面方格内抄写下面这首诗。注意:正楷、不能抄错、不能损坏书写纸。观书有感朱熹半 亩 方 塘 一 鉴 开,天 光 云 影 共 徘 徊。问 渠 那 得 清 如 许,为 有 源 头 活 水 来。【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汉字的抄写,注意用正楷或行楷抄写,做到美观、规范、正确。【解答】答案:观书有感朱熹半 亩 方 塘 一 鉴 开,天 光 云 影 共 徘 徊。问 渠 那 得 清 如 许,为 有 源 头 活 水 来。【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正楷书法要笔划平正,结体整齐,工妙于点画,神韵于结体。标点

16、符号各占一格。2(3分)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嫩(nn)芽 黄晕(yn) 分歧(q) 澄清(chng qng)B捶(chu)打 憔悴(su) 澹澹(dn) 莅临(l ln)C酝酿(ling)脸 脸颊(ji) 竦峙(sng) 粗犷(c gung)D匿(n)名 徘徊(hu) 唱和(h) 绿茵茵(l yn yn)【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内出现的常用重点生字词的准确识读能力以及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识辨能力,难度不大。【解答】A正确;B“憔悴(su)”读作“cu”;C“酝酿ling”读作“ning”;D“徘徊(hu)”读作“hui”;“唱和h”读作“h”;故选:A。【点评】

17、汉字当中有很多多音字,要结合平时的课文学习来归类整理。要结合汉字的拼音规则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能准确辨析。3(3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A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鳞鳞的鱼塘。B看着三轮车远去,也绝没有想到那竟是永远的决别。C一点点黄晕的光,哄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D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分析】本题考查字形辨析,解答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句意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正确与否。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解答】A有误,“水波鳞鳞”应写作“水波粼粼”;B有误,“决别”应写作“诀别”

18、;C有误,“哄托”应写作“烘托”;D正确。故选:D。【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做个有心人,平时学习时需要对文章中出现的词语进行积累。4(3分)下列句子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A黄明的自我介绍很精彩,台下的同学们不可抗拒地鼓起掌来。B运动会上,同学们各得其所。运动健将们参加比赛,啦啦队员们都是文艺活跃分子。C陆新生日那天收到爸爸的礼物一台笔记本电脑,真令他喜出望外。D那种清冷是柔和的,没有北风那样咄咄逼人。【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具体语境中成语的运用正误的辨析能力。要结合积累的成语来分析,在平时的学习中,首先我们对于遇到的成语要做好积累,其次是注意可以从词义、词语的感情色彩、习惯用法等方面进行归纳。成语

19、常见的错误有: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当、用错对象、重复冗赘、谦敬错位、自相矛盾、不合语境等。【解答】A使用有误,不可抗拒:不可以违抗某个人的话或指令,要按照他的意思去做。指不能避免的自然灾害等。属望文生义,是错误的;B使用正确,各得其所:原指各人都得到满足。后指每个人或事物都得到恰当的位置或安排。C使用正确,喜出望外:形容遇到意料之外的好事而特别高兴。合乎句意,是正确的;D使用正确,咄咄逼人:咄咄:使人惊奇的声音。形容气势汹汹,盛气凌人,使人难堪。也指形势发展迅速,给人压力。故选:A。【点评】解答此类题,需要正确的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具体语境分析运用是否恰当。总之,

20、做好该题,理解词义是最关键的。5(3分)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A开学前,我去书店买了笔、橡皮擦、练习册等文具。B他很早就对天文学产生了兴趣。C我家有许多本书籍,我最喜欢的一本是城南旧事。D请把这件事你不要放在心上。【分析】本题考查病句的辨析,常见的病句类型有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混乱、结构混乱、语意不明、语言赘余等。先通读全文,凭语感判断正误,如果不能判断的,可以压缩句子,看搭配是否得当,找出病因。【解答】A有误,并列不当,“练习册”不属于文具,去掉“文具”;B正确;C有误,用词不当,去掉“籍”;D有误,语序不当,改为“请你不要把这件事放在心上”。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病句

21、的辨析,注意把握常见类型及修改方法,平时在语言表达中,要注意病句的发生。6(3分)以“梨花院落溶溶月”为上句,下面能与它构成对偶句的一项是()A柳絮池塘淡淡风B榆荚临窗片片雪C带水芙蕖点点雨D丁香初绽悠悠云【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联的理解、掌握能力。解答此题,要求掌握对联的一些基本知识,如语句对仗,词性相同,还要注意修辞运用,语境是否符合等方面。【解答】梨花院落溶溶月,梨花院落,偏正词组,对柳絮池塘,偏正词组;溶溶,叠词,对淡淡,叠词;月,名词,对风,名词。故选:A。【点评】对仗的具体内容,首先是上下两句平仄必须相反,其次是要求相对的句子句型应该相同,句法结构要一致,如主谓结构对主谓结构,偏正结

22、构对偏正结构,述补结构对述补结构等。有的对仗的句式结构不一定相同,但要求字面要相对。再次,要求词语所属的词类(词性)相一致,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形容词对形容词等;词语的“词汇意义“也要相同。如同是名词,它们所属的词义范围要相同,如天文、地理、宫室、服饰、器物、动物、植物、人体、行为、动作等同一意义范围内的词方可为对。对仗的运用有宽有严,因而出现各种不同类型,有工对、邻对、宽对、借对、流水对、扇面对等。在内容上则有言对、事对、正对、反对等名目。7(10分)名著阅读(1)过了十多天,或者一个月罢,我还很记得,是她告假回家以后的四五天,她穿着新的蓝布衫回来了,一见面,就将一包书递给我,高兴地说

23、道:“哥儿,有画儿的三哼经我给你买来了!”(A)上段文字选自是鲁迅先生唯一一本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阿长与山海经。(B)二十四孝图从当时的儿童读物谈起,记述儿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揭示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作品着重分析了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指斥这类封建孝道不顾儿童的性命,将“肉麻当作有趣”,“以不情为伦纪,诬蔑了古人,教坏了后人”。(2)西游记中孙悟空为西天取经立下汗马功劳,后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又叫悟能,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净坛使者。悟净,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封为金身罗汉。【分析】本题考查名著内容及文学常识的识记能力。解答此题,学生必须对选项中涉及的名著内容熟悉,了解相关

24、文学常识,才能准确把握语文段出处、重要故事情节及人物封号等。【解答】答案:(1)(A)朝花夕拾,阿长与山海经。(B) 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2)斗战胜佛。悟能,净坛使者。金身罗汉。【点评】解答此题,学生不仅要熟悉名著中人物及相关情节,还要了解与人物相关的经历,了解作品的写作特色及主题。读了原著,方可轻松应对这些题目。二、古诗文阅读(32分)(一)名句默写:8(12分)请根据提示用正楷字工整地默写相应的诗文名句。(1)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王湾次北固山下)(2)我寄愁心与明月,随

25、风直到夜郎西。(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李白峨眉山月歌)(4)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5)写出你积累的连续两句吟咏雪的诗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分析】本题考查了学生古诗文名句默写能力。学生答题时要正确理解句意,边诵边写,规范书写,认真检查,力求不出错别字。【解答】答案:(1)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 海日生残夜 归雁洛阳边(重点字:雁)(2)随风直到夜郎西(重点字:郎)(3)思君不见下渝州(重点字:渝)(4)秋风萧瑟 洪波涌起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重点字:瑟)(5)忽

26、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点评】做好本题要保证不出现错别字还要理解句意恰当使用。9(4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列各小题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1)这首小令在写作上运用了寓情于景的写法,能显示全篇主旨的一个词语是断肠。(2)小令中“枯藤”“老树”“昏鸦”“西风”“瘦马”“夕阳”等词语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3)这首小令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分析】天净沙秋思是元曲作家马致远创作的小令,是一首著名的散曲作品。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它抒发了

27、一个漂泊的游子凄苦愁楚之情。这支小令句法别致,前三句全由名词性词组构成,一共列出九种景物,言简而意丰。全曲仅五句二十八字,语言极为凝练却容量巨大,意蕴深远,结构精巧,顿挫有致,被后人誉为“秋思之祖”。【解答】(1)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诗歌的写作手法或作者的情感态度。此曲以多种景物并置,组合成一幅秋郊夕照图,让天涯游子骑一匹瘦马出现在一派凄凉的背景上,从中透出令人哀愁的情调,抒发了一个飘零天涯的游子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运用了寓情于景,借景抒情的手法。“断肠”一词写出了游子的凄楚。(2)通过阅读,理解诗歌内容,把握各个意象之间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前三行全是写景,十八字白描勾

28、勒出这样一幅生动的深秋晚景图。“枯藤老树昏鸦”中“枯”“老”“昏”三个词描绘出当时诗人所处的悲凉氛围。“小桥流水人家”描绘了一幅安宁、和谐的景象,与沦落异乡的游子相映,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使“断肠人”更添悲愁。“古道西风瘦马”正是诗人当时自己的真实写照,他长期奔波与劳累已不言而喻了。这与归巢的昏鸦与团聚的人家真可谓构成了鲜明的对照。作者寄情于物表达天涯沦落人的凄苦之情。因此描绘的是一幅萧瑟(萧索)、荒凉的深秋晚景图。(3)本题考查学生对作者感情的理解与掌握。这首小令通过描写枯藤、老树、乌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等意象,“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点名主旨,表达了游子孤寂愁苦

29、,思念家乡的情感。答案:(1)寓情于景;断肠。(2)深秋晚景图。(3)游子孤寂愁苦的心情。参考译文:天色黄昏,一群乌鸦落在枯藤缠绕的老树上,发出凄厉的哀鸣。小桥下流水哗哗作响,小桥边庄户人家炊烟袅袅。古道上一匹瘦马,顶着西风艰难地前行。夕阳渐渐地失去了光泽,从西边落下。凄寒的夜色里,只有孤独的旅人漂泊在遥远的地方。【点评】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描写的景物特点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10(16分)文言文阅读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

30、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与友期行约定下车引之代词,代元方尊君在不同“否”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3)你觉得友人是一个怎样的人?元方又是一个怎样的孩子?(4)在友人“惭”“下车引之”时,元方却“入门不顾”是否失礼?你怎样看?(5)文中“君”、“尊君”、“家君”分别指什么?你还知道与君相关的敬称吗?【分析】参考译文: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出行,约定在中午。过了中午还没到,陈太丘不再等候就离开了。离开后

31、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七岁,在门外玩耍。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现在已经离开了。”朋友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君子啊!和别人相约出行,却丢下别人自己走。”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您没到,这是不讲信用(的表现);对孩子骂他父亲,这是没礼貌(的表现)。”朋友惭愧,下车去拉元方,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了大门。【解答】(1)本题考查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句意为:和朋友相约出行。期:约定。句意为:下车去拉元方。之,代词,代元方。句意为:你的父亲在吗。不:通假字,同“否”。句意为:元方头也

32、不回地走进了大门。顾:回头看。(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有:至,到;信,信用;子,孩子。句意为:您中午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不讲礼貌。(3)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的分析。答题时需要通晓全文大意,理解相关的语句。根据文中的叙述,可以看出友人不守时,自己错过了时间,还抱怨别人不等自己,并破口大骂“非人哉”,是一个没有礼貌的人;从“友人惭”中可知,能知错就改。而文中的元方当时年幼,面对父亲的友人骂自己的父亲,没有丝毫的畏惧,还有理有据地辩驳

33、,可以看出他的聪明、不卑不亢。(4)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属于开放性试题,答案不唯一,设想合理即可。认为元方不失礼,可指出友人的错误,表现元方的行为合理;认为元方失礼,则可从给人以改过的机会来阐述理由。(5)第一问:本题考查理解谦辞和敬词。解答此题需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来分析即可。“尊君在不?”的意思是:你的父亲在吗;“尊君”指的是别人的父亲。“君与家君期日中”的意思是: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君”是对别人的尊称,“尊君”指的是别人的父亲。第二问:本题考查积累敬词。解答此题时需在平时学习中识记和积累有关的敬词即可。结合掌握的知识可知,与君相关的敬称有:君子、主君、名君。答案:(1)约定

34、;代词,代元方;同“否”;回头看。(2)您中午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他的父亲,就是不讲礼貌。(3)友人:不守时,不懂得礼节;知错能改。元方:聪明,落落大方,不卑不亢。(4)示例:不失礼,因为友人失信、失礼在先,元方这么做能让他明白自己的错误所在;示例:失礼,因为每个人都会犯错,友人已经知道“惭”了,应给别人改过的机会。(5)文本中的君是对别人的尊称;尊君指的是别人的父亲;家君则指的是自己的父亲。君子、主君、名君。【点评】顾顾野有麦场(看)元方入门不顾(回头看)顾不如蜀鄙之僧哉(难道)三顾臣于草庐之中(看望,拜访)三、现代文阅读:阅读短文回答问题(30分)11(14分)秋天的黄昏丁立梅

35、城里是没有黄昏的。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 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博大的。它在旷野上坐着;它在人家的房屋顶上坐着;它在鸟的翅膀上坐着;它在人的肩上坐着;它在树上、花上、草上坐着,直到夜来叩门。 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 选一处河堤,坐下吧。河堤上,是大片欲黄未黄的草。它们是有眼睛的,它们的眼睛,是麦秸色的,散发出可亲的光。它们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依相偎,相互安抚。这是草的暮年,慈祥得如老人一样。你把手伸过去,它们摩挲着你的掌心,一下,一下,轻轻地。像多年前,亲爱的老祖母。你疲惫奔波的心,突然止息。 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这个时候,庄稼收割了

36、,繁华落尽,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你很想知道田野在想什么,得到与失去,热闹与寥落,这巨大的落差,该如何均衡?田野不说话,它安静在它的安静里。岁月枯荣,此消彼长,焉有得?焉有失?不远处,种子们正整装待发,新的一轮蓬勃,将在土地上重新衍生。 还有晚开的棉花呢。星星点点的白,点缀在褐色的棉枝上,这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捡拾棉花的手,不用那么急了。女人抬头看看天,低头看看花,这会儿,她终于可以做到从容不迫,稻谷都进了仓,农活不那么紧了。她细细捡拾棉花,一朵一朵的白,落入她手里。黄昏下,她的剪影,就像一幅画。 你的眼睛,久久落在那些白上面,你想起童年,想起棉袄、棉鞋和棉被。大朵大朵的白,摊在屋门前的

37、篾席上晒。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玩着玩着,会睡着了,睡出一身汗来棉花太暖和了啊。 最开心的事是,冬夜的灯下,母亲把积下的棉花搬出来,在灯下捻去里面的籽儿。你也跟在后面捻,知道有新棉鞋新棉袄可穿,心先温暖起来。那时,你的世界就那么大,那时,一个世界的幸福,都可以被棉花填得满满的。 人生因简单因单纯,更容易得到快乐。你有些惆怅,因为,现在的你,离简单离单纯,越来越远了。 竟然还见到老黄牛。不多见了啊。人和牛,都老了。他们在河堤上,慢慢走。身上披着黄昏的影子。人的嘴里哼着“呦喝”“呦喝”歌声单调,却闪闪发光。牛低着头,不知是在倾听,还是在沉思。你想,到底牛是人的伙伴,还是人是牛的伙伴?

38、相依为命,应该是尘世间最不可或缺的一种情感吧。 鸟叫声在村庄那边,密密稠稠,是归巢前互道晚安呢。村庄在田野尽头,一排排,被黄昏镀上一层绚丽的橙色,像披了锦。炊烟升起来了,你家的,我家的,在空中热烈相拥,久久缠绵。还是村庄好,总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不设防。 突然听得有母亲的声音在叫:“小雨,快回家吃晚饭啦”你忍不住笑,原来不管哪个年代,都有贪玩的孩子。 周遭的色彩,渐渐变浓变深。身下的土地,渐渐凉了,你也该走了。再贪恋地望一眼这秋天的夕阳,它一圈一圈小下去,小下去,像一只红透的西红柿,可以摘下来,炒了吃。 (选自语文周报读写版2013年第35期)(1)本文写景以什么为序?请找出表明顺序的词或短

39、语。(2)说说文章第1段中“街道的灯,早早亮起来,生生把黄昏给吞了”中“吞”字的含义。(3)文章第7、8段插叙了童年时关于棉花的回忆,有什么作用?(4)文章很多句子富有诗意美。请赏析第7段中“你在里面打滚儿,你是驾着白云朵的鸟”这句话。(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5)秋天的黄昏富有诗情画意。文章第3段作者认为“而一年四季中,又数秋天的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这是为什么?【分析】本文属于写景叙事类散文,通过描写乡村秋天黄昏的景物、色彩、神韵及对童年乡村生活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乡村秋天黄昏的喜爱及乡村生活的眷恋之情。解答此类阅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和情感脉络,找到散文“神”之

40、所在,然后认真审题,按照要求,逐题解答。全文共13节,分为五层。前两节为第一层,通过城里黄昏和乡下黄昏的对比,点出乡下秋天黄昏“最为安详与丰满”的主旨。3、4、5、6节为第二层,描写乡村河堤上下秋天黄昏的美丽景色。7、8、9节为第三层,插入对美好童年的回忆,表达对带来收获的秋天的赞美和对母亲的怀念之情。10、11节为第四层,描写了乡村秋天黄昏里牛和小鸟,盛赞了乡村生活的安详及乡村人的淳朴、厚道。12、13节为第五层,通过对乡村黄昏夕阳的描写,表达了对安详而丰满的乡村秋天黄昏的留恋。【解答】(1)第一题问的是写景顺序,通常写景顺序有两类:一是时间顺序,可按季节时令和一日的时间变化 ( 春夏秋冬早

41、午晚 )来写;二是空间顺序,采用该种顺序写景的较多,空间顺序写景时,可以按照空间方位顺序写景,如上下、左右、前后、远近等等,也可以按照地点转换顺序写景,如移步换景,或参观、游览等。该题只要抓住关键词“从河堤往下看”、“河堤上”、“田野尽头”等词语,就可以顺利解答。(2)第二题问的是句子中关键词语的含义,解答此类题目,要遵照“词不离句,句不离篇”的原则来解答。“吞”的本意是“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和“兼并,侵占”。句中说城里的灯光“吞”了城里的黄昏,显然是要说城里的灯光亮的早,让人感受不到黄昏的存在了。结合下文,“乡下的黄昏,却是辽阔的”显然作者写灯光“吞”了黄昏,是为了对比突出乡下的黄昏的能让人

42、清晰的感受到的。由此,答案不难得出。(3)第三题问的是插叙的作用,插叙的作用一般要从三点思考:一、概括出插叙了什么内容?二、把握这段插叙写出了内容主体的什么特征;三、把握中心事件的性质意义,然后看这段插叙和中心事件及主题的关系和作用。解答该题,要注意对插入内容本身的理解和插入内容对文中主旨表达的作用。从插入内容看,主要描写了棉花及摘棉人摘棉的场面,采用了细节描写,意在告诉我们,这是一个收获的季节,作者还说它是“秋天最后的花朵”,明显带有赞美的意味。之后,作者由棉花写到母亲灯下“捻”棉籽,是对那时生活的回忆,更是对母亲深深的怀念。从插叙内容对文中主旨表达的作用看,插叙内容恰恰表现了乡村秋天黄昏的

43、丰满。当然,答题时不要忘记写作方法的判断,该段是由棉花引起的回忆,自然属于联想。(4)第四题属于理解并鉴赏文中重要句子的题目,而且特别要求“从修辞和表达效果两方面入手”,即使不作这样的要求,答题时一般也要从这两点来鉴赏。“打滚儿”是孩子在棉花里玩得快乐的表现,把孩子比作小鸟,也是形象地说明孩子快乐。把棉花比作白云,则是说明棉花之柔软之洁白。(5)第五题,考查的是综合概括能力,如果,之前理清了文章的写作脉络,这道题自然就很好解答。第三节是个总领段,以下各段也是仅仅围绕这一段来写的,自然答案就在以下各段中。答题时要仅仅抓住“安详”“丰满”两个词语,从下文中寻找最能体现这一秋天黄昏特征的景物即可,注

44、意:要尽量使用文章中的关键词语,然后用自己的语言作答,原则上不能照抄原文。答案:(1)以空间方位为序;河堤从河堤往下看,能看到大片的田野河堤上村庄在田野尽头。评分:共3分。第一问1分,第二问2分。意思对即可。(2)“吞”写出了城市灯光亮的之早,灯光之亮,与下文写乡下的黄昏形成对比。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3)用联想手法,回忆美好童年,赞美秋天带来的收获和对母亲的怀念。评分:共3分。每个要点1分。言之成理即可。(4)修辞手法:比喻;表达效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棉花的洁白与柔软,以及童年的欢愉。评分:共3分。修辞手法1分,表达效果2分。意思对即可。(5)因为秋天的黄昏秋草淹在一片夕照的金粉里,相

45、依相偎,相互安抚,慈祥得如亲爱的老祖母,可以止息疲惫奔波的心;繁华落尽的大片的田野陷入令人不可思议的沉寂中,从不计较得失;晚开的棉花可以幸福一个世界。评分:共3分。意思对即可。【点评】写景叙事类散文中的物象,是倾注了作者的思想与主观情感的生动鲜明的形象,它是作者抒怀言志的凭借与依据。作者往往把大量笔墨花在对所托物象的外在的形和内在的质的描绘上,以使所托之意有所依附。因此,对所托之物形象的理解和把握是解答该类散文试题的重点之一。该文中提到的许多景物都很值得关注,比如,写城里的黄昏,其实是为了对比衬托乡下的黄昏的,写河堤、草、棉花、牛、小鸟等,其实就是对于秋天黄昏的具体描绘。12(16分)你在伞里吗?白丽娜雨渐渐大起来。后座上的女儿,小脸紧贴着我的后背,右手穿过我的胳肢窝,擎着她那把橘红的小伞。雨砸在伞顶上,嘭嘭直响。有风,车子骑得有些吃力,那小伞也忽嗒忽嗒不甚听话,但女儿努力地擎着它,我能感觉到她的小手在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月考试卷 > 七年级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