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1385 上传时间:2019-11-24 格式:DOC 页数:26 大小:8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一、(10分,每小题2分)1(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踱步(d) 晌午(xing) 拖沓(t) 诲人不倦(hu)B殷红(yn) 碾压(nin) 修葺(q) 强词夺理(qing)C亘古(hn) 军帖(ti) 骷髅(lou) 锲而不舍(q)D哺育(p) 诘问(ji) 涎水(xin) 鲜为人知(xin)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锋芒毕露 迥乎不同 九曲连环大庭广众B妇儒皆知 力挽狂阑 情有可原 若有所失C家喻户晓 鞠躬尽萃 莫明其妙 著作等身D目不窥圆 历尽心血 微不足道 以生作则3(2分)下

2、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B清洁大扫除,尘土飞扬,同学们一个个面如土色。C“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面对这些禁酒宣传标语,一些司机不以为然,等到出了交通事故以后才后悔不已。D心浮气躁历来是学习的大敌,心不在焉,浅尝辄止,“猢狲屁股坐不住”,不可能学深学透。4(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左右。B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深受感动。C我望着这群洁白的哈尼小姑娘和充满朝气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D你们的爹妈对你们

3、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宁可为了多赚一点儿钱,也不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5(2分)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ABCD二、(4分,每小题1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4、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释:没人:能潜水的人。(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陈康叔公善射善:擅

5、长B日与水居也日:每天C但微颔之颔:摇头D徐以杓酌油沥之徐:慢慢地(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 A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B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C康肃笑而遣之而钱不湿D见舟而畏之见往事耳(3)翻译下列句子。尔安敢轻吾射!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7(5分)古诗词鉴赏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是什么意思?(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8(8分)用课文原句填空。(1)独坐幽篁里, 。(2)杨花榆荚无才思, 。(3) ,散入春风满洛城。(4) ,关山

6、度若飞。(5)草树知春不久归, 。(6)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句子是: , 。(7)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而引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 , 。(8)请从你积累的诗词中写一联关于爱国的诗句: , 。四、(8分)9(8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顾宪成写在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幅对联,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要认真读书,又要有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近日,某班级开展了“天下国家”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2)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

7、魂。 2017年一部战狼2刷爆电影票房;2018年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央视又推出一档经典咏流传。一部电影、一档节目,无一不是用有深度的内容、接地气的方式将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播给大众,传递到国际舞台。现在,请你推荐一首诗词参加经典咏流传(不能用本试卷上涉及到的诗词内容)。诗词推荐卡:题目: 作者: 推荐理由: (3)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家国。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不由得想起了老舍笔下的苦命人祥子。【A】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

8、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B】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

9、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阅读【A】【B】两段文字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祥子的变化?五、(19分)10(9分)丁香花初识丁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

10、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白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白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在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

11、字的哪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准。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

12、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隔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再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灯下,原来他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的上,把疲惫不堪的身

13、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他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每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

14、一停。(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1)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以“丁香花”为题的妙处?(2)第段画线句子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说说下面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地笑了。(4)通读全文,结合作者与丁香花的相识经历,说说从丁香花儿的哪些特点中获得了怎样的人生感悟?11(10分)后生可畏刘斌立我第一次去鉴睿律师楼,就注意到了前台旁边多了一张不怎么和谐的小桌子。一个大男孩模样的小伙子,睡眼惺忪地在那捧着厚厚的刑法,有一页没一页的翻着。我问律师楼的合伙人李信,他一脸嬉笑地

15、回答:“这孩子他爸是我们律师楼的大客户,也是老朋友了。他想让他儿子考律师,非得要我们把这孩子安排在这打杂,一边让他看书备考。其实我们啥事也 没给他安排,让他自己在那天天待着呢。”“哦,这孩子看着还挺老实的。”我随口应和道。“老实!您可别小瞧这小子,听他爸说,他一心要当摇滚乐手,跟着一个不靠谱的摇 滚乐队干了两年的鼓手。”老李边说边摇着头。后来我再去律师楼的时候,都会下意识地看看这个叫常远的“摇滚”男孩,他也是经常应景似得挺朋克,一会夹克上带钉,一会头发颜色又变了。那年律考后没几天,我去律师楼办事,发现常远那桌子没了,人也没了踪影。问道老 李,没想到老李苦笑着说:“那小子跑了,据说和一个摇滚乐队

16、跑到青海茫崖矿区那边,在矿区的一个小镇上的酒吧里演 出呢。他爹差点没气背过去,已经发誓不管他了。”我又惊讶又好笑,随着老李附和道“现在的年轻人啊”。一年以后一天,我突然接到鉴睿律师楼李信律师的微信。“还记得那个玩摇滚乐的男孩吗?他又回来了!这次主动来求我,要继续准备考律师,还在我这打杂看书。我也是服了!“您就当浪子回头吧,兴许真考上了,您也是积德了。”我回复了微信,也不忘 调侃地加了几个坏笑的表情。之后,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离开了那座城市,也与律师楼和老李少了很多的 交集。青海茫崖的矿难,突然成为了这个国家的头条新闻。部分矿务局领导受贿私自 外包矿坑,私人小矿主违规野蛮开采,导致了一次灭顶的矿难

17、。在矿难中死去的矿工遗孀,因为没有基本的合同和安全保险凭 据,无法获得赔偿,更无人愿意替他们去争取权利。就当矿难的悲哀正在褪去的时候,媒体上一个很不起眼报道终于被我看到了。 一个名叫常远的律师,带领着自己的小团队义务承揽下了所有死难矿工的索赔事务。这条很小的信息,却因为这个熟悉而又陌生的名字而让我震惊。我立刻致电李信律师的时候,他确认道“没错,就是他,我也很佩服这小子。”“您觉得他接这个案子是为了出名吗?”我问道。“还真不是。你记得他曾经在青海一个矿区的酒吧演出过一段时间吧。”老李继 续说道。“那地方就在茫崖。听常远的爸说,常远在那生活的一段时间,很了解矿工们的生活 状况。他自己后来跑回来要继

18、续考律师时就跟他爸说,以后要帮请不起律师的穷人打官司。”我听老李说完这些,沉默了许久,最后,我发自内心地说了一句:“后生可畏啊!”电话那头老李肯定地重复道:“后生可畏!”(选自新华文摘2016年第13期,有删改)(1)文中写到常远的哪些经历?请按顺序补充完整 被迫备考律师 帮助穷人打官司(2)读文中划线句子,完成题目简析第一段中划线句子的描写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第十二段中划线句子为什么说“我”对常远的名字熟悉而又陌生(3)联系内容分析,常远的哪些品质让“我”和老李觉得“后生可畏”?(4)小说主人公是常远,作者却以大部分内容写“我”和老李,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六、作文(40分)12(40分)我们的记忆

19、中总会有许多难忘的时刻。所谓难忘,可能是惊喜、兴奋、有趣,也可能是惭愧、尴尬,甚至是难堪。回忆一个自己难忘的时刻,并以 的那一刻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2017-2018学年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10分,每小题2分)1(2分)下列选项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踱步(d) 晌午(xing) 拖沓(t) 诲人不倦(hu)B殷红(yn) 碾压(nin) 修葺(q) 强词夺理(qing)C亘古(hn) 军帖(ti) 骷髅(lou) 锲而不舍(q)D哺育(p) 诘问(ji) 涎水(xin) 鲜为人知(xin)【分析】本题考查考生对课本内出现

20、的常用重点生字词的准确识读能力以及对形近字、同音字和多音字的识辨能力,难度不大。【解答】A“踱步(d)”读作“du”;“晌午(xing)”读作“shng”;“拖沓(t)”读作“t”;B正确;C“亘古(hn)”读作“gn”;“军帖(ti)”读作“ti”;“骷髅(lou)”读作“lu”;“锲而不舍(q)”读作“qi”;D“哺育(p)”读作“b”;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字的读音,汉字当中有很多多音字,要结合平时的课文学习来归类整理。要结合汉字的拼音规则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声字、形近字能准确辨析。2(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锋芒毕露 迥乎不同 九曲连环大庭广众B妇儒皆知

21、力挽狂阑 情有可原 若有所失C家喻户晓 鞠躬尽萃 莫明其妙 著作等身D目不窥圆 历尽心血 微不足道 以生作则【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辨识能力。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解答】A全部正确;B“妇儒皆知”的“儒”应为“孺”,“力挽狂阑”的“阑”应为“澜”;C“鞠躬尽萃”的“萃”应为“瘁”,“莫明其妙”的“明”应为“名”;D“目不窥圆”的“圆”应为“园”,“历尽心血”的“历”应为“沥”,“以生作则”的“生”应为“身”。故选:A。【点评】解答此题,要注意在平时的学习中对字

22、形的识记和积累,特别是同音字和形近字;同时还要联系整个词语的意思区别字的用法。3(2分)下列句中加点成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A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B清洁大扫除,尘土飞扬,同学们一个个面如土色。C“开车不喝酒,喝酒不开车”“司机一滴酒,亲人两行泪”,面对这些禁酒宣传标语,一些司机不以为然,等到出了交通事故以后才后悔不已。D心浮气躁历来是学习的大敌,心不在焉,浅尝辄止,“猢狲屁股坐不住”,不可能学深学透。【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成语的正确使用能力。解答此题,平时要有大量的成语积累,再是要结合句意表述,从词性、词义,习惯用法等多方面考虑,确定正确选项。成语运用的常见错误有以

23、下几种:望文生义、褒贬不当、搭配不到、用错对象、语境不符等。【解答】A不耻下问,指不以向不如自己的人请教问题而感到羞耻,句段中请教对象是老师,用词不当;B面如土色,指脸色土白,形容很惊恐,与语境不符;C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指不同意或否定,句意表达的是不放在心上,没引起重视,而非否定;D运用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成语的运用能力。解答此类问题,需要我们正确理解成语的意思,辨清成语的感情色彩,还要结合语境分析其运用是否恰当。4(2分)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那石板多年前由父亲从山上背下来,每块大约有三百斤左右。B凡是同叶圣陶先生有交往的,无不为他的待人深厚而深受感动。C我望着

24、这群洁白的哈尼小姑娘和充满朝气的梨花,不由得想起了一句诗:“驿路梨花处处开。”D你们的爹妈对你们的学习不够关心。他们宁可为了多赚一点儿钱,也不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到纱厂里去干活儿。【分析】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结合病句常见类型及通过读来辨析作答。常见的病句的类型包括:成分残缺、语序不当、搭配不当、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句式杂糅、前后矛盾、否定不当、成分赘余等。【解答】A重复赘余,可去掉“大约”或“左右”;B没有语病;C搭配不当,“洁白”跟“小姑娘”不能搭配,“充满朝气”与“梨花”搭配不当;语序不当,可把“洁白”和“充满

25、朝气”点换位置;。D否定不当,“也不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应为“也叫你们丢下书本到地里”。故选:B。【点评】解答此题,学生头脑中必须有常见病句类型的知识储备,并能准确判断出病句,采用排除法,把病句排除,确定正确答案。5(2分)下列句子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做了再说,做了不说,这仅是闻一多先生的一个方面,作为学者的方面后来,声音越来越大,他向全国人民呼喊,叫人民起来,反对独裁,争取民主这个方面,情况就迥乎不同,而且一反既往了作为争取民主的战士,青年运动的领导人,闻一多先生“说”了起先,小声说,只有昆明的青年听得到闻一多先生还有另外一个方面,作为革命家的方面ABCD【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句子的

26、排序。【解答】阅读语段可知,此题是有关“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的句段。通读句段可以发现,句从闻先生作为“学者方面”来谈,注意“仅是”这一提示信息,此置于首位。句紧跟上文,“还有”提示与上句紧密相联。句“这个方面”指代上句中“革命家的方面”。句具体来谈作为革命家闻先生是如何做的,两句中“起先”“后来”具有明显的逻辑关系,“小声说”“声音越来越大”可以再次进行提示选择。故选:D。【点评】排序题要理清逻辑,可以借助“首先”“其次”“再次”等关联词语,或事物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来判断,首先整体把握,找出中心句、起始句或总括句,然后按时间、空间、逻辑或认知不同进行梳理,再找准领字,看准关联词及其他表示起承转

27、合的标志性词语综合排出合理的句序。回答此题要注意句中的“仅是”、句中“这个方面”这些带有提示性要素的信息。二、(4分,每小题10分)6(1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甲】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吾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乙】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

28、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故凡不学而务求其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注释:没人:能潜水的人。(1)下列加点字解释错误的一项是CA陈康叔公善射善:擅长B日与水居也日:每天C但微颔之颔:摇头D徐以杓酌油沥之徐:慢慢地(2)选出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项BA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B公亦以此自矜以我酌油知之C康肃笑而遣之而钱不湿D见舟而畏之见往事耳(3)翻译下列句子。尔安敢轻吾射!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4)甲乙两文都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分析】译文:甲康肃公陈尧咨擅长射箭,当时没有

29、第二个,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一次,他曾在自家的园圃里射箭,有个卖油的老翁放下挑着的担子,站在一旁,斜着眼看他,很久也不离开。老翁见到他射出的箭十支能中八九支,只是微微地点点头。陈尧咨问道:“你也懂得射箭吗?难道我射箭的技艺不精湛吗?”老翁说:“没有什么别的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陈尧咨气愤地说:“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老翁说:“凭我倒油(的经验)知道这个道理。”于是老翁取出一个葫芦放在地上,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却没有沾湿铜钱。接着老翁说:“我也没有什么其它奥妙,只不过是手法熟练罢了。”康肃公尴尬的笑着把老

30、翁打发走了。乙南方有很多会潜水的人,是因为他们每天与水为伴,七岁就能趟水过河,十岁就能浮于水面,十五岁就能潜水了。他们潜水的技术,怎么是随随便便就能掌握的呢?他们必定是掌握了游水的道理。每天在水边居住,于是到了十五岁就能了解潜水的方法。有些人生来就不识水性,就算长得强壮,看见来船依然害怕。所以北方的勇士,向会潜水的人请教,追求他们之所以能够潜水的本领,根据会潜水的人的话,到河里去试,没有不被淹着的。所以说凡是不通过学习而追求大道的人,都和那些学习潜水的北方人一样。【解答】(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的释义。ABD正确。C有误,颔的意思是点头。故选:C(2)本题考查一词多义。A射箭射术B凭凭C表示修饰

31、表示黑白D看见明白故选:B(3)本题考查的是重点句子的翻译,做该题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顺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中重点词语有:尔,你。安,怎么。句意: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中重点词语有:日,每天;道,方法;句意为:(南方人)天天与水为伴,十五岁就学会了潜水的方法。(4)本题考查概括文章主旨的能力,作答时要结合文章的内容及文中能体现作者观点的句子。甲文中关键的句子是“我亦无他,惟手熟尔”,乙文中主要结合南方人会潜水的原因可知,两篇文章都是讲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答案:(1)C(2)B(3)你怎么敢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呢!每天(

32、天天)与水在一起生活(为伴),那么十五岁九能掌握它的规律。(4)要想学会一项技能,就得多操练【点评】文言语句翻译的具体方法是“增”、“删”、“留”、“补”五法:1、增,即对省略部分要增补出来。例如,有时候句中常常省略主语、谓语、宾语、介词等情况;2、删,即对无实在意义(表语气、停顿等)的文言虚词删去不译; 3、留,即对古今意义相同的词(人名、时间、专用名词等)保留不译; 4、变,即对与现代汉语习惯不同的句子采用意译;5、调:就是有一些文言句子古今语序不同,翻译时必须按照现代汉语的语法习惯,把其中某些成分的位置调整过来。文言文中比较常见的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宾语前置等,这样的文言句子在翻译时必

33、须调整过来。7(5分)古诗词鉴赏逢入京使岑参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1)作者用什么修辞手法写自己“龙钟泪不干”?“龙钟”是什么意思?(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本题考查诗歌鉴赏。逢入京使是唐代诗人岑参创作的名篇之一。此诗描写了诗人远涉边塞,路逢回京使者,托带平安口信,以安慰悬望的家人的典型场面,具有浓烈的人情味。诗文语言朴实,不加雕琢,却包含着两大情怀:思乡之情与渴望功名之情,一亲情一豪情,交织相融,真挚自然,感人至深。【解答】(1)“龙钟“的原意是指流泪的样子。这里的意思是沾湿。作者此时身居边塞,远离家乡,每每念及,双袖就为泪水所沾

34、湿。表达了作者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2)由诗意可知,作者与友人于马上相逢,行色匆匆,只有就几句话时间罢了,就是这一点的时间,作者就托他捎个口信回家,这种行为真切的表现了作者的思念家张之情。答案:(1)夸张;“龙钟”原指流泪的样子,这里指沾湿的意思。(2)对家乡的思念之情。译文:向东遥望长安家园路途遥远,思乡的泪沾湿双袖模糊面容。在马上匆匆相逢没有纸和笔,只托你给我的家人报个平安。【点评】做好本题要根据注释了解诗作的写作背景,阅读全诗理解诗歌内容,从诗人所叙述的事情来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读懂诗歌。8(8分)用课文原句填空。(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2)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35、3)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5)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6)木兰诗中最能概括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7)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一诗中由听到“折柳”而引发思乡之情的诗句是: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8)请从你积累的诗词中写一联关于爱国的诗句: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解答】答案:(1)弹琴复长啸(重点字:啸);(2)

36、惟解漫天作雪飞(重点字:惟);(3)谁家玉笛暗飞声;(4)万里赴戎机(重点字:戎);(5)百般红紫斗芳菲(重点字:菲);(6)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7)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8)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点评】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四、(8分)9(8分)“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

37、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是顾宪成写在无锡东林书院的一幅对联,表现的是读书人既要认真读书,又要有关心国家大事的胸怀。近日,某班级开展了“天下国家”的主题班会,请你完成下列任务。(1)请你为这次活动写一则宣传标语。(2)2017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 2017年一部战狼2刷爆电影票房;2018年继中国诗词大会之后,央视又推出一档经典咏流传。一部电影、一档节目,无一不是用有深度的内容、接地气的方式将中华文化的魅力传播给大众,传递到国际舞台。现在,请你推荐一首诗词参加经典咏流传(不能用本试卷上涉及到的诗词内

38、容)。诗词推荐卡:题目: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作者:李煜推荐理由: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3)孟子说:“人有恒言,皆曰天下家国。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看来,个人与国家的命运是息息相关的,不由得想起了老舍笔下的苦命人祥子。【A】他没有什么模样,使他可爱的是脸上的精神。头不很大,圆眼,肉鼻子,两条眉很短很粗,头上永远剃得发亮。腮上没有多余的肉,脖子可是几乎与头一边儿粗;脸上永远红扑扑的,特别亮的是颧骨与右耳之间一块不小的疤小时候在树下睡觉,被驴啃了一口。他不甚注意他的模样,他爱自己的脸正如同他爱自己的身

39、体,都那么结实硬棒;他把脸仿佛算在四肢之内,只要硬棒就好。是的,到城里以后,他还能头朝下,倒着立半天。这样立着,他觉得,他就很像一棵树,上下没有一个地方不挺脱的。【B】祥子,多么体面的祥子,变成个又瘦又脏的低等车夫。脸,身体,衣服,他都不洗,头发有时候一个多月不剃一回。他的车也不讲究了,什么新车旧车的,只要车份儿小就好。拉上买卖,稍微有点甜头,他就中途倒出去。坐车的不答应,他会瞪眼,打起架来,到警区去住两天才不算一回事!独自拉着车,他走得很慢,他心疼自己的汗。及至走上帮儿车,要是高兴的话,他还肯跑一气,专为把别人落在后边。在这种时候,他也很会掏坏,什么横切别的车,什么故意拐硬弯,什么别扭着后面

40、的车,什么抽冷子搡前面的车一把,他都会。原先他以为拉车是拉着条人命,一不小心便有摔死人的危险。现在,他故意的耍坏;摔死谁也没大关系,人都该死!阅读【A】【B】两段文字说说是什么原因造成祥子的变化?【分析】本名著题考查诗词阅读积累和骆驼祥子的主题思想,结合学习积累和名著内容作答。【解答】(1)本题考查拟写宣传标语的能力。结合活动主题“天下国家”来拟写宣传语,宣传语要求简洁有力,最好用四字短语来写,如“团结奋进,振兴中华”等。(2)本题考查诗词积累。可结合自己平时学习的诗词举出相应的例子来,推荐理由可以从从内容和情感两方面来归纳作答。(3)本题考查名著的主题思想。祥子第一辆车被大兵 抢了去,第二辆

41、车被孙侦探敲诈了去,第三辆车因为没有钱埋葬虎妞而卖掉。三次梦想的破灭,让祥子彻底失去了生活的信心,三次“失车”的原因也让我们看出,是当时暗无天日的社会、残酷的世道让祥子最终成了一个行尸走肉。答案:(1)示例:团结奋进,振兴中华;铭记历史,立志报国(2)示例: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李煜 此词是一曲生命的哀歌,作者通过对自然的永恒与人生无常的尖锐矛盾的对比,抒发了亡国后顿感生命落空的悲哀。(3)当时世道对穷苦老百姓的摧残(旧军阀旧封建社会对祥子这个老实人的压榨和剥削),深不见底的黑暗社会。【点评】骆驼祥子常考祥子的“三起三落”,有关情节要熟知,在阅读中做好积累。五、(19分)10(9分)丁香花初识丁

42、香花,是在废品站里。少年时代的我和家长去废品站卖废品,在废纸堆里我发现了一本品相还不算残缺的书,便抽出来翻看,废品站老板挥挥手说,拿去吧,送你了。那是一本园艺学的专业书籍。书中有一段这样写道:丁香花是木犀科丁香属落叶灌木,属于著名的庭园花木,开花繁茂,花色淡雅,习性强健,栽培简易,因而在园林中广泛栽培应用。丁香花是雅俗共赏的观赏植物,开时芬芳满目,清香远溢。露植在庭院、园圃,用盆栽摆设在书室、厅堂,都会令人感到风采秀丽,清艳宜人。二识丁香花,是在收音机里,听陈涌泉先生的单口相声,说到乾隆皇帝和刘墉赌赛对联,乾隆出了个上联:冰凉酒,一点二点三点。陈涌全先生说,这个上联出的有相当的难度,抢了先机,

43、你要是在对四点五点六点什么就不新鲜了。刘墉不慌不忙的给乾隆叩了个头,说,皇上,臣给你对:丁香花,白头千头万头。呵呵,这个白头千头万头实在令人豁然开朗:丁是百字头,香的上半部是千字头,花在上半部,是繁体字万字的头,正和行书体冰字的哪一点遥相呼应,异曲同工。百头千头万头不但写意而且烘形,让我不由自主的去回想,丁香树在哪儿?它开花时到底是什么样子来着?我18岁那年跌入了一生的第一个低谷。我学业优良,高中毕业时踌躇满志的准备选择一所自己称心的高等学府。那是在1985年,高校招生体检标准上明确规定患有几种病症者不能投考任何高校,其中一种是重度失聪,两米内听不见耳语。这一条正是为我量身打造的,我完全符合标

44、准。我眼巴巴的看着同学们纷纷从我身旁经过走进考场,明白了唐代刘禹锡为什么写了那两句诗“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我根本听不清同学们轻快,自信的脚步声,只能在模糊记忆里搜索幼时的一场高烧,及退了我高烧的同时摧毁了我听力的注射药物双氢链霉素。我眼睁睁的看着同学们考完一科后有的兴奋有的紧张有的沮丧地从考场出来。嘴里充溢着积年药液的苦味。我当了铁路工务段的一名筑路工人。施工现场在百公里外的隔壁滩上,每天坐着火车哐当哐当的跑出去,再哐当哐当的跑回来,日不出而作,日落也不息。深夜里,我拎着空饭盒儿从火车上下来,先走大马路后钻深胡同,快看到家门时,我先看到了它,丁香树。原来它长在这里,深胡同里的路

45、灯下,原来他开放在这时。春天里,无从考查谁种下了它,却生长的如此恰到好处,眼前浮现出陈涌泉先生那滑稽好玩的脸,乾隆先生那威仪天下的尊容,刘墉先生那高深莫测的锅背。呵呵呵的笑了。放下饭盒坐在丁香树下的马路牙的上,把疲惫不堪的身体在万籁俱寂的花香馥郁中熨帖开来,自然是一种惬意,也带来了浅浅的心酸。少年初识愁滋味,我发现丁香花是一种说话声音不高也不怎么争抢话头的花。它甚至不爱说话,春天是个绚丽的季节,然而又乍暖还寒阴晴不定,急着报春的花枝往往最易落入风尘,人生是美好的,然而人这一生有多少悲欢需要我们去面对?我偶尔抬抬头,望望开成了紫色的树冠,他在微风里微微甩摆。它不看我,我不问它什么,它也没回答我什么。我不说话,它也不说话。它也许在和风说话,我也听不清楚他们在聊什么。我只想这么在花树下坐着,没有理由的一直坐下去,我只想沉浸我就养成了这个无意中的习惯,无论时光让我走到哪里,每逢春夜,丁香的花期里,我总要在路灯和树影下,停一停。(选自散文2017年第5期有删改)(1)从结构和内容两方面分析文章以“丁香花”为题的妙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七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