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1241 上传时间:2019-11-2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重点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一、单选题1玄学是在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而形成的特殊意识形态,玄学家力求排除两汉经学桎梏,探求深沉的哲理,注重义理分析、抽象思维。玄学的出现反映了(       )A道家思想逐渐成为统治思想B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C知识分子摆脱儒学束缚的要求D士人对国家分裂的不满情绪2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说,贤人统治国家,武士保卫国家,农民和手工业者负责生产。与这一思想一致的为(       )A不在其位,不谋其政B君君,臣臣,父父,子子C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D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3董仲舒说:“世治而民和,志平而气正,

2、则天地之化精,而万物之美起;世乱而民乖,志僻而气逆,则天地之化伤,气生灾害起。”董仲舒这样说的主要目的是(       )A宣扬“天人感应”学说B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C解释其对儒学的新发展D教化民众以应对各种自然灾害4有学者认为:“法家之学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新颖的,但亦有落伍之处。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只是在一定的限度内是一致的,过此以往,便相冲突。法家不知此义,误以为两者始终是一致的。所以说法家的思想,也是落伍的。”这一认识的主旨是(       )A揭示了法家国家社会利益并重的实质B批判了法家的专制思想C辩证分析了法家在统一国家

3、中的作用D否定了法家的进步意义5有学者在评论战国时期某一学派时指出:他们的主张,由同情心立脚,但绝对不认亲疏远近的分际,所以最主要的精神在兼爱和非攻。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是(       )A庄子B韩非子C孟子D墨子6明末思想家李贽说:“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年来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其思想主旨是(       )A维护封建伦理道德B发展经世致用之学C主张理性独立思考D抨击君主专制统治7琉璃厂书贾记载,晚清以来,自朝廷锐意变法,“谭新学者,都喜流览欧西译本”,常

4、有文人士大夫拿着梁启超的西学术书目表到琉璃厂书铺中按表以求,善本旧书却乏人问津。这表明(       )A废科举有利于民众思想解放B维新思想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C维新变法有坚实的群众基础D传播西学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8费正清在传统与现代中说:“中国的政治生活一且失去了天子的存在就不可避免地走向了崩溃,因为此时的国家首脑已经得不到传统礼教对至高权威持有者的敬威了”,费正清这句话曾在说明(       )A辛亥革命后中国社会秩序重构的艰难曲折性B维新变法失败后光绪皇帝被幽禁的历史命运C新文化运动兴起后它所起到的思想解放作用D历史传统决定了中国

5、无法实现真正的民主共和9“产生于清末的新知识分子群也是如此,他们不是其他哪一个阶级经济利益的代表,而是民族精神和社会良心的承载者。以他们为社会基础的民主革命派发起和领导辛亥革命,不是受到哪个阶级的利益驱使,而是为了救国救民,为了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和社会苦难”材料主要强调了“新知识分子”(       )A作为一个群体形成于清末B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民族精神C作为独立的社会阶层第一次登上历史舞台D成为推翻清政府的主力1020世纪50年代,埃及总统纳赛尔说:“我们的人民大多数还是文盲,但政治上的文盲人数却比20年前少得多。收音机改变了一切。人们在最偏远的乡村也能得知

6、各地所发生的一切,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统治国家。”材料认为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       )A政治民主化的进程B文化教育水平的提升C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D新自由主义思潮的流11德国哲学家康德坚持人要自律,不能为了个人的自由而妨碍他人的自由,不赞同公民用革命手段推翻现存的统治者,认为可以对统治者的错误提出申诉,但必须等待统治者对申诉的回应;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则主张当人民的权利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对此分析正确的是(       )A两人对暴力革命的内涵理解不同B两人对如何获得自由平等的

7、主张不同C两人对待专制和自由问题的观点完全相反D两人对公民权利认识不同12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中国古代出现了众多的儒学大师,梁启超在评价一位儒学大师的著作时说:“实为刺激青年最有力之兴奋剂。我自己的政治活动,可以说是受这部书的影响最早而最深。”他评价的书应该是(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B顾炎武的日知录C李贽的藏书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13魏晋时期势力极盛的门阀士族在文化上崇尚玄学。他们有的主张自然是本,名教(儒学)是末;有的更是猛烈地批判名教礼法。出现这一社会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思想格局的

8、重大变化B受早期民主思想的影响C社会精神信仰的全面缺失D集权政治的控制力减弱14孙中山在1913年9月二次革命失败后流亡日本,身处十分穷困之时,仍然相信“中国是可实现社会主义的国度,这个国度应用来作为社会主义政府的典范”;并呼吁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协助他“把中国建立成为全世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材料表明(       )A孙中山深受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影响B不断失败导致孙中山转向社会主义C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只是权宜之计D孙中山吸收世界先进思想为我所用15卢梭在民约论中说:“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行政权是国家的大脑,大脑使各个部分运动起来。大脑可能陷于麻痹,而人依然活着。

9、一个人可以麻木不仁地活动;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这一观点突出强调的是(       )A权力制约与平衡的关系B议会至上,以法治国C无授予则无权利D防止集权是制度设计的根本16和谐社会是人类自古到今追求的理想和目标,和谐思想是我国古代传统文化的精髓。下列各项中,属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主张是(       )“行之十年,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入任焉,敏则有助,惠则足以使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也”“大道之行,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

10、睦”ABCD17康有为认为:美国式的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民众“剽悍持权,动辄屠诛,人皆不保”。反映康有为(       )A反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B反对美国式的政治体制C主张保留君主专制制度D对封建势力妥协退让181962年,美国生物学家雷切尔卡尔森出版了寂静的春天,她用细腻的笔调描绘了生态的破坏造成春天死寂的恐怖情景,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也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从而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这一材料主要反映出世界文学的哪一特征(       )A世界文学呈现民族融合B文化的多元化C反传

11、统的文学流派D文学创作体现科技与人类社会发展紧密结合19“他的哲学中承认时间、空间的客观存在,也对暂时无法解释的自然现象归结为上帝的安排,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他是一位震古烁今的科学巨人。”材料中的“他”对自然科学的贡献是(       )A发现了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B提出时空的变化和结构与物质的运动、状态密切相关C其理论使力学和天文学达到相当完备的程度D第一次将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赶了出去2019世纪的浪漫主义音乐具有明显的多样性、民族性特点,是因为(       )A音乐艺术从封建主义束缚下解放出来B各

12、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C西欧各国的经济状况不同D音乐本身的丰富多样性21斯塔夫里阿诺斯说:“尽管达尔文主义受到宗教界和其他集团的敌视,它还是对西方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它对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对材料解释正确的是(       )A达尔文认为教会应该从属于国家,从而遭到教会敌视B进化论为17、18世纪的启蒙思想提供了科学依据C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侵略提供了理由D成为马克思提出暴力革命主张的思想渊源22在恰尔德哈罗德游记中,拜伦歌颂了西班牙人民的反侵略斗争,刻画了一系列感人至深的英雄人物形象,同时对纸醉金迷的芸芸众生进行了辛辣的嘲讽

13、。这体现了拜伦的作品具有(       )A无产阶级革命的特点B批判现实主义的特点C现代主义文学的特点D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23王韬在锼园尺膜指出:“形而上者中国也,以道胜;形而下者西人也,以器胜,以器胜,如徒颂西人,而贬己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与王韬的这一主张最为接近的是(       )A魏源B康有为C孙中山D张之洞24“在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一场惊人的争论,使众多知识领域的探究重新得到评价,尤其是生物学、植物学和社会科学领域。”以上评论针对的是(       )A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B牛顿的经典力学

14、C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D普朗克的量子论25罗马教会授意马丁路德宣布放有一己之见,然而路德说出了历史上著名的抗辩辞:“我不能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委曲我的信仰我只信奉圣经我不能,亦不会放弃。”这里,路德坚持的“一己之见”是指(       )A废离罗马教会B信仰即可得救C王权高于教权D简化宗教仪式第II卷(非选择题)评卷人得分二、材料分析题26以人为本构建和谐社会是当今世界的共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文艺复兴”原意是“再生”“复活”“复兴”。16世纪资产阶级历史学家基本上承袭此概念,认为文艺在希腊罗马的古典时期曾高度繁荣,而到中世纪时却衰败湮灭,直

15、到此时才获“再生”与“复兴”,因而得名。但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故此名没有把这个时代充分地表达出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三卷材料二16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弱,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而只能用扩大相权、限制君权、提倡学校议政等办法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家则拿出了资产阶级国家蓝图。材料三  到17、18世纪,文化大环境又进行了一次更新。17世纪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和启蒙运动率先为构筑一个新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开辟了道路。18世纪则出现了西方“三大革命合力并举”的形势,这一切终

16、于催化着酝酿已久的理性主义文化大环境蒸蒸而生。王贤仙近代中西方文化启蒙之浅析(1)据材料一,指出文艺复兴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及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并分析欧洲启蒙思想家们提出了怎样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3)材料三中18世纪西方出现了“三大革命”,分别指的是当时欧洲政治、思想、经济领域的什么重大事件?27一个时期的某种思想或思想解放运动的出现会给一个时代打下时代烙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的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

17、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据李静、萧红恩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材料二  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出现了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颐、程颢、朱熹、陆九渊为代表的理学等诸多流派。宋儒诸子融会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杨迪如梦如幻的大宋王朝材料三  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已治人之实学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而钝者至白首而不得遇。老成之士,既以有用之岁月,消磨于场屋之中;而得之者,又易视

18、天下国家之事,以为人生之所以为功名者,惟此而已。故败坏天下之人才,而至于士不成士,官不成官,兵不成兵,将不成将。”顾炎武日知录材料四  (“文革”结束后开始的)这场讨论的内容是,究竟什么是检验真理的标准。这场讨论深层的含义则是要解决中国走什么道路的问题。因此,这是一场关系到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的大讨论。据邢贲思真理标准问题讨论的重要意义和重要启示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指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历史使命。(2)据材料二,指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历史影响。(3)材料三中,顾炎武认为当时禁锢人才的因素是什么?材料三体现了作者什么进步

19、思想?(4)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文革”结束后开展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必要性以及这场讨论对“中国前途和社会主义命运”产生的影响。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长郡中学高二下学期开学考试历 史 答 案1B【解析】魏晋时期道家和佛教在中国快速发展和壮大,对儒学正统地位构成严峻挑战,在此情形下玄学应运而生,用道家思想诠释儒家经典,说明儒家思想统治地位受到了冲击,故答案为B项。A项不符合史实;材料不能反映知识分子摆脱儒学束缚的要求,排除C项;D项材料不能反映。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三教合一【名师点睛】玄学又称新道家,是对老子、庄子和周易的研究和解说,产生于魏晋。玄学是中国魏晋

20、时期到宋朝中叶之间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是魏晋时期取代两汉经学(研究儒家经典)思潮的思想主流。东汉末至两晋是两百多年的乱世,统治思想界近四百年的正统儒家名教之学也开始失去魅力,士大夫对两汉经学的繁琐及三纲五常的陈词滥调普遍感到厌倦,于是转而寻找新的、形而上的哲学论辩。玄学的出现,表明儒家思想的统治地位受到冲击。2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柏拉图的理想国中把每个人按照智慧明确分工,各司其职,而战国时期孟子的主张“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指的是:脑力劳动者统治别人,体力劳动者被人统治,也是各司其职,故D为正确答案。A、B为孔子思想的核心“礼”的表现,一定要遵守等

21、级关系,排除。“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强调的是治理国家和人民的手段,故C排除。考点: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东西方的先哲柏拉图3B【解析】本题考查“天人感应”思想。依据材料“世治而民和而万物之美起;世乱而民乖气生灾害起。”可知这体现了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董仲舒认为如果天下大治,政通人和,上天就会降下祥瑞以鼓励,如果天下大乱,民不聊生,就会出现灾异进行谴责和警告,其主要目的是要求君主遵循天道,施行仁政,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是董仲舒采取的措施,并非目的,错误;C选项也是董仲舒采取的措施,并非目的;D选项错误,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思想的目的主要为了限制君主,不是教化民众以应对各种自然灾害

22、。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4B【解析】材料指出:法家思想在先秦诸子中是最为新颖的,但误以为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始终是一致的,故这一认识实际上批判了法家的专制思想,B项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法家思想5D【解析】材料反映了此学派主张兼爱和非攻,再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墨家代表人物墨子主张兼爱和非攻,故本题选D。6C【解析】本题考查明清之际的儒学思想,考查学生对材料文字分析得出有效信息的能力。由材料文字“中间千百年来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可知作者的主张,C项正确;ABD三项表述材料文字都反映不出,均排除。故选C。7D【解析】根据

23、材料可知西学受到追棒,而旧书无人问津,体现了甲午战败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探索救国救民道路,故传播西学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废科举的相关信息,排除A;材料没有体现维新思想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想的相关信息,排除B;C项维新变法缺乏坚实的群众基础,排除。所以选D8A【解析】结合材料内容强调的是辛亥革命后推翻了君主专制,但中国当时最高统治者却因此失去了统治中国的最高权威,要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十分困难,由此可知材料所述为革命后所面临的困难,所以选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辛亥革命认识9B【解析】材料中的“是民族精神和社会良心的承载者”“不是受到哪个阶级的利益驱使,而是为了救国救民,为了

24、使中国摆脱民族危机和社会苦难”,说明“新知识分子”承载了更多的社会责任和民族精神。故答案为B项。A项不是材料的核心思想,C项材料不能体现,D项与事实不符,排除ACD项。10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收音机属于科技成果,收音机使领导人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样独裁统治国家而要推行民主政治,是在强调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埃及的政治民主化的进程,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B在材料中无从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是在20世纪90年代,选项C在时间上不符合题意,排除;从材料的具体的内容来看材料不涉及“新自由主义”思潮,选项D不符合题

25、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发展科技成果的普及推动了政治民主化的进程11B【解析】启蒙思想家卢梭和康德的主要观点是“人生而自由”和“思想自由”。卢梭认为,自由平等是人的天性,他提出“主权在民”的主张,认为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权利的表现和运用必须体现人民的意志,当人民的权力被政府篡夺并被用于压迫和奴役人民时,人民就有权通过暴力手段推翻它;康德在卢梭的“人生而自由”的基础上,有提出了思想的自由:人不是他人的工具,人应该运用自己的理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再结合材料所给出的信息,可见,关于获得自由平等是两人的共同主张,不同在于达成目的的手段。所以答案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

26、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名师点睛】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性质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宣扬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反对君主专制,等级制度,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做了舆论的准备。与此相关的知识点如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等也需要掌握。12D【解析】题干材料反映了粱启超的维新变法思想,深受明清之际早期启蒙思潮的影响。因此,他评价的书应是明清之际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故答案选D。结合所学可知此AB两项为中国传统儒学思想,维护封建统治,没有维新、变法的思想,排除。结合所学可知焚书藏书为李贽所作的诗文,没有维新、变法的思想,故C项错误。13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知识迁移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由材料关键信息“魏晋时期”“

27、门阀士族”“批判名教礼法”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魏晋南北朝时期,国家总体上处于分裂(只有西晋短暂统一了全国),从而中央集权制度受到削弱,“皇权”跟秦汉时期相比,也呈现出“回落”,故D符合材料意思;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道教迅速传播,挑战了儒学正统地位,但思想格局并未出现重大变化,排除A;早期民主思想产生于明清时期,排除B;社会精神信仰全面缺失不符合材料意思,排除C。所以选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中央集权制度14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孙中山的三民主义。1913年俄国社会主义革命还未发生,A项排除;材料中“社会主义”体现了孙中山对民生的关注,他一直是资产阶级革命

28、家,未转向社会主义,B项排除;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是孙中山民权主义的奋斗目标,并非权宜之计,C项排除;材料反映出孙中山吸收社会主义思想,关注民生,思想与时俱进,D项正确。15B【解析】据材料“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但是一旦心脏停止了它的机能,则任何动物马上就会死掉。”可知,立法权归议会,这反映了议会至上,以法治国的主张,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权力制约与平衡,故A项排除。无授予则无权利属于社会契约,与材料无关,故C项排除。材料无法体现防止集权,故D项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启蒙运动卢梭思想【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相关知识,属于备考的重点之一。“社会契约说”早在古希腊智者学派

29、那里就有所论述,但在伊壁鸠鲁那里才第一次得到了较为系统的理论阐述。卢梭在其著作社会契约论中发展并完善了该理论。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16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所学可知先秦诸子思想中,儒家思想有利于构建和谐社会。体现的是商鞅变法的,是在严酷的法律制度下出现的状况,与实际情况相比显然夸大,因此排除,可得出正确答案为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17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康有为的维新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

30、能力。由题目中的信息“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但须循序渐进,若未至其时即赋予民权,便会导致.人皆不保”可知康有为反对进行资产阶级革命,主张渐进式的资产阶级改良,故排除C项,选择A项;B项的表述与题目中的信息“美国式政治体制虽为至公至平之理”不符,故排除;题目中未涉及对封建势力的妥协,故排除D项。18D【解析】本题考查现代主义文学的特征。依据材料“使人们意识到人类也是生态平衡的一部分,从而掀起了现代环保运动。”结合所学可知文学创作受到时代的影响,同时也影响着时代,体现了科技与人类社会发展是紧密结合,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文学创作中体现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未涉及

31、民族融合;B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文学创作中体现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并未体现文化的多元化;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了文学创作受到时代的影响,反过来也影响着时代,并非反传统。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19C【解析】根据“他用数学方法阐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则”可以看出这位科学巨人应该是牛顿,其重要的科学理论是经典力学体系,发现热辐射过程中的能量分布规律,不是牛顿,排除A;B是爱因斯坦相对论,排除;牛顿经典力学体系用科学来解释物质世界的运动,使力学和天文学达到了相当完备的程度,C正确;将神从无生命现象的研究领域驱赶出去是牛顿科学的意义,而不是对自然科学的贡献,排除D。20B【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浪漫

32、主义音乐的兴起。依据相关所学可知,19世纪,随着资产阶级革命的开展,音乐逐渐从封建束缚中解放出来。浪漫主义音乐成为主流,但由于各国面临不同的社会问题,因而这一时期的浪漫主义音乐呈现出明显的多样性、民族性特点。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音乐艺术从封建主义束缚下解放出来是各国浪漫主义音乐产生的共同背景,不是体现出多样性和民族性的原因;C选项错误,经济状况的不同不能体现出浪漫主义音乐具有民族性的特点;D选项错误,音乐本身具有丰富多样性也不能解释浪漫主义音乐具有民族性的特点。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21C【解析】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刚好是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完成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间段,迫切需要对

33、外侵略和扩张来满足迅速提高的生产力要求,达尔文的进化论为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和帝国主义提供了理由,所以选C;材料强调的是“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1859年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发表,B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1848年马克思主义诞生,D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解题的关键信息是“它对最适者生存和生存斗争的强调极妙地与时代倾向相吻合!”,把达尔文进化论产生的时间同西方列强的殖民扩张的时代要求联系起来思考解答。22D【解析】本题考查19世纪的浪漫主义文学。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拜伦是19世纪英国杰出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家,他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恰尔德哈罗

34、德游记表达了对现实的不满和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体现了浪漫主义文学的特点。因此D选项正确。英国作家拜伦的恰尔德哈罗德游记是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品,并不具有无产阶级革命、批判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的文学特征,因此A、B、C选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D选项。23D【解析】根据材料“以器胜,如徒颂西人,而贬己所守,未窥为治之本原者也”和所学知识可知是地主阶级洋务派“中体西用”的主张,结合选项可知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D项正确。魏源是地主阶级抵抗派的代表人物,与材料不符,排除A。康有为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代表人物,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与材料不符,排除B。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主张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与材料不符

35、,排除C。24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所学知识,比较、分析,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信息,“尤其是博物学、植物学和社会科学领域”可知属于这类领域的是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ABD属于物理学。所以C项正确。考点:近代以来的科技生物学进化论25B【解析】根据题干“我不能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委曲我的信仰”可知马丁路德认为只要有虔诚的信仰,灵魂便可以获得拯救,他主张每个基督徒都有直接阅读和解释圣经的权利,B项正确。马丁路德主张在教皇或教会之下坚持自己的信仰,并未主张废除罗马教会,排除A。 马丁路德改革时期,德意志正处于四分五裂的局面,缺乏强有力的中央政权,不可能提出王权高于教权思想,排

36、除C。题干内容与简化宗教仪式无关,排除D 。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B。26(1)态度:借助古希腊罗马文化反对封建宗教神学。原因: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古希腊罗马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2)代表: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蓝图: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制。(3)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工业革命。【解析】(1)依据材料一“此时的文化并非古典文化的简单恢复,而是资产阶级在意识形态方面反封建斗争的反映”可知文艺复兴运动并非真正复兴古代希腊和罗马古典文化,而是借助其反对封建宗教神学。然后结合文艺复兴运动出现的背景相关所学从思想文化方面当时基督教会垄断文化教

37、育、古希腊罗马是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政治方面新兴资产阶级力量弱小等角度分析作答。(2)结合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相关所学可得出中国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的主要代表。结合17-18世纪欧洲启蒙思想相关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的“资产阶级国家蓝图”主要有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君主立宪,“三权分立”,民主共和制等。(3)结合设问中的时间“18世纪”结合相关所学可知“三大革命”在政治、思想、经济领域指的是法国大革命、启蒙运动和工业革命。27(1)背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使命:促进社会转型,呼唤新的社会。(2)原因:通经致用,讲求义理及疑古思潮的兴起;

38、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历史影响:维系专制统治,压抑人的自然欲求;升华抽象思辨,有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人格建树、民族气节、道德素养、社会责任感等)。(3)因素:以理学为标准的科举考试。思想:经世致用,学以致用。(4)必要性:“文革”结束后,“左”倾思想、个人崇拜和“两个凡是”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影响: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奠定了思想基础)。【解析】(1)依据材料一“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可

39、以得出百家争鸣产生的历史背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旧的社会制度已不适合时代需要,新兴地主阶级要求建立新的社会。依据材料一“试图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可以得出古代中国的百家争鸣承担的使命是促进社会转型,呼唤新的社会。(2)依据材料二“宋代在哲学方面突破了五代以来沉闷墨守的局面,伴随通经致用,讲求义理以及疑古思潮的兴起”、“宋儒诸子融汇各家,援佛入儒,建构成新儒学体系”可概括得出宋代理学兴起的原因。依据材料三“不仅升华了抽象思辨,而且高扬士人刚健挺拔的道德理性和节操意识”结合宋明理学的影响从巩固专制统治、压制人的正常欲望、抽象思想思维的发展及中华民族的塑造等角度概括作答。(3)依据材料三“能诵数十篇而小变其文,即可以取功名”、“悄磨于场屋之中”即可概括出禁锢人才的因素与科举制度有关;依据材料二“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可得出作者的学以致用的进步思想。(4)依据材料四结合文革后中国的社会状况可以得出“文革”结束后,个人崇拜和“左”倾思想仍束缚着人们的头脑,严重影响中国的发展。结合真理标准大讨论的影响可知,这次讨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开始奠定了思想基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 > 高中历史 > 开学考试 > 高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