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

上传人:hua****011 文档编号:100548 上传时间:2019-11-20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3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含详细解答)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5(2分)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词性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叹词)B我在房间里读书。(连词)C这是很清楚的。(副词)D他抑制不住工作的热情。(助词)6(2分)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4:1的总比分战胜了最顶尖的棋手李世石,这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成绩跨过了一道微不足道的门槛。(将“微不足道”改为“不可逾越”)B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因为”)C中国制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超技艺。(在句子的最后加“的支撑”)D“绿色课堂”“阅读经典”这些活动自开展以来,一直

2、受到师生的广泛呼应。(将“呼应”改为“响应”)7(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B红岩讲述全国解放前夕,重庆地区的地下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小萝卜、江姐、梁生宝是红岩中的人物C闻一多是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D骆驼样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马(二)(9分)8(9分)综合性学习。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某中学七年级(5)班开展以

3、“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请你介绍一下我国的国旗五星红旗的构成及其内涵(2)仿照例句横线处的句式,以“爱国”为话题,引用诗词名句,再写一句。例句:爱国是什么?爱国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爱国是什么?   (3)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说过“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多唱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4)请你为我们伟大祖国写一段祝福语,用上下面提供的词语。(50字左右)幸福安康  繁荣昌盛(三)(15分)9(2分)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以”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

4、句:蒙辞以军中多务A自以为大有所益B非宁静无以致远C以钱覆其口D以我酌油知之10(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鲁肃过寻阳(等到)              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B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当户理红妆 (女子的艳丽装束)C尔安敢轻吾射(轻视)             公亦以此自矜(自夸)D朔气传金柝(北方)            

5、 见往事耳(看见)六、标题11(4分)翻译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七、标题12(2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春夜洛城闻笛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营造了孤寂、凄凉、思乡的环境气氛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C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D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东南西北是虚指,并非实指八、标题13(4分)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

6、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扶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注释】薛谭、秦青,传说中秦国两名善于唱歌的人。讴: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饯:设酒食送行。衢:(q)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          抚节:打着节拍。(1)薛谭为什么要回家?后来又为什么又不走了?(请引用文章原话回答)(2)你对薛谭的做法是怎样认识的?谈一谈自己的感想。三、读写(56分)14(7分)学会放手离西    忘了是哪一年,我死命抓住妈妈的双手,

7、双腿无力地撑起身子,颤颤巍巍地一步一步学习如何走路。前面的路被妈妈的身体遮挡住,我没在意,因为我的眼睛只看着被我抓紧了的妈妈的手。忘了是第几天,妈妈还是用双手牵着我走,走了几步,我的双腿好似突然被灌输了力量,可以平稳地慢慢向前进。不知道什么时候,妈妈轻轻地放开了手,让我自己走。     忘了是哪一年,我笨拙地骑上已拆下辅助轮的脚踏车,战战兢兢地在妈妈缓缓又谨慎地推动下向前移动,偶尔还会偷瞄一下后面,生怕妈妈放手。忘了是第几天,妈妈如常地在我脚踏车后面推动着,我却出乎意料四平八稳地向前进,慢慢地加快速度。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回头,妈妈却已经放开了手。    

8、我上幼儿园,爸爸妈妈没有跟我一起进教室,只是把我带到学校门口,让我随着老师进去。我下车,然后走上那条通往教学大楼的长阶梯。妈妈后来说,看着我转身,看着我挥着手越走越远,最后不再回头的背影。我没有像其他小孩般哭闹,反而是她跟爸爸在车上哭了。他们会哭的原因,那时候,我知道,却没有懂。     三个月前,我拖着一个有我一半身高高的行李箱,背着大背包,还提着一个超大手提包走进机场,狼狈地到柜台前办理登机和托运行李的手续,再回到大堂等候进入离境区。妈妈远远地站在一旁,别开了头,看外面的风景。妈妈是最后一个跟我拥抱的,她满脸泪水地抱着我很久,我感觉到泪水在眼眶打转。舍不得地放开,我俩对

9、视了几秒钟,她只吐出三个字:“小心点。”我的喉咙像被什么卡住了,只能用力地点头。妈妈放开了手,我转身,身体似乎有什么东西溜走了,泪水马上决堤。    我分明看到了,在机场放手的那一刻,妈妈手中的纸巾接住了她的泪,却接不住她那重得像铅一般下沉的心。而那些接不住的泪滴,坠落下来,像她的心一样碎了满地。我突然懂了一些以前不懂的东西。    听着朋友们、家人们大声喊“再见”。我回过头,嘴角扯起一个让他们放心的笑容,挥手,像闪电般跟妈妈的眼神交会。     从小时候开始,与其说我乖巧得循规蹈矩,不如说,更多的是因为妈妈把我抓得很紧,因此我没有偏

10、离轨道的机会。有时候我会挣脱,但当妈妈主动放手的那一刻,我又想握住她的手,再多一刻也好。     到了台湾不久,妈妈寄过一封电邮给我,里面有这样的一段话:“是的,要懂得放手,我早就知道的可是,其实放手真的很难、很痛”     放手,不是代表放弃,只是明白自己不能永远依赖他人走路。放手以后,还有爱。因为彼此在对方心中的位置是如此牢固,即使放开了手,只要还在乎对方,心仍旧紧紧相依。哪怕作为子女的,只是在越走越远的途中,偶尔转身,回头向父母挥一挥手,在那个无声的微笑里,他们会听到的是一句坚定的、诚挚的“我会一直在”。(选自澳门日报,有删改)(1)“而那些接不住

11、的泪滴,坠落下来,像她的心一样碎了满地。我突然懂了一些以前不懂的东西。”此时“我”究竟懂得了什么?(2)“有时候我会挣脱,但当妈妈主动放手的那一刻,我又想握住她的手,再多一刻也好。”这表现出作者怎样的一种心理?(3)最近流行一个新名词“怪兽家长”,这指的是过度保护子女的父母。“怪兽家长”导致社会出现了许多“王子病”“公主病”。你想对这些“怪兽家长”说些什么?15(14分)有温度的“微行动”    当世界被跃上互联网这个超大平台后,“微”什么成了时尚。从微博到微信,再到微电影,还有微内容、微创新等等,真是“微”字满天飞。但或许你没察觉,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许多微行动,却也在演绎

12、着许许多多的微感动。    那是个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天阴沉沉的,街上行人稀少。我从图书馆出来,裹紧衣领朝家中疾走。这时一个拾荒老人骑着一辆前后载满纸板盒的自行车从我身旁驶过。突然,一阵风刮过,老人的自行车不由得晃了几下,随即扎在车后的一块纸板掉了下来。老人见状,猛地刹住自行车,车停了下来,但老人被夹在前后的纸板盒中间,一时跨不下车,他把头扭向后面,目光盯着离自行车几米远的那块纸盒。    这时,一位白领模样的姑娘已从人行道上走过去,正弯下腰,捡起了那块纸板盒。见老人夹在车上动弹不得,她赶忙急走几步,拿着纸板盒来到自行车前,帮老人把纸板盒塞进车后的纸板堆里

13、,又把捆扎的塑料绳紧了紧。老人没想到一位漂亮时髦的姑娘,会帮他捡起这块对她来说是“垃圾”的纸板盒,一时呆住了,只是对她傻笑,连谢谢也忘了说。姑娘扎紧绳子后,拍了拍手上的灰,转身走了。    我望着她远去的背影,不禁在心里为她点了个赞!    一个春光明媚的下午,我走出地铁站,要到不远处的公交终点站换车,赶去参观一个展览。快到公交站时,一辆穿梭巴士正好进站。不一会儿,一位八旬模样的老太太走到车门前欲上车。只见她用手抓住门旁的车把,一只脚蹬上踏板,另一只脚却怎么也跨不上,一下、两下还是没跨上。老太太换了个脚,紧了紧抓车把的手,一使劲,人还是上不去。 &nbs

14、p;  我见状,赶走几步,想上前扶一把老太太。忽见旁边闪出个小伙子,从后面搀着老太太,把她扶上了车。我上车后,只见小伙子把老太太安顿在靠窗的位子,帮她刷好老年卡后,俯身对她说:“阿婆,你一个人出来要当心。”老太太感动得连声向他道谢。    我开始以为小伙子也是乘这辆车的,谁知他与老太太打完招呼后就下车走了。我用赞许的目光送他下车,看着他走进灿烂的阳光中    有一年深秋,我去太湖畔的一家疗养院体检,早晨空腹在检验科抽血。因排队人多,为方便护士操作,排队者都事先把外套的一只袖子脱了,衣服就披在肩上。轮到我抽完血,我忙着用右手按住左胳膊上的抽血处,

15、站起身时,忙乱中左边原搭在肩上的衣服脱落了,衣角垂在地上。    我见衣服拖在地上,正想抽开按在抽血处药棉上的手去拉衣服,这时从后面疾步走来一位小护士,轻轻地帮我把垂在身后的半边衣服拉起,重新披在我的肩上。我顿时有一种在家般的温馨感觉。我转过身正要向她表示感谢,她轻盈的身影已飘走了。不一会儿,又看到她微笑着在为其他疗养员服务。    我郑重地把对她的感谢存放在了心里。    或许,就是这些微小的行动,启动了微传播,展示了微价值,让生活有了微变化,让社会产生了微进步。当每个人都用自己散发着微温暖的行动去暖和世间这条大被窝时,这被窝就会被

16、渐渐地焐热(1)品味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她赶忙急走几步,拿着纸板盒来到自行车前,帮老人把纸板盒塞进车后的纸板堆里,又把捆扎的塑料绳紧了紧。(2)“我郑重地把对她的感谢存放在了心里”,请你揣摩一下此时“我”的心理活动。(3)帮助别人不在于事情的大小,生活中,你一定也发现有许多有温度的“微行动”,请你抓住细节写下来(要求100字以上)16(35分)作文请以“那个让我   的人”为题目,写一篇文章。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2)写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感受,抒发真情实感(3)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名(4)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不少于600字2017-2018学年山西省大同市矿区七年

17、级(下)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读书(11分)1(2分)书法是民族文化的瑰宝,下面两幅书法作品哪幅更适合挂在教室的墙壁上,请你用楷体正确、规范、美观地书写在田字格里。【分析】此题考查汉字的临摹。【解答】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题干的要求,即“挂在教室的墙壁上”。分析两幅书法可知:“室雅何须大,花香不在多”意思是“居室再小,只要主人品德高尚,情趣自必高雅;花再少,只要能散发花香即可”,这幅作品适用于书房或住所;“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旨在鼓励人珍惜时间。故“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更合适。答案: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点评】汉字临摹题着眼于汉字的书写,楷书的特点主要有以下特点:笔划平正

18、,结体整齐;每一点划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和其他笔划互相呼应的。解答此题要书写正确、整洁、端正、美观。2(9分)填空。(1)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王维竹里馆)(2)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                 (岑参逢入京使)(3)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               &nbs

19、p;(韩愈晚春)(4)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资治通鉴)(5)木兰诗中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的句子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6)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7)请你写出一句赞美黄河的诗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分析】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对于文质兼美的名言名句,多数同学能熟读成诵,但在考试中却得不到分,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生僻字、难写字书写有误,一字之差,导致丢分,实在遗憾。这就要勤于动笔,重点突破。【解答】答案(1)独坐幽篁里(重点字:篁);(2)凭君传语报平安;(3)杨花榆荚无才

20、思(重点字:荚);(4)即更刮目相待;(5)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重点字:戎);(6)惟手熟尔(重点字:惟);(7)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点评】在复习和应试时应注意1、要整体背诵,不要孤立记诵名句。2、古代诗歌、散文名篇里的名句都要同等重视。3、要记忆准确,默写正确。要格外注意难写、易混易错的字。4、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背诵。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记得牢。5、平时背诵既要“口到”,更要“心到”“手到”。6、要把握字的准确读音,要克服粗心的毛病、要日积月累,学以致用。二、读思(31分)(一)(10分)3(2分)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zng)     &

21、nbsp;  字帖(ti)           晌午(shng)         锋芒毕露(l)B挚痛(zh)          萦带(yng)        殷红(yn)            鲜为人知(xin)C愧怍(zu)         哺育(b )       &nbs

22、p;  镶嵌(qin)            污秽不堪 (hu)D屏障(png)        校补(xio)         亘古(gng)           锲而不舍(q)【分析】此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理解识记能力。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养成熟练地语感,注意读音。并注意在具体语境中的读音。【解答】A错误。“憎恶”读作zng;B错误。“殷红”读作yn;C正确。D错误。“校补”读作jio,“亘古

23、”读作gn,“锲而不舍”读作qi。故选:C。【点评】本题要结合平时课文中所学词语来辨析字音,要结合汉字的拼写规则来掌握字的读音,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4(2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默契   深邃    彷徨   不功自破B烦琐    深霄   门槛    妇孺皆知C揩汗   奥悔   伫立    马格裹尸D选聘    惶恐   粗拙    鞠躬尽瘁【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常见字的字

24、形。【解答】A有误,“不功自破”的正确书写为“不攻自破”。B有误,“深霄”的正确书写为“深宵”。C有误,“奥悔”的正确书写为“懊悔”,“马格裹尸”的正确书写为“马革裹尸”。D正确,注意“鞠躬尽瘁”的书写。故选:D。【点评】解答此题可以结合词语的意思辨析其字形,如“马革裹尸”的意思是“马革:马皮。 用马皮把尸体裹起来。指英勇牺牲在战场。”,故此“格”应该为“革”。5(2分)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词性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哎呀,美极了!真是美极了!(叹词)B我在房间里读书。(连词)C这是很清楚的。(副词)D他抑制不住工作的热情。(助词)【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词性的掌握情况,注意根据语句认真分析词性

25、,采用排除法作答。【解答】ACD分析正确;B分析错误,“在房间里”表示地点,其中的“在”这里应该是介词,而不是连词;故选:B。【点评】现代汉语的词可以分为两类14种词性(词类)。一类是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代词、数词、量词、一类是虚词:副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拟声词、叹词。6(2分)下列句子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人工智能“阿尔法狗”以4:1的总比分战胜了最顶尖的棋手李世石,这标志着人工智能的成绩跨过了一道微不足道的门槛。(将“微不足道”改为“不可逾越”)B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帐号密码时基本没有感觉到是在花钱。(删去“因为”)C中国制

26、造要与世界接轨,离不开大师级工匠高超技艺。(在句子的最后加“的支撑”)D“绿色课堂”“阅读经典”这些活动自开展以来,一直受到师生的广泛呼应。(将“呼应”改为“响应”)【分析】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解答】ACD正确;B删去“的重要原因”;故选:B。【点评】此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的能力。解答此题,要逐项审读,从句意,用词,修辞,标点,结构,词语搭配等多方面去考虑,确定最后选项。7(2分)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和文章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

27、项是()A阿长与山海经是朝花夕拾中的名篇。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小说集B红岩讲述全国解放前夕,重庆地区的地下党人英勇斗争的故事。小萝卜、江姐、梁生宝是红岩中的人物C闻一多是现代诗人、学者、民主战士,代表作有诗集红烛死水等D骆驼样子中的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马【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有误,朝花夕拾是一部回忆性散文集。B有误,梁生宝不是红岩中的人物。C正确。D有误,牵回

28、了三匹骆驼。故选:C。【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二)(9分)8(9分)综合性学习。在我们心中,“祖国”不是一个普通的名词。她意味着大地、江河、文化、民族、同胞等等。爱祖国,就是爱这些与我们息息相关的事物。某中学七年级(5)班开展以“爱国”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1)请你介绍一下我国的国旗五星红旗的构成及其内涵(2)仿照例句横线处的句式,以“爱国”为话题,引用诗词名句,再写一句。例句:爱国是什么?爱国是屈原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爱国是什么?爱国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29、(3)香港著名歌手张明敏说过“现在唱爱情的歌曲太多,唱爱国的歌曲太少,我看有必要提倡多唱爱我民族,爱我中华,爱我社会的歌曲”。你如何看待这一问题?(4)请你为我们伟大祖国写一段祝福语,用上下面提供的词语。(50字左右)幸福安康  繁荣昌盛【分析】第一题考查图文转换;第二题考查句子的仿写与诗歌名句的积累;第三题考查观点的表达;第四题考查语言的表达。【解答】(1)本题考查图文转换。图案给出的是中国国旗,要求说出其构成及内涵。作答时应选择合适的说明顺序描述画面,然后再根据国旗相对于国家的意义来分析其内涵。(2)本题考查句子的仿写与诗歌名句的积累。参照画线句的句式,写出相对应的爱国诗句即可。

30、如:爱国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3)本题考查观点的表达。张明敏话明确指出了唱爱国歌曲的重要性,这种观点是正确的,所以答题时可肯定这一观点,并从唱爱国歌曲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能激发我们的自豪感来阐述理由。(4)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写出一段饱含对祖国赞颂之情的话,并用上所给的两个词语即可。注意情感真挚,语句流畅,并具有一定的生动性。答案:(1)构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内涵:新中国的成立,是千千万万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换来的,来之不易,五星红旗就是他们的鲜血染红的。所以红色

31、象征革命,黄色象征,五枚星中最大的那枚星代表党中央政府,周围的四枚小星均有一个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象征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人民大团结。(2)示例:爱国是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例:爱国是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3)示例:我赞同张明敏先生的话。因为唱爱国歌曲能够让我们时刻不忘自己是一个中国人。时刻以我们是中国人而感到骄傲。(4)示例:我衷心地祝福我们亲爱的祖国经济飞速发展、社会安定和谐、人民幸福安康!愿祖国的明天更加繁荣昌盛。【点评】表达自己观点的题目,在答题时要注意以下三点:弄清题意,注意要求。首先要读懂题意,按照题目要求的句式或使用修辞等准确作答,

32、以免张冠李戴,词不达意。合理发挥,见解独特。这类表达观点的题答案不局限于一个,在弄清题目要求的基础上,展开联想,写出独特的答案。语言精炼,简洁明了。语言要精炼,简洁,得体,紧扣题意来写。(三)(15分)9(2分)下列句中加着重号的“以”与例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蒙辞以军中多务A自以为大有所益B非宁静无以致远C以钱覆其口D以我酌油知之【分析】本题考查了文言虚词“以”的辨析,注意平时的积累。【解答】“蒙辞以军中多务”中“以”是用的意思。A认为;B来;C用;D凭。故选:C。【点评】要求掌握“之”的各种用法,并结合具体语境辨析即可。10(2分)下列句子中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鲁肃过寻阳

33、(等到)              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B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当户理红妆 (女子的艳丽装束)C尔安敢轻吾射(轻视)             公亦以此自矜(自夸)D朔气传金柝(北方)             见往事耳(看见)【分析】本题考查理解对文言实词含义的辨析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时要注意文言词语的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

34、异义;能结合具体语境来准确辨析即可。涉及的词语都是常见的文言实词。解答时要联系上下文,根据语境作出判断。【解答】A前句句意:等到鲁肃到寻阳的时候。后句句意: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油从铜钱的孔中注进去。解释正确。B前句句意: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后句句意:对着门户梳妆打扮起来。解释正确。C前句句意:你怎么能够轻视我射箭(的本领)。后句句意:他凭借射箭的本领自夸。解释正确。D前句句意:北方的寒风中传来刁斗声。后句句意:了解历史罢了。见:了解。解释不正确。故选:D。【点评】见:1、看到,看见(见藐小之物)2、拜见(见公输盘)3、了解(曹见往事耳)4、遇见(见两小儿辩斗)5、引见(

35、胡不见我于王)6、同“现”出现(才美不外见)六、标题11(4分)翻译句子(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2)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分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翻译,注意重点字词的把握。【解答】(1)重点词有:博士,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吗。句意: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重点词有:其,他。微,微微。颔,点头。句意:看见他射了十支箭能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点头。答案:(1)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2)看见他射了十支箭能中八九支,只是对此微微点点头。【点评】翻译时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译文要通畅。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

36、译,特别是文言特殊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七、标题12(2分)下列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春夜洛城闻笛中“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营造了孤寂、凄凉、思乡的环境气氛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纪传体通史C卖油翁是北宋欧阳修所著的一则写事明理的寓言故事,记述了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的事,形象地说明了“熟能生巧”、“实践出真知”、“人外有人”的道理D木兰诗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东南西北是虚指,并非实指【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文学常识的把握,文学常识正误的判断点是:作者名、称谓、生活时代、作品名、体裁、书中人物、主要情节、作品主

37、题及风格、流派等。回顾所读文章的相关情节,根据问题作答即可。【解答】ACD正确;B资治通鉴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故选:B。【点评】做好本题需要平时学习中要做有心人,对一些经典名篇的文学常识要整理成册,熟记于心。八、标题13(4分)薛谭学讴    薛谭学讴于秦青,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秦青弗止,饯于郊衢,扶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乃谢求反,终身不敢言归。       (选自列子)【注释】薛谭、秦青,传说中秦国两名善于唱歌的人。讴:不用乐器伴奏的歌唱。饯:设酒食送行。衢:(q)四通八达的道路,大路。   &

38、nbsp;      抚节:打着节拍。(1)薛谭为什么要回家?后来又为什么又不走了?(请引用文章原话回答)(2)你对薛谭的做法是怎样认识的?谈一谈自己的感想。【分析】参考译文: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告辞回家。秦青没有劝阻他,在城外大道旁给他饯行,秦青打着节拍,高唱悲歌。歌声振动了林木,那音响止住了行云。薛谭于是向秦青道歉,要求回来继续学习。从此以后,他一辈子也不敢再说要回家。【解答】(1)本题考查的是对文本内容理解与分析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根据题目的要求和

39、提示的信息梳理内容,找出相关的语句作答即可。 薛谭向秦青学习唱歌,还没有学完秦青的技艺,就以为学尽了,于是就要回家,用文章的话答就是“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薛谭面对有高超技艺的秦青,自愧不如,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的道理,同时对自己的自满行为感到羞愧。用文章的话回答就是“扶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2)此题考查的是对人物形象的把握。解答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可以直接摘取对人物评价的词语,也可以自己结合相关的语句进行概括,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既可以从学习要虚心、要持之以恒、不要浅尝辄止等几方面来谈出自己的体会,也可以从“终身不敢言归”

40、并不足取的角度来谈出自己的看法。不管从哪方面来谈,都要言之有理。答案:(1)因为薛谭“未穷青之技,自谓尽之,遂辞归。”薛谭不走的原因是因为秦青在送别时“扶节悲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被秦青的高超演唱技艺所折服。(2)薛谭知错就改,马上向师傅道歉,并且请求留下来继续学习,这些都值得我们学习。【点评】“谢”的解释:使君谢罗敷(请问)长跪而谢之曰(道歉)为我谢曰“明天子在上”(致意)三、读写(56分)14(7分)学会放手离西    忘了是哪一年,我死命抓住妈妈的双手,双腿无力地撑起身子,颤颤巍巍地一步一步学习如何走路。前面的路被妈妈的身体遮挡住,我没在意,因为我的眼睛只看着

41、被我抓紧了的妈妈的手。忘了是第几天,妈妈还是用双手牵着我走,走了几步,我的双腿好似突然被灌输了力量,可以平稳地慢慢向前进。不知道什么时候,妈妈轻轻地放开了手,让我自己走。     忘了是哪一年,我笨拙地骑上已拆下辅助轮的脚踏车,战战兢兢地在妈妈缓缓又谨慎地推动下向前移动,偶尔还会偷瞄一下后面,生怕妈妈放手。忘了是第几天,妈妈如常地在我脚踏车后面推动着,我却出乎意料四平八稳地向前进,慢慢地加快速度。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回头,妈妈却已经放开了手。    我上幼儿园,爸爸妈妈没有跟我一起进教室,只是把我带到学校门口,让我随着老师进去。我下车,然后走上那条通往教学

42、大楼的长阶梯。妈妈后来说,看着我转身,看着我挥着手越走越远,最后不再回头的背影。我没有像其他小孩般哭闹,反而是她跟爸爸在车上哭了。他们会哭的原因,那时候,我知道,却没有懂。     三个月前,我拖着一个有我一半身高高的行李箱,背着大背包,还提着一个超大手提包走进机场,狼狈地到柜台前办理登机和托运行李的手续,再回到大堂等候进入离境区。妈妈远远地站在一旁,别开了头,看外面的风景。妈妈是最后一个跟我拥抱的,她满脸泪水地抱着我很久,我感觉到泪水在眼眶打转。舍不得地放开,我俩对视了几秒钟,她只吐出三个字:“小心点。”我的喉咙像被什么卡住了,只能用力地点头。妈妈放开了手,我转身,身体似

43、乎有什么东西溜走了,泪水马上决堤。    我分明看到了,在机场放手的那一刻,妈妈手中的纸巾接住了她的泪,却接不住她那重得像铅一般下沉的心。而那些接不住的泪滴,坠落下来,像她的心一样碎了满地。我突然懂了一些以前不懂的东西。    听着朋友们、家人们大声喊“再见”。我回过头,嘴角扯起一个让他们放心的笑容,挥手,像闪电般跟妈妈的眼神交会。     从小时候开始,与其说我乖巧得循规蹈矩,不如说,更多的是因为妈妈把我抓得很紧,因此我没有偏离轨道的机会。有时候我会挣脱,但当妈妈主动放手的那一刻,我又想握住她的手,再多一刻也好。   &n

44、bsp; 到了台湾不久,妈妈寄过一封电邮给我,里面有这样的一段话:“是的,要懂得放手,我早就知道的可是,其实放手真的很难、很痛”     放手,不是代表放弃,只是明白自己不能永远依赖他人走路。放手以后,还有爱。因为彼此在对方心中的位置是如此牢固,即使放开了手,只要还在乎对方,心仍旧紧紧相依。哪怕作为子女的,只是在越走越远的途中,偶尔转身,回头向父母挥一挥手,在那个无声的微笑里,他们会听到的是一句坚定的、诚挚的“我会一直在”。(选自澳门日报,有删改)(1)“而那些接不住的泪滴,坠落下来,像她的心一样碎了满地。我突然懂了一些以前不懂的东西。”此时“我”究竟懂得了什么?(2)“有

45、时候我会挣脱,但当妈妈主动放手的那一刻,我又想握住她的手,再多一刻也好。”这表现出作者怎样的一种心理?(3)最近流行一个新名词“怪兽家长”,这指的是过度保护子女的父母。“怪兽家长”导致社会出现了许多“王子病”“公主病”。你想对这些“怪兽家长”说些什么?【分析】文章按时间顺序写了初学走路、学骑脚踏车、上幼儿园,以及三个月前我一人走进机场时,妈妈放手的不同表现以及我对妈妈这一表现的理解。表现了放手也正是父母爱自己的表现。【解答】(1)本题考查文意的理解与概括。文章前三自然段,分别回忆了初学走路时、学骑脚踏车时、上幼儿园时妈妈的放手之景。那时只知道妈妈放开了手,但是她当时是一种怎样的心情,“我”从未

46、想过,从未思考过。直到三个月前进机场,“她满脸泪水地抱着我很久,我感觉到泪水在眼眶打转”“我的喉咙像被什么卡住了,只能用力地点头。妈妈放开了手,我转身,身体似乎有什么东西溜走了,泪水马上决堤”,可以看出“我”当时对妈妈的不舍,也正是自己的这种切身感受,明白了此时妈妈的感受,以及以前多次放手时妈妈的感受,那就是对孩子的爱与放手的不舍。(2)本题考查人物情感的理解。“有时候我会挣脱”表现孩子对自由的渴望;“但当妈妈主动放手的那一刻,我又想握住她的手”则表现出孩子在妈妈真的给予自由时的一种依赖。这句话真实道出了一个孩子对自由渴望而又恐惧的矛盾心理。(3)本题考查语言的表达。结合本文的主旨,可知作者认为适当的放手是对孩子成长有利的,所以本题以放手对孩子成长的好处为主要内容展开表述即可。注意言辞恳切、用词得体。答案:(1)“我”懂得了一个母亲对孩子深深的不舍和爱。(2)这表现出一个长期生活在安逸环境下的孩子既渴望自由,又能想依赖父母的复杂心理。(3)示例:如果你真心爱自己的孩子,就请大胆地放开自己的双手,让笼中的“小鸟”展翅飞翔吧!【点评】阅读拓展延伸题的解答:第一步:能准确读懂原文的内涵和作者的思想情感;第二步:在第一步的基础上,按照题意要求,联系相关的生活实际。第三步:在了解作者的思想情感和把握中心的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初中 > 初中语文 > 期中试卷 > 七年级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