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49 ,大小:1.04MB ,
资源ID:99084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9908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政治专题0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政治专题04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高中政治专题04 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考点一 走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一)资源配置1必要性: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永无止境的,但在一定时期和范围内,社会能够加以利用的资源总是有限的。如果用于生产某种产品的资源增加,用于生产其它产品的资源就会减少。为了尽量满足多方面的需要,社会必须合理配置有限的资源。2基本手段:计划和市场是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手段。市场经济就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二)市场调节1实现: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供求机制、竞争机制实现的。在市场经济中,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主要是通过价格的涨落以及供求关系的变化由市场来调节的。市场就像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引导着生产者、

2、经营者,调节人、财、物在全社会的配置。看不见的手:“看不见的手”出自英国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富论。斯密指出,每个人都力图利用好他的资本并实现最大的价值。一般说来,他并不企图增进公共福利,也不知道实际上所增进的公共福利是多少。他所追求的仅仅是个人的利益。但是,对个人利益的追求使他将资本投于最有利于社会的用途。如商品生产者为了把商品卖掉以实现其赚钱的目的,会把他掌握的资源投到商品供不应求、价格高的部门中去。在这样的场合,像在其他场合一样,他受到一只“看不见的手”的指导,去尽力达到一个并非他本意想要达到的目的。通过追逐个人利益,他经常增进社会利益,其效果比他真的想促成社会利益时反而更好。这只“看不见

3、的手”不是别的,就是市场,这只“看不见的手”发挥作用的机制,是自由竞争。(1)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是引导资源配置的指示器。价格提高,将促进生产,增加供给,抑制需求;反之,则减少供给,刺激需求。通过价格的调节,使资源在各个生产部门之间保持适当的比例。(2)供求双方既相互对立,又相互依赖。生产者、经营者根据供求关系的变化不断调节生产经营活动,引导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分配。(3)竞争是市场活动的灵魂。通过买者之间、卖者之间、买卖双方之间围绕价格和质量方面的较量,使社会资源不断向效益高、急需发展的产业和企业流动。2实质:是价值规律起调节作用。3市场调节的优点:(1)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

4、、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2)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三)市场失灵1市场调节不是万能的。市场解决不了国防、治安、消防等公共物品的供给问题。枪支弹药及危险品、麻醉品等也不能让市场来调节。公共物品,是指在消费上具有非竞争性、非排他性的物品。非竞争性,是指当一个人消费该物品时并不会减少其他人对这种物品的消费。非排他性,是指要阻止一个人免费享用该物品的代价非常大。2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四)宏观调控1加强宏观调控的原

5、因:(1)市场调节存在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等固有的弊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看得见的手”出自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一书,指的是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凯恩斯认为,市场机制发挥作用是需要完善的市场信息、完全的市场竞争等必要条件的。但在现实生活中,完善的市场信息仅是经济分析中的一个假设前提,由于自发性的市场参加主体的不固定性和投入行业、经营活动的复杂性,以及自然等外部因素的干扰,其常态恰恰表现为信息的不完善性。由于信息的不完善,成千上万的企业“事前”的分散决策很可能会导致“事后”的重复生产和无效率,从而导致资源的不合理配置。完全的市场竞争也是永远不可

6、能实现的,某些基础性行业和公共设施,由于投资大、资金周转期长等原因不可能完全置身于理想的竞争环境;某些行业和产品由于利益驱动盲目竞争和不正当竞争,往往造成资源的浪费。所以,虽然市场机制可以有效地配置资源,但它不是万能的,仅仅依靠“看不见的手”来调节市场,必然导致“市场失灵”。为弥补“市场失灵”,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必须要在经济调节中发挥作用。(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正常运行与发展,既需要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又需要更好发挥政府作用,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3)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主要职责和作用之一。(4)是由我国的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及共同富裕目标要求国家必须发挥宏观调控

7、职能。(5)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保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2含义:指国家综合运用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的调节和控制。3主要目标:促进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稳定物价;保持国际收支平衡。4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五)市场调节与宏观调控的关系(六)市场秩序1规范市场秩序的原因: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作用的基础。2规范市场秩序的措施:(1)良好的市场秩序依赖公平开放透明的市场规则来维护。市场规则的含义:市场规则以法律法规、行业规范、市场道德规范等形式,对市场运行的方方面面作出具体的规定。主要内容:市场规则主

8、要包括市场准入规则、市场竞争规则、市场交易规则。市场准入规则规定哪些企业、商品可以进入市场。市场竞争规则:维护市场的公平竞争。市场交易规则:主要对交易方式和行为作出规定。包括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要求:要实行统一的市场准入制度;要实行统一的市场监管,清理和废除妨碍全国统一市场和公平竞争的各种规定和做法;市场交易必须自愿、平等、公平、诚实守信。(2)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这是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原因:诚实守信是现代市场经济正常运行必不可少的条件。诚信缺失会导致市场秩序混乱、坑蒙拐骗盛行,进而导致投资不足,交易萎缩、经济衰退。措施:国家要切实加强社会诚信建设,建立健

9、全社会征信体系,褒扬诚信,惩戒失信,在全社会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活动;完善宏观调控,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打击不诚信行为。经营者要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职业道德水平,倡导社会公德,依法经营,承担社会责任,树立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消费者要增强维权意识,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遵守社会公德。(3)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需要法律、道德的规范和引导。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必须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既保证自己的经济活动符合法律的规范,又能够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权益;每个经济活动参与者都应该树立诚信观念,遵守市场道德。(4)综合利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加强宏观调控。(七)社会主义

10、市场经济1含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的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决定性作用的经济。2基本特征:(1)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2)以共同富裕为根本目标。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不等于“同时富裕”“同步富裕”“平均主义”,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允许和鼓励一部分地区和个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这是共同致富必然经历的过程。(3)能够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的宏观调控是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优势的内在要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发挥国家集中人力、物力、财力办大事的优势,使

11、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做得更好、更有成效。3意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能够把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同市场经济的长处结合起来;把人民的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结合起来;能够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充分发挥市场的作用又更好发挥政府的作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考点二 新发展理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经济建设(一)历史性变革1.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1)原因:党和国家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端正发展观念,转变发展方式

12、,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2)表现: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不断提高;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深入推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新兴产业蓬勃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稳步推进,城镇化率不断提升,区域发展协调性增强;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实施,创新型国家建设成果丰硕。2.党的十八大以来,人民生活不断改善(1)原因:党和国家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发展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获得感显著增强。(2)表现: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教育事业全面发展,就业状况持续改善;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人民健康和医疗卫生水

13、平大幅提高。3.党的十八大以来,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1)原因:党和国家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党全国贯彻绿色发展理念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增强,忽视生态环境保护的状况明显改变。(2)表现: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形成,全面节约资源有效推进,重大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进展顺利,生态环境治理明显加强。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二)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1.新时代的社会主要矛盾(1)含义: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从两方面理解: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

14、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3)如何适应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要在继续推动发展的基础上,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必须认识到,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是世界最大发展中国家的国际地位没有变。2.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

15、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三)开启新征程1.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在解决人民温饱问题、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到建党一百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三十年,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2.两个阶段安排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从2020年到本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1)第一个阶段。从2020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16、。到那时,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将大幅跃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人民生活更为宽裕,中等收入群体比例明显提高,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基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迈出坚实步伐;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2)第二个阶段。从2035年到本世纪中叶,在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再奋斗十五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将以

17、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四)坚持新发展理念1.原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也进入新时代,经济发展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推动高质量发展,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2五大发展理念(1)创新发展。解决问题;创新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重要性;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是发展的基点。要求:坚持创新发展,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2)协调发展。解决问题:协调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要求:坚

18、持协调发展,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不断增强发展的整体性。(3)绿色发展。解决问题:绿色发展注重的是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要求:坚持绿色发展,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推进绿色发展,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和

19、绿色社区。(4)开放发展。解决问题:开放发展注重的是解决发展内外联动问题。要求:坚持开放发展,必须顺应我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体系。(5)共享发展。解决问题:共享发展注重的是解决社会公平正义问题。要求:坚持共享发展,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让改革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不断迈进。(五)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1.现代化经济体系(1)地位: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我国发展

20、的战略目标。(2)科学内涵:现代化经济体系,是由社会经济活动各个环节、各个层面、各个领域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联系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包括以下七个方面: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要求(1)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用改革的办法推进结构调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根本,是使我国供给能力更好满足广大

21、人民日益增长、不断升级和个性化的物质文化和生态环境等美好生活需要,从而实现社会主义生产目的。(2)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原因:实体经济是一国经济的立身之本,是财富创造的根本源泉,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措施:要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营造脚踏实地、勤劳创业、实业致富的发展环境和社会氛围,显著增强我国经济质量优势。(3)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原因: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必须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措施: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

22、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4)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原因:区域差异大、发展不平衡是我国的基本国情。措施:加大力度支持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深化改革加快东北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端起,创新引领率先实现东都地区优先发展,建立更加有效的区域协调发展新机制。【知识拓展】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战略。按照党的十九大提出的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分两个阶段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战略安排,

23、2017年12月29日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明确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考点三 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一)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1经济全球化:指商品、劳务、技术、资金在全球范围内流动和配置,使各国经济日益相互依赖、相互联系的趋势。2表现:经济全球化的表现是多方面的,其中主要是生产全球化、贸易全球化、资本全球化。(1)生产全球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领域的国际分工与协作不断深化、加强,世界各国的生产相互联系

24、、相互协作,各国的生产活动成为世界生产链条中的一个环节。绝对优势理论:若一国某产品的生产成本小于另一国同类产品生产成本,即处于绝对优势,那么该国就应该专门生产并出口这种产品。相反,若一国某产品的生产成本大于另一国同类产品的成产成本,即处于绝对劣势,则该国就不应该生产这种产品,而是从另一国进口这种产品。这样,各自生产自己具有优势的产品并进行交换,从中获利。比较优势理论:若一国在两种商品的生产上较另一国均处于绝对劣势,但只要在两种产品生产上劣势的程度不同,处于优势的国家在两种产品生产上优势的程度不同,则处于劣势的国家在劣势较轻的产品生产上具有相对优势,处于优势的国家则在优势较大的产品生产方面具有比

25、较优势。(2)贸易全球化。随着各国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世界各国都被卷入国际商品交换之中,国际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参与交换的商品种类越来越多。(3)资本全球化。伴随着生产和贸易全球化,资本的触角伸向全球,资本在国际间的流动速度加快。(二)经济全球化的载体:跨国公司1含义:跨国公司是指在本国或本地区拥有一个总部,并在其他国家或地区拥有子公司的国际性企业。2目的:实现自己的最大利益,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利用各地的优势组织生产,经营活动的触角几乎延伸到了世界的每个角落。3意义:跨国公司的迅速发展为经济全球化提供了强有力的载体。其全球化的生产经营方式大大促进了资金、技术、人力、商品等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推

26、动了国际分工水平的提高。(三)经济全球化的影响1积极影响: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的产物,又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它促成了贸易大繁荣、投资大便利、人员大流动、技术大发展,为世界经济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2消极影响:(1)经济全球化的大方向是正确的,同时也存在着发展失衡、治理困境、数字鸿沟、公平赤字等问题。这些是前进中的问题,需要正视并设法解决。(2)经济全球化使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在一起,加剧了全球经济的不稳定性,尤其对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安全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四)我国正确对待经济全球化的态度总体而言,经济全球化符合经济规律,符合各方利益。同时,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既为全球发展提供强劲动能,也带来一些

27、新情况新挑战。我国将继续深入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推动经济全球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等、共赢的方向发展。(五)对外开放1格局: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作出了对外开放的重大决策,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的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经过多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和开放型经济体系。(1)全方位:不论对资本主义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不论对发达国家还是对发展中国家,都实行对外开放,即对世界各类型国家开放。(2)宽领域:不仅对国际商品、资本、技术、劳务等市场开放,而且把对外开放扩展到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以及金融、保险、房地产等广泛领域。(3)多层次:根据各地区的实际情况和

28、特点,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以及沿江、沿边和内陆中心城市等不同开放程度的各种形式,形成全国范围的对外开放。开放型经济是与封闭型经济相对立的概念。在开放型经济中,生产要素、商品与服务可以较自由地跨国界流动,从而实现最优资源配置和最高经济效率。它强调把国内经济和整个国际市场联系起来,尽可能充分的参加国际分工,同时在国际分工中发挥本国经济的比较优势。2作用: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综合国力的增强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六)国际经济组织1世界贸易组织(1)性质:成立于1995年1月1日,是专门协调国际贸易关系的经济组织。(2)地位:世界贸易组织(WTO)是世界上最大

29、的多边贸易组织,它与世界银行(W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并称为世界三大经济组织。(3)作用:世贸组织在国际经济贸易领域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它积极组织多边谈判,为国际贸易制定一系列基本原则和协定,为成员提供解决贸易摩擦和冲突的场所。(4)基本原则:非歧视原则、透明度原则、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等。其中最重要的是非歧视原则,包括最惠国待遇原则与国民待遇原则。最惠国待遇:指一个缔约方在通商、航海、关税、公民法律地位等方面给予另一缔约方的优惠、特权,应当无条件地给予所有的缔约方。国民待遇:指在民事权利方面,缔约方保证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公民、企业、船舶同等的待遇。2

30、中国加入世贸组织(1)时间: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2)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积极影响:加入世贸组织,是我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重要战略决策,标志着对外开放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赢得了良好的国际环境;促进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健全;推动了开放型经济水平的提高;带动了国内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收入与生活水平;增强了我国经济的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有着积极深远的现实意义,同时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如,国内产品和产业面临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面临的经济风险显着增加,我国对外经贸管理和体制、法律、法规等还不完全符合

31、世贸组织的规定等。(七)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1原因:(1)是应对经济全球化趋势和加入世贸组织的客观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条件。(2)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参与国际经济合作与竞争,可以充分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优化资源配置,拓展发展空间,促进我国经济的发展。(3)实践证明,对外开放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2要求:(1)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我们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2)加快转变

32、对外经济发展方式,推动开放朝着优化结构、拓展深度、提高效益方向转变,着力培育开放型经济发展新优势。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拓展对外贸易,培育贸易新业态新模式,推进贸易强国建设。(3)要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放宽市场准入,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创新对外投资方式,促进国际产能合作,加快培育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4)在新时代,我国继续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打开国门搞建设,主动参与和推动经济全球化进程,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并且同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打造国际合作新平台,增添共同发展新动力,推

33、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八)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1表现:贸易壁垒包括关税贸易壁垒和非关税贸易壁垒两大类。非关税贸易壁垒,如技术壁垒,绿色壁垒,配额制度等。(1)绿色壁垒,以保护自然资源、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为名,通过制定一系列复杂苛刻的环保标准,对来自其它国家的产品及服务设置障碍,以保护本国产业。为此,我们要大力发展绿色产品,积极培育保护环境的绿色产业。(2)倾销:指某国制造商或出口商将产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出口到另一国家的贸易行为。(3)反倾销:指进口国主管当局根据受到损害的国内企业的申诉,按照一定的法律程序,对给进口国生产相似产品的产业造成法定损害的进口产品,进行立案、调查、处理的过程。2应

34、对贸易壁垒和贸易摩擦的措施:(1)增强规则意识和经济安全防范意识,学会利用世贸组织规则保护自身合法权益。(2)坚持市场多元化战略,开拓更广阔的市场空间,合理规避市场风险。(3)依靠科技进步和管理创新,增加商品的附加值和科技含量,以质取胜,坚持品牌发展战略,提高产品国际竞争力。(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进出口产品结构。解答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措施问题,要从态度、战略、原则、以及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式的转变、进出口结构、市场多元化、规则意识和经济安全防范意识等角度回答。(九)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1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含义独立自主,是指自己拥有处理本国事务的权利,不受任何外来的干涉。自力更生,是指主要

35、依靠本国人民的智慧和力量,充分利用本国资源发展本国经济。这就是说,我国在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必须把立足点放在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基础生,从本国的实际出发,主要依靠本国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充分发挥自身的潜力和优势来发展自己。2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原则的必要性发展对外经济关系必须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自主地掌握本国的经济命脉,逐步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实现社会主义的经济独立,进而保障政治独立。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因为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又是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修坚持

36、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来实现。只有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才能在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中维护国家的根本利益,保护国家的经济安全。实现社会主义国家的经济独立,维护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独立,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保证。一、市场配置资源1市场配置资源的方式市场对资源的配置的作用是通过价值规律发挥的。发挥作用的方式是价格、供求和竞争。价格是市场机制的核心要素。市场价格的涨跌,给供求双方同时发出信号。价格提高将会促进生产,增加供给;同时会抑制需求。通过价格的双向调节,使供求在新的水平上实现平衡。供求是市场机制的基础要素,是市场经济的基础和前提。生产者、经营者根据供求的变化不断调节生产经营

37、活动,引导人、财、物在全社会范围内的配置。竞争是市场机制的本质要素,是市场活动的灵魂。通过竞争,使社会资源不断向效益高的产业和企业流动,使价值规律的作用得以发挥。总之,市场机制就是在价格、供求和竞争但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中发挥着资源配置的作用。2配置资源的特点市场能够通过价格涨落比较及时、准确、灵敏地反映供求关系变化,传递供求信息,实现资源配置。面对市场竞争,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在利益杠杆的作用下,积极调整生产经营活动,从而推动科学技术和经营管理的进步,促进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典例1】李克强总理在答记者问时答:“政府机构改革方案的核心是转变政府职能,转变职能就是要理清

38、和理顺政府与市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说白了,就是市场能办的,多放给市场;社会可以做好的,就交给社会。政府管住、管好它应该管的事。把错装在政府身上的手换成市场的手。”这从经济角度主要说明A管理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B要简政放权,完善政府的经济职能C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D市场配置资源是高效的、无懈可击的【答案】C 【解析】A、B是政治角度,且A观点错误;D观点错误,市场配置资源具有固有的弊端;“换成市场的手”即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C观点正确且符合题意。二、宏观调控1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就不能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示:(1)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通过市场可以有效

39、地调节社会资源的配置,引导企业按照需要组织生产经营,并对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实行优胜劣汰的选择,会给整个国民经济带来高效率。(2)市场具有及时、灵活的特点,但也要看到自身所具有的弱点和消极作用。市场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和缺陷。单一的市场调节必然会使整个社会处于无政府状态之中,会带来生产的严重浪费和破坏,而宏观调控恰恰有利于弥补单纯市场调节的不足。可见,宏观调控对市场经济的运行起保驾护航的作用。(3)要搞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要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又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应把二者结合起来,不应割裂开来,更不应对立起来。但在实施宏观调控过程中,必须遵循价值规律。2宏观调控在国民经济中的作

40、用生产:国家一般运用财政和税收手段,通过对商品价格的调控,引导企业生产。同时通过行政命令和立法,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结构,优化资源配置。分配:再分配中运用行政手段和法律手段,取缔非法收入,调节过高收入。强化税收调节,防止两级分化。发挥财政促进社会公平、保障人民生活的作用。交换: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国家通过调整货币政策,调控市场流通中的货币量,调节社会供求的关系。消费:宏观调控对个人消费的调节主要通过调整消费税,以及行政命令的形式实现。如提高白酒的消费税,提高奢侈品的消费税,降低小排量汽车的购置税,通过影响价格,引导消费趋向。经济发展方式:科技进步,统筹城乡、区域协调发展,资源节约型社会建设

41、,都离不开政府的宏观调控。【典例2】圣经中“马太福音”第25章有这么几句话:“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1973年,美国科学史研究者莫顿用这几句话来概括社会分化的现象,并命名为“马太效应”。从市场经济角度看,要将“马太效应”对和谐社会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小限度,需要A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B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C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D努力提高经营者以及消费者的职业道德【答案】B 三、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重要性及意义市场秩序混乱,不仅严重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运行,给国家和人民利益造成重大损失,而且败坏国家信誉和改革开放的形象,所以,必须整顿和

42、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重要意义有:(1)有利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公平竞争的经济,是法治经济,是信用经济。只有大力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公平竞争规则,强化法治,注重社会信用建设,各方面都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办事,才能在我国真正建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有利于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我国已经加入了WTO,WTO的目标是促进贸易自由化,WTO的主要规则有非歧视原则、市场开放原则、公平贸易原则。我国经济秩序混乱也违反WTO的有关规则,这样会严重损害我国改革开放形象和国际声誉,破坏投资环境;假冒伪劣商品出口,还会败坏我国商品在国际市场上的

43、声誉,导致一些国家不愿进口我国商品甚至采取歧视性措施,影响出口的扩大。不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对外开放就不可能迈出大的步伐。(3)有利于保持国民经济的良好发展势头。我国要把经济发展的立足点放在扩大国内需求上。而扩大内需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使人民群众对市场商品质量信得过,增强消费意愿。如果任凭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市场,消费者就不会有消费意愿,扩大内需就没有基础。同时,假冒伪劣商品横行,挤占了市场,也会严重影响守法经营企业的生产和合格、优质产品的销售。不大力整顿市场经济秩序,就难以实现国民经济长期稳定和健康发展。(4)有利于提高国民经济素质和竞争力。现在地方保护主义严重,到处搞地区经济封锁,一方面割

44、裂全国统一市场,妨碍公平竞争;另一方面浪费资源、污染环境、产品质量低劣的企业关不了,阻碍了产业结构调整和规模经营发展,现代化的大企业和企业集团难以成长起来。这种状况不改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竞争力就难以提高,中国经济就会长期处于落后地位,也就不可能实现现代化。(5)有利于全面推进社会文明进步。经济秩序混乱,不仅破坏生产力发展,而且毒化社会风气,败坏社会公德,滋生消极腐败,动摇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典例3】我国每年都举行“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倡导商家诚信经营,营造良好的市场经营环境。启动“诚信兴商宣传月”活动,规范市场秩序的治本之策是A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B制定市场规则C树

45、立诚信意识 D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答案】A【解析】根据课本回答即可知选A。四、怎样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内涵已经包括了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和国家的宏观调控两个方面。市场调节和国家宏观调控都是资源配置的手段,目的是使资源得到优化配置,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市场调节作用不是万能的,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等弱点。所以,市场经济的正常发展,需要国家的宏观调控。市场经济条件下,应该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国家的宏观调控必须以市场为基础,遵循价值规律的要求。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要强有力的国家宏观调控。国家运用经济、法律、道德、行政的手段进行宏观调控,规范市场经

46、济秩序。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确立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只有建立健全而且能得到实施的市场主体法律、市场行为法律、市场秩序法律、宏观调控法律、社会保障法律和制裁犯罪法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才能够健康有序地运行。同时,依法严厉打击各种经济犯罪。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这是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只有运用法律武器,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严格规范人们的经济行为,才能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经济活动的参与者必须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一种法治经济,这就决定了经济活动的所有参与者商品的生产者、经营者、购买商品的消费者

47、等,都必须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从事各种经济活动,否则就会破坏经济秩序,就要受到法律的追究。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在全社会形成与之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只有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才能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康发展。切实加强社会信用建设和全社会进行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教育。诚实守信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公民应有的基本素质,要通过教育,增强全民的信用观念,使全体人民自觉遵守市场经济秩序,逐步形成诚信为本、操守为重的良好风尚。要采取法律、制度和舆论等多种措施,在全社会营造讲求商业道德、诚实守信、公平竞争的氛围。广大公民包括青少年要自觉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不购买假冒伪劣产品,举报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行为。同时,要把学好法律知识当作是自己应尽的义务,学会依法律己,依法办事,学会运用法律武器维护正常的市场经济秩序。3生产者经营者。(1)企业要有市场意识、规则意识,自觉遵守市场规则,包括WTO的各项规则。企业要坚持诚实守信原则,有利于保护企业和消费者的利益,促进企业的发展。(2)企业信誉和形象。良好的企业信誉和形象,对企业生存竞争,有着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