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516KB ,
资源ID:96751      下载积分:2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9675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100所名校】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版)

1、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此卷只装订不密封班级 姓名 准考证号 考场号 座位号 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第I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

2、大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B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这里采用了微元法C牛顿在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时,提出了著名的理想斜面实验该实验运用了理想实验法D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加速度大的物体速度变化大 B静摩擦力一定对物体运动起阻碍作用C两个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 D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3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为x=8t2+4t

3、(各物理量均采用国际单位制单位),则该质点( )A第3s内的位移大小是44m B前2s内的平均速度是16m/s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都是12m 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都是8m/s4一物体从h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到达地面,落地速度为v;那么当物体下落时间时,物体的速度和距离地面的高度分别是( )Av,h Bv,h Cv,h Dv,h5如图所示,物体A、B放在物体C上,水平力F水平向左作用于A上,使A、B、C一起在水平地面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 )A物体A受到三个力作用 B物体C受到六个力作用C物体C受到三个摩擦力的作用 DC对B有向左的摩擦力6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上端固定在电梯的天花

4、板上,弹簧下端悬挂一个小铁球,当电梯在竖直方向运行时,电梯内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原来静止时的伸长量变大了,这一现象表明( )A电梯一定处于加速上升阶段 B电梯的速度方向一定向下C乘客一定处在超重状态 D电梯的加速度方向可能向下7A、B两个物体在同一地点出发,沿同一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一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则( )A2-4s内,物体A的加速度是B的2倍 Bt=6s时,A、B两物体相遇Ct=4s时,A、B两物体相距40m Dt=2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8一水平固定的水管,水从管口以不变的速度源源不断地喷出,水管距地面高h1.25m,水落地的位置到管口的水平距离x1.8 m。不计

5、空气及摩擦阻力,g=10m/s2,水从管口喷出的初速度大小是( )A1.8m/s B2.0 m/s C3.0 m/s D3.6m/s9如图所示,两个质量都是m的小球A和B用轻杆连接,斜靠在墙上处于平衡状态。已知墙面光滑,水平地面粗糙。现使球向下移动一点,球离墙再稍远一些,两球再次达到平衡状态。移动后的平衡状态与原来的平衡状态相比较,地面对球B的支持力N和轻杆上的弹力T的变化情况是( )AN不变,T变大 BN变小,T变大CN不变,T变小 DN变大,T变小10如图所示,质量分别为M、m的两个物体A和B,用跨过定滑轮的细线相连,有一外力使B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桌面上,且桌面上方细线与桌面平行,B与桌

6、面的动摩擦因数为。若撤去作用在B上的外力,使、从静止开始运动,此时B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若将作用在B上的外力变为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B物体向左做匀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重力加速度为g,则所加外力F的大小为( )A B C D二、多选题112018年12月8日2时23分,搭载着“嫦娥四号”的“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2019年1月3日10时26分,嫦娥四号成功着陆在月球背面南极艾特肯盆地的预选着陆区,成为世界第一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和巡视探测的航天器,这是人类航天史上的伟大壮举。下面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运载火箭尾部向下喷气,喷出的气体反过来对火箭产生一个反作用力

7、,从而让火箭获得了向上的推力B运载火箭飞出大气层后,由于没有了空气,火箭虽然向后喷气,但也无法获得前进的动力C在落月阶段首先通过变推力发动机让探测器减速下降,此时“嫦娥四号”处于超重状态。D“嫦娥四号”离开地球大气层朝月球飞行过程中,与地球之间不再存在相互作用力12如图,倾角=370的足够长传送带以恒定速率v=4m/s顺时针运行,现将一质量m=5kg的小物体无初速度放在传送带的A端,小物体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0.85,取g=10m/s2,sin370=0.6,cos370=0.8,则在整个上滑过程中的小物体( )A加速度恒定不变 B加速运动的时间为5sC所受的摩擦力方向会发生变化 D所受的

8、滑动摩擦力大小为34N13如图所示,a、b两物体的质量分别为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着a,使a、b一起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1,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1;当用大小仍为F的恒力沿斜面向上拉着a,使a、b一起沿光滑斜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时,弹簧伸长量为x2,物体的加速度大小为a2。已知斜面的倾角为,则有( )Ax1=x2 Bx1x2 Ca1=a2 Da1 a214一艘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是6m/s,一条河宽60m,河水流速是8m/s,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船在这条河中运动的最大速度是10m/sB小船渡过这条河的最小位移是80mC小船以最小位移渡河时,所需的

9、渡河时间为sD小船渡过这条河的最短时间是10s第II卷(非选择题)三、实验题15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时,先将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水平木板上,另一端系上带有绳套的两根细绳实验时,需要两次拉伸橡皮条,一次是通过两根细绳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另一次是用一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拉橡皮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填字母代号)。A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B两细绳必须等长C两次拉伸橡皮条时将橡皮条拉伸相同长度即可D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实验不同E. 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的拉力16在用打点计时器“探究小车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0、的实验中,得到如图所示的一条记录小车运动情况的纸带,图中A、B、C、D、E为相邻的计数点,每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4个点没有画出,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计算结果均保留3位有效数字)(1)由图可知,打点计时器打出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D=_m/s.(2)在打点计时器打B、C两点时,小车的速度分别为vB=1.38m/s;vC=2.64m/s,请在上图坐标系中画出小车的v-t图象_(3)小车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为a=_m/s2,打点计时器打出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A=_m/s.(4)如果当时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_(选填“系统”

11、或“偶然”)误差,这样测得的加速度结果比实际值偏_。(选填“大”或“小”)17利用打点计时器和小车来做“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1)关于本实验的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填字母代号)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木板带滑轮一端适当垫高B.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越大,实验误差越小C.正确平衡摩擦力后,若改变小车质量重复实验时,则不需要再次平衡摩擦力D.可以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出如图所示的aF图线,发现图线既不过原点,又不是直线,其原因可能是_(填字母代号)A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且小车质量较大B.平衡摩擦力过度,且小车质量较大C.

12、平衡摩擦力过度,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较大D.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且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较大四、解答题18如图所示,质量为m1的物体A用细绳绕过光滑的定滑轮与质量为m2的物体B相连,连接A的细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物体B左侧的轻绳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也为,B右侧与竖直墙壁相连的轻绳保持水平,此时系统处于静止状态,A所在的桌面水平,已知重力加速度为g,求:(1)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大小;(2)A物体受到桌面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19A、B两列火车在同一轨道上同向行驶,A车在前,匀速行驶的速度是vA=20m/s;B车在后,速度vB=40m/s。因大雾,能见度很低,B车司机在距A车160m处才发现前方的A车

13、,经过0.5s的反应时间后立即开始刹车。(1)若B车刹车的加速度大小为1m/s2,通过计算说明A车若始终按原来速度匀速前进,通过计算说明两车是否会相撞?(2)如果两车不会相撞,则两车间的最近距离是多少?如果会相撞,则B车刹车的加速度至少变为多大时,可以避免两车相撞?(假定B车司机反应时间不变,A车保持匀速)20如图1所示,物体A静止放在足够长的木板B上,木板B静止于水平面已知A的质量mA=2.0kg,B的质量mB=3.0kg,A、B之间的动摩擦因数1=0.2,B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0.1,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大小视为相等,重力加速度g取10m/s2若t=0开始,木板B受F1=18N

14、的水平恒力作用,t=1s时将F1改为F2=3N,方向不变,t=3s时撤去F2(1)木板B受F1=18N的水平恒力作用时,A、B的加速度大小aA、aB各为多少?(2)从t=0开始,到A、B都最终停止运动,求A、B运动的总时间分别是多少?(3)请以纵坐标表示A受到B的摩擦力fA,横坐标表示运动时间t(从t=0开始,到A、B都静止),取运动方向为正方向,在图2中准确画出fA-t的关系图线(标出对应点横、纵坐标的准确数值,以图线评分,不必写出分析和计算过程)2018-2019学年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第一中学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物理答案1C【解析】A、质点是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大

15、小和形状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A正确。B、在推导匀变速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物理学中把这种研究方法叫做“微元法”,故B正确。C、理想实验法(又称想象创新法,思想实验法)是科学研究中的一种重要方法,它把可靠事实和理论思维结合起来,可以深刻地揭示自然规律。它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概括、抽象、推理得出规律的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伽利略根据理想斜面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结合起来,提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不是牛顿,故C不正确。D、在探究加速度、力、质量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先保持质量不变研究加速度与力的关系,再

16、保持力不变研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该实验运用了控制变量法,故D正确。故不正确的选:C2D【解析】A、加速度的定义式为a=,加速度描述的是物体速度变化的快慢,物体速度变化v大,不一定加速度大,加速度是速度的变化v与所用时间t的比值,故A错误。B、静摩擦力与物体间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静摩擦力可以和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和运动方向相反,可以充当动力也可以充当阻力,故B错误。C、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就是合力与物体运动方向在一条直线上;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直线运动,一个匀速直线运动和另一个不在同一方向做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就不是直线运动,故C错误。D、平抛运动是物体仅在重力作用下的

17、抛体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故D正确。故选:D3A【解析】A、由质点做直线运动的位移x与时间t的关系x=8t2+4t知,物体运动的加速度a=16m/s2,初速度v0=4m/s,所以第3s内的位移x3=v0t3+at32-(v0t2+at22)=v0(t3-t2)+a(t32-t22)=4(3-2)m-16(32-22)m=44m,故A正确。B、前2s内的位移x=v0t2+at22=42m+1622m=40m,所以前2s内的平均速度v=m/s=20m/s,故B错误。C、任意相邻1s内的位移差x=at2=16m,故C错误。D、任意1s内的速度增量v=at=16m/s,故D错误。故选:A4D【解析】

18、物体从h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经时间t到达地面,则落地速度为v=gt,当物体下落时间t时,其速度v=gt=v;在t时间内有:h=gt2,当物体下落时间t时下落的高度h=g=h,此时物体距离地面的高度为h-h=h,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5B【解析】A、以A为研究对象,A受重力,C对A的支持力,水平力F,因为所受合外力为0,故C对A有向右的摩擦力,故A受四个力的作用,故A错误。B、以C为研究对象,C受重力,地面对C的支持力,A对C的压力,B对C的压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知,A对C有向左的摩擦力,以A,B,C整体为研究对象,在F作用下向左匀速运动,所受合外力为0,故知地面对C有向右的摩擦力,

19、C受六个力的作用,故B正确。C、对物体B来说,因其所受合外力为0,故B,C间没有摩擦力,即物体C受到两个摩擦力的作用,故C、D错误。故选:B6C【解析】电梯内乘客发现弹簧的伸长量比电梯原来静止时的伸长量变大了,说明电梯一定存在竖直向上的加速度,电梯的运动可能是加速向上或者减速下降,乘客也一定处在超重状态,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7C【解析】A、2-4s内,物体A的加速度aA=10m/s2,物体B的加速度aB=20m/s2,物体B的加速度是A的2倍,故A错误。B、t=6s时,A的速度vA=aAt=60m/s,A发生的位移xA=vAt=180m;t=6s时,B的速度vB=aB(t-2)=

20、80m/s,B发生的位移xB=vB(t-2)=160m,即t=6s时,A在前B在后,相距20m,故B错误。C、t=4s时,A、B两物体相距x=2m=40m,故C正确。D、t=2s时,A才准备运动,在2-4s内,A的速度大于B的速度,A、B间距离逐渐增大,在t=4s时,A、B速度相等,t=4s之后,B的速度大于A的速度,AB间距离将逐渐减小,所以t=4s时,A、B两物体相距最远,故D错误。故选:C8D【解析】水从管口以不变的速度源源不断地喷出,可以认为水做平抛运动,竖直方向由h=gt2,解得水下落的时间:t=0.5s;水平方向由x=v0t,解得水从管口喷出的初速度:v0=3.6m/s,故A、B、

21、C错误,D正确。故选:D9A【解析】对整体进行受力分析知,地面对球B的支持力N=2mg,移动两球后,仍然平衡,则N仍然等于2mg,所以N不变;再隔离对A进行受力分析如下图,设轻杆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轻杆对A球的弹力T=,当A球向下移动一小段距离,夹角变小,变小,所以T变大,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在该题中运用了整体法和隔离法,先对整体受力分析,确定地面对球B的支持力不变,再隔离分析,判断轻杆对球弹力的变化10B【解析】若撤去作用在B上的外力,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A有:Mg-F1=Ma,对B有:F1-mg=ma,解得a=;若将作用在B上的外力变为水平向左的恒力F,使B物体向左做匀

22、加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a=2,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对B有:F-mg-F2=ma,对A有:F2-Mg=Ma,解得所加外力F的大小:F=3Mg-mg,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11AC【解析】A、火箭升空时,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箭体与被喷出的气体是一对相互作用的物体;火箭向下喷气时,喷出的气体同时对火箭产生向上的反作用力,即为火箭上升的推动力,故A正确。B、火箭向下喷气产生的推力并不是由周围的空气对火箭的反作用力提供的,因而与是否飞出大气层、是否存在空气无关,故B错误。C、在落月阶段首先通过变推力发动机让探测器减速下降,产生向上的加速度,此时“嫦娥四号”处于超重状态,故C正确。D、“嫦娥四号”离

23、开地球大气层朝月球飞行过程中,“嫦娥四号”与地球之间依然存在相互吸引力,这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故D错误。故选:AC12BD【解析】由于,小物块开始在滑动摩擦力作用下做加速运动,速度达到4m/s后即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小物块在静摩擦力作用下与传送带共同匀速运动。刚开始小物块受沿斜面向上的滑动摩擦力做加速运动,滑动摩擦力Ff=mg=34N,加速度a=g-g=0.8m/s2,由v=at,解得加速运动的时间t=5s;由于=0.85=,所以小物块速度达到4m/s后就与传送带保持相对静止,共同匀速运动,加速度变为零,此时小物块受沿斜面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摩擦力的方向没有发生变化,故B、D正确,A、C

24、错误。故选:BD13AD【解析】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或者沿斜面向上拉时,利用整体法求加速度a1和a2,利用隔离法可求出x1和x2,比较即可得解。设弹簧的劲度系数为k,当用恒力F竖直向上拉时,整体分析有:F-(m1+m2)g=(m1+m2)a1,分析b有:kx1-m2g=m2a1,解得x1=,加速度a1=-g;当用恒力F沿斜面向上拉时,整体分析有:F-(m1+m2)g=(m1+m2)a2,对b分析有:kx2-m2g=m2a2,解得x2=,加速度a2=-g,由上分析可知,x1=x2,a1a2,故A、D正确,B、C错误。故选:AD14BCD【解析】A、当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河水流速方向相同时,小船在这

25、条河中运动速度最大,最大速度为14m/s,故A错误。B、由于小船的速度小于河水的流速,小船不能横渡,如下图示,当小船的合速度方向与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方向垂直时有最小位移,由速度三角形和几何三角形相似可得,小船的最小位移AC=AB=60m=80m,故B正确。C、设v船与上游河岸的夹角为,=,则=,小船以最小位移渡河时,所需的渡河时间:t=s=s,故C正确。D、当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方向垂直河岸时,渡河时间最短为:t=t=10s,故D正确故选:BCD15AD【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为了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即研究合力与分力的关系,根据合力与分力是等效的,本实验两次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必须要拉到相同位置

26、,表明两次效果相同,即两个拉力和一个拉力等效。实验时要保证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两细绳不一定要等长,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实验不同,用一个测力计的拉力是效果上的合力,合力大小上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于小于分力,还可以等于分力。A、实验时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条都应与木板平行,如果不平行,弹簧测力计上的拉力就与水平木板有了一定的角度,拉力在水平方向就有了分力,就会影响实验的精确度产生误差,故A正确。B、通过两细绳用两个弹簧秤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时,并非要求两细绳等长,为了更加准确的记录力的方向,拉橡皮条的细绳要长些,标记同一细绳方向的两点要远些,故B错误。

27、C、两次拉伸橡皮条时应将将橡皮条和绳的结点拉到相同位置,故C错误。D、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实验不同,故D正确。E、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没有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的拉力,用一个测力计的拉力是效果上的合力,合力大小上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于小于分力,还可以等于分力,故E错误。故选:AD16(1)3.90 m/s (2)如图所示(3)(12.412.8)m/s2;(0.1000.140)m/s (4)系统;大【解析】(1)D为CE的中间时刻,利用中间时刻的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可求D点的速度;(2)依次把B、C、D三点的坐标描入坐标系中,作出图线即可

28、;(3)由图线的斜率可得加速度和A点的速度;(4)打点的频率变低,相邻的计数点长间的时间变长,在计算时用的t相对较小,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这样测得的加速度结果比实际值偏大。【详解】(1)打点计时器打出D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D=cm/s=390cm/s=3.90m/s(2)以打A点时作为记时零点,打B点对应的坐标(0.1,1.38),打C点对应的坐标(0.2,2.64),打D点对应的坐标(0.3,3.90),依次把B、C、D三点的坐标描入坐标系中,作出图线如下图。(3)由速度-时间图线可求得图线的斜率即加速度,a=m/s2=12.6m/s2(12.4m/s212.8m/s2均可)。由图线可知

29、打点计时器打出A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vA=0.130m/s(0.100m/s0.140m/s均可)(4)如果当时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的频率是f=49HZ,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由此引起的误差属于系统误差,由加速度的定义式a=可知,打点的频率变低,打点周期变长,相邻的计数点长间的时间变长,实际的t相对变大,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在计算时用的t相对较小,这样测得的加速度结果比实际值偏大。17(1)C (2)D【解析】(1)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木板远离滑轮一端适当垫高,故A错误。B、做本实验要求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m要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这样才可以认为绳子上的拉力近似等于砝码和砝码盘的重力,故

30、B错误。C、在平衡摩擦力时有:Mg=Mg,所以正确平衡摩擦力后,若改变小车质量M重复实验时,则不需要再次平衡摩擦力,故C正确。D、做实验时应先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然后释放小车,故D错误。故选:C(2)发现图线不过原点,可能是没有完全平衡摩擦力,或者就没有平衡摩擦力,使得小车在较小的拉力作用下还处于静止状态;图线不是直线,则是由于随着拉力的增大,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m逐渐增大,到一定程度就不能满足砝码和砝码盘的总质量m远小于小车的总质量M,使得图线发生了弯曲,故A、B、C错误,D正确。故选:D18(1) (2);【解析】(1)对B受力分析根据平衡条件可得绳子上的拉力;(2)对A受力分析根据平衡

31、条件可解得A物体受到桌面支持力和摩擦力的大小。【详解】(1)A、B都静止均处于平衡状态,对B进行受力分析得:竖直方向:FT=m2g解得绳子上的拉力FT=,即细绳对物体A的拉力大小也是(2)对A进行受力分析有:竖直方向:FT+FN=m1g水平方向:FT=Ff解得A物体受到桌面的支持力:FN=(m1-m2)g,A物体受到桌面的摩擦力:Ff=19(1)两车会相撞 (2)4/3m/s2【解析】(1)在反应时间内,B车做匀速运动,当B车速度减小到vA=20m/s时,分别计算出A、B两车的位移,比较可知两车会相撞;(2)设B车刹车的加速度至少变为a2可以避免两车相撞,同理根据位置和速度的关系分别计算出A、

32、B两车的位移,即可得a2。【详解】(1)若B火车的加速度为a1=-1m/s2,则有:在反应时间t1内,B车做匀速运动,则有x1=vBt1=20m设当B车速度减小到vA=20m/s时,B车减速阶段的位移为x2,A车的总位移为xA,有:-=2a1x2vA=vB+a1txA=vA(t1+t)解得B车的总位移为:xB=x1+x2=620mA车的总位移:xA=410m由于xBxA=210m160m,所以两车会相撞。(2)设B车刹车的加速度至少变为a2可以避免两车相撞,在反应时间t1内,B车做匀速运动,则有:x1=vBt1=20m对B火车有:vA=vB+a2tvA2-vB2=2a2xB对A火车有:xA=v

33、A(t1+t)避免两车相撞的位置关系为:x1+xB=xA+d解得B车刹车的加速度至少变为:a2=-m/s2,“-”号表示刹车时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反。20(1)2m/s2;3m/s2 (2)4.8s(3)如图:【解析】(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别对A和B进行分析可得A、B的加速度;(2)求出t1=1s时,A、B的速度,F1改为F2=3N后,求得B的加速度,然后求得A、B速度相等即A、B相对静止时所用的时间t2,即可得到A在B上相对B滑行的时间t=t1+t2=1.25s;在t3=1.75s时间内,A、B一起做匀减速运动,求得3s末A、B的共同速度;t=3s时撤去F2后,整体分析A、B一起做匀减速

34、运动直至静止,可得A、B一起做匀减速运动的时间t4,最后可得A、B运动的总时间t总=t1+t2+t3+t4。(3)把各段时间对应的摩擦力fA准确画在fA-t的关系图线上。【详解】(1)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对A:1mAg=mAaA解得A的加速度:aA=1g=0.210m/s2=2m/s2对B:F1-2(mA+mB)g-1mAg=mBaB代入数据得B的加速度:aB=3m/s2(2)t1=1s时,A、B的速度分别为vA、vB,则有:vA=aAt1=21m/s=2m/svB=aBt1=31m/s=3m/sF1改为F2=3N后,在B速度大于A速度的过程中,A的加速度不变,B的加速度设为aB根据牛顿第二定律

35、对B得:F2-2(mA+mB)g-1mAg=mBaB代入数据得:aB=-2m/s2设经过时间t2,A、B速度相等,由于AB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fm=1mAg=0.22.010N=4N假如A、B相对静止,整体分析合外力为:F合=F2-2(mA+mB)g=0Nfm,此后它们保持相对静止,v=vA+aAt2=vB+aBt2代入数据得:t2=0.25s,v=2.5m/sA在B上相对B滑行的时间为t=t1+t2=1.25s在1.25s-3s内:A、B一起做匀减速运动对A、B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F2-2(mA+mB)g=(mA+mB)a解得,a=-0.4m/s2,t3=1.75s,v=v+at3=1.8m/st=3s时撤去F2后,A、B一起做匀减速运动直至静止。对A、B整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2(mA+mB)g=(mA+mB)a,解得a=1m/s2,t4=1.8s故A、B运动的总时间相等,则有:t总=t1+t2+t3+t4=4.8s(3)fA-t的关系图线如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