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潮州市2018-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一级教学质量检测语文卷一、古代诗文阅读(30分)(一)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寡人之于国也孟子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
2、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痒序之教,申之以孝梯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殍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1.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弃甲曳兵而走 兵:兵器B. 数罟不入洿池 数:数量C. 斧斤以时入山林 斤:斧子D. 五十者可
3、以衣帛矣 衣:穿2. 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 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B. 弃甲曳兵而走C.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D.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3.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 邻国之民不加少 申之以孝悌之义B. 弃甲曳兵而走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C. 河东凶亦然 填然鼓之,兵刃相接D. 则移其民于河东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4.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梁惠王认为自己在治理国家方面已经费尽心力了。因为他在饥荒年能迁徙灾民,调运粮食,及时救荒。B. 孟子借“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说明了如果能解决战时士兵争
4、相逃跑的问题,就可以使自己的国民增多。C.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一句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揭露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暴政。D. 在孟子看来,行王道必须大力发展农业生产,还要注重发展文化教育,使百姓接受教育,懂得礼义。5. 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2)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答案】1. B 2. D 3. A 4. B 5. 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请允许我用战争来打个比喻吧。”大王假若不去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到您这里来了(别的国家的老百姓就会来投奔了)。【解析】【1题详解】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解答本题,考生
5、可以根据实词在文言句子中的位置,推断它的词性,根据词性进而推断它的词义。B 项,“数,数量”,错误,“数罟”意思是“细密的渔网”,“数”应为形容词,而“数量”是名词,此处的“数”,细密,稠密。故选B。【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基本相同的一项”,这是文言实词中的古今异义现象设题,然后把加点词的现代意思代入句中,看能否讲得通。项,“河”是“黄河”的意思,今意是“一种自然形成的水道,一种水体形式”。项,“走”古意指“逃跑”,今意人或鸟兽的脚交互向前移动。C项,“养生”古意指“养
6、活生者”,今意根据人的生命过程规律主动进行物质与精神的身心养护活动。D项,“道路”的意思,跟现代汉语意思和用法相同。故选D。【3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这是考查虚词的用法,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来分析用法。本题中,A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的。B项,第一个“而”,表修饰的连词;第二个“而”为表转折的连词,“却”。C项,第一个“然”,这样;第二个“然”,的样子;D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前者解释为“到”,后者解释为“与,和”。故选B项。【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辨析。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
7、先明确题干的要求,即选出“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然后依据人名、地名、官名、时间等提示性信息快速找出选项对应的语句,再与选项进行比较分析。本题中,C项,“说明了如果能解决战时士兵争相逃跑的问题”错误,是为了说明梁惠民移民移粟的措施与“邻国之政”并无本质区别。故选C项。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拿到句子之后,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再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本题中,第一句中,“对”,回答;“以”,用;“喻”,打比方。第二句中, “罪”,名词作动词,归罪;“岁”,年成;“斯”,
8、那么;至,到来,投奔。【点睛】参考译文:梁惠王说:“我治理梁国,真是费尽心力了。河内地方遭了饥荒,我便把那里的百姓迁移到河东,同时把河东的粮食运到河内。河东遭了饥荒,也这样办。我曾经考察过邻国的政事,没有谁能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并不因此减少,我的百姓并不因此加多,这是什么缘故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战争,那就请让我用战争打个比喻吧。战鼓冬冬敲响,枪尖刀锋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有的人跑了一百步停住脚,有的人跑了五十步停住脚。那些跑了五十步的士兵,竟耻笑跑了一百步的士兵,可以吗?”惠王说:“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孟子说:“
9、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如果兵役徭役不妨害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便会吃不完;如果细密的鱼网不到深的池沼里去捕鱼,鱼鳖就会吃不光;如果按季节拿着斧头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那么百姓便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百姓对生养死葬都没有遗憾,就是王道的开端了。”“分给百姓五亩大的宅园,种植桑树,那么,五十岁以上的人都可以穿丝绸了。鸡狗和猪等家畜,百姓能够适时饲养,那么,七十岁以上的老人都可以吃肉了。每家人有百亩的耕地,官府不去妨碍他们的生产季节,那么,几口人的家庭可以不挨饿了。认真地办好学校,反复地用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教导老百姓,那么,须
10、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自己背负或顶着重物在路上行走了。七十岁以上的人有丝绸穿,有肉吃,普通百姓饿不着、冻不着,这样还不能实行王道,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现在的梁国呢,富贵人家的猪狗吃掉了百姓的粮食,却不约束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却不打开粮仓赈救。老百姓死了,竟然说:这不是我的罪过,而是由于年成不好。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大王如果不归罪到年成,那么天下的老百姓就会投奔到梁国来了。”(二)古代诗歌阅读(8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下面小题。雨陈与义沙岸残春雨,茅檐古镇官。一时花带泪,万里客凭栏。日晚蔷薇重,楼高燕子寒。惜无陶谢手,尽力破忧端。【
11、注】此诗作于宣和七年(1125),当时诗人因奸相王黼被罢官而受到牵连,被贬为陈留(今河南杞县)酒税。陶谢,即陶渊明和谢灵运。6. 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诗的首联对仗工整,上半句停顿应为“沙岸/残春/雨”,“残春”意为晚春。B. “花带泪”用拟人手法写经雨之后花瓣上残留着雨滴的景象,蕴含着诗人的感伤之情。C. “万里”一句用夸张手法极写诗人凭栏远眺视野之开阔,侧面表现出雨后空气清新。D. 颈联中的“寒”字是作者的身心感受,表现了雨后天气的寒凉和诗人心中的悲凉。7. 结合诗歌内容和作者的遭遇来看,尾联中“忧”的具体内涵有哪些?【答案】6. C 7. “忧”具体包括被贬偏远
12、之地的感伤;客居万里之外的忧愁;残春寒雨中的落寞、悲凉(伤春之感)。【解析】【6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能力,同时考查对诗句内容、技巧以及情感的把握能力,采用了客观选择题的形式,各选项内容涉及了对诗歌的手法、形象、主题的鉴赏。C项,“万里”不是形容视野开阔,而是说诗人离家万里之遥;“侧面表现出雨后空气清新”错误,无中生有。故选C。【7题详解】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尾联意为可惜自己没有陶渊明、谢灵运那样的诗才,不能借吟咏来消除忧愁烦闷。“忧”的具体内容需要结合诗句内容分析,诗中的“一时”与“万里
13、”表明了诗人被贬偏远之地的无奈,“万里”是说诗人离家万里之遥,蔷薇的“重”和燕子的“寒”则渲染了诗人在雨中的落寞与孤独。末二句点题,用“陶谢手”的寓意反衬自己的乡愁是无法解脱的。结合以上内容,概括答题。【点睛】诗歌鉴赏的选择题考查范围很广,既有形象的鉴赏,如人物、景物、事物,也有语言的赏析,如炼字、炼句、诗眼、语言风格,还有表达技巧的鉴赏,如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也有诗歌内容的理解,如背景、题材、作者等。常见的设题误区主要有一下几个:意象意境分析不当,基础知识运用错误,词句解说曲解原意,主题情感分析不当,手法分析张冠李戴等等。解答此类题目,读懂诗歌是关键,要关注标题、作者、注释以及关键
14、词等;审清题目要求,细读选项划出要点,即切分关键信息,最后正选排除巧妙用。(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杜甫的登高中,用落叶和江水抒发韶光易逝、壮志难酬的感怆的句子是“_,_”。(2)荀子的劝学中,“_,_”这一结论,说明君子拥有超过一般人才德的原因,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来好好学习。(3)刘裕是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赞颂的英雄,当初他“曾住”的地方却“_,_”,这与刘禹锡乌衣巷的“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意境有几分相似。【答案】 (1). 无边落木萧萧下 (2). 不尽长江滚滚来 (3). 君子生非异也 (4). 善假于物也 (5). 斜阳草树
15、 (6). 寻常巷陌【解析】【详解】本题主要考查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萧萧”“尽”“生”“巷陌”,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二、文学类文本阅读(1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老人与井夏一刀掌灯时分,瞎伯划拉着他那根光亮的导盲棍摸到黑牛家里。瞎伯有事没事最喜欢到黑牛家里去,拉拉家常、谈谈天,喝一杯黑牛采制的清茶。瞎伯说,黑牛,你晓得吧,我们村里以前有一口老井的,叫善卷古井。黑牛说,晓得晓得,我小时候听爷
16、爷讲过,说是一个叫善卷的古人,他看到春夏天枉水河河水浑浊,人们喝了就生病,就带领大家挖了一口井。是吧?瞎伯说,善卷是神仙下凡呢,什么都懂。他对乡里的人像兄弟姐妹一样好,和气得很。本事很大,皇帝都要向他求助,问他治理国家的办法!黑牛笑道,瞎伯,你讲得神气活现,好像见过他一样。瞎伯说,我没见过善卷,我见过他挖的井呀,那时的井台用桃花石砌的,周围又用桃花石铺了地面。我和小伙伴们在孤峰岭上砍柴,口渴了就跑到井边,趴在井边咕噜咕噜喝水,那水真甜呀。黑牛说,瞎伯,你今天总讲井呀井呀干什么呢?瞎伯不做声,从怀里摸索出一个布包,黑牛,我这里有一万多块钱,你帮我请人打一口井吧!黑牛急了,瞎伯!你攒几个钱容易吗?
17、花光了以后的日子怎么过?你要打一口井干什么呢!吃水还是我来帮你挑呀!你别管,黑牛,我就想再尝尝古井里的水,我要你打你就打。瞎伯把话说得很坚决,怎么劝阻都没用。黑牛只好说,那好吧,瞎伯。第二天就开始打井了。瞎伯用导盲棍点点戳戳到一个地方说,黑牛,这地方就是老井的位置,就在这儿掏吧。挖了三天,就传来了黑牛兴奋的喊叫声,瞎伯,真如你讲的,一下就挖到了老井,才下去不到二十米,就出了水呢。瞎伯急急忙忙敲着棍子来到井边,黑牛,快舀一瓢给我尝尝。黑牛舀了一瓢水给瞎伯。瞎伯喝了一口,含在嘴里,久久地品着。瞎伯摇了摇头,黑牛,你欺我是暗子是不是。这是孤峰岭上的山泉水。黑牛说,我骗你干什么?不信你丢一个石子下井试
18、试。瞎伯果真摸了一个小石子丢下了井。听到扑通一声水响,瞎伯笑了。瞎伯说,黑牛,你帮我把其他的乡邻都喊过来一起吃晚饭吧,要庆祝呢!太阳一偏西,大家陆陆续续地来了。来的人都给瞎伯道喜,瞎伯乐得白胡子一抖一抖。这个黄昏,瞎伯的小屋里充满了欢声笑语。菜每家都带来了一些,合在一起,满满一大桌。男人喝着德山老酒,女人也喝,瞎伯也端起了酒杯。瞎伯说,黑牛,井打好了,剩下的钱你去买一些管子,一家一家把水抽过去。大家说,瞎伯,剩下的钱你自己收好,买管子每家自己管吧。瞎伯说,黑牛,我十几岁就瞎了,这辈子全靠你们这些乡邻照顾,要不,我这瞎老头哪有这么好的日子!我不能忘本哪,就做这么一点点好事,也算是对大家的报答吧。
19、我晓得我的日子不多了,我走了,麻烦大家把我埋进土就行,不许用太多的钱,黑牛,你要是不依我的,我就在你梦里来找你。大家都哈哈地笑起来,一边举杯干酒。瞎伯也许醉了,睡到第二天中午还没有起来。黑牛从屋梁上爬了进去。瞎伯已经睡了过去,脸上挂着满足的笑容。把瞎伯抬上了山,黑牛用瞎伯留下的钱请了一个专业打井队。打井的人用洛阳铲在新井三来远的地方探到了老井的位置。一层一层的土起上来,露出了古老的井壁。再往下,堵住的泉眼打开了,清亮的水涌上来,水花翻开着,像一朵一朵百合。黑牛从开始打的井里起上来一只盛水的大木桶,这是蒙骗暗伯的。然后,从古并里打上来一桶水,小心翼翼地抿了一口,围在井边的乡邻都屏住呼吸,抿了一口
20、。水甜甜的,润润的,像甘露。(选自微型小说选刊,有删改)9.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开篇写“掌灯时分,瞎伯划拉着他那根光亮的导盲棍摸到黑牛家里”,看似突兀,但能吸引读者,激发阅读兴趣。B. 小说中安排的善卷古井的故事,既增添了小说的神秘色彩和趣味性,也表明瞎伯希望像善卷一样为村民谋福利。C. 村民们认为瞎伯为他们打了一口井,足以报答他们多年来对瞎伯的照顾之情,所以他们表示买管子的钱各家自己出。D. 黑牛在瞎伯去世后用他留下的钱打井,是为了满足瞎伯的心愿,并让人们记住瞎伯,这体现出黑牛淳朴的人物形象。10. 小说中的瞎伯有哪些形象特点?请概括并简要分析
21、。11. 小说以“水甜甜的,润润的,像甘露”结尾有何用意?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答案】9. C 10. 生活节俭。自己节衣缩食,积攒了一万多块钱。知恩图报。他知道全村的人对他好,所以他要用自己积攒的钱给大家打一口井,并且用剩下的钱买水管。重感情。与村里人感情很好,爱到黑牛家坐坐,请村里人吃饭等。坚定执着。他攒了很多年的钱,就是想为村里人打井;黑牛不想用他的钱打井时,他坚持自己的想法。 11. 从人物方面来说,甜甜的、润润的井水,既是从老井打出的水的真实味道,也是瞎伯美好精神品质的象征,还包含着乡邻对瞎伯的怀念之情。从主题方面来说,以对井水的感受结尾,突出了这里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情感。从情节方
22、面来说,收束全文,耐人寻味。【解析】【9题详解】本题属于综合考查题,考查的角度较多,有内容的理解,主旨的概括,表现手法的分析等。解答这类题目,首先要题干的选择要求,然后浏览每个选项,再逐一进行分析。C项,“村民们认为瞎伯为他们打了一口井,足以报答他们多年来对瞎伯的照顾之情”错误,原文中村民没有这样的想法,没有想让瞎伯报答之情,文章的主旨是赞美人与人之间纯真美好的感情。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欣赏作品的形象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提问方式,然后要到小说中圈出直接描写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容,还可以圈出对该人物起到衬托作用的内容,最后根据这些内容概括人物特点。“黑牛,我这里有一万多
23、块钱,你帮我请人打一口井吧!” 可概括出答案;“瞎伯说,黑牛,我十几岁就瞎了,这辈子全靠你们这些乡邻照顾,要不,我这瞎老头哪有这么好的日子!我不能忘本哪,就做这么一点点好事,也算是对大家的报答吧。” 可概括出答案; “黑牛,你帮我把其他的乡邻都喊过来一起吃晚饭吧”“瞎伯有事没事最喜欢到黑牛家里去” 可概括出答案;“黑牛,你要是不依我的,我就在你梦里来找你”可概括出答案。【11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作品结构,探讨作者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小说以“水甜甜的,润润的,像甘露”结尾有何用意”,然后明确标题的内容,再看这一内容与小说情节、人物形象、小说
24、主旨之间的关系。从人物方面来说,甜甜的、润润的井水,表层意思是从老井打出的水的真实味道,深层意思代表着瞎伯美好精神品质也像井水这样甜甜的、润润的,滋润着村民们的心田,也包含着朴实的乡邻对瞎伯纯真的怀念之情。从主题方面来说,以对井水的感受结尾,甜甜的润润的,凸显了村民、黑牛与瞎伯之间纯真美好朴实的情感。从情节方面来说,以人们对井水的感受来收束全文,没有直接写村民的对瞎伯的感情,含蓄蕴藉、耐人寻味。【点睛】解答鉴赏人物形象这类题目时,首先要明确刻画人物形象的技巧,一般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前者主要是对人物进行语言、肖像、心理、动作、细节等进行描写,后者主要是借助其他人或物对人物进行衬托。从具体的
25、做法来看,考生要从小说中圈出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相关语句,分析展示出的人物的特点,然后再看文中是否写到其他人物,这些人物与主要人物之间的关系,是衬托还是反衬。这类题的解题思路可以分四步走:一是总体把握小说人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扬还是贬低,是颂扬还是讽刺;二是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助作品中其他人物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三是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类概括;四是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三、语言文字运用(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绝非 ,而是有着翔实的数据支撑。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
26、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也令人 :从小学一年级至初中一年级,中国学生的近视比例上升了50%以上。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原因诸多:电子产品的伤害,学习负担过重,缺少户外运动防控孩子近视,已 ,不容丝毫延宕。其中,家庭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据调查,孩子近视,一些家长 ,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眼睛是心灵的窗户。”( )当然,不独防治近视,让孩子身心健康,茁壮成长,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不同以往的是,相关制度设计已提出,将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纳入政府考核指标。只要这一制度发力发威,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学生近视呈现高发
27、、低龄化趋势一定能够得到遏制并扭转。12.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骇人听闻 触目惊心 刻不容缓 不以为然B. 耸人听闻 触目惊心 迫在眉睫 不以为意C. 耸人听闻 惊心动魄 刻不容缓 不以为然D. 骇人听闻 惊心动魄 迫在眉睫 不以为意13.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B.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C.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至少6亿多人,青少年近视率居
28、世界第一。D. 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目前我国近视患者超过6亿人,青少年近视率居世界第一。14.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如果心灵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B.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或者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C.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以致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看不清美丽未来,也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D. 如果心灵的窗户被“关”上了,以致蒙了尘,这些近视的学生,不仅无法更好地拥有出彩人生,也看不清美丽未来。【答案】12.
29、 B 13. D 14. B【解析】【12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耸人听闻:耸,惊动。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不好的事情)。第一处,结合“我国学生近视呈现高发、低龄化趋势”分析,这绝不是夸大事实,选用“耸人听闻”。触目惊心:看见某种严重情况而内心震惊。形容事态严重,引起轰动。惊心动魄:原指文辞优美,意境深远,使人感受极深,震动极大。后常形容使人惊骇紧张到极点。第二处,结合“中国学生近视高发亟待干预提到的一组数据”分析,这数据让人震惊,应
30、选用“触目惊心”。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迫在眉睫:比喻事情十分紧急,已到眼前。第三处,结合“不容丝毫延宕”分析可知,情况十分紧急,应选用“迫在眉睫”。不以为然:指不认为是对的,表示不同意或否定。不以为意: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对人或事抱轻视态度。第四处,结合“认为只要成绩好即可,显然,这是对孩子不负责任”分析可知,应是对孩子近视不重视,应选用“不以为意”。故选B。【13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B项,“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研究报告显示”,
31、结构混乱,句式杂糅,选项把“根据报告”和“报告显示”两种句式杂糅到一起,应该单独表达,故AB错误。C项,“至少6亿多人”不合逻辑,“至少”和“多”矛盾,故C错误。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关上”和“蒙了尘”两者应是选择关系,而“以致”表示后者是前者的结果,而“蒙了尘”不是“关上”的结果,所以“以致蒙了尘”错误,排除CD两项。“美丽未来”和“出彩人生”之间,应先“看清”,再“拥有”,排除A项,故选B。15.仿照下面的示
32、例,用所给的材料续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所给示例相同。【示例】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确,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材料】蜀道 雨巷 康桥峥嵘崔嵬 波光艳影 星辉斑斓 悠长寂寥 丁香芬芳 彳亍迷茫天梯石栈 脉脉含情 畏途巉岩凌云的壮志 沉睡的柔情 对美的追求【答案】蜀道,你的天梯石栈,你的畏途巉岩,你的峥嵘崔嵬,不正好激发起我凌云的壮志吗?雨巷,你的悠长寂寥,你的丁香芬芳,你的彳亍迷茫,不正好引起我心中对美的追求吗?康桥,你的波光艳影,你的星辉斑斓,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仿写句子要从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进
33、行考虑。本题暗含了一个排比句,题目中又明确提出要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内容上要体现景点或意象的特征,这就是考查我们对教材内容的熟知程度。 “蜀道”特征是“高、险”,结合“天梯石栈相钩连”“畏途巉岩不可攀”“剑阁峥嵘而崔嵬”可以得出蜀道相关的答案。“雨巷”的特征是“悠长寂寥”,结合诗句“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我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着愁怨的姑娘,她是有丁香一样的颜色、丁香一样的芬芳、丁香一样的忧愁”“默默彳亍着,冷漠、凄清,又惆怅” 可以得出雨巷相关的答案。结合再别康桥的诗句 “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 “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可以得出康桥相关的答案。16.下面是文章写作
34、中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换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答案】材料收集后,要进行取舍和整理。材料的选取要适切题目,并注重特色;材料的整理,主要是整合同类,并删去冗繁的部分。【解析】【详解】试卷分析:题干是“下面是文章写作中有关写作材料收集后的处理方式流程图,请把这个图转换成一段文字介绍,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90个字。”本题考查学生图表文转换的能力。首先解析流程图。此流程可从下往上读,材料处理分为两个方向,“取舍标准”和“整理方法”。然后再按照“取舍标准”和“整理方法”各自需要注意的事项整合即可。注意选择合适的关
35、联词,注意字数有限制。【点睛】这是一道图文转换的题目,图文转化的题目主要有解析徽标、解说题片、描述图片、分析统计图表和漫画等。图文转换的解题思路是:一是在读懂图表上下功夫。无论是图文转换,还是表文转换,甚至徽标转换,前提、要点都在一个“读”上。但就表文来说,要做好“读”的工作,需要先有一个整体把握,即对表头、表中文字、表脚(包括图示)有个综合把握。其次要根据“表”的不同特点去读。表格式要兼顾表格中的多个要素,尤其是“多”和“少”这两头。坐标曲线类要抓住曲线变化的特点;柱状饼状类要抓住各要素的比例分配及其变化情况。再次,特别关注数据,数据是表里最重要的要素,数据的变化,数据间的比较最能反映表中的
36、问题、观点。此外,注意答题表述细节。如数词的运用,善于从纵向、横向、斜向等角度综合分析。四、写作(40分)17.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春风习习,送来绿意;秋风瑟瑟,引来肃杀。家风、作风、文风、学风、抢购风、环保风、娱乐风、文明风生活中的“风”真可谓举不胜举。有人追风,有人随风,有人逆风,有人观风,有人煽风人们对“风”的态度也是多种多样。你对“风”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答案】风的孩子,风的歌 自我懂事以来,就非常喜欢一首歌,一首由陈晓东演唱的风一样的男子,那柔美的旋律,淌过我的心底
37、,让我对风有了更新的诠释,他让我更深切地体会到了那句歌词:“也许我是将风融解在血中的男子,也许我是天生喜欢追逐,这安逸的生活,使我想逃。”我喜欢风,不仅喜欢清风拂面的清爽,也喜欢狂风燎人的舒坦,我喜欢把自己置于风之中,任由风的拔弄,让风舔舐我的肌肤,触摸我的灵魂,和我一起歌唱。我喜欢风,喜欢风的执著,也喜欢风的善变。风是执着的,因为我看到戈壁滩上的蘑菇石,千百年来风孜孜不倦的吹拂,让它有了时间的年轮,这是风的杰作,是风为戈壁滩刻下的一个永不褪色的风景。风是善变的,因为我看到了蓝天上飘着的白云,时而聚,时而散,时而停驻,时而飘动,它们是大自然的万花筒,更是风的玩具。风的执着告诉我,认定目标,水滴
38、石会穿,绳锯木会断。风的善变告诉我,一味地死守,钻牛角尖,永远不会有发展的空间。我喜欢风,喜欢风的孱弱不禁,更喜欢风的恣肆狂暴。风是孱弱不禁的,因为我看到了几丈高的龙卷风,遇到高楼大厦,顿时消失得无影无踪,风是恣肆狂暴的,因为我看到了横扫千里的狂风把一棵棵大树连根拔起。风的孱弱不禁告诉我,在面对强大对手时,有时候退就是进。风的恣肆狂暴告诉我,人不可默默无闻的虚度光阴,适时表现自己,才能给自己的人生留下精彩。我喜欢风,喜欢风的无影无踪,也喜欢风的有声有色,风是无影无形的,它来的时候,从不告诉你,你摸不到它,但能感觉到它的存在;风是有声有色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你能看见风的存在,你能听见风吹过风
39、铃的欢乐。风的无影无形告诉我,自己的进步和风一样,和花开一样,你看不见花瓣的移动,但突然间花开了。风的有声有色告诉我,随身相伴的幸福,永远是自己用不竭的财富。我喜欢风,喜欢风的千万种风情,有女性的柔美,有男性的刚强。有桀骜不驯的劲头,有甘拜下风的潇洒我喜欢风,我愿意永远做风的孩子,唱风的歌。【解析】【详解】审题:本题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这是一则话题作文。围绕“风”这个话题,只要与“风”有关,就符合要求;文体不限,可记叙经历,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展开想象等;题目自拟且需讲求文采;所写内容联系生活实际,主题思想积极向上。此话题仅一个“风”字,但其隐喻性很强,内涵极为丰富。从词义上来看,“
40、风”有本义、比喻义和引申义;从感受而论,有可亲可爱的,有可怕可鄙的从分类而言,就更多了,标准不同,类别就不同。就季节区分,有春、夏、秋、冬之风;以形象不同来说,有自然界的有形的风,有人类社会的无形的风等等。 话题本身虽然蕴含着如此丰富的道理,可挖掘点又这么多,但不等于作文就好写了。有的同学往往信笔写来,如风那样随意东西,没有明确的主题,写成了形散神也散的“散文” ;有的同学抓住社会不良、不正之风大家鞭挞,却又过于偏激其实如何落笔,关键是如何找到话题和自己的契合点,找到能联系实际、有话可说的感受或实例,而不是无病呻吟。此次作文,首先可以从“风”的多义性出发,在草稿上先试着画出从“风”能够引出的道
41、理,接着调动自己的人生体验,找到两者结合的联系点,由此打开思路,构思成文。当然,下笔之前还要考虑如何做到立意的新颖深刻,内容和形式都要兼顾,不要人云亦云。在写作过程中,容易出现以下错误,审题偏差,未能抓住题目要点。如“青春如风”重点是“青春”不是“风”。文章材料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甚至没有任何关系,考生生拉硬拽,组合在一起;一篇之中,块状拼凑,没有固定的主题。选材似是而非,表意抽象模糊,令人费解。没有深刻领悟话题的寓意,仅写纯自然之“风”,文字虽多,表意肤浅。直接将原有的话题材料移入文中,分别作一番表象上的解释,凑成一篇。立意:1.节约之风 2狠刹弄虚作假的不良之风3. 互助之风 4. 拍马风
42、5.送礼风素材:1. 一群少年,聚到一起,在学校这个小圈子里,我们用稚嫩的眼光,打量外面的世界。怎么也忘不了那年晚春五月十二日。所有的人都在努力,努力为四川做点事。到处,都有人捐款,到处,都有人献血,社会上掀起了一股风,校园里,我们也掀起了一股风,校园里,我们也掀起了一股风,一股温情脉脉的爱心风。我们这些少年,走到哪里,都充满着一腔热情,都记着自己是中国的少年。2.盛世盛夏迎盛会,在同学中间,早已随着世界潮流刮起了奥运风,从此,我们爱上了运动,爱上了运动体育,我们是中国的少年,我们一起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到处都有我们热情似火的笑脸。顺着夏风,涌起似火热情。3. 今年,“金融危机”席卷了全球
43、的经济,总觉得离我们很远。可是,我们的生活似乎又有些变化:不再大手大脚地花钱,不敢再浪费水电,不忍在浪费粮食,这与“金融危机”有关吗?似乎有,似乎没有。总之因为它,我们有了危机感,不知不觉,迎着它也带来了一股节俭风。迎着秋风,对抗肃杀寂寥。4. 不再是那个弱不禁风的少年,少年总会成长,总会变的强壮,变得坚韧。冰封雪冻,挺住了,就是朵傲然霜雪的红梅。经历了那么多起起落落,与大家一起从春到冬,总有无尽的挑战横出。我们,早已习惯了顶风,早已准备好了。无论对学习,对生活,我们已然能用单薄的翅膀顶住狂风。顶住冬风,我能傲然霜雪。结构层次:题目:“风的孩子,风的歌”开头段:由陈晓东演唱的风一样的男子,引出
44、我对风的理解和阐释。主体段:采用并列层次,抒发自己对风的喜爱之情,内容紧扣风的特点来写,并巧妙地与人生哲理联系在一起。 结尾段:直抒胸臆,表达我对风的喜爱,最后提出了希望“我愿意永远做风的孩子,唱风的歌”,升华主旨。【点睛】写好话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允许考生自由发挥。但是,不限文体并不等于不要文体。话题作文的“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时,还得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谋篇布局进行写作。有的同学观察能力强,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有的同学想象丰富,擅长编写故事,不妨写
45、写童话、寓言或科幻小说;有的同学逻辑思维能力强,擅长推理,不妨写成一篇理据充分的议论文;有的同学感情细腻丰富,不妨写成一篇优美抒情的散文,肯定会非常出色。二、缩小范围 话题作文只提供写作的话题,而没有中心、材料、结构、文体、语言等等的限制;给了考生一个比较开放的构思空间,使考生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但是,如果不注意把握话题,缩小写作的口子,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毛病。因此,不管所给的话题多么宽泛,我们都要善于缩小“包围圈”,要选择一个小小的切人口,如一件事、一个人、一样物品、一种感受、一点看法等等,集中笔力加以突破,把你所选择的话题角度写细写深写透,做到“以小见大”。三、
46、拟好题目 标题是文章的“眼睛”。俗话说:“题好一半文”。话题作文允许自己拟题目,因此,我们要努力提高拟题水平,力争使自己拟的题目准确、凝炼、含蓄、新奇,使阅卷老师“一见钟情”。四、善子联想 话题作文是一种开放性的作文形式,要求考生放开手脚,尽情地驰骋在想象的空间,善于多方位地展开联想,这样,才能生发出丰富多彩的思路来。比如话题“风”,你可以联想到自然界的风:微风、大风、狂风、飓风、龙卷风等等;你还可以联到社会风气:拍马风、送礼风等等;你可以联想到一种像风一样的流行时尚:金庸热、韩寒热等等;你甚至可以联想到假如你是风,假如你遇到风等等。五、写出新意 话题作文既然是应试作文,总得给评卷老师一个好的感觉,得个好的分数。因此,写出特色、写出新意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写作时,要善于“独辟蹊径”,也就是要求我们在立意上要有特的感悟,不入云亦云;选材上要有独到的眼光,不陈题旧话;构思上要独具匠心,不四平八稳,波澜不惊语气上要有独到的魅力,不平铺直叙泛泛而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