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DF , 页数:87 ,大小:8.53MB ,
资源ID:92992      下载积分:18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9299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高考衡水中学语文复习一本通)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高考衡水中学语文复习一本通

1、1 语文语文 考前预测篇考前预测篇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3 三、传记类文本阅读三、传记类文本阅读6 四、小说类文本阅读四、小说类文本阅读8 五、散文类文本阅读五、散文类文本阅读12 六、文言文阅读六、文言文阅读 15 七、古代诗歌阅读七、古代诗歌阅读 18 八、语言文字运用八、语言文字运用 21 九、作文九、作文.34 考前技巧篇考前技巧篇 论述类文本阅读篇论述类文本阅读篇 39 实用类文本阅读篇实用类文本阅读篇 41 (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41 (二)传记类文本阅读(二)传记类文本阅读42 文学类文本阅读篇文学

2、类文本阅读篇 46 (一)小说阅读(一)小说阅读 46 (二)散文阅读(二)散文阅读 47 文言文阅读篇文言文阅读篇.48 古代诗歌阅读篇古代诗歌阅读篇 49 名句默写篇名句默写篇.52 语言文字运用篇语言文字运用篇 52 作文篇作文篇.59 考时注意篇考时注意篇 高考获胜第一步:培养健康心理高考获胜第一步:培养健康心理64 送给考生的高考小贴士送给考生的高考小贴士66 终极考问:遇上不会做的题怎么办?终极考问:遇上不会做的题怎么办?68 考后心理篇考后心理篇 7 种方法舒缓考生大考后心理压力种方法舒缓考生大考后心理压力.69 考后提醒:高考结束适当娱乐可以放松不可放纵考后提醒:高考结束适当娱

3、乐可以放松不可放纵70 终极押题篇终极押题篇 高考终极押题卷(试卷)高考终极押题卷(试卷)71 高考终极押题卷(全解全析)高考终极押题卷(全解全析)81 【考前预测篇】【考前预测篇】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 二次元是当下社会存在的一个亚文化族群。早期的动画、漫画都是由二维图像构成的,其画面是一个 平面,所以被爱好者称为“二次元世界”,简称“二次元”。广义上说,各种虚拟世界的卡通、动漫、电 子游戏及其相关的核心产品与衍生产品都可以归为二次元的范畴。 为何那么多人痴迷二次元文化?细究起来,主要有两点原因。其一是逃避现实的心理需求。不少青少 年沉迷于二

4、次元世界无法自拔,其实是不愿面对充满竞争和纷扰的真实世界。二是寻求认同的心理需求。 处于边缘地位的亚文化族群往往要通过对亚文化的集体消费,不断强化着彼此间的认同感,感知个体存在 的价值。 二次元文化的盛行,于资本市场可能是利好,但对文化领域是喜是忧,则需要时间的验证。当下二次 元文化的各类活动主要是在互联网这个场域完成的。新媒体不仅为二次元作品提供了便利宽广的展示平台, 还为网络一代找到了同好聚集、思想碰撞的交流空间。在这种环境下,二次元逐渐跳脱了孤立的虚构故事 空间,超越了动漫的艺术形式,形成涉及人群更广泛、内容更丰富的时尚潮流。然而,由于互联网对海量 内容的筛选、监管和把控不甚严格,使二次

5、元文化落入野蛮生长的窠臼。 随着主要受众群体年龄的增长和心智的成熟,二次元文化与主流文化破壁交融的进程将逐渐加速。为 了更好地获得年轻人的认同,我们应当通过参与创作或评论引导的方式影响二次元文化,指引其朝着更加 健康的方向发展。有鉴于此,国产二次元作品,至少应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提升:一是融入优秀传统文化、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主流文化提倡的要素。二次元这种创作传播方式,须在中华文化内涵的挖掘上有所 倾斜,这样才能为青少年亚文化和主流文化的对接打下基础,给主流文化的发展开辟更多维度。二是从注 意力经济转向情感力经济。动漫之所以吸引人,是因为里面的人物个性鲜明、情感丰富。尚处于发展初期 的国产二次

6、元作品却更多地流于肤浅的无厘头搞笑,或一味追求视觉刺激,堆砌俊男美女、宏大场景。试 问,如果没有充分的情感张力,又怎能与观众深度互动、引导他们进行理性思考呢?三是取材于现实,靠 生活质感打动观众。与其他艺术形式一样,二次元文化唯有回归现实,脚踏大地,才能更加震撼人心,引 发共鸣,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摘编自宋磊面对“二次元潮流”主流文化不应缺位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由二维图像构成的、画面是一个平面的艺术作品就称为“二次元世界”。 B亚文化族群通过集体消费“二次元世界”,从而不断强化着彼此间的认同感。 C事实已经证明,二次元文化的野蛮生长对文化领域来

7、说忧大于喜。 D二次元文化和主流文化的交融是大势所趋,其主要原因是受众年龄的增长。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就二次元问题从解释概念到分析原因,再到解决问题,可谓层层递进。 B文章基于对二次元文化的隐忧,最后提出二次元文化健康发展的三个办法。 C文章的论证侧重点在于剖析了二次元文化受到追捧的两大原因。 D虽无例证和数据,但文章能从理论高度进行逻辑分析,同样使读者信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如果青少年不再沉迷于网络游戏,那么二次元文化或许就没有这么火爆兴盛。 B互联网只有对海量内容加以筛选、监管和把控,才能使二次元文化健康发展。 C将社会主义

8、核心价值观融入二次元文化,是提升二次元文化品位的重要手段。 D二次元文化只有回归现实,脚踏大地,才能引发共鸣,产生巨大的精神力量。 【答案】 1B 2C 3A 【解析】 1试题分析:A 项,“二次元世界”的概念理解有误,由第一段最后一句可知,“广义上说,各种虚拟世 界的卡通、动漫、电子游戏及其相关的核心产品与衍生产品都可以归为二次元的范畴”。C 项,“事实已经 证明”的结论不准,原文表述为“对文化领域是喜是忧,则需要时间的验证”。D 项,以偏概全,除了年龄 增长原因,还有“心智的成熟”。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此类题目答题时应注意找准答题的区间

9、,错误设置一般为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 无中生有等,答题时首先浏览选项,在文中找到选项对应的位置,然后仔细分析。 2试题分析:C 项, “侧重点在于”分析错误,本文侧重于如何更好地规范二次元文化的发展。 【考点定位】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 (1)找准论点。中心论点:题目(中心论点的简单概括) 、开篇第一段(提出中心论点) 、结 尾(回扣中心论点) 。分论点:一般置于段首或独立成段。注意区分论点和论题:论题是作者所论述的问题, 论点是作者对所论述问题的见解或主张。 (2)熟悉论证方法。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例证法、引证法、对比 论证法、比喻论证法等。

10、 (3)把握论据的作用。论据分为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其最基本的功能是作 为证据,证明论点,不同的是,有的论据直接证明中心论点,有的论据直接证明分论点,间接证明分论点, 应注意区分。 3试题分析:A 项,表述绝对,按照文本表述,网络游戏只是二次元文化的一部分,还有“各种虚拟 世界的卡通、动漫、电子游戏及其相关的核心产品与衍生产品” 。因此二次元文化火爆兴盛不是由网络 游戏决定的。 【考点定位】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 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

11、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 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 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材料一: 现代中国乡村旅游萌芽于 20 世纪 50 年代,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从最初兴起的所谓“农家乐”,到现 如今相对高端的“民宿”,乡村旅游产业向着更大的规模和更广的市场发展。 据统计,过去五年,中国乡村旅游游客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年均增速分别达 32.0%和 26.2%。2016 年, 乡村旅游游客接待已达 24 亿人次,占国内游客接待人次的 54.4

12、%;营业总收入达 4800 亿元,占国内旅游总 收入的 12.2%。预计到 2020 年,全国乡村旅游年接待游客将超 40 亿人次,实现总收入 2.3 万亿元。 (新华网数据新闻) 材料二: 如今,很多乡村贫困地区通过发展旅游,让更多贫困户吃上了“旅游饭”,乡村旅游俨然成为旅游扶 贫的主阵地。“十三五”期间,我国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 25 个省(区、市)2.26 万个建档立卡贫困 村、230 万贫困户、747 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乡村旅游既是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之一,也已成为有效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主要途经,进而逐渐成为 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力量。国家旅游局发布的全国乡村旅游扶贫观测报告

13、显示,2015 年,乡村旅 游带来的农民人均收入占农民人均年收入的 39.4%,贫困村通过乡村旅游脱贫人数达 264 万人,占全国脱贫 总人数的 18.3%。 此外,乡村旅游也带来了相应的社会效益,统计数据显示,2015 年我国近 90%的乡村旅游从业人员为 初中及以上教育程度,高于农业从业人员的平均水平。 但是,目前我国的乡村旅游仍然面临产业延伸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方面的问题, 随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时代的来临,乡村旅游也有待于在创新中开拓新思路,发掘新价值。 不过值得欣喜的是,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乡村旅游众创”也在近几年迅速地发展起来,全国各 地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

14、性的乡村旅游创业项目,民宿客栈、艺术村落、精致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等 新形式层出不穷。 (摘编自发展乡村旅游让贫困户吃上“旅游饭”) 材料三: 促进乡村旅游发展提质升级行动方案(2017 年)指出,2017 年集中采取一批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 改善基础设施条件,全面提升乡村旅游发展质量和服务水平。具体来看,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服 务方面,行动方案强调要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通过 PPP、公建民营等方式参与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场、游 客咨询服务中心等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在优化乡村旅游扶持政策和长效机制方面,行动方案提出要促进 1000 个乡村旅游重点村与旅游电商、 现代物流等企业建立

15、合作关系;组织本地从业人员参加乡村旅游食宿服务、管理运营等技能培训,重点培 养 1000 名以上乡村旅游带头人;在推动乡村旅游区域差异化发展方面,将鼓励和引导中小资本参与乡村旅 游开发等。 (选自光明网,有删改) 1下列对材料一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20122016 年间,我国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均呈现出递增趋势,前景非常乐观。 B20122016年间,接待人次和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呈M 状,两项内容增长率最高年份在20142015年。 C图表显示,接待人次的多少决定着营业收入的高低,而接待人次的增长率制约着营业收入的增长率。 D 图表显示,在 20122016 五

16、年间,接待人次增长率和营业收入的增长率均有三年超出了年均增长率。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乡村旅游萌芽于 20 世纪 50 年代,最初叫“农家乐”,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出现了高端的“民 宿”,成效十分显著。 B乡村旅游是扶贫的主阵地,“十三五”期间,将通过发展乡村旅游带动全国省市区的大部分贫困户 和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C我国乡村旅游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产业延伸不足、服务设施不完善、专业人才缺乏等,因此乡村旅 游有待于开拓新思路。 D国家将拿出专项资金改善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如厕所及污水处理、停车场、游客咨询服务中心等乡 村基础设施建设和运营。 3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

17、明乡村旅游有哪些好处。 【答案】 1D 2C 3 (1)促进旅游业的发展,增加国家收入。 (2)增加农民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摆脱贫困局面,乡村 旅游成为国家扶贫的重要方式。 (3)增加创业机会。 (4)其他社会效益显著。 【解析】 1试题分析:D 项,考查对图表的解读,认真观察图表,会发现选项中“超出了年均增长率”表述错误, 接待人次增长率只有 2013 和 2015 超出了年均增速 32.0%的数值,不足三年。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作答这样的题目首先要审清题干要求,明确本文和一般的传记不同,然后将各选项代入文本, 与文本进行比较,去伪存

18、真,筛选答案。 2试题分析:A 项, “最初叫农家乐 ” “高端的民宿 ”表述都不够严谨,根据材料一“经过几十年的 发展,从最初兴起的所谓农家乐 ,到现如今相对高端的民宿 ”一句可知, “农家乐”不是固定的称谓, 是对农村旅游的泛称;几十年发展的结果是“相对高端” 。B 项, “乡村旅游是扶贫的主阵地”说法绝对,材 料二中有“俨然”一词;另外“大部分”也不够准确,材料二中的表述是“230 万贫困户,747 万贫困 人口” 。D 项, “国家将拿出专项资金”表述错误,材料三中的表述是“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 。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考查对

19、材料进行分析并加以评价的能力的题目。答题时要认真阅读各选项内容,再 结合材料进行分析,考查各选项说法是否合乎文本实际,是否正确。 3试题分析:本题要求概括乡村旅游的好处。由材料一表述“实现总收入 2.3 万亿元”可知好处之一是增 加了国家收入;由材料二表述“乡村旅游俨然成为旅游扶贫的主阵地” “乡村旅游既是农民就业的重要渠道 之一逐渐成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的重要力量” “乡村旅游也带来了相应的社会效益”等内容可知,帮助 脱贫,提供就业渠道,带来社会效益等都是乡村旅游的好处。 【考点定位】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这是一道主观题,答题时,一要注意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语;二要

20、将文本的相关信息全部筛 选出来,以便完整归纳概括;三要注意最好分条概括,所分条数有时还应结合分值考虑。 三、传记类文本阅读三、传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周有光的传奇人生 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大学毕业,本可以和其他同学一样去当 外交官,他却选择了学经济;圣约翰大学、光华大学的毕业生,都到美国留学,可他由于经济原因去了日本; 本想到日本京都大学去向著名经济学家河上肇学经济,河上肇却被捕入狱,周有光只好专攻日语;本来可以 在海外享受优裕的生活,他却毅然选择了回国;本来研究经济已经有所成就,他却被指定研究语言。 面对这样的“错位”人生,他却很坦然:

21、“人生很难按照你的计划进行,因为历史的浪潮把你的计划 几乎都打破了。” 1955 年,时任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的周有光到北京参加全国语言文字工作会议,会议结束后,组织上 通知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而早在 1920 年,周有光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这一运动当 时还受到苏联支持。 于是周有光扔下经济学,半路出家一头扎进语言学中。改行之后的周有光到北京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 参加拟定拼音方案的工作, 该方案于 1958 年正式公布。 而这段“改行”的经历用他自己的话说是“既来之, 则安之”。“要真正改行,就要深入语言学和文字学的研究。一直到今天,我都没有离开这个机构。” “有人曾给我们讲笑话

22、:你们太笨了,26 个字母干三年。”周有光回想起这段往事仍不忘调侃,但他 认为,“这三年时间花得还是很值得的”。“事实上,直到今天还有人在提意见,而他们提的意见我们都 研究过,几乎没有新的意见。今天就得到了这么点安慰。”1958 年,周有光开始在北京大学和人民大学讲 授汉字改革课程,讲义汉字改革概论也于 1961 年出版。 周有光曾有“周百科”的外号,拜其连襟沈从文所赐。1980 年开始,他成为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 书的中美联合编审委员会和顾问委员会中方三委员之一。谈到当年翻译百科全书的细节时,周有光 称:“我们翻译不列颠百科全书 ,不过由于当时国内购买力很差,就压缩成 10 本,称为简明不列

23、颠 百科全书 。”此后,周有光又曾担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社科部分总编委。 80 岁时,周有光决定让生命重新开始。他把 80 岁当作 0 岁。92 岁那年,收到一份贺卡,上面写着: 祝贺 12 岁的老爷爷新春快乐!至今提起,老先生还乐不可支。 “开阔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这是后学者对周有光的评价。当世界各地出现了“汉语热” 时,一些人推断 21 世纪将是汉语的世纪,周有光保持了相当的冷静:“汉语的国际地位,应当作恰如其分 的正确估计。汉语的国际性最弱,这是很多中国人不愿意承认的,但是,不承认并不能改变事实。要想改 变事实,只有改变汉语本身,提高汉语的规范化水平。” 他的专业研究因年老体衰告一

24、段落,但他并未停止思考,更未放弃一名知识分子对社会的责任。他在 桑榆晚年再扬帆,开辟新领域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撰写有关文化、历史方面的文章。晚年的周有光又先 后出版百岁新稿 朝闻道集等数部新著。周有光曾在纪念自己华诞的座谈会上通过视频向大家问好。 他在视频中说到读书,称“读书要和生活发生关系,如果读了书不能立言,就白读了。”在旁人眼中,老 人依然在与时俱进。虽然处于高龄却天天上网,喜欢接触电脑,对外面的事情了解得很清楚,也有自己的 看法。 相关链接: 周有光(19062017),原名周耀平,出生于江苏常州,著名语言学家、经济学家,因主持制定汉 语拼音方案而被誉为“汉语拼音之父”。(百度百科) 叶

25、圣陶曾说:“九如巷张家的四个才女,谁娶了她们都会幸福一辈子。”周有光娶的就是张家的二 姐张允和,夫妻俩相敬如宾 70 年。(百度百科) 1下列对材料的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周有光年轻时的经历并不算顺利,甚至有一种隐隐的“错位”,但是他却能坦然面对自己错位的人生。 B1955 年,因为周有光早年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字运动,所以组织上安排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 会工作。 C周有光娶了九如巷张家四个才女之一的张允和,夫妻俩相敬如宾 70 年,与沈从文成为连襟,这也是 他人生“传奇”的一个方面。 D周有光在多个领域都有所建树,这与他有着“开阔的世界眼光和深邃的历史眼光”、还有知识分子 对

26、社会的责任感是分不开的。 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半路出家研究语言学,周有光并没有怨言,到后来一直没有离开过语言学研究,这体现了一个学者 的时代担当和奉献精神。 B“周百科”的外号,虽是沈从文所赐,但从周有光参与翻译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和参与编纂中 国大百科全书来看,可以说是实至名归。 C作为“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的研究非常扎实,甚至到了今天,人们对汉语拼音方案也没有 提出多少批评意见。 D周有光晚年仍研究社会现实问题,撰写有关文化、历史方面的文章,并对所谓的“汉语热”有着冷 静的思考。 E本文记叙了周有光的传奇一生和他对祖国语言文字工作的杰出贡献,表现了

27、他热爱国家、与时俱进、 淡泊名利的优秀品格。 3作为人物传记,本文引用了周有光先生的很多话语,请结合文本概述这样表达的好处。 【答案】 1B 2CE 3丰富文章内容,增强文本的真实性。使周有光的人物形象更丰满,彰显传主的精神风貌和品格。 有助于读者真切、深刻了解周有光的人格魅力和影响,提升传记的阅读价值。 【解析】 1试题分析:B 项,根据文章的第三、四段可知,该项强加因果,“周有光早年参加过上海的拉丁化新文 字运动”和“组织上安排他到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工作”在文中没有体现出因果关系。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传记文本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

28、信息主要有:传主的行为、成长历程、思想以及影 响传主思想的事件和某些原因等。 2试题分析:C 项,“人们对汉语拼音方案也没有提出多少批评意见”理解错误。E 项,“淡泊名利” 在文中没有明显体现。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先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出相关的信息,最后进行比对。 3试题分析:引用传主的话可以印证作者的观点,也可以使传记具有更为真实感人的力量。从传主角度: 使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突出传主的精神面貌,增强作品历史深度和情感力度。从文本角度:丰富文 章内容、增强文章的真实性、可读性、典雅性,增添文学底蕴。从结构角度:照应(呼应)标题

29、、埋下伏 笔、对比衬托、深化主旨。从读者角度: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提升了传记的 阅读价值)。文本第二、四、五段引用了周有光的原话,要结合写作目的多方考虑,全面作答。 【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从考查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角度来看,既有主旨错误,也有细 节错误。答题方法:通读全文,关注细节。即找到区位,把原文和选项对读,发现细微的错误,注意题干 中出现的“所以”“以致”“因为”等表因果关系的词语,还要注意“都”“全”等表绝对关系的词语。 四、小说类文本阅读四、小说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30、 聂耽 聂鑫森 聂耽性格内敛,不喜欢疯跑乱叫,好静,尤好静中读书。初中毕业,他选择了去读中专技校,是“家 有万金不如薄技在身”的古语对他起了作用。 技校毕业,聂耽分配到一家国营纺织厂当保全工。保全工就是维修工,哪台纺纱机、织布机出故障了, 一个电话打过来,他和他的工友便提起工具包,立赴现场去处理。待机器重新运转,他们便如鸟儿归巢, 回到保全班的值班室里。 四十多年过去了。聂耽退休了。 但在聂耽临近退休时,突然发生了一件大事。全国纺织系统的保全工,经过层层选拔,十个优胜者再 参加决赛,聂耽居然蟾宫折桂,夺得了冠军!中央电视台进行了现场直播:在一个巨型车间里,几十台纺 纱机、织布机一齐开动,机声喧

31、闹;被蒙上眼睛的聂耽,坐在车间的上端,他能在嘈杂的机声中,听出哪 台机器有了毛病,毛病出在什么地方,百分之百的准确。 现场直播的事,是聂夫人失口说出去的。正好是星期天的上午,全巷的男女老少都在看。很多特写 镜头,都停留在聂耽的耳朵上,又大又长不说,而且在聆听时,耳廓会敏感地扇动,忽快忽慢,让人啧 啧称奇。 当决赛结束,评委主任宣布聂耽排名第一时,巷子里响起了经久不息的鞭炮声。湘潭曲曲巷出了这样 一个人物,太了不起了! 聂耽把获奖的十万元,全捐给了市里的“爱心救助工程”,一个子儿都不留。 可获奖后的聂耽,和从前没有丝毫的不同,别人当面和背后的议论、赞扬,他似乎都没听见耳朵直 愣愣地矗着,一动也不

32、动。 不同的是,在休息日,常有本单位和外单位的青年工人,来曲曲巷拜访退休了的聂耽。院门是紧关的, 他们在说什么、做什么,没有人知道。有时,聂耽会领着这些年轻人走出巷尾,到雨湖公园去游玩,笑语 声一路洒落,滴溜溜转。 与聂耽隔着巷道门对门住的是刘聪。 刘聪四十岁出头,留过洋,现在是一家大医院五官科的主治大夫,在治耳鸣、假聋、耳膜破损等方面 名声远播。他对聂耽的超常听力很感兴趣,希望从中找出什么奥秘,或许会有助于他对耳疾的治疗。可聂 耽不乐于与人打交道,令他束手无策。现在他有法子啦,可以跟在聂耽一群人后面,也看风景,也听他们 说话,不会没有斩获。 秋日的午后,聂家的门打开了,聂耽领着七八个小伙子和

33、姑娘,朝巷尾走去。刘聪知道,这群年轻人 是上午来的,眼下吃过了午饭,聂耽领着他们去雨湖公园溜达,他便悄悄地跟在后面。游柳堤,看水中游 鱼历历。过花坞,嗅清苦的菊香。倚八仙桥的红栏,看天上雁字横斜。然后他们坐进周家山的听风轩,听 秋风飒飒。 聂耽的耳廓忽然动了起来,然后用手一指,说:“那阶边的一颗小石子,压住了一只蝈蝈的腿,它叫 得很痛苦。” 大家感到很惊异。一个小伙子飞快地跑过去,扒开一块小石头,蝈蝈嗖地跳起来,很快乐地鸣叫着。 有人问:“聂师傅,你是怎么听出来的?” 聂耽说:“因为听多了,听熟了。” 坐了一会儿,他们又朝湖心亭走去,有一条宽宽的水上石栈道通向那里。年轻人簇拥着聂耽,又说又 笑

34、。还有三三两两的游人跟在后面慢行,老人的拐杖声,女人的高跟鞋声,孩子的喊叫声,此起彼落。 走在最后的刘聪,忽然从口袋里摸出一个一元钱的硬币,让它垂直落下,硬币掉到石板上,清脆地一 响。几乎所有的人都听见了钱币落地的声音,都停下脚步回过头来,目光搜索着发出声音的方位。 只有聂耽什么也没听见,依旧向前走去。 刘聪抱歉地对大家笑了笑,弯腰拾起硬币,然后转身走了。他知道,聂耽只听见他想听见的声音,想 听见的声音就一定能听见! (选自光明日报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小说开头部分,先介绍聂耽在纺织厂当保全工,又介绍他的工作性质,为后面小说情节的展开做

35、了铺垫。 B小说特意安排了参加全国纺织系统的保全工比赛的情节,运用动作描写和细节描写写出了聂耽独特 的技能。 C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比赛,这对于湘潭曲曲巷而言自然是大事,小说用“聂夫人失口说出去”的方 式告知巷子里的人,十分自然。 D聂耽领着七八个小伙子和姑娘去雨湖公园,通过看游鱼、嗅菊香、看雁字、听秋风等活动,显示了 他的本领,同时对年轻人也起到了良好教育作用。 2小说中聂耽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 3结合文章,分析作者在塑造聂耽这一人物形象时运用的对比手法及作用。 【答案】 1D 2为人内敛,好静,敬业。他读书时好静,工作时哪儿有故障立刻到哪里去。做事专注。比赛时的动 作行为凸

36、显了这一特点。谦逊低调。获奖后,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不为利益所惑。将获奖的奖金全 捐出去,对金钱的声音没什么反应。 3文章在两处运用了对比手法,一是聂耽在大赛中蒙眼可听出几十台开动的织布机中某台的毛病,而获奖 后对人们当面背后的议论却充耳不闻;二是带着青年逛公园时,他可以听到草丛中被石头压住腿的蝈蝈叫 声,而听不到硬币落地的声音。通过这两处对比描写,突出了小说主人公爱岗敬业、心无旁骛的优秀品质。 【解析】 1试题分析:D 项,交代“看游鱼、嗅菊香、看雁字、听秋风等活动”用意不在于“显示他的本领” 。 【考点定位】 分析作品结构,分析作品的体裁特征和表现手法,鉴赏作品的文学形象。 能力层级为分析

37、综合 C、 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所谓结构就是作者根据主题的需要,按照事物的客观规律,对写作材料进行科学的组织安排, 而形成的构造形式。主要的题型分两类:一是能分析考题涉及的文章整体结构、段落结构、段与篇的逻辑 关系以及段与段之间的关系;二是能够理解作者结构安排的作用。 2试题分析:分析人物形象特点,要从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神态等方面着手,同时也要注意侧面描 写。小说中比较明确的信息是“聂耽性格内敛,不喜欢疯跑乱叫,好静,尤好静中读书” 。聂耽对名利的态 度是小说中的重头戏:得了奖,不张扬;得了奖金,捐出去。他的耳朵也只有在工作、比赛中才会有神奇 的表现,说明在他的心里工作是第一位的

38、,他的注意力也全在工作上,这就是专注。 【考点定位】欣赏作品的形象。能力层级为鉴赏评价 D。 【名师点睛】这类题目是高考小说阅读必考题目,解答时要注意把人物放在情节发展中,抓住小说塑造人 物的方法来分析。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正面描写(肖像描写、心理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 写),侧面描写(借助次要人物衬托主要人物、借助环境描写烘托人物),阅读时要注意从文本中进行筛 选。另外,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倾向,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一般解题思路:总体把握小说人 物形象特点,确定作者的感情倾向是褒还是贬,是颂扬还是讽刺。画出小说中关于这个人物言行的语句, 以及作者的议论或者作者借作品中其他人物

39、对他的评价性的语句。看用了什么手法,在此基础上进行归 类概括。选择恰当的词句表述出来。本题所考查的人物形象是本文的主人公,考生在解答时可首先明确 他的身份,然后再筛选出他的言行,概括他的性格特点。 3试题分析:分析对比手法的运用及作用,要点在于找到用来对比的对象,找到对象的特点,以及运用对 比的目的。具体说,可以理解为同一对象在不同环境下的反应、不同对象在同一条件下的反应两种情况。 如聂耽的耳朵,对机器的运转声、草丛中的蝈蝈声十分敏感,对众人的议论、硬币落地声却没有反应。其 他人都能听到硬币落地声,聂耽却听不到。这些对比的作用是突出了人物爱岗敬业、心无旁骛等特点。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的体裁特

40、征和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 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写 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 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 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 五、散文类文本阅读五、散文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下雨天,真好 琦君 你喜欢下雨吗?喜欢,但别下得太久,像黄梅天,闷得叫人喘

41、不过气来。 我却不然。雨下十天、半月,屋子里挂满万国旗似的湿衣服,墙壁地板都冒着湿气,我也不抱怨。我 爱雨,雨天总是把我带到另一个处所,离这纷纷扰扰的世界很远很远,优游,自在。那些有趣的好时光啊, 我要用雨珠的链子把它串起来,绕在手腕上。 今天一清早,掀开帘子看看,啊,真好,又是个下雨天。 守着窗儿,让我慢慢儿回味吧。那时我才六岁呢,睡在母亲暖和的臂弯里,天亮了,听到哗哗的雨声, 我就放心了。因为下雨,母亲不用老早起来。我舍不得再睡,也不让母亲睡,吵着要她讲故事。母亲闭着 眼,给我讲雨天的故事。 雨下得愈大愈好。起床后,我套上叔叔的旧皮靴,顶着雨在烂泥地里踩水,吱嗒吱嗒地响,直到老 师来了才被

42、捉进书房。可是下雨天老师就来得晚,他有脚气病,像大黄瓜似的肿腿,走路不方便。我巴 不得他摔个大筋斗掉在水田里,就不会来逼我认方块字了。老师喊我去习大字,阿荣伯就会去告诉他: “小春肚子痛,喝了茶睡觉了。 ”老师不会撑着伞来找我的,我就这么一整天逃学。下雨天真好,大人 们个个疼我。 潮湿的下雨天,是打麻线的好天气,母亲双手熟练地搓着细细的麻丝,雨也跟着下得更大了。五叔婆 和我帮着剪线头,她是老花眼,母亲是近视眼,只有我一双亮晶晶的眼睛最管事。为了帮忙,我又可以不 写大字。懒惰的四姑一点忙不帮,只伏在茶几上,唏呼唏呼抽着鼻子,给姑丈写情书。我瞄到了两句: “下 雨天讨厌死了,我的伤风老不好。 ”

43、五月黄梅天,到处黏塌塌的,母亲走进走出地抱怨,父亲却端着宜兴茶壶,坐在廊下赏雨。父亲用旱 烟管点着告诉我这是丁香花,那是一丈红。大理花与剑兰抢着开,木樨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墙边那株高 大的玉兰花开了满树,树叶上的水珠都是香的,洒了我满头满身。 八九月台风季节,雨水最多,我真开心。因为可以套上阿荣伯的大钉鞋,到河边去看涨大水。母亲皱 紧了眉头对着走廊下堆积如山的谷子发愁,几天不晒就要发霉的呀,谷子的霉就是一粒粒绿色的曲。母亲 叫我和小帮工把曲一粒粒拣出来。这工作好好玩,所以我盼望天一直不要晴起来,曲会愈来愈多,我就可 以天天滚在谷子里拣曲,不再读书了。从院子的矮墙头望出去,一片迷蒙,看样子且不会

44、晴呢。母亲愈加 发愁,我却愈加高兴了。 到杭州念中学了,下雨天可以不在大操场上体育课,改在健身房玩球。同学们起劲地打球,我撑把伞 悄悄地溜到健身房后面,隐蔽,清静。我站在法国梧桐树下,叶子尖滴下的水珠,落在伞背上,我心里有 一股凄凉寂寞之感,我想念远在故乡的母亲。下雨天,我格外想她,雨给我一份靠近母亲的感觉。 星期天下雨真好。一打上牌,父亲就不再管我了。我可以溜出去看电影,邀同学到家里,爬上三层 楼“造反” ,进储藏室偷吃金丝蜜枣和巧克力糖。晚上,我可以丢开功课,一心一意看红楼梦 ,父亲 不会衔着旱烟管进来逼我背古文观止 。稀里哗啦的洗牌声,夹在洋洋洒洒的雨声里,给我一万分的 安全感。 如果我

45、一直不长大,就可一直沉浸在雨的欢乐中。然而谁能不长大呢?那一年回到故乡,一坐在父亲 的书斋中,从书橱里抽一本白香山诗,学着父亲的音调放声吟诵,父亲的音容,浮现在摇曳的豆油灯光里。 记得我曾打着手电筒,穿过黑黑的长廊,去给父亲温药。他提高声音吟诗,使我一路听着他的声音,不会 感到冷清。可是他的病一天天沉重了,在浙沥的雨中,他吟诗的声音愈来愈低,我终于听不见了。 杭州的西子湖,风雨阴晴,风光不同。雨中徘徊湖畔,凝望着湖面上低斜的梅花,听得放鹤亭中,响 起了悠扬的笛声。弄笛的人慢慢走来,低声对我说: “一生知己是梅花。 ” 我也笑指湖上说: “看,梅花也在等待知己呢。 ”雨中游人稀少,静谧的湖山,都

46、由爱雨的人管领了。 衣衫渐湿,我们才同撑一把伞归来。湖水湖风,寒意袭人。站在湖滨公园,彼此默默相对。于是笛声又起, 与潇潇雨声相和。 二十年了,那笛声低沉而遥远,然而我,仍然依稀听见,在雨中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母亲、四姑、老师在雨天的抱怨、焦虑、狼狈,与“我”在雨天的欢快形成对比,凸显了 “我”眼中的雨天的美好和“我”对雨天的喜爱。 B文章以第一人称为主要叙述视角,将几十年来下雨天所牵动的人事、人情通过“我”的回忆串联起 来,真实、亲切,给人身临其境之感。 C作者细致地描写和渲染了丁香、一丈红、大理花、剑兰、木樨花、玉兰花的色香

47、,衬托出父亲端着 茶壶在廊下赏雨时的悠然自得。 D文章前半部分侧重写童年时的美好生活,情感欢快;后半部分写到雨天思念母亲、怀念父亲,则有 一种淡淡的哀愁弥漫于字里行间。 2结合全文来看,开头两段在文章中有何作用? 3琦君曾言:“我深感这个世界的暴戾已经太多,为什么不透过文章多多渲染祥和美好的一面呢?”请结 合全文,谈谈作者是怎样来表现雨天的“祥和美好”的。 【答案】 1C 2 强调了作者与他人不同, 喜爱下雨天, 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总领下文, 总领下文与雨天有关的“那 些有趣的好时光”;强调了作者对下雨天的喜爱,照应题目。 3以一个无忧尤虑的孩子的眼光和感受来描写童年时代的雨天生活,过滤掉

48、了绵绵雨天带给大人们的现 实苦恼,凸显了雨天带给“我”的温馨感受和独特乐趣,如雨天的早晨躺在母亲的臂弯听故事的温馨,逃 学的快乐,从发霉的谷子里挑曲的好玩,等等。捕捉典型的生活细节来表现雨天的祥和美好,如父亲坐 在廊下赏雨,给我指点各种花木。我在洗牌声和雨声中安心读书等细节温馨而祥和。在叙事中融入了对 雨天的喜爱之情,作者由衷地喜爱雨天,所以雨天的一切对她而言都是美好的,如雨天帮母亲的剪线头、 到河边去看涨大水等无不让作者感到快乐。用细腻温婉的笔触表现人生中的痛苦与不幸,作者的生活中, 有外出求学时思念母亲的痛苦,有父亲病重离世的哀伤,但她并没有渲染这些痛苦不幸,而是用温婉的文 字去叙述、追忆

49、,让原本悲痛的话题变得哀而不伤。用诗化的语言来增添雨天和生活的美好与诗意。如 文章结尾写到我与西子湖弄笛人邂逅,湖山静谧,心意相通。美丽的的湖光山色,美好的知己之情,让雨 天的邂逅更加美好而富于诗意。 【解析】 1试题分析:这是对文本内容、手法的综合考查。C 项,理解有误,没有“细致地描写和渲染”,主要是 白描。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主要表现手法。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对选择题的形式,解题时可以根据选项确定答题区域。题 干明确“最恰当的一项”或者“不恰当的一项”,所以有些选项的理解可能也有道理,但是不一定是最准 确的,解题时必须注意。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开头段落的作用,答题时抓住关键词语“结合全文”“开头两段”“作用”,从内 容和结构两个方面答题。 【考点定位】分析作品结构。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 C。 【名师点睛】段落作用:开头:统领全篇、引起下文、营造氛围。中间:承上启下、对比反衬、伏笔铺垫。 结尾:首尾呼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