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二、阅读理解5(12分)父亲的记忆 孙犁 (1)父亲十六岁到安国县(原先叫祁州)学徒,是招赘在本村的一位姓吴的山西人介绍去的。这家店铺的字号叫永吉昌,东家是安国县北段村张姓。 (2)店铺在城里石牌坊南。门前有一棵空心的老槐树。前院是柜房,后院是作坊榨油和轧棉花。 (3)我从十二岁到安国上学,就常常吃住在这里。每天掌灯以后,父亲坐在柜房的太师椅上,看着学徒们打算盘。管账的先生念着账本,人们跟着打,十来个算盘同时响,那声音是很整齐很清脆的。打了一通,学徒们报了结数,先生把数字记下来,说:去了。人们扫清算盘,又聚精会神地听
2、着。 (4)在这个时候,父亲总是坐在远离灯光的角落里,默默地抽着旱烟。 (5)我后来听说,父亲也是先熬到先生这一席位,念了十几年账本,然后才当上了掌柜的。 (6)夜晚,父亲睡在库房。那是放钱的地方,我很少进去,偶尔从撩起的门帘缝望进去,里面是很暗的。父亲就在这个地方,睡了二十几年,我是跟学徒们睡在一起的。 (7)父亲是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以后离开这家店铺的,那时兵荒马乱,东家也换了年轻一代人,不愿再经营这种传统的老式的买卖,要改营百货。父亲守旧,意见不合,等于是被辞退了。 &n
3、bsp;(8)父亲在那里,整整工作了四十年。每年回一次家,过一个正月十五。先是步行,后来骑驴,再后来是由叔父用牛车接送。我小的时候,常同父亲坐这个牛车。父亲很礼貌,总是在出城以后才上车,路过每个村庄,总是先下来,和街上的人打招呼,人们都称他为孙掌柜。 (9)父好写字。那时学生意,一是练字,一是练算盘。学徒三年,一般的字就写得很可以了。人家都说父亲的字写得好,连母亲也这样说。他到天津做买卖时,买了一些旧字帖和破对联,拿回家来叫我临摹,父亲也很爱字画,也有一些收藏,都是很平常的作品。 (10)抗战胜利后,我回到家里,看到父亲的身体很衰弱。这些年闹
4、日本,父亲带着一家人,东逃西奔,饭食也跟不上。父亲在店铺中吃惯了,在家过日子,舍不得吃些好的,进入老年,身体就不行了。见我回来了,父亲很高兴。有一天晚上,一家人坐在炕上闲话,我絮絮叨叨地说我在外面受了多少苦,担了多少惊。父亲忽然不高兴起来,说:“在家里,也不容易!” (11)回到自己屋里,妻抱怨说:“你应该先说爹这些年不容易!” (12)那时农村实行合理负担,富裕人家要买公债,又遇上荒年,父亲不愿卖地,地是他的性命所在,不能从他手里卖去分毫。他先是动员家里人卖去首饰、衣服、家具,然后又步行到安国县老东家那里,求讨来一批钱,支持过去。他以为这样
5、做很合理,对我详细地描述了他那时的心情和境遇,我只能默默地听着。 (13)父亲是一九四七年五月去世的。春播时,他去耪耧,出了汗,回来就发烧,一病不起。立增叔到河间,把我叫回来。 (14)我到地委机关,请来一位医生,医术和药物都不好,没有什么效果。 (15)父亲去世以后,我才感到有了家庭负担。我旧的观念很重,想给父亲立个碑,至少安个墓志。我和一位搞美术的同志,到店子头去看了一次石料,还求陈肇同志给撰写了一篇很简短的碑文。不久就土地改革了,一切无从谈起。 (16)父亲对我很慈爱,从来没有打骂过我
6、。到保定上学,是父亲送去的。他很希望我能成材,后来虽然有些失望,也只是存在心里,没有当面斥责过我。在我教书时,父亲对我说:“你能每年交我一个长工钱,我就满足了。”我连这一点也没有做到。 (17)父亲对给他介绍工作的姓吴的老头,一直很尊敬。那老头后来过得很不如人,每逢我们家做些像样的饭食,父亲总是把他请来,让在正座。老头总是一边吃,一边用山西口音说“我吃太多呀,我吃太多呀!”(1)作者在文中追忆了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文章最后写父亲与姓吴的老头在文中吃饭有什么作用?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3)文中画线的两处句子分别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4)第十五段写作者想为父
7、亲立碑一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12分)酒的怀念 酒,给我的记忆,始于那诱人的糖。 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去合作社打酒的差使总由祖母交给我灌满一瓶酒,多余的零钱总被我大胆地换成花花绿绿的糖。口含着糖将酒交给祖母,祖母总要问我口里含着什么,每当此时,我赶紧逃开,身后传来佯装的骂声。 吃饭的时候,客人举起杯用嘴抿出悦耳的声响,响声还没停止,客人便迫不及待问是什么酒。坐在桌旁的父亲虽不善饮,但对酒似乎知道得颇多,连声说:“饶州酒,饶州酿的酒。”客人大都是邻县的都昌县人,不甚了解饶州,于是父亲主人般地说开来。客人有味地听着
8、,当然不忘眯着眼抿干杯中的酒,当饶州轶事讲完,满满一瓶饶州酒也喝干了。 于是,我很小就知道了饶州,那里除了有酒,还有响着机器的铁船,有很长很长的桥,有好高好高的楼房,还有许许多多买不完东西的商店。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 我向往着饶州,甚于那甜死人的糖,这一切都缘于那酒。在大人的怂恿下,我也试着喝酒,酒的滋味远没有想象中的饶州美好,直至一次微醉在如血的残阳里,梦见画般的饶州,才似乎明白酒的妙处了。学会喝酒,便开始替代不善饮的父亲陪客,慈祥
9、的祖母满心欢喜地在旁看着。她对我们管教甚严,来了客人小孩是不能上桌的,然而因为酒,我是一个例外,并得到赞赏。我也学着大人抿酒,说些应酬的话,忽然间发觉自己已长大,似乎也该给客人讲些饶州的事。 中考那年第一次走进饶州,然而来不及去与想象中的饶州印证便被老师带进考场,考完后又陶醉在答对试卷的喜悦之中,饶州给我留下的大概只有那美丽的设考点的一中校园了。第二次走进饶州,带着一份激动与一位女笔友走在东湖的夕阳里,耳边响着妇人捣衣的回响。离开饶州,竟想不起饶州的街道,只是清楚地记得那轮美丽的夕阳和夕阳里那位女孩醉酒般的笑靥。 与那位女孩的故事演绎至今,我
10、们相聚在异地的一座小城,小城刚办一家酒厂,酒的美丽的灯箱广告把小城的夜晚点缀得同样美丽,我们陶醉在酒般的爱情河里,忘却饶州,忘却饶州的酒。 一天傍晚,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那人工筑起的亭园里漫步、聊天 亭园中央有座高耸的灯塔,园中的一切都蒙在它撒下的轻纱下。“那是什么?”她突然大叫起来,掩不住兴奋。 我顺指望去,看见塔身上有则酒广告饶州酒。它孤儿般蜷缩在这寂静的角落! 我的心一震,继而泪水浸淹上来。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看着那幅不起眼的广告,我似乎遥望
11、到家中的母亲正一日日老去,心如刀绞。忽而,我觉得对不起饶州了。 我默默离开那亭园,穿越异乡酒的广告灯箱投下的柔暗浮华,心中一直固执地认为:最纯最美的酒在饶州。(1)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列出作者喜爱酒的原因。(2)这篇散文语言清新自然,试赏析下面语句,体会其特色。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3)文章按照什么顺序行文的?找出相关词或短句加以佐证。(4)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7(16分)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12、。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词骤 差 舍 顾 (2)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未若柳絮因风起非人哉!与人期行,相
13、委而去。(3)“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友人心理变化的两个字是: 、 ,变化原因是: (5)陈太丘与友期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三、作文8(50分)请以“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2017-2018学年安徽省蚌埠实验中学、高新实验学校、蚌埠九中等七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基础知识1(8分)古诗文默写(1)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2)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4)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5)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14、6)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7)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多余。(8)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分析】该题考查的是古诗词和古文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解答】(1)不义而富且贵 (2)为人谋而不忠乎(3)水何澹澹(注意“澹”的书写)(4)我寄愁心与明月(5)海日生残夜(注意“残”的书写)(6)一夜征人尽望乡(7)应傍战场开(8)峨眉山月半轮秋(注意“峨眉”的书写)【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
15、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2(10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相关题目。入秋了,树林里一片静m,落地的树叶仿佛在酝ning冬日的美酒,不时随风传来树木的清香。眼前这棵千年柏树,面容虽然憔悴,但是枝叶依然展现出旺盛的生命力。许多鸟儿在树枝上徘徊,似乎是在为过冬储粮。 每当穿过这片树林,我不仅获得了心灵上的愉悦,还欣赏到了秋日别样的风景。不禁使人感想蝉在枝头鸣叫,是为了唱响生命的赞歌;种子在土里静卧,是为了积蓄成长的力量;雄鹰在蓝天翱翔是为了探寻奋斗的目标。(1)根据拼音写汉字或给画线的字注音静m谧 酝ning酿 憔悴cu 徘徊hui
16、(2)文中有语病的一句是第句,应修改为:“每当穿过这片树林,我不仅欣赏到了秋日别样的风景,还获得了心灵上的愉悦。”(3)根据第的句式再仿写一句雄鹰在蓝天翱翔是为了探寻奋斗的目标。【分析】第一小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的掌握。第二小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第三小题考查仿写句子。【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掌握。作答此类题目,如果确定自己会读或会写,直接作答即可。如果不确定,就要借助工具书,切不可随意根据感觉作答。第一个字写作“谧”,第二个字写作“酿”。第三个字读作“cu”,第四个字读作“hui”。(2)本题考查学生修改病句的能力。阅读语段可知,“我不仅获得了心灵上的愉悦,还欣赏到了秋日
17、别样的风景“语序不当,应是“我不仅欣赏到了秋日别样的风景,还获得了心灵上的愉悦“这样才符合句意。(3)本题考查学生仿写的能力。仿句是在分析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修辞、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结构、修辞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答案:(1)谧 酿 cu hui(2)每当穿过这片树林,我不仅欣赏到了秋日别样的风景,还获得了心灵上的愉悦。(3)雄鹰在蓝天翱翔是为了探寻奋斗的目标落叶在风中飞舞,是为了展示曼妙的舞姿。【点评】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各种常用工具书使用方法,在平常的学习中,也一定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3(2分)文
18、学名著鲁迅1926先后写了十篇回忆性散文,并以往事重提为总纲陆续发表在半月刊上。1928年更名为朝花夕拾。文中有一篇是写“我”儿时就不喜欢“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的故事,篇名叫二十四孝图。【分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的积累。【解答】朝花夕拾创作于1926年,是鲁迅所写的唯一一部回忆性的散文集,原名旧事重提,后由鲁迅改为朝花夕拾,一向得到极高的评价。“朝”表示早年时候,“夕”表示晚年时期,这个词的意思是早上的花晚上来捡,这里指鲁迅先生在晩年回忆童年时期、少年时期、青年时期的人和事。【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在平时学习中准确掌握文学常识,并能灵活运用。4(10分)语文实践活动你班开展了“走进图书馆”语
19、文实践活动,你积极投身其中:(1)图书馆准备张贴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请你写出一则。(2)同学们正在图书馆看书,有位同学却在图书馆里边翻书边嗑瓜子,声音相当刺耳,如果你就坐在他对面,为了不影响大家阅读,你该如何劝说他?(3)田晓菲在十三岁的际遇中说:“当我在图书馆里一排一排落上了些许灰尘的书架间倘佯,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同学们,走进图书馆,你有什么体验呢?请把它写下来。【分析】第一小题考查名人名言的积累。第二小题考查劝说的能力。第三小题考查语言表达。【解答】(1)考查名人名言的积累。选择名人名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关于读书的,二是言简意赅
20、,三是名人说的话。(2)本题考查了考生口语运用能力。注意三个问题:1、语言得体简明;2、需有称呼;3、讲公共秩序的意义。(3)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由题意可知,本题要求学生表达自己走进图书馆后的体验。作答时,一定要中心明确,语意连续,可围绕知识的殿堂,情操得到了升华来表述。答案:(1)人没有书,就像植物没有土壤;航船没有舵手。(毕淑敏)(2)示例:同学,你好!你这样做是不是不太好啊?图书馆应该有一个安静的环境,你愿意做一个文明读者吗?(3)走过图书馆,就是走进了知识的殿堂,一本本图书就像一位位在时光中穿行的智者,他们告诉我做人的道理,让我掌握科技的力量,我的情操在这里得到了升华。【点评】要解答好综
21、合性学习试题,必须做到:1、善于运用积累,有效调用知识。2、仔细揣摩题意,提炼答题信息。3、发散多种思维,合理展开想象。二、阅读理解5(12分)父亲的记忆 孙犁 (1)父亲十六岁到安国县(原先叫祁州)学徒,是招赘在本村的一位姓吴的山西人介绍去的。这家店铺的字号叫永吉昌,东家是安国县北段村张姓。 (2)店铺在城里石牌坊南。门前有一棵空心的老槐树。前院是柜房,后院是作坊榨油和轧棉花。 (3)我从十二岁到安国上学,就常常吃住在这里。每天掌灯以后,父亲坐在柜房的太师椅上,看着学徒们打算盘。管账的先生念着账本,人们跟着打,十来
22、个算盘同时响,那声音是很整齐很清脆的。打了一通,学徒们报了结数,先生把数字记下来,说:去了。人们扫清算盘,又聚精会神地听着。 (4)在这个时候,父亲总是坐在远离灯光的角落里,默默地抽着旱烟。 (5)我后来听说,父亲也是先熬到先生这一席位,念了十几年账本,然后才当上了掌柜的。 (6)夜晚,父亲睡在库房。那是放钱的地方,我很少进去,偶尔从撩起的门帘缝望进去,里面是很暗的。父亲就在这个地方,睡了二十几年,我是跟学徒们睡在一起的。 (7)父亲是一九三七年,七七事变以后离开这家店铺的,那时兵荒马乱,东
23、家也换了年轻一代人,不愿再经营这种传统的老式的买卖,要改营百货。父亲守旧,意见不合,等于是被辞退了。 (8)父亲在那里,整整工作了四十年。每年回一次家,过一个正月十五。先是步行,后来骑驴,再后来是由叔父用牛车接送。我小的时候,常同父亲坐这个牛车。父亲很礼貌,总是在出城以后才上车,路过每个村庄,总是先下来,和街上的人打招呼,人们都称他为孙掌柜。 (9)父好写字。那时学生意,一是练字,一是练算盘。学徒三年,一般的字就写得很可以了。人家都说父亲的字写得好,连母亲也这样说。他到天津做买卖时,买了一些旧字帖和破对联,拿回家来叫我临摹,父亲也很爱字画,也
24、有一些收藏,都是很平常的作品。 (10)抗战胜利后,我回到家里,看到父亲的身体很衰弱。这些年闹日本,父亲带着一家人,东逃西奔,饭食也跟不上。父亲在店铺中吃惯了,在家过日子,舍不得吃些好的,进入老年,身体就不行了。见我回来了,父亲很高兴。有一天晚上,一家人坐在炕上闲话,我絮絮叨叨地说我在外面受了多少苦,担了多少惊。父亲忽然不高兴起来,说:“在家里,也不容易!” (11)回到自己屋里,妻抱怨说:“你应该先说爹这些年不容易!” (12)那时农村实行合理负担,富裕人家要买公债,又遇上荒年,父亲不愿卖地,地是他的性命所在,不能
25、从他手里卖去分毫。他先是动员家里人卖去首饰、衣服、家具,然后又步行到安国县老东家那里,求讨来一批钱,支持过去。他以为这样做很合理,对我详细地描述了他那时的心情和境遇,我只能默默地听着。 (13)父亲是一九四七年五月去世的。春播时,他去耪耧,出了汗,回来就发烧,一病不起。立增叔到河间,把我叫回来。 (14)我到地委机关,请来一位医生,医术和药物都不好,没有什么效果。 (15)父亲去世以后,我才感到有了家庭负担。我旧的观念很重,想给父亲立个碑,至少安个墓志。我和一位搞美术的同志,到店子头去看了一次石料,还求陈肇同志给撰写
26、了一篇很简短的碑文。不久就土地改革了,一切无从谈起。 (16)父亲对我很慈爱,从来没有打骂过我。到保定上学,是父亲送去的。他很希望我能成材,后来虽然有些失望,也只是存在心里,没有当面斥责过我。在我教书时,父亲对我说:“你能每年交我一个长工钱,我就满足了。”我连这一点也没有做到。 (17)父亲对给他介绍工作的姓吴的老头,一直很尊敬。那老头后来过得很不如人,每逢我们家做些像样的饭食,父亲总是把他请来,让在正座。老头总是一边吃,一边用山西口音说“我吃太多呀,我吃太多呀!”(1)作者在文中追忆了父亲的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2)文章最后写父亲与姓吴的老
27、头在文中吃饭有什么作用?给你怎样的人生启示?(3)文中画线的两处句子分别表现了父亲怎样的性格?(4)第十五段写作者想为父亲立碑一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分析】全文写了父亲到安国县谋生;每年回家一次;好写字,爱收藏;珍爱土地;对子慈爱;知恩图报,人生历程中的几件绝对算不得惊天动地,也绝对称不上伟大不凡的寻常小事,以简淡白描的手法,散乱的记忆,抒发几多对父爱的深深感念。【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归纳能力。解答时,需要通读全文,用简洁的语言对相关段落进行归纳总结。(2)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能力。结尾这样写与开头一段“是招赘在本村的一位姓吴的山西人介绍去的”相照应,写出了父亲知里感
28、恩,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敬佩和怀念之情。启示要结合文章内容来写。(3)本题考查的是对文章人物形象的把握。此题需要先疏通文意,了解内容,概括人物性格从言行入手。学会结合原文,从原文中找到依据。“父亲也是先熬到先生这一席位”表现了父亲的隐忍、坚毅、持之以恒。“父亲很礼貌,总是在出城以后才上车,和街上的人打招呼”表现了父亲的热情礼貌、谦恭。(4)本题主要考查对作者思想感情的分析。结合第15段内容,第十五段叙述了“我”想给父亲立碑、与一位搞美术的同志去看石料,请人撰写碑文等事件,这些琐事都表达了“我”对父亲的眷怀和感念,表明“我”对父亲留下的生命风范的价值认同,“我”的“旧的观念”中包孕着的是对父爱亲情
29、的刻骨铭心的体验。而“土地改革”的政治事件的影响,让我错过了本想去做的事,这给让我感到一种无奈与遗憾。答案:(1)到安国县谋生;每年回家一次;好写字,爱收藏;珍爱土地;对子慈爱;知恩图报(2)照应文章开头,首尾呼应,写出了父亲的知礼感恩,表达了对父亲的敬佩和怀念之情。使我们明白,做人应该要懂得知恩图报,尤其当自己过得不如意,恩人也处于窘境时,能送去温暖,感恩恩人,更是珍贵难得。(3)第一处表现了父亲的隐忍、坚毅、持之以恒;第二处表现了父亲的热情礼貌、谦恭。(4)想给父亲立碑、去看石料、请人撰写碑文,表达了作者对父亲深切的怀念;由于土地改革的影响,错过了立碑,表达了作者的遗憾。【点评】完成阅读感
30、悟启示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仔细审题。如“结合主题谈启示”,一定要明确结合主题进行谈论,“文章给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一定要扣住“感受最深”,并且结合自己的实际来谈,要动“情”动人。善于提炼。要把握作者的情感倾向,结合具体的语境,提炼出自己的观点。合情合理。感悟要有理有据,自圆其说。表述流畅。语言要简洁明了,最好能做到有创意的表达。6(12分)酒的怀念 酒,给我的记忆,始于那诱人的糖。 每次家里来了客人,去合作社打酒的差使总由祖母交给我灌满一瓶酒,多余的零钱总被我大胆地换成花花绿绿的糖。口含着糖将酒交给祖母,祖母总要问我口里含着什么,每
31、当此时,我赶紧逃开,身后传来佯装的骂声。 吃饭的时候,客人举起杯用嘴抿出悦耳的声响,响声还没停止,客人便迫不及待问是什么酒。坐在桌旁的父亲虽不善饮,但对酒似乎知道得颇多,连声说:“饶州酒,饶州酿的酒。”客人大都是邻县的都昌县人,不甚了解饶州,于是父亲主人般地说开来。客人有味地听着,当然不忘眯着眼抿干杯中的酒,当饶州轶事讲完,满满一瓶饶州酒也喝干了。 于是,我很小就知道了饶州,那里除了有酒,还有响着机器的铁船,有很长很长的桥,有好高好高的楼房,还有许许多多买不完东西的商店。北京遥远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
32、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 我向往着饶州,甚于那甜死人的糖,这一切都缘于那酒。在大人的怂恿下,我也试着喝酒,酒的滋味远没有想象中的饶州美好,直至一次微醉在如血的残阳里,梦见画般的饶州,才似乎明白酒的妙处了。学会喝酒,便开始替代不善饮的父亲陪客,慈祥的祖母满心欢喜地在旁看着。她对我们管教甚严,来了客人小孩是不能上桌的,然而因为酒,我是一个例外,并得到赞赏。我也学着大人抿酒,说些应酬的话,忽然间发觉自己已长大,似乎也该给客人讲些饶州的事。 中考那年第一次走进饶州,然而来不及去与想象中的饶州印证便被老师带进考场,考完
33、后又陶醉在答对试卷的喜悦之中,饶州给我留下的大概只有那美丽的设考点的一中校园了。第二次走进饶州,带着一份激动与一位女笔友走在东湖的夕阳里,耳边响着妇人捣衣的回响。离开饶州,竟想不起饶州的街道,只是清楚地记得那轮美丽的夕阳和夕阳里那位女孩醉酒般的笑靥。 与那位女孩的故事演绎至今,我们相聚在异地的一座小城,小城刚办一家酒厂,酒的美丽的灯箱广告把小城的夜晚点缀得同样美丽,我们陶醉在酒般的爱情河里,忘却饶州,忘却饶州的酒。 一天傍晚,我们像往常一样在那人工筑起的亭园里漫步、聊天 亭园中央有座高耸的灯塔,园中的一切都蒙在它撒下
34、的轻纱下。“那是什么?”她突然大叫起来,掩不住兴奋。 我顺指望去,看见塔身上有则酒广告饶州酒。它孤儿般蜷缩在这寂静的角落! 我的心一震,继而泪水浸淹上来。饶州已被洪水冲刷掉了她往日的辉煌,饶州酒也在洪水般的商场中苦苦挣扎。看着那幅不起眼的广告,我似乎遥望到家中的母亲正一日日老去,心如刀绞。忽而,我觉得对不起饶州了。 我默默离开那亭园,穿越异乡酒的广告灯箱投下的柔暗浮华,心中一直固执地认为:最纯最美的酒在饶州。(1)联系全文内容,简要列出作者喜爱酒的原因。(2)这篇散文语言清新自然,试赏析下面语句,体会其特色。北京遥远
35、得没给我任何想象,它仅是一个课本上响亮的词语,它的全部意义被饶州代替,走了一回饶州的人,似周游了世界般被孩子们盘问和尊敬。(3)文章按照什么顺序行文的?找出相关词或短句加以佐证。(4)这篇文章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分析】本文可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14),写童年时因爱吃糖而和买酒结缘,并由父亲在酒桌上的话而对饶州心生向往;第二部分(56),写我走上酒桌后发现自己更应了解饶州,后来两次到饶州却都没有想到那熟悉的饶州酒;第三部分(713),写我与女友在亭园里散步,发现了灯塔上的饶州酒广告,才想起了久远前一直印在我记忆中的饶州酒。文章按时间顺序线材,表现作者对酒的怀念,对祖母父亲的想念,对故
36、乡的怀念。【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的筛选与归纳。解答此题在整体感知文本内容的基础上,从文中筛选出相关的信息,再加以归纳即可。文首交代“酒,给我的记忆,始于那诱人的糖。”,因为小时候买酒就能吃到糖;“学会喝酒,便开始替代不善饮的父亲陪客,慈祥的祖母满心欢喜地在旁看着”,学会喝酒后得到祖母赞赏,并且能以小孩身份例外上桌;“看着那幅不起眼的广告,我似乎遥望到家中的母亲正一日日老去,心如刀绞”,可见饶州酒已成为我家乡的象征,是我心中的家乡酒。(2)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
37、;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句运用了对比的修辞,用北京与饶州对比,突出了再繁华的大都市也没有酒乡饶州对我的吸引力大;句运用拟人的修辞,用饶州酒的苦苦挣扎表现出其在日益功利的现代化进程中很少有人知道与了解,表现出作者内心的痛苦。(3)本题考查写作顺序的判断。写作的顺序一般分为时间与空间、逻辑三大顺序,本文记述从我很小时开始写道后来“中考”,再到现在,可见是按时间顺序来写的,从文中找出表现时间推移的时间词。(5)本题考查作者情感的体会。本文用大量的篇幅写自己对酒的了解与记忆深刻,首先可以看出表达了作者对酒的怀念;但我对酒的
38、爱好是从祖母、父亲而来的,怀念酒又含有对祖母父亲的思念,同时每一次想到酒,故乡的人与物便似乎在眼前,还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怀念。答案:(1)小时候买酒就能吃到糖;学会喝酒后得到祖母赞赏,并且以小孩身份例外上桌。饶州酒代表家乡酒。(2)运用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了再繁华的大都市也不及酒乡饶州在我幼小心灵中的份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用饶州酒的苦苦挣扎写出了饶州酒在日益功利的现代化进程中逐渐淡出大众视野,同时表现出作者的无比痛心。(3)时间顺序 佐证:我很小就知道饶州 中考那年 至今(4)表达了作者对酒的怀念,对祖母父亲的想念,更是对故乡的怀念。【点
39、评】句子表达效果的答题方法:一、可以从修辞手法角度赏析。赏析一般格式为:修辞+修辞特点+内容+中心 比喻形象生动;拟人生动形象;排比整齐,有气势;夸张突出特点;反问加强语气;反语增加讽刺意味 表述形式:运用了的修辞手法,描写了,表达了二、从描写的角度赏析 1、人物描写 格式:人物描写方法+内容+中心 表述形式:通过对人物的描写,写出了表达了2、景物描写 格式:描写内容+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等) 表述形式:通过描写烘托了7(16分)世说新语二则咏雪 &nb
40、sp;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1)解词骤急差大体舍舍弃顾回头看(2)把下列句子译成白话文未若柳絮因风起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41、3)“寒雪日、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在文中有什么作用?(4)友人心理变化的两个字是:怒、惭,变化原因是:小孩子都懂得讲诚信、讲礼貌,我还 不如孩子(5)陈太丘与友期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分析】译文:(一)咏 雪 谢安在寒冷的雪天举行家庭聚会,和他子侄辈的人讲文。不久,雪下得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白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谢朗说:“在空中撒盐差不多可以相比。”谢安大哥的女儿说:“不如比作柳絮凭借着风飞舞。”太傅大笑起来。她就是谢安大哥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二)陈太丘与友期陈太丘和朋友相约同行,约定的时间在中午,过了中午朋友还没有到,陈太丘不再等候他而离开了,陈
42、太丘离开后朋友才到。元方当时年龄七岁,在门外玩耍。陈太丘的朋友问元方:“你的父亲在吗?”元方回答道:“我父亲等了您很久您却还没有到,已经离开了。”友人便生气地说道:“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元方说:“您与我父亲约在正午,正午您没到,就是不讲信用;对着孩子骂父亲,就是没有礼貌。”朋友感到惭愧,下了车想去拉元方的手,元方头也不回地走进家门。【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一会雪下大了。骤,急。句意为: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体,差不多。句意为:舍弃我独自离开了。舍,舍弃。句意为:不回头
43、看。顾,回头看。(2)本题考查翻译语句。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句中重点词语有:未若,不如。因,凭借。句意为,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句中重点词语有:期,相约,去,离开。句意为,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3)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文中“寒雪”“内集”“欣然”“大笑乐”等词语营造了一种融洽、欢快、轻松、文雅、温馨、愉快且文化气息浓厚的家庭气
44、氛。同时也交代了咏雪的背景。(4)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细读文本可知,当友人知道太丘已经独自离开后,心里很愤怒,所以才会说出无礼的言语,当听到元方对他的批评后,心里觉得惭愧,觉得自己还不如一个小子知礼守信,所以才会下车来拉元方。(5)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的理解及感悟。要想抓住文章的中心,必须从故事入手,我们要先理清故事的大意,感知故事的情节,解答时,需要结合人物的事迹、人物形象、故事主旨和自己的感悟等方面进行思考分析。作答本题时。围绕诚实守礼表述即可。答案:(1)急;大体;舍弃;回头看(2)不如比作柳絮随风飞舞。真不是人啊!和别人相约同行,却丢下别人先离开了(3)营造一种融洽、欢快、轻松、和谐
45、的家庭氛围,交代了咏雪的背景。(4)怒、惭,小孩子都懂得讲诚信、讲礼貌,我还 不如孩子。(5)围绕信、礼的重要来说 即可。【点评】词义积累:或一食或尽粟一石(有时)或王命急宣(有时)或以为死或以为亡(有的人)或异二者之为(或许)三、作文8(50分)请以“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得抄袭,不少于600字。【分析】【审题立意】本题目是“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要求写记叙文,题目中包含着记叙的要素。“那一刻”点明特定的时间,这是一种明确的限制。“几分甜蜜在心头”一是暗示了人物应以“我”为主,写“我”的情感体验;二是显示了事件的性质和结果,所写事件必须是给人带来“甜蜜”体验的美好事
46、件,还要写出事件的起因和经过,交代清楚为什么会产生“几分甜蜜在心头”的结果。【思路点拨】选材可从两个角度思考:一是自己受到亲人、师长、朋友甚至陌生人的关爱和帮助,内心感到甜蜜;二是自己为他人提供了帮助受到了赞扬而感到甜蜜。【文体选择】本题目明确要求:选择记叙文。【解答】【例文】
47、 那一刻,几分甜蜜在心头 成长的路上跌跌撞撞,我们总会有悲伤。我们丢弃过信仰,我们迷失过方向;我们故作坚强,泪水失去立场,苦涩弥漫心房。 黑夜中的光,是天亮的戎装。心中燃着不灭的希望,所有远方都为我发烫。梦想全副武装,黑暗中铿锵;我们筑起心墙,勇敢面对无常,让甜蜜占据心房。 那时,我刚上七年级,胆怯得像一只刺谓蜷缩着张开全身的刺,保护自己。 &nb
48、sp; 甜蜜老师 您,我的班主任进了教室;一身米黄色的休闲服,看起来和蔼可亲;光滑的脑门上反射的光亮耀了我的眼,几丝皱纹横亘在脸上,微微下陷的眼眶镶嵌着两颗宝石一般的眼睛,一头黑发之中夹杂着几缕白发。 饱经沧桑的您,一眼就看出我的问题。从您那宝石一般的眼中射出的光,如一道黑夜之中的光,刺破了无尽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