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8 ,大小:233.40KB ,
资源ID:8904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8904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先秦诸子选读《有教无类》学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先秦诸子选读《有教无类》学案

1、六、有教无类释文题“有教无类”语出论语卫灵公,意思是说,对所有的人都进行教育而没有类的差别,即不因为贫富、贵贱、智愚、善恶等原因把一些人排除在教育对象之外。孔子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以卓有成效的实践,改变了教育对象限于统治阶层成员的历史传统,开创了平民教育的新纪元。孔子自己说:“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尝无诲焉。”(论语述而)孔子的这句话是说,那些自己带十条干肉以上的薄礼来的人,他从未有不教诲的。平民阶层获得受教育的机会是我国历史上的大事,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社会和文化的发展。明主旨本课所录选文主要阐述了孔子的“有教无类”的教育思想,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重视培养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能力的教学

2、理念和学习与思考必须有机结合、二者不可偏废的治学主张,这些思想及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还有很高的指导价值。1词语理解(1)通假字学而不思则罔通“_”,_ 于吾言无所不说 通“_”,_ 答案惘迷惑悦喜欢(2)一词多义类殆答案类别/事例/条例/类似/大都、大多危险/通“怠”,懒惰/大概,恐怕/几乎、接近、差不多(3)古今异义中人以上古义:_今义:为双方介绍买卖、调解纠纷等并做见证的人。至于他邦古义:_今义:表示达到某种程度,表示另提一事。答案资质中等的普通人,一般人。两个词,至,到;于,介词,引出到的地点。 (4)虚词归纳焉以答案代词,表疑问,哪里,怎么/代词,相当于“之”

3、/兼词,于此,于彼/语气词/形容词词尾动词,以为,认为/介词,表原因,因为/表凭借,拿,用/表时间和处所,在/连词,原因/表目的,用来,来/助词,不译/和“上”“下”“东”“西”等连用,表示时间、方位、数量等的界限2词类活用(1)求也退,故进之:_(2)由也兼人,故退之:_(3)令尹子文三仕为令尹:_(4)礼后乎:_答案(1)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进(2)动词的使动用法,使退(3)名词作动词,做官(4)名词作动词,在之后3特殊句式(1)回也非助我者也。(2)起予者商也。(3)其斯之谓与?(4)何谓也?(5)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6)绘事后素。(7)礼后乎?答:_答案(1)(2)判断句,(3)

4、(4)宾语前置句,(5)(7)省略句。4语句翻译(1)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译文:_(2)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译文:_(3)未知。焉得仁?译文:_答案(1)有父亲兄长健在,怎么能听到了就去实践它呢?(2)冉求平时做事总是退缩,所以我鼓励他;仲由敢作敢为,不够慎重,所以我约束他。(3)不知道。这怎么能算得上仁呢?文本名句1不愤不启,不悱不发。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文外名句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2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3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4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

5、,不知老之将至云尔。6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7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论语卫灵公)2.(论语雍也)3.(论语先进)4.(论语公冶长)5.(论语述而)6.(论语卫灵公)7.(论语为政)8.(论语先进)9.(论语学而)10.(论语八佾)1选文第3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思想?答:_答案这是孔子把中庸思想贯穿于教育实践中的一个具体事例。在这里,他要求自己的学生不退缩,也不过于冒进,要进退适中。所以,对于同一个问题,孔子针对子路与冉求的不同情况作了不同回答。同时也生动地反映了孔子教育方法的一个特点,即因材施教。2选文第9则和第10

6、则,师生对话中引用了诗经中的诗句,这对我们今天的学习有何启示?答:_答案在这两则对话中,子贡和子夏都能从对诗经的研习中,触类旁通,举一反三,领悟到人生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热情赞扬。孔子对子贡和子夏的反馈给予了极高的评价,其实是对学习中的思考和联想的肯定。诗经中的这两句话,被孔子及其弟子引入谈话中,是剥去了其表面上的显性的东西,深入其思想的深处,为体现孔子注重引导和联想的教学方法,起到了一种铺垫和辅助的作用。同时也启示我们,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具备独立思考的精神,唯有如此,才能不断有新的发现、新的创造。3选文较为系统地阐释了孔子的教育思想,请结合文本一一分析。答:_答案本文主要以孔子的教育思想为主来

7、组织选文,其主要内容有如下几点:平等的教育观念。这一观点,主要通过“有教无类”这句话来体现。其中的“无类”,其实是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的:一是不论贫富、贵贱、老幼、“国籍”等差别,对所有的人都施行教育;二是不管品行善恶、品性优劣,对所有的人都平等地加以教育。从实际出发的理念。教育是对人的教育,施教者必须从受教者的实际情况出发,针对他们的智力高下、个性差异,有的放矢地开展教育活动。这是孔子教育弟子的一个重要方法,所以对子路和冉有的回答就会有所不同。注重诱导的教育思想。孔子是我国第一位自觉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教育家。他注重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学生努力思考而不得要领他才去开导,思考已有一定眉目却不能确切

8、说出来他才会启发。注重培养弟子举一反三的能力。注重学思结合。孔子特别强调学习和思考的结合。学习是迅速扩大知识面的途径,不注重学习的人不可能很好地发展自己。“思而不学”就不能保证思考的科学性。通过学习,人们可以获得思考的坚实基础和正确方向。可是思考的意义同样是不可忽视的。它意味着对所学的知识加以认真审视、整理甚至提升,意味着创造。不加审视而盲目地学,往往上当受骗,越热情越勤奋结果就越危险。会学习再加上能思考,则是如虎添翼。所以,孔子既注重向弟子传授知识,又注重培养他们的思考能力。注重师徒切磋。在教育过程中,孔子特别重视跟弟子相互切磋,使教与学形成良性的互动。在这一互动过程中,尽管孔子起着主导作用

9、,然而每当从弟子那里得到启发时,他都会很兴奋。孔子不希望弟子言听计从。你觉得在现实中,老师怎样做才是“有教无类”? 答:_答案在现实中,老师要做到“有教无类”的话,应该对个性、资质、家庭条件、家庭背景、性别等情况不同的学生,一视同仁地加以教育,而不能厚此薄彼。 读有教无类有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在论语卫灵公篇中提出了“有教无类”的施教观点,这是孔子在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教学对象以贵族官僚子弟为主的教学思想向全民教育转化的创举,也是儒家思想以仁为核心的具体表现。孔子所处的时代正是奴隶社会行将灭亡,封建地主阶级逐渐崛起的时代。从阶级利益出发,他们需要掌握文化知识。孔子“有教无类”观点的提出,顺应了

10、历史潮流,得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拥护。因而是积极的、先进的。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就是人不分富贵贫贱,都有接受教育的权利。这与他的“性相近也,习相远也”的人性理念是分不开的。“性相近”就是说人皆有成才成德的可能性;“习相远”则说明了实施教育的重要性。因此,孔子“有教无类”主张的提出,是对“学在官府”教学观念的否定,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变革。事实也是如此。孔子的三千弟子来自齐、鲁、宋、卫、秦、晋、吴、楚等诸侯国,地区广泛,成分各异。有身居陋巷、箪食瓢饮的颜回,有形同野者、餐黎食藿的子路,有贫困无食、身无完衣的曾参,有蜷居蓬户、上漏下湿的原宪,也有商人出身的子贡,还有贵族出身的宫敬

11、叔、司马牛等。在中国的教育发展史上,孔子的“有教无类”在诸多有识之士的推崇下,得到了弘扬和发展。许多大鸿巨儒和仁人志士修学馆,办义学,倡导平民教育,教育救国,培育了许多名人奇士。许多贫民寒士凿墙取光,毛发悬梁,缛草卧毡,苦读诗书,成就雄功伟业。如汉代负薪痴读、遭妻戏谑、马前泼水的朱买臣,宋代寺院讨斋、斋后鸣钟、遭僧戏弄的吕蒙正等,都是平民出身。他们苦读诗书,最后一举成名,成为读书人的楷模,留下了千古佳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们实现了教育资源公有,为全民教育提供了良好的基础。不论出身怎样、家境如何,都能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教育工作发展到今天,我们重温孔子的有教无类,现实所发生的问题,不能不引

12、起我们的深思。有些贫困地区的儿童,因家贫离开了学校,或外出打工,或归家种田,这些渴望读书的孩子只能含泪望校兴叹。有些高考成绩优秀的高中生,因缴不起昂贵的学费,迈不进大学门槛。而有些大款的子女因家里有钱,高考成绩再差,也可以出钱买分进入大学。试想,如果让这种现象发展下去,我们建设四化的人才何处去求?教育兴国岂不成了一句空话?如今,党和政府加大了对在校贫困学生的扶助力度,使义务教育得到实实在在的贯彻落实,无疑将对全民教育工作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赏析本文先阐释“有教无类”,接着说明了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社会背景。给读者一个了解“有教无类”的窗口。接着又分析了“有教无类”的发展变化,联系现实,分析了这一观点在今天的现实意义,具有较强的针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