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9 ,大小:238.97KB ,
资源ID:89039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8903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先秦诸子选读《尚贤》学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先秦诸子选读《尚贤》学案

1、三、尚贤释文题“尚贤”是指治理国家者必须尊重、任用有才德的人。在墨子看来,“尚贤事能”,国家就治理得好;相反,国家就治理得差。所以,“夫尚贤者,政之本也”。“尚贤”是治国的根本措施,也是墨子的一项基本政治主张,不仅在当时是有胆有识、难能可贵的,就是在今天也是具有现实意义的。明主旨本课选文具体阐述了墨子的“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主张。墨子在选文中采用层层推进说理的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从现实入手并以古代圣王为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尚贤事能”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从而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要“尚贤事能”。不仅如此,还从实践上加以指导,仍以古代圣王为例,具体阐述了“尚贤事能”的

2、原则和方法。其中,他大胆提出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的“尚贤事能”的原则,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形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高举起了以公义为标准选拔官员的大旗,向任人唯亲的弊政发起攻击。这正是墨子尚贤思想的精华所在。1词语理解(1)通假字今上举义不辟贫贱通“_”,_ 四鄙之萌人闻之 通“_”,_ 谨上为凿一门 通“_”,_ 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 通“_”,_ 莫不敬惧而施 通“_”,_ 美章而恶不生 通“_”,_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通“_”,_ 答案避回避氓民仅只网用绳线等结成的捕鱼捉鸟用的器具惕警惕

3、彰明显、显著倘如果(2)一词多义薄尚举逮下国上答案治理不好/迫近/减轻,减少崇尚/超过,高出/主管,管理帝王之物选用/兴起,发动/举出,提出及,达到/比得上/逮捕臣下/降去、去除,此指罢免国家/国都君王/上面(3)古今异义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古义:_今义:敬辞,称长辈(多用于书信);成人(对“小孩儿”而言)。国中之众古义:_今义:国家。故士者,所以为辅相承嗣也古义:_今义:a.连词,表示因果关系。b.实在的情由或适宜的举动(限用于固定词组中做宾语)。答案指在高位者。国都。用来的。 (4)虚词归纳其则答案代词,他/代词,代上文所述之事连词,就/副词,表判断2词类活用(1)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4、:_(2)将在于众贤而已:_(3)必将富之贵之:_(4)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_(5)不义不亲:_(6)不义不近:_(7)今上举义不辟贫贱:_(8)今上举义不辟疏:_(9)今上举义不辟远:_答案(1)形容词作名词,有才德的人(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众多(3)富: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富有。贵: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尊贵(4)动词作名词,辅助的人、帮手(5)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亲密(6)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接近(7)形容词作名词,贫穷低贱的人(8)形容词作名词,跟君王关系疏远的人(9)形容词作名词,关系疏远、不在君王身边的人3特殊句式(1)是其故何也?(2)况又有贤良之士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

5、乎道术者乎!(3)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4)始我所恃者富贵也。(5)此若言之谓也。(6)故古者尧举舜于服泽之阳。(7)禹举益于阴方之中。(8)汤举伊尹于庖厨之中。(9)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答:_答案(1)宾语前置句,(2)定语后置句,(3)(5)判断句,(6)(9)介宾短语后置句。4语句翻译(1)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译文:_(2)譬若欲众其国之善射御之士者,必将富之贵之、敬之誉之,然后国之善射御之士将可得而众也。译文:_(3)始我所恃者富贵也,今上举义不辟贫贱,然则我不可不为义。译文:_(4)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译文:_

6、答案(1)因此国家才德兼备的士众多,那么国家就治理得好;才德兼备的士少,那么国家就治理不好。(2)譬如要让这个国家善于射箭驾车的人增多,就一定要使他们富有,使他们尊贵,尊敬他们,称赞他们,这样以后国家善于射箭驾车的人就可以增多了。(3)当初我们所依靠的是富贵,现在君王选用有道义的人,而不避贫穷低贱的人,那么我不能不行义了。(4)给他高的爵位,给他多多的俸禄,让他承担职事,给他决断政令的权力。文本名句1是故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2不义不富,不义不贵,不义不亲,不义不近。3故当是时,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4爵位不高,则民弗敬;蓄禄不厚,则民不信

7、;政令不断,则民不畏。文外名句1利人乎即为,不利人乎即止。2治于神者,众人不知其功。争于明者,众人知之。3俭节则昌,淫佚则亡。4吏不治则乱,农事缓则贫。(墨子尚贤上)1文中提到的“善射御之士”是“国之良士”吗?答:_答案墨子认为“善射御之士”不是“国之良士”。因为“国之良士”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就是说那些道德品行纯厚、在言谈方面有口才、在治国方面有特长的人才是“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而“善射御之士”不具备这样的特点,只是墨子拿来论证的一个事例而已。2墨子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任之以事,断予之令”,这体现了墨子什么样的思想?答:_答案在古代,统治

8、阶级对农民与手工业者是看不起的,那些出身下层的人即使德才兼备,也往往受到压制。墨子的尚贤思想有突破性的意义。他大胆地提出:“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种思想,超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状态,为出身社会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突破了任人唯亲的弊政,这正是墨子思想的精华所在。3在所谓的“上”和“下”上,墨子和孔子的观点有何不同?答:_答案墨子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要能上能下,做到择优汰劣。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孔子则认为“上智下愚不移”,意思是说统治者是智慧的,百姓是愚昧的,这种状况是雷打不动的,具有很浓的等级观念和愚民思想,应该批判

9、。墨子“尚贤”的思想有何进步意义?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说说你的理解。 答:_答案在春秋以前,基本上依据宗法血缘的“世卿世禄”制度的规定来进行任官和封赏,所谓“周道亲亲”“立嫡以长不以贤”。 春秋中后期,政治、军事斗争日趋激烈,贤能人才的作用日益突出,各国统治者开始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 如晋文公虽仍“昭旧族,爱亲戚”,但更重视“明贤良”“赏功劳”,以至“左右皆卿才 ”。吴公子季札甚至说:“君子务在择人。” 真正系统地提出“尚贤”思想的是孔子。孔子不仅论述了“尚贤”的重要作用、贤能的标准,而且也提出了识贤的原则和用贤的策略。而孔子的“尚贤”还局限在贵族阶级内部,与一般平民无涉。 墨子在继承孔子“尚

10、贤”思想的基础上,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又发展了这种“尚贤”思想,在选贤、用贤、众贤等方面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理论观点和具体方案,含有平等选拔人才的民主因素和合理使用人才的思想,这是具有创新意义的,体现了其思想的进步性。琴韵箫声中的墨子悲丝近一段时间常常听香港雨果唱片公司的那张目前唯一一张夫妻琴箫合奏的碟子箫声琴韵,而其中很喜欢的是那首墨子悲丝。旧日的启蒙书籍蒙求里面就有“墨子悲丝,杨朱泣歧”,这是出自阮籍的句子:“杨朱泣歧路,墨子悲染丝。”颜氏家训中“墨子悲于染丝,是之谓矣。君子必慎交游焉”,后汉书“杨朱号乎衢路兮,墨子泣乎白丝;知渐染之易性兮,怨造作之弗思”。陈毅元帅也有五绝:“亡羊惧歧路,染丝

11、悲墨子。我亦厌淡红,恶其乱朱紫。”很显然,这是一个被应用得非常普通的典故,同时也是一个很早就列入儿童教育的典故。这个典故墨子悲丝的原文很短:“墨子出行,见素丝,质本洁而染为黄、为黑,故悲之。”文意是:墨子出行,见洁白的丝帛被染成黄或黑而失去本色,由此悲叹人们受社会旧俗恶习污染而不能保持自身的洁白,因此而悲痛。由此,便产生很多哲思。旧日的蒙庠告诫孩子环境对人的影响,要孩子们保持素白的心理。学善,则日趋高明;学恶,则日趋下流。类似的还有“孟母三迁”的故事,这种教育的目的,是希望孩子们在社会这个大染缸里面,不要由纯洁而变成形形色色,从而希望孩子们要保持一颗赤子之心。古琴曲墨子悲丝,现存最早见于明末杨

12、抡所撰伯牙心法琴谱(1609年)。此曲音调悠扬,意切而情悲,旋律慷慨,流露出一种洁己自爱的感慨之情,为广陵琴派大操之一。而第一次听,是“虞山派”吴景略先生演奏的墨子悲丝,当时就喜欢上这首古琴曲,“虞山派”的传统是“清微淡远”,很有道家思想的大袖磅礴、捕风捉影、幻化无穷、抱缺守一等的意境。而当时,吴老先生用老庄的道家晕染这首描写墨家思想的曲子,用道家勘探墨家的风情,令人别开生面地窥见古琴之中的琴道哲学。但,现在雨果这张CD之中,是由这对夫妻来演奏,他们恩爱之情塑造的是一种空灵洁净的感受,这种空灵洁净的背后隐含的是什么呢?少了吴景略先生的飘逸淡远,多了柔情万千,是夫妻二人抱守古琴文化的遗世独立,还

13、是抒发他们洁身自好的心怀?曲,在房间里CD上回旋;音,在演奏者和听曲人心中荡漾;是什么让我们从两千年之前开始感慨社会的变化对我们的影响如此深刻?是什么让那曾经是启蒙的故事消失在而今的教育之中呢?前几天与一位从事高中教育的教师朋友交流,谈到如今的所谓素质教育,说到大部分孩子连辛亥革命的常识都不知道,他们所知道的是什么呢?恐怕连这个“墨子悲丝”四个字都从来没见过吧。仿佛谁说过“忘记过去就意味着背叛”,是谁感叹过“数祖忘典”,是谁在天天说让孩子自己去看那些书,恐怕真的都已经忘记了,每个人都要有人启蒙,去引导,才能去读书的。韩愈说过的最著名的教育理论:“师者,传道受业解惑也。”而那个启蒙的人,是否知道

14、“墨子悲丝”?是否真的担当着这份其实关乎民族存亡的责任?遥远的东瀛岛国,对自己“拿来”的文化怀着崇敬的心情,连一把小小的“唐刀”也作为供奉;大洋彼岸一个建国不过二百多年的国家,对自己的历史却是精心编制,在他们创立的全世界常用的杜威图书分类法中给自己留下了超越世界文明的分类编目;而我们这个拥有所谓五千年文明的古国,这个唯一血脉传承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中的幸存者,还有多少人能看懂二十五史、能了解那些百家言论呢?写这篇文章的时候,问过一个男孩子:知道墨子么?“知道,墨子剑法无敌。”“看的是黄易吧?”“不,没看书,看古天乐的寻秦记。”我倒是觉得他应该看看黄易的书,纵然黄易在书中卖弄了不少他的历史哲学知识,但至少可以知道很多传奇和典故。墨子悲丝是一首很长的曲子,我在这首曲子之中慢慢胡思乱想很多,曲子结束的时候,才发现时过境迁,墨子却在什么地方呢?品品,还是吴景略先生的墨子悲丝更有境界,因为听他的琴,悟得了身外身,脱离了万丈红尘,我从没这么多想法。赏析本文从一张CD起笔,生发感慨,可谓耐人寻味。一是从“墨子悲丝”论述了环境的重要性;二是由“墨子悲丝”联想到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扬光大问题;三是由中国文化与外国文化进行对比,进行了反思。文章层层递进,通过墨子,对当前的文化社会现象进行了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