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9 ,大小:160.50KB ,
资源ID:8500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8500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hua****011)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含答案解析)

1、二、阅读(70 分)4 (5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渔家傲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上片以一“异”字统领全词景物特点,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B “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C “羌管悠悠霜满地”刻画入夜景色,直言将士们在军营中吹弹乐曲,苦中作乐的豪迈情怀。D这首词描绘了戍边的艰苦生活,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复杂情感

2、,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2) “浊酒一杯家万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5 (15 分)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第 3 页(共 29 页)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

3、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节选自宋 苏轼留侯论 )【注释】 挟持:内心怀有。 项籍:指项羽。轻:轻易。 子房:指张良,为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士。淮阴:指韩信。(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所以动心忍性 动: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必有

4、过人之节 过:      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弊: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由 此 观 之 犹 有 刚 强 不 忍 之 气 非 子 房 其 谁 全 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4)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     ;乙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     。6 (23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旧时的离别张悦然第 4 页(

5、共 29 页)从北京南站到济南西站,每半小时就会有一列火车出发,全程只需 1 小时 37 分钟,但我已经一年没有回过家了。每次都是妈妈来看我,也不要我去车站接,下了火车换地铁,半个小时以后就站在我家门口了。她总是很高兴地说,好近。是啊,好近,我点点头。是不是太近的缘故,近到破坏了回家这件事应有的形式感?火车一再提速,我却离家越来越远。我关于火车的最初记忆,与济南那座老火车站有关。那座德国人留下的日耳曼风格建筑,若不是再看到照片,我已经想不起它是什么样子。只记得有一个绿色的圆顶、四面都有钟表的塔楼。小时候在去往火车站的路上,远远地看到它,就开始兴奋了。它耸立在灰蒙蒙的楼群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异国情

6、调。而那种异国情调,好像与正要前往的那个地方有关,头脑中衍生出各种想象。拎着箱子走进圆拱形大门,有一种出远门的郑重感。它的繁复、典雅、美轮美奂,令旅行充满仪式感。那时候去北京,要坐一整夜的火车。清晨我被妈妈摇醒,拉起胳膊塞进外套的袖管里,跌跌撞撞地跟在大人身后下了车,抬头就望见“北京”两个大字。我嗅着陌生的空气,思忖着各种奇怪的问题:这里的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去哪里买菜,看什么报纸,有没有像趵突泉那样一个元宵节可以看花灯的地方?说到底,就是无法想象在别处,故乡以外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吧。身后忽然传来长鸣的汽笛声,撼动心肝。火车缓缓地朝远处驶去,送行的人木然地挥着手,站在大风里,好萧索。月

7、台上总是刮着好大的风,无论什么时节,非要吹得人头发蓬乱、衣角翻飞不可。那种狂烈带有某种戏剧性。大风好像是一种道具,为了在离别和重逢时,给旅人添上一点儿风尘仆仆的气息。长大以后,不知道为什么,月台上的风不再像从前那么大了。那些风都去了哪里呢?真是个谜。没了风,旅人也没了风尘仆仆的气息,剩下的只是倦怠,月台越建越大,却越发让人感到局促,再也没有从前那种空旷的感觉了。要是看到哪个送行的人在火车还未驶远之前掉头走掉,我就会莫名地恼火,觉得他对这场离别不够郑重。的确不需要多么郑重。就算有些离愁别绪,也完全不必一个人傻傻地站在原地悲伤,而是可以一边朝车站里面走,一边给刚离开的人发微信,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对方

8、。旧时的离别有一种美感,想来是与悲伤的质感有关。离开之后,两个人各自待在自己的悲伤里,那是一种隔绝的悲伤,它完全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关在身体里冲来荡去,无法让对方知道。总之,火车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是一种沉重的、让人感到难过的事物。这个词的属性已经改变了,变得平淡而日常。这样想一想,在“火车”这个词失去了它所负载的情第 5 页(共 29 页)感重量的时候,那座老火车站适时地死去,变成记忆中的文物,或许也是一种合理的命数。(1)文章写了作者关于小时候“火车记忆”的三个片段,请概括。片段一:小时候去济南老火车站的兴奋与神秘感。片段二:     片段三:    

9、 (2)联系语境,结合划线词语,赏析下列句子。身后忽然传来长鸣的汽笛声,撼动心肝。它完全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关在身体里冲来荡去,无法让对方知道。(3)文中“现在的离别”和“旧时的离别”有什么不同?(4)结合文章第段画横线的句子,联系全文,简要分析作者认为“火车”一词失去了怎样的情感重量?(5)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火车一再提速,我却离家越来越远 ”这一句子,看似前后矛盾,却表明我离家的无奈和惆怅。B济南的那座老火车站给“ 我”童年的旅行蒙上了一层异国情调,让我的远行充满了郑重感和仪式感。C文章第三段开头从嗅觉和心理两个方面生动表现了童年的“我”乘夜

10、车抵达北京时陌生而又新奇的感受。D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火车提速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却使人失去了旧时乘火车出门的难忘体验。7 (12 分) 【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城市公共自行车作为一种健康环保的代步工具,已成为绿色出行的象征。一些发达国家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从     、      到      ,日臻完善,成为现代城市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为发展中国家改善交通现状提供了可以借鉴的样本。1965 年,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群年轻人将一些涂成白色、没有上锁的自行车放在公

11、共区域,供人们免费使用,被称作“白色自行车计划” 。这个勇敢的尝试普遍被认为是第 6 页(共 29 页)世界上最早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起源。现在,这个古老且曾经超级发达的城市约有 40%的交通由自行车承担,那一条条河道把城市划分成了无数个格子街区,自行车成为最适合的出行工具。此外,荷兰还具有发展城市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良好基础。早在 1890 年,荷兰 就开始建设世界上第一条自行车专用道。目前,荷兰人均自行车道路长度居世界第一位,并拥有先进的自行车指路系统,可以提供地点、距离、方向等信息。法国是世界上首个成功推行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国家。1974 年拉罗舍尔推出了供市民租赁使用的“小黄车”项目。20

12、04 年里昂推出了世界上首个使用计算机控制、采取会员卡制度系统的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开启了以高新技术应用为特色的第三代公共自行车潮流。2007 年法国最为著名的自行车租赁系统 Velib 在巴黎诞生。Velib 这个词语是由法语中“自行车” (Velo)与“免费” (liberte)组合而成,这个项目实际上也始终践行着这一理念无论是巴黎市民还是旅居者,只办理相关手续便能享受一年无限次的使用。目前,巴黎的公共自行车吸引了 22.43 万名会员,骑行人数增加 41%,每年巴黎的公共自行车使用总次数达1.3 亿次。英国的自行车租赁业务很发达,租赁公司遍布全国,许多外国游客使用自行车环游英国。2010

13、 年,伦敦推出自行车出租服务,由当地政府税收支撑,实行全天 24 小时不停歇运营。租车系统中的两个租借点之间一般不超过 300 米,用控制触屏在无停车位时直接搜索,并点选宽限 15 分钟找车位的选项,可免去找下一个车位的租用金。2016 年,伦敦的 11500 辆公共自行车安装了 blaze 激光灯,它会在车前的地面上投射一个绿色的符号,可以让骑行者在夜间更加醒目,提高骑车的安全性。美国纽约市庞大而且成熟的自行车共享系统经过长时间的准备,于 2013 年 5 月 27 日正式开始投入服务。纽约市民以及来自美国和全世界的游客,在纽约可以方便地利用300 个无人看管停车点的 6000 辆自行车去上

14、班、上学、购物、锻炼、旅游,为纽约市增添了一项绿色、健康的交通方式。目前,成熟的公共自行车系统在全球至少 49 个国家的 535 个城市建立起来。在我国,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也开始大规模的运行。短短一年多,用户总数从 0 增至 1900 万,引来了众多企业的资金追捧、技术助力和需求支撑。国外的做法会给我们一些启示,在未来,我国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的运行将更趋于规范,更利于环保,更便于出行。(根据有关材料改写)第 7 页(共 29 页)(1)根据相关内容,给第段空缺处补充恰当的词语,依次填写在下面。(2)请写出第段中加点的“这一理念”所指代的内容。(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

15、是     A一条条河道把阿姆斯特丹划分成无数个格子街区,独特的城市规划让该市 40%的市民选择用自行车解决交通问题。B拉罗舍尔和巴黎分别推出的“小黄车”和“Velib ”,都是法国成功推行城市公共自行车租赁项目的典型案例。C遍布伦敦的自行车租赁公司,实行 24 小时不停歇运营。使用者在相距 15 分钟车程的两个租赁点之间租车时,可免去租用金。D自行车共享系统在纽约投入服务后,市民以及游客的分享意识大幅提高,纽约市的交通方式也更加绿色、健康。(4)国外的哪些做法,使城市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日正完善?请梳理概括。8 (10 分)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燃”这个词最初开始于荧幕

16、,继而作为一种积极向上的态度被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所接受,它既是动词,也是名词,还是形容词,总之,你心中那股进击的小火苗升起的时候,“燃”就出现了。用“燃”这个词,表达生命中那些激动、热烈的时刻,亦是目前年轻人最流行的语言。战狼 2是不折不扣的燃文化的推广大使,让人惊呼的票房背后,亦有燃文化的助推。网友、观众用“超燃” “从国内燃到国外”盛赞这部电影,而影片的思想含量、阳刚之美,所表现出的澎湃激情、强烈责任感,以及弘扬正气、传递正能量的主题,更是诠释和丰富了时下正流行的“燃文化”内涵。人民日报也关注燃文化,用文章以“燃”表达直面现状来点赞网络综艺节目吐丝联盟 ,点赞青年人以“燃”的态度直面现状,讨

17、论“燃文化”与“丧文化”的对撞。从“葛优瘫”的走红开始,到网络段子毒鸡汤,乃至“丧茶”实体店的成功创办,反鸡汤、丧文化逐渐变得无孔不入,席天卷地。而“燃”的崛起,似乎要在“丧文化”的大潮中逆流而上。(1)根据以上文字,从下列图片中选出最符合“燃”的内涵的一项     第 8 页(共 29 页)(A )                                        

18、;   (B)                                     (C)(2) “燃”既是动词,也是名词,还是形容词。上面材料中, “超燃”中的“燃”是     词, “从国内燃到国外”中的“燃”是     词。(3)给下面这段文字,续写一句话,使其语意连贯,句式整齐。不同时代、不同身份的人都曾有过属于他们的“燃”:“燃”是爷爷上山下乡时挑起扁担

19、的瞬间;“燃”是妈妈看到中国女排五连冠奏响国歌的瞬间;“燃”是哥哥为灌篮高手“流川枫”呐喊的瞬间;“燃”是小弟弟学着小猪佩奇踩水塘的瞬间对我而言     。名著阅读(5 分)9 (3 分)判断题(正确的打“” ,错误的打“” )(1)鲁滨孙在荒岛上住了二十八年后,帮助一位船长平定了叛乱,带着星期五一起,乘坐收复的船只回到了阔别多年的家乡。     (2)祥子之所以被称为“骆驼祥子” ,是因为他有一次病倒了,在说梦话时道出了他与三匹骆驼的关系。     (3) 简爱中的罗切斯特先生在桑菲尔德庄园里拐弯抹角地试探简爱的心思,最终两人互吐衷

20、肠,表白爱意。     10 (2 分)阅读下面语段,按要求作答。这沂水县是个小去处,如何掩饰得过?此时街市上讲动了,说道:“拿着了闹江州的  A  。如今差李都头去拿来。 ”朱贵在东庄门外朱富家听了这个消息,慌忙来后面对兄弟朱富说道:“这黑厮又做出来了,如何解救?宋公明特为他,诚恐有失,差我来打听消息。如今他吃拿了,我若不救得他时,怎的回寨去见哥哥,似此怎生是好?”(1)文中 A 处的人是     (2)A 原本化名张大胆,他是怎么暴露身份的?三、作文(60 分)11 (6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第 9 页(共 29 页

21、)题目:最美的姿态要求:确定立意;符合文体;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 600 字。文中如需出现真实人名、地名、校名等,请用化名代替。第 10 页(共 29 页)2018 年福建省龙岩市中考语文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积累与运用(20 分)1 (12 分)补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黑云压城城欲摧, 甲光向日金鳞开 。 (李贺雁门太守行 )(2) 会挽雕弓如满月 ,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密州出猎 )(3) 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  寤寐求之 。 (关雎 )(4)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 (王安石登飞来峰 )(5)衔远山,吞长江。 浩浩汤汤 ,

22、  横无际涯 。 (范仲淹岳阳楼记 )(6) 亲贤臣 ,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诸葛亮出师表 )(7)王湾行舟江上,把乡愁寄予远飞的大雁,轻吟:“ 乡书何处达 ?  归雁洛阳边 。 ”(次北固山下 )(8)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作者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发出了“ 沉舟侧畔千帆过 ,  病树前头万木春 ”的感慨,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分析】该题考查的是诗文名句的背诵与默写。要学生在平时的学习时,要循序渐进积累所学的应背诵并默写的内容,不要太急于求成。首先不要混淆了所背的内容;其次是在默写时要注意不要出现错误(错别字、漏字、添字) 。【解答】答

23、案:(1)甲光向日金鳞开(注意“鳞”的书写)(2)会挽雕弓如满月(3)参差荇菜 寤寐求之(注意“寤寐”的书写)(4)自缘身在最高层(5)浩浩汤汤,横无际涯(6)亲贤臣(7)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注意“雁”的书写)(8)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注意“畔”的书写)【点评】做该题时首先要认真读懂题目,不要张冠李戴;其次在平时的学习中,要理解诗句的意思;最后是注意错别字,对于这些应背诵内容,只要平时注意积累,完成该题应不是难事。第 11 页(共 29 页)2 (2 分)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与朱元思书的“书” 和捕蛇者说的“说”都是古代的文体。B律诗有四联

24、,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尾联。C范进参加的“乡试”是我国古代一种以选拔官吏为目的科举考试。D英国作家雨果的长篇小说代表作有 悲惨世界与战争与和平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传统文化的了解。中国是一个传统文化丰富的民族,例如节气歌、传统节日、经典文学、中华礼仪等都是学生应该了解和掌握的知识。【解答】ABC正确。D有误, 战争与和平的作者是列夫 托尔斯泰;故选:D。【点评】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的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甚至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3 (6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答。有月亮的晚上可以看见

25、桥洞里流水tu n 急,银片闪烁,月影揉碎,古庙里的磬声随着波光向外【甲】 (A流传 B流溢) 。那些悬挂在波光和月色中的石码头上,捣衣声响成一片,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小巷的后面也颇有点诗意。翻身再上前楼,又见巷子里一片灯光,黄包车辚辚而过,卖馄饨的敲着竹梆子,卖五香茶叶蛋的提着带小炉子的大篮子。茶馆店夜间成了书场,琵琶叮咚,吴语软侬,苏州评弹尖脆悠扬,卖茶叶蛋的叫喊怆(Ac ng  Bchung )然悲凉。我没有想到,一条曲折的小巷竟然【乙】 (A 变化无穷 B 变幻莫测) ,表里不同,栉比鳞次的房屋分隔着陆与水,静与动。一面是人间的苦乐与喧嚣,一面是波影与月光,还有那

26、低沉回荡的夜磬声,似乎要把人间的一切都遗忘。我在这些小巷中走过千百遍,度过了漫长的时光;似乎青春是从这些小巷中溜走的,它在脑子里冲刷出一条深深的沟,留下了极其难忘的印象。(1)根据文中处的拼音写汉字,根据 处拼音给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选择题只填序号)tun 急 湍 怆然  B  (2)从文中【甲】 【乙】两处选择符合语境的词语填入横线,只填序号。【甲】 B 【乙】  A (3)画线句有一处语病,请将正确的句子写在横线上。第 12 页(共 29 页)原句:似乎青春是从这些小巷中溜走的修改句: 青春似乎是从这些小巷中溜走的 【分析】第一题考查字音与字形的掌握;第二

27、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第三题考查病句的修改。【解答】 (1)本题考查字音与字形的掌握。根据平时对字词的积累,或是借助于工具书,可知“tun 急”写作“湍急” , “怆然”的“怆”读作 chung。(2)本题考查根据语境选择词语。【甲】处,流传,是传下来或传播开的意思;流溢,是充满而流出的意思。根据句意,此处要表现磬声传得很远,应是“流溢” ,故选:B。【乙】处,变化无穷,指不断变化,没有止境;变幻莫测,指事物变化迅速,捉摸不定,变化多端,难以揣测。句子表述的对象为“曲折的小巷” ,表现其景物的多变,应是“变化无穷” ,故选:A。(3)本题考查病句的修改。阅读句子,可见其语序不当,应将“似乎”

28、与“青春”调换位置。即:青春似乎是从这些小巷中溜走的。答案:(1) 湍  B(2) 【甲】B【乙】A(3)青春似乎是从这些小巷中溜走的【点评】辨析病句常用的方法有:1语感法。辨析句子正误,首先认真阅读,仔细考虑,从整体把握,看看句意是否明确,内容是否合理,句意间关系与关联词语是否一致等,凭借语感,就可以发现一些句子的毛病。2紧缩法。找出句子的主干,检查主谓宾(中心语)是否残缺,是否搭配得当。3分解法。理清枝叶(附在主、谓、宾上的附加成分) ,检查枝叶同相应的主干是否搭配得当。4聚焦法。对于句中出现的修饰性词语、关联词应格外留意,尤其是成对出现的词语,先检查多用、错用或搭配不当的毛病,

29、再看分句次序是否合理。二、阅读(70 分)4 (5 分)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完成各题。渔家傲第 13 页(共 29 页)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下面对这首诗歌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A词的上片以一“异”字统领全词景物特点,点明地域、时令及作者对边地风物的异样感受。B “四面边声”三句,用写实的笔法具体展示出塞外风光,而着重渲染战时的肃杀气象。C “羌管悠悠霜满地”刻画入夜景色,直言将士们在军营中吹弹乐曲,苦中作乐的豪迈情怀。D这首词描绘了戍边的艰苦生活,表现

30、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和复杂情感,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2) “浊酒一杯家万里”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分析】本题考查诗词阅读。 渔家傲秋思是北宋词人范仲淹创作的一首词。词人用近乎白描的手法,在上片描摹出了一幅寥廓荒僻、萧瑟悲凉的边塞鸟瞰图;词的下片则抒发边关将士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的情怀。整首词表现将士们的英雄气概及艰苦生活,意境开阔苍凉,形象生动鲜明。【解答】 (1)本题考查诗歌理解和分析。C 项“直言将士们在军营中吹弹乐曲,苦中作乐的豪迈情怀”有误。 “羌管悠悠霜满地”写夜景,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深夜里传来了抑扬的羌笛声,大地上铺满了秋霜。耳闻目睹的都给人以凄清、悲凉之感,诗人

31、是借悠悠的笛声和满地的秋霜渲染出“塞下”悲凉而哀伤的气氛。故选 C。(2)本题考查诗人情感的分析。 “浊酒一杯家万里” ,这是词人的自抒怀抱。他身负重任,防守危城,天长日久,难免起乡关之思。这“一杯”与“万里”之间形成了悬殊的对比,一杯浊酒,销不了浓重的乡愁,造语雄浑有力,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饱含浓重的乡愁。答案:(1)C(2) “一杯”和“万里”形成鲜明对比,抒发了诗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饱含浓重的乡愁。译文:眼看秋天到了,西北边塞的风光和江南风光自然大不相同。头顶的大雁又飞回南第 14 页(共 29 页)方衡阳去了,一点也没有停留意思。此情此景,不禁又勾起戍边人思乡的情绪。黄昏时分,

32、军中号角催吹,周围的边声也随之而起。层峦叠嶂里,暮霭沉沉,山衔落日,孤零零的城门紧闭。饮一杯浊酒,我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亲人。可是,眼下外患未平,功不成名不就,又怎能半途而废。远方传来羌笛的悠悠之声,天气寒冷,军营里早已结满寒霜。夜深了,我还不能安睡,为操持军计,我的须发都变白了。戍边人思念亲人,也久久难以成眠,多少次梦里流下眼泪。【点评】古典诗词鉴赏的基本方法:一、了解作者所处时代背景和特定的写作背景。二、把握作者思想特点和诗词创作的风格流派。三、品味词句、把握意象并进而领悟诗词意境。四、探究诗词中景、事、人、典的用意和直接抒情议论的关键句。5 (15 分)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各题。【甲】舜

33、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乙】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观夫高祖之所以胜,而项籍之所以败者,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项籍唯

34、不能忍,是以百战百胜而轻用其锋;高祖忍之,养其全锋而待其弊,此子房教之也。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由此观之犹有刚强不忍之气非子房其谁全之?(节选自宋 苏轼留侯论 )【注释】 挟持:内心怀有。 项籍:指项羽。轻:轻易。 子房:指张良,为汉高祖刘邦的主要谋士。淮阴:指韩信。(1)解释下列加点词在文中的意思。第 15 页(共 29 页)所以动心忍性 动:  使惊动 入则无法家拂士 拂:  通“弼” ,辅佐 必有过人之节 过:  超过 养其全锋而待其弊 弊:  疲敝 (2)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文字断句。 (限断两处)由 此 观 之 犹 有

35、刚 强 不 忍 之 气 非 子 房 其 谁 全 之(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当淮阴破齐而欲自王,高祖发怒,见于词色。(4)甲文通过列举古代几位圣君贤臣的事例,论述了造就人才的客观因素是 逆境 ;乙文通过高祖与项籍的对比,论述了成大业者自身应具备的素质是 忍耐 。【分析】译文:甲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傅说从筑墙的劳作之中被起用,胶鬲从贩鱼卖盐中被起用,管夷吾被从狱官手里救出来并受到任用,孙叔敖从海滨隐居的地方被起用,百里奚被从奴隶市场里赎买回来并被起用。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

36、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乙古时候被人称作豪杰的志士,一定具有胜人的节操, (有)一般人的常情所无法忍受的度量。有勇无谋的人被侮辱,一定会拔起剑,挺身上前搏斗,这不足够被称为勇士。天下真正具有豪杰气概的人,遇到突发的情形毫不惊慌,当无原因受到别人侮辱时,也不愤怒。这是因为他们胸怀极大的抱负,志向非常高远。 看那汉高祖之所以成功,

37、项羽之所以失败,原因就在于一个能忍耐、一个不能忍耐罢了。项羽不能忍耐,因此战争中是百战百胜,但是随随便便使用他的刀锋(不懂得珍惜和保存自己的实力) 。汉高祖第 16 页(共 29 页)能忍耐,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敝。这是张良教他的。当淮阴侯韩信攻破齐国要自立为王,高祖为此发怒了,语气脸色都显露出来,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作答本题,重点在于文言实词的积累,同时也可以借助整个句子的意思来判断。句意为:通过这些来让他的心惊动。动,使惊动句意为: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拂,通“弼

38、” ,辅佐。句意为:一定有超过他人的气节。过,超过。句意为:保持自己完整的锋锐的战斗力,等到对方疲敝。弊,疲敝。(2)本题考查句子停顿。作答时,一定要在正确理解句子意思的基础上,根据前后词语之间的语义联系来划分停顿。有了一定的积累以后可以根据语感直接作答。这个句子的意思是:从此可看出,他还有刚强不能忍耐的气度,不是张良,谁能成全他?故停顿应为:由 此 观 之/犹 有 刚  强 不 忍 之气/ 非 子 房 其 谁 全 之。(3)本题考查文中重点句子的翻译。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

39、句顺。句中重点词有:困,忧困;作,有所作为。句子翻译为: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句中重点词有:破,攻破;王称王;见,表现;于,在;句子翻译为: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4)本题考查文本内容的理解。阅读甲文,可见作者的论证思路是:先列举六人名人的事例,归结出一个人成才的条件,然后再上升天国家高度,讲述了治国应注意的问题,最后得出中心论点。所以它是从造就人才和治理国家两个方面展开论述的。乙文从“在能忍与不能忍之间而已矣”一句,即可看出高祖与项籍成败的关键在于一个人是否能够忍耐。答案:(1) 使 惊动   拂,通 “弼” ,辅佐超过

40、 疲敝(2)由 此 观 之/犹 有 刚  强 不 忍 之气/ 非 子 房 其  谁 全 之(3) 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当韩信攻破齐国想要自己称王时,汉高祖非常生气,怒气显露在言语和神色上。第 17 页(共 29 页)(4)逆境(磨难,困境亦可)忍耐【点评】文言实词“恒”的用法:形永久不变;固定。 齐桓晋文之事:“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 ”副经常;常常;总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恒过,然后能改。 ”聊斋志异山市:“数年恒不一见。 ”形平常;一般。 童区寄传:“寄伪儿啼,恐栗,为儿恒状。 ”6 (23 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旧时的离别张悦然从

41、北京南站到济南西站,每半小时就会有一列火车出发,全程只需 1 小时 37 分钟,但我已经一年没有回过家了。每次都是妈妈来看我,也不要我去车站接,下了火车换地铁,半个小时以后就站在我家门口了。她总是很高兴地说,好近。是啊,好近,我点点头。是不是太近的缘故,近到破坏了回家这件事应有的形式感?火车一再提速,我却离家越来越远。我关于火车的最初记忆,与济南那座老火车站有关。那座德国人留下的日耳曼风格建筑,若不是再看到照片,我已经想不起它是什么样子。只记得有一个绿色的圆顶、四面都有钟表的塔楼。小时候在去往火车站的路上,远远地看到它,就开始兴奋了。它耸立在灰蒙蒙的楼群之中,有一种神秘的异国情调。而那种异国情

42、调,好像与正要前往的那个地方有关,头脑中衍生出各种想象。拎着箱子走进圆拱形大门,有一种出远门的郑重感。它的繁复、典雅、美轮美奂,令旅行充满仪式感。那时候去北京,要坐一整夜的火车。清晨我被妈妈摇醒,拉起胳膊塞进外套的袖管里,跌跌撞撞地跟在大人身后下了车,抬头就望见“北京”两个大字。我嗅着陌生的空气,思忖着各种奇怪的问题:这里的人是怎样生活的?他们去哪里买菜,看什么报纸,有没有像趵突泉那样一个元宵节可以看花灯的地方?说到底,就是无法想象在别处,故乡以外的地方,人们的生活是怎样的吧。身后忽然传来长鸣的汽笛声,撼动心肝。火车缓缓地朝远处驶去,送行的人木然地挥着手,站在大风里,好萧索。月台上总是刮着好大

43、的风,无论什么时节,非要吹得人头发蓬乱、衣角翻飞不可。那种狂烈带有某种戏剧性。大风好像是一种道具,为了在离别和重逢时,给旅人添上一点儿风尘仆仆的气息。长大以后,不知道为什么,月台上的风不再像从前那么大了。那些风都去了哪里呢?真是个谜。没了风,旅人也没了风尘仆仆的气息,剩下的只是倦怠,月台越建越大,却第 18 页(共 29 页)越发让人感到局促,再也没有从前那种空旷的感觉了。要是看到哪个送行的人在火车还未驶远之前掉头走掉,我就会莫名地恼火,觉得他对这场离别不够郑重。的确不需要多么郑重。就算有些离愁别绪,也完全不必一个人傻傻地站在原地悲伤,而是可以一边朝车站里面走,一边给刚离开的人发微信,将自己的

44、感受告诉对方。旧时的离别有一种美感,想来是与悲伤的质感有关。离开之后,两个人各自待在自己的悲伤里,那是一种隔绝的悲伤,它完全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关在身体里冲来荡去,无法让对方知道。总之,火车已经不再像从前一样,是一种沉重的、让人感到难过的事物。这个词的属性已经改变了,变得平淡而日常。这样想一想,在“火车”这个词失去了它所负载的情感重量的时候,那座老火车站适时地死去,变成记忆中的文物,或许也是一种合理的命数。(1)文章写了作者关于小时候“火车记忆”的三个片段,请概括。片段一:小时候去济南老火车站的兴奋与神秘感。片段二: 乘了一整夜火车刚到北京时的陌生感和好奇心。 片段三: 大风让月台充满了戏剧性,

45、送行人愈发萧索,旅人风尘仆仆。 (2)联系语境,结合划线词语,赏析下列句子。身后忽然传来长鸣的汽笛声,撼动心肝。它完全是自己一个人的事,关在身体里冲来荡去,无法让对方知道。(3)文中“现在的离别”和“旧时的离别”有什么不同?(4)结合文章第段画横线的句子,联系全文,简要分析作者认为“火车”一词失去了怎样的情感重量?(5)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A “火车一再提速,我却离家越来越远 ”这一句子,看似前后矛盾,却表明我离家的无奈和惆怅。B济南的那座老火车站给“ 我”童年的旅行蒙上了一层异国情调,让我的远行充满了郑重感和仪式感。C文章第三段开头从嗅觉和心理两个方面生动表现了童年的“我

46、”乘夜车抵达北京时陌生而又新奇的感受。D随着时代发展,科技进步,火车提速在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却使人失去了旧时乘火车出门的难忘体验。第 19 页(共 29 页)【分析】本文第一段由一直是妈妈来看我引出对往日离别的回忆:小时候去济南老火车站的兴奋与神秘感;乘一夜火车到北京的新奇感;站台看送行人的戏剧性场景。最后一段点明主旨,表现作者对逝去岁月的追忆与怀念。【解答】 (1)本题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与概括。细读文本可知,本文第一段由妈妈来看引出回忆,第二段回忆了小时候去济南老火车站的兴奋与神秘感,第三段回忆了乘一夜火车到北京的新奇感。第四段回忆了站台看送行人的戏剧性场景。(2)本题考查赏析词语的表

47、达效果。需结合具体的语境分析其在表情达意上的效果即可。中的 “撼动 ”是心理感受,生动地表现了汽笛声响的巨大,使人的内心产生震动。中 冲来荡去 根据语境可知是旧时离别带给自己的冲击,因为是关在身体里,所以是一种隔绝的,独自品味的悲伤。(3)本题考查筛选信息。根据第四段中的“哪个送行的人在火车还未驶远之前掉头走掉“可以一边朝车站里面走,一边给刚离开的人发微信,将自己的感受告诉对方“可知现在的离别是什么样子。根据第三段中的“送行的人木然地挥着手,站在大风里,好萧索“和第五段中的“离开之后,两个人各自待在自己的悲伤里,那是一种隔绝的悲伤“可知旧时的离别是什么样子。(4)本题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与分析。作答时,需联系全文内容来分析。第一段讲述了火车带给人们因为距离而产生的神秘感。第二段讲述我小时候出门远行时的仪式感和庄重感。第三段讲述作者看到的旧时离别时悲伤的美感和戏剧感。整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