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课题11. 宇青山不老12. 课型 略读课文 授课时间 1 课时 教学目标1.通过初读课文,了解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感受老农改造山林、绿化家园的艰辛和决心。3.通过大、小环境和老人创造的环境的对比,体悟“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4.感悟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教学重点1.知道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了解奇迹是在何种情况下创造的。2.感受老人的精神,产生对老人的崇敬感,有传承老人的精神的愿望。教学难点 理解“青山不老”的内在含义。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导入( )分钟一、谈话导入1.同学们,课前已经请大
2、家查阅了资料,在你的印象中,晋西北是个怎样的地方呢?2. 【出示课件 2】今天,我们一起去认识一位 81 岁的老人,他从 65 岁开始创造了一个青山不老的奇迹。(板书:青山不老)齐读课题。 教师点明今天学习的内容是讲一位 81岁老人创造奇迹的事情,学生急于了解这一切,所以能专心投入学习,提高学习效率。新课教学( )分钟二、教学新课(一)检查预习大家都已经预习过课文了,现在我来检查一下大家的预习情况。1.出示词语:【课件 3】肆虐 盘踞 淤泥 劲挺 荡漾 绿洲风雨同舟 三番五次 不紧不慢 如臂如股谁来读一读这些词?指名读,师生评价,纠正。生齐读一遍。2.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课文讲述了一位
3、山野老农,将毕生的精力用于植树造林工作,用 15 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创造了一片绿洲,以此来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子孙后代。)(二)了解奇迹,感悟精神1.让我们现在一起真正走近这位老人,走进这不老的青山。这是一篇略读课文,学习略读课文,我们一般可以从哪里入手?(课文前的链接导语)(1)这位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2)这一奇迹是在怎样的情况下创造的?(3)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青山不老”为题?2.了解奇迹我们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老人到底创造了一个怎样的奇迹呢?快速浏览课文,找出一句话来说明。(1)学生找出第四自然段的第二句话,出示句子:【课件 4】15 年啊,绿化了 8 条沟,造了 7 条防风林带,
4、3700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2)理解“了不起”请大家自己读读这句话,想想“奇迹”是什么意思?那这句话中“了不起的奇迹”指的是什么?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了“了不起”?指名学生回答体会到的“了不起”含义,重点引导把握这 4 个数字(将数字圈红):点拨:你能想象老人种了多大面积的树林吗?十五年 八条沟 七条防风林带 三千七百亩林网看到这样的一组数据,你心里有什么想法吗?这一连串的数字背后是老人 15 年、5000 多个日日夜夜的枯燥岁月;这一连串的数字面前却是满山遍野的绿。这就是生:“奇迹”,一个了不起的奇迹!(3)请同学们一起再来读一读,把这一奇迹展示出来。3.明白创造奇迹的艰难,感悟老
5、人的精神向学生提示略读课文的学习方法,让学生有章可循。教会学生学习方法,能使学生长期受益,这也是新课标里要求的。出示重点词语,加深理解课文,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体会人物的精神品质和内心世界。那么,这样一个了不起的奇迹是在什么情况下创造的呢?(1)请大家默读课文的 23 自然段,细细找一找,找到后标上序号,并写一写批注。师巡回了解情况。(2)反馈,共同评议。第 2 自然段的教学学生提出“这个了不起的奇迹是老人在自然环境极为恶劣的情况下创造的”时,转入第 2 自然段的教学。(板书:大环境)A.学生说后,出示句子。【课件 5】这是中国的晋西北,是西伯利亚大风常来肆虐的地方,是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
6、对的怪物盘踞之地。B.指名学生回答,按以下模式进行评议:请自由读读这句话,如果让你用一个词来形容这里的环境,你会用什么?(板书:恶劣)你是从哪里感受到的?点拨:“肆虐”, 什么叫“肆虐”?任意残杀或迫害。文中指西伯利亚大风经常吹刮,给当地造成很大的破坏和损失。课文中指什么东西在哪里肆虐?在这里狂风肆虐到什么程度我们来看看?县志载:“风大作时,能逆吹牛马使倒行,或擎之高二三丈而坠。”关键把握“县志”(二字,让学生明白县志中的内容是真实的。)志:文字记录;县志:记载一个县历史、地理、风俗、人物、文教、物产等的专书。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请结合课文下面的注释来说一说。几百斤重的牛马都能吹到天上,更别说
7、人了,除了狂风肆虐,这里还有什么肆虐? (干旱、霜冻、沙尘暴等与生命作对的“怪物”。)出示图片【课件 6】晋西北环境、风景图片。看,这就是晋西北,黄沙漫漫,山野荒荒,干旱,霜冻,沙尘暴肆虐,据有关资料记载,晋西北气候恶劣,植被稀少,抓关键句子,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这是本单元的训练重点。读懂“县志”记载的事实,可以对晋西北的恶劣环境了解得更深。这一事实能烘托出老人不怕艰苦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土地沙漠化日趋严重,属于沙尘暴高发区,素有“一年一场风,从春刮到冬,无风三尺土,风起土满天”的说法。右玉县老城 12 米高的城墙如今已被黄沙埋没,人可以沿坡直接上到城墙;五寨县许多村庄,由于风沙侵害,每一二十
8、年就被迫搬迁一次。听了这样的介绍,你有什么想说的吗?C.教师总结:在这样险恶的大环境下,这个手端一杆旱烟袋的瘦小老头却创造出了这样的一个奇迹,真是不简单啊!我们不由得赞叹生读(15 年啊,绿化了 8 条沟,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教学第一段当作者带着对晋西北环境恶劣,荒无人烟的印象来到老人居住的山沟里时,他却看到了A、指名学生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山沟?B、你觉得这山沟怎样?(生答:绿、美、舒适、树木大等)C、现在,我坐在土炕上感受着这份舒适、这份惬意,而这里在以前却是穷山恶水,荒无人烟的死亡之地,而就在这如此恶劣的环境里,这位老
9、人却 15 年如一日植树造林,创造出这一片青山秀水。这真是一个奇迹(生讲),对着这奇迹,我们不由赞叹生读(15 年啊,绿化了 8 条沟,7 条防风林带,3700 亩林网,这是多么了不起的奇迹。)过渡:老人用他的坚毅抵住了环境的恶劣,而他生活的小环境又有着怎样辛酸的故事呢?(板书:小环境)第 3 自然段的教学学生交流,反馈:老人是在孤单的情况下创造出这个奇迹的?说说从哪里体会到的(一排三间房,只剩下老人一人。)引导学生重点把握:在了解到晋西北恶劣的大环境之后,再来引导学生看看老人面临的小环境,培“a.独自一人的孤单; b.生活的简单清苦; c.同伴离去的坚持;d.老伴去世当天仍在植树;e.有福不
10、享;f.选择青山为归宿;g.年纪虽大,依然坚持”等 7 个方面。(板书:艰苦)小结:老人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青山,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4.奇迹延续,感悟精神(1)奇迹在采访后还在延续,因为老人还有宏伟设想生讲(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来为止。)了解了老人创造的奇迹以及创造奇迹过程中所付出的一切,你有什么话要对老人说呢?生先写,之后点名讲述,师随机点评。(2)15 年啊,绿色披上了青山,而青丝却变成了白发,死亡带走了他的亲人,也正一步步向他逼近,但是,他不走,因为(课件出示)生读:【课件 7】“他觉得种树是命运的选择”。他不走,因为(课件出示)生读【课件 8】“他觉
11、得屋后的青山就是生命的归宿”。师(引)从这句话中,你读懂了什么?(老人要把一生奉献给山沟,要把生命奉献给青山)(3)师(引)看眼前翠绿的青山,听耳边朴实的话语,我被老人的行为所感动,在我眼前,老人的形象愈发高大起来。出示【课件 9】作为一个山野老农,他就这样来实现自己的价值。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换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了。生质疑(你们有什么不理解的吗?):另一种东西是什么东西?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什么意思?鼓励学生想一想:“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字面意思是什么?可是老农能和山水永远存在吗?能像日月一样发出光辉吗?请大家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到底是什么与山川共存、与日
12、月同辉呢?小结:是啊,老农不仅留下了这片青山,还留下了养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对老人所处的大环境和小环境全部了解,才能使我们看到一位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的老人。与环境作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造福人类的无私奉献的精神,这就是作者所说的另一种东西,这一切将与山川同在,与日月同辉。让我们带着对老人的崇敬再读一读这句话吧!(板书:无私奉献)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但他生命的意义却在茫茫青山之中得到了扩张,而且将随着青山永垂不朽,让我们满怀敬佩之情与作者同呼:出示:【课件 10】青山是不会老的!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六、总结全文,升华情感总结:同学们,地球是我们共同的家,
13、植树造林、绿化荒山,是每个公民的责任,让我们像晋西北的老农一样,珍惜自然资源,共营生命绿色!板书内容青山不老大环境 恶劣小环境 艰苦无私奉献 课堂作业新设计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的大树 ( )的波光 ( )的狂风( )的环境 ( )的设想 ( )的波浪二、指出破折号的不同用法(填序号)。A.表解释说明 B.表语意转换 C.表声音断续1他用林业收入资助每户买了一台电视机他还有宏伟设想,还要栽树,直到自己爬不起为止。( )2我不禁鼻子一酸也许老人进去以后就再也出不来了。( )3丁冬丁冬( )三、读句子,做练习1.风大作时,能逆( )吹牛马使倒( )行,或擎( )之高二三丈而坠( )。(
14、1)在括号内给加点的字注音。(2)解释下面各字在句中的含义。作:_ 逆:_ 擎:_ 坠:_(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2.他已经将自己的生命转化为另一种东西。他是真正与山川共存,与日月同辉。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1)“另一种东西”指的是_。(2)这几句话的意思是:_。四、内容梳理(课文回放)。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_、_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_,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_,突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_、_,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
15、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答案】1、茁壮 粼粼 肆虐 恶劣 宏伟 起伏 二、1.B 2.A 3.C 三、1.(1)n do qn zhu (2)起 方向相反 举,抬 落,掉下 (3)大风刮起时,能将牛马吹得倒退,或将它们吹到空中两三丈高,然后又落下来。2.(1)老人创造的这片绿洲,也指老人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2)老人与环境斗争的不屈精神,绿化家园、保护环境的精神,造福人类的精神同青山一样,永不会老。四、绿化山林,改造山沟 山沟大环境的恶劣险峻 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 村干部的介绍和老农的陪同参观教学反思青山不老是一篇略读课文,
16、文章脉络清晰,重点突出,即通过了解老人创造的奇迹,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感受老人与青山共存的精神。备课素材【教材分析】 课文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 15 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文章层次井然,内容清晰。课文先描写了院子外面绿意浓浓的山林景观,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接着作者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通过山沟的大环境(即自然条件)的恶劣险峻,来衬托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通过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
17、出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通过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了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全文,点出文章的中心意旨。课文语言简练、生动,借助比喻、拟人等表现方式,将山沟里绿树成荫、枝繁叶茂、错落有致的形态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展示的还有老农为创造这片绿洲所付出的千辛万苦,也从一个侧面表明了老农的勇敢和所创造的巨大生态价值。选编这篇课文的主要意图:一是从这位普通的山野农夫身上看到我国人民在保护自然、改造山林、绿化家园上的坚强决心,以及为此付出的巨大努力,拓宽学生的认识角度;二是引导学生独立阅读课文,了解文章的内容,理解语言背后所蕴藏的深刻
18、含义,体会人物的思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青山不老的含义,从老人创造的奇迹到老人身上所体现的精神。通过这节课的教学我明白了略读课文不像精读课文那样严格细致,但在阅读方法上,也不排斥精读文章的重点,精彩之处还是要引导学生细细品读。这节课目标明确,重点突出,我紧紧抓住课文的三个问题:老人创造了怎样的奇迹,这样的奇迹在怎样的环境下创造的,说说“青山不老”的含义。整个课堂就围绕这三个问题展开,并且层层深入,感受老人的精神教学过程清晰,流畅,重点突出。另外一个特点是课堂动静结合,学生实现了自主学习。这节课存在的不足主要是教师的课堂评价语言较单一,引导语表达不够准确,过渡语的表述缺乏深情;课堂上学生的朗读不是
19、很到位,学生小组讨论的时间不够充分,老师缺少有感情的读的引导,齐读的形式多样,但未让学生读出应有的情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更要注重学生对知识本身的掌握情况,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让学生以更多的时间亲历文本,与文本对话,是我必须要做到的,今后还要不断地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上出一堂更好的课。想情感。这也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作者介绍】梁衡,著名学者、新闻理论家、作家。山西霍州人。1946 年出生,1968 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历任内蒙古日报记者、光明日报记者、国家新闻出版署副署长,著名的新闻理论家、散文家、科普作家和政论家。曾荣获全国青年文学奖、赵树理文学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中宣部“五个一”工
20、程奖等多种荣誉称号。课后作业基础积累大巩固一、选择加点字的正确读音,并用另一个读音组词。记载(zi zi) 险恶(w )归宿(s xi) 不禁(jn jn)二、把词语补充完整。不( )不( ) 不( )不( ) 不( )不( )( )( )共存 日月( )( ) 三( )五( )阅读能力大提升三、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本文作者是( ),他用清新的笔触向我们描绘了一位山野老农_。2.课文先展示了一幅改造山林、美化家园的喜人画卷,喻示()。接着从两方面补充介绍了山林改造的背景状况:一是山沟的大环境的恶劣险峻,衬托( );二是老农生活条件的简陋艰辛,突出( );村干部的补充介绍、老农的陪同参观,展现
21、了( );最后以作者自身的心灵感触提升( )。思维创新大拓展四、某公园张贴一则告示:除了你的脚印,什么都别留下;除了你的记忆,什么都别带走。1.这则告示告诉游人什么呢?2.它写得好不好?说出你的理由。参考答案:1、zi 载人 可恶 s 星宿 jn 禁止二、不(紧)不(慢) 不(知)不(觉) 不(明)不(白)(山)(川)共存 日月(同)(辉) 三(番)五(次)三、1.梁衡 面对自然条件的恶劣和生活条件的艰辛,义无反顾地投身到植树造林工作中,用 1 5 年的时间在晋西北奇迹般地创造了一片绿洲,实现了自己的人生价值,造福于后代2.老人绿化山林、改造山沟所取得的成绩 改造山林的艰难困苦 老农植树造林的难度之大、态度之坚决 老人植树造林、绿化家园、造福后代的成绩 文章的中心意旨四、1.爱护花草树木,不要破坏花草树木。2.好。这样的语言委婉,容易让人接受,比生硬的说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