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2 ,大小:4.91MB ,
资源ID:78175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78175.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3:综合实验探究题)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年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专题13:综合实验探究题

1、2019综合实验题7(2019孝感市)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预期目的是( )A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水蒸气 -通过氢氧化钠固体干燥剂B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在空气中点燃,检验生成的产物C探究铁锈蚀的条件-将一枚光亮的铁钉放入盛有适量水的试管中,观察现象D用一种试剂一次性鉴别出硝酸铵溶液、硫酸铵溶液、稀硫酸和氯化钠溶液- 分别取样装于四支试管中,再分别滴加氢氧化钡溶液,微热,观察现象14. (2019长春市)结合下图所示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一中可能导致集气瓶底炸裂的原因是:瓶中未预先放入少量 或细沙;(2)实验二中加热片刻,观察到左侧棉花上的酒精燃烧而右侧棉花上的水不燃烧,由此得

2、出燃烧的条件之一是需要 :(3)实验三通过对比 (选填试管编)两支试管中的现象,可得出铁生锈与水有关。【 解 答 】 解 : ( 1) 铁 丝 燃 烧 时 集 气 瓶 底 部 炸 裂 可 能 是 瓶 底 未 放 少 量 的 水 或 是 细 沙 的缘 故 , 故 填 : 水 ;( 2) 左 侧 棉 花 上 的 酒 精 燃 烧 而 右 侧 棉 花 上 的 水 不 燃 烧 , 说 明 燃 烧 需 要 有 可 燃 性 的 物质 , 故 填 : 可 燃 物 ;( 3) 铁 生 锈 与 水 有 关 , 故 需 要 对 比 的 实 验 是 AC, 故 填 : AC。17(2019淮安市)U 型玻璃管是常见的

3、化学仪器,在实验中有广泛的应用。(1)借助 U 型玻璃管探究微粒的性质,如图 1 所示,打开玻璃旋塞,观察到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从左到右先后变蓝,该实验说明分子_分子在不停地运动_,湿棉花的作用是_吸收氨气防止进入空气,污染环境_。(2)借助 U 型玻璃管探究钢铁锈蚀的条件,如图 2 所示:一段时间后潮湿的钢丝棉有明显锈迹,干燥的钢丝棉没有锈迹,此现象说明_钢铁锈蚀需要水_。实验结束时,细心的同学发现浸没在凉开水中的钢丝棉也有少量锈迹,说明本实验有不完善之处,请利用原有装置提出具体改进方案_在盛有凉开水的 U 型管两端液面上滴加植物油_。(3)借助 U 型玻璃管粗略测定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如图

4、 3 所示,得出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约为五分之一的实验现象是_)U 型管左侧液面上升到刻度 4 处_。18(2019淮安市)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走进实验室,开展实验活动。(1)实验室依次编号为 1、2、3、4 的药品柜中,分别存放常见的酸、碱、盐和酸碱指示剂。小刚欲使用熟石灰,他需从_2_号柜中取出。(2)小刚发现盛放 Na2CO3 与 NaCl 两种溶液的试剂瓶标签脱落,为鉴别两种溶液,分别取样于试管中,加入无色酚酞溶液,若为 Na2CO3,则观察到溶液变为 _红_色。(3)小文从柜中取出标有“10% NaOH 溶液” 的试剂瓶,取少量样品加入试管中,向其中滴入稀盐酸,发现产生气

5、泡,判断该 NaOH 溶液中有 Na2CO3,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NaOH 溶液变质的原因:_ _。小文同学对变质的 NaOH 溶液进行如下一系列实验,实现药品再利用。I测定 NaOH 溶液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实验操作】取 40.0g 10%的 NaOH 溶液样品进行如图所示的实验。【数据处理】所取用盐酸(溶质质量分数 7.3%)的质量理论上不少于_50_g。如图中,反应前后天平示数相差 1.1g,计算 NaOH 溶液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NaOH 溶液中 Na2CO3 的质量分数为 6.6%变质的 NaOH 溶液再利用小文将剩余 NaOH 溶液倒入烧杯中,加入

6、经计算所需的熟石灰粉末,充分搅拌、静置,过滤,得到 NaOH 溶液和滤渣。充分搅拌的主要目的是_使碳酸钠与熟石灰粉末充分反应,把碳酸钠完全除去_。(4)实验结束后,同学们将实验产生的废液和废渣倒入指定的烧杯中,得到无色溶液和白色沉淀,溶液中除一定存在的溶质外,可能存在的溶质是_氯化钙_。同学们再次实验,确认成分后,对废液回收利用,绿色排放。19(2019沈阳市)某化学小组对石灰石灼烧后得到的固体进行相关探究。成分分析(1)检验灼烧过程中产生的新物质根据已有知识和经验判断:石灰石灼烧后固体中含有 CaO,判断的依据是_(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实验内容 实验现象 实验分析取灼烧

7、后固体放入盛有冷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静置后,取少量上层澄清的液体置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2 滴酚酞试液溶液由无色变为_色反应后生成碱,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 (2)检验灼烧后固体中是否含有 CaCO3向盛有灼烧后固体的烧杯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证明_。数据分析用反应前后质量差计算灼烧后固体中 CaCO3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设计以下两个实验方案,方案中反应前后质量差分别用 m1与 m2表示。(两方案中实验操作误差忽略不计,取用的灼烧后固体成分均匀、质量相等,固体中除CaO、CaCO 3其余成分均不发生反应,所用稀盐酸经估算确保足量)数据测量 数据处理实验方案反应前 反应后 反应前后质量

8、差方案一:取灼烧后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充分反应,不再产生气泡灼烧后固体的质量、所用稀盐酸质量 烧杯中剩余物质的质量 m1方案二:取灼烧后固体继续灼烧,至固体的质量不再改变灼烧后固体的质量 剩余固体的质量 m2结合信息,比较 m1与 m2的关系。请写出两种不同猜想并分别说明理由。猜想 1 及理由:_。猜想 2 及理由:_。经分析选择合理的实验方案,进行计算拓展研究如图的酒精灯和酒精喷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请回答下列问题:(1)酒精灯是玻璃仪器,火焰温度通常可达 300500,_(填“焰心”、“ 内焰”或“外焰”)温度最高。熄灭酒精灯的方法是_,采用此方法灭火的原理是_。(2)酒精喷灯一般是铜

9、质仪器,火焰温度通常可达 800-1000使用酒精喷灯时应先向引火碗内注入 2/3 容量的酒精,用火柴将引火碗内酒精点燃,点燃引火碗内酒精的目的是_、_。数据分析m1=m2,两方案固体中CaCO3质量相等,完全反应后生成 CO2,质量相等,反应前后质量差相等(其他合理答案均可)m1m2,两方案固体中CaCO3质量相等,完全反应后生成 CO2质量相等,溶液中水蒸气和氯化氢气体逸出,m1偏大(其他合理答案均可)m1m2,两方案固体中CaCO3质量相等,完全反应后生成 CO2质量相等,方案一中部分CO2溶于水,m1偏小(其他合理答案均可)拓展研究(1)外焰用灯帽盖灭隔绝氧气(其他合理答案均可)(2)

10、引火碗内酒精燃烧放热使酒精汽化(其他合理答案均可)点燃酒精蒸汽(其他合理答案均可)11(2 分)(2019临沂)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打开弹簧夹,将液体a 滴入试管中与固体 b 接触,若试管中的导管口没有气泡产生,则液体 a 和固体 b的组合可能是( )A水和生石灰 B稀盐酸和碳酸钠C水和硝酸铵 D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28(4 分)(2019临沂)如图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实验。(1)A 中现象:烧杯中溶液变红。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变红”的原因 氨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酞的蒸馏水中,使酚酞试液变红 。(2)B 中集气瓶底部有少量水,其作用是 吸收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 。(3)C

11、 实验完毕,集气瓶内水面上升到一定高度后,不能继续上升,这种现象说明氮气具有 难溶于水 的性质;若从烧杯中进入集气瓶内水的体积明显小于瓶内原空气体积的,可能存在的原因是 红磷量不足,没有把氧气消耗完(或装置漏气;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了止水夹。) (写出一条即可)。29(8 分)(2019临沂)老师给了同学们一包红色粉末,该粉末可能是铜粉和氧化铁(Fe 2O3)粉末中的一种或两种。同学们对该粉末进行了定性与定量研究。(1)定性实验:实验方案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红色粉末全部消失,溶液呈棕黄色粉末为 Fe2O3取少量红色粉末放入试管中,滴加足量的稀盐酸振荡无明显现象 粉末 Cu写出“红色粉末全部消

12、失”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Fe 2O3+6HClFeCl 3+3H2O 。(2)定量实验:取该粉末 4g 放入硬质玻璃管中,先通 CO,然后再用酒精喷灯加热一段时间,停止加热继续通入 CO 至装置冷却。实验装置如图:实验时,先通 CO 再加热的目的是 一氧化碳和装置内的空气形成混合气体发生爆炸 。若该粉末全部是氧化铁,在硬质玻璃管中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红色物质变成黑色 。B 装置是用于吸收二氧化碳并收集 CO,其中盛放的试剂最好是 A 。ANaOH 溶液 B稀盐酸 C水如果该实验没有装置 B、C,实验造成的危害是 防止未反应的一氧化碳进行空气污染环境 。若该粉末为铜粉和氧化铁的混合物,待装置

13、完全冷却至室温,称量硬质玻璃管内剩余固体的质量为 mg。则 m 的取值范围是 2.8gm4g 。25(2019潍坊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完成有关问题:(1)写出 B 中标号仪器的名称: 锥形瓶 ,实验室用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择 A (填字母),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2KMnO4 K2MnO4+MnO2+O2 ,该装置有一处不足之处是 试管内导管口没有棉花团 ;(2)用装置 F 收集一瓶 O2,验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 b (填“a”或“b”)处;(3)将装置 G 倾斜使两种药品混合,即可制得气体。下列制取气体的方法可选用装置G 的是 AC ;A用锌

14、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B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C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反应制取氧气D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制取甲烷(4)实验室用加热氯化铵和氢氧化钙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则实验室制取氨气可选用的实验装置组合为 BD (填序号);AA 和 D BA 和 E CB 和 E DA 和 F(5)如图 H 所示,由“处的白磷不燃烧、处的白磷燃烧”的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满足的条件是 可燃物与氧气接触 ;(6)图是铁生锈条件的探究,一周后试管、 中铁钉无明显变化,另一铁钉生锈,说明铁锈蚀的过程,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 氧气、水蒸气 发生化学反应的

15、过程。26(2019潍坊市)小苏打和食盐是厨房中常见物质。现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中的一种或两种物质组成。某科学小组同学展开了系列研究。(一)定性分析【实验目的】确定白色固体的组成【实验方案】:如图 1 所示:【实验结论】小明同学经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该白色固体由碳酸氢钠、氯化钠两种物质组成。(1)步骤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NaHCO 3+HClNaCl+H 2O+CO2 ;(2)步骤 中的澄清石灰水也可以用其它碱溶液代替,如 氢氧化钡溶液 ;(3)科学小组认真研究讨论后认为,此方案不能得出小明同学的结论。一致认为将上述方案中使用的一种试剂进行调换,如仍出现上述现象,则小明

16、同学的结论正确。调换措施是 把稀盐酸改为稀硝酸 。(二)定量分析【实验目的】测定该白色固体中碳酸氢钠的质量分数【实验方案】该小组利用图 2 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装置已略去,装置气密性良好)进行实验,每一步反应均完全进行。(1)首先称取 a 克该样品放入装置甲中,然后进行有关实验操作,正确的顺序是 b、a、c、b、a (填序号,可重复选择)a称量装置丙的质量b打开弹簧夹,通入足量的氮气,关闭弹簧夹c打开分液漏斗的活塞,注入足量的稀硫酸,关闭活塞(2)如果没有装置乙,会造成测定结果 偏大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装置丁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进入丙装置 。(三)拓展交

17、流经査阅材料:将二氧化碳气体持续通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会先后发生以下两个化学反应:2NaOH+CO2Na 2CO3+H2O Na2CO3+CO2+H2O2NaHCO 3小明同学将 5g 二氧化碳气体通入 100g 5%的氢氧化钠溶液中,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是 Na 2CO3、NaHCO 3 (填化学式)。1. (2019烟台市)潜水器中可使用过氧化钠(Na 2O2)固体做供氧剂,过氧化钠固体与二氧化碳反应原理是:2Na 2O2+2CO2=2Na2CO3+O2,为验证该反应产物,某兴趣小组进行如下实验探究。【查阅资料】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设计实验】小组同学利用如图装置

18、进行实(忽略稀盐酸的挥发)。(1)装置 A 中标号仪器名称: _,_。(2)装置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3)装置 B 的作用是_ 。(4)为防止装置 E 收集的氧气中混有二氧化碳,装置 D 中盛放的试剂是_溶液。(5)验证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产物步骤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置 E 中 _ 产物中有氧气反应后取装置 C 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水完全溶解 _ 固体中有未反应的过氧化钠向步骤反应后所得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有气体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足量澄清石灰水中_ 产物中有碳酸钠21.【答案】分液漏斗 锥形瓶 CaCO3+2HCl=CaCl2+H2O+CO

19、2 吸收水蒸气 氢氧化钠 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产生气泡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19. (2019陕西省)(5 分)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制得的烧碱中常含有一定量的氯化钠。为测定某烧碱样品的纯度,同学们设计了如下方案。方案一:称取 m g 烧碱样品 。测定消耗稀盐酸的质量。方案二:称取 m g 烧碱样品 测定生成沉淀的质量。请回答:(1)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方案一中为减少误差,最好选择下列方法中的 。(填字母)来判断反应恰好完全进行。A. 向样品溶液中滴加 23 滴无色酚酞溶液,根据溶液颜色变化判断.B. 测定过程中边滴加稀盐酸边用 PH 试纸频繁测定混合液的 PHC. 向样品

20、溶液中滴加 23 滴紫色石蕊溶液,根据颜色变化判断。(3)小李同学认为判断方案二中,氯 FeCl3 溶液过量的化学方法是 。(4)小李同学可将方案二中的 FeCl3 溶液换成稀硝酸和 (填化学式) 溶液也能达到实验的目的。(1)NaOH+HCl=NaCl+H 2O (2)A (3)取少量反应后的上层清液于试管中滴加NaOH 或 KOH 溶液,有红褐色沉淀生成答案( 合理即可)20. (2019陕西省)(7 分)一种自加热食品包装中加热包的成分有:生石灰、活性炭、铝粉、铁粉、碳酸钠、氯化钙、硫酸镁。使用时需向加热包加水,课堂上老师分别取适量加热包中的固体样品进行如右图实验:(1)实验 A 中,将

21、样品加入水里触摸烧杯外壁发烫,其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2)实验 b 中将一定量稀盐酸加入锥形瓶中,剧烈反应生成大量气体,学习小组同学对气体成分和锥形瓶内溶液进行探究。I. 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作出假设】假设一:只有 H2,假设二:只有 CO2,假设三:H 2 和 CO2。【实验验证】小明同学设计如下实验,对气体成分进行探究。当气体通过甲时,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证明假设不成立。丁中出现 的现象时,证明假设三成立。乙的作用是 。II. 对锥形瓶内的溶液进行探究。实验后,小萍同学取少量锥形瓶内的溶液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 NaOH 溶液,开始一段时间无沉淀生成,其原因是锥形瓶内的溶液中存在

22、。【总结反思】通过以上探究,小林同学做了如下的反思归纳:a.加热包应密封防潮保存b.向用过的加热包内的固体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后,过滤可以回收活性炭c.能与水混合放出热量的物质,均可用作加热包中的发热材料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 (填字母)(1)CaO+H 2O=Ca(OH)2 (2)I 、一 黑色固体变红 吸收 CO2 II、盐酸或HCl【总结反思】c25(2019攀枝花市)过氧化钙(CaO 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用来改善地表水质、治理赤潮。过氧化钙产品中常含有氧化钙杂质。以下是某学习小组为测定过氧化钙产品纯度设计的实验,实验装置如图。已知:CaO 2 是一种白色粉末,微溶于水,易溶于稀盐酸,

23、且发生反应:CaO2+2HCICaCl 2+H2O2实验步骤:实验前称取产品及 MnO2 共 12.0g,先缓慢通入 N2 一段时间后,加热铜网至红热,再缓慢滴入过量稀盐酸,直至 A 中样品完全反应。继续缓慢通入 N2,一段时间后停止加热,待 C 中铜网冷却后,停止通入 N2将锥形瓶中的剩余物过滤,洗涤,干燥,得到滤渣 2.0g。回答下列问题:(1)MnO 2 与稀盐酸不反应。A 中 MnO2 的作用是 作过氧化氢的催化剂 。(2)样品完全反应后,继续缓慢通入 N2 的目的是 使反应生成的氧气全部和铜反应,同时防止空气中的氧气和铜反应 。(3)装置 B 的作用有:除去气体中的水蒸气、 便于观察

24、、控制氧气流速 。(4)实验测得 C 装置中铜网增重 1.8g,该产品中过氧化钙的质量分数为 81% 。14(2019遵义市)“对比实验”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根据下列所示的实验示意图回答问题。(1)硫酸铜溶液呈蓝色,为探究哪种粒子使溶液显蓝色,可选择用作对比的试剂是_溶液。(2)如图二,现象 说明物质燃烧需要与(填名称)接触,实验中发生了异常,白磷燃烧时有火星飞溅到红磷上,引起红磷燃烧,证明了燃烧的另一个条件是_。(3) 如图三,同学们做了试管 A、B 的对比实验,发现试管 A 中固体几乎不溶,试管B 中固体全部溶解,该实验说明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是_。同学们又补充了试管 C 所示实验,他

25、们想探究的影响物资溶解性的因素是_。14(1)硫酸钠(2)氧气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溶剂的种类溶质的种类25. (2019河南省) 已 知 : 2Na2O2+2CO2=2Na2CO3+O2 ; 2Na2O2+2H2O=4NaOH+O2. 为 了 证 明 过 氧 化 钠(N a2O2) 固体可在呼吸面具和潜水 艇中做供氧剂,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 用下图所示 实验装置进行探究活动.(铁架台等已略去)(1)A 装置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请将右图方框中A 装置的长颈漏斗和玻璃导管补画完整 .(3 ) D 装 置 的 作 用 是 ; E 装 置 中 可 能 发 生 的 有关 反

26、 应 的 化 学 方 程式为 .(4) 为了达到实验的目的, 以上装置导管接口正确的连接顺序为a 接 、接 、 接 、 接b.(5)氧气可采用 B 装置收集并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这是利用了氧气的哪些性质?(6 ) 实 验结 束 后 , 取 C 装 置 中固 体 溶 于 水, 无 气 泡 产 生. 请 设 计实 验 , 检 验 C 装 置 中固体的成分.(简要写出实验步骤、现象和结论)(7) 某 潜 水 艇 上 有 100 人 , 如 果 每 人 每 分 钟 消 耗 氧 气 为 0.001kg, 假 如 所 需要 的 氧 气 全 部由Na 2O2 与C O2 反应来提供,则该潜水艇一天所需要的N

27、a 2O2 质量是多少?7(2019龙东市)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放出大量的热,生成黑色固体B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发红光,放出大量的热C向硬水中加入肥皂水,搅拌后,产生大量泡沫D铁丝浸入硫酸铜溶液中,铁丝表面有红色固体附着,溶液由蓝色逐渐变为浅绿色26(2019绥化市)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课题。氢、氧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能源,所用的氧气从空气中获得的方法是_。空气中的氧气按体积计算,大约是空气总体积的。氢气可用天然气制取,这种方法制取的氢气中往往混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为了证明混合气体中 H2、CO 2、CO 三种气体都存在,一

28、化学实验小组设计以下实验。【阅读提示】实验前,装置内的空气已排尽。实验过程中的尾气已处理。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粉末,吸水后变蓝。请回答下列问题。(1)A 装置的作用是_ 。(2)C 装置中的实验现象是 _。(3)E 装置中盛放的试剂应该是_,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证明氢气存在的实验现象是_。(5)另一小组同学利用上述实验装置(把其中的 E 装置换成装有碱石灰的干燥管),仿照上述实验过程,通过定量的方法确定一氧化碳存在,记录实验数据如下:(注:反应生成的水蒸气被 D 装置完全吸收,不考虑其他水蒸气对实验结果的影响)实验前 C 装置玻璃管内固体总质量 /g m1实验后 C 装置玻璃管

29、内固体总质量 /g m2实验前 D 装置总质量/g n1实验后 D 装置总质量/g n2利用如表数据,计算出能证明 CO 存在的质量关系是_。(用 m1、m 2、n 1、n 2表示)故答案为: 分离液态空气法; 1/ 5 ; (1)验证二氧化碳并除去; (2)黑色粉末变成红色; (3)澄清石灰水; (4)无水硫酸铜变蓝色; (5) 。39(2019荆门市)(7 分)实验与探究某兴趣小组为探究 CO2 气体与金属 Mg 的反应,设计了一套制取纯净、干燥 CO2 气体,并用过量 CO2 与热的金属 Mg 充分反应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利用下列装置和相关药品进行实验(1)检查装置 A 气密性的操

30、作是: (2)装置 B 的作用是: (3)实验时应先 ,一段时间后再 (填代号)a、点燃 D 处酒精灯b、打开 A 装置中的弹簧夹,从长颈漏斗处加入稀盐酸、探究 Mg 与 CO2 反应的产物可观察到 D 处的实验现象有黑白两种固体产生。查阅资料黑色固体为碳单质,白色固体是镁的化合物。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假设与猜想(4)猜想 1 白色固体是 MgO猜想 2 白色固体是 MgCO3猜想 3 白色固体是 (5)验证与结论 取 D 中固体适量于试管,加入足量的 ,观察到:有黑色固体不溶物,白色固体消失, 的现象,则猜想 1 成立。猜想 2 和猜想 3 不成立的可能原因是 39(共 7 分)(1

31、)关闭弹簧夹(或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加水使漏斗颈内的液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两液面高度不变,则气密性好。(2)除去 CO2 中的 HCl气体(3)b a (4)MgO 和 MgCO3 的混合物 (5)稀硫酸或稀盐酸 无气体产生(或无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 加热时氧化镁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或碳酸镁受热分解)2(2019咸宁市)(2 分)下列有关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B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C向稀硫酸中滴加石蕊溶液后,溶液由紫色变成蓝色D将铁丝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铁丝剧烈燃烧15(2019咸宁市)(7 分)日常生活中,每位同学都会接触到

32、硬水。咸宁市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对硬水进行了一些探究和拓展实验。【查阅资料】水的硬度是由水中溶解的可溶性钙和镁化合物引起的,硬水中溶解的钙和镁化合物可分为两类:钙、镁的碳酸氢盐;钙、镁的硫酸盐或氯化物,一般所说的水的硬度是由上述两类化合物引起的。(1)日常生活中常用煮沸的方法将硬水软化,这种方法可靠吗?小组同学设计了如下模拟实验。实验序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别取适量碳酸氢钙溶液和氯化钙溶液于 A、B 两支试管中,同时加热A 试管中产生气泡,有沉淀生成,B 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冷却后,在上述实验后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几滴肥皂水,振荡 A (填“A” 或“B”)试管中有较多泡沫

33、,另一支试管中泡沫较少。实验结果:用煮沸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2)小组同学对硬水中为什么含有碳酸氢钙非常感兴趣,于是再次学习九年级化学下册课本中的资料卡片:石笋和钟乳石的形成。知道了当石灰岩遇到溶有二氧化碳的水时,会反应生成溶解性较大的碳酸氢钙:CaCO 3+CO2+H2OCa(HCO 3) 2小组同学思考:若向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一定量的二氧化碳,是否也能生成碳酸氢钠?于是他们对此开始实验探究(不考虑二氧化碳和碳酸作为溶质的情况)【提出问题】所得溶液中溶质是什么?【提出猜想】猜想一:溶质为 Na2CO3;猜想二:溶质为 NaHCO3;猜想三:溶质为 Na 2CO3 和NaHCO3 。【设计实

34、验】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a取所得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向其中滴加过量的 CaCl2 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猜想二 不成立 (填“成立”或“不成立” )b取实验步骤 a 中上层清液,滴加适量稀盐酸有气泡冒出 猜想一不成立写出实验步骤 b 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NaHCO 3+HClNaCl+H 2O+CO2 。通过实验,小组同学得出了正确结论。(3)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老师说其成分主要是碳酸钙、氢氧化镁等。小组同学认为可使用稀盐酸除去,请写出发生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Mg(OH) 2+2HClMgCl 2+2H2O 。(4)小组同学还对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进行了

35、如下探究:用 pH 传感器测得烧杯内溶液的 pH 变化图象(如图二),同时用温度传感器测得烧杯内温度变化图象(如图三),实验过程中保温良好,忽略热量散失。请分析图三,能得到什么结论 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放出热量 。图三中 A 点对应溶液的溶质成分是 NaCl 和 NaOH (填写化学式)。14(2019龙东市)下列课本实验中,说法正确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中,可以用硫粉替代红磷B过滤时,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C蒸发食盐水时,待蒸发皿内水分蒸干后,才停止加热D稀释浓硫酸时,将水注入浓硫酸中,并不断搅拌30(2019龙东市)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

36、问题。(1)A 图烧杯中的短蜡烛熄灭,体现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_;(2)B 图中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请用文字解释这一现象_;(3)C 图玻璃管中的现象是 _,该现象体现了一氧化碳的性质是_;(4)D 图所示铜片上的白磷燃烧,而红磷不燃烧,证明燃烧需要的条件之一是_;(5)E 图中,A、B 两试管中各盛有 0.5g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分别加入 2mL 等浓度的稀盐酸,观察到_(填“A”或 “B”)试管中的反应更迅速。故答案为: (1)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 (2)氧化钙吸收空气中的水,发生反应并放出热量,使固体药品的体积增大,导致塑料试剂瓶膨胀破裂; (3)红色物质变成黑色;还

37、原性; (4)可燃物的温度达到着火点; (5)B。17(2019河北省)(5 分)根据如图所小的实验回答问题。(1)甲为蒸发溶液的实验。加热时若不搅拌,造成的后果是 ;当观察到 时,停止加热。(2)乙为通过红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实验。用红热的玻璃管引燃红磷,实验现象是:红磷燃烧,产生 ,放出大量热。实验中气球的作用除了使装置密闭之外,还可以防止 ;实验时若取用红磷的量不足,对实验的结果 (选填“有”或“没有”)影响。19(2019河北省)(7 分)兴趣小组在课外实验中意外发现:将镁条放入 Na2CO3 溶液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有白色沉淀生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系列探究活动。

38、探究 1:反应产生的气体是什么?【作出猜想】小组同学经查阅资料和讨论,根据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且反应物中含有 三种元素,作出如下猜想:氢气; 二氧化碳; 氢气和二氧化碳。【实验 1】取适量镁条、100 mL Na2CO3 溶液于反应装置 A 中,按如图 1 所示方案进行实验,B 中石灰水不变浑浊; C 处气体燃烧,烧杯内壁有水珠。说明猜想 正确。(1)反应装置 A 应选用图 2 中的 (填写序号)。(2)小组同学讨论认为,上述实验中“烧杯内壁有水珠”作为“反应产生的气体是氢气”的证据不可靠。为使这一证据可靠,且仍能一次性地验证三个猜想,只需在图 1 所示方案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完善。你的改进方

39、案是 。探究:快速产生气体的原因是什么?【查阅资科】镁与水缓慢反应生成氢气:Na 2CO3 溶液显碱性,其溶液中除 Na+、CO 32外,还有 OH+。【作出猜想】可能是 Na2CO3 溶液中的某一种离子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实验 2】按图 3 所示方案进行实验。G 、I 中缓慢产生气泡, H 中快速产生较多气泡,说明是 CO32 而不是 Na+、OH 促进了镁与水的反应。(1)G 中实验的作用是 。(2)试剂 X 是 。探究:反应产生的白色沉淀中是否含有 MgCO3?【实验 3】取实验 1 反应生成的沉淀于试管中,加入试剂 Y,根据实验现象说明白色沉淀中含有 MgCO3试剂 Y 及实验现象为

40、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反思交流:有些伟大的发现就是从异常现象中得到启发,通过深入研究而实现的。24(2019北京市)右图“黑面包”实验中,蔗糖(C 12H22O11)变黑,体积膨胀,变成疏松的炭,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提出问题】改变糖的种类、浓硫酸的体积、水的滴数和温度是否会影响实验效果呢?【进行实验】分别取 5g 糖粉进行实验,根据前 2min 的现象对实验效果进行评分,记录如下:表 1 实验记录实验 糖 浓硫酸体积/mL 水的滴数 温度/ 效果得分1 蔗糖 4 5 22 652 蔗糖 5 10 30 813 蔗糖 6 15 50 934 冰糖 4 10 50 915 冰糖 5 1

41、5 22 886 冰糖 a 5 30 757 葡萄糖 4 15 30 08 葡萄糖 5 5 50 09 葡萄糖 6 10 22 0【处理数据】分析表 1,计算效果得分均值,结果如下:表 2 效果得分均值糖 浓硫酸体积/mL 水的滴数 温度/因素蔗糖 冰糖 葡萄糖 4 5 6 5 10 15 22 30 50均值 79.7 84.7 0 52.0 56.3 56.0 46.7 57.3 60.3 51.0 52.0 61.3依据均值推断最佳实验方案,均值越高,效果越好。【解释与结论】(1)蔗糖变成黑色的炭,发生了_(填“物理”或“化学”)变化。(2)推测放出的气体含 SO2,从元素守恒角度说明理

42、由:_。(3)实验 6 中,a 为_mL。(4)根据表 2 推断,“黑面包”实验最好选择 5g 冰糖、5mL 浓硫酸、_滴水和50【反思与评价】(5)表 2 中,22对应的均值为 51.0,,计算该值所依据的 3 个数据分别是_。(6)综合分析,使实验 3 的效果得分高于实验 4 的因素有_。24(1)化学(2)浓硫酸中有硫元素和氧元素,蔗糖中含有氧元素,则生成物中也会有硫元素和氧元素(3)6 (4)15 (5)65:88:0 (6)浓硫酸的体积和水的滴数34(2019兰州市)“鱼浮灵”是常用的化学增氧剂,主要成分是过氧碳酸钠(2Na 2CO33H2O2),溶于水能迅速增加水体溶氧量,提高鱼苗

43、及活鱼运输成活率。某化学兴趣小组对“鱼浮灵” 的化学性质、增氧原理进行了探究。【查阅资料】1过氧碳酸钠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双重性质,其水溶液中含有Na+、OH -、CO 32-、H 2O2。2Na +不能催化过氧化氢分解。3相同温度下,pH 相同的溶液, OH-的浓度也相同。探究一 过氧碳酸钠的化学性质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解释(化学方程式)1取样,溶于水,滴加_溶液 有白色沉淀生成 /2取样,溶于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 _ _探究二“鱼浮灵” 增氧原理【提出问题】过氧碳酸钠溶液中的哪种微粒对过氧化氢分解有催化作用?【猜想假设】猜想一:CO 32- 猜想二:OH -猜想三:_【实验过程】相同

44、温度下,进行 H2O2 溶液以及 H2O2 溶液中分别加 Na2CO3、NaOH 的实验,测定相同时间内溶液的 pH、溶解氧含量( mg/L),数据如下:实验序号 1 2 3 4试剂 H2O2 H2O2+Na2CO3 H2O2+NaOH H2O2+NaOHpH 6.01 8.14 8.14 9.26溶解氧 6.44 9.11 9.11 10.97【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数据,证明猜想_正确。【反思交流】设计实验 2、3 的目的是_。34. 【解答】解:探究一:取样,溶于水,滴加氯化钙溶液,产生白色沉淀,是因为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了碳酸钙沉淀;取样,溶于水,加入二氧化锰粉末,产生气泡,是因为过氧化

45、氢在二氧化话成这样反应生成氧气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实验过程如下所示:探究二:【提出问题】【猜想假设】猜想一:CO32- 猜想二:OH“猜想三:CO 32-和OH。故填:CO 32-和OH。【实验结论】对比实验数据可知,产生氧气的量决定于pH,即pH 越大,反应速率越快,证明猜想二正确。故填:二。【反思交流】设计实验2、3的目的是对比,通过对比可知,只要溶液pH相等,即氢氧根离子浓度相等,产生氧气速率就相等,与碳酸根离子无关。故填:对比。21(2019兰州市)下列实验设计不合理的是( )A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B探究溶剂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探究 CO2 的密度大于空气32

46、(2019兰州市)下列是初中化学常见仪器与实验。(1)A 图中仪器的名称是_ 。(2)取用块状大理石用到的是_(填字母)图中仪器。(3)D 图为检验氧气是否收集满的操作,请将明显的错误加以改正_。(4)E 图中能够说明 Cu 和 Ag 活动性顺序的现象是_。32. (1)蒸发皿:(2)C;( 3)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4)铜片的表面覆盖一层银白色物质,溶液颜色由无色变为蓝色。2. (2019梧州市)市售的“自热米饭”带有一个发热包,遇水后可迅速升温至 150,保温时间达 3 小时,能将生米做成熟饭。梧州市某中学化学兴趣小组对发热包非常感兴趣,进行了以下探究。【查阅资料】(1)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镁粉、铝粉、炭粉、氯化钠中的若干种组成。(2)氢氧化镁和氢氧化铝均为不溶于水的白色固体,但后者可溶于 NaOH 溶液。【成分探究】取出某品牌的发热包内灰黑色的固体粉末,分成两份。(1)小吴用磁铁靠近其中一份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_。用磁铁将该物质全部吸出后,剩余粉末为样品 A。(2)小周将另一份粉末加水溶解、过滤后,取部分滤液滴入酚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