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阶段检测卷(二) (第二章)一、选择题(2019深圳模拟 )下图为我国部分地区某地理事物等值线分布图。读图完成13 题。1该等值线表示的地理事物最可能是( )A海拔(单位:米)B 10 积温(单位:)C年总蒸发量(单位:毫米)D年日照时数(单位:小时)2甘肃武威的数值小于酒泉,最主要影响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地形C海陆位置 D植被3西南部的和田地区数值较低,其主要原因是( )A受湿润气流影响,阴雨天较多B植被破坏,沙尘天气多C工业排放大量废气,雾霾严重D纬度较低,太阳高度大1D 2.C 3.B 第 1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为西北地区,该等值线表示的地理事物最可能是年日照时数。第 2 题
2、,甘肃武威和酒泉均位于河西走廊,深居内陆,来自太平洋的水汽自东向西逐渐减少,降水逐渐减少。故威武降水多于酒泉,削弱的太阳辐射多,光照减少,而酒泉降水少,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因此甘肃武威的年日照时数数值小于酒泉。第 3 题,该地地处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不可能受湿润气流影响,阴雨天较多,A 错误;西南部的和田地区地处塔里木河流域,人口多,开发历史久,人类活动频繁,导致植被破坏,沙尘天气多,削弱了日照,故日照时数数值较低,B 正确;该地区工业活动少,C 错误;太阳高度角是影响太阳辐射强度的主要因素,不是影响日照时数的主要原因,D 错误。(2019内蒙古包头期末 )存在于高原周围地区、冬夏季方向相反
3、的大气环流,称为高原季风。下图中箭头表示青藏高原形成的高原季风风向。读图,完成46 题。4高原季风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气压带与风带的季节移动B高原面与海洋表面的热力性质差异C高原表面植被的季节变化D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5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 )Aa、c Bb、cCb、 d Da 、d6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 )A削弱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B削弱了东亚季风,加强了南亚季风C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D加强了东亚季风,削弱了南亚季风4D 5.B 6.C 第 4 题,高原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高原海拔高,面积大,高原面与周围自由大气之间的热力性质差异明显,D 对。气压带
4、与风带的季节移动对高原季风的形成影响较小,A 错。高原面与海洋表面高差大 ,距离远,B 错。高原表面植被少,植被的季节变化产生的影响小,C 错。第 5 题,夏季高原面升温比周围大气升温快,气压较低,风由周围地区吹向高原面。图中表示夏季风的是 b、c 。第 6 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 ,由于青藏高原的存在而形成的高原季风与东亚、南亚的冬夏季风风向一致,因此高原季风加强了东亚季风和南亚季风。读中亚天山气温距平和降水距平变化趋势图,完成 79 题。719982013 年,中亚天山气温( )A持续高位波动B气温较之前的 30 年升高约 2 C总体下降D不断上升8中亚天山山区的降雪( )A开始日期提前 B
5、结束日期推迟C日数增多 D减少9天山北坡降水水汽的最主要来源和降水类型分别是( )A大西洋、对流雨 B太平洋、地形雨C大西洋、地形雨 D太平洋、对流雨7A 8.D 9.C 第 7 题,19982013 年,气温距平大多高于 0 ,且波动明显,因此气温持续高位波动,气温较之前的 30 年升高大约 1 。第 8 题,由于气温升高,降雪的日数会减少,降雪开始日期推迟,结束日期提前,降雪会减少。第 9 题,天山降水的水汽主要来自大西洋,天山北坡是西风迎风坡,多地形雨,南坡是背风坡,降水少。读西班牙马德里到中国西安的各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百分比等值线分布图,完成 1012 题。10图示城市中春雨率最高
6、和降水最均匀的分别是( )A喀布尔 马德里 B酒泉 乌鲁木齐C罗马 马德里 D德黑兰 乌鲁木齐11图中信息显示( )A由沿海到内陆降水量逐渐减小B亚洲东部降水量大于欧洲西部C自东向西降水季节变化越来越大D自东向西冬季降水率呈上升趋势12影响图中等值线分布状况的主要因素是( )A太阳辐射 B大气环流C海陆分布 D地形地势10A 11.D 12.B 第 10 题,根据图中各城市各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重的变化可以看出,马德里各月降水最均匀;喀布尔春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重最大,说明其春雨率最高。第 11 题,图中显示的是各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重,没有总降水量的信息。从图中数据变化可以看出,
7、自东向西冬季降水率呈上升趋势。第 12 题,各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受到大气环流的影响不同,因而降水的季节分配不同。(2019成都模拟 )2015 年初,北美东北部遭受严重的暴风雪袭击,同时有大面积冻雨灾害。下图为 2015 年 1 月 20 日某时的天气形势图。完成 1314 题。13冻雨是以液态降落的雨,与地面或暴露物体接触时冻结所致。此时,最可能出现冻雨天气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14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甲地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13C 14.B 第 13 题,从图中可知,北美东北部受锋面气旋控制 ,进而推出丙、丁为冷气团控制,甲、乙为暖气团控制。暖锋锋面以
8、上为暖空气,降水以雨水为主,暖锋降水集中在锋前丙处,而丙处为冷气团控制,地温小于 0 ,雨水遇冷形成冻雨,故 C 正确。第 14 题,从图中可知,冷气团主动向暖气团甲方向移动,甲处即将受到冷锋过境的影响。冷锋过境前甲处受暖气团控制气温高,冷锋过境后甲处受冷气团控制,气温降低;随着冷锋的移动,低压槽线移动到甲处,使甲处气压下降,随着低压槽线过境后甲处受冷气团控制,气压升高,故 B 对。(2019宜昌三校模拟 )下面图 a 为某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图 b 为某地区某时气压( 单位:hPa)分布图。读图回答 1516 题。图 a 图 b15图 b 所示季节( )A乙处多发洪涝B甲处易出现台风危
9、害C我国北方寒潮多发D非洲好望角温和湿润16结合两图判断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图 a 中 处与图 b 中甲处在同一半球B 处盛行风吹拂海水运动,形成西风漂流C丙处风向与处风向一致D丁处风向与处风向一致15C 16.A 第 15 题,图 b 中亚洲高压势力强大,应为北半球冬季。此时我国北方寒潮多发;乙处降水少;甲处易出现寒潮;非洲好望角炎热干燥。第 16 题,从图 a 中风带的风向可知 ,此半球为南半球,即处位于南半球,由经纬度可知,处位于西半球,与图 b 中甲处不在同一半球;处盛行风为西北风,西北风吹拂海水运动,形成西风漂流;丙处风向与处风向均为东南风;丁处风向与处风向均为西北风。(201
10、9长春模拟 )2016 年 1 月 2023 日,我国南方多地迎来了大范围雨雪冰冻天气,下图是该时段雨雪分界线推进示意图。据此完成 1718 题。17此次过境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A暖锋 B冷锋C高压 D低压18果农在 1 月 19 日前,采用塑料薄膜覆盖法或熏烟方法来保护果园,其中的地理原理叙述正确的是( )A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减弱B大气逆辐射增强C地面辐射减弱D太阳辐射增强17B 18.B 第 17 题,根据材料可知该天气系统由北向南推进,并带来雨雪冰冻天气,判断其为冷锋天气系统,所以 B 正确。第 18 题,通过塑料薄膜覆盖法或熏烟方法,会使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对地面辐射
11、没有影响,但会增加近地面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还会增强大气逆辐射,减轻冻害,所以 B 正确。(2019陕西部分中学联考 )北极冰融是近年来较引人注目的气候变化现象之一。21 世纪以来,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 倍 ,被称为“北极放大”现象。下图为北极年均海冰范围(10 6km2)与年平均 CO2浓度(ppm)随时间变化关系图。完成 1920 题。 19图示期间,北极年均海冰面积( )A逐年减少B与年平均 CO2 浓度大体呈负相关C减少速度不断加快D与年平均 CO2 浓度大体呈正相关20“北极放大”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海冰的减少导致北极地区( )A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B海洋对太阳辐
12、射的反射增强C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D大气对地面辐射的吸收减弱19B 20.A 第 19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期间北极年均海冰面积呈波动减少趋势,非逐年减少,A 错。北极年均海冰面积 20072012 年先增加后减少,C 错;北极年均海冰面积波动减少,年平均 CO2浓度呈增加趋势,二者大体呈负相关,故选 B。第 20 题,北极的气温变化是全球平均水平的 2 倍,主要是海冰减少导致北极地区海洋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增强,海洋上冰面减少,对太阳辐射的反射减弱,与大气作用关系不大,故选 A。二、非选择题21(2019衡水模拟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新疆的博斯腾湖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湖。湖区水
13、位季节变化很大,但近年有减小的趋势。湖区内湖陆风现象较显著(湖陆风是在较大水域和陆地之间形成的以 24 小时为周期的地方性天气现象)。多年平均数据显示,博斯腾湖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提前两小时左右。下图为博斯腾湖区域图和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1)根据材料,指出博斯腾湖湖陆风最弱的季节,并分析原因。(2)为什么该地夏半年陆风转湖风的时间比冬半年早?(3)试分析在湖边大规模兴建城市对湖陆风的影响,并说明理由。解析 第(1)题,从湖区湖陆风风速月变化图中可知,冬季湖风陆风风速都较小。湖泊和周边陆地的热力性质差异和温差大小是决定湖陆风强弱的主要因素,原因从这两方面分析即可。第(2)题,夏半
14、年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大,获得的太阳辐射多,陆地升温早、升温快;湖泊面积较冬半年大,升温慢,因此陆风转湖风时间较冬半年早。第(3)题,城市具有热岛效应,大规模兴建城市会改变湖陆之间的温差大小,进而引起湖陆风的强弱变化。答案 (1)冬季。冬季博斯腾湖水量最小,湖陆热力性质差异最小;冬季正午太阳高度小,昼短,湖、陆获得的热量少,湖陆温差小。(2)夏半年日出较冬半年早,陆地升温时间早;正午太阳高度较冬半年大,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陆地升温快;湖泊水量较冬半年大,湖面升温慢,所以陆风转湖风时间早。(3)使湖风加强,陆风减弱。理由:由于城市的热岛效应,白天增大了湖陆之间的温差,使湖风加强;晚上减小了湖陆之间的
15、温差,使陆风减弱。22(2019沈阳期末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图中 四城市分别是什么气候类型?(2)城市气温特点差异的原因是什么?(3)城市对比,冬、夏季气温有何不同?为什么?解析 图甲中显示的区域主体是北美洲,从其位置看,图中处应是温带海洋性气候区;处是地中海气候区,处是寒带气候区,处为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分析两地气温差异时,应主要从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地势、大气环流、洋流等因素的差异分析。答案 (1)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气候、寒带气候、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2)城市冬、夏 (1 月、7 月) 气温都比城市高得多。城市位于太平洋沿岸,终年受暖流和西风影响,高大的山
16、脉对冷空气有明显的阻隔作用。城市受寒流影响,冬季受北部冷空气影响。(3)冬季(1 月)气温城市高于 城市,夏季(7 月)气温城市反而高于城市。冬季:城市虽然受寒流影响,但高大山脉对北部冷空气有明显的阻隔作用;城市虽然受暖流影响,但冬季受北部冷空气影响,气温较低。夏季:城市不仅受暖流影响,且受东南暖湿气流的影响,气温高;城市夏季受寒流影响,气温较低。23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双峰林场被誉为“中国雪乡”,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的牡丹江市张广才岭中段,海拔 1 200 m 以上,积雪期长达 7 个月,积雪最厚处约 2 m,为我国降雪量最大的地区。中国雪乡的房屋全为纯木结构,主要是用木头和手斧刻出来的
17、,有“楞”( “棱 ”衍生的俗字)有角,非常规范整齐,所以人们就叫它“木刻楞房”。修建“木刻楞房”时,在地上和墙壁缝隙中填塞苔藓能起到防风的作用。下图为我国东北局部地区 1 月份和 7 月份等温线图和“木刻楞房”景观图。(1)简述图示区域 7 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并分析其原因。(2)说明“中国雪乡 ”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3)分析“中国雪乡 ”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解析 第(1)题,图示区域 7 月份等温线的分布规律要从总体分布规律、等温线密度及局部变化情况分析。7 月份为北半球夏季,气温普遍较高,南北温差小,所以等温线分布较为稀疏。从数值分布来看,大体随着纬度升高,气温从南向
18、北逐渐降低,这是由于纬度高的地区,正午太阳高度小,获得的太阳辐射少,局部地区受地形的影响,等温线略有弯曲。第(2)题,“中国雪乡”降雪量大且时间长的原因主要从气温及地形角度分析。读图可知,该地纬度高且位于山地之中,海拔高,气温较低;位于山地东侧,为海洋湿润气流的迎风坡,降雪量大。降雪时间长,除了纬度及地形的影响外,距离冬季风的源地近也是重要原因。第(3)题,“中国雪乡”采用“木刻楞房”建筑的自然原因主要从该地自然环境特征角度考虑。该地纬度高,且位于山地之间,气温低,冬季寒冷漫长,修建“木刻楞房”建筑有利于防寒保暖。从材料看,该地位于山脉中,为我国著名的林场,木材丰富,可以就地取材。答案 (1)
19、规律:等温线分布稀疏,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局部地区发生弯曲。原因: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半球气温普遍较高,等温线分布稀疏;该地位于北半球,纬度越高,正午太阳高度越小,所接收的太阳辐射越少,温度越低,所以等温线数值由南向北递减;受到平原和山地地形影响,等温线在局部地区发生弯曲。(2)纬度高,气温低;位于山地,海拔高,气温低;位于山脉东侧迎风坡,受海洋湿润气流影响,多降雪;离冬季风源地近,受冷空气影响大。(3)冬季寒冷而漫长,且风大,“木刻楞房”建筑有利于防风防寒保暖;处于张广才岭山脉中,是我国著名的林场,木材丰富。24(2019湖北武汉四月调考)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亚伯拉罕湖(52N,116
20、W)位于加拿大中西部落基山脉中,群山环抱。湖水四季清澈,春、夏季湖中的水草茂盛,水草衰败腐烂之后会释放出甲烷等气体。湖口有人工大坝。湖区冬季气温低,每年冬季都会出现一种奇观湖面下聚集着大量的冰冻气泡,吸引了大量摄影爱好者前去观赏拍摄。图 1 示意亚伯拉罕湖位置,图 2 示意“冰泡”景观。图 1 图 2(1)分析亚伯拉罕湖区冬季气温低的原因。(2)说明亚伯拉罕湖“冰泡”的形成过程。(3)说明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易于观赏拍摄的原因。解析 第(1)题,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 ,结合材料从纬度位置、地形和季节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第(2)题,理解“冰泡”的形成需要三个基本条件和环节:水草生泡、低温结冰
21、和冰封气泡。第(3)题,拍摄“冰泡”的关键是要有较高的冰面透明度,因此结合材料从气象条件、大气运动状况、湖区水文特征等角度进行分析。答案 (1)纬度较高,冬季气温低;海拔较高,地形封闭,冬季冷空气不易扩散;湖泊东北部有缺口,利于冬季寒冷气流深入;加上周围高山滑下的冷空气补充,气温低。(2)春、夏季湖中的水草茂盛,秋、冬季水草腐烂后从湖底源源不断地释放出甲烷等大量气体;冬季气温低,湖区降温快,湖面快速封冻;冰封的速度快过湖底气泡冲向水面的速度,气泡被阻滞在水中;随着冰层加厚,气泡被“锁”在冰层之中,形成“冰泡”。(3)冬季受北美高压影响,晴天多;湖水清澈,透明度高;湖口狭窄部分向东北部敞开;加之湖面摩擦力小,冬季风力大,易将冰面的积雪吹走;大风和冰雪打磨冰层,提高了冰面透明度,故冬季亚伯拉罕湖“冰泡”景观易于观赏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