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624KB ,
资源ID:7383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738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一轮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自然界的水循环(含解析))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专版】2019版高考一轮地理: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自然界的水循环(含解析)

1、课时跟踪检测(十二) 自然界的水循环一、单项选择题下图为水循环和岩石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 12 题。1水循环与岩石循环有直接联系的环节是( )A蒸发 B降水C下渗 D径流2关于两种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两种循环动力来源相同B水循环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C岩石循环以内力作用为主D水循环活跃的地区岩石循环也活跃解析:1.D 2.C 第 1 题,径流对岩石具有侵蚀、搬运、堆积作用,属岩石循环的外力作用环节。第 2 题,水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太阳辐射,以外力作用为主;岩石循环的动力来自于地球内部,以内力作用为主;沿海地区水循环活跃,板块交界处岩石循环较为活跃。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 34 题。3图中、代

2、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4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解析:3.D 4.C 第 3 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表示由海洋水转化为大气水说明其代表蒸发,表示由地表水进入海洋说明其代表地表径流,表示地表水转换为地下水说明其代表下渗,表示地下水进入海洋,说明其代表地下径流。第 4 题,表示地表径流,其随降水强度的增加而增多,随下渗的增多而减少,随植被覆盖度的增加而减少,随坡度的增大而增多。(2018南京、盐城一模)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水生态环境正发生着变

3、化。下图为城市某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雨水排放模式比较示意图。读图完成 56 题。5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对区域水循环造成的影响是( )A蒸发量增加 B地下径流量增加C地表径流量增加 D降水量增加6图示小区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与传统排放模式相比,具有的优点包括( )减少土壤侵蚀 补充地下水 延长径流集聚时间解决城市洪灾 解决城市缺水问题A BC D解析:5.C 6.B 第 5 题,随着城市化不断发展,城市道路逐渐硬化,使用不透水砖,导致下渗量逐渐减少,地下径流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对蒸发量和降水量影响不大。第 6题,读图可知,雨水开发应用排放模式,使用了渗水路面,下渗量增加,补充地下水资源;

4、增加了绿化带,可以延长径流汇聚的时间;但是不能解决城市洪灾;图中对雨水进行收集,可以缓解城市缺水问题,但不能解决城市缺水问题。(2018启东中学月考)定结湿地,年降水量 236.2 mm,生长着至少 40 余种珍稀物种,是隐秘的后藏湿地王国。读图完成 78 题。7与 b、c 两河段相比,a 河段( )A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B会出现凌汛现象C只在春季出现汛期 D径流量较大8图中的甲湖( )A参与海陆间大循环 B东北部湖水含盐量较低C属于外流湖 D夏季补给雅鲁藏布江解析:7.A 8.B 第 7 题,与 b、c 两河段相比,a 河段地处雅鲁藏布江上游河段,河流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A 对。 a 河段流

5、向大致与纬线一致,不会出现凌汛现象, B 错。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量大,夏季出现汛期,C 错。b、 c 两河段受夏季西南季风影响大,径流量较大,a 河段径流量较小,D 错。第 8 题,根据图示水系,图中的甲湖没有流出河道,属于内流湖,不参与海陆间大循环,也不会对雅鲁藏布江形成补给。甲湖东北部有河流注入,受淡水的稀释,东北部湖水含盐量较低。二、双项选择题(2018南京模拟)图 1 为某区域水系图,图 2 为甲湖泊及与其相连乙河段的水位变化图。读图完成 910 题。9湖泊水补给河水的月份是( )A1 月 B7 月C8 月 D11 月10关于图中丙河河水流动方向的说法正确的是( )A4 月,从东北流

6、向西南 B7 月,从西南流向东北C8 月,从东北流向西南 D11 月,从西南流向东北解析:9.AD 10.CD 第 9 题,由图 2 可知,610 月河流水位高于湖泊水位,此时河流位于丰水期,河流水补给湖泊水;11 月次年 5 月湖泊水位高于河流水,河流处于枯水期,湖泊水补给河水。第 10 题,由上题可知,610 月,河流水补给湖泊水;根据图 1判断,此时河水由丙流向甲。11 月次年 5 月,湖泊水补给河流水;根据图 1 判断,此时河水由甲流向丙。(2018无锡测试)“海绵城市” 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 ,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

7、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读图回答 1112 题。11 “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 )A调节地表径流 B调节水汽输送C增加大气降水 D增加地表下渗12 “海绵城市”的建设( )A加快雨水外泄,浪费水资源B能有效缓解城市内涝的压力C增加城市径流污染负荷D能缓解城市热岛效应解析:11.AD 12.BD 第 11 题, “海绵城市”利用绿化植被,下雨时能及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海绵城市”增加了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但对水汽输送和大气降水环节影响不大。第 12 题,据材料信息可知, “海绵城市”能够增加下渗,地表径流减少,可以缓解城市

8、内涝压力,B 正确。 “海绵城市”建设是城镇化绿色发展的重要方式,可以涵养水源、调节城市小气候,减少城市热岛效应,D 正确。三、综合题13(2018淮安月考)结合下图,回答问题。(1)请将图中的线段标上箭头,表示该地区的水循环过程。(2)若图中山脉的最高峰为 6 000 m,请指出图中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3)如果该地区位于西欧,请描述图中河流的水文特征。(4)结合水循环原理,说明植被破坏对该地区地理环境的影响。解析:第(1)题,图示地区的水循环类型为海陆间循环,据此判断箭头方向。第(2) 题,结合图中山脉的高度、湖泊、海洋等信息可判断河流的水源补给类型。第(3)题,如果该地区位于西欧,结合图

9、中的植被可知该地的气候类型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由此可知河流的水文特征。第(4) 题,植被的破坏对蒸发、下渗、径流及地表形态都会产生影响。答案:(1)画图略(箭头呈逆时针方向 )。(2)高山冰雪融水、大气降水、湖泊水、地下水。(3)水量平稳,没有明显的汛期,含沙量小,无结冰期。(4)植被破坏,气候变得干旱;涵养水源的能力降低,径流泥沙含量增大,湖泊调蓄作用减弱,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增大,易引发洪涝灾害;河流上游侵蚀作用加剧,沟谷加宽加深,河流中下游沉积作用增强,冲积扇和河口三角洲增大。14读某地地形地质剖面水循环局部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1)D 处建一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其类似于哪

10、种水循环过程?图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怎样?目前,人类活动施加影响最多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什么?其主要的具体措施是什么?(2)在哪些自然条件下,环节输水量会很大? (3)图中,如 D 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对当地环境产生哪些可能的影响? 解析:第(1)题,读图,D 处建一海水淡化工厂,从水循环角度,其类似于海陆间大循环。图示东部地区和西部地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补给关系在西部平原地区是双向互补,东部山区是地表水终年补给地下水,是单向补给。目前,人类活动施加影响最多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地表径流。主要的具体措施是跨地区调水、修建水库。第(2)题,读图,环节是下渗,输水量会很大的条件包括降水多,降水历时长、强度小。地面坡度小,岩石透水性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好,涵养水源能力强等。第(3)题,如 D 地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导致地下水短缺,甚至枯竭。水位下降,形成地下水漏斗区,导致地面沉降、甚至塌陷。海水入侵,污染地下水,导致水质变坏。答案:(1)海陆间大循环。西部平原地区双向互补,东部山区地表水终年补给地下水( 单向)。地表径流。跨地区调水、修建水库。(2)降水多,降水历时长、强度小;地面坡度小,岩石透水性强,土质疏松;植被覆盖好。(3)地下水短缺,甚至枯竭;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水位下降),导致地面沉降、甚至塌陷;海水入侵,污染地下水(水质变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