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7 ,大小:299.54KB ,
资源ID:69414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6941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2019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张汪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2019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张汪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含答案解析)

1、2018-2019 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张汪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选题1行驶着的汽车里坐着不动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乘客选择的参照物是( )A树木 B地面C乘客乘坐的汽车 D天空中的云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A 该木块的长度为 2.00cmB 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C 该木块的长度为 2.0cmD 视线与尺面的位置3如图所示,8 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则这些瓶子所发出的声音,主要不同的是(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无法判断4“不见其人,只闻其声”意思是指没有见到人,只听到说话声,就能知道说话的是谁,判

2、断的根据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5泰山女儿茶驰名中外,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 是茶叶的升华现象B泡茶时,水面冒白气是水蒸气液化现象C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是由于吹气加快了茶水的蒸发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 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6生活中常炖食物(碗不与锅底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7下列图中光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中,物体通过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乙图中,桥在水中的“倒影 ”可用光的反射来解释C丙

3、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色散,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具有热效应D丁图中,发生漫反射后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8小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石英挂钟和电子钟所成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分别对应的是( )A02:35 和 20:01 B09:25 和 10:21C09:25 和 10:05 D02:35 和 10:059在公园,小明看到盛开的桃花非常美丽,拿出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对其拍照,发现取景框中的像太小,这时他应该( )A远离桃花,同时使镜头前伸B远离桃花,同时使镜头后缩C靠近桃花,同时使镜头前伸D靠近桃花,同时使镜头后缩10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

4、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C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 2 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 l 倍焦距以内D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成的像也变小11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铅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的水中,则杯中水面升高较多的是( )A放铁块的 B放铅块的 C放铜块的 D三者都一样12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 m 与体积 V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A体积相等时,乙的质量大B质量相等时,甲的体积大C甲的密度比乙的大D乙的密度比甲的大二、填空

5、题13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 AB 段的距离 SAB cm,测得时间 tAB1.6s,则 AB 段的平均速度 VAB cm/s。(2)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 VAB 会偏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由静止开始下滑。(4)V BC (选填“”、“”或“”)V AC。14如图所示,在玻璃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闹钟。当玻璃罩内有空气时,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1)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空气,在抽气过程中你听到

6、的铃声会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如图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你将 (选填“能”或“不能”)听到铃声。(2)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 中传播,但不能在 中传播,因此,我们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15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若 1m3 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 8g,而实际容纳了 4g,则相对湿度为 50%。如图,其中一温度计玻璃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玻璃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 )相对湿度(%)干球温度计示数()1 2 314 89 79

7、6916 90 80 7118 91 81 7220 91 82 74(1)干球温度计示数为 18,湿球温度计示数为 16从表中推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 。(2)根据表归纳“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 3时,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 (选填高或低)。(3)湿度越大,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越 ,请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16如图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 作用。(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 F 点位置,依据的原理是 。(3)请你根据凹面镜对光的作用举一个凹面镜应用的实例: 。(4)道路拐弯处立放置的是 镜,用

8、来扩大视野。17调节眼睛的晶状体,可以使不同远近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 处,近点在 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的物体最清晰而不疲劳的距离叫做 。透镜焦距的倒数叫透镜焦度(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是“度数”),焦度是+300 度和200 度的眼睛片,属于近视镜片的是 。眼镜的度数表示 。度数越大,表示镜片发散或会聚光线的本领 。焦距为0.5m 的透镜的度数为 ,500 度眼镜片的焦距为 。18如图甲所示冰块熔化成水,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其质量 ;泥团被捏成小动物,如图乙所示,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其质量 ;如图丙所示,宇航员把食物带到太空后质量 (均

9、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 、 、 的变化而变化。三、实验题19小林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木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小木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 a)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 V1;B用细线在小木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 V2;C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 c 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 V3;D从水中取出小木球,擦干后用天平测量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d)所示,记录小木球质量为 m;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1)用天平测出木球的质量 m g,木球

10、的体积 V cm3,计算出小木球的密度 木 g/cm3此值要比真实值 (选填“ 偏大”或“偏小”)。(2)实验后总结实验,小林发现用天平测量的误差较大。如不用天平,只需在 a、b、c 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测出木球的密度。请你写出这个步骤: (用字母表示表示出测量量)。请你根据以上各测量量写出计算小木球密度的表达式: 木 (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 )。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烛焰的像将成在光屏中央的 (选填“上方”或“下方”)。(2)调整好光屏的高度后,将蜡烛、凸透镜分别移到图乙位置,然后移动光屏,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

11、光屏上都有一个大小不变的光斑,由此判断凸透镜的焦距为 cm。(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 15cm 刻度处,再移动光屏直到看见清晰的像,这是 的成像原理。(4)若保持图丙中三者的位置不动,用另一个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替换原来的凸透镜,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移动。四、作图21请画出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五、计算题22如图所示,杨家坪中学林荫道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郁郁葱葱的树叶俨然成为了道路两旁的天然屏障。由于地处商圈核心区,毗邻区政府,紧靠动物园,来往的车辆很多。为维护师生安全,我校校园内的汽车严格实行限速行驶。已知某天早晨上班时,王老师驾驶小汽车在林荫

12、道上匀速行驶的速度为 5m/s,从学校正门到绿杨广场一共行驶了 20s,求:(1)这辆小汽车行驶的路程;(2)如果一名学生步行走完了这段相同的路程花费了 100s,求他的平均速度。23一辆运沙石的卡车,在 30min 内行驶了 20km,已知沙石的密度为 2.5103kg/m3,车的最大载重量为 10t,求:(1)卡车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多少千米/时?(2)满载时,运送沙石的体积是多少?(3)某次运送沙石 3.6m3,这次运送沙石的质量是多少吨?2018-2019 学年山东省枣庄市滕州市张汪中学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1行驶着的汽车里坐着不动的乘客,看到公路两旁

13、的树木迅速向后退,乘客选择的参照物是( )A树木 B地面C乘客乘坐的汽车 D天空中的云【分析】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这个物体与所选参照物之间是否有位置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变化,则物体相对于参照物是静止的。【解答】解:行驶着的汽车里坐着不动的乘客,之所以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迅速向后退,是因为他选择了自己乘坐的汽车为参照物。故选:C。【点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选不同的参照物,描述物体运动的结果会不同。参照物虽然是任意选取,但要本着方便的原则,一般选地面或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2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A 该木块的长度

14、为 2.00cmB 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C 该木块的长度为 2.0cmD 视线与尺面的位置【分析】在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要正确放置: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必须放正重合,不能歪斜;尺的刻面必须紧贴被测对象,不能“悬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解答】解:A、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1mm,读数为 2.00cm,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 A 正确。B、图中刻度尺倾斜了,没有放正,故 B 错误;C、图中刻度尺在使用时,刻度尺边缘对齐被测对象,并放正重合;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读数为 2.0cm,没有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故 C 正确;D、图中视线未与刻度尺的尺面垂

15、直,故 D 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的解题关键是记住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做题时应认真逐项排查。3如图所示,8 个相同的玻璃瓶内装有深度不同的水,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则这些瓶子所发出的声音,主要不同的是(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无法判断【分析】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是瓶子与水振动发声,振动的频率的快慢决定了其音调的高低。【解答】解:当用筷子轻轻敲击瓶口,是瓶子与水振动发声,瓶中的水越少,越容易振动,其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越高。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音调、响度、音色的辨别,明确敲击不同的瓶子时,是振动的频率不同,是本题的关键。4“不见其人,只闻其声”意思是指没有见到人,只

16、听到说话声,就能知道说话的是谁,判断的根据是(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分析】声音有三个特性: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色是指声音的感觉特性,通过音色能辨别物体。不同乐器、不同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不同,产生的音色会不同,我们是靠音色来辨别乐器的种类和不同人的声音。【解答】解:不同人声音的音色不同,区别出熟悉的人是谁在说话,是因为音色不同的原因,与声音的音调、响度和传播速度无关。故选:C。【点评】此题考查了对声音特征的辨别,要会利用声音的特征解释生活现象。5泰山女儿茶驰名中外,泡茶、喝茶中包含很多物理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打开茶叶盒,茶香飘满屋 是茶叶的升华现象B泡茶时,水面冒白气是

17、水蒸气液化现象C茶水太烫,吹一吹凉得快是由于吹气加快了茶水的蒸发D透过玻璃茶杯看到手指变粗 是由于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分析】 我们闻到物体散发出来的气味是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物质由气态变为液态叫作液化;液体蒸发的快慢与液体表面空气的流速有关;凸透镜能使物体放大。【解答】解:A、茶香飘满屋 是香气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结果,不是升华现象,故 A 错误;B、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故 B 正确;C、吹一吹茶水,加快了茶水表面空气流速,使蒸发加快,而蒸发吸热,有降温的作用,故 C 正确;D、装水的茶杯相当于一个放大镜,所以透过玻璃茶杯会看到手指变粗,故 D 正确;故选:A。【点

18、评】本题考查了物理学中的多个知识点,要求学生对每个知识点的特点,原理及应用做到灵活运用。6生活中常炖食物(碗不与锅底接触,如图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后,碗中的汤( )A同时沸腾了B稍后也沸腾了C温度低于沸点,不会沸腾D温度达到沸点,不会沸腾【分析】液体沸腾条件:一是达到沸点,二是需要继续吸热,但沸腾时温度不再改变,结合这些可以解决本题。【解答】解:锅里的水达到沸点后继续吸热会沸腾,但温度不再改变,所以碗内汤的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碗内的汤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沸腾。故选:D。【点评】对于这类在锅内或烧杯内放置容器的问题,要搞清里外的不同点,外部因为有加热装置,所以可以继续吸热,可以沸腾,而内部的液

19、体温度等于水的沸点,但不能继续吸热,所以不会沸腾。7下列图中光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甲图中,物体通过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B乙图中,桥在水中的“倒影 ”可用光的反射来解释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发生色散,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具有热效应D丁图中,发生漫反射后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分析】 小孔成像依据光的直线传播原理,成倒立的实像,像可能放大可能缩小;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白光通过三棱镜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色光;不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即使是看不见的光

20、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解答】解:A、小孔成的像是由实际光线形成的,可以用光屏接收到,符合实像的特征,不是虚像,故 A 错误;B、桥在水中的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其实质是光的反射现象,故 B 正确;C、太阳通过玻璃三棱镜后,被分解为绚丽的七色光,依次是红、橙、黄、绿、蓝、靛、紫,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紫外线具有荧光效应,故 C 错误;D、只要是光的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镜面反射和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故D 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光的色散以及漫反射的理解与掌握,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8小

21、明从平面镜里看到镜子对面石英挂钟和电子钟所成的像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分别对应的是( )A02:35 和 20:01 B09:25 和 10:21C09:25 和 10:05 D02:35 和 10:05【分析】根据镜面对称的性质求解,在平面镜中的像与现实中的事物恰好左右或上下顺序颠倒,且关于镜面对称来解答此题【解答】解:左图:(1)是从镜子中看,对称轴为 6 和 12 竖直方向的直线,如图所示;这时的时刻应是 09:25。右图:(2)因为是从镜子中看,所以对称轴为竖直方向的直线,2 的对称数字是 5,镜子中数字的顺序与实际数字顺序相反,这时的时刻应是 10:05。故选:C。【点评】解决此类题应

22、认真观察,注意技巧。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之一就是左右上下互换,数字时钟的像对应的时间一般从后面读数即为像对应的时间,也可将数字左右互换,并将每一个数字左右反转,即为像对应的时间。读取时间问题可以把试卷反过来直接去读。9在公园,小明看到盛开的桃花非常美丽,拿出随身携带的照相机对其拍照,发现取景框中的像太小,这时他应该( )A远离桃花,同时使镜头前伸B远离桃花,同时使镜头后缩C靠近桃花,同时使镜头前伸D靠近桃花,同时使镜头后缩【分析】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距减小,像距增大,像增大。【解答】解:照相机是利用 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桃花时,发现取景框中的像太小,要增大像,需要减小物距,增大像距,所以这

23、时他应该靠近桃花,同时使镜头前伸使像距变大。故选:C。【点评】掌握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和凸透镜成实像的结论,是凸透镜成像习题的基础。10小明用凸透镜先后两次观察书本上的字,看到如图所示两种情景。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图中成的是实像;乙图中成的是虚像B甲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投影仪;乙图中成像规律可应用于照相机C甲图中书本在凸透镜 2 倍焦距以外;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 l 倍焦距以内D甲图中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中凸透镜远离书本,成的像也变小【分析】凸透镜成像规律:物距小于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像同侧。应用是放大镜。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成倒立放大实像,像距大于二倍焦距。应

24、用是幻灯机、投影仪。物距等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等大实像,像距等于二倍焦距。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成倒立缩小实像,像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应用是照相机。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成实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解答】解:A、实像都是倒立的,虚像都是正立的,则甲图中成的是虚像,乙图中成的是实像,故 A错误;B、甲图中成像规律(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可应用于放大镜;乙图中成像规律(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可应用于投影仪,故 B 错误;C、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即乙图中书本在凸透镜的一倍焦距和二倍焦距之间),故 C 错误。D、

25、甲图成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且成虚像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大,像变大;所以,此时凸透镜靠近书本,所成的像变小;乙图成倒立放大的实像,物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实像时,物远像近像变小可知,凸透镜远离书本时,成的像也变小,故 D 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应用。我们可以用口诀:“一倍焦距分虚实,二倍焦距分大小。物近像远像变大,焦距以内反变化。”来帮助我们记忆。11有三个完全相同的杯子,里面装有同样多的水,把质量相等的实心铜块、铁块、铅块分别放入三个杯子的水中,则杯中水面升高较多的是( )A放铁块的 B放铅块的 C放铜块的 D三者都一样【分析

26、】要判断哪个杯子水面升高的情况,就得需要知道哪个金属块的体积最大,而要判断哪个金属块的体积最大,我们可根据密度公式 进行判断。【解答】解:因为 m 铅 m 铜 m 铁 , 铅 铜 铁 ,所以 V 铅 V 铜 V 铁 ,因为这三个金属块都浸没入水杯里,所以它们排出水的体积都等于它们各自的体积,则 V 铅排 V 铜排 V 铁排 ,所以放铁块的杯子中水面升高得最多。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密度公式的应用,对于相同质量的物体,能否根据密度求出相应的体积。关键是要知道这三者密度的大小顺序。12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 m 与体积 V 的关系图象如图所示,正确的是( )A体积相等时,乙的质量大B质

27、量相等时,甲的体积大C甲的密度比乙的大D乙的密度比甲的大【分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明确各图象中横纵坐标表示的物理量分别是什么;其次注意认清横坐标和纵坐标上各表示的最小分格的数值大小和单位;再次是明确图象所表示的物理意义;最后对照各个选项提出的问题作出判断。【解答】解:图象的横轴表示体积,纵轴表示质量,A、由图可知,体积相等时,甲的质量大,乙的质量小,故 A 错误;B、由图可知,质量相等时,甲的体积小,乙的体积大,故 B 错误;CD、由图可知,质量相等时,乙的体积大,甲的体积小,根据 可知,甲的密度比乙的大,故 C 正确,D 错误。故选:C。【点评】根据图象或图表探究物质的规律是近两年来出现较多的题

28、目,图象可以使我们建立更多的感性认识,从表象中去探究本质规律,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二、填空题13如图所示,在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实验中,让小车从斜面的 A 点由静止开始下滑并开始计时,分别测出小车到达 B 点和 C 点的时间,即可算出小车在各段的平均速度。(1)图中 AB 段的距离 SAB 40.00 cm,测得时间 tAB1.6s,则 AB 段的平均速度VAB 25.00 cm/s。(2)如果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则测得的平均速度 VAB 会偏 小 。(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 同一位置 由静止开始下滑。(4)V BC (选填“”、“”或“”)V AC。【分析】(

29、1)根据图象读出 AB 段的距离,运用公式 v 求出 AB 段的平均速度;(2)让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平均速度会偏小;(3)每次测量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4)小车从 A 到 C 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解答】解:(1)小车运动距离 sAB80.00cm 40.00cm 40.00cm,t AB1.6s,小车通过 AB 段的平均速度:v 25.00cm/s;(2)如果让小车过了 B 点才停止计时,会导致时间的测量结果偏大,由公式 v 知,平均速度会偏小;(3)实验中应多次测量,应保证小车每次通过的距离相等,故每次测量

30、时必须让小车从同一位置由静止开始下滑;(4)小车从 A 到 C 的过程中做加速运动,速度越来越大,故在 BC 段的速度大于 AC 段的速度,即 vBCv AC。故答案为:(1)40.00;25.00;(2)小;(3)同一位置;(4)。【点评】本题考查“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一定学会读出路程和时间,按平均速度的定义代入 v 求出平均速度。14如图所示,在玻璃罩内放一个正在发声的闹钟。当玻璃罩内有空气时,可以清楚地听到铃声。(1)用抽气机抽取玻璃罩内空气,在抽气过程中你听到的铃声会 变小 (选填“变大”、“变小”、“不变”),如图把玻璃罩内的空气完全抽出来,你将 不能 (选填“能”或“不能”)

31、听到铃声。(2)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 空气 中传播,但不能在 真空 中传播,因此,我们 不可以 (选填“可以”或“不可以”)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分析】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气体中传播,也可以在固体和液体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解答】解:(1)用抽气机将玻璃罩内的空气抽出,空气越来越少,铃声逐渐变小。进一步推理:当玻璃罩内空气完全抽出时,将听不到铃声,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2)这个实验说明声音可以在空气等介质中传播,但不能在真空中传播。由于地球和月球之间是真空状态,所以不能用超声波测量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故答案为:(1)变小;不能;(2)空

32、气;真空;不可以。【点评】本题考查声音的传播条件,需要学生根据实验操作和实验现象得出实验结论,也是对学生实验能力的考查。15以下是关于相对湿度的资料:若 1m3 的空气能容纳水蒸气为 8g,而实际容纳了 4g,则相对湿度为 50%。如图,其中一温度计玻璃泡由浸透水的布料覆盖(湿球温度计),另一温度计的玻璃泡直接暴露在空气中(干球温度计),利用两温度计的示数及下表可得当时的相对湿度。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 )相对湿度(%)干球温度计示数()1 2 314 89 79 6916 90 80 7118 91 81 7220 91 82 74(1)干球温度计示数为 18,湿球温度计示数为 16从表中推

33、算出此时相对湿度是 80% 。(2)根据表归纳“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 3时,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 高 (选填高或低)。(3)湿度越大,干湿球温度计示数差越 小 ,请解释这种现象的原因 空气湿度越大,水蒸发越慢,湿球温度计的示数越大,干球温度计与湿球温度计示数相差越小 。【分析】(1)根据温度差和表格中的数据分析;(2)分析表格中数据,寻找相关规律;(3)空气湿度越大,蒸发越慢。【解答】解:(1)干球温度计示数为 18,湿球温度计示数为 16,示数差为 2,由表格中信息可知,空气湿度为 81%;(2)当湿球温度计与干球温度计示数差为 3时,干球温度计示数由 14升高到

34、20,相对湿度由 69%升高到 74%,说明干球温度计测得的温度越高,相对湿度越大;(3)空气湿度越大,水蒸发越慢,湿球温度计的示数越大,干球温度计与湿球温度计示数相差越小。故答案为:(1)81%;(2)高;( 3)小;空气湿度越大,水蒸发越慢,湿球温度计的示数越大,干球温度计与湿球温度计示数相差越小。【点评】本题结合干湿温度计考查分析数据的能力和相对湿度对生活的影响。16如图是一束平行光射到凹面镜上的传播情况。(1)由图中光路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 会聚 作用。(2)现在有一点光源,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 F 点位置,依据的原理是 光路是可逆的 。(3)请你根据凹面镜对光的

35、作用举一个凹面镜应用的实例: 太阳灶(车灯或手电筒的反光罩) 。(4)道路拐弯处立放置的是 凸面 镜,用来扩大视野。【分析】凹面镜对光线起会聚作用,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够扩大视野,通常用来制作汽车观后镜等。【解答】解:(1)根据光路图可知,凹面镜对光线起到会聚作用;(2)若要利用凹面镜获得平行光,应把点光源放在 F 点,依据的原理是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3)应用凹面镜的实例如:太阳灶或汽车前灯或手电筒或电视的碟形天线等;(4)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能够扩大视野,通常用来制作汽车观后镜等,所以街头拐弯处的镜子是凸面镜。故答案为:(1)会聚;(2)光路是可逆的;(3)太阳灶(车灯或

36、手电筒的反光罩);(4)凸面。【点评】本题考查了凹面镜和凸面镜的应用,属于光学基础的考查,难度不大。17调节眼睛的晶状体,可以使不同远近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 无穷远 处,近点在 大约 10cm 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的物体最清晰而不疲劳的距离叫做 明视距离 。透镜焦距的倒数叫透镜焦度(也就是通常我们所说是“度数”),焦度是+300 度和200 度的眼睛片,属于近视镜片的是 200 度 。眼镜的度数表示 镜片折射光的本领的大小 。度数越大,表示镜片发散或会聚光线的本领 大 。焦距为 0.5m 的透镜的度数为 200 ,500 度眼镜片的焦距

37、为 0.2m 。【分析】解答此题要明确以下知识点: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穷远处,近点在约 10cm 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的物体最清晰而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 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透镜焦距 f 的长短标志着折光本领的大小,焦距越短,折光本领越大。通常把透镜焦距的倒数叫做透镜焦度,用 表示,即 我们平时说的眼镜片的度数,就是镜片的透镜焦度乘以 100 的值,眼镜的度数表示镜片折射光的本领的大小。根据 可计算焦距为 0.5m 的透镜

38、焦度,然后乘以 100 即为此透镜的度数的度数,同理利用 可计算 500 度眼镜片的焦距。【解答】解:我们能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是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来实现的,眼睛调节的两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眼睛的远点在无穷远处,近点在大约 10cm 处,正常眼睛观察近处的物体最清晰而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 25cm,这个距离叫做明视距离。由凸透镜(远视镜片)的度数是正数,凹透镜(近视镜片)的度数是负数可知,焦度是+300 度和200 度的眼睛片,属于远视镜片的是+300 度,属于近视镜片的是200 度,眼镜的度数表示镜片折射光的本领的大小。度数越大,表示镜片发散或会聚光线的本领大,度数越小,表示镜片发散

39、或会聚光线的本领越小。由透镜焦距和角度的关系 ,可得焦距为 0.5m 的透镜的焦度为 2m 1 ,则其度数为 2100200 度;500 度眼镜片焦度为 5m1 ,则其焦距为 f 0.2m。故答案为:无穷远;大约 10cm;明视距离;200;镜片折射光的本领的大小;大;200;0.2m。【点评】此题的内容在透镜及其应用这一章的眼睛和眼镜这一节后面的科学世界中,目的是让学生对明视距离,眼镜度数、透镜焦度等知识有个大体的了解,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一般不作为考试题出现。18如图甲所示冰块熔化成水,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其质量 不变 ;泥团被捏成小动物,如图乙所示,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其质量 不变 ;

40、如图丙所示,宇航员把食物带到太空后质量 不变 (均选填 “变大”、“变小”或“不变”)由此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 状态 、 形状 、 位置 的变化而变化。【分析】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关,与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无关。【解答】解:冰块熔化成水,物体的状态发生了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其质量不变;泥团被捏成小动物,物体的形状发生了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其质量不变;宇航员把食物带到太空后,位置发生变化,物质多少没有变化,所以质量不变。由此说明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状态、形状、位置的变化而变化。故答案为:不变;不变;不变;状态;形状;位

41、置。【点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的变化而变化。三、实验题19小林同学想测出一个实心木球的密度。但是发现小木球放在水中会漂浮在水面上,无法测出它的体积。于是他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A把适量的水倒进量筒中如图( a)所示,记录此时水的体积为 V1;B用细线在小木球下吊一个小铁块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b)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 V2;C把小铁块单独放入水中静止时如图 c 所示,记录此时量筒的示数为 V3;D从水中取出小木球,擦干后用天平测量质量,天平平衡时如图(d)所示,记录小木球质量为 m;E利用密度公式计算出结果。(1)用天平测出木球的质量 m 11.2 g,木

42、球的体积 V 20 cm3,计算出小木球的密度木 0.56 g/cm3此值要比真实值 偏小 (选填“偏大 ”或“偏小”)。(2)实验后总结实验,小林发现用天平测量的误差较大。如不用天平,只需在 a、b、c 三个步骤中增加一个步骤也可测出木球的密度。请你写出这个步骤: 剪断细线让小木球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或静止后),静止时记录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 V4 (用字母表示表示出测量量)。请你根据以上各测量量写出计算小木球密度的表达式: 木 水 (已知水的密度为 水 )。【分析】(1)木球的质量等于砝码的质量加游码在标尺上所对的刻度值,注意标尺的分度值;木球的体积等于木球、水和铁块的总体积减水和铁块的

43、体积;根据 计算出木球的密度;造成测量误差的环节主要产生在木块质量的测量上,因为吸水后的木球质量将变大;(2)根据物体的浮沉条件,当物体漂浮时,浮力与重力相等,则木球的质量等于漂浮时排开水的质量;从而可以得出木球的密度公式。【解答】解:(1)由图 d 知,标尺的分度值为 0.2g,木球的质量 m10g+1.2g11.2g;量筒的分度值为 2ml,由图 b 知,V 246cm 3,由图 c 知,V 326cm 3,所以木球的体积VV 2V 346cm 326cm 320cm 3;则 0.56g/cm 3;木球取出,沾了水,导致体积偏大,密度偏小,由公式 知:密度测量结果偏小;(2)剪断细线让小木

44、球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或静止后),静止时记录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 V4;木球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所以 mm 排 水 (V 4V 3);VV 2V 3;则 木 水 。故答案为:(1)11.2;20;0.56;偏小;(2)剪断细线让小木球在水中处于漂浮状态(或静止后),静止时记录此时量筒中水面的示数为 V4; 水 。【点评】此题是测量木球的密度实验,考查了天平和量筒的读数及密度的计算,同时涉及到了物体的浮沉条件,学习(2)中测量漂浮物体质量的方法。20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则烛焰的像将成在光屏中央的 上方 (选填“上方”或“

45、下方”)。(2)调整好光屏的高度后,将蜡烛、凸透镜分别移到图乙位置,然后移动光屏,发现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光屏上都有一个大小不变的光斑,由此判断凸透镜的焦距为 15.0 cm。(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 15cm 刻度处,再移动光屏直到看见清晰的像,这是 投影仪 的成像原理。(4)若保持图丙中三者的位置不动,用另一个焦距为 10cm 的凸透镜替换原来的凸透镜,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 左 移动。【分析】(1)根据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分析;(2)由图乙找出物距的大小,知道从焦点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3)由图求出物距,比较物距与焦距的关系,

46、根据凸透镜成像情况,确定其应用;(4)根据凸透镜焦距越小,对光线会聚的能力越强。【解答】解:(1)点燃的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光具座上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根据通过凸透镜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故则烛焰的像将成在光屏中央的上方。(2)将蜡烛、凸透镜分别移到图乙位置,物距为 40.0cm25.0cnm15.0cm,若将蜡烛放在焦点处,则发出的光经凸透镜后,平行于主光轴,则在光屏上会呈现一个大小不变的光斑,由此判断凸透镜的焦距为 f15.0cm。(3)保持凸透镜位置不动,将蜡烛移到光具座的 15cm 刻度处,此时的物距为:40.0cm15.0cm25.0cm,物距大于 1 倍焦距小于 2 倍焦距,成

47、倒立放大的实像,这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4)用另一个焦距为 10cm(小于 15cm)的凸透镜替换原来的凸透镜,故光线提前会聚,为了能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应将光屏向左移动。故答案为:(1)上方;(2)15.0;(3)投影仪;(4)左。【点评】本题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考查器材的调试、成像规律及运用。四、作图21请画出经透镜折射后的光线。【分析】在作凸透镜或凹透镜的光路图时,先确定所给光线的特点再根据透镜的光学特点来作图。【解答】解:对于凸透镜,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对于凹透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通过焦点,如图所示:【点评】凸透镜

48、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凹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传播方向不变,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反向延长通过焦点,指向另一侧焦点的入射光线经凹透镜折射后平行于主光轴。五、计算题22如图所示,杨家坪中学林荫道是学校一道亮丽的风景,郁郁葱葱的树叶俨然成为了道路两旁的天然屏障。由于地处商圈核心区,毗邻区政府,紧靠动物园,来往的车辆很多。为维护师生安全,我校校园内的汽车严格实行限速行驶。已知某天早晨上班时,王老师驾驶小汽车在林荫道上匀速行驶的速度为 5m/s,从学校正门到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