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18-2019 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每小 3 分共计 45 分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人耳能听到各种频率的声音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2坐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中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这辆公共汽车的车厢 B坐在车内椅子上的乘客C在旁边走过的售票员 D关着的车门3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B水的温度升高,冰的温度不变C冰和水的温度都不变D
2、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4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夏天自来水管上“出汗” B吃冰棒的过程C冬天瓦上出现的霜 D冬天的早晨出现的雾5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6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水中倒影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7如图是关于字母“F ”经平面镜反射成像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8对于密度公式 的正确理解为( )A某种物质的密度 跟其质量 m 成正比B某种物质的质量 m 跟其体积 V 成正比C某种物质的密度 跟其体积 V 成反比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
3、其质量、体积无关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看到游泳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浅B教室里的同学能看到黑板上的字C湖面上映出白云的“倒影”D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10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 潭精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 风吹草低现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路灯下人的影子光的反射现象11放映幻灯时,银幕出现的画面是幻灯片上画面的(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等大倒立的实像12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
4、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13下列关于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虚像能用光屏接收到B用眼睛观察到的像一定是虚像C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能用光屏接收到D虚像的形成遵循反射的规律,实像的形成遵循折射的规律14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 )A BC D15一块冰熔化成水后( )A密度不变,质量变小 B体积不变,质量变大C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二、解答题(共 5 小题,满分 0 分)16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1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 F 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
5、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18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 30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的实像。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19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如图甲所示(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 3 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m1;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
6、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m2;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 V;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字母代号)。(3)由图可知老醋的密度是 g/cm3 /m3。20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只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 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选“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但却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如果有一块较厚的玻璃板和一块
7、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应选 的玻璃板。(2)点燃 A 蜡烛,小心地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 ;进一步观察 A、B 两只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3)移去蜡烛 B,在原处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的像,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 (填“实”或“虚”)像。(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A、保持 A、B 两只蜡烛的位置不变,多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 A 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 2)相同的操作。三、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0 分)21一个
8、容积为 2.5L 的瓶子,最多可装多少千克的水?22有一质量为 5.4 千克的铝球,体积是 3000 厘米 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的话,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铝2.710 3 千克/米 3)2018-2019 学年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八年级(上)期末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把正确答案的序号涂在答题卡上)每小 3 分共计 45 分1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B人耳能听到各种频率的声音C声音可以在真空中传播D声音不能在水中传播【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
9、要介质,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 20Hz20000Hz ,低于 20Hz 的是次声波,高于20000Hz 的是超声波,都是人耳听不到的。【解答】解:A、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该选项说法正确;B、并不是所有的声音人耳都能够听到,人耳能够听到声音的频率20Hz20000Hz,该选项说法不正确;C、声音只能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声音能够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是声学基础知识的考查,相对比较简单。2坐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中的乘客,相
10、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这辆公共汽车的车厢 B坐在车内椅子上的乘客C在旁边走过的售票员 D关着的车门【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所选的参照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是否发生了改变,如果发生改变,则物体是运动的;如果未发生变化,则物体是静止的。【解答】解:(1)坐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中的乘客,与这辆公共汽车的车厢、坐在车内椅子上的乘客、关着的车门之间没有发生位置的变化,所以相对于这辆公共汽车的车厢、坐在车内椅子上的乘客、关着的车门来说,乘客是静止的。故 ABD 不合题意。(2)乘客坐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中不动,与在旁边走过的售票员之间发生了位置的改变,所以以在旁边走过的售票
11、员为参照物,乘客是运动的。选项 C 符合题意。故选:C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参照物的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的理解和掌握,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以不同,但都是正确的结论。3将一盆冰水混合物放在阳光下,在冰逐渐熔化的过程中,正确的说法是( )A冰的温度升高,水的温度不变B水的温度升高,冰的温度不变C冰和水的温度都不变D冰和水的温度都升高【分析】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无论是冰熔化成水,还是水结成冰,在这个过程中,温度总保持熔点或凝固点不变。【解答】解: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是 0,放在阳光下会吸收热量,冰是晶体,在它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热,
12、但温度保持在熔点不变;直到熔化过程结束,全部熔化成水,温度才升高。故选:C 。【点评】解决此题要知道熔化过程需要吸热,凝固过程需要放热,冰水混合物,无论处于什么样的外部环境,温度都不改变,是 0。4下列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夏天自来水管上“出汗” B吃冰棒的过程C冬天瓦上出现的霜 D冬天的早晨出现的雾【分析】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叫做液化,由固态变成液态叫做熔化,由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做凝华。【解答】解:A、夏天,自来水管温度较低,管周围空气中温度较高的水蒸气遇到冷的水管放热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管上,好像管“出汗”了,是液化现象;B、吃冰棒时,固态的冰熔化成液态的水,是熔化现象;C、冬天瓦上的霜是
13、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强冷空气凝华成的小冰晶,是凝华现象;D、冬天早晨的雾,是晚上空气中较多的水蒸气遇冷放热液化而成的小水珠,是液化现象。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生活中物态变化的掌握,掌握物质前后的状态变化是解题的关键。5如图所示,在光屏上恰能看到清晰的像。则像的性质是(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正立缩小的虚像【分析】由图象判断物距和像距的大小,再根据凸透镜成像的条件判断像的性质。【解答】解:由图象可知物距小于像距,所以物体在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像在二倍焦距以外,此时光屏上成倒立的放大的实像。故选:A。【点评】此题也可以利用“物近像远像变大”的规律来解。
14、即物体离透镜越近,像离透镜越远,像越大。并且实像都是倒立的。6下列现象中,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是( )A水中倒影 B小孔成像 C雨后彩虹 D海市蜃楼【分析】(1)由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形成的现象较多,如日月食、影子、激光准直、小孔成像等;(2)平面镜成像是光的反射形成的。(3)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向另一种介质时,光线的传播方向一般要发生改变,这种现象称为光的折射,如雨后彩虹、海市蜃楼、潭清疑水浅等现象。【解答】解:A、水中倒影,是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不符合题意;B、小孔成像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符合题意;C、雨后彩虹是光的折射现象,不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
15、不符合题意。故选:B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和光的折射在生活中的应用,都是基础知识,比较简单。7如图是关于字母“F ”经平面镜反射成像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是关于平面镜成轴对称的,根据这一特点来判断。【解答】解:把像与物上对应的点连接,符合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应该是:连线与镜面垂直,对应点到镜面的距离相等,根据这两条判断出选项 D 符合;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像与物一定关于平面镜对称,像与物连线与镜面垂直,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大小相等,左右互换。8对于密度公式 的正确理解为( )A某种物质的密度
16、跟其质量 m 成正比B某种物质的质量 m 跟其体积 V 成正比C某种物质的密度 跟其体积 V 成反比D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与其质量、体积无关【分析】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它与物体的质量和体积无关,密度公式 只能求出物质的密度而不能决定物质的密度。【解答】解: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公式表示就是 ,该公式表达的意义是:对于同种物质而言,体积增大几倍,质量也跟着增大几倍,即质量与体积总是成正比的,所以密度与物质的质量和体积都无关。所以选项 AC 错误、BD 正确。故选:BD。【点评】正确理解密度公式时,要注意条件和每个物理量所表示的特殊含义,不能单纯的从数学的角度理解物理公式
17、中各量的关系。9下列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现象的是( )A看到游泳池中水的深度比实际浅B教室里的同学能看到黑板上的字C湖面上映出白云的“倒影”D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分析】(1)光线传播到两种介质的表面上时会发生光的反射现象,例如水面上出现岸上物体的倒影、平面镜成像、玻璃等光滑物体反光都是光的反射形成的;(2)光线在同种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或者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就会出现光的折射现象,例如水池底变浅、水中筷子变弯、海市蜃楼等都是光的折射形成的。【解答】解:A、池底的光线由水中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会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就会觉得池底变浅了,
18、本选项符合题意;B、教室里的同学之所以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因为光线在这里发生了漫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湖面上的“倒影”是由于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平面镜成像现象,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从平面镜中看到自己的像,是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属于光的反射,故本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点评】本题通过几个日常生活中的现象考查了对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的理解,考查了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要善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有关现象。10对下列几种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A“湖光映彩霞”光的反射现象B“ 潭精疑水浅”光的折射现象C“ 风吹草低现牛羊”光的直线传播D路灯下人的影子光的反射现
19、象【分析】(1)当光照射到物体界面上时,有一部分光被反射回来发生反射现象,例如:平面镜成像、水中倒影等;(2)当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的会偏折,发生折射现象,如:水变浅了等。(3)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光沿直线传播的例子有:小孔成像、影子的形成、日食和月食现象等;【解答】解:A、“湖静映彩霞”是指天上的彩霞在平静的湖面形成的像,属于平面镜成像的现象,故是光的反射现象,故该选项正确。B、“ 疑水浅”是指由于光的折射,看到水底形成的像,像的位置比物体的实际位置要浅,是光的折射现象,故该选项正确。C、“ 风吹草低现牛羊”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故该选项正确;D、路灯下人的
20、影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该选项不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光的折射现象、光的反射现象和光的直线传播的区分,需要根据不同现象的特点进行分类记忆。11放映幻灯时,银幕出现的画面是幻灯片上画面的( )A倒立放大的实像 B正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 D等大倒立的实像【分析】要掌握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并且要掌握其应用。知道当物距处于 1 倍和 2 倍焦距之间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幻灯机、投影仪都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解答】解:幻灯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当物距在 1 倍焦距和 2 倍焦距之间时,由凸透镜的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放大的实像。故选:A。【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及
21、其应用。u2f,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应用是照相机;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应用是测焦距;fu2f,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应用是投影仪;uf,不成像;uf,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应用是放大镜。12不论较近或较远的物体,对于正常人来说都能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这主要是因为( )A视网膜可以前后移动调节B眼球的前后径能随意调节C瞳孔可以缩小或放大D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分析】睫状体内有平滑肌,晶状体依靠悬韧带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内平滑肌的收缩和舒张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解答】解:视觉的形成过程是:外界物体反射来的光线,经过角膜、房水,由瞳孔进入眼球内部,再经过
22、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作用,在视网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这些感光细胞产生的神经冲动,沿着视神经传到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就形成视觉。其中晶状体的曲度可以调节,晶状体与睫状体相连,眼睛通过睫状体来调节晶状体的曲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的物体。故选:D。【点评】明确眼球的晶状体具有一定的弹性,它的曲度可以调节,从而使人能够看到远近不同的物体。13下列关于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虚像能用光屏接收到B用眼睛观察到的像一定是虚像C实像是由实际光线会聚形成的,能用光屏接收到D虚像的形成遵循反射的规律,实像的形成遵循折射的规律【分析】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而成的,虚像是实际光线反向延长线相
23、交而成,实像能在光屏上呈现出,而虚像则不能。【解答】解:A、虚像不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是实际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不可以呈现在光屏上,故 A 错误;B、实像和虚像都可以用眼睛观察到,故 B 错误。C、实像是实际光线会聚成的,可以在光屏上呈现;故 C 正确;D、反射的规律可以形成虚像,折射的规律既可以形成实像,也可以形成虚像,故 D 错误。故选:C 。【点评】掌握辨别实像和虚像的两种方法。通过小孔成像、平面镜成像、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的作图真正理解实像和虚像的成因。14如图所示,能正确反映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的是( )A BC D【分析】要解答本题需掌握:由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其质量与
24、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常量,它反映了这种物质的一种特性。【解答】解:因为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同种物质,在一定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实际上当质量(或体积)增大几倍时,其体积(或质量)也增大几倍,而比值,即单位体积的质量不改变,不能认为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它与质量和体积无关。故 ABD 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密度及其特性的了解和掌握,是一道基础题,相对比较简单。15一块冰熔化成水后( )A密度不变,质量变小 B体积不变,质量变大C体积变小,密度变小 D质量不变,密度变大【分析】冰熔化成水后后,质量不变,根据公式 mV 可知,密度变大,体积变小。【解答】解:水的密度大
25、于冰的密度,又因为质量不变,根据公式 mV 可知,体积变小,密度变大。故选 D。【点评】本题考查质量、体积和密度的关系。关键是知道本题中保持不变的是质量,因为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它不会随物质的状态、形状、位置等的改变而改变。二、解答题(共 5 小题,满分 0 分)16如图所示,一束光从水中斜射到水面,请画出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分析】过入射点做出法线,然后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和光的折射规律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解答】解:过入射点 O 做法线 ON,从而确定了入射光线位于法线的左侧,并确定了入射角的大小。然后利用光的反射规律做出对应的反射光线 OB。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所以折射
26、角大于入射角,由此可以做出对应的折射光线OC。答案如下图所示:【点评】做光路图时,要注意实线和虚线,光线要画箭头等细节,若告诉了入射角的大小,一定要标出反射角的大小。17如图所示,一束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过凸透镜的焦点 F 射向凸透镜,请在图中画出射向平面镜的入射光线和经凸透镜后的折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分析】(1)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来作;根据反射定律作出反射光线,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2)根据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作出折射光线。【解答】解:(1)过平面镜的反射点垂直镜面作
27、出法线,因为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 30,则反射角为:903060,则入射角也为 60,根据入射角等于 60在法线右侧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2)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如图所示:【点评】(1)凸透镜有三条特殊光线:过光心的光线其传播方向不变;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平行于主光轴;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通过焦点;(2)熟记反射定律的内容: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个平面内,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并会作图。18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所示,由图可知该凸透镜的焦距为 9
28、cm。(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 同一高度 上。(3)当烛焰距凸透镜 30cm 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 缩小 的实像。 照相机 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分析】(1)根据焦点的定义,利用图示的情况,即可确定焦距。(2)在实验中,为使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心,应调整烛焰、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它们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3)根据告诉的物距和测定的焦距,利用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确定成像的性质及应用。【解答】解:(1)平行光经过凸透镜折射后会聚于一点,该点就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透镜的距离叫焦距,所以该凸
29、透镜的焦距为 9cm。(2)在做实验的过程中,调整凸透镜和光屏的高度,使烛焰、凸透镜和光屏三者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是为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的中心。(3)当物距为 30cm 时,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根据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可知,此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照相机就是利用这个原理制成的。故答案为:(1)9;(2)同一高度;(3)缩小;照相机。【点评】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涉及四个方面: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成像性质;像距与焦距的关系;应用。告诉其中的一个方面可以确定另外三个方面。在此题中就是告诉了物距与焦距的关系,来确定成像性质和应用。19小永同学为了测量永春老醋的密度,进行以下实验:如图甲所示(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30、将游码移至零刻度处,然后调节 平衡螺母 ,使天平横梁平衡。(2)接下来进行以下 3 项操作:A用天平测量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m1;B将待测老醋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m2;C将烧杯中老醋的一部分倒入量筒,测出这部分老醋的体积 V;以上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B、C、A (填字母代号)。(3)由图可知老醋的密度是 1.125 g/cm3 1.125103 /m 3。【分析】(1)使用天平时,首先应将天平放在水平的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时,平衡螺母的调节遵循“左偏右调”的规律。(2)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物体的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时,视线要与液面
31、最凹处相平。在能够测量出食用油密度的前提下,实验步骤的确定应有利于减小误差。(3)已知老醋的质量和体积,利用 可以得到老醋的密度。【解答】解:(1)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之前,需要对天平进行调节。调节的方法是:先将游码移至零刻线处,然后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2)B 、由图知:烧杯和老醋的总质量 m250g+20g+10g+2.4g82.4g,C、由图知: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为 V40cm 3烧杯和剩余老醋的总质量 m120g+10g+5g+2.4g37.4g,老醋的质量 mm 2m 182.4g37.4g45g,老醋的密度 1.125g/cm 31.12510 3kg/m3。正确的实验
32、顺序应该为 B、测量烧杯和食用油的总质量;C、测量量筒中食用油的体积;A 测量烧杯和剩余食用油的质量。故答案为:(1)平衡螺母;(2)B、C、A,(3)1.125;1.12510 3。【点评】在设计实验步骤的过程中,应该预想到某一环节中可能造成误差增大的情况,能做到的情况下对实验顺序进行调整。20如图所示的是“探究平面镜成像规律”的实验;竖立的透明玻璃板下方放一把直尺,直尺与玻璃板垂直;两只相同的蜡烛 A、B 竖立与玻璃板两侧的直尺上,以 A 蜡烛为成像物体。(1)为便于观察,该实验最好在 较黑暗 (选“较明亮”或“较黑暗”)环境中进行;此外,采用透明玻璃板代替平面镜,虽然成像不如平面镜清晰,
33、但却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 B 蜡烛 ,巧妙地解决了确定像的位置和大小的问题,如果有一块较厚的玻璃板和一块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应选 较薄 的玻璃板。(2)点燃 A 蜡烛,小心地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 相等 ;进一步观察 A、B 两只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 相等 。(3)移去蜡烛 B,在原处放一个光屏,光屏上 不能 (填“能”或“不能”)显示蜡烛的像,说明物体在平面镜中成的是 虚 (填“实”或“虚”)像。(4)为证实上述有关成像特点是否可靠,你认为采取下列哪一项操作 B A、保持 A、B 两只蜡烛的位置不变,多
34、次改变玻璃板的位置进行观察;B、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 A 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 2)相同的操作。【分析】(1)当实验环境光线较暗时,实验现象会更加明显;透明的玻璃板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 B 能否与 A 的像完全重合;从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成两次像这一角度去考虑选择什么样的玻璃板做实验比较合适;(2)实验现象表明,像与物的大小相同,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3)平面镜成的是虚像,而光屏只能接受实像,不能接受虚像。(4)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解答】解:(1)因蜡烛是点燃的,适合在较黑暗的环境下才可看清蜡烛的像,所以该
35、实验最好在较黑暗环境中进行;透明的玻璃板能在观察到 A 蜡烛像的同时,也能观察到蜡烛 B 能否与 A 的像完全重合,同时解决了位置和大小两个问题;因为厚玻璃板的两个面都可以当作反射面,成两次像,难以确定像的位置,影响到实验效果,如果有一块较厚的玻璃板和一块较薄的玻璃板,实验时应选较薄的玻璃板做实验比较合适;(2)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像与物体的大小,像距和物距相等,所以点燃 A 蜡烛,小心地移动 B 蜡烛,直到与 A 蜡烛的像重合为止,这时发现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进一步观察 A、B 两只蜡烛在直尺上的位置发现,像和物到玻璃板的距离相等。(3)光屏只能接受实像,不能接受虚像。平面镜成的是虚像,
36、所以光屏上不能显示蜡烛的像。(4)一次实验不具备代表性,应采取同样的实验方案多做几次,才能保证结论的正确。所以应保持玻璃板位置不变,多次改变 A 蜡烛的位置,进行与上述(2)相同的操作。故答案为:(1)较黑暗,B 蜡烛,较薄;(2)相等,相等;(3)不能,虚;(4)B 。【点评】考查学生动手操作实验的能力,并能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得出正确结论。三、解答题(共 2 小题,满分 0 分)21一个容积为 2.5L 的瓶子,最多可装多少千克的水?【分析】已知瓶的容积(装满水水的体积)和水的密度,利用公式 mV 即可求出最多能装水的质量。【解答】解:瓶子装满水水的体积:V 水 V 容 2.5L2.510
37、 3 m3,由 得塑料瓶最多装水的质量:m 水 水 V 水 110 3kg/m32.5103 m32.5kg;答:用它装水,最多装 2.5kg。【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密度的计算公式,常见题目。22有一质量为 5.4 千克的铝球,体积是 3000 厘米 3,试求这个铝球是实心还是空心?如果是空心的话,空心部分灌满水,则球的总质量是多大?( 铝2.710 3 千克/米 3)【分析】(1)根据密度公式变形 求出实际铝的体积,再与铝球的实际体积(3000cm 3)相比较,如果相等,则是实心的,如果铝的体积小于球的体积,则是空心的;(2)用铝球的实际体积减去铝的体积就是空心部分的体积;根据密度公式求出空心
38、部分水的质量,再加上铝球的质量即为注满水后铝球的总质量。【解答】解:(1)根据 可得,质量为 5.4kg 铝球中铝的体积为:V 铝 2000cm 3V 球 ,所以此球是空心的;(2)空心部分的体积:V 空 V 球 V 铝 3000cm 32000cm 31000cm 3;空心部分注满水时,水的质量:m 水 水 V 空 1.0g/cm 31000cm31000g,则注满水后铝球的总质量:m 总 m 水 +m 铝 1000g+5400g6400g6.4kg。答:这个铝球是空心的;若在空心部分注满水,其总质量是 6.4kg。【点评】本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对密度公式的灵活运用,注意题中隐含的条件,空心部分体积即为注满水时水的体积,还要注意计算时单位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