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湘名校教育联盟 2018 级高一年级模块检测语文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美好生活”是一种生活,要正确理解“美好生活” ,首先需要正确理解“生活” 。一般来说,生活是人从生到死的生命历程,是人生存发展的整个过程,既指人当下的生活,也包括人整个一生的全部生活。因此,生活即人生,美好生活既指当下生活美好,也指一辈子生活美好,即美好人生。这就是中国古典“五福”幸福观所表达的意思。人的生活受家庭、社会等外在条件影响和制约,但其状况更直接取决于生活者自己的主观条件。影响生活状况的主观条件包括许多方面,而其集中体现就是人格。人格是一个人人性禀赋、环境影响和个人修为等因素
2、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它是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的标志,也是一个人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人生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因此,人格对于一个人、对于一个人生活得好坏来说至关重要。有好的人格才会有好的作为,有好的作为才有高品格的生活,而这种高品格的生活才是真正意义的美好生活。人格由观念、知识、能力、品质等主要个性心理特征构成,表现为一个人具有一致性、稳定性的总体个性特征和完整精神面貌。人格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环境、教育、个人修为等因素交互作用的产物,是人性现实化的结果。人格是判断一个人及其生活的内在根据,而判断的标准则是人格对人性实现的程度。人性包括人谋求存在、生存、生存得好、生存得更
3、好的各种潜在规定性,是由这些潜在规定性构成的复杂而统一的整体,而谋求存在得更好则是人性的根本规定性,即人的本性。人的本性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不同个人身上体现为各种不尽相同的潜质。由这些潜质构成的整体就是具体的人性。人性隐含着人生的各种可能性,是人生复杂结构的深层结构。人性虽然是潜在的,但可以现实化为人格,并通过人格见之于人生。人格的形成意味着人的成熟,人格的发挥则是人的生活,而人格本身是人性的现实化。因此,人的生命过程实际上有三个层次:作为人整个现实生命过程的人生,作为个人综合规定性的人格,以及现实化为人格的人性。人生人格人性,这是人从表层到深层的结构,三者相互关联、相互制约。在这个结构中,
4、人格是关键性因素。动物生存的模式是需要行为满足,而在人这里,在需要与行为之间增加了人格这个十分复杂的环节,并在满足之后还增加了一个享受的环节。因而人生存的模式就成为需要人格行为满足享受。人格的形成不仅表明人成为完全意义上的人,也表明人具有了人的根本规定性(自为性)和本质规定性(社会性) 。人格这个层次的逐渐形成体现了人类的进化过程,它是文明进化的积极结果,有利于人更好地生存发展。人格是人性与人生之间的枢纽,经过这一枢纽,人性得以实现的人生才有可能变得丰富而深沉、优美而崇高,并具有一贯性。(摘编自江畅人民美好生活的个人创造之维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 人们的生活状
5、况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影响,其中人性是人的生活高度、生活水平的关键性因素。B. 人性禀赋、环境影响、个人修为等因素静态叠加构成了人格,人格也是影响一个人生活状况的客观条件。C. 人性具有隐蔽性,隐含着人生的各种可能性,它必须现实化为人格,并通过人格见之于人生。D. 人性是人生复杂结构的深层结构,人性与人生间的枢纽是人格,人格的形成表明人具有社会性。2. 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首段从“美好生活”切人,由生活谈及人生,明确表达了美好生活即美好人生的观点。B. 文章对人格、人性进行重点论述,既有含义、特征的阐释,又表达了两者间任意转换的关系。C. 文章阐释了人生、人格、人性三
6、者之间的复杂关系,这三者由表及里,相互联系和相互制约。D. 文章论证方法有道理论证和对比论证。人与动物生存模式的对比,突出了人的独特生存模式。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人能走多远,人生的境界能达到多高,人性禀赋、环境影响、个人修为是可以诠释这些问题的。B. 人的本性是人性的根本规定性,如果时代、地域、个体不同,那么人的本性会有不同的潜质。C. 好人格,好修为,是实现真正意义上美好生活的必要条件,能让人生变得丰富深沉、优美崇高。D. 人格虽然是后天形成的,但它的逐渐形成体现着人类的文明进化过程,可使人生变得丰富而深沉、优美而崇高。【答案】1. D 2. B 3. D【解析】
7、【分析】【1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首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寻找细微的差别。A 项,张冠李戴,错在“人性是人的生活高度、生活水平的关键性因素” 。原文, “人格是一个人人性禀赋、环境影响和个人修为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它是一个人是什么样的人的标志,也是一个人会过什么样的生活、人生会达到什么样的高度或水平的决定性因素。 ”所以,应该将“人性”改为“人格” 。B 项,曲解文意,错在“人性禀
8、赋、环境影响、个人修为等因素静态叠加构成了人格” 。原文, “影响生活状况的主观条件包括许多方面,而其集中体现就是人格。人格是一个人人性禀赋、环境影响和个人修为等因素交互作用所达到的人生境界” ,所以,人格是这些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而非这些因素“静态叠加构成” 。C 项,把可能性说成绝对化,错在“必须现实化为人格” 。原文为“可以现实化为人格” ,这里用“必须”绝对化。故选 D。【2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B 项,曲解文意, “两者
9、间任意转换的关系”理解错误,文中并未表达“任意转换”的意思。故选 B。【3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理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D 项,曲解文意,错在“人格的逐渐形成体现着人类的文明进化过程,可使人生变得丰富而深沉、优美而崇高。 ”从原文“人性得以实现的人生才有可能变得丰富而深沉、优美而崇高”可看出“让人生变得美好幸福”的条件是“人性得以实现” 。故选 D。【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的题目,题干的表述一般为“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或者“正确的一项”
10、 ,错误设置一般为答非所问、混淆范围,强拉因果、曲解文意,偷换概念、无中生有等,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答题时注意阅读题干,找准区位,然后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涉及的内容一般范围比较大,所以把握全文主要内容是筛选和整合的基础。具体来说,要探究文章的观点,把握作者在文中体现的态度,筛选出文中使用的论据等。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个整体把握,筛选和整合信息时才会心中有数。把握题干,确定答题区间。将选项信息与原文语句内容进行对应比较。选项信息的语言与原文语句内容在表述上有一定区别,命题者常通过改变叙述的方式来设置一些干扰项,解答时要认真核对,找出符合题干的选项。文
11、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草堂诗魂细雨蒙蒙,落叶飘飘。当我来时,又是茅屋为秋风所破的季节。老天像有意在营造一份思古幽情,像有意让人来品味一种人生意蕴文章憎命达!茅屋而草堂,草堂而杜甫草堂,这绝代诗圣生命的一大栖息处,这和着一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一个伟大灵魂沉吟的处所杜甫草堂,早已成了成都的杜甫草堂公园。草堂公园由大廨、诗史堂、工部祠和柴门等景观组成,给成都人一个清幽的休息场所,也给远方慕名而来的游客以精神的慰藉。设施是对过往的纪念,也是对现在的经营。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观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 “千秋万岁名
12、,寂寞身后事” ,读清人顾复初的“异代不同时,问如此江山,龙盘虎卧几诗客;先生亦流寓,有长留天地,月白风清一草堂”那副对联,更让人嘘唏不已。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杜甫在世时命运的反差也太大了。然而,又让人坚信只要确实灿烂过,也就注定会占有辉煌。草堂足供观赏,甬道曲折,尽可徜徉,更何况又是细雨迷蒙,黄叶铺地!草堂,草堂,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从开元到天宝, 壮游 三吏 三别 北征 秋兴八首 ,直到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舍此,我们又何以了然在一个大起大落的时代里,有一个愈老大愈清瘦愈苦寒的杜工部!这些是
13、不必说的。但仅仅如此,就远不能了然杜甫诗歌抑郁沉雄的内在生命力,也远不能了然士人的用世之志与命运悲剧。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中华传统,士人总有一份天下之志、用世之心,更何况出身于奉儒守官世家的杜甫!杜甫曾抒写人生抱负:“甫昔少年日,早充观国宾” , “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他希望一出山就占据要津,而且充满理想色彩要让君王赶上传说中的尧舜,要使全国民风淳朴敦厚。志莫大焉!然而,命运总是跟人开玩笑,历史也总在捉弄志士仁人。由开元而天宝,张九龄罢相,李林甫上台,唐王朝也已今非昔比,贤能之人想说什么做
14、什么都已不可能了。这是国家的不幸,时代的不幸,也注定了杜甫一生宏图大志的落空。肃宗即位后,杜甫表面上拥有一官半职,比如左拾遗、工部员外郎,而实际上却难有作为,薪俸也不足以养家。离开中原后,其行迹大略是同谷锦城夔州潭州,生命也如一片黄叶飘到了尽头。他的诗作却从此更加如长河激浪,深潭照物,映现出一代河山的风云、生灵的状貌。它们如钟,如鼓,回响在中华历史的长空。杜甫的命运就这样确定了,杜甫的历史角色及其创作成就也就这样确定了。这时我们再吟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就会发现,个人的遭际,在诗圣眼中已不算什么了,此时他所想的只是“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苦寒到此已极矣,而忧患、仁慈至此亦
15、已极矣!杜甫之胸怀,杜甫之心地足以光照日月!“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或者说经邦济世,要的不就是这种德与才么?但是,风雨飘摇中的唐王朝抛弃了杜甫,而历史却于风雨飘摇中造就了另一个杜甫。这究竟是杜甫的不幸,还是杜甫的幸运呢?历史总是把一份生命的朴素,让人咀嚼得百味丛生。流连一番,天色已晚,该走了。细雨依然。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 文章以写景和交代游踪开始,接着点明主旨,然后分别从草堂引发的观感、杜甫人生艺术道路两个方面展开叙述,最后以写景和交代游踪作结。B. 第三段借用顾复初的对联抒发作者参观杜甫草堂的感慨,择取杜甫著名诗句阐述诗人的理想与情怀,引用
16、贴切,增强了文章的表现力。C. 文章通过详细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诗句,鲜明地揭示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时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D. 文章列举了杜甫的许多著名诗篇,来说明一代诗圣杜甫诗歌写作的巨大成就,从而说明“文章”和“命达”之间的关系。5. 三、四段所说的“草堂的文化意义”与“此时此际的草堂在诉说什么呢”分别指什么?除了杜甫,请你再举出一个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上具有悖反的例子,并简要分析。6. 这篇文章运用了对比手法揭示创作意图。请概括出四组对比并分析其表达效果。【答案】4. C 5. 杜甫艺术生命的凝结处,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一段历史的观象台。一代诗史再
17、现了一个时代,杜甫的苦寒人生,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 6. (1)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杜甫的宏图大志与现实遭遇的对比,杜甫人生低谷与创作高峰的对比,杜甫不计个人遭际与心忧天下的对比。 (2)通过多方面的对比,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解析】【4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对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综合赏析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判断正误,题中 A 项考核文章的内容,BCD 项考核手法,其中 C 项,概括不准。文章的确揭示
18、了杜甫在风雨飘摇的朝代,不顾个人生活的苦寒,关注国事,心忧苍生的伟大胸怀,但是,这不是通过分析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来表达的,而是通过层层对比来表达的。【5 题详解】试题分析:这是一道概括文章的内容的题目,注意根据文章的上下文中的重点句子和词语概括,可根据文中的句子“只是草堂,作为一个诗人艺术生命的凝结处,作为中国文学史的一个纠结点,作为一段历史的现象台,太有特点了,情绪也太浓重了” “一代诗史再现了一个时代,仅这些就足以彪炳青史了。这是杜甫的不朽,这是杜甫的辉煌,这也是杜甫的价值所在” “这正是文章憎命达的命意所在,是其深层的人生意蕴所在,也是中国历史上人才的成就与命运的二律悖反”概括。点睛:情节
19、概括往往概括物象的特征,事情的经过、原因,作者的观点态度、情感等,注意锁定文章的区位,提取文中的关键词语,尤其注意文章各段的段首和段尾的句子以及表达方式变换的句子。【6 题详解】试题分析:此题考核分析文章的艺术魅力(细节描写及其作用)的能力。答题时首先要明确分析的重点,然后答出艺术效果。此题分析的重点是对比的手法,注意找到对比的对象,然后分析效果,如“昔日茅屋与今日杜甫草堂公园的对比” “杜甫生前困顿落寞与身后巨大声誉的对比” “杜甫的苦寒人生与辉煌创作成就的对比” ,效果为“层层深入,使文章憎命达的内涵更加丰富,内容表现更加集中” 。二、古代诗文阅读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20、甲】劝学荀子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鞣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21、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乙】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媵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 诗日:“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注媵(tng)蛇:古代传说中的一种能飞的神蛇。鼯(sh)鼠:原作“梧鼠” ,据大戴礼记劝学改。鼯鼠能飞但不能飞上屋面,能爬树但不能爬到树梢,能游泳但不能渡过山谷,能挖洞但不能藏身,能奔跑但不能追过人,所以说它“五技而穷” 。“尸鸠在桑”六句:引诗见诗
22、经曹风鸬鸠 。仪,通“义” 。7. 下列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金就砺则利 就:接近,靠近。B. 而闻者彰 彰:显现。C.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泳。D. 心如结兮 结:结聚不散开。8. 下列例句中的“而”字与哪个选项中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 例句:而青于蓝A.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B.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C. 而神明白得 D. 目不能两视而明9.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B.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C.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D. 是故无冥冥之志
23、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10. 下列对甲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 荀子所讲的“学” ,不仅指学习各种文化知识,还包括加强思想品德修养。B. 文章启示我们,说理并不排除生动性,方法之一就是运用比喻论证。C. 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同时也需要后天的努力。D. 本文的论点是“学不可以已” ,是从学习的意义、作用、方法和态度等三个方面来论述的。11. 翻译下面的句子。(1)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2)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答案】7. B 8. D 9. B 10. C 11. (1)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
24、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2)在歧路上行走的人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被双方宽容。【解析】【7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意思和用法的把握。考生应把选项中的句子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B 项, “而闻者彰”是意思是但是听到的人感到非常清楚。 “彰”的意思是“明显,显著。 ”此处指非常清楚。故选 B。【8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例句中的而字与哪个选项中的而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意思和用法。首先要掌握“而”的所有意义和用法,然后把选项中的句子
25、代入文中,结合上下文的语境推测意思和用法的正误。例句中“而”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 “却” 。A 项, “而” ,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或“而且” 。B 项,“而” ,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可译为“又”等。或表示递进关系。可译为“并且”C 项,表示因果关系,可译为“因而” 。D 项, “而” ,表示转折关系。可译为“但是” 、 “却” 。故选 D。【9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的能力。通读全文,首先找出人名、地名、事物名、朝代名等。因为名词常在句中作主语或宾语。注意主语常省略。其次找动词,动词通常作谓
26、语。借助句子成份,关键是抓住动词,以动词为中心,找前后结构关系,确定主干,从而断开句子。此外,文言虚词和特殊句式对文言文句读有很大的辅助作用。断句题还可以抓住一定不能断开的地方,用排除法做题。比如本题, “是故”是固定用法,其意思是“所以”的意思。 “是故”之间不能停顿,排除 A、C 项。 “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是句式对称,所以应在这两句之间停顿。排除 D 项。断句后疏通语意:所以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故选 B。【10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下列对甲文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本题考查
27、学生归纳内容要点,概括文章中心意思,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C 项, “荀子认为,对学来讲,人的先天条件是决定因素”错误,他宣扬的观点是先天不足后天补齐,可以借助外物。故选 C。【11 题详解】试题分析:题干是“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本题考查文言句子翻译能力。此类题目在翻译时首先要找出关键字或句式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除一些带有比喻性的词语然后再整体翻译,并按现
28、代汉语的规范,达到词达句顺。文言文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注意特殊句式和虚词,把握语境推断。第一句关键点:“之”:助词,提前宾语,不译;“爪牙之利,筋骨之强”:“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 ;“黄泉”:“地下的泉水” ;“用”:“因为” , “一”:“专一” 。第二句关键点:“行衢道”:“(在)歧路上行走” ;“事”:“侍奉” ;“容”:“被宽容” 。【点睛】解答概括归纳文章内容要点题的方法是:抓住题干,读全读准。在阅读题目时,须读全、读准题干,切忌走马观花。所谓读全,就是对题干中的所有要求要一个不漏、原原本本地分析。所谓读准,就是要准确地把握题干所提的要求,看清是选对的还是
29、选错的,是概括内容还是分析观点。只有对题干作全面、准确的分析理解,才能准确地答题。放回原文,查对正误。特别是在时间、地点、官职,人物的行为、实效方面,还有细节方面容易出题,应仔细查对原文的词句,特别是细节处,全面理解,综合分析,两者间的差别正是把握全文的关键所在。对似是而非处,要有借题解文的意识。参考译文:【甲】劝学荀子君子说:学习是不可以停止的。靛青是从蓝草里提取的,可是比蓝草的颜色更深;冰是水凝结而成的,却比水还要寒冷。木材直得符合拉直的墨线,用煣的工艺把它制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的标准了。即使又被风吹日晒而干枯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是因为经过加工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用墨线量过
30、再经辅具加工就能取直,刀剑在磨刀石上磨过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达而且行为没有过失了。我曾经整天思索,却不如片刻学到的知识多;我曾经踮起脚远望,却不如登到高处看得广阔。登到高处招手,胳膊没有加长,可是别人在远处也能看见;顺着风呼叫,声音没有变得洪亮,可是听的人在远处也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江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有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从这里兴起;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从这儿产生;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道德,精神得到提升,圣人的心境由此具备
31、。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连走十天,它的成功在于不停止。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朽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喝到地下的泉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藏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乙】所以没有潜心钻研的精神,就不会有洞察一切的聪明;没有默默无闻的工作,就不会有显赫卓著的功绩。徘徊于歧路的人到不了目的地,同时侍奉两个君主的人不能被双方所接受。眼睛不能同时看两个东西
32、而全都看清楚,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全都听明白。螣蛇没有脚却能飞行,鼫鼠有五种技能却陷于困境。 诗云:“布谷鸟住在桑树上,七只小鸟它喂养。那些善人君子啊,坚持道义一个样。坚持道义真专一,思想就像打了结。 ”所以君子学习时总是把精神集中在一点上。古代诗歌阅读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小题。九日 杜甫重阳独酌杯中酒,抱病起登江上台。竹叶 于人既无分,菊花从此不须开。殊方日落玄猿哭,旧国霜前白雁来。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注:此诗是大历二年(767 年)作者流寓夔州时所作 竹叶在这里指竹叶青酒。12. 下面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首联紧扣题目,表现了诗人浓烈的生活情趣:诗人客居夔州
33、,重阳到来,一时兴致勃发,抱病登台,独酌杯酒,欣赏九月秋色。B. 菊花是眼前之景,竹叶却并非真物。艰难困苦的生活遭遇,加上因病不能饮酒,诗人索性希望菊花从此不必开放。颔联凸显了强烈的主观情绪:诗人偏爱饮酒远胜赏菊。C. 颈联借景抒情,用他乡和故园的物候做对比,很自然地透露了诗人内心的隐秘,原来他对酒停杯,对花辍赏,并不只是因为抱病,更是因为乡愁撩人!D. 这首诗的语言自然流畅,苍劲有力,写景叙事和诗人的忧思紧密结合,颇能显示出杜甫流寓夔州时期七律诗的悲壮风格。13. 这首诗饱含了作者哪些丰富的情感?请做具体赏析。【答案】12. B 13. 对漂泊异地,年老多病,艰难生活的感伤。诗人重阳登高,因
34、病不能饮酒,也无心赏菊;一家人寓居夔州,生活无着,不由得黯然神伤。思念故乡,忆想亲人的情怀。听着黑猿的哀啼,看白雁南来,适逢重阳佳节,一家人流落至此,诗人心中油然而生对故乡的思念,对因战争而音信茫然的弟妹的惦念。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诗人身遭战乱,衰老多病,战争像逼命似地接连发生,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衰亡,伤时忧国之情强烈萌生。【解析】【12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此类试题解答时,首先要认真研读诗歌内容,然后仔细辨识选项中是否有对诗歌的解读的错误。诗歌鉴赏的选择题对整个诗歌的综合理解和分析,即考核诗句的含义、诗句的手法还考核诗歌的情感,注意结合诗歌的内
35、容进行分析。B 项, “诗人偏爱饮酒远胜赏菊” ,没有依据,酒和菊都是作者难以割舍之爱,它们在诗中起到衬托作者内心悲苦的作用。故选 B。【13 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时,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歌的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字词语进行分析。分析的时候借助“抱病” “菊花从此不须开” “弟妹萧条各何” “干戈衰谢”等表达思亲怀乡的愁思。由因病戒酒,对花发慨,黑猿哀啼,白雁南来,引出思念故乡,忆想弟妹的情。遭逢战乱,衰老催人的感伤。 “干戈”象逼命似的接连发生,岁月不停地催人走向死。忧国忧民的情怀。对造成生活悲剧的根源“干戈” ,发泄出更
36、多的不满情绪。这正是诗人伤时忧国的思想感情的直接流露。【点睛】对于诗歌情感题,一般的考查方向有二,一是考查情感的体现方式,二是考查情感的内容。一般答题的时候,尽量两者都涉及。对于情感的把握,可以从题材入手,同一类题材往往都表达这类似的情感;可以从抒情议论的句子入手,这些句子是直接表达思想感情的地方;可以从作者和创作背景入手,做到知人论世;可以从题目入手,题目往往交代了诗歌的主要内容,创作的缘由和主要表现的思想感情;可以从景物形象入手,景物形象衬托或烘托诗人的情感或借景抒情;可以从用典入手,典故是将历史和现实对照,含蓄的表达自己的观点、态度和情感。故考生在答题的时候,应先借助题干明确考查的是哪个
37、方面的内容,有无暗示。名篇名句默写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李白蜀道难中“_,_” 两句从声响角度写激流奔腾、石块冲击山崖的情景。(2)杜甫登高中“_,_” 两句是局部近景,由高到低,写诗人所见所闻,渲染秋江景物特点。(3)_,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李白蜀道难 )(4)_,此时无声胜有声。 (白居易琵琶行 )(5)此情可待成追忆,_。 (李商隐锦瑟 )(6)_,独留青冢向黄昏。 (杜甫咏怀古迹(其三) )(7)谨庠序之教,_,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孟子寡人之于国也)(8)寒衣处处催刀尺,_。 (杜甫秋兴八首(其一) )【答案】 (1). 飞湍瀑流争喧豗 (2). 砯崖转石万
38、壑雷 (3). 风急天高猿啸哀 (4). 渚清沙白鸟飞回 (5). 剑阁峥嵘而崔嵬 (6). 别有幽愁暗恨生 (7). 只是当时已惘然 (8). 一去紫台连朔漠 (9). 申之以孝悌之义 (10). 白帝城高急暮砧【解析】【详解】试题分析: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湍” “喧豗” “砯崖”“壑” “急” “啸” “渚” “清” “剑” “峥嵘” “
39、崔嵬” “幽” “生” “惘” “朔漠” “悌” “砧” ,理解字义去记忆。【点睛】考查常见的名篇名句默写常常分为三类:识记式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其中识记式默写考查字形默写,情景式默写(理解性默写)主要考查在语境中的具体运用,具有一定难度,理解和记忆同时考查。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名句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另外,较长的句子不能掉字。三、语言文字运用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世界的确不总像童话那样美好,生活中难免会遇到坎坷,于是身边就会有人整天整天地抱怨命运的不公平
40、,愤恨别人功成名就,哀叹自己 。日复一日地哀叹,年复一年地挣扎,仿佛这世上一切的悲苦磨难与挫折都落到了自己头上。可是,真是如此吗?近一年来, 朗读者在电视节目中 ,董卿也因她不凡的谈吐赢得人们的阵阵掌声。气质优雅,才具千钧的董卿受众人所知,但她在失败后的数次埋头努力却少有人知。试问,如果没有沉心静气的广泛阅读,优雅的谈吐从何而来?如果没有艰难苦涩的治学经历,坚韧的品行怎能拥有?如果没有后台对自己能力的精心打磨,舞台聚光灯下怎会出现这样一位 、气度不凡、光彩照人的才女?( ),像她这样曾经为自己的未来做出常人难以想象的努力的人,光环与掌声都是她应该得到的。英格兰有句古谚语:成功的人把拳头握在心里
41、,只待时间到后出击。只有在困境抑或失意中咬牙坚持, ,方可在残酷的时代中获得历练,破茧成蝶。终有一日,你会厚积薄发,挣脱厚重的茧壳,羽化成蝶。15. 依次填人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碌碌终生 脱颖而出 满腹经纶 藏器待时B. 碌碌无为 脱颖而出 学富五车 相机而动C. 碌碌无为 遥遥领先 满腹经纶 藏器待时D. 碌碌终生 遥遥领先 学富五车 相机而动16.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气质优雅,才具千钧的董卿为众人所知,但她在数次失败后的埋头努力却少有人知。B. 气质优雅,才具千钧的董卿为众人所知,但她在失败后的数次埋头努力却少有人知。C. 她气质优雅,
42、才具千钧,但她在数次失败后的埋头努力却少有人知。D. 她气质优雅,才具千钧,但她埋头努力后的数次失败却少有人知。17. 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A. 她在长时间的积累沉淀中获得了一切荣耀B. 一切的荣耀,都是她在长时间的积累沉淀中获得的C. 一切的荣耀,都是她在积累沉淀中长时间获得的D. 她长时间在积累沉淀中获得了一切荣耀【答案】15. C 16. A 17. B【解析】【15 题详解】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然后把握成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境辨析正误。 “碌碌无为” ,碌碌:平庸的样子,平平庸庸,无所作为。 “碌碌终生” ,碌
43、碌:平庸,终身:一辈子,一辈子庸庸碌碌,没有成就。第一处,根据文段情境,文章没有讲到终身,故应使用“碌碌无为” 。 “脱颖而出” ,比喻人的本领全部露出。 “遥遥领先” ,指远远地走在最前面(多指成绩) 。第二处,是说朗读者在电视节目中处在前列,使用“遥遥领先”更为恰当。 “学富五车” ,五车:指五车书。形容读书多,学识丰富。 “满腹经纶” ,经纶:整理丝缕,引伸为人的才学、本领,形容人极有才干和智谋。 二者都形容很有学问。但“满腹经纶”还强调很有才能;“学富五车”仅用于强调读书多。第三处,此处主要强调董卿有才能,使用“满腹经纶”更好。 “藏器待时” ,器:用具,引伸为才能。比喻怀才以等待施展
44、的时机。 “相机而动”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第四处,主要情调在困境抑或失意中咬牙坚持等待施展的时机,使用“藏器待时”更好。故选 C 项。【16 题详解】本题考查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浏览划线句,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 “气质优雅,才具千钧的董卿受众人所知,但她在失败后的数次埋头努力却少有人知” ,该句有两个问题,一是搭配不当, “受所知”不搭配,应为“为所知” ;二是语序不当, “数次”应是修饰“失败” ,应改为“在数次失败后的” 。B 项, “在失败后的数次”语序不当,“数次”形容“失败” 。C
45、 项和 D 项没有突出“董卿为众人所知” 。故选 A 项。【17 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的连贯性。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明确设题的形式,如本题是从文中抽出一句话让考生进行选择,考生要把握前后的语境,明确主语的一致性,明确句式的对称性,明确前后内容的照应。本题中,括号前面的内容强调了她付出的努力,后面的内容强调了光环与掌声,所以,应该强调“一切荣耀” ,即应从“一切荣耀”的角度来说,这就排除 A 项和 D 项,C 项, “在积累沉淀中长时间获得的”语序不当,应为“在长时间的积累沉淀中获得的” 。故选 B 项。【点睛】对于词语题,第一要辨析词义,包括词语的语义侧重点、词语的词义轻重、词义范围的
46、大小等。切忌望文生义。第二,辨析感情。第三,辨析用法。包括搭配习惯、语法功能、使用对象等方面。解答词语题,第一、逐字解释词语,把握大意;第二、注意词语潜在的感情色彩和语体色彩;第三、要注意词语使用范围,搭配的对象;第四、弄清所用词语的前后语境,尽可能找出句中相关联的信息;第五、从修饰与被修饰关系上分析,看修饰成分跟中心词之间是否存在前后语义矛盾或者前后语义重复的现象。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
47、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此题属于语言表达连贯的语句复位题,既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也考查选用句式的能力。语句复位题指根据所提供的语境,选择与语境最相符、与上下文衔接最连贯的一句话。语句复位题一般是定位选句,大多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做好语句复位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察:话题是否统一。要注意陈述主体、陈述内容、叙述的角度要保持一致;前后是否勾连。要关注形成句群或复句的各分句之间
48、存在的顺承、因果、假设、并列等关系,做到思路清晰,层次合理;事理是否相承。既要注意注意逻辑关系,如因果、条件、并列、递进、总分、先后、大小、多寡、快慢、轻重、难易、表里等的思维顺序,又要注意符合生活的事理;意境是否协调。要注意画面、情调、风格的和谐统一。或阴沉凄凉,或欢乐热烈,或简洁明快,或隐晦曲折等,文段中所体现的情感意蕴,同其中的物象要高度契合统一;句式是否一 致。如句子的结构、关联词的搭配等,所选的句子要和语段信息前后照应,表意上形成一个完美的整体;音节是否和谐。要考虑语句前后句子的字数、音节、句式、平仄等。18.下列课内加点的字,字音错得最多的一项是A. 朱拓 t 巷道 hng 罥烟 jun 攮进 nngB. 蹩脚 bi 咀嚼 jio 监生 jin 吮血 shnC. 新正 zhng 攥住 zun 间或 jin 千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