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10 ,大小:2.43MB ,
资源ID:67201      下载积分:10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6720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版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创新讲义(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版人教版历史必修2:第15课《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创新讲义(含答案)

1、第 15 课 交通和通讯工具的进步学习目标 1.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表现。2分析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进步的原因。3认识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进步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一、铁路与公路时期 铁路 公路发展状况民国时期陆续修建了一些公路,但发展受到很大限制新中国成立前19 世纪 70 年代,外国商人擅自修筑了淞沪铁路,不久就被拆除19 世纪 80 年代初,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辛亥革命前夕,中国已建成多条铁路,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0 世纪上半叶,中国铁路建设进展缓慢原因政治腐败、民生凋敝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先后建成宝成、兰

2、新等铁路到“九五”期末,中国的铁路运营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在不断改进机车和对铁路进行技术改造的基础上,1997 年以来全国铁路实现了几次大提速,大大提高了运行效率全国建立起比较密集的公路网,在黄河、长江等江河上架设了许多公路大桥,包括青藏高原在内的许多偏远闭塞的山区也通了汽车二、水运与航空1水运(1)新中国成立前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纷纷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19 世纪 70 年代初期,洋务派创办轮船招商局,打破了列强在中国的垄断局面。各大口岸相继涌现出一批轮船公司,推动了中国水上交通业的近代化进程。(2)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后,由国家统一管理的轮船运输业,获得较

3、快发展。20 世纪 90 年代以后,由于铁路、公路和民航事业的快速发展,轮船运输业受到一定影响。2航空(1)新中国成立前1909 年,冯如制成中国第一架飞机,标志着中国航空事业的开始。1920 年,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国民航拉开了序幕。(2)新中国成立后新中国成立初期,民航发展有限。改革开放以后,乘飞机出行的人越来越多,航线和航班不断增加,中国已成为世界民航大国。三通讯工具的变迁1新中国成立前发展概况有线电报19 世纪 70 年代,丹麦的电报公司把电报线架设到上海1877 年,福建巡抚在台湾主持架设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此后,逐渐形成了四通八达的电讯网络。不过,当时有线电报主要用于军事电报无

4、线电报20 世纪初,上海崇明设立无线电报局后来,无线电台在各地陆续开设,主要用于官商通报电话 19 世纪 80 年代,外国开始在上海设立电话公司2.新中国成立后(1)发展概况新中国成立后,逐渐形成全国电讯网络。改革开放后,电讯产业快速发展。到 2003 年末,中国拥有的固定电话和移动电话数量跃居世界第一位,互联网也进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2)影响使信息的传递变得快捷和简便。深刻地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思考 近代中国铁路事业不能长足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提示:从根本上说是由近代中国的社会环境决定的,主要是受西方列强的压制。中国近代的民族化铁路缺乏资金、技术,重工业不发达。守旧、传统的思想观

5、念的阻碍。长期的社会动乱,使得民不聊生,铁路建设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点拨 近代与现代中国铁路建设的一个最大不同点就是铁路主权问题。近代铁路主权被列强控制,以便于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现代中国的铁路主权掌握在人民政府手中,便于发展地区经济和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点拨 中国近代水运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1872 年轮船招商局的建立,标志中国新式航运业的诞生。点拨 中国近代交通运输业发展的负面影响(1)交通工具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状况。(2)由于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都由外国控制,便利了外国的经济、政治侵略。阐释 近代交通工具的更新表现出的特点(1)传统的代步工具轿子、马车逐渐被新式交通

6、工具人力车、三轮车、自行车取代。(2)由机械动力牵引的火车、汽车、电车日趋重要。(3)交通工具的更新在城市中比较显著。思考 19 世纪末,对中国刚兴起的通讯事业有人赋诗曰:“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 ”诗中所赞是什么通讯工具?通讯工具的发展有何作用?提示:电话。促进信息的交流与传递,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有利于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点拨 近代通讯事业发展的特点(1)开端艰难,起步晚,远远落后于同时代的西方国家。(2)发展缓慢,受到封建顽固势力阻挠和帝国主义势力的排挤。(3)先个别试办,然后政府推广。(4)分布不均衡,沿海、沿江尤其是通商口岸地区发达

7、。主题一 中国近代交通事业发展的原因及影响1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事业,促进了中国社会的发展。(2)西方列强为了扩大在华经济利益,加强对中国的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不可避免地在中国发展近代交通事业,在客观上推动了中国交通运输业的发展。(3)科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和变化。(4)各个时期政府采取的统治政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交通的发展。(5)近代工商业的发展,需要近代交通运输作为保障。2影响(1)积极影响:推动了各地的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传播,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快了生活节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加强了中国与世界的联系。总之

8、,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消极影响:近代前期交通运输业的发展,有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交通工具的增多,不可避免地带来了城市交通阻塞、空气污染等问题。史料印证材料一 1880 年刘铭传上筹造铁路以图自强折:“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务、商务、矿务、釐捐、行旅者,不可殚述。而于用兵尤不可缓。中国幅员辽阔,北边绵亘万里,毗连俄界;通商各海口,又与各国共之,划疆而守,则防不胜防若铁路告成,则声势联络,血脉贯通,裁兵节饷,并成劲旅。防边防海,转运枪炮,朝发夕至十八省合为一气,一兵抵十数兵之用,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 ”清史稿 交通志解读:材料一中刘铭传从发展经

9、济、加强国防,加强中央对地方控制等角度出发,主张修筑铁路。材料二 苏省绅商恐路权之失于是迅速招股,创成苏省铁路公司,筑路二:曰苏嘉,曰沪嘉。冀以挽回利权,用心亦良苦矣。然此二者已属支路,究不若宁沪铁路之握其总机关也。吾省之人,急宜筹集巨款,以赎回路权,勿谓苏省已办铁路,而遂可以抵制也。孙昌富、陈蕴茜从民众态度看吴淞铁路的兴废解读:材料二中苏省绅商为挽回利权,维护国家主权而集资修路。材料三 电视剧闯关东讲述了济南章丘朱家峪人朱开山一家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闯关东的前尘往事。下图是朱开山一家从山东辗转逃亡到东北途中可能用到的四种交通工具。思考:据材料三概括晚清中国交通方式的特点,并分析其成因。提示

10、:特点:新旧交通工具并存。成因:近代西方列强的侵略加剧了中国的贫困,阻碍了社会发展;西方工业文明的冲击与示范。对点巩固1近代以来,火车等交通工具传入中国,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的影响有( )促进了人口的流动和信息的交流 客观上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 便利了列强进一步掠夺中国经济 减缓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A B C D 解析:选 A 近代列强不断在中国掠夺修建铁路的权利,其目的是加强对中国的控制,因此近代铁路的修建加速了中国半殖民地化的进程,不正确,故选 A 项。主题二 中国近代通讯事业兴起的原因和积极影响1兴起的原因(1)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和国外新技术的传入。(2)国内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的发展。

11、(3)军事政治的需要。(4)工业革命对中国的影响。2积极影响(1)加快信息传递,有利于航运、防汛等。(2)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3)加强了国防建设,改进了军情的及时性与军队的机动性。(4)加强了与世界的联系,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发展。(5)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史料印证材料一 有事之际,军情瞬息变更,倘如西国办法有电线通报,径达各处海边,可以一刻千里,有内地火车铁路,屯兵于旁,闻警驰援,可以一日千数百里,则统帅尚不至于误事,而中国固急切办不到者也。今年台湾之役,臣与沈葆桢函商调兵月余而始定,及调轮船分起装送,又三月而始竣,而倭事业经定议矣。设有紧急,诚恐缓不及事。故

12、臣尝谓办洋务、制洋兵,若不变法而徒骛空文,绝无实济,臣不敢明知而不言也。 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材料一反映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派代表人物张之洞出于国防方面考虑,要求架设电报。张之洞认为电报能够快速地传递信息,有利于迅速调动军队。材料二 1919 年 5 月 4 日的北京学生运动能立即席卷全国与电报快捷传递消息和社会动员的功能密不可分。电报,其重要性在于,在交通系统远不足以把全国连为一体时电报系统至少可把全国连为一个时间共同体,这是后来全国同步的社会和思想运动的技术基础程巍清末电报网与国家统一材料二反映出近代电信技术有以下特点:速度快,效率高;距离远,范围广。材料三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电信服务质量情

13、况显示,随着服务能力持续提升,2013年第三季度,全国电话用户达到 14.77 亿户,其中,移动电话用户超过 12 亿户。思考: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提示:现象:21 世纪初,我国通讯事业得到高速发展。主要原因: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人们生产、生活、工作、学习、交流的需要;人们思想观念的更新以及国家的政策等。对点巩固2廷寄是清代皇帝授命内廷寄发的一种谕旨。其有关告诫臣下、指示方略、考核正事、责问刑罚失当等机要文书,为防止泄露。不交内阁而由军机大臣密封,加盖军机处印信后,交兵部捷报处寄送各省有关官员,封面上书“军机大臣字寄某官

14、开拆”或“传谕某官开拆” 。19 世纪末“廷寄开始逐渐被废除,其主要原因是( )A电话在中国普遍使用B清朝统治被推翻C军机处办事效率低下D电报的广泛使用解析:选 D 19 世纪 70 年代,西方侵略者在中国架设电报线,从此清政府也开始在各省架设有线电报线路,电讯网络建立并发展起来,最终导致 19 世纪末“廷寄”逐渐被废除。题组一 铁路与公路119 世纪 80 年代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是( )A淞沪铁路 B唐胥铁路C京张铁路 D京汉铁路解析:选 B 19 世纪 80 年代初,中国人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胥铁路通车,故选 B 项。2如图反映的是 20 世纪初近代中国的社会生活状况,该状况主要体现了(

15、)A清朝政府全盘引进西方技术B中国交通近代化与西方同步C国人无法接受西方先进技术D西方文明影响近代中国社会解析:选 D 20 世纪初近代中国马车和汽车同时出现,说明西方文明影响了近代中国社会,西方的先进交通工具传入中国,但是中国传统交通工具并没有消失。3下列是据上海研究资料整理上海外白渡桥通行交通工具变化表。该表不能反映出当时的上海( )年份人力车马车 轿 马自行车摩托车汽车公共汽车有轨电车1889 年 6 984 544 9 11 0 0 0 0 01926 年 14 600 0 0 0 3 459 194 3 764 172 922注:1889 年数字是 3 天平均所得,1926 年数字是

16、 2 天平均所得。A交通工具的种类增加B交通工具日益近代化C汽车制造业获得发展D公共交通已开始起步解析:选 C 在题目提供的数字中,虽然上海出现了汽车,但这并不能说明汽车的生产地就在上海。因此,C 项的推断是错误的。4 “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给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韩红演唱的天路描绘了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这就是 2006 年 7 月通车的( )A兰新铁路 B宝成铁路C青藏铁路 D京九铁路解析:选 C 青藏铁路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穿越冻土里程最长的铁路,被国际社会誉为“可与长城媲美的伟大工程” 。题组二 水运与航空5近代著

17、名诗人黄遵宪在今别离一诗中写道:“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心中忧。车舟载离别,行止犹自由。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诗中反映的近代社会景象是( )A社会剧变导致人口的大量迁徙B近代交通工具改变人们的生活C追求自由观念日益深入人心D近代以来出国留学热潮的兴起解析:选 B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材料中的关键词:“双轮驰” “车舟载离别”“今日舟与车,并力生离愁” “送者未及返,君在天尽头” 。根据这些关键词,可知近代交通工具对人们的生活和情感产生了重大影响,因此选 B 项。6上海世博会曾吸引了大批海内外人士利用各种交通工具前往参观。在 19 世纪 70 年

18、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最有可能乘坐的交通工具是( )A江南制造总局的汽车B洋人发明的火车C轮船招商局的轮船D福州船政局的军舰解析:选 C 在 19 世纪 70 年代,江苏沿江居民到上海可乘船走水路,故排除 A、B两项。D 项福州船政局位于福建,且军舰不能用于商业,故排除。轮船招商局是洋务派在19 世纪 70 年代初期创办的民用企业,故选 C 项。题组三 通讯工具的变迁7 “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驰书讯已极,云是君所寄。既非君手书,又无君默记;虽署花字名,知谁箝缗尾。寻常并坐语,未遽悉心事,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该诗歌吟咏的新事物是( )A电话 B电报C报纸 D火车解析:选 B 由关键信息“朝寄平安语,暮寄相思字 ”“况经三四译,岂能达人意?只有斑斑墨,颇似临行泪”即可判断选 B 项。8. 20 世纪初,实业家张謇要了解全国各地的商业信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B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C通过电话了解D通过无线电报输送信息了解解析:选 D 1920 年中国民航才拉开序幕;火车速度较慢,往返时间长;而 20 世纪初清政府才在南京开办第一个电话局,且发展缓慢。因此选 D 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