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单元,本单元学习演讲辞。演讲辞是演讲的书面文稿,是演讲的重要组成部分。演讲旨在表达感情,发表建议或主张,提出号召或倡议。通过演讲,演讲者可以把自己的主张、观点、见解以及思想感情传达给听众,从而产生一定的作用和影响,达到宣传和教育的目的。因此,演讲一般来说都有很强的针对性,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往往旗帜鲜明,立场坚定;演讲要以说服听众为目的,因此中心突出,逻辑性强;演讲还讲究内容的鼓动性和表达的综合性,演讲者总是以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听众的情绪,并运用语言的力量和多种表达方式激起听众的共鸣,使演讲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所以,学习演讲辞要注意把握演讲者的观点,体会演讲辞的情感力量,学习其中生动的语
2、言和运用的多种修辞手法,看看它们是如何将鼓动性与艺术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本单元所选文本,都是著名的演讲辞,但各具特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蔡元培先生面对师生的就职演说,侧重于说理性;我有一个梦想是一篇集会演讲辞,侧重于鼓动性;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是一篇悼词,更多的是抒发赞美和哀悼之情。,目标导航,学习建议 1.设置情境,反复诵读。演讲辞是演讲的文稿,承载着演讲者的思想和情感。学习演讲辞,首先必须反复诵读,了解演讲的语气、节奏和遣词造句的风格,把握演讲的内容,揣摩演讲者的情感。诵读时,可以设想是面对听众的演讲现场,这样更利于体会文章的精妙之处。 2.把握文脉,理清思路。演讲是说与听的艺术,
3、“说”要有条理,有层次;“听”要有重点,有中心。因此,把握演讲辞的结构思路至关重要。演讲辞常见的结构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常见的层次安排有并列式、总分式、层进式、对照式。 3.体会语言,了解手法。这三篇演讲辞各具特色:第一篇热情明快,诚挚恳切;第二篇慷慨激昂,奔放热烈;第三篇条分缕析,逻辑严密。了解这一点,有助于我们多方面了解演讲辞的特点,体会演讲辞优美的文辞和多样化的表现手法。,11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提起北京大学这所让无数学子梦寐以求的百年名校,我们的心中就会生出无限的向往与仰慕之情。可又有多少人知道北京大学办学之初的情形呢?北京大学为什么能成为一流的大学?是谁提出了北京
4、大学“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办学方针?九十多年前,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在北京大学的一番讲话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为我们提供了最好的答案。学习这篇演讲辞,首先要了解本文的背景,理解蔡元培先生的办学方针和巨大贡献;其次要体会演讲辞中心突出、层次分明的特点,以及先生勇于创新、锐意改革的勇气和精神。,新课助读,自主梳理,北京大学创办于1898年,初名京师大学堂,是中国第一所现代意义上的大学。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的产物。,新课助读,自主梳理,戊戌变法运动失败以后,所有新政措施几乎全部被废除,只有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辛亥革命后的1912年5月,京师大学堂改名为北京大学。但此时的北大,总的来说还是一所封建
5、思想、官僚习气十分浓重的学府。因初办时所收学生都是京官或八旗贵族子弟,来上学时,有不少人还带着听差,他们上学只是为了升官发财,对研究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方设法混学历,找靠山。在蔡元培之前,北大已换过五任校长,他们并未改变北大的局面。1916年12月,在法国留学的蔡元培接到教育部电,请他回国就任北京大学校长。蔡元培到上海后,有多数友人劝他不可就职,说北大太腐败,恐整顿不了,反把自己名誉毁掉了;也有少数人劝他说,腐败的总要有人整顿。蔡元培最终听从的是这少数人的意见,就任了北大校长的职位。本文是他就任北京大学校长时发表的演说。,新课助读,自主梳理,蔡元培的贡献在于,他把陈腐的北大,变成了学术至上的
6、真正大学,使北大从一个培养官僚的腐朽机构一跃成为全国进步青年仰慕的学府。正如美国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杜威所说:“拿世界各国的大学校长来比较一下,牛津、剑桥、巴黎、柏林、哈佛、哥伦比亚等,这些校长中,在某些学科上有卓越贡献的,固不乏其人;但是,以一个校长身份,而能领导那所大学对一个民族、一个时代,起到转折作用的,除蔡元培以外,恐怕找不出第二个。”这样的评价应该是十分中肯的。,新课助读,自主梳理,蔡元培(18681940),字鹤卿,号孑民,浙江绍兴人,现代教育家。数度赴德国、法国留学考察。曾任教育总长、北京大学校长等职。他为发展中国新文化教育事业、建立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做出了重大贡献,堪称“学界泰
7、斗”“人世楷模”。教育论著有蔡元培教育文选蔡元培教育论著选等。,新课助读,自主梳理,1.注字音,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写汉字,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解词义 问心无愧:反躬自问,没有什么可惭愧的或对不起人的地方。 姑不具论:姑且不一一论述。 容有底止:或许能相当深。底止,深的意思。 放荡冶游:不约束自己,四处游玩。 当轴:旧指当政大臣,比喻居于政要地位。 风俗日偷:风俗越来越苟且敷衍,只顾眼前。偷,苟且。 责无旁贷:自己的责任,不能推卸给别人。 终南捷径:比喻达到目的的便捷途径。 开诚布公:诚意待人,坦白无私。 精旨奥义:精深的主旨,深奥的道理。 旁稽博采:指说话、写文章多方引用材料和例证。
8、,新课助读,自主梳理,4.辨用法 (1)指摘 指责 学者对苻坚的历史评价普遍较高,也都对他最终未能统一全国而惋惜,并对其用人多有指摘。 “咄咄怪事天天有,”老郑说,“我见义勇为受伤反遭被救助者指责多事。” 提示两者都有“指出”的意思,但使用的对象和程度不同。“指摘”,挑出错误,加以批评。“指责”,指出问题并加以责备。前者的行为一般是客观的,符合事理的,而后者往往具有一定的主观性。,新课助读,自主梳理,(2)束之高阁 置之不理 由于他还是个中学生,不具备专利转化的条件,他的两个专利至今仍无法进入应用领域,只好被束之高阁。 城建部门对监督机构发出的停工通知书或整改通知书置之不理,继续施工。 提示两
9、者都有“不管不问”的意思,但在使用的对象和表意的程度上有所不同。“束之高阁”,把东西捆起来,放在高高的架子上面,指扔在一边,不去用它或管它。“置之不理”,放在一边不理不睬;可以用在物上,也可以用在人上,程度比“束之高阁”重。,新课助读,自主梳理,(3)刮目相看 侧目而视 在全球供应产业链上,中国企业正在开发着惊人的创新服务和产品。近期,福布斯网站盘点了让世界刮目相看的中国八大创新产业。 崇祯吊死煤山,江南议立新君,钱谦益在政治旋涡中的表现,也是令满城百姓侧目而视。 提示两者都有“看”的意思,但“看”的眼光和态度不同。“刮目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侧目而
10、视”,不敢从正面看,斜着眼睛看,形容畏惧而又愤恨。,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五年前,严几道先生为本校校长时”至“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 点评:本段语言极为简洁,开门见山,直入主题。第一句说明了自己同北大的渊源。“五年前”即1912年,作者当时任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此前曾任京师大学堂译学馆教员。下文所说的“曾有所贡献于同校”即指此。最后一句中,“长”,动词,做校长,指出了自己的身份;“三事”,总领下文。,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 点评:这是蔡元培先生在谈到“抱定宗旨”这个问题时所提出的一个观点,这个观点与当时北大的腐败有关,作
11、者想让青年学生明确大学的性质,来大学学习不是为了做官致富,这才有可能消除当时北大存在的弊端。“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还渗透着精神独立、学术自由的理念,即要身处象牙塔的师生们不要受外界不良风气的侵袭,也不要受外界思想的束缚,而是发扬自由、独立的精神,用深邃的思想、深刻的见解、朴实的作风,去研究高深的学问,以造福于社会。,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3.诸君肄业于此,或三年,或四年,时间不为不多,苟能爱惜光阴,孜孜求学,则其造诣,容有底止。 点评:这是蔡元培先生对青年学子的恳切勉励之辞。他认为大学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地方,而不是做官发财的晋身阶梯,因此,学生在校应努力钻研学问,增长见识
12、。这一点无论在当时,还是在现在,都有非常重要的启示意义。,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4.方今风俗日偷,道德沦丧,北京社会,尤为恶劣,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非根基深固,鲜不为流俗所染。 点评:“五四”运动之前的中国社会,极端混乱。蔡元培上任之时,正是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的混战时期,社会动荡不安。在思想领域,人们失去了旧有的道德规范,而新的又没有树立起来,在道德失范的状况下,许多人丧失了起码的道德底线。作为北洋政府所在地的北京,更是腐败成风,“败德毁行之事,触目皆是”,风气使然,鲜有能出污泥而不染者。因此,蔡元培希望北大的学子能以天下为己任,以身作则,担当起匡正流俗的职责,为天下
13、人做道德的楷模。,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1.在蔡先生的三点要求中,他为什么将“抱定宗旨”放在首位?他又是如何强调这一点的? 提示:从这篇演讲辞可以看出,当时的政府非常腐败,道德沦丧,即便是国家最高学府北京大学,也难脱流俗。很多学生不以学业为重,而是把大学当成了升官发财的阶梯;平时敷衍塞责,放荡冶游,考试突击讲义。因此,蔡元培在演讲中首先把“抱定宗旨”作为第一个要求提到北大师生面前。 对此,他从正反两方面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为求学而来到北大者,要倍加珍惜这几年的大好光阴,孜孜求学,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而如果只为做官发财而来,则往往容易敷衍塞责,误己误国,清朝的覆灭和目前人
14、们对于当局的不满,就是最好的例子。,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在演讲结尾,蔡元培先生提出了近期计划要做的两件事,一是改良讲义,一是添购书籍。这两件事是不是太小,与他教育改革家的形象不相符? 提示:是相符的。这恰恰反映了蔡元培先生脚踏实地、从小事做起的务实作风,说明他不是好大喜功之人。这两件事都是很迫切、很实用的。改良讲义可以改变学生懒惰的毛病,使那些平时不看书、考试突击讲义的混文凭的学生没有空子可钻。添购书籍和他推行的著名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的治校原则是分不开的。这两件事情虽小,却是建构一所优秀大学的基本条件,也是改良北大流弊、树立健康校风最迫切需要的。,句段点评,多维探
15、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句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热情明快典雅 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具有优秀的演讲辞的特点,同时又能体现出蔡元培先生先进的教学思想。 1.感人肺腑的真情。在演讲的过程中,作者讲述每一个问题时,都倾注了无比的热情。他五年前任职教育部时就对北大做出过贡献,早已情系北大;走马上任之初,即针对时弊,殷殷教导青年学子改变观念、学风;每提一点要求,都真诚表达自己对现实的看法、对事理的理解和对青年学子的诚挚期待;对青年学子近期应做的两项事,也同样是带着满腔热情来进行解释和开导的。这篇演讲辞有巨大的说服力,除了深刻的思想内容因素之外,感人肺腑的情感因素也起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句
16、段点评,多维探究,结构图解,审美鉴赏,2.清晰明快的思路。在行文结构上,开门见山,直入正题,以校长的身份,提出对学生的三点要求,层层深入,说明了演说的意图。这些要求都直接关系到学生以至于学校的前途,有针对性,能抓住听众的心理。每一段的开头句都是该段的中心句,不旁逸斜出,便于听众把握演说的要领,并能引发听众的思考。演说做到了中心明确,主张什么,反对什么,讲得清楚明白,有一定的感召力,能给听众留下深刻的印象,引起强烈的反响。 3.古朴典雅的语言。本文用浅易的文言文写成,在简洁凝练中透出文言文特有的古朴典雅之风。作者在语言运用方面,独出心裁,别具一格。他的文章的基本框架是文言文,用了文言文语汇和句式
17、,但造句浅显,带着许多口语成分。因此,这篇演讲稿,演讲起来,能够让听众易听懂、好理解。,美文品读,素材积累,伟大与崇高纪念先师蔡孑民先生罗家伦 当国家动荡的时候,全民族失了文化的导师、人格的典型,这种损失,哪里是当代的人所能测度的。 伟大的蔡先生居然在这时候离开我们了!悲伤的岂止是他的门生、他的故旧。他的门生故旧的悲伤,又岂止是他们的私恸。 凝结中国固有文化的精英,采撷西洋文化的优美,联合哲学、美学、科学于一身,使先生的事业,不但继往,而且开来。 先生永远是站在时代前面的伟大人物。 先生不但是伟大人物,而且是伟大人格! 如大海容纳众流,不厌涓滴,是先生的包含。 汪汪若万顷之波,一片清光,远接天
18、际,是先生的风度。,美文品读,素材积累,慈祥恺悌,谦光中流露至诚,是先生对人的感化。 “柔亦不茹,刚亦不吐”是先生的风骨。 常见先生书房中挂着一幅自己的画像,上面题着:“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是先生持身处世的精神。 又常见先生的书桌边有自己写的“学不厌,教不倦”六个字的横帧。这是先生治学教人的态度。 更有一次我求先生写几个字,先生写了“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这是先生的人类社会观。 先生感召的力量是无形的,因其无形,所以格外伟大。 对于这一代大师的言行,何从记起;在悲哀情绪之中,更从何处想起。大家只看见先生谦冲和蔼的方面,而少知道
19、先生坚毅不拔、风骨峻峭的方面,所以我写下几段短的故事。,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在“五四”运动以后,北洋军阀横施压迫的时候,先生处于危难艰苦之中,突然发表一篇不过二百字、却是光芒万丈的短文,叫作洪水与猛兽,主张疏导新思潮的洪水,而驯伏北洋军阀的猛兽。 1921年,先生游历美国,到绮色佳,我和几位同学接先生到一个寓所休息;忽然听见一位美国新放的驻华公使要招待先生,想请先生介绍于北方权贵;先生坐犹未定,坚决地立刻要离开。我们劝先生多休息一会儿也不可得,结果立刻去游览附近几十里远的一个瀑布。 在“七七”抗战前两年,先生到南京,那时候汪精卫还是行政院长兼外交部部长;后来变作汉奸的汪精卫请先生晚餐,进的是西
20、膳。先生苦劝他改变亲日的行为,立定严正态度,以推进抗战的国策。在座的都看见先生的眼泪,滴在汤盘里,和汤一道咽下去。 先生有不为而后有为的精神,哪里是一般人所可想象。先生太崇高了!,美文品读,素材积累,“高山仰止,景行行止”,千百年后,先生的人格修养,还是人类想望的境界。 不才的门生像我,每逢艰难挫折的时候,一闭眼睛,就有一个先生的音容笑貌的影子,悬在胸际。想到先生临危受困时的雍容肃穆,七十几年的努力不懈,什么暴躁不平之气,都该平下去了。 先生给后辈的德化,有如长江之流,永远不会枯竭! 先生的躯壳死了,先生的精神,无穷的广则弥漫在文化的宇宙间,深则憩息在人们的内心深处。 注:罗家伦(189719
21、69),字志希,笔名毅,著名教育家。1928年任清华大学校长,1947年出任驻印度大使,1949年去台湾。其代表作有新人生观逝者如斯集新民族观文化教育与青年等。本文写于1940年。,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品读提示悼念与追怀蔡元培先生的文章很多,本文仅是其中的一篇。文章作者是深受蔡元培先生教育与栽培的文化精英,曾为民国时期的教育做出过很大的贡献。作者对蔡先生的悼念,情真意切,赞颂蔡先生对中国教育做出的伟大贡献,敬仰蔡先生崇高的品格。文章语言很有特点,多用短句,典雅而有气势。,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是一篇就职发言,作者在这篇文章中将其人格精神、办学宗旨,谆谆告诫于莘莘学子,寄希望
22、于未来,挽学术之将颓。这篇文章不仅在当时振聋发聩,即使在今天,也对青年学子有着指导作用。本文的有关思想、内容可以用在谈论“担当”“责任”“追求”等话题中。,美文品读,素材积累,蔡元培的道德风范和人格力量,具有震撼人心的作用,深为世人所钦仰。1916年12月26日,蔡元培接受了北洋政府大总统黎元洪的北大校长委任状。1917年1月4日,蔡元培赴北大上任。到任那天,校工们在门口恭恭敬敬排队向他行礼,蔡元培“脱下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回鞠了一个躬”,这使校工和学生们大为惊讶。实际上,蔡元培从来没有把北大校长一职看作是一个官职,他不做官,也要求学生们不做官。他待人接物,尊重他人人格,承认他人的理性;他
23、身居高位,一生廉洁,自奉俭朴,直至晚年仍是全家租赁房屋居住。他领导的北大,不仅代表着优秀与才华,更代表着勤奋和责任。,美文品读,素材积累,国家有梦想,青年亦有梦想;国家有追求,青年亦有追求。青年人就是要自觉地将国家梦想和个人梦想统一起来,自觉地将个人梦想融入国家梦想,在为个人梦想而奋斗的过程中助力中国梦,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做出应有的贡献。 助力中国梦,需要青年人立足岗位。中国的梦想,希望系于青年,只有青年人立足岗位,敬业奉献,中国梦才有坚实的基础。 助力中国梦,需要青年人创新创业。梦想的实现,有赖于创新创业。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亿万青年人为之奉献,为之付出。如果每一名青年人都创新创业,中国梦也就落地生根了。 助力中国梦,需要青年人成就人生。中国梦的实现,最终体现在每一个中国人的人生成就和生活幸福上,尤其是当代青年人的人生成就和生活幸福,最终印证着中国梦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