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成都市 2019届高中毕业班摸底测试语文试卷本试卷分第 I卷(阅读题)1 至 7页,第卷(表达题)7 至 8页,共 8页,满分 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籍号填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3、答非选择题时,必须使用 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规定的位置上。4所有题目必须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5考试结束后,只将答题卡交回。第I卷 阅读题(共70分)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每小题3分,9分)阅读
2、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表演传统曲艺,演唱流行金曲,展示手工技艺如今在成都的街头走一走,也许你就能邂逅这些热闹的街头艺术表演。快意拔弦,随性而歌,律动翩舞,生动、热烈、洒脱的街头艺术,为蓉城街头增添了别样色彩。除了剧院、荧屏,城市露天公共场所也是孕育文化、成就梦想的地方。我们所熟悉的西单女孩、旭日阳刚等,都是从街头走向了更大的舞台、更广阔的天地。但要处理好街头表演和城市秩序的关系,有不少现实矛盾需要妥善处理。此次成都向社会招募街头艺人,推行持证上岗、定点表演,为街头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更安适的土壤,也为心怀梦想者创造了一个人生出彩的舞台。街头艺术的规范有序发展,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质的生动表达。放眼世
3、界,有不少城市都是因为生机勃勃的街头艺术而为人所向往。伦敦著名的考文特花园,被誉为街头艺术表演的天堂,也因此成为伦敦独特的文化名片;巴塞罗那的兰布拉大道,缤纷多彩的街头表演更是让游客惊叹连连。充满艺术性的街头表演,可以让城市文化更加丰富多元,帮助城市形成独特的文化气质。将蜀中风流蕴于音符,将多元艺术展现于街头,相信这也会助力成都文创产业的发展,形成城市新的文化景观、文化资源。其实,不只是成都,上海、深圳等城市也都在陆续采取措施,推进街头艺人的规范化、专业化管理。为什么几大城市纷纷有此行动?一方面,街头表演确是城市管理不得不面对的现实问题。虽然街头表演对于城市形成轻松、有活力的文化氛围大有裨益,
4、但一些不分时段、不分场合的表演,也影响着城市的正常秩序,对表演的时间、地点、内容等进行相应的规范,才能让其更好发展。另一方面,如今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更加多元化,如何增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也在考验城市管理者的治理智慧。给街头表演一席之地容易,但要保证街头表演的长期有序规范,却并不是件轻松的事。街头艺人的表演内容理当健康向上、传播正能量。除此之外,街头表演的管理还涉及多方面问题。从表演本身来看,就包括街头艺人内涵的界定、艺人形象的管理、节目内容的审核等,而从外部来看,市容、交通、环保、安全保障等,哪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只有在实践中对相关管理细节不断优化,各方协调形成合力,才能让街头表演有序发展、精彩绽
5、放。城市管理,是门科学。文化发展,有其规律。“城,所以盛民也”,文化是城市的阳光雨露。文化充盈,才能让城市生长出更多的可能性。从禁止街头艺人卖艺,到如今越来越多城市给予街头艺人合法化身份,对待街头艺人态度的转变,体现了城市管理理念的更新,体现着城市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包容开放的城市正在给予文化多样发展更加广阔的空间,而多样的文化也在充盈着城市的气质内涵。城市不仅能长出高楼大厦,还能处处为人们提供丰厚的文化滋养。(摘编自张凡健康丰富的文化为城市添彩)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传统曲艺、流行金曲等多彩的街头艺术表演让蓉城大街小巷都变得热闹起来。B生机勃勃、缤纷多
6、彩的街头表演让伦敦、巴塞罗那成为世界名城,为游客所向往。C增加优质的文化供给,以满足人们对文化多元的需求,考验着城市管理者的智慧。D街头艺人的形象、表演内容的积极健康向上,是街头表演的最重要的管理内容。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围绕街头艺术为城市添彩这一话题,文章重点论述了街头艺人表演的有序管理和发展。B文章以西单女孩、旭日阳刚为例,说明城市露天公共场所能为街头艺人成就梦想搬舞台。C通过对比中西街头艺术表演情形,文章具体阐释了街头表演对营造城市文化氛围的作用。D文章从头艺术切入,论及街头艺术管理的必要性,指出健康丰富的文化为城市添彩。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
7、确的一项是(3分)( )A街头多元艺术能够形成成都城市文化特质,有助于成都文创产业发展,新文化景观形成。B如果相关部门在市容、交通、安全等方面提供保障,街头表演就能长期有序规范发展。C处理好街头表演和城市辦的关系,让管理规范花、专业化,体现着城市管理能力的提升。D一个文化充盈的城市,能为人们提供共丰厚的文化滋养,这也体现出了城市的包容和开放。【分析】(1)本题考查理解并分析文中重要内容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2)本题考查分析和推理文中重要论据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然后认真推理论据的作用,关注其前后议论性的看法。(3)本题考查理
8、解和分析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答题时注意仔细阅读文章,找准有效答题区间,然后认真对读,寻找细微的差别。【解答】(1)A表述“都”扩大了范围。第一段“也许你就能邂逅这些热闹的街头艺术表演”。B街头艺术是一个城市的文化特质,而非使之成为世界名城的原因。第三段“街头艺术的规范有序发展,是一个城市文化特质的生动表达”。D“最重要的管理内容”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强调这些内容最重要。(2)C“通过对比中西街头艺术表演的情形”错误,原文没有采用对比论证。(3)B表述绝对,“市容、交通、安全等”只是提供保障的外部条件。第五段“从表演本身来看,就包括街头艺人内涵的界定、艺人形象的管理、节目内容的审核等,而从外部来
9、看,市容、交通、环保、安全保障等,哪一个环节都不可忽视。只有在实践中对相关管理细节不断优化,各方协调形成合力,才能让街头表演有序发展、精彩绽放”。答案:(1)C(2)C(3)B【点评】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首先要速读题干,明确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选文比对理解,看看有没有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等问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柳先生的正骨膏刘玲海邾镇东大街新开张的药铺叫汉春堂,坐堂的先生
10、姓柳,人称柳先生,从东北躲战乱来到邾镇。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据说,他熬制的外敷膏药正骨膏更是神奇,无论多严重的骨折,经柳先生手法复位后,贴上正骨膏再用竹片固定,少则十日多则一月,断骨愈好如初。日本人攻打邾镇的那天,一颗炮弹落在颜老爷的家里,三间大堂屋成了废墟,颜老爷正在前厅伺候他的花树,震得昏了过去。半日后醒来,他看到养在莲花缸里的那株花树,如小臂粗的树干被炸断,仅连接着一部分树皮,颜老爷两眼一黑又昏过去。那株树是儿子带回来的,儿子的喜好,颜老爷视为珍宝。儿子和他的部队在台儿庄与日本人决战时,壮烈殉国,老人把儿子的一捧骨灰埋在树根下,更是视树为生命。现在,儿子的树被日本人
11、毁了,颜老爷像被挖了心一样。他失魂落魄地在院子的残垣断壁间转圈,不知如何是好。许久,他一下子想起柳先生,救人的命和救树的命都是救命,也是心急乱求医,柳先生成了他救命的稻草,一路跌跌撞撞来到柳先生的药铺,全不顾大街上枪弹横飞,见到柳先生颜老爷扑通一声就跪下了。柳先生来到花树前,小心地扶起来,把断茬对齐捏实贴上正骨膏,周匝固定木棍。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颜老爷一脸泪痕,紧抓着柳先生的手说:“你救了我儿子,也救了我啊!”邾镇沦陷后,病人挤满了柳先生的药铺,断胳膊断腿的病人很多。这天,柳先生在药铺里配药,心里默念着药方,川续断十钱,右手去药匣抓药,放进左
12、手的戥子里一称,正好。继续一味味抓药,骨碎补十钱、藏红花十钱汉春堂的大门咣当一声开了,听声音不是手推开的,是脚踢开的。一群日本兵涌进来,后边还抬着一个嗷嗷乱叫的军官,候诊的病人吓得四处躲藏。翻译官提着手枪走近柳先生,说:“听说你医术高明,请你为少佐先生治伤,伤愈后重赏。”说着指指乱叫的日本人,“少佐先生率兵进山剿匪,被八路的地雷炸伤,两条腿骨头断了。”柳先生一怔,然后缓步上前,看看担架上那张被疼痛扭曲的脸,认识。邾镇沦陷后,这个日本人牵着一条凶犬,在大街上咬死咬伤的人不计其数。柳先生指点把病人放到诊床上,然后双手在断腿上拿捏,病人忽然疼得又叫起来,日本兵哗哗地拉枪栓,黑洞洞的枪口一齐对着柳先生
13、。柳先生好像没看见,继续接骨,修正碎骨后外敷正骨膏再竹片固定。一条腿整好换另一条腿,有条不紊。“好了,隔日过来换膏药。”柳先生说着直起身去洗手,不再说话。翻译官放下大把银元,日本兵抬着少佐走了。隔日,翻译官抬着那个日本少佐来换膏药,又放下大把银元。又隔日,那个日本少佐被抬过来换膏药,翻译官再放下大把银元。这些日子,柳先生药铺里来治病的人越来越少,以致门可罗雀。半月后,日本少佐是拄着拐杖来的,两个日本兵扶着,见了柳先生露出一脸笑,不住地说:“你的,良民大大的!”柳先生也笑,只是不多说话。日本少佐换完药走了,当然还留下许多银元。柳先生听到大门口哗啦一声响,出门看,是颜老爷把他的莲花缸摔碎在柳先生的
14、门口,还把莲花缸里的花树嘎吱一下当腰折断,去在地上愤愤而去,街上好多围观的人,恨恨地吐下唾沫,转身散去。柳先生一脸淡然。一个月后,是日本少佐自己走着来的,翻译官跟在后面抱着一坛酒。柳先生和日本少佐已成了熟人,最后一次换完药开始喝酒,喝酒的时候,推杯换盏很是热闹,一坛酒喝光还没尽兴,柳先生提议翻译官再去拿一坛酒来。翻译官抱着酒坛子回来时,日本少佐躺在地上已经死了,面目狰狞,胸口插着一把刀,刀柄深入,污血满地。柳先生在院里正给颜老爷的那棵花树换药,莲花缸换了新的,缸里的花树折断处周匝固定着木棍,花树枝青叶绿,一派盎然。刑场上,翻译官问柳先生:“你当初为什么给少佐先生医伤?”“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
15、了先生的名声。”柳先生说。“那你干嘛又杀死他?”翻译官追问。“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柳先生脱口而答。(选自小说月刊2018年第4期,有改动)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逐渐康复的日本军官“露出一脸笑”,说“你的,良民大大的”,这是在肯定柳先生的医术和他对日本人合作的态度。B柳先生最初尽自己的努力治好了日本军官的腿伤,最后却在伤好后亲手杀了他,反映了柳先生内心的纠结和挣扎。C以前病人挤满药铺,后来药铺里病人变少,表明老百姓不理解柳先生医治日本人的行为,表达了老百姓对日本人的恨。D小说通过诸多细节描写,准确刻画人物性格,塑造人物形象;叙事
16、语言流畅自然,朴实无华,却能打动人心。5小说中柳先生这一人物形象有哪些特点?请简要概括。(6分)6文中多次提到颜老爷的花树,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2)此题考查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3)本题考查学生文中多次出现的物件的作用的基本能力。【解答】(1)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本内容的基本能力。本题具有一定的综合性,从考查的范围来看,既涉及全篇,又侧重局部;从考查的角度来看,既有对主旨的探究,也有对人物形象的分析。解答此类题首先要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其次明确主旨,关注手法;最后结合文章主旨做出准确判断。B柳先生内心并没有纠结和挣扎,他医治
17、日本人是出于医生的本职,他杀日本人是出于爱国正义。(2)此题考查文学作品人物形象的基本能力。此类题一般可以从四个方面揣摩: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为他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将典型人物置于典型环境中去理解;第三,通过人物的肖像、行动、语言、神情等方面分析人物;第四,通过人物间的关系分析人物性格。解答本题,要在文中找出描述主人公及围绕其发生的事件的句子,从中提炼出人物的形象特点。此题可根据文中的“柳先生擅长骨科,跌打损伤脱臼骨折手到病除”“三日后,树叶竟振作起来,十日后,树叶重新泛绿,一月后,树干断处长好了”“我是医病的先生,不能坏了先生的
18、名声”“我是中国人,不能坏了中国人的名声!”概括其具体形象。(3)本题考查学生文中多次出现的物件的作用的基本能力。要求分析文中多次提到颜老爷的花树的作用,答题时注意从情节的推进、人物的塑造和主旨的等角度分析,文本中出现的颜老爷的树具体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这是在抗日年间所发生的一些事情。通过柳先生把花树救活了,颜老爷折断花树,柳先生再一次将花树救活等情节环环相扣,步步紧推,进而推动小说情节的发展,使得小说更为严谨圆融。救活了这棵花树突出柳先生的医术之高明,展现出其伟大的爱国情怀,使得其形象更为丰满,同时突出文本爱国的主题内涵。答案:(1)B(2)医术高明。医德高尚。智慧勇敢。有爱国情怀。忍辱负
19、重。(3)交待故事发生的背景:借花树的来历交待故事发生在抗日战争时期。推动情节发展:柳先生救活花树,颜老爷折断花树,柳先生再救花树,情节步步推进,前后呼应。凸显柳先生的人物形象:救活这棵抗日烈士留下的花树既见其医术高明,又见其爱国情怀,强化了爱国的主题。【点评】小说人物形象的切入点:第一,重视小说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教养、气质等,因它们直接决定着人物的言行,影响着人物的性格。第二,通过人物的外貌、语言、行动、心理描写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小说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历史背景下活动的,所以分析人物就应把他们放在一定的社会历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三)实
20、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材料一:5月16日在天津举行的第二届世界智能大会上,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马云就人工智能人才短缺问题发表了看法。他说道:“先说一个坏消息,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上极度缺乏,几乎没有人才。再说一个好消息是,全世界都缺乏。”马云进一步说道,就人工智能而言,我们没有未来的专家,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家。他认为,在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必须要改革。不能让孩子和机器比谁背书背得快,记得快。教育必须要让孩子有创造力,有担当,这是机器做不到的事。“我们国家从教育入手,才有可能赢得未来。”(摘编自马云:中国没有人工智能人才,所有的专家都是昨天的专家,20
21、18年5月16日澎湃新闻)材料二:今天,由商务印书馆、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商汤科技、华东师范大学国际慕课研究中心共同主办的“人工智能教育研讨会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会”在华东师范大学举行。上海市副市长翁铁慧、华东师范大学校长钱旭红院士等出席发布会,共同见证了这一中国AI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现场,由华东师范大学慕课中心、商汤科技、上海知名高中优秀教师共同编著的全球第一本人工智能教材“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正式发布,华东师大二附中、上海交通大学附中、清华大学附属中学、上海市市西中学等全国40所学校成为首批“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基地校”。国内中等教育体系首次引入AI教材,人工智能教育在中国
22、正式迈入基础教育阶段。由此人工智能这一当今最前沿的高新技术将走出“象牙塔”,成为每一个在校高中生都可以掌握的基本技能。(摘编自唐小丽普及AI教育首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2018年4月28日人民网)材料三:现在所有人工智能仍属于在“图灵测试”概念下界定的“智能”,无论是将要盛行的根据神经网络算法的翻译程序,抑或是基于量子计算理论的各种模型,在未来很长时间内都将是从属于人类的工具。作家韩少功提出了“当机器人成立作家协会”的有趣假设,从文学的角度解释了自己对于人机对立关系的看法。他认为价值观才是人类最终的特点和优势,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促使人们对自身存在的本质进行更加深刻的探索,并坚定人
23、类本身的存在价值。尽管如此,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国务院在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提出,“建立人工智能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形成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能力”。未来,应通过对人工智能相关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的深入探讨,为智能社会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这也是世界范围内的一项共识。今年初,麻省理工学院媒体实验室和哈佛大学伯克曼克莱因互联网与社会研究中心合作推出了AI伦理研究计划,微软、谷歌等巨头也因人工智能的发展风险而成立了AI伦理委员会。越来越多的机器人专家呼吁,在机器人和自动化系统上安装“道德黑匣子”以记录机器的决定与
24、行为。人们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的发展应该以人类社会的稳定与福祉为前提。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发展迅猛,在未来构建人机关系格局上,也应发挥中国传统文化的优势。面对高阶人工智能,既要通过法律和政策予以规范,也要用文明和伦理赋予其更多开放的弹性。在这方面,中国文明传统会比偏重逻辑与实证的西方文明传统更有用武之地,更有助于开拓兼顾科技与人文的“中国智造”。(摘编自人民时评人工智能,以法律和伦理为界,2017年8月23日人民日报)7 下列对材料三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所有人工智能目前仍没有超出人类已界定的“智能”概念的水平,它们在现在甚至将来一段时间都属于人类工具。B韩少功认为人机关
25、系中人对人工智能的优势在于人类有价值观,这个观点与材料一中马云说人“有担当”的看法有相似性。C智能社会将面临诸多的法律、伦理和社会问题,为了让人工智能更好地服务人类社会,需要划出法律和伦理道德的边界。D专家建议人工智能安装记录机器决定与行为的“道德黑匣子”,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必将有如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8 下列对材料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首部人工智能基础(高中版)教材发布,是我国AI教育领域的里程碑事件,目的在于普及AI教育,把AI纳入我国的新高考。B作家韩少功认为人类不能因人工智能的发展而怀疑自身,应深刻地探索人类自身存在的本质,坚信只有人类的存在才
26、有意义和价值。C马云认为人工智能人才短缺是世界性问题,我国应通过改革教育来解决。目前我国已在基础教育阶段开始尝试培养人工智能人才。D我国对人工智能安全评估和管控的规划,美国大学的AI伦理研究计划,微软等巨头AI伦理委员会的设立,都表明人工智能风险完全可控。9 根据上述材料,请概括目前发展AI智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6分)【分析】(1)此题考核信息筛选和整合能力,答题时要求明确具体的考核的要点,找准文章的对应位置,然后结合文章内容逐个判断正误。(2)这是考查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筛选和概括。首先应浏览选项的内容,然后到文中找到相关的句子,最后进行辨析。(3)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章信
27、息的能力,答题时明确题目要求,然后筛选信息概括。【解答】(1)D“表明人类已经意识到人工智能必将有如人一样的道德意识和行为”这一结论,原文无据。(2)A原文无“把 AI纳入我国的新高考”的信息。B文章是“坚定人类本身的存在价值”,并未否定其他物类存在的意义和价值。D所举事例意在表明人类因意识到人工智能发展的风险而做防范准备,不能得出“风险完全可控”的结论。(3)目前发展 AI智能遇到的主要问题可以结合“中国在人工智能人才上极度缺乏,几乎没有人才”“行将迈入人工智能时代,我们仍需谨慎界定人机之间的关系格局”等内容概括得出。相关建议要紧扣问题和文本进行概括。答案:(1)D(2)C(3)问题一:人工
28、智能人才短缺。建议:改革教育。从基础教育开始进行人工智能教育的普及,加快人才培养与储备的步伐。问题二:人工智能中人机关系未理清。建议:建立人工智能相关的法律法规、伦理规范和政策体系,加强对人工智能的安全评估和风险防控。【点评】概括材料主要内容的方法有:方法一:语句摘录法。通过摘录文中的中心句,概括文段的主要内容。方法二:要点归纳法。把揭示文段中心内容的词语或者句子找出来,归纳组织成句子即可。方法三:层意合并法。先将文段分层归纳出层意。然后在层意的基础上提炼概括。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史可法,字宪之,祥符人。祖应元举于
29、乡,官黄平知州,有惠政。语其子从质曰:“我家必昌。”从质妻尹氏有身,梦文天祥入其舍,生可法。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安府推官,稍迁户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可法短小精悍,面黑,目烁烁有光。廉信,与下均劳苦。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十二年夏,丁外艰去。服阙,起户部右侍郎兼右佥都御史。十七年四月朔,闻贼犯阙,誓师勤王。渡江抵浦口,闻北都既陷,缟衣发丧。凤阳总督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群臣入朝,王色赧欲避。可法曰:“王毋避,宜正受。”既朝,议战守。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王唯唯。可法祭二陵毕,上疏曰:“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
30、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王嘉答之。总兵官高杰居扬州,桀骜甚。可法开诚布公,导以君臣大义。杰大感悟,奉约束。杰帅师北征,至睢州,为许定国所杀。部下兵大乱,屠睢旁近二百里殆尽。变闻,可法流涕顿足叹曰:“中原不可为矣。”遂如徐州。俄报盱眙已降大清,可法一日夜奔还扬州。大清兵大至,薄城下,城遂破。可法自刎不殊,一参将拥可法出小东门,遂被执。可法大呼曰:“我史督师也。”遂杀之。可法年四十余,无子,其妻欲置妾。太息曰:“王事方殷,敢为儿女计乎!”可法死,逾年,家人举袍笏招魂,葬于扬州郭外之梅花岭。(节选自明史史可法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31、)( )A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B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C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D陛下践阼初/祗谒孝陵/哭泣尽哀道路/感动若躬/谒二陵/亲见泗凤蒿莱满目/鸡犬无声/当益悲愤/愿慎终如始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字是20岁举行加冠仪式后才起的,字和名有关联,字对名有表述、阐明作用。B郎中,作为官职,始设于战国时期,
32、文中与表示医生含义的“郎中”不一样。C服阕是指古代服丧三年后除去丧服,任官者在服丧期满后可以重新出来做官。D朔指阴历每月的最后一天,而十五叫“望”,每月初一叫“晦”,表示迎接新月。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史可法以身作则,深受士兵拥戴。他为人清廉守信,与部下分担劳苦;带兵作战的时候,没有私心,严格要求自己,激发了士兵们的士气。B史可法才能出众,深受朝廷信任。在危急时刻,他与凤阳总督马士英、阮大铖商量,主张拥立福王,后来参与商议战守之事,意见得到朝廷认可。C史可法胸怀大义,做事考虑大局。总兵高杰驻扎扬州时,非常桀骛不驯,史可法以君臣大义引导他,高杰感动醒悟
33、,接受他的指挥,并率军北伐。D史可法忠君爱国,坚守刚烈气节。北都危急时,他誓师北伐;听到北都已被攻破,身披白衣发丧,十分悲痛;在清兵攻破扬州城时,以身殉国。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军行,士不饱不先食,未授衣不先御,以故得士死力。(2)可法曰:“王宜素服郊次,发师北征,示天下以必报仇之义。”【 分 析 】 ( 1) 本 题 考 查 文 言 断 句 。 解 答 该 题 可 以 根 据 句 意 、 虚 词 和 结 构 判 断 。( 2) 本 题 考 查 识 记 古 代 文 化 常 识 , 答 题 关 键 在 于 平 时 的 积 累 与 识 记 。( 3) 本 题 考 查
34、 归 纳 内 容 要 点 、 概 括 中 心 意 思 , 注 意 将 选 项 和 原 文 进 行 比 较 。( 4) 本 题 考 查 文 言 文 翻 译 的 能 力 , 解 答 时 一 定 要 先 回 到 语 境 中 , 根 据 语 境 读 懂 句 子的 整 体 意 思 , 然 后 思 考 命 题 者 可 能 确 定 的 赋 分 点 , 首 先 要 找 出 关 键 实 词 、 虚 词 , 查看 有 无 特 殊 句 式 , 运 用 “留 ”“删 ”“调 ”“换 ”“补 ”的 方 法 , 直 译 为 主 , 意译 为 辅 。 并 按 现 代 汉 语 的 规 范 , 将 翻 译 过 来 的 内 容
35、进 行 适 当 调 整 , 达 到 词 达 句 顺 。【 解 答 】 ( 1) “道 路 ”指 “道 路 上 的 人 ”做 “感 动 ”的 主 语 , 前 面 断 开 , 排 除BD; “鸡 犬 无 声 ”为 主 谓 短 语 , 前 面 断 开 , 排 除 AB; 故 选 : C 译 文 为 : 陛 下 即位 之 初 , 只 是 拜 谒 孝 陵 , 哭 泣 尽 哀 , 道 路 之 人 为 之 感 动 。 如 果 亲 自 拜 谒 二 陵 , 亲 自见 到 泗 、 凤 杂 草 荒 凉 满 目 , 鸡 犬 寂 然 无 声 , 将 会 更 加 悲 愤 。 希 望 能 慎 终 如 始 。( 2) D 朔
36、 指 阴 历 每 月 初 一 , 表 示 迎 接 新 月 , 阴 历 每 月 的 最 后 一 天 叫 “晦 ”。( 3) B “他 与 凤 阳 总 督 马 士 英 、 阮 大 铖 计 议 ”有 误 , 原 文 为 “凤 阳 总 督 马 士 英潜 与 阮 大 铖 计 议 ”, 是 “凤 阳 总 督 马 士 英 暗 中 与 阮 大 铖 计 议 ”。( 4) 行 , 出 征 ; 御 , 穿 ; 死 力 , 拼 死 效 力 。 译 文 为 : 军 队 出 征 , 士 兵 不 吃 饱 自 己不 先 吃 , 没 有 ( 给 士 兵 ) 发 放 衣 服 自 己 不 先 穿 , 因 此 ( 史 可 法 ) 得
37、 到 将 士 的 拼 死 效力 。 次 , 驻 扎 ; 发 , 派 遣 ; 示 , 昭 示 。 译 文 为 : 史 可 法 说 : “王 应 该 穿 上 素 服 在 郊外 驻 扎 , 派 遣 军 队 北 征 , 把 必 定 报 仇 之 意 昭 示 天 下 。答 案 :( 1) C( 2) D( 3) B( 4) 军 队 出 征 , 士 兵 不 吃 饱 自 己 不 先 吃 , 没 有 ( 给 士 兵 ) 发 放 衣 服 自 己 不 先 穿 ,因 此 ( 史 可 法 ) 得 到 将 士 的 拼 死 效 力 。 史 可 法 说 : “王 应 该 穿 上 素 服 在 郊 外 驻 扎 , 派 遣 军 队
38、 北 征 , 把 必 定 报 仇 之 意 昭 示天 下 。参 考 译 文 :史 可 法 , 字 宪 之 , 祥 符 人 。 祖 父 史 应 元 乡 试 中 举 , 授 官 黄 平 知 州 , 有 仁 惠 之政 。 对 他 的 儿 子 史 从 质 说 : “我 家 必 定 昌 盛 。 ”史 从 质 的 妻 子 尹 氏 有 身 孕 , 梦 见文 天 祥 进 入 他 的 屋 舍 , 生 史 可 法 。 以 孝 顺 闻 名 。 考 中 崇 祯 元 年 进 士 , 授 予 西 安 府 推官 , 逐 渐 升 迁 为 户 部 主 事 , 历 任 员 外 郎 、 郎 中 。史 可 法 短 小 精 悍 , 面
39、貌 黑 , 双 目 烁 烁 有 光 。 清 廉 守 信 用 , 与 部 下 同 甘 共 苦 。 军队 出 行 , 将 士 不 吃 饱 自 己 不 先 吃 , 没 有 发 放 衣 服 自 己 不 先 穿 , 因 此 得 到 将 士 的 拼 死作 战 。 十 二 年 夏 天 , 服 父 亲 之 丧 离 职 。 守 丧 期 满 回 朝 , 起 用 为 户 部 右 侍 郎 兼 任 右 佥都 御 史 。 十 七 年 四 月 初 一 , 听 说 贼 军 进 攻 京 城 , 史 可 法 誓 师 援 救 皇 上 。 军 队 渡 江 抵达 浦 口 , 听 到 北 都 已 被 攻 破 , 便 身 披 白 衣 (
40、丧 服 ) 发 丧 。 凤 阳 总 督 马 士 英 暗 中 与 阮大 铖 计 议 , 主 张 拥 立 福 王 。 群 臣 入 内 朝 见 , 福 王 羞 惭 想 要 躲 避 。 史 可 法 说 :“王 不 必 躲 避 , 应 该 正 式 接 受 。 ”朝 拜 结 束 , 商 议 战 守 之 事 。 史 可 法 说 : “王应 该 穿 上 素 服 驻 扎 郊 外 , 调 发 军 队 北 征 , 向 天 下 之 人 表 示 必 定 报 仇 之 意 。 ”福王 连 声 答 应 。 史 可 法 祭 告 凤 、 泗 二 陵 结 束 , 上 疏 说 : “陛 下 即 位 之 初 , 只 是 拜 谒孝 陵
41、, 哭 泣 尽 哀 , 道 路 之 人 为 之 感 动 。 如 果 亲 自 拜 谒 二 陵 , 亲 自 见 到 泗 、 凤 杂 草 荒凉 满 目 , 鸡 犬 寂 然 无 声 , 将 会 更 加 悲 愤 。 希 望 能 慎 终 如 始 。 ”福 王 嘉 许 而 回 答 他 。总 兵 官 高 杰 驻 扎 扬 州 , 非 常 桀 骛 不 训 。 史 可 法 开 诚 布 公 , 以 君 臣 大 义 引 导 他 。高 杰 非 常 感 动 醒 悟 , 承 奉 指 挥 。 高 杰 率 师 北 征 , 到 睢 州 , 被 许 定 国 所 杀 。 部 下 士 兵大 乱 , 屠 杀 睢 州 附 近 二 百 里 ,
42、 几 乎 被 杀 光 。 变 故 传 来 , 史 可 法 流 泪 顿 足 叹 息 说 :“中 原 不 能 再 有 作 为 了 。 ”于 是 到 徐 州 。 不 久 报 告 说 盱 眙 已 经 投 降 大 清 , 史 可 法 一天 一 夜 奔 回 扬 州 。 大 清 军 队 大 规 模 到 来 , 迫 近 城 下 , 城 于 是 被 攻 破 。 史 可 法 自 刎 未死 , 一 参 将 拥 抱 史 可 法 出 小 东 门 , 于 是 被 捕 。 史 可 法 大 叫 说 : “我 是 史 督 师 。”于 是 杀 死 了 他 。 史 可 法 年 龄 四 十 多 , 没 有 儿 子 , 其 妻 想 为
43、 他 置 妾 。 他 长 声 叹 息 说 :“王 事 正 多 , 敢 考 虑 儿 女 之 事 吗 !”史 可 法 死 后 , 过 了 一 年 , 家 人 举 袍 笏 招 魂 , 埋葬 在 扬 州 城 郭 外 的 梅 花 岭 。【 点 评 】 归 纳 内 容 要 点 , 概 括 中 心 意 思 的 题 目 是 文 言 文 必 考 的 题 目 , 错 误 选 项 的 设置 多 以 人 物 、 事 件 、 时 间 、 地 点 的 错 位 为 重 点 , 答 题 时 注 意 分 析 选 项 涉 及 到 的 上 下文 , 注 意 核 实 这 些 情 节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
44、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自咏白居易随宜饮食聊充腹,取次衣袭亦暖身。未必得年非瘦薄,无妨长福是单贫。老龟岂羡牺牲饱,蟠木 宁争桃李春?随分自安心自断,是非何用问闲人。【注】蟠木:弯曲的树。14以下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白居易饮食随便充腹就行,穿着简朴暖身就好,可看出他作此诗时生活困窘。B体瘦家贫不一定寿短福少,从“未必”“无妨”的措辞可看出作者的生活态度。C“牺牲”过着饱足的生活,但改变不了被用作祭品的命运,不如“老龟”自在。D白居易借“老龟”“蟠木”寄托生活追求,运用反问的手法增强了抒情的效果。15本诗意在“自咏”,结合全诗,分析诗人表达了哪些人生态度。(6分)【
45、 分 析 】 ( 1) 本 题 考 查 对 诗 歌 的 理 解 和 赏 析 能 力 。 解 答 此 类 题 , 要 通 读 诗 歌 , 整 体把 握 诗 歌 内 容 主 旨 和 思 想 情 感 , 在 此 基 础 上 , 回 归 诗 歌 , 寻 找 答 题 点 ; 最 后 精 读 相关 诗 句 , 看 所 给 选 项 的 内 容 是 否 能 在 诗 歌 中 找 到 依 据 , 或 者 是 否 能 根 据 诗 歌 内 容 合理 地 推 断 出 来 或 者 是 否 正 确 。( 2) 本 题 考 查 的 是 诗 歌 的 思 想 内 容 , 情 感 。 分 析 时 不 能 笼 统 的 答 表 达 了
46、 作 者 或 感 伤或 愉 悦 的 感 情 , 要 说 具 体 , 再 结 合 具 体 诗 句 详 细 分 析 。【 解 答 】 ( 1) A “可 看 出 他 作 此 诗 时 生 活 困 窘 ”分 析 有 误 , 首 联 “随 宜 饮 食 聊充 腹 , 取 次 衣 袭 亦 暖 身 ”表 达 的 是 诗 人 对 物 质 生 活 要 求 不 高 的 生 活 态 度 , 并 非 实 指生 活 困 窘 。( 2) 首 联 写 到 “随 宜 饮 食 聊 充 腹 , 取 次 衣 袭 亦 暖 身 ”, 说 只 要 吃 的 喝 的 姑 且 能够 填 饱 肚 子 就 好 , 衣 裘 就 算 不 算 名 贵 ,
47、 只 要 能 暖 身 就 行 。 说 明 诗 人 对 于 吃 穿 , 对 于物 质 并 不 讲 究 , 对 生 活 的 质 量 要 求 不 高 。 然 后 颔 联 写 到 “未 必 得 年 非 瘦 薄 , 无 妨长 福 是 单 贫 ”, 诗 人 认 为 身 体 瘦 弱 并 不 影 响 长 寿 , 物 质 的 贫 穷 并 不 妨 碍 福 气 的 拥 有 ,表 现 的 是 一 种 不 热 心 物 质 , 知 足 常 乐 的 人 生 态 度 ; 颈 联 写 到 “老 龟 岂 羡 牺 牲 饱 ,蟠 木 宁 争 桃 李 春 ”, 用 了 两 个 表 反 问 的 字 “岂 ”“宁 ”, 这 里 是 将 自
48、 己 比 作“老 龟 ”与 “蟠 木 ”, 说 老 龟 怎 会 去 羡 慕 那 些 牲 畜 吃 得 饱 饱 的 , 弯 曲 的 树 不 会 去 与桃 李 争 春 。 实 则 是 在 表 达 自 己 一 种 “不 羡 不 争 ”的 态 度 , 最 后 写 到 “随 分 自 安 ”, 一 切 顺 从 于 自 然 , 表 现 了 自 己 淡 泊 一 切 , 随 性 自 然 的 生 活 态 度 ; “随 分 自 安心 自 断 , 是 非 何 用 问 闲 人 ”, 自 己 不 在 乎 外 界 怎 么 看 我 , 不 在 乎 “闲 人 ”的 看法 , 是 非 公 论 , 心 中 自 有 判 断 , 展 现
49、 的 是 对 本 心 的 坚 守 。答 案 :( 1) A( 2) 知 足 常 乐 : 诗 人 对 物 质 生 活 要 求 不 高 , 能 充 腹 暖 身 即 可 , 他 认 为 “瘦 薄 ”不 影 响 “得 年 ”, “单 贫 ”无 碍 “长 富 ”, 表 现 了 一 种 乐 观 知 足 的 态 度 ; 淡 泊不 争 , 洒 脱 随 性 : 诗 人 以 “老 龟 ”“蟠 木 ”自 比 , 不 羡 不 争 , “随 分 自 ”, 表 达出 淡 泊 随 性 的 生 活 态 度 ; 坚 守 本 心 : 作 者 心 中 自 有 裁 断 , 不 在 乎 “闲 人 ”的看 法 , 可 看 出 他 对 自 我 生 活 态 度 的 坚 守 。【 点 评 】 古 诗 鉴 赏 一 直 是 我 们 在 平 常 作 业 练 习 和 考 试 中 遇 到 的 难 题 , 比 分 也 比 较 重 。一 、 古 诗 鉴 赏 离 不 开 三 个 问 题一 是 写 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