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分层作业( 十九) 海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建议用时:45 分钟)学业达标练1下列关于海水知识不正确的是( )A海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水水资源的利用和化学资源的利用B海水既苦又涩,不能直接利用C海水中某些金属元素总储量很大,但富集程度却很低D海水淡化应同化工生产结合,同能源技术结合B 海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水水资源的利用和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海水水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水淡化(同化工生产和能源技术相结合)和直接利用(如冲厕等),海水化学资源的利用包括海水制盐,海水提取 Mg、Br 2、I 2等;海水中某些金属元素的总储量很大,但富集程度却很低,故 A、C 、D 正确,B 错误。2下列关于海水资源利用的认
2、识,错误的是( )A海水中金、锶、碳、铜、铁等元素属于微量元素B海底多数金属结核矿含有铁、锰、钴等多种金属元素C通过蒸馏法、电渗析法、离子交换法等可以实现海水的淡化D海水提溴过程溴元素依次发生氧化反应、还原反应、氧化反应A A 项,锶和碳元素属于常量元素;B 项和 C 项说法正确;D 项,海水提溴的过程涉及以下反应:Br Br2 Br Br2。 Cl2 氧 化 反 应 SO2 还 原 反 应 Cl2 氧 化 反 应3海水总量极大,金、铀等微量元素在海水中的总量自然也大,但从海水中获取这些微量元素的成本很高。其中成本最高的步骤在于( ) 【导学号:43722225】A从海水中富集含微量元素的化合
3、物B使含微量元素的离子沉淀C对含微量元素的混合物进行提纯D从化合物中冶炼这些单质A 由于金、铀等微量元素在海水中的含量很低,所以成本最高的步骤在于从海水中富集含微量元素的化合物,答案选 A。 4下列有关工业生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用海水淡化后的浓缩海水作原料提取溴B在太阳能资源相对充足的沿海地区建造海水淡化厂C利用 “海水氯化钠金属钠氢氧化钠”的工艺流程生产烧碱D利用“海水氢氧化镁氯化镁金属镁”的工艺流程生产金属镁C 生产烧碱工业上一般电解饱和 NaCl 溶液,不是利用“NaClNa NaOH ”流程生产 NaOH。5海水淡化可采用膜分离技术,如图所示,对淡化膜右侧的海水加压,水分子可以透
4、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淡水池,而海水中的各种离子不能通过淡化膜。下列对加压后右侧海水成分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溶质质量增加 B溶液质量不变C溶剂质量减少 D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 加压后,右侧海水中的水分子透过淡化膜进入左侧水池,故右侧海水中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的质量减少,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加。6检验海带中碘元素的实验中,发生如下反应:2H 2I H2O2=I2 2H2O。下列对该反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导学号:43722226】AI 2 为氧化产物BH 2O2 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C氧化性强弱顺序为 H2O2I 2D生成 1 mol I2 时转移 2 mol 电子B ,该反应中 I2为氧化产
5、物,H 2O2作氧化剂,根据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氧化剂氧化产物,所以氧化性 H2O2I 2;反应中每生成 1 mol I2,转移 2 mol 电子。7从海水中提取的溴约占世界溴年产量的 ,从海水中提取溴的主要步骤13可表示为( )A氧化吸收吹出 B氧化吹出吸收C吹出 氧化吸收 D吹出吸收氧化B 海水(Br )氧化,Br 2吹出,SO 2吸收。8高分子分离膜可以让某些物质有选择地通过而将物质分离,下列应用不属于高分子分离膜的应用范围的是( )A分离工业废水,回收废液中的有用成分B食品工业中,浓缩天然果汁,乳制品加工和酿酒C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将热能转换成电能D海水的淡化C 分离物质用高分子膜的
6、有海水淡化,废水处理、食品加工、电解饱和食盐水。但在发电过程中无论是化学能还是热能转化为电能时,都不用高分子膜。9利用海洋资源获得的部分物质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导学号:43722227】A从海水中获取淡水,历史最久的方法是离子交换法B从海带中获得 I2 需要用到的主要仪器有蒸发皿、漏斗、烧杯、分液漏斗等C用 SO2 溶液吸收从苦卤中吹出的单质溴时,发生的离子反应是Br2SO 22H 2O=4H SO 2Br 24D用石灰石、盐酸等从苦卤中提取镁时,发生反应的反应类型有化合、分解、置换和复分解C A 项,历史最久的海水淡化是蒸馏法;B 项,海带灼烧需坩埚不是蒸发皿;D 项,海水提
7、 Mg 时,没有置换反应发生。10海洋植物如海带、海藻中含有丰富的碘元素,碘元素以碘离子的形式存在,实验室从海藻中提取碘的流程如下: 【导学号:43722228】(1)指出从海藻中提取 I2 的实验操作名称:_,_。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2)为使海藻中 I 转换为含碘的有机溶液,实验室里有烧杯、玻璃棒、集气瓶、酒精灯、导管、圆底烧瓶、石棉网以及必要的夹持仪器,尚缺少的玻璃仪器是_。(3)从含碘的有机溶液中提取碘,还要经过蒸馏,指出下列蒸馏装置(如图所示)中的错误之处:_。(4)进行蒸馏操作时,使用水浴加热的原因是_,最后晶态碘在_中。【解析】 (1)为了从悬浊液中分离 I ,应用过滤;从 I
8、2的水溶液中把 I2提取出来,应用萃取。(2)过滤所必需的仪器是普通漏斗,萃取分液所必需的仪器是分液漏斗。(3) 蒸馏装置的三点错误:没有石棉网;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冷凝管进、出水方向颠倒。(4)萃取碘水中碘的有机溶剂常用苯、四氯化碳等,其沸点一般低于 100 ,用水浴加热即可使之沸腾,而避免高温下 I2的升华。最后 I2残留在烧瓶中。【答案】 (1)过滤 萃取 2I Cl 2=I22Cl (2)分液漏斗、普通漏斗 (3) 没有石棉网;温度计插入液面以下;冷凝管进、出水方向颠倒(4)萃取剂沸点较低,I 2 易升华 烧瓶11镁及其合金是一种用途很广的金属材料,目前世界上 60%的镁是从海水中提取
9、的。主要步骤如下:【导学号:43722229】(1)为了使 MgSO4 转化为 Mg(OH)2,试剂可以选用_,要使MgSO4 完全转化为沉淀,加入试剂的量应_ 。(2)加入试剂 后,能够分离得到 Mg(OH)2 沉淀的方法是_。(3)试剂选用 _;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4)无水 MgCl2 在熔融状态下,通电后产生镁和氯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解析】 (1)工业上常加入廉价的石灰乳使海水中的 MgSO4转化为Mg(OH)2;为使 MgSO4完全转化为 Mg(OH)2,应加入过量石灰乳。(2)加入石灰乳产生 Mg(OH)2,通过过滤将 Mg(OH)2分离出来。(3)用盐酸溶解 Mg(
10、OH)2,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Mg(OH)22H =Mg2 2H 2O。(4)工业上电解熔融 MgCl2制取 Mg,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2(熔融) MgCl 2。【答案】 (1)石灰乳 过量 (2) 过滤 (3)盐酸 Mg(OH)22H =Mg2 2H 2O (4)MgCl 2(熔融) MgCl 2冲 A 挑战练12在空气吹出法的工艺中,有选用纯碱溶液作溴蒸气吸收剂的反应原理为 3Na2CO3 3Br2=5NaBrNaBrO 33CO 2,也有选用 SO2 作溴蒸气吸收剂的,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吸收过程中,Br 2 只作氧化剂B只有 SO2 吸收过程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用纯
11、碱溶液作吸收剂时,纯碱既不是还原剂也不是氧化剂D用纯碱溶液作吸收剂只发生了复分解反应C 纯碱溶液作吸收剂的反应为3Na2CO33Br 2=5NaBrNaBrO 33CO 2;SO 2作吸收剂的反应为SO2Br 22H 2O=H2SO42HBr。分析以上两个反应可知:中 Br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Na 2CO3既不是还原剂也不是氧化剂,中 Br2只作氧化剂。13海洋中有丰富的食品、矿产、能源、药物和水产资源等(如图所示)。 【导学号:43722230】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大量的氮、磷废水排入海洋,易引发赤潮B工段 中加入盐酸溶解得到 MgCl2 溶液,再直接蒸发得到 MgCl26H2
12、OC在工段 中溴元素均被氧化D工段中除去粗盐中的 SO 、Ca 2 、Mg 2 、 Fe3 等杂质,加入的药24品顺序为 Na2CO3 溶液NaOH 溶液BaCl 2 溶液 过滤后加盐酸A 废水中含有大量的氮、磷等元素,排入海洋,能引起赤潮,A 项正确;MgCl2溶液直接蒸发得不到 MgCl26H2O,B 项错误;反应 为Br2SO 22H 2O=H2SO42HBr,溴元素被还原,C 项错误;粗盐提纯的顺序中要注意两点,一是 Na2CO3溶液在 BaCl2溶液后加入,二是盐酸最后加入, D项错误。14海水是巨大的资源宝库。如图是人类从海水资源获取某些重要化工原料的流程示意图。 【导学号:437
13、22231】回答下列问题:(1)操作 A 是 _(填实验基本操作名称 )。要知道海水晒盐的过程中溶液里食盐含量在逐渐提高的简易方法是_。a分析氯化钠含量b测定溶液密度c观察是否有沉淀析出(2)操作 B 需加入下列试剂中的一种,最合适的是_。a氢氧化钠溶液 b澄清石灰水c石灰乳 d碳酸钠溶液(3)图中虚线框内流程的主要目的是_。写出溴水中通入 SO2 时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图中虚线框内流程也可用替代,请将 Br2 与 Na2CO3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补充完整:Br2 Na2CO3= NaBrO3 _ _(5)已知苦卤的主要成分如下:离子 Na Mg2 Cl SO24浓度/(gL 1 ) 63.7 28.8 144.6 46.4理论上,1 L 苦卤最多可得到 Mg(OH)2 的质量为_g。【解析】 (5)Mg 2 Mg(OH)224 58128.8 g m故 m 69.6 g5828.8 g24【答案】 (1)蒸发结晶、过滤 b (2)c(3)富集 Br2 Br2SO 22H 2O=4H SO 2Br 24(4)3 3 1 5 NaBr 3 CO 2 (5)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