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137.07KB ,
资源ID:57523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57523.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B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三单元 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B卷)含答案

1、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第 三 单 元 近 代 中 国 反 侵 略 、 求 民 主 的 潮 流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2、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5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5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19 世纪前期,澳门新闻报载:鸦片入口,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此项银两,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

3、,以便分派。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据此可知当时A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B虎门销烟后鸦片走私禁绝C清政府对西方侵略的认识不足D腐败统治潜伏着民族危机2外国使节采用何种礼节觐见中国皇帝,始终是中外关系的一个死结,围绕着“跪与不跪”,引发了多次外交冲突(见下表)。其反映的实质是乾隆时代(1793 年) 礼部坚持英国特使马嘎尔尼行跪拜礼,并擅改英国外交文书咸丰时代(1860 年) 指示决不见不行跪拜礼之夷人,否则“唯有与之决战”同治时代(1873 年) 英、法、俄、美等六国使节首次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A列强对中国内政的干涉B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历程C清政府天朝上国的意识D维护国家主权利益的斗争3据

4、统计,1820 年至 1952 年中国在世界 GDP 中所占的比重从 1/3 降到了 1/20,实际人均收入从世界平均水平降到了平均水平的 1/4。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内部动荡与列强侵略B西学东渐与经济衰退C生产停滞与民族危机D政局混乱与工业落后41841 年,美国议员亚当斯发表演说:“一般的看法都以为鸦片战争不过是为了英国商人输入几箱鸦片,中国政府因其违法输入而予以查抄,但是我却认为这完全是错误的看法战争的原因是磕头!”亚当斯认为鸦片战争的本质原因是A中英双方关于外交礼仪之争 B鸦片走私激化中英矛盾的结果C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 D中英两国关于双边贸易的分歧5导致下表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5、A清政府缓和民族矛盾的需要B洋务运动增强了地方力量C清政府镇压太平天国的需要D中央政府权威性逐步丧失6孙中山在领导民主革命的过程中对太平天国有褒有贬,一方面自称“洪秀全第二”,另一方面又说太平天国:“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即使成功了,也不过是历史上的又一个封建王朝而已。”这表明他评价太平天国的视角是A革命史观和全球史观B民族主义和现代化史观C进化史观和文明史观D民本主义和革命史观71859 年的资政新篇规定:“凡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但不得擅入旱地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这反映了太平天国A对外国人态度务

6、实并有所警惕B对西方外来文化的进入持保守态度C渴望引进西方法律制度和技术D允许西方传教士和工匠自由地活动8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制定舆论宣传策略,把中国和日本分别“包装”成野蛮和文明的代表,并运用公关手段让许多欧美舆论倒向日方。一些西方媒体甚至宣称,清政府战败“将意味着数百外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对此,清政府却无所作为。这反映了A欧美舆论宣传左右了战争进程B日本力图变更中国的君主政体C清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D西方媒体鼓动中国的民主革命91896 年,李鸿章出使欧美,其公开所奉的训令为:“一、代表中国皇帝参加沙皇加冕典礼。二、为俄、德、法出面干涉,因而收回辽东,向他们正式道谢。四、向西

7、方列强呼吁修订关税税则。”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据此可知李鸿章此次出访的主要背景是A联络俄英法等钳制日本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C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D民族危机加剧向各国寻求庇护101899 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要求在中国实行商业机会均等的主张,1900 年又补充了保持中国领士和行政权力完整的条款。“门户开放“只是一项原则宣言,美国既不打、也没有力量强制推行。但奇怪的是,在宣布这项政策后,其他各国瓜分中国的趋势确实缓和了下来,对此较为合理的解释是A清政府对义和团由扶持到绞杀B美国的军事威慑迫使各国让步C列强希望清政府平稳的推行改革D列强在华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11

8、1901 年,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联合立宪派张謇等上奏江楚会奏变法三折,系统地提出了改科举、练新军、裁冗员、定商律等措施,成为清末新政的蓝图。这反映了清政府A开始探索近代化新模式B调整经济政策发展民族经济C变革政体实行君主立宪D注重社会变革应对统治危机12“民族”一词属于古汉语词汇,用于表达宗族和夷夏之辩,然而作为与英文单词 nation 的对应概念,大规模、高频率出现是在 1895 年之后,从日文汉字借用而来。这一变化A源于日本发动甲午侵华战争B表明宗法血缘观念的淡化C反映出民族危机的不断加深D顺应了当时革命潮流的兴起13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

9、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东南互保”。可见当时A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B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C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D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141908 年 8 月 27 日清朝颁布钦定宪法大纲,其中第三条规定:“凡法律岁经议院议决,而未奉诏命批准颁布者,不能见诸施行”;1911 年 11 月 3 日清朝颁布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其中第三条规定:“皇帝权以宪法规定为限”。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立宪改革取得重大成果B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C民主共

10、和趋势不可避免D南北议和的策略需要15著名学者茅海建说:清朝的官员,尤其是中央政府的官员,后来大多成了民国的官员。北京政府似乎只是换了一块招牌,内部人员没有太多的变化。晚清官员弃旧朝而投新朝,自然有着生计的原因,但他们在做政治选择时,并没有太多的思想痛苦。这主要说明A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B民国建立犹如王朝更替C清朝覆灭契合了众人心理D儒家忠义观念荡然无存16有学者指出:“辛亥革命乃留学生的发踪指示,哥老会的摇旗呐喊,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我们虽赞成他们的主义,却不曾活动,他们也不用我们的活动。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可见,辛亥革命A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11、B推翻了多年的封建制度C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意识D思想启蒙有一定成效17据统计,在民国建立后的一年左右时间中,全国的报纸由清末的约 100 种,迅速增加至 500 种,总销量达 4200 万份。有的政党还创办了自己的通讯社。许多报纸以议论时政得失、评说政府官员、监督政府工作为己任。这说明当时A社会舆论影响政府决策B民主共和开始成为共识C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增强D民权主义实现阻力重重181923 年底,孙中山认为,“俄革命六年成功,而我则十二年尚未成功,何以故?则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前此因无可仿效。法国革命八十年成功,美国革命血战八年而始得独立,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

12、其意在A走苏俄革命的道路B放弃资产阶级代议制C加强革命的领导核心D改变反封建的斗争目标19五四运动后,出现了社会主义是否适合中国国情的争论,有人反对走如俄国式的道路,认为救中国只有一条路,就是“增加富力”,发展实业;还有人主张“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这场争论A确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B使思想界认清了欧美的社会制度C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D消除了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的分歧20下表为不同报刊对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新闻来源地 报道的主要内容北京晨报青岛问题当以死争,被拘同学应宜营救,此罢课之第二理由也天津大公报 北京学界之大举动曹汝霖宅之焚烧日本大阪朝日新

13、闻 北京烧打起排日学生的暴动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火烧曹汝霖宅是事件的导火线 B学生在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C波及全国所有的大中型城市 D学生展开盲目的排日行为211925 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我们参加民族运动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民主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易挽救的大害,并且足以减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这说明中共认识到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B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艰巨性C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D国共合作中应保持党的独立性221931 年后,中国共产党根据日军侵华的形势制作了“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中国的地图”,要求将地图画于学校

14、、学习俱乐部等公共场所,并吸引附近的群众前来观看,向群众解释地图所包含的意义。这一做法A扩大了抗日根据地的群众基础B为红军战略转移提供了条件C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D促进了民族共同体意识发展231937 年 2 月 10 日,中共中央正式宣布废止苏维埃革命的旗号,放弃此前各项阶级革命的目标,承认南京国民政府为中央政府,改制改编,“共同奔赴中华民族最后解放之伟大前程”。中共这一举措A反映了国共两党的阶级本质一致B表明了中共放弃最高革命纲领C促进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D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241940 年 10 月 20 日,国民党中央宣传部抄发:“查近来报上常有记载百团大战字样,如1

15、9 日新华日报所载晋西通讯即载此事,此项名词及有关之新闻,以后应绝对禁止登载。”这说明A国民党极力破坏抗战新局面B中共的抗战地位得到了提高C国民党企图维护其一党专政D国民党否定中共的抗战成果251945 年 11 月,民盟发言人指出:“当前中国第一件事是停止内战,避免内战,消弭内战。国家一切的问题,都应该用和平的方式来解决。谁要用武力来解决党争问题,谁就负内战的责任,谁要发动内战,谁就是全国的公敌。”这从侧面反映出A当时中国处于内战的严重威胁之中B内战的爆发激起民盟强烈的反战意识C当时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进一步增强D国民党的专制独裁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26、 27、 2

16、8、 29 四 个 大 题 , 共 计 50 分 , 考 生 根 据 具 体 要 求 进 行 作 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摘编自郝侠君毛磊石光荣主编中西 500 年比较从材料中提取一个阶段的中西方历史发展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中外关联,史论结合。)(12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 分)材料一 中国古代王朝的对外政策,服从于“以德抚远”的政治目标,希望建构一个以中国古代王朝为中心,具有共同道义和文化基础的稳定的国际体系。汉代外交“临西海而望大秦”,使节出使各国,“远人宾服 ”。唐代时,要求选派的对外使节,“ 到彼宜阐扬经

17、典,使知大国儒教之盛 ”,都城长安各国使节云集。明初朝廷四处宣谕,“有贡必封”。清初,顺治曾诏谕:“南海诸国,有能倾心向化、称臣入贡者,与朝鲜一体优待。”从中国古代对外关系的成功经验来看,建构东亚世界更主要是依靠先进的制度、法律、文化和技术,使得周邻国家受到吸引而自愿输入移植。中国古代王朝对外政策的基本点是和平的文化影响,而非武力的征服和领土的扩张;是国际体系的领导者和维护者,而非统治者和掠夺者。摘编自韩舁中国古代的外交实践及其基本原则等材料二 1842 年,中英签订南京条约,清政府严词拒绝英国遣使进京。庚申之役后,清廷被迫允准外国公使进京常驻,但对遣使驻外无意执行。1864 年,总理衙门将系

18、统介绍国际法的译作万国公法分发到沿海各重要口岸。1875 年,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使英。甲午惨败,清廷被迫承认朝鲜为自主之国。庚子国变后,清廷广兴新式学堂,鼓励有志青年留学西洋,新式人才逐渐成为驻外使臣来源的主流。1901 年,清廷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1911 年,外务部职能趋于简化,“大臣掌主交涉,昭布德信,保护侨人佣客,以慎邦交”。摘编自何新华中国外交史(从夏至清)(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外交的特点。(8 分)(2)根据材料一、二,指出晚清外交所面临的挑战,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晚清政府的应对举措。(7 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1 分)材料一 清初

19、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发生动摇。王朝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甲午战争后,梁

20、启超积极宣传民族国家观念,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欲立于民族国家之林。就必须获得广大民众认可,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并在中国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国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意识。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 殆不可以须臾缓”。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 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 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 ”的新内涵。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

21、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所采取的措施和原因。(6 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5 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12 分)图 1“富强” “经世”和“经济”的使用次数图 2“民主” “共和”的使用次数摘编自金观涛刘青峰观念史研究:中国现代重要政治术语的形成图 1、2 能够反映中国近代若干社会观念的变化趋势。从图中提取相关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12 分)一 轮 单 元 训 练 金 卷 高 三 历 史 卷 ( B)第 三 单 元 近 代 中 国 反 侵 略 、 求 民

22、主 的 潮 流答 案1【解析】材料反映了 19 世纪前期中国官员参与鸦片走私,收取规银贿赂,这些腐败统治加剧了列强侵略,潜伏着民族危机,故 D 正确;材料没有反映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故 A 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鸦片走私禁绝,故 B 错误;中国官员参与鸦片走私,也不能说明清政府对西方侵略的认识不足,故 C 错误。故选 D。【答案】D2【解析】从 1793 年到 1873 年,历时八十年,外国使节才得以以平等礼仪觐见皇帝,这充分说明了近代外交确立的艰难性,故 B 项正确;A 项不是材料的主旨信息,故错误;材料体现出清政府天朝上国意识的改变,故 C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国家主权,故 D 项错误

23、。【答案】B3【解析】从 1820 年到 1952 年,我国大致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内政局动荡和列强侵略是中国在世界 GDP 中所占的比重下降的主要原因,故选 A;近代中国近代化艰难发展,而西学东渐有利于我国社会进步,排除 BC;工业落后是相对于西方列强而言的,排除 D。 【答案】A4【解析】从材料中“战争的原因是磕头”,结合所学,鸦片战争前,英国派使者来华协商通商事宜,清政府以华夷观念对待英国使者,坚持英国使者行跪拜礼,本质上反映出东西方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C 正确;A 不是本质,排除;B 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D 不符合“战争的原因是磕头”,排除。【答案】C5【解析】1864 年

24、太平天国运动被镇压,汉族官员李鸿章等人做出了重要贡献,所以材料反映了清政府为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而重用汉族官员,即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缓和民族矛盾只是次要原因而非主要原因,选项 A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洋务运动,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中央政府权威性仍然存在而非逐步丧失,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C。【答案】C6【解析】孙中山自称“洪秀全第二”,是看在太平天国反清的目标与自己一致,这属于其三民主义中的民族主义的内容,“只知有民族,不知有民权;只知有君主,不知有民主”是说到了太平天国运动没有民主而言,仅仅是改朝换代而已,这是强调政治民主,属于现代化史观的范畴,故选 B

25、;ACD 均与题意不一致,故排除。【答案】B7【解析】材料中在资政新篇说到的是“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可知主张中外自由通商,“惟许牧司等并教技艺之人入内,教导我民,但准其为国献策,不得毁谤国法也”即允许传教士到内地传教,但不准干涉中国内政,说明太平天国对外国人态度务实并有所警惕,A 正确;B 不符合“外邦人技艺精巧,邦法宏深,宜先许其通商”,排除;材料没有涉及学习西方法律制度,排除 C;D 不符合“不得擅入旱地”“不得毁谤国法也”,排除。【答案】A8【解析】材料信息是甲午战争时期,日本大肆进行舆论宣传并得到了欧美舆论的支持,而清政府则无动于衷,这说明清政府根本不知道舆论宣传是

26、近代外交的一种形式,即清朝政府昏庸不谙熟近代外交,故 C 项正确;欧美舆论宣传不可能会左右甲午战争的进程,故 A 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出日本企图变更中国的政体,故 B 项错误;D 项是对材料信息“将意味着数百万人从愚蒙、专制和独裁中得到解放”的误读,排除。【答案】C9【解析】从材料中的“实际上在每个国家都探讨了税则改革的问题”来看,说明清政府试图通过修改税则增加政府财政收入,因为甲午中日战争的失败使清政府的财政陷入困境。故答案为C 项。A、D 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甲午中日战争后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但这同李鸿章出访无关,排除 B 项。【答案】C10【解析】美国向列

27、强提出“门户开放”之时,列强并没有反对,相反瓜分中国的趋势得到缓和,说明帝国主义国家在瓜分中国的过程中的确存在着矛盾,故 D 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义和团运动的信息,故 A 错误;美国此时的军事实力并不强大,故 B 错误;C 中改革显然不符合列强的主要目的。【答案】D11【解析】“清廷宣布实行新政,要求内外臣工建言献策”说明面对民族危机,政府注重社会变革,D 正确;A 是洋务运动意义;B 中发展经济不符合材料政治变革信息;C 属于戊戌变法主张。【答案】D12【解析】由“民族 一词属于古汉语词汇”“在 1895 年之后,从日文汉字借用而来”,可见甲午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深重,所以要挽救民族危亡,

28、故选 C;变化源于甲午侵华战争中国战败,民族危机深重,排除 A;变化不能说明宗法血缘观念的淡化,排除 B;甲午战后,维新变法是主流思想,排除 D。【答案】C13【解析】材料反映了面对民族危机,义和团运动、改良派、革命派、东南地区的洋务派有不同的态度和应对方式,这说明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故 A 正确;“东南互保”并不能说明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故 B 错误;材料也无法体现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故 C 错误;材料也不能反映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故 D 错误。故选A。【答案】A14【解析】从钦定宪法大纲的规定来看,皇帝权力凌驾于法律之上;从宪法重大信条十九条

29、来看,皇帝的权力由宪法规定,受到法律的制约。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革命形势的迅速发展,特别是武昌起义的爆发以及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不得不作出让步以维护统治。故答案为 B 项。联系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可知,其他三项不符合史实,不是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排除 A、C、D 项。【答案】B15【解析】材料“晚清官员弃旧朝而投新朝他们在做政治选择时,并没有太多的思想痛苦”反映了清朝覆灭对于清朝官员来说早有心理准备,故不需经过“思想痛苦”而加入民国政府,这说明清朝覆灭契合了众人心理,故 C 正确;材料主旨并不是说明辛亥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而是强调清朝官员对于清朝灭亡早有心理准备,故 A 错误;中华民国是资产

30、阶级共和国,与清朝的性质不能等同,故 B 错误; “晚清官员弃旧朝而投新朝”并不能说明儒家忠义观念的“荡然无存”,故 D 错误。故选 C。【答案】C16【解析】材料“然而我们却有一层觉悟,知道圣文神武的皇帝,也是可以倒去的”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群众具备一定的思想觉悟,这说明思想启蒙有一定成效,故 D 正确;材料“与我们民众的大多数毫无关系他们也不用我们的活动”说明辛亥革命没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故 A 错误;辛亥革命只是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没有推翻多年的封建制度,故 B 错误;“知道皇帝,也是可以倒去”不能说明辛亥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国民意识,故 C 错误。故选D。【答案】D17【解析】“评说政

31、府官员、监督政府工作为己任”等字眼意在强调民众在参与政治热情高涨,也就说明了民众政治参与意识在增强,选 C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 在材料中并没有明确的体现,不符合题意,排除;民主共和是早已经成为了社会共识,选项 B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是反映民权主义实现的社会环境好而非阻力重重,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答案】C18【解析】由“由于我党组织之方法不善”、“因均无一定成功之方法,惟今俄国有之,殊可为我党师法”可知孙中山认为国民党之所以在革命之后十二年还没有成功,而俄国革命六年就成功了,是因为俄国有团结而强有力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所以选 C;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代表

32、,所以不可能走苏俄革命道路,也没有放弃实现资本主义民主,所以排除 A、B;孙中山把原因归结为领导核心不够好,而没有改变斗争目标,故排除 D。【答案】C19【解析】解题时要重点理解材料关键信息的含义。“采用劳农主义的直接行动,达到社会革命的目的”即走俄国十月革命的道路。五四运动后,关于社会主义是否合适中国国情的争论,出现了走资本主义道路和走社会主义道路的两条路线。通过这场争论,宣传了马克思主义,使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才能使大多数人得到幸福,从而在思想上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准备了条件,故 C 项正确;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道路,开辟于 20 世纪 20 年代

33、末,故 A 项错误;这场争论没有涉及欧美的社会制度,故 B 项错误;五四运动后,知识分子在救亡图存方式上仍有分歧,“消除”一说太绝对,故 D 项错误。【答案】C20【解析】“同学应宜营救”“学界之大举动”“排日学生”的信息说明五四运动中学生发挥了重要作用,B 正确;五四运动导火线是巴黎和会外交失败,A 错误;C 中波及全国不符合材料主旨信息;D 中盲目说法是日方观点。【答案】B21【解析】材料“1925 年”“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民主运动中,便遗无产阶级不容易挽救的大害”体现出第一次国共合作过程中中共逐渐认识到国共合作中保持党的独立性的重要性,故

34、 D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中共在国共合作中保持独立性的重要性,没有体现出中共掌握领导权、革命任务的艰巨性和农民问题的重要性,故 ABC 项排除。【答案】D22【解析】1931 年中共尚未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故 A 错误;红军战略转移在 1934 年,材料内容与红军战略转移无关,故 B 错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于 1937 年,故 C 错误;中国共产党将“日本帝国主义并吞中国的地图”向群众宣传,这促进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发展,故 D正确。故选 D。【答案】D23【解析】国共两党代表不同的阶级利益,阶级本质不可能一致,排除 A;由于日本侵略中国,中日民族矛盾成为当时主要矛盾,所以中国共产党抛弃

35、前嫌,力促国共合作,但中共没有放弃最高革命纲领,排除 B;中国共产党抛弃前嫌,力促国共合作的做法有利于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故选 C;1937 年 9 月,国民党公布由中共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标志实现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排除 D。【答案】C24【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可知,国民党禁止在报刊上刊登有关中共抗战成绩的文章和言论,其目的是为了削弱中共抗战在社会中的影响力,维护其一党专政的地位,故 C 项正确。抗战时期,虽然国民党制造了一些摩擦事件,但并没有极力破坏抗战的局面,A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中共的抗战地位得到了提高,而是强调国民党企图维护其一党专政,B 项错误。国民党禁止在报刊上刊登有关中

36、共抗战成绩的文章和言论,不等于国民党否定中共的抗战成果,D 项错误。【答案】C25【解析】根据材料中的时间信息“1945 年 11 月”和“当前中国第一件事是停止内战,避免内战,消弭内战”来看,当时中国处于内战的严重威胁之中,因此民盟发言人发出这样的呼吁,故答案为 A 项。当时内战尚未爆发,排除 B 项;C 项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材料反映的是反对内战,不是反对国民党专制独裁,排除 D 项。【答案】A第 II 卷26(12 分)【答案】示例:明清时期西方的崛起与中国的衰落16 世纪中叶的中西方基本处于同一个起跑线上,到鸦片战争前的约 200 年里,中西方沿着两条不同的道路展开激烈的竞走。在思想

37、上,西方经历了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启蒙运动,打破了教会的思想控制,解放了人的思想,中国程朱理学仍占据统治地位且日益僵化,文化专制加强;政治上,西方通过资产阶级革命使资产阶级代议制民主政治在英美等国开始确立,中国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强化,封建统治日益腐败;经济上,西方通过新航路开辟和殖民扩张、工业革命大大提高了资本主义生产力,中国固守农耕经济,厉行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生产趋于停滞;科技上,西方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中国仍为传统科技,未产生近代科技。这一切推动了西方的迅速崛起,从传统的农业社会迈向近代工业社会,引领时代潮流,中国仍徘徊在封建主义的泥潭中且急剧地衰落,未能实现从传统的农业社会向近代

38、工业社会转变,日益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总之,在 16 世纪中叶到 1839 年(明清时期),西方迅速崛起,实现了社会转型,而中国日益衰落,未能实现社会转型,中西兴衰易位就此开始。27(15 分)【答案】(1)居于中心领导地位(形成朝贡体制);以和平交往为主:注重思想与文化影响;以周邻国家为主要交往对象;是国内政治体制和政治理念的国外延伸。(8 分)(2)挑战:西方列强侵略,新式国际关系理论与外交原则强制输入。(2 分)评述:从排斥到逐步接受西式外交理念:派遣驻外使节,培养新式外交人才,设立近代外交机构,精简职能。推动了中国外交的近代化,有利于与国际社会的接轨,一定程度上为民国外交奠定了基础

39、;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与保守性,未能真正实现对国家主权的维护。(5 分)28(11 分)【答案】(1)措施: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3 分)原因: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3 分)(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联系;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3 分)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2 分)29(12 分)【答案】示例一:论题:“经济”观念的盛行体现了实业救国的

40、理想。论述:甲午战争以后,民族危机加深,洋务运动破产,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戊戌变法及清末新政的刺激,辛亥革命的一系列举措推动了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投资建厂发展经济成为近代知识分子和实业家们的追求。他们试图发展壮大民族工商业来救亡图存,实业救国。中国经济从传统小农经济向近代经济转型,“经济”也从传统的“经世”中剥离,被广泛采用。结论:甲午战后至 20 世纪初“经济”观念的盛行是当时社会转型的产物,也推动了经济、政治的近代化。参考示例二:论题:辛亥革命推动了“共和”观念的盛行。20 世纪初,随着戊戌变法的失败,预备立宪的破产,清政府越来越腐朽,社会逐渐认清清政府的本质,对民主内涵的认识逐渐深化。资产阶级革命派积极宣传共和立宪主张,辛亥革命推翻君主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推动共和观念广泛传播,这正是中国政治从专制逐步走向民主化的反映。结论: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共和”观念的盛行折射了近代中国从专制政治到民主政治的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