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307.15KB ,
资源ID:5751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57512.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B卷)含答案)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大师珍藏】高考历史一轮单元训练金卷: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B卷)含答案

1、一轮单元训练金卷高三历史卷(B)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注 意 事 项 :1 答 题 前 , 先 将 自 己 的 姓 名 、 准 考 证 号 填 写 在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上 , 并 将 准 考 证 号 条 形 码 粘贴 在 答 题 卡 上 的 指 定 位 置 。2 选 择 题 的 作 答 : 每 小 题 选 出 答 案 后 , 用 2B 铅 笔 把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题 目 的 答 案 标 号 涂 黑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 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3 非 选 择 题 的

2、作 答 : 用 签 字 笔 直 接 答 在 答 题 卡 上 对 应 的 答 题 区 域 内 。 写 在 试 题 卷 、 草 稿 纸和 答 题 卡 上 的 非 答 题 区 域 均 无 效 。4 考 试 结 束 后 , 请 将 本 试 题 卷 和 答 题 卡 一 并 上 交 。第 卷本 卷 共 25 个 小 题 , 每 小 题 2 分 , 共 50 分 。 在 每 小 题 给 出 的 四 个 选 项 中 , 只 有 一 项 是 符合 题 目 要 求 的 。1据统计,从道光二十年至光绪二十年(18401894 年)我国粮食商品率由 10%增长为 16%。出现这一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

3、进程加快B引进西方技术,农业发展迅速C经济作物大量销售到世界市场D列强大量收购粮食,出口激增21844 年,清政府曾多次“密谕”云南、贵州、广西、四川等省督抚,要他们设法大力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并特别强调“官为经理,不如任民自为开采”,可使“民生国计,两有裨益”。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进行商战解决财政危机 B放宽限制鼓励民族工商业C缓解洋务企业资金困难 D应对白银外流带来的危害319 世纪末维新思想家陈炽在续富国策中指出:开埠通商六十年来,内外穷民之失业无依者,犹如恒河之沙,不可计算。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A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封闭落后B自然经济解体、工业发展缓慢C洋务运动没有实现“求富 ”目

4、标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艰难4下面是关于近代上海及其近郊的几则史料。据此可以认定的史实是史料 出处(宝山县江湾里)“近自商埠日辟,向以农业为生者,辄种植蔬菜,杂莳化卉。至沪销售,获利颇不薄”民国江湾里志卷 5(宝山县农村)“菜圃之成熟,岁可七八次,灌溉施肥功虽倍而潜滋易长,或利颇丰。凡垦熟之菜圃,地价视农田见倍之。邑城内外业比者甚多,各市乡近镇之四周亦属不少”民国宝山县续志卷 6(上海县)“洋葱,外国种,近国销售甚广,民多种之 ”;土豆,“每亩收获少者三四十担,多者七八十担。吴淞江、蒲汇塘两岸间,种植甚富。近十余年来,为出口物之大宗”民国上海县续志卷 8一个颇有规模的、以供应市场为目的的菜园行

5、业已经兴起,这种形式正在广泛地被采用,特别在上海近郊1912 年海关报告A上海通商带动周边种植结构的变化B上海近郊蔬菜生产受国际市场影响C上海开始引种洋葱、土豆等国外品种D上海郊区成为全国最大的蔬菜市场5据统计,1842 年中国常年的进口总值中,棉制品仅占 84%,1867 年上升为 21%,到了 1885年就以 35.7%的优势跃居进口贸易的第一位。这种状况A说明中国的传统经济受到了冲击B表明进口棉制品取代了国内棉制品C表明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入超地位D反映了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新时尚6厘金是 19 世纪中叶至 20 世纪 30 年代中国国内贸易征税制度之一,厘金中商税完全出自华商而不及外商。厘金

6、制度的推行A解决了清政府财政收入不足问题B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C有利于西方国家占领中国的市场D成为阻碍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根本因素7洋务运动时期,在洋务派中流行“西学中源”说,即西方科技皆源自于古代中国。如郑观应引周礼墨经淮南子等书的有关记载,证明西学中的数学、化学、光学、力学、气学和电学均出自古代中国。“西学中源”说的提出,主要目的是A为“中体西用”论提供理论依据B减少引进西方科技的舆论阻力C证明古代中国的科技领先于世界D迎合了当时“制洋器”的需要8按照中国传统的经营思想经营中的银钱账目被视为商业机密,不被他人所窥识,但上海轮船招商局在经营中不仅将账目造册刊印,任凭有股权之人随时到局

7、查阅,而且还在每年结账后于申报等媒体上公布账略。上海轮船招商局经营思想的变化主要是因为A受到西方经营模式的影响B人们对洋务企业缺乏信任C鼓励民族资本发展的需要D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加快9由于政府财力不足,无力拨巨款直接投资,且不能承担亏损。但全由私人办理又不放心,于是出现了这类企业组织形式。这种企业经营管理权往往掌握在政府派来的人手中,这类企业亏损严重,致使商人视为畏途,不愿投资。这类企业A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发展B加速了全行业公私合营的步伐C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存在弊端D预示了美国经济存在滞胀风险10郭嵩焘反对“严夷夏之大防”,痛斥士大夫“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

8、”,主张“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这反映了郭嵩焘A坚持传统的“夷夏之辨”B具有近代民族主义观念C倡导“中体西用”思想D主张学习西方政治制度111873 年,船政大臣沈葆桢改变福建船政局的经营方针,增加其商业性,将部分军舰改造为商船,这一计划得到总理衙门的同意并实施。这一举措旨在A使军事建设服务于社会经济B增强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的能力C缓解生产经营费用不足的局面D推动军事工业向民用工业转型12下表是近代在华的外国航运吨位占比情况表年份 (百万) 英国(%) 美国(%) 日本(%) 德国(%) 其他(%)1872 85 468

9、411 01 72 491892 229 844 03 28 64 611907 634 525 16 246 105 108据此可知A中国的民族经济遭受列强冲击 B美国的经济实力最弱C英国在中国的航运业中占主导 D日本的经济发展最快13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上海久益烟公司立即生产出“三省”烟,烟盒上绘有东北三省地图,并印有曾子的名句“吾日三省而思”,告诫国人勿忘国耻,一时畅销全国。由此可知A民族资本家讲究商业营销策略B国民政府唤醒国民的爱国意识C日本全面侵华阻碍民族工业发展D中国民族工业发展面临巨大困难14国民党“大佬”陈立夫晚年总结国共两党成败得失的原因时,说了一句耐人寻味的话:“我们已先替共

10、产党把人民都变成了无产阶级,这是我们财政上犯的大错误。当时政府不应该去占这种便宜。”这种看法是基于国民党A对外出卖国家主权B实行恶性通货膨胀C实行统制经济政策D贪污腐化日益严重151940 年夏,后方形成了 8 个主要分布于湖南、四川、云南、广西、重庆等地的新工业区,包含了汽车修配、化学、冶炼、电力、纺织、机械等行业。“新工业区”出现对中国社会的长远影响是A打击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B奠定了持久抗战的物质基础C为国民政府迁都重庆做物质准备D调整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布局16陈启沅创办的继昌隆缫丝厂,曾被当地官府和顽固势力视为异端,1881 年南海知县还下令封闭,致使陈启沅被迫迁厂于澳门。19 世纪

11、末,谕令各省“多设织布、纺绸等局,广为制造”。这一变化A是自然经济瓦解的必然结果B主要出于抵制列强侵略的需要C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D反映了清王朝统治危机的加深1720 世纪 50 年代后期,北京市向知识分子发放“高脑油”(高级脑力劳动者补助油)。关于发放的时间和定量,有以下记述:据此可知,关于“高脑油”的发放A展览的文字介绍真实可靠B两部经济著作的记述完全一致C馆藏的原始文件更为可信D现有史料无法证明其是否实行18下图为 1956 年的一幅漫画两把尺(画中字:“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该漫画反映了A社会主义建设以工业化为中心B女性成为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C人民公

12、社化运动蓬勃发展D城乡差别发生根本性改变19下图是 1953 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20下表展示的是 1952-1978 年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情况,可以看出消费水平指数年份 国民收入指数全国居民 城市居民 农村居民1952 100 100 100 1001957 153 1229 1263 11701 978 453 1770 2120 1576(注:国民收入指数和消费指数均按可比价格计算,此表格出自中国统计年鉴 1

13、993)A国民收入主要用来提高居民生活水平 B优先发展重工业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水平C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 D计划经济体制保证了国民收入持续增长21下图为中国与日、美、欧、俄进出口贸易总额的变化趋势,据此可推知A欧盟在国际经济地位上已有超越美国的趋势B区域集团化组织在某种程度上不利于全球化C大国间政治关系成为影响进出口贸易的关键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中国融入世界221956 年,邓小平指出:知识分子的绝大多数在政治上已经站在工人阶级方面;每年都有大批的农民和学生变为工人,每年都有大批的工人、农民和他们的子弟变为职员和知识分子,每年都有大批的农民、学生、工人和职员变为士兵。由此可知

14、邓小平认为A中国阶级差别已经不复存在 B“双百方针”执行效果明显C知识分子结构发生重大改变 D知识分子阶层正走向消失23据统计,截止到 1979 年上半年,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高达两千多万人。到 1982 年,全国城镇集体和个体劳动者人数比 1978 年增加了 35.6%,其中个体劳动者人数为 1978 年的 8.8 倍。这一变化反映出A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解放了大量劳动力B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提供了就业岗位C国企改革的深化推动城市所有制变革D就业压力助推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入2420 世纪 80 年代后期,我国粮食统购价格高于统销价格,农民生产积极性高,但政府财政补贴负担重,最后出现了粮食统购“提

15、价补贴压价减产提价”的怪圈。为此,我国政府A鼓励发展乡镇企业B提出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C实行对外开放战略D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25即使在人民公社化时期,农村家庭副业也是合法的,夫权制也比较流行,成年儿子承担着为父母养老的义务,两个家庭之间存在着较强的经济联系。这在 1978 年后A阻碍了基层民主制度的推进B强化了社会基层的宗法观念C推动了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D为农村经济改革提供了组织基础第 II 卷本 卷 包 括 26、 27、 28、 29 四 个 大 题 , 共 计 50 分 , 考 生 根 据 具 体 要 求 进 行 作 答 。2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一 19 世纪

16、 40 年代初,上海开始“依港兴市”,租界中“华洋杂居”;60 年代后,上海由一个古老的县城逐渐发展成港口与商业中心;19 世纪下半叶形成了沪东、沪西、沪南等工业区。甲午战争后,民族资本参与上海发展,形成新的商业区。1929 年,由市政府主导,建成以江湾五角场为中心的“大上海市中心区” 。1949 年后,上海一直是国家重要的经济中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世界影响力日益增强。摘编自张仲礼编近代上海城市研究等材料二 16 世纪开始,曼彻斯特从军事要塞逐渐发展成为工商业城市。1830 年已有棉纺厂 99家,并开通世界最早的现代化铁路。1838 年,设立议会和市政府,摆脱了封建管

17、理体制。19 世纪下半期,从传统的棉纺业衍生出许多新门类,开通了通海运河,可通往世界各地。20 世纪初,不断与周围工业社区及城镇连接,发展为大城市。19611981 年,因过于拥挤,人口大量外迁,老龄化日益严重,纺织业日趋衰落。20 世纪后期,城市中心被废弃的工业区包围,几个大面积的旧贫民区仍然存在。摘编自(英)克拉潘现代英国经济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上海和曼彻斯特发展成为近代大都市的相同因素。(3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 20 世纪中期以后上海相对于曼彻斯特的有利发展条件。(6分)(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曼彻斯特为例,简析现代城市发展中应当注意的问题。

18、(3 分)2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1889 年,两广总督张之洞从英国预购炼铁机炉,有人提醒先要确定煤、铁质地才能配置合适的机炉,张之洞认为不必“先觅煤、铁而后购机炉”。张之洞调任湖广总督,购得大冶铁矿,开始筹建汉阳铁厂,由于找不到合适的煤,耗费六年时间和巨资,仍未能炼出合格的钢铁。盛宣怀接手后,招商股银 200 万两,并开办萍乡煤矿,但由于原来定购的机炉不适用,依然未能炼出好钢,只得贷款改装设备,才获得成功。通过克服种种困难,汉阳铁厂成为中国第一家大型的近代化钢铁企业,1949 年后收归国有。摘编自陈真等编中国近代工业史资料等材料提供了一个中国近代企业发展的案例,蕴含了现

19、代化的诸多启示,从材料中提炼一个启示,并结合所学的中国近现代史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12 分)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材料一 雍正年间,陕西的五个茶马司相继归并。乾隆中期,茶马贸易基本全面终止。清代除陕西、四川、江西、湖南等少数州县仍然颁行茶引以外,其他地区允许自由贸易。陕商将四川、陕西、湖北等的茶叶销往西北及西南各省;晋商主要贩运安徽等地茶叶,后来贩运路线更扩展到了湖南、福建等地。徽商借水运之便将大量茶叶运到山东、河北、东北等地。其他各地的茶商在推动本地茶叶市场建立和繁荣的过程中都起到了积极作用。清朝康熙年间,茶叶市场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情况,即

20、中国的茶叶开始向欧洲出口,出口量值渐增。1716 年,英商从广州运回茶叶 3000 担,占总货值的 80%。此后,茶叶贸易成为英国与东方贸易最主要的商品。18 世纪英国东印度公司购买的茶叶都占从中国进口货值的 50%以上。1785-1794年升至 85%。鸦片战争后二三十年,中国的茶叶出口增长迅猛。英国的华茶出口 1868 年比 1838 年增加约 100 万担。材料二 1876 年后,中国茶叶出口开始出现不景气,突出表现是量增价减。尤其是在 1877-1888 年,出口量增加很快,但因为受到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叶出口的影响,中国茶出口价格迅速跌落,而且对英国的出口开始减少。1870 年代以后,

21、英国茶叶消费增加的部分几乎全是印度茶。1890 年英国驻汉口领事列举了印度和锡兰的种茶人优于中国种茶人的有利条件:可资运用的资本较大;没有厘金、入市税和出口税;具有化学和农业知识;对购买者的嗜好和要求了解得更彻底;有无数的公共工程,旱季便于灌溉,雨季避免淹没;茶园面积庞大,有优良机器等。材料均摘编自仲伟民:茶叶与鸦片:十九世纪经济全球化中的中国(1)根据材料一,指出 18 世纪至 19 世纪 60 年代中国茶叶贸易的概况。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一时期茶叶贸易对中国经济的积极影响。(8 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 19 世纪后期中国茶叶国际贸易的基本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出现这一趋势的原因。

22、(6 分)2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摘自陈一然主编亲历共和国 60 年:历史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与决策目录根据材料,提取一项或两项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的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谨)(12 分)一 轮 单 元 训 练 金 卷 高 三 历 史 卷 ( B)第八单元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答 案1【解析】据材料提到,从 1840 年至 1894 年,我国粮食商品率由 l0%增长到 16%,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经济作物大量销售到世界市场,故粮食商品率增长,故

23、 C 正确。近代工业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不属于近代中国的特点,故 A 排除。当时中国没有引进西方技术导致农业发展迅速,故 B 排除。列强大量收购粮食,不符合史实,故 D 排除。【答案】C2【解析】清政府大力鼓励当地商民投资开采银矿,说明白银短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鸦片战争时期,鸦片走私泛滥,白银大量外流,故清政府鼓励商民投资开采银矿,故 D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商战,故 A 项错误;商民投资开采银矿与民族工商业的发展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故B 项错误;1844 年洋务运动尚未开始,没有军事工业的资金困难问题,故 D 错误。【答案】D3【解析】材料“开埠通商六十年来,内外穷民之失业无依者,犹如恒河

24、之沙,不可计算”表明,通商口岸开放后,国内农民和手工业者失业者较多,究其原因在于外国商品远远不断的涌入导致农业和手工业者破产,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而且中国工业发展缓慢,无法吸收更多的劳动力进入工厂工作,B 符合题意; A 与材料“开埠通商六十年”不符;C 洋务运动的失败与材料所述无关;D 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艰难不会导致大量的失业现象的出现,D 不正确。【答案】B4【解析】从材料信息来看,在开辟为通商口岸之后,上海近郊的农业生产由种植粮食为主转向种植蔬菜为主,说明上海通商带动周边种植结构的变化。故答案为 A 项。材料没有反映国际市场变化对上海近郊蔬菜生产的影响,排除 B 项;C 项“开始 ”说法错误

25、,材料信息只是反映这一时期种植洋葱、土豆发展较快,排除;D 项材料信息不能反映,排除。【答案】A5【解析】材料“据统计,1842 年中国常年的进口总值中,棉制品仅占 8.4%,1867 年上升为 21%,到了 1885 年就以 35.7%的优势跃居进口贸易的第一位”并依据所学可知,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凭借着南京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等,不仅继续在通商口岸大量销售洋布、洋纱,而且不断向中国内地渗透,行销日广,从而极大地排斥和打击了中国土制棉纺织品的生产与销售,必然会加速小农经济解体,故 A 项符合题意;B 项与材料和史实均不相符,故排除;仅凭材料信息不能说明中国对外贸易的收支情况,C 项错误

26、;材料反映了棉织品在中国对外贸易的比重变化,没有反映人们对西方生活方式的追求,D 项错误。【答案】A6【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厘金征收对象是华商,对中国商品征税重,商品的成本高;而此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竞争力要弱于西方国家,故厘金的推行对西方国家对华市场占领更有利,故 C 项正确。厘金制度是一种商业税制度,无法解决清政府财政收入不足问题,故 A 项错误。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不是厘金制度的推行,故 B 项错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才是阻碍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根本因素,故 D 项错误。【答案】C7【解析】把“西学”的源头说成是中国古代,其目的就是减少保守派反对学习西

27、方的阻力,故B 项正确;A 项中的“中体”材料中并未提及,而且也不是为“中体西用”(中学是根本,西学起辅助作用)提供理论依据;C 不是主要目的,D 是该学说产生的结果。【答案】B8【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上海轮船招商局是近代股份公司,而股份公司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组织生产和经营的重要方式,所以上海轮船招商局实行账务公开也是受到了西方经营模式的影响,故 A 项正确。查账是近代股份公司中股民的权利,材料未体现股民对企业的不信任,B 项错误。上海轮船招商局是洋务企业,其主要目的是解决军事工业的资金问题,而不是鼓励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 项错误。近代媒体传播信息的速度的确较快,但在材料中媒体只是

28、作为一种宣传工具,而不是强调其传播的速度,D 项错误。【答案】A9【解析】从材料中的“这种企业经营管理权往往掌握在政府派来的人手中,这类企业亏损严重,致使商人视为畏途,不愿投资”来看,这类企业属于洋务运动中的官督商办企业,洋务运动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故答案为 A 项。B 项属于新中国成立后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排除;洋务企业与计划经济体制无关,排除 C 项;这类企业不是美国企业,与美国经济发展状况无关,排除 D 项。【答案】A10【解析】材料“惟一意矜张,以攘夷狄为义,而置民父于不顾;必使覆国亡家,以快其议论而为名高”体现郭嵩焘放弃“天朝上国”思想观念,认识到民族危亡的严重性

29、,具有民族主义思想,故 B 项正确;材料“反对严夷夏之大防”说明 A 项错误;材料“窃以为中国与洋人交涉,当先究知其国政军政之得失,商情之利病,而后可以师其用兵制器之方,以求积渐之功”可以看出,郭嵩焘主张了解西方政治经济军事的得失,没有体现出“中体西用”的思想,故 CD项排除。【答案】B11【解析】材料“改变福建船政局的经营方针,增加其商业性,将部分军舰改造为商船”是要缓解生产经营费用不足的局面,故选 C;材料是“部分军舰改造为商船”,可见以上举措并非军事建设服务于社会经济,排除 A;材料的做法反而削弱抵制外国经济侵略的能力,排除 B;材料的旨意不是推动军事工业向民用工业转型,排除 D。【答案

30、】C12【解析】依据材料“下表是近代在华的外国航运吨位占比情况表”可知,外国在华航运所占比重可知,中国成为列强的商品倾销地和原料来源地,被迫的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民族经济遭受到冲击,故 A 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经济实力大增,故 B项错误;材料中无法体现出英国的主导地位,故 C 项排除;材料中无法体现出日本发展最快,故 D 项排除。【答案】A13【解析】根据“烟盒上绘有东北三省地图,并印有曾子的名句吾日三省而思,告诫国人勿忘国耻,一时畅销全国”可知,烟草业广告体现在产品的包装上,即我们现在所说的烟标,内容掌握消费者的关注焦点,是商家制作广告的前提,这就使得烟标与时局

31、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可知民族资本家讲究商业营销策略,A 正确;材料是香烟广告,无法体现国民政府的态度,排除 B;材料反映的是香烟广告,无法体现民族工业发展情况,排除 CD。【答案】A14【解析】材料中的“我们已先替共产党把人民都变成了无产阶级,这是我们财政上犯的大错误”,是指国民政府不断增加苛捐杂税,滥发纸币,导致通货膨胀严重,人民的财富被剥夺殆尽。故答案为 B 项。其他三项与材料中的 “把人民都变成了无产阶级”,即对民众的压榨和剥夺关系不大,排除 A、C、D 项。【答案】B15【解析】材料信息是抗战时期民族工业的内迁。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这些“新工业区”奠定了持久抗战的物质基础,但是从长远看,这

32、些“新工业区”却调整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布局,故 D项正确,B 项错误;民族工业的内迁并没有阻止日本掠夺中国的资源,故 A 项错误;国民政府迁都重庆是在 1937 年,故 C 项错误。【答案】D16【解析】材料反映了清政府对民族企业的政策由抑制变为鼓励,这与自然经济瓦解之间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故 A 错误; 19 世纪末清政府鼓励实业的主要目的并不是抵制列强侵略,故 B 错误;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19 世纪 60、70 年代,不是 19 世纪末,故 C 错误;19 世纪末清政府内忧外患空前严重,统治危机的加深迫使清政府改变经济政策,故 D 正确。【答案】D17【解析】史料中真实可靠的是第一手史料,

33、如原创的文献资料和实物资料等。展览的文字介绍属于对文献的再加工,不是第一手史料,故 A 项错误;两部经济著作对“每人每月定量”描述不一,故 B 项错误;馆藏的原始文件属于第一手史料,相对而言比较可信,故 C 项正确;现有史料只要确定是真实的,就能证明北京市曾经发放过“高脑油”,故 D 项错误。【答案】C18【解析】漫画中一位老奶奶用尺量布做衣服,小孙女在一旁翻看书本陪着老奶奶;两位女勘探队员肩上扛着工作用的长尺和三脚架等工具向这边走来。此画以小孙女的口气,用了这样的副标题:“奶奶的尺量布做新衣。阿姨的尺测量祖国,建设社会主义。”“奶奶的尺”与“阿姨的尺”这两种不同性质和用途的“尺”,反映了新老

34、两代妇女的不同社会地位和作用,讴歌了新中国女青年投身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故选 B;工业化是用机器生产的形式,而材料中奶奶的用尺子做新衣属于手工劳动,故 A 排除;人民公社化运动发生在 1958 年,与题干中的“1956 年”不符,故排除 C;题干信息没有体现城市还是乡村,更没有城乡之间的对比,故 D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答案】B19【解析】由材料信息“1953 年”“资源勘探”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此时正是“一五计划”轰轰烈烈进行之时,故 D 项正确;1957 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表明中国已经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故 A 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已经开始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故 B

35、项错误;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 1965 年,故 C 项错误。【答案】D20【解析】由 19521978 年间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的数据看出,城市和农村居民的消费水平指数都呈增长趋势,但城市居民消费水平指数高于农村居民,且差距在不断拉大,说明城乡居民的生活水平差距在不断拉大,C 正确;材料无法体现国民收入的支出情况,A 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城乡居民消费水平指数,无法体现“优先发展重工业”,排除 B;材料只提供了三个年份国民收入指数,没有其他年份的数据,无法体现国民收入持续增长,排除 D。【答案】C21【解析】材料表明从 2000 年以来,我国与四国出口贸易总额呈上升趋势,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36、,得益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形成,推动了中国积极融入世界,促进了对外贸易的增长,D符合题意;材料所述为中国与四国的出口贸易情况,不能得出欧盟与美国的经济地位的比较,A 不正确;材料与区域集团化无关, B 不正确;C 与史实不符。【答案】D22【解析】根据“每年都有大批的农民和学生变为工人,每年都有大批的工人、农民和他们的子弟变为职员和知识分子,每年都有大批的农民、学生、工人和职员变为士兵”,表明知识分子来源于工人、农民,知识分子有从事工人、士兵职业的,说明知识分子结构发生重大改变,成为社会主义的劳动者,C 正确; A 表述太绝对,错误;“双百方针”是繁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与材料信息无关,排

37、除 B;D 表述明显错误,排除。【答案】C23【解析】从材料“全国需要安排就业的人数高达两千多万人”“个体劳动者人数为 1978 年的 8.8倍”中可以分析出,就业的压力促使了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故 D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故 A 项错误;市场经济体制是 1992 年提出的,故 B 项排除;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推动了国有企业改革,故 C 项错误。【答案】D24【解析】粮食统购价格高于统销价格,这违背了市场规律,导致“提价补贴压价减产提价”的怪圈,其解决办法是让市场发挥更大作用,故 B 正确;乡镇企业与粮食生产无关,故A 错误;1980 年已经开始实行对外开放,设立经济特区

38、,且对外开放战略与粮食生产没有直接联系,故 C 错误;1978 年底已经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材料无关,故 D 错误。故选 B。【答案】B25【解析】农村父子两个家庭的联系较强,并不是基层民主制度推进的阻碍性因素,故 A 错误;1978 年后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行,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农村社会基层的宗法观念逐渐淡化,故 B错误;农村父子两个家庭的联系较强与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无关,故 C 错误;农村家庭副业合法性、父子两个家庭之间较强的经济联系,这些都为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提供了基础,故D 正确。【答案】D26(12 分)【答案】(1)交通便捷;工商业的发展,工业化的推动;制度突破。(3 分)(

39、2)内河主航道入海口,沿海港口城市,中西文明交汇,近现代民族工业的基础,持续的规划建设,浦东新区的开放和开发,国家发展战略推动。(6 分)(3)人口拥挤和贫民窟现象;人口老龄化;传统产业转型升级。(3 分)27(12 分)【答案】示例科学化的管理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洋务运动坚持中体西用,洋务企业受封建政府的控制,缺乏科学管理,如湖北汉阳铁厂,在资金、技术、原料、能源、人才等方面不配套,不能炼出合格的钢铁。建国后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虽然在当时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后来逐步僵化,束缚了企业的活力。1984 年后政企分开,简政放权,增强了企业活力;1992 年后逐步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行现代企业制

40、度,中国社会主义工业现代化迅速发展。由此可知:科学化的管理就是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才能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是工业现代化的关键。28(14 分)【答案】(1)概况:传统茶马贸易衰落,民间自由贸易发展,国内外市场扩大,茶叶成为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4 分)影响:带动地区经济发展;促进商品经济发展;白银大量流入中国;增加政府财政收入。(4 分)(2)趋势:由盛转衰(在国际竞争中日益处于不利地位)。(1 分)原因:被动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受到印度、锡兰和日本茶叶出口的冲击;中国茶叶在资金、技术、经营管理、税收政策等方面不具备竞争优势。(5 分)29(12 分)【答案】示例 1:改革开放不断深化。阐释:

41、1978 年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在安徽、四川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试点,随后逐渐推向全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为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创造了条件,1984 年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1992 年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到 21 世纪初,基本建立起来。20 世纪 80 年代初,设立了深圳、珠海等四个经济特区,此后,我国逐步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形成了分步骤、多层次、逐步开放的格局。2001 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总之,中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示例 2:中国日益融入国际社会。阐释:1972 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中美关系开始改善,1979 年中美建交,国际上出现了同中国建交的热潮,中国外交出现了新局面。1978 年起,中国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形成了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21 世纪初,中国加入世贸组织,成功举办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倡导建立上海合作组织,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这一系列的外交成就表明中国已经成为国际政治、经济舞台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