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六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第二章 区域可持续发展,学习目标 1.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的优势区位条件。 2.理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的关系。 3.分析珠江三角洲地区在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原因,理解珠江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内容索引,课堂训练,专项提能11 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1.珠江三角洲的位置与范围 (1)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 下游。 (2)范围 狭义的珠江三角洲:包括 、深圳、珠海、佛山、江门
2、、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广义的珠江三角洲还包括 。 2.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 (1)改革开放初期 城市化以发展 为主导,工业企业发展迅速,形成城乡一体化地带。,珠江,广州,香港和澳门,小城镇,(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 城市化由城乡一体化向由区域核心城市 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 3.城市化水平高的表现: 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城镇 多,分布密度大,城镇的经济实力较强; 劳动力所占比重高,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比较完善。 4.经济特色: 的专业镇经济。,广州,城镇,数量,外来,一镇一品,1.改革开放以来,珠江三角洲成为全国经济增长最快、人民生活最富裕的地区之一,
3、试分析其区位优势。,答案,位于东南沿海,毗邻香港、澳门,靠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劳动力廉价、丰富;著名侨乡;地价低廉;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政策优惠;科技文化发达;交通便利等。,2.在教材P66 图235“1983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图236“2012年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上找出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东莞、惠州、佛山、江门和中山等城市,探讨珠江三角洲城市分布的特征。,答案,由图可以看出,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分布有以下几方面的特征: (1)沿河分布:惠州、东莞、中山、江门等。 (2)沿河口分布:广州、香港、澳门、深圳、珠海等。 (3)沿海分布:珠海、澳门、香港等。,3.与1983年相比,到
4、2012年珠江三角洲新增加的城市有哪些?,答案,新增加的城市有:四会市、从化市、增城市、高要市、东莞市、惠阳市、恩平市、台山市、开平市。,读“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回答13题。 1.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相符的是 A.美国硅谷 B.德国鲁尔区 C.辽中南重工业基地 D.长江三角洲,模式是在知识和技术的基础上,通过发展新兴工业来提高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只有硅谷符合要求。,答案,解析,2.20世纪80年代,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优势因素是 A.侨乡 B.政策 C.交通 D.劳动力,20世纪80年代,由于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我国珠江三角洲凭借其优越的地理位置,城市化发展速度较快。,答案
5、,解析,3.20世纪90年代后期,与我国其他沿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快的主要原因是 A.政策优惠 B.科技发达 C.劳动力廉价 D.产业升级,珠江三角洲地区相对于其他沿海地区来讲,发展的较早,20世纪90年代后,产业由劳动力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化,促进了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答案,解析,二、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1.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业,工业结构,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非农业,人口,1.读教材P67阅读“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发展”,分析在珠江三角洲工业化进程中,出现了哪些问题?解决措施有哪些?,答案,问题:发展空间不足和工业资源有限等
6、。 措施:发展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扩大经济腹地。,2.工业化之初,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什么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答案,珠江三角洲原有工业基础薄弱,矿产资源贫乏,缺乏资金、技术、管理经验,但有着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劳动力价格较低。,知识点拨 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特定的国际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如下表所示:,推进城市化与工业化协调发展,拉动新一轮经济增长,促进广东率先实现现代化,是现阶段广东省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一项重大课题。据此回答12题。 1.下列不属于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水平迅速提高的有利条件的是 A.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构调整 B.国
7、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C.原有工业基础较好 D.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改革开放之前,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基础并不好。,答案,解析,2.一个地区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表现的特点有 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缓慢甚至停滞 城乡差别很小 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 非农业人口向农业人口转化 A. B. C. D.,城市化发展到高级阶段时,城镇人口的比重增长将趋于缓慢,城乡差别很小,第三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答案,解析,拓展提升 工业化对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动作用,三、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过度密集,环境污染,山水城市,产业结,构,基础设施,酸雨,耕地,知识点拨 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问题及解决措
8、施,拓展提升 我国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几种典型模式的比较,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的后劲不足,而且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据此完成13题。 1.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不包括 A.产业升级面临困难 B.城市建设相对滞后 C.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D.产业转移日渐加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我国沿海地区的转移带动了珠江三角洲地区的工业化和城市化。,答案,解析,2.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产业基础相对薄弱 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 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 B. C. D.,产业基础相对薄弱,市场腹地相对狭小、
9、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是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答案,解析,3.“城中村”的主要经济活动是 A.工商业 B.农牧业 C.第一产业 D.旅游业,“城中村”是指城市郊区出现的已经转化为以从事工商业为主的村落。,答案,解析,专项提能11 产业结构示意图的判读,(1)找图例:读图,从图中找到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的图例,并显示不同年份的变化。 (2)找比重:图中对应的每一年份都有三次产业所占比重大小,随着时间的发展,三次产业的比重出现不同的变化。,读图方法,找,(1)析变化:图中总体上第一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观察其变化的速度,图中第一产业的比重下降较快。 (2)析结构:根据数值可以
10、找出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一个地区的主导产业也是在不断变化的。一般来说,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第一、二产业所占比重较高;发达国家或地区第三产业所占比重较高。,析,产业结构重心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逐次转移的过程,标志着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和发展阶段、方向。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以第一产业为主导转向以第二产业为主导时,在工业化发展的初期阶段,当工业化发展到一定水平时,产业结构就要升级,逐步发展资金密集型工业、重工业,并进一步向技术密集型工业和第三产业发展。,答,读“江苏1990年和2010年产业结构图(图甲)”和“19902010年人均生产总值、城市化水平变化图(图乙)”,回答(1)(2)
11、题。,读图训练,(1)对江苏2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农业生产水平降低 B.第二产业上升速度超过第三产业 C.第三产业比重快速提升 D.第三产业一直占据主导地位,对比江苏20年间的产业结构变化可以看出,第一产业比重快速下降,但是农业生产水平不会降低;第二产业由49%上升到53%,第三产业由26%上升到41%,第三产为上升速度较快;虽然比重快速提升,但第三产业不占主导地位。,答案,解析,(2)有关江苏城市化说法,正确的是A.城市化速度一直在加快 B.大部分城市出现逆城市化 C.2010年江苏处于城市化的成熟阶段 D.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读图乙可以看
12、出,城市化速度先加快后减慢,江苏省城市化水平为60%左右,还不属于成熟阶段,没有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可以得出的是经济发展与城市化水平呈正相关。,答案,解析,教材P65 活动探究 提示 1.(1)优点:便于分工协作、便于降低成本、生产规模大,品种全,知名度高,便于销售、便于政府管理等。 (2)通过形成区域性的规模化生产基地,形成区域特色支柱产业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2.略。 教材P65 活动思考 提示 见一、珠江三角洲城市化进程,活动探究2.3。,活动指导,知识小结,课堂训练,右下图为我国某省区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与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图,其中代表第二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城市人口比重的变化,代表
13、第三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代表第一产业产值比重的变化。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曲线变化反映出该省区的城市化发展特点是 A.与我国其他省区相比,城市化水平较低 B.城市化发展与当地的经济发展协调一致 C.城市人口增长与第二产业发展同步 D.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答案,解析,1,2,3,从图中各曲线的变化特点看,该省区的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其次是第三产业,说明该省的工业经济占主导地位,结合其城市人口所占比重较大,从其城市化曲线变化上看,20世纪90年代末城市化速度最快。,1,2,3,2.该省区的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其主要的原因是 A.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使耕地大大减少 B.农业
14、生产水平落后,产出少 C.农民的文化素质较低,农业经济不发达 D.农业生产的自然条件日渐恶化,答案,解析,1,2,3,该省的工农业发达,工业发展使工业产值所占比重明显上升,工业化促进了城市化,并占用了大量的耕地,使农业产值所占比重下降;农业生产的条件、产值、农民素质无法知道。,3.下图为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某地20世纪6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2,3,(1)图中主要反映了该地区所经历的_过程。,答案,城市化,(2)该过程中所体现出的城市对郊区农 业资源与环境产生的不利影响主要表 现是_ _。 (3)该地区90年代以后人地矛盾日益 突出,人均耕地减少,分析其主要 原
15、因: _。 _。 _。,1,2,3,大量占用耕地良田,使人均耕地减少;工业污染向农村扩散,答案,人口增多,土地开发过热,城镇建设用地扩展过快,盲目建设“开发区”“工业城”,农业用地减少,良田被占,污染严重,答案,(4)为适应城市发展的需要,郊区农业生产的发展方向为_ _。,1,2,3,发展面向城市的蔬菜、副食、花卉等农副产品,答案,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珠江三角洲地区城市化的进程及其产生的问题,另外还考查了城市化对郊区农业的影响。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城市的区域不断扩大,交通运输日益发达,这些均是城市化的表现。伴随城市化的进程,相应产生了一系列的城市问题。同时,城市化进程还促使郊区农业生产结构发生转变,由原先的低效益的粮食生产转变为面向市场的高效益的花卉、蔬菜、副食等的生产。,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