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X , 页数:40 ,大小:4.18MB ,
资源ID:5503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5503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三: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课件

1、第21课 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第七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学习目标,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内容索引,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基础认知 学习思考,一、人民教育的奠基 1.召开会议 (1)时间:1949年底。 (2)内容 建立人民教育事业。 确立教育要为 服务,学校要向广大工农开门,大力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 (3)意义:成功地将 教育,改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国家建设,半殖民地半封建,2.制定方针 (1)时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方针:确定了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使受教育者在 、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

2、者。 3.采取措施:在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 的学校教育制度。 4.取得成就 (1)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 体系。 (2)培养了大批素质较高的劳动后备军和 的建设人才。,德育,半工半读,国民教育,德才兼备,思维点拨 新中国的教育方针提出的背景: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中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已经解决,人民内部矛盾的处理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主题。,1.,提示,上面两幅图片反映了怎样的信息?体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教育的什么特点?,学习思考,图一 农民在田间参加扫盲学习,图二 工农业余学校的老师举办速成识字法学习班,提示 (1)信息:中华人民共

3、和国成立后,国家开展扫盲和工农识字教育。 (2)特点:向工农和工农子女“开门”,体现了新中国教育为人民大众服务的特点。,二、动乱中的教育 1.表现 (1)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2)1966年夏, 被废止。 (3)70年代初,高等院校开始招收“ ”。 2.影响 (1)中国 受到极大破坏。 (2)各行各业专门人才缺乏。 (3)整个 素质大大下降。 (4)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了。,高考制度,工农兵学员,教育事业,民族文化,历史认识 “文化大革命”使我国教育事业遭受极大破坏,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严重影响了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2.,

4、提示 (1)特色:教学内容与阶级斗争紧密相关,教材呈现出与工厂、社队紧密联系的特点。 (2)原因:受“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想,“教育革命”和“开门办学”等因素影响的结果。,学习思考,上面材料中的教育呈现了怎样的特色?主要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提示,三、教育的复兴 1.教育的复兴(20世纪70年代末) (1)“文化大革命”结束后, 复出自告奋勇抓教育,整顿教学秩序,恢复高考制度。 (2)提出教育应优先发展的思想,实行“ ”发展战略。 2.教育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 (1)方针:“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科教兴国,(2)措施 基础教育: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制定 。 中等

5、教育:普通教育与 并举。 高等教育:增设了一批新兴边缘学科专业,建立了 制度,改革高校招生与分配制度,扩大学校办学的自主权。 3.教育的发展(20世纪90年代) (1)高等教育:“ ”计划使一批重点高校和重点实验室迅速发展壮大。,义务教育法,职业教育,学位,211工程,(2)教育投资 实行国家拨款为主、多渠道筹措经费为辅的体制。 社会力量办学应运而生,启动了“ ”。 (3)基础教育:到20世纪末,已基本普及 和扫除青壮年文盲。 (4)西部教育:国家出资支持西部一批高校建设,在西部近200个县建立职业教育中心。 (5)少数民族地区教育:增加教育经费,大力推动教育发展。,希望工程,九年义务教育,归

6、纳总结,3.恢复高考制度对我国有什么影响?,提示,提示 (1)恢复高考制度是邓小平在政治上拨乱反正、开创改革开放新时代的一个突破口。 (2)扩大了我国的人才来源,提高了人民的文化素质。,学习思考,4.为什么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为了发展教育,“文化大革命”后,我国政府采取了哪些重大举措?,提示,提示 (1)教育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素质,从而增强经济发展后劲和综合国力。教育能够为我国提供巨大的人才资源优势。 (2)恢复高考制度、提出“三个面向”、加紧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提出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高等教育改革。,深化探究 核心突破,主题 新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1.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

7、特点 史料一 共同纲领第一条指明了我们反对什么,主张什么。因此,我们在教育上就要肃清封建的、买办的、法西斯主义的思想。这项任务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在具体步骤上则必须一步一步地求其实现。周恩来在全国高等教育会议上的讲话(1950年6月) 教你读史 划线部分句子反映了新中国成立之初教育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将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改变为社会主义方向的人民教育。,答案,问题思考 (1)结合史料,分析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特点是什么?,答案 史料表明新中国成立初期,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建立人民教育事业,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教育变为沿着社会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人民教育。,史料二 人民政府提供方针政策以保证城乡劳动者

8、子女得到受教育的机会。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1951年) 问题思考 (2)根据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政府是怎样保证工农子女受教育机会的?,答案,答案 在各类学校中优先录取工农子女入学接受教育。,2.“文化大革命”对教育事业的破坏 史料 改革教育,改革文艺,改革一切不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以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制度在这场“文化大革命”中,必须彻底改变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统治我们学校的现象。 关于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北大红卫兵批判校长陆平等“反动学术权威”,“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严重破坏。图为“文化大革命”中清华校门被砸,答案,问题思考 (1)关于无产阶

9、级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对我国的教育作出了怎样的错误估计?,答案 认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已经统治了学校,必须在“文化大革命”中彻底改变这种现象。,(2)这种“教育革命”造成了怎样的后果?,答案 “左”倾错误统治了教育阵地,教育事业遭到了极其严重的破坏,使中国在一个时期内出现了“文化断层”“人才断层”的局面;严重影响全民族文化素质的提高和现代化事业的发展。,3.新时期教育的发展 史料一 1983年国庆前夕,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个题词成为新时期教育的基本方针。,邓小平为北京景山学校题词,答案,问题思考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邓小平的“三个面向”方针是在什

10、么历史条件下提出的?,答案 改革开放后为提高民族的文化素质,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总结经验教训的基础上,认识到国运兴衰,系于教育;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和日新月异的科技发展,教育改革势在必行,需要明确改革的方向。,答案,(2)“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有何意义?,答案 意义:这一方针为中国教育指明了方向,对教育改革发展,特别是对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促进素质教育等方面,都起了历史性的指导作用。,答案 评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靠教育。 原因:综合国力的竞争实质是人才的竞争。,答案,史料二 习近平说: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

11、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源源不断的人才资源是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的重要潜在力量和后发优势。 问题思考 依据史料,分析习近平主席对教育地位的评价及形成其评价的原因。,史论总结,现代中国教育事业的经验教训及对策 1.经验教训 (1)切实落实优先发展教育的战略地位和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坚持教育的社会主义方向,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 (3)发展教育事业要从基本国情出发。 2.对策 (1)在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的国际背景下,只有提高劳动者素质和培养大批人才,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才能迎接国际竞争的挑战。 (2)把基础教育放在更加重要的战略地位;推动高等教育持

12、续发展;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和落后地区教育发展的支持力度。,记知识纲要,课堂小结,背核心术语,1.新中国成立以来,扫盲工作成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到2001年,中国实现了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战略目标。 2.1986年通过了义务教育法;90年代以来,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紧普及义务教育成为“科教兴国”的重要环节。 3.“文化大革命”对高等教育造成严重破坏。“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国家对教育工作拨乱反正。1977年,恢复统一高考招生制度。20世纪80年代以来,高等教育迅速发展。,巩固练习 随堂反馈,1.新中国的教育方针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即民族的、科学的、大众

13、的文化教育”这一方针施行于 A.新中国成立初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解析,解析 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文化教育为新民主主义的”,可以看出这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因为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的社会性质是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1,2,3,4,5,2.下图是一张高校赴校证,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 A.国家实行“科教兴国”战略,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保障了少年时期的受教育权利,为后来的深造打下了基础 C.“三个面向”的教育指导方针的提出 D.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的影响,答案,解析,解析 题干图片是1957年的一张高校赴校证。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14、时期,毛泽东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2,3,4,5,3.下表是某人所持的一张高校入学履历,他能持有该证可能得益于,1,2,3,4,5,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力发展教育 B.义务教育法实施 C.“文化大革命”期间推荐工农兵上大学 D.“文化大革命”后恢复高考,答案,解析,解析 “文化大革命”期间,高考制度被废止,不需要文化课考试就可以上大学,只要群众推荐、领导批准和学校复审,这与材料中“推荐评语”相符,选C项。,1,2,3,4,5,4.“1978年春天,27万多青年学子白日放歌、青春做伴,跨入大学校

15、门,尽情拥抱科学的春天。”能够与这一情景联系起来的是 A.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实行改革开放 B.邓小平复出,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 C.提出优先发展教育,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D.实施“211工程”计划,发展高等教育,答案,解析,解析 题目时间是“1978年春天”,A项是在1978年12月, B项“邓小平复出”是在1977年,“恢复中断十年的高考制度”是在1977年底至1978年春, C项是在1995年,D项是在1993年。,1,2,3,4,5,5.(2017兰州高中期末联考)下列图片所反映的内容,对新中国教育事业发展没有起到推动作用的是,A.邓小平的“三个面向”题词,B.“希望工程”,C.扫盲教育,D.“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解析,答案,1,2,3,4,5,解析 四幅图分别反映的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方针、新时期的“希望工程”、扫盲教育和“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教育现象。其中D项的内容对中国教育造成了很大的破坏,导致了人才断层。,1,2,3,4,5,本课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