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8 ,大小:962KB ,
资源ID:5277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5277.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年山东省泰安市中考化学试题含答案解析

1、山东省泰安市 2018 年中考化学试题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a-23 S-32 Ca-40 Zn-65一、选择题1.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你认为下列做法与这理念不相符的是A. 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B. 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 白色污染”C. 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D. 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叶集中焚烧,保持整洁的环境【答案】D【解析】A、工业废水经处理达标后排放,可以防止水污染,不符合题意;B、使用一些新型可降解的塑料,减少“白色污染”,不符合题意;C 、自带水杯出行,不用一次性纸杯,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不符合题意;D 、将校园散落的塑料袋、树

2、叶集中焚烧,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和粉尘,造成空气污染,符合题意。故选 D。2. 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A. 空气 B. 煤 C. 蒸馏水 D. 赤铁矿石【答案】C【解析】A、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B、煤主要成分是碳,还含有硫等物质,属于混合物 ,不符合题意;C 、蒸馏水中只含有水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D 、赤铁矿石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含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不符合题意。故选 C。点睛:解答本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只有一种物质组成就属于纯净物,如果有多种物质就属于混合物。3. 下列数据为常见

3、水果的 pH,其中酸性最强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A【解析】A、柠檬 pH(23),小于 7,呈酸性;B、 橙子 pH(34),小于 7,呈酸性;C、西红柿 pH(45),小于 7,呈酸性; D、柿子 pH(56),大于 7,呈酸性;在呈酸性的物质中,杨梅的 pH 最小,酸性最强 。故选 A。点睛:当溶液的 pH 等于 7 时,呈中性;当溶液的 pH 大于 7 时,呈碱性;当溶液的 pH 小于 7 时,呈酸性;当溶液的 pH7 时,随着 pH 的减小酸性增强。4.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 二氧化碳 B. 氯化钾 C. 铜 D. 氧气【答案】B【解析】A、二氧化碳是

4、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氯化钾是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符合题意;C、铜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铜原子直接构成的,不符合题意;D 、氧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氧分子构成的,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睛:金属、大多数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等由原子构成;有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气态的非金属单质和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如氢气、水等;有些物质是由离子构成的,一般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如氯化钠等。5.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下列气体性质不需考虑的是A. 密度 B. 可燃性 C. 溶解性 D. 能否与水反应【答案】B【解析】A、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气体的

5、密度,收集气体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时,可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气体的密度小于空气的密度时,可向下排空气法,不符合题意;B、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不需考虑气体的可燃性,符合题意;C、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气体的溶解性,难溶于水或不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排水法收集,不符合题意;D 、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气体能否与水反应,与水反应的气体不能用排水法收集,不符合题意。故选 B。点睛:实验室制取气体选择收集方法时,一般考虑气体物理性质中的密度和溶解性,化学性质中看它是否与水发生化学反应和是否与空气中成分反应。6. 硅是信息技术的关键材料。从石英砂制取芯片的重要反应是

6、SiO2+2C Si +2CO,该反应属于A. 化合反应 B. 分解反应 C. 置换反应 D. 复分解反应【答案】C【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可知,该反应是由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化学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选 C。7. 下列实验基本操作中,正确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A、检验氧气是否集满时,应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不能伸入瓶中,图中操作错误;B、给液体加热时,要用酒精灯的外焰加热,试管内液体不能超过其体积的1/3,大拇指不能握在试管夹的短柄处,图中操作错误; C、使用胶头滴管滴加少量液体的操作,注意胶头滴管不能伸入到试管内或接触试管

7、内壁,应垂直悬空在试管口上方滴加液体,防止污染胶头滴管,图中操作正确;D 、收集气体时,导气管应伸入集气瓶底部,图中操作错误。故选 C。8. 下列化学肥料中属于复合肥料的是A. 硫酸钾K 2SO4 B. 尿素 CO(NH 2)2C. 硝酸铵( NH 4NO3 D. 磷酸二氢钾KH 2PO4【答案】D【解析】A硫酸钾K 2SO4中只含有钾元素,属于钾肥,不符合题意;B 尿素 CO(NH2)2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C硝酸铵( NH 4NO3中只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不符合题意;D磷酸二氢钾 KH2PO4中含有磷元素与钾元素,属于复合肥,符合题意。故选 D。点睛:含有氮元素的肥料称为氮

8、肥含有磷元素的肥料称为磷肥含有钾元素的肥料称为钾肥同时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肥料称为复合肥。9. 下列物品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的是A. A B. B C. C D. D【答案】B10. 制造 C919 大飞机采用的非金属材料氮化硅 (Si3N4) ,其中氮元素的化合价是-3 价,则硅元素的化合价是A. +1 B. +2 C. +3 D. +4【答案】D【解析】氮元素显-3 价,设:硅元素的化合价是 x,根据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得:3x+4(-3)=0 ,则 x=+4 价。故选 D 。11. 从安全的角度考虑,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 浓硫酸不慎沾到皮

9、肤上,应立即用大量的水冲洗,再涂上氢氧化钠溶液B. 霉变的大米经洗净、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C. 误食重金属盐,可服用豆浆、牛奶等解毒,并及时就医D. 遇到火灾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蹲下靠近地面,迅速离开现场【答案】A【解析】A、浓硫酸沾到皮肤上,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 3%5%的碳酸氢钠溶液,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能使用氢氧化钠溶液,符合题意; B、霉变大米中含有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耐高温,霉变的大米经洗净、高温蒸煮后也不能食用,不符合题意;C、重金属盐能破坏人体的蛋白质结构,牛奶中含有蛋白质,服用牛奶,可防止人体本身的蛋白质被破坏,能用于解毒,不符合题意;D 、湿毛巾有类似防毒面具的

10、功能,可防止吸入有毒气体或烟尘;有毒气体的密度受热会变小,会聚集在上方,逃生时应底下身子,不符合题意。故选 A。12. 物质的性质决定其用途,下列关于物质的用途不正确的是A. 铜做导线 B. 小苏打治疗胃酸过多C. 碳酸钡用于钡餐透视 D. 干冰用于人工降雨【答案】C【解析】A、铜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可作电线,故 A 错误;B、小苏打能与胃酸反应,可以用来治疗胃酸过多,故 B 错误; C、碳酸钡能与胃液中盐酸反应生可成可溶性的氯化钡,氯化钡有毒,不能将碳酸钡用于钡餐透视,故 C 正确;D、干冰易升华,吸收大量的热,可以用于人工降雨,故 D 错误。故选 C。13. 全球近 140 个国家将根据签署

11、的国际防治汞污染公约,在 2020 年前禁止生产和出口含汞产品,如电池、荧光灯、化妆品、温度计、血压计等。汞元素部分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汞为非金属元素 B. 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80C. 汞原子的质子数为 80 D. 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0.6【答案】A【解析】A、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该元素的名称是汞,属于金属元素,故 A 正确; B、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80,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8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质子数,汞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 80,故 B 错误;C 、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数字为 80,

12、表示原子序数为 80;根据原子序数=核电荷数= 质子数,汞原子质子数为 80,故 C 错误;D、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汞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200.6,故 D 错误。故选 A。点睛: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14. 下列实验现象,描述错误的是A. 电解水时正极和负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2:1B.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C. 将一氧化碳通入灼热的氧化铁,红色粉末逐渐变为黑色粉末D. 向硫酸铜溶液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答案

13、】A15. 下列化学用语的使用及其表示的意义,正确的是A. H2O一个水分子中含有一个氢分子和一个氧原子B. 4H4 个氢元素C. Ca+2一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D. 2CO2两个二氧化碳分子【答案】D【解析】A、1 个水分子中含有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不含有氢分子,故 A 错误;B、元素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个数,4H 表示 4 个氢原子,故 B 错误;C、 1 个钙离子带二个单位正电荷,表示为 Ca2+,故 C 错误;D、2CO 2 表示两个二氧化碳分子 ,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表示的意义,掌握标在元素符号不同位置的数字所表示的意义是正确

14、解答此类题的关键。16. 如图是五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属于同种元素 B. 化学性质相似C. 均表示离子 D. 形成的化合物是 MgCl【答案】B【解析】A、同种元素质子数相同, 的质子数不相同,两者不属于同种元素,故 A 错误;B、元素的性质和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密切,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则化学性质相似,由于的最外层电子数都是 3,化学性质相似,故 B 正确;C 、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离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离子,故 C 错误;D、是镁离子,化合价为 +2 价,是氯离子,化合价为-1 价,形成的化合物是 MgC

15、l2,故 D 错误。故选 B。17. 某同学对所学部分化学知识归纳如下,其中有错误的一组是A.物质的分离 B.物质的鉴别淡化海水一蒸馏 海水晒盐一蒸发氨气、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带火星的木条硝酸铵、氢氧化钠、氯化钠三种固体水C.化学与健康 D.化学与生活缺铁易引起贫血缺乏维生素 C会引起坏血病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洗洁精使媒燃烧更旺把煤做成蜂窝状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A、蒸馏可以淡化海水,蒸发可用于海水晒盐,故 A 错误;B 、氧气能支持燃烧,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支持燃烧,分别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氧气,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是氨气、

16、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无法鉴别氨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故 B 正确; C、缺铁易引起贫血,缺乏维生素 C 会引起坏血病,故C 错误;D、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洗去餐具上的油污,把煤做成蜂窝状,能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媒燃烧更旺,故 D 错误。故选 B。18.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乙物质都适用降温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B. 60时将 40g 甲物质加入 50g 水中能得到 90g 饱和溶液C. 通过降温能使 A 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D. 分别将甲、乙物质饱和溶液从 60降至 20,甲析出晶体较多【答案】C【解析】A、甲、

17、乙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但乙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乙适用蒸发结晶法使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故 A 错误;B、 60时,甲的溶解度为 60g,将40g 的甲加入 50g 水中只能溶解 30g,能得到 80g 饱和溶液,故 B 错误;C 、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通过降温能使 A 点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故 C 正确;D、溶液的质量没有确定,无法确定将甲、乙饱和溶液从 60降至 20,溶质的析出质量,故 D 错误。故选 C。19. 从海水中制备纯碱和金属镁的流程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流程 I 依次向粗盐水中加入过量 Ca(OH)2 溶液、Na 2CO3 溶液和适量稀盐

18、酸去除杂质B. 流程 II 吸氨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C. 上述流程涉及到三种基本反应类型D. 流程 IV、V 是通过化学方法富集氯化镁【答案】C【解析】A、粗盐水中主要含有 CaCl2、MgCl2 等可溶性杂质,过量的 Ca(OH)2 溶液,能除去 MgCl2,再加过量的 Na2CO3 溶液,除去 CaCl2 和过量的 Ca(OH)2,过滤,最后加适量的盐酸,除去过量的 Na2CO3 溶液和生成的氢氧化钠,流程 I 能除去杂质,故 A 错误;B、流程 II 吸氨是使溶液呈碱性,有利于吸收二氧化碳,故 B 错误;C、流程 I 中发生的反应是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

19、氯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和碳酸钙,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氢氧化钠,盐酸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氢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都属于复分解反应;流程 II 发生的反应是NH4HCO3+NaCl=NaHCO3+NH4Cl,属于复分解反应,流程中发生的是碳酸氢钠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属于分解反应,流程 IV 是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钙属于复分解反应,流程 V 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属于复分解反应,流程是氯化镁通电分解生成镁和氯气属于分解反应。上述流程涉及到两种基本反应类型。故 C 正确;D、流程 IV 是氯化镁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镁

20、和氯化钙、流程 V 是氢氧化镁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通过化学方法富集氯化镁,故 D 错误。故选 C。20. 向某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产生沉淀的质量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 点溶液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变红B. bc 段 (不含 b 点)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Cl 2 +2NaOH=Mg(OH)2+2NaClC. 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D. d 点溶液中含有两种溶质【答案】D【解析】向盐酸和氯化镁的混合溶液中加入某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时,氢氧化钠先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后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

21、钠。A、a 点溶液中含有的溶质有没有反应的盐酸、反应生成的硫酸钠和没有反应的氯化镁三种物质,盐酸呈酸性,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故 A 错误;B、bc 段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和氯化钠,化学方程式为: MgCl 2 +2NaOH=Mg(OH)2+2NaCl,故 B 错误;C 、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没有生成沉淀或气体,也没有加入,所以整个变化过程中氯离子数目没有改变,故 C 错误;D、d 点时,氢氧化钠和盐酸、氯化镁恰好完全反应,溶液中的溶质只有氯化钠一种,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解题的关键是能正确的分析各个反应的过程并能结合图像分析问题。二、非选择题部分21. “水循

22、环”、 “氧循环” 和 “ 碳循环 ”是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请结合下图回答问 题: (1)从物质变化及分子角度看,三种循环中有一种与另外两种在变化上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循环主要是由_的运动引起的;(2)用学科观点分析碳循环和氧循环,其中正确的是_( 填字母序号);A.变化观:每个人都在参与碳、氧循环B.守恒观: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其化合价不变C.平衡观:碳、氧循环有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D. 微粒观:绿色植物的作用是使自然界 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主要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实现的。图中消耗二氧化碳的途径有_( 填数字序号)。近年来,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

23、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因此人类要积极采取措施维持循环体系中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4)为解决日益加剧的温室效应,有科学家提出”绿色自由” 构想: 把 CO2 含量高的气体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然后再通过化学反应在分解池内放出二氧化碳进入合成塔,在合成塔内300、200kPa 和催化剂条件下使之变为甲醇 (CH3OH)和水。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水分子 (2). AC (3). (4). 3H2+CO2 CH3OH+H2O【解析】本题通过自然界存在的三大重要循环考查了微粒的运动,质量守恒定律,常见元素的化合价的规律,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难度不大,认真审题是解题的基础。(1)“碳

24、循环”中二氧化碳发生了化学变化, “氧循环”中氧气发生了化学变化;地球表面的“水循环”主要是由水分子的运动引起的,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2) A、每个人都要进行呼吸,吃食物,都在参与碳、氧循环,故 A 正确;B、碳、氧循环过程中各元素守恒,植物在光合作用时,二氧化碳中的氧元素化合价为+4 价,生成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化合价为 0 价,在反应过程中化合价改变,故 B 错误;C 、在碳、氧循环中的有氧气、二氧化碳的消耗也有二氧化碳、氧气的生成,碳、氧循环利于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故 C 正确;D 、植物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原子的种类、数目不变,绿色植

25、物的作用不是使自然界中的氧原子总数增加,故 D 错误。故选 AC;(3)植物的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溶于水消耗二氧化碳,故选;(4)根据流程可知,在合成塔内 300、200kPa 和催化剂条件下氢气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甲醇(CH 3OH)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H2+CO2 CH3OH+H2O。22. 宏观和微观相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1)微观探析化学反应的规律是化学科学的核心任务。根据下列微观示意图回答问题: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 A 反应的实质是 _;图 B 所示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是 _(写出微粒的符号)。(2)化学上有一种能将微观粒子数目与宏观物质质量联系起来的量,叫物质

26、的量,其单位是摩尔。1 摩尔任何物质中含有构成它的微粒个数都是 6.021023 个,1 摩尔任何物质的质量是以克为单位,数值上都等于该物质的化学式量。例如 1 摩尔水的各种量关系如下:1 摩尔水中氢原子数目是_个;1 摩尔水中氧元素质量为_g。【答案】 (1). H+和 OH-结合成 H2O 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2). Zn Cu2+ (3). 1.204 1024 或 26.02 1023 (4). 16 【解析】本题考查了微粒观点及模型图的应用和物质的量。解题时通过微观知识分析反应的实质,认真阅读有关物质的量介绍,找出关键信息并利用信息进行分析解题。(1)从图 A 可知

27、,该反应的微粒在反应前后的变化是:反应前存在钠离子、氢氧根离子、硫酸根离子、氢离子四种离子,反应后存在钠离子、硫酸根离子和水分子。从微粒的角度说明图 A 反应的实质是 H+和 OH-结合成 H2O 或氢离子和氢氧根离子结合成水分子 ;从图 B 可知,该反应的微粒在反应前后的变化是:反应前存在锌原子、硫酸根离子、铜离子,反应后存在锌离子、硫酸根离子、铜原子。图 B 所示反应中,参加反应的微粒是Zn、Cu2+;(2) 水的化学式是 H2O,1 个水分子中含有 2 个氢原子, 1 摩尔水中含有 2 摩尔氢原子,1摩尔水中氢原子数目 1.204 1024 或 26.02 1023;1 摩尔水中含有 1

28、 摩尔氧原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16,1 摩尔水中氧元素质量为 16g。23. 利用坐标系建立物质间的关系是总结化学知识的一种方法。A-M 是初中化学常见的九种物质,下图是根据这九种物质的类别和其中某种元素的化合价构建的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图中”“表示一种物质转换成另一种物质) ,已知 A 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请回答下列问题:(1)A 的俗名是 _;(2)H、G 均可与 M 溶液反应,分别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 G 与 M 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 ;(3)D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在 B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D 溶液,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 M 溶液,无明

29、显现象,则滤液中的溶质是_(写出所有可能情况,填化学式);(4)A - H 八种物质中能与 M 溶液反应的物质有_种。【答案】 (1). 生石灰 (2). Fe2O3+6HCl=2FeCl3+3H2O 或 Fe2O3+3H2SO4=Fe2(SO4)3+3H2O (3). NaOH、NaOH 和 Ca(OH)2 (4). 7 【解析】本题是推断题,首先要理解和熟记物质的鉴别、推断及其方法,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然后,根据所给的实验、问题情景或图表信息等,结合所学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知识或生活经验所得,细致地分析题意等,并细心地探究、推理后,按照题目要求进行认真地选择或解答即可。(1)根据图

30、示可知, A 是某元素 +2 价氧化物,A 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氧化钙和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A 可能是氧化钙,俗名是生石灰;(2)M 是一种酸,H 是单质,G 是氧化物,H、 G 都与酸反应生成含该金属元素的两种盐溶液,G 与 M 的反应常用于工业除锈。G 是氧化铁,M 是盐酸(或硫酸) ,已知的元素中铁有+2 和+3 价,对应的盐有亚铁盐和铁盐,因此 H 是铁,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氧化铁与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铁(硫酸铁)和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6HCl=2FeCl3+3H2O 或 Fe2O3+3H2SO4=Fe2(SO4)3+3H2O;(3)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

31、,B 是氢氧化钙,E 是碱,其中金属元素显+1 价,氢氧化钙能转化为 E,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 E 可能是氢氧化钠,E能转化为 D,D 是由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氢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 D 可能是碳酸钠,在 B 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D 溶液发生的反应是氢氧化钙与碳酸钠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和氢氧化钠,过滤后取滤液,滴入过量的 F(盐酸或硫酸)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碳酸钠没有剩余,氢氧化钙可能剩余,因此滤液中的溶质可能是 NaOH、NaOH 和Ca(OH)2;(4)氢氧化钙能转化为 C,氢氧化钠能转化为 C,C 是盐,则 C 是碳酸钙。M 是酸,A - H八种物质中

32、能与能与酸发生反应的有 A(氧化钙) ,B(氢氧化钙) ,C(碳酸钙) ,D(碳酸钠) ,E(氢氧化钠) ,H( 铁) ,G (氧化铁)7 种24. 以下是初中化学一些基本实验,请根据实验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利用下图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纳溶液的实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主要操作顺序是_(填字母序号);配制 11%的氯化钠溶液 100g。如按下图进行称量和量取,其它操作均规范无误,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_(填“大于”、 “小于” 或”不能确定”)11% 。(2)下图为某小组探究金属化学性质的两组实验。实验 I 中以“金属表面产生气泡的快慢”为标准来

33、判断锌、铁的活动性强弱,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_;写出实验 II 中 C 试管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实验 II 中要验证 Cu、Fe、Ag 的金属活动性顺序,至少要做的实验是_ (填字母序号)。【答案】 (1). BDC (2). 小于 (3). 酸的种类不同 (4). Cu +2AgNO3=2Ag +Cu(NO3)2 (5). CD【解析】本题考查了粗盐的提纯,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金属的化学性质,化学方程式的书写等。(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主要操作顺序为溶解、过滤、蒸发。故填:BDC;如图量取蒸馏水时,仰视读数,会导致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导致配制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 11

34、%(2)A 中加入的是硫酸,B 中加入的是盐酸,酸的种类会影响反应的速度。有同学认为不够合理,理由是酸的种类不同;铜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Cu +2AgNO3=2Ag +Cu(NO3)2;由 C 可知,铜能置换出硝酸银中的银,说明活动性铜银,D 中的铁能置换出硫酸铜中的铜,说明活动性铁铜,可得活动性:铁铜银,至少要做的实验是 CD。 点睛:验证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类问题时,一般采取“三取中”的方法进行设计实验,即选取活动性位于中间的那种金属的单质与另两种金属的盐溶液反应;或取中间金属的盐溶液与另两种金属的单质进行反应。25. 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咨询老师准备用亚硫

35、酸钠溶液与浓硫酸反应来制备一 定量的 SO2(Na2SO3 +H2SO4(浓)=Na 2SO4+SO2+H2O。老师给他们提供了一瓶亚硫酸钠溶液并告知该瓶溶液放置时间可能较长,不知是否变质。兴趣小组的同学分成甲、乙两小组对该瓶亚硫酸钠溶液成分进行实验探究。【提出问题】该瓶溶液中溶质的成分是什么?该瓶溶液中亚硫酸钠的质量分数是多少?【查阅资料】(1) Na2SO3 有较强还原性,在空气中易被氧气氧化:2 Na2SO3 +O2=2Na2SO4;(2) Na2SO3 能与酸反应产生 SO2 气体;(3)SO32-、SO42-均能与 Ba2+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BaSO3 可溶于稀盐酸。【作出猜想】猜

36、想 1:没有变质,成分是 Na2SO3;猜想 2 完全变质,成分是 Na2SO4;你认为还可能有的猜想 3: _。【实验探究 I】甲、乙两组分别进行实验探究溶液是否变质:小组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甲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产生气泡没有变质,还是Na2SO3乙组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_ 已部分变质【评价】有同学质疑甲组方案不合理,理由是_。【实验探究 II】甲组设计如下实验测定 Na2SO3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注: 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影响忽略不计)(1)连好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在锥形瓶中放入 126g 该样品(2)实验前称量 C 装置的质量;(3)关

37、闭活塞 K,用注射器推入浓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4)打开活塞 K,缓缓鼓入一定量的氮气,关闭活塞 K;(5)再次称量 C 装置的质量发现比反应前增重 6.4g。由此,计算出该溶液中 Na2SO3 的质量分数为_ ;【解释】若没有进行第 4 步操作,则测得亚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比实际的_(填”偏小”或”偏大”)。乙组仍使用第一次实验的原理,进行如下实验测定 Na2SO3 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第一步:称取试样 ag;第二步:在溶液中加入过量氯化钡溶液和足量稀盐酸;第三步:过滤、洗涤、烘干沉淀;第四步:称量沉淀的质量为 bg;第五步:计算溶液中 Na2SO3 的溶质质量分数=(1-142b/23

38、3a) 100%。试完成下列问题:(1)加入氯化钡溶液过量的目的是_;(2)第三步操作要洗涤沉淀的原因是_ ;【反思】由此可得出,保存亚硫酸钠时应_。【答案】 (1). 部分变质,成分是 Na2SO3 和 Na2SO4 (2). 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沉淀部分消失,生成气体 (3). 部分变质也会产生气泡 (4). 10% (5). 偏小 (6). 使溶液中Na2SO4 全部转化成沉淀 (7). 沉淀表面溶液中含有 NaCl、BaCl2,烘干时一并析出造成沉淀质量偏大 (8). 密村保存防止氧化【解析】本题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成分以及含量,主要考查了盐、酸、碱的性质,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39、等。认真审题,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的结论。作出猜想:猜想 1 是没有变质,成分是 Na2SO3;猜想 2 完全变质,成分是 Na2SO4;还可能有的猜想 3 是部分变质:成分是 Na2SO3 和 Na2SO4;实验探究 I:若已部分变质,则固体成分是 Na2SO3 和 Na2SO4,BaCl 2 与 Na2SO3 和 Na2SO4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BaSO3 和 BaSO4 沉淀,其中 Na2SO3 能与盐反应产生 SO2 气体,BaSO4 不能与盐酸反应,所以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钡溶液,再加入足量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加入稀盐酸后沉淀部分

40、消失,生成气体,则亚硫酸钠已部分变质;评价:由实验探究 I 的分析可知,部分变质也会产生气泡,甲组方案不合理;实验探究 II:甲组实验:氢氧化钠溶液能吸收二氧化硫,C 装置的质量发现比反应前增重6.4g,说明反应过程生成了 6.4g 的二氧化硫。设:生成 6.4g 的二氧化硫需亚硫酸钠的质量为 x,Na2SO3 +H2SO4(浓)=Na 2SO4+SO2+H2O126 64x 6.4gx=12.6g溶液中 Na2SO3 的质量分数= 100%=10%;解释:反应后的装置中充满了生成的二氧化硫,若没有进行第 4 步操作,生成的二氧化硫没有全部吸收,测得的二氧化硫质量偏小,测得亚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

41、量分数比实际的偏小;乙组实验:(1) BaCl 2 与 Na2SO4 能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BaSO4 沉淀,加入氯化钡溶液过量的目的是使溶液中 Na2SO4 全部转化成沉淀;(2)第三步操作要洗涤沉淀的原因是沉淀表面溶液中含有 NaCl、BaCl2,烘干时一并析出造成沉淀质量偏大;反思:通过上述实验可知,亚硫酸钠在空气中易氧化变质,保存亚硫酸钠时,应密村保存防止氧化。26. 儿童缺锌会引起食欲不振、发育不良等症状。如下图为某补锌口服液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图中葡萄糖酸锌化学式已不完整,请根据相关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量是 455,则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中氢原子右下角的数字为 _;

42、(2)若儿童 1kg 体重每日需要 0.5mg 锌,每天从食物中只能摄入所需锌的一半。体重为 20kg的儿童,理论上一天还需服该口服液_支?【答案】 (1). 22 (2). 1【解析】本题考查了根据化学式进行计算,结合新信息,灵活运用化学式的意义和标签上信息是解题的关键。(1)设:葡萄糖酸锌化学式中氢原子右下角的数字为 x,根据葡萄糖酸锌化学式,葡萄糖酸锌的相对分子质量:1212+x+1614+65=455,x=22;(2)儿童 1kg 体重每日需要 0.5mg 锌,体重为 20kg 的儿童每日需要锌=0.5mg =10mg;其中一半由口服液提供,则每日需要通过该口服液补充锌 5mg;根据标

43、签可知,每支口服液含锌为 5mg,所以该儿童一天还需服用该口服液 1 支。27. 厨房中使用的食用碱(主要成分碳酸钠 )中往往含有少量的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来测定某品牌的食用碱样品中碳酸纳的质量分数。他们实验的过程和数据如下图所示。计算:该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是 _? (计算结果精确至 0.1%)【答案】88.3%【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根据化学方程式的计算,难度不大,需要首先搞清反应原理,然后结合题中所给的数据进行解答。设:6g 食用碱样品中含碳酸钠的质量为 x。Na2CO3+ CaCl2=CaCO3+ 2NaCl 106 100X 5.0gX=5.3g 该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100%= 88.3%。答:该食用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8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