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3 ,大小:197.50KB ,
资源ID:52674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52674.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粤教版高中语文必修4:第二单元单元质量检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1、单元质量检测二(时间:150 分钟 满分:150 分)一、现代文阅读(36 分)(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3 题。中国与朝鲜的文化交流中朝两国是唇齿相依的邻邦,自古以来在文化上就有至为密切的联系,中国文化流入朝鲜占主要方面。我国原有“箕子去国”的故事,说周武王灭殷商后,殷王族箕子不愿事周,率领五千族人避居朝鲜,随同带去了诗书礼乐、医巫阴阳的学识和百工技艺。一般认为这是中国文化最初传入朝鲜。这段广为流传的旧事不免带有传说的色彩,但是,中朝两国人民早有交往却是事实。中国战国时代,天下纷乱,干戈四起,近在朝鲜侧旁的燕赵之地有许多人为避战祸,经由辽东半

2、岛或山东半岛浮海到朝鲜,促进了两国的文化交流。秦汉之际,两国也有密切的往来。中国的金属生产工具,包括先进的铁器很早就流入了朝鲜。稍后,中国铜镜、漆器和兵器等也传入朝鲜。两国在古代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十分相似。朝鲜古来崇尚儒学,不少人能背诵诗经 春秋 ,熟知周易 。人名、地名取自周易卦名和十二地支的很多。风俗习惯也有许多地方与我国相同,衣袖宽大的朝鲜服装至今犹保存着中国古代的遗风。在朝鲜三国时期,中国文化仍不断地传播,特别是在发展经学、儒学、佛教三个方面,使朝鲜当时的高句丽、百济和新罗深受影响。高句丽在大学里讲授中国经史,百济和新罗也先后有了儒学教育,公元 372 年,前秦苻坚遣使护送

3、名僧顺道带佛像、经书赴高句丽,这是佛教最早从中国正式传入朝鲜。佛教传播后更促进了文化交流,中国南北朝的文明大量输出到邻邦,同时也汲取了朝鲜文化的精华。百济输送到南朝的手工艺品做工精致,朝鲜的歌舞音乐在南北朝时期已传到中国,高句丽乐在隋唐宫廷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唐初,长安城中居住着许多朝鲜音乐家和舞蹈家,对中国乐、舞的发展颇有贡献。当新罗统一朝鲜后,将王号、年号都改用了汉文。它倾慕唐代文明昌盛,竭力仿效,于是向中国派出了遣唐使和留学生,政制和服饰都参照唐朝,这样,朝鲜的衣冠文物制度完全同于中国了。当时到中国来的新罗商人和移民人数很多,他们多聚居在沿海地区,从而形成了朝鲜人居住区新罗坊。中国的发明

4、也陆续传到了邻邦。造纸方法估计在四世纪前期就传去了,朝鲜是最早获知我国造纸术的国家,三国时期已能造出很优良的纸张了。中国十一世纪发明活字印刷术后,不久传到了高丽。中国发明的火药约在元代引入朝鲜后,朝鲜自己制成了火器,并在抗倭斗争中成功使用。摺扇是朝鲜首创的取凉与装饰用品,这一风雅之物流传到中国后博得了我国人民,特别是文人墨客的极大喜爱。十三四世纪时,高丽的造船技术已很发达,建造的兵船载量大、航速快、战斗力强,元世祖忽必烈渡海入侵日本之役,就是按照高丽船样式打造了大量兵船。元朝时,重要的作物棉花从中国移植到高丽,经栽种成功,高丽的棉花与棉布生产迅速发展,不仅在国内市场流通,还对外出口,在十四世纪

5、末供应中国的女真人,十五世纪初起,开始向日本输出棉布。由于长期使用汉字,朝鲜朝野人士都很注重书法艺术。高丽太上王忠宣王于十四世纪初在元都燕京开设万卷堂,探究书法、儒学和文学等,其中的高丽儒学家李齐贤,在书画、诗文方面造诣很高,他与赵孟 等中国大书法家交往,把赵孟 的字体介绍到国内,以“松雪体” 流行于高丽。有清一代的朝鲜有识之士和中国学者之间也有频繁的接触,十八世纪的朝鲜实学家洪大容、朴趾源等许多人来到北京,搜集了大量中国书籍载回国内,回国后主张学习中国的文明和从欧洲传入中国的西学和先进科技,借以达到朝鲜的繁荣富强。当今,朝鲜文化仍融入中国文化的因子,2010 年朝鲜国宝级艺术团体血海歌剧团潜

6、心 50 年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楼梦在北京、上海、深圳等地巡演,观众十分喜爱朝版的林黛玉、薛宝钗,曾在中国引起轰动。(节选自上海古籍出版社编中国文化史三百题 ,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中国战国时代近在朝鲜侧旁的燕赵之地,许多人为避战祸浮海到朝鲜,表明早期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大部分人是在被逼迫情况下进行的。B两国在古代教育、宗教、文学艺术等许多方面十分相似,风俗习惯也有许多地方相同,说明两国在文化交流上的互相影响十分广泛而深刻。C新罗统一朝鲜,王号、年号改用汉文,向中国派出遣唐使、留学生,政制、服饰参照唐朝,作者的目的是解释朝鲜如何像唐朝一样走向强盛。D

7、由于长期使用汉字,朝鲜人也注重书法艺术,有的人在书画、诗文上造诣很高,这是中华诗书画文化的魅力和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所在。解析:A 项, “表明早期促进两国文化交流的大部分人是在被逼迫情况下进行的”错,原文并无此意。C 项, “作者的目的是解释朝鲜如何像唐朝一样走向强盛”错,原文为“这样,朝鲜的衣冠文物制度完全同于中国了” ,这句话说明作者的目的是解释朝鲜向往中国的先进文化,许多文化都类似甚至完全同于中国文化。D 项, “这是中华诗书画文化的魅力和绵延不绝的根本原因所在 ”分析不正确,根据选项前面的内容不能推导出后面这一结论。答案:B2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开头一

8、段论述两国自古以来在文化上就有至为密切的联系,如周、战国、秦汉,结尾一段说清朝、当今两国文化仍有交流,可看出大体是以时间为顺序论述的。B第二段论述了中国文化在许多方面影响朝鲜,两国在文化的许多方面都很相似,甚至相同,朝鲜在有些方面对中国也产生过影响。C第三段重点论述新罗统一朝鲜后在文化的许多方面模仿、追随中国,次要论述中国的发明创造传入朝鲜及在朝鲜的发展运用。D第四段先具体阐述朝鲜的摺扇、造船术对中国的影响,再进一步叙述中国棉花传入朝鲜的经过,并指出中国诗书画对朝鲜的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解析:结构分析错误。 “重点” “次要”分析不正确,第三段对这两个方面的论述是并列的,论述时只存在“先” “后

9、”关系。答案: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箕子去国”的故事只是传说周灭殷商之际中国的诗书礼乐、医巫阴阳的学识和百工技艺等传入朝鲜,实际两国文化交流有可能更早,也有可能稍晚。B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文化交流主要在音乐上,朝鲜的歌舞音乐传到中国,高句丽乐在宫廷音乐中占有重要地位,朝鲜对中国乐、舞的发展颇有贡献。C中国与朝鲜两国农作物文化相互影响,元朝时棉花从中国移植到高丽,后来高丽的棉花与棉布生产迅速发展,又在十四世纪末供应中国的女真人。D当今,中国与朝鲜两国艺术文化仍互相交流,如在中国巡演的朝鲜创作的大型歌舞剧红楼梦 ,就是扎根在中国文学名著红楼梦基础之上的。解析:

10、“隋唐时期中国与朝鲜文化交流主要在音乐上”错, “主要”两个字错,原文在“文化交流”概念上没有表述过主要是在哪一方面交流,只是举例论述。另外, “朝鲜的歌舞音乐传到中国”不是在隋唐时期,原文为“朝鲜的歌舞音乐在南北朝时期已传到中国” 。答案:B(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15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46 题。鸭的喜剧鲁 迅俄国的盲诗人爱罗先珂 君带了他那六弦琴到北京之后不多久,便向我诉苦说:“寂寞呀,寂寞呀,在沙漠上似的寂寞呀!”这应该是真实的,但在我却未曾感得;我住得久了,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只以为很是嚷嚷罢了。然而我之所谓嚷嚷,或者也就是他之所谓寂寞罢。我可

11、是觉得在北京仿佛没有春和秋。老于北京的人说,地气北转了,这里在先是没有这么和暖。只是我总以为没有春和秋;冬末和夏初衔接起来,夏才去,冬又开始了。一日就是这冬末夏初的时候,而且是夜间,我偶而得了闲暇,去访问爱罗先珂君。他一向寓在仲密君的家里;这时一家的人都睡了觉了,天下很安静。他独自靠在自己的卧榻上,很高的眉棱在金黄色的长发之间微蹙了,是在想他旧游之地的缅甸,缅甸的夏夜。“这样的夜间, ”他说, “在缅甸是遍地是音乐。房里,草间,树上,都有昆虫吟叫,各种声音,成为合奏,很神奇。其间时时夹着蛇鸣:嘶嘶!可是也与虫声相和协”他沉思了,似乎想要追想起那时的情景来。我开不得口。这样奇妙的音乐,我在北京确

12、乎未曾听到过,所以即使如何爱国,也辩护不得,因为他虽然目无所见,耳朵是没有聋的。“北京却连蛙鸣也没有”他又叹息说。“蛙鸣是有的!”这叹息,却使我勇猛起来了,于是抗议说, “到夏天,大雨之后,你便能听到许多虾蟆叫,那是都在沟里面的,因为北京到处都有沟。 ”“哦”过了几天,我的话居然证实了,因为爱罗先珂君已经买到了十几个科斗子 。他买来便放在他窗外的院子中央的小池里。那池的长有三尺,宽有二尺,是仲密所掘,以种荷花的荷池。从这荷池里,虽然从来没有见过养出半朵荷花来,然而养虾蟆却实在是一个极合式的处所。科斗成群结队的在水里面游泳;爱罗先珂君也常常踱来访他们。有时候,孩子告诉他说, “爱罗先珂先生,他们

13、生了脚了。 ”他便高兴的微笑道, “哦!”然而养成池沼的音乐家却只是爱罗先珂君的一件事。他是向来主张自食其力的,常说女人可以畜牧,男人就应该种田。所以遇到很熟的友人,他便要劝诱他就在院子里种白菜;也屡次对仲密夫人劝告,劝伊养蜂,养鸡,养猪,养牛,养骆驼。后来仲密家里果然有了许多小鸡,满院飞跑,啄完了铺地锦的嫩叶,大约也许就是这劝告的结果了。从此卖小鸡的乡下人也时常来,来一回便买几只,因为小鸡是容易积食,发痧,很难得长寿的;而且有一匹还成了爱罗先珂君在北京所作唯一的小说小鸡的悲剧里的主人公。有一天的上午,那乡下人竟意外的带了小鸭来了,咻咻的叫着;但是仲密夫人说不要。爱罗先珂君也跑出来,他们就放一

14、个在他两手里,而小鸭便在他两手里咻咻的叫。他以为这也很可爱,于是又不能不买了,一共买了四个,每个八十文。小鸭也诚然是可爱,遍身松花黄,放在地上,便蹒跚的走,互相招呼,总是在一处。大家都说好,明天去买泥鳅来喂他们罢。爱罗先珂君说, “这钱也可以归我出的。 ”他于是教书去了;大家也走散。不一会,仲密夫人拿冷饭来喂他们时,在远处已听得泼水的声音,跑到一看,原来那四个小鸭都在荷池里洗澡了,而且还翻筋斗,吃东西呢。等到拦他们上了岸,全池已经是浑水,过了半天,澄清了,只见泥里露出几条细藕来;而且再也寻不出一个已经生了脚的科斗了。“伊和希珂先,没有了,虾蟆的儿子。 ”傍晚时候,孩子们一见他回来,最小的一个便

15、赶紧说。“唔,虾蟆?”仲密夫人也出来了,报告了小鸭吃完科斗的故事。“唉,唉!”他说。待到小鸭褪了黄毛,爱罗先珂君却忽而渴念着他的“俄罗斯母亲”了,便匆匆的向赤塔去。待到四处蛙鸣的时候,小鸭也已经长成,两个白的,两个花的,而且不复咻咻的叫,都是“鸭鸭”的叫了。荷花池也早已容不下他们盘桓了,幸而仲密的住家的地势是很低的,夏雨一降,院子里满积了水,他们便欣欣然,游水,钻水,拍翅子, “鸭鸭”的叫。现在又从夏末交了冬初,而爱罗先珂君还是绝无消息,不知道究竟在那里了。只有四个鸭,却还在沙漠上“鸭鸭”的叫。一九二二年十月注 爱罗先珂 (18891952),俄国诗人、童话作家。科斗子:小蝌蚪。4下列对作品相

16、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作品中“我”引用“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这句话,意在表明“我”不认同爱罗先珂对现实的感受。B作者描写爱罗先珂,突出他独自靠在卧榻上眉头紧蹙的特征,妙笔传神,勾勒出一个思考者的形象。C爱罗先珂主张自食其力,劝友人种白菜,养各种动物,寄托了也期盼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和睦相处的社会理想。D作品善于摹声摹形,用“咻咻的叫”写小鸭,以 “满院飞跑”绘小鸡,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小生灵的活泼可爱。解析:不是不认同, “我”知道爱罗先珂说的应该是真实的,但因为“我住得久了,已经习惯了,所以没有感觉到罢了。答案:A5作品中爱罗先珂有哪些性格特点?请简

17、要分析。(6 分)答:_解析:回答此题,要注重把握文中对爱罗先珂的描写,比如:他十分迷恋缅甸夏夜蛇鸣虫叫的声音,说明他热爱自然;为了摆脱心灵的寂寞,他买来蝌蚪,想培养“池沼的音乐家” ,说明他童心未泯;劝仲密夫人养各种动物,与仲密一家和谐相处,说明他温和善良。答案:童心未泯。为了摆脱心灵的寂寞,他买来蝌蚪在院子水池里养育未来的“池沼的音乐家” 。热爱自然。他双目失明,却能凭心灵与听觉来感知天籁,迷恋缅甸夏夜蛇鸣虫唱的声音。温和善良。与仲密一家和睦相处,与孩子们亲密无间,甚至将爱倾注在可爱的小生灵身上。6作品看似“喜剧” ,却隐含悲剧色彩,请简要分析。(6 分)答:_解析:回答此题,要注意分析“

18、喜剧”和“悲剧”在文中的具体表现。所谓“喜剧” ,就是有关买鸭子的一段经历,即爱罗先珂买了四只小鸭子,后来它们长大了,十分自由欢快。所谓“悲剧” ,就是爱罗先珂的愿望没有实现,即小鸡难得长寿,小鸭子把蝌蚪吃了,未听到小鸭子“鸭鸭”的叫声爱罗先珂便回国了,他想排遣寂寞却最终没有如愿。答案:鸭的喜剧:四只小鸭终于长成,自由欢快。爱罗先珂经历了一连串的不如意:劝仲密夫人养小鸡,小鸡难得长寿;养蝌蚪指望听蛙鸣,蝌蚪又被鸭子吃了;养了鸭子,鸭子长成之前他却回国去了,未听到“鸭鸭”的欢叫声。他想排遣寂寞始终未能如愿,意味着爱罗先珂温情博爱的社会理想难以实现。(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本题共 3 小题,12

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79 题。材料一 2017 年 9 月 1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 ,就国歌的地位、奏唱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的形式和礼仪、国歌标准曲谱和官方录音版本、国歌的宣传教育、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等作了具体规定。国歌法并非中国独有。马来西亚、俄罗斯等国都有单独的国歌法,对播放国歌的场合、奏唱国歌时的相关礼节都有明确的规定。在新加坡,如果有意不按官方安排奏唱国歌,或奏唱国歌时无合理原因不起立致敬的,将被起诉,并最高处以 1 000 美元罚金。美国有关法律规定:在演唱国歌时,如果有国旗展现,穿制服的军人行军礼,其他所有人都应该向国旗立正,右手

20、放在心口,行“效忠礼” 。(摘编自杜茂林“为歌立法”:国歌背后的理智与情感 )材料二(摘编自新华网国歌法来了,你用“正确姿势 ”爱国歌了吗?)材料三 国歌是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鲜活教材。 “在校园、奥运赛场、边防哨所每次奏响国歌都是对祖国和民族精神的一次礼赞。 ”国歌展示馆馆长杨春霞说, “国歌是代表国家的歌曲,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 。上海市杨浦区文化局局长金雪萍表示,国歌立法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也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结晶的崇高敬意。法律中对于如何正确使用国歌的具体规定,对社会公众兼具教育、引导以及惩戒等多重作用。全国人

21、大常委会法工委国家法室主任武增说:“那种把维护国歌尊严与所谓公民的言论自由、表达自由对立起来的观点是错误的,国家要对公民合法的权益予以保障,同时公民不得滥用自由和权益。对辱没国家的尊严、损害民族感情、危害国家利益的行为,必须予以法律的追究和制裁。 ”(摘编自朱宁宁维护国歌尊严权威 奏唱国歌有法可依)材料四 国歌法通过并颁布后,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依照法定程序分别征询了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他们均认为,将国歌法列入两部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实施,符合两部基本法的规定,是适当的。香港、澳门社会普遍

22、认同这部全国性法律属于两部基本法第十八条第三款规定的法律。2017 年 10 月 31 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次会议听取了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草案和关于增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所列全国性法律的决定草案的说明。两个决定草案的说明指出,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通过的国歌法,属于有关国防、外交和其他依照基本法规定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法律。说明还指出,近些年香港发生了一些不尊重国歌的事件,挑战“一国两制”原则底线和社会价值底线,引起包括广大香港居民在内的全国人民的极大愤慨。为有效防止并处理这类行为,按照香港基本

23、法规定将国歌法列入香港基本法附件三在香港特别行政区实施,就更加具有迫切性和现实重要性。(摘编自新华网国歌法拟列入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附件三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十 二 届 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审 议 通 过 国 歌 法 具 体 规 定 国 歌 地 位 、 奏 唱 礼 仪 等B.社 会 公 民 正 当 行 使 言 论 自 由 权 不 维 护 国 歌 尊 严 损 害 民 族 感 情 受 到 法 律 追 究 和 制 裁C.全 国 人 大 常 委 会 办 公 厅 征 询 港 澳 法 委 会 和 政 府 赞 同 将 国 歌 法 列 入 基 本 法

24、 附 件 三D.部 分 香 港 市 民 不 尊 重 国 歌 挑 战 “一 国 两 制 ”原 则和 社 会 价 值 底 线 引 起 全 国 人 民 的 愤 慨解析:“行使言论自由权”不妥,应是“滥用自由和权益” ;“损害民族感情”表述也不全面。答案:B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从材料二的相关调查结果看,国歌法中对“奏唱国歌的形式和礼仪 ”的规定比对“奏唱国歌的场合”的规定更重要。B调查显示,一些公民缺乏对奏唱国歌时的一般礼仪的了解,这无疑是人们在奏唱国歌时嬉笑打闹、态度不够严肃的主要原因。C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委员会和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意见,是

2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制定的民意基础。D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属于有关国防、外交和其他依照基本法规定不属于特别行政区自治范围的法律,这是可以将国歌法列入两部基本法附件三的一个法理依据。解析:A 项,错在“比更重要”错。国歌法所作的各项规定都有其现实的针对性和存在的必要性,其意义和价值不具有可比性。B 项,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人们奏唱国歌时态度不够严肃,不仅仅是因为一些公民对奏唱国歌的一般礼仪缺乏了解,还因为对国歌的精神内涵(是国家意志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国歌的创作背景( 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国歌的创作意图(激励人们奋勇抗争) 等没有深刻地领会,家国情怀淡薄。对此项的判断,需要考生综观图

26、表、通览全文,顾及材料之间的关联性。C 项,不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制定的民意基础” ,而是“将国歌法列入两部基本法附件三的民意基础” 。答案:D9根据上述材料,概括说明国歌立法的现实意义。(6 分)答:_答案:(1)是一种居安思危的警醒;(2) 是一种对国家和民族精神的崇高敬意;(3)对社会公众兼具教育、引导以及惩戒的多重作用。(4)维护“一国两制”的原则底线和社会价值底线。二、古代诗文阅读(34 分)(一)文言文阅读 (本题共 4 小题,19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013 题。居易敏晤绝人,工文章。未冠,谒顾况。况恃才,少所推可,见其文,自失曰:“吾谓斯文遂绝,今复得子矣!”贞元中

27、,擢进士,补校书郎。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居易见诏节未详,即建言乞尽免江淮两赋,以救流瘠。宪宗颇采纳。河东王锷将加平章事,居易以为:“宰相天下具瞻,非有重望显功不可任。按锷诛求百计,所得财号为羡馀以献。今若假以名器,四方闻之,皆谓陛下得所献,与宰相。 ”后对殿中,论执强鲠,帝未谕,辄进曰:“陛下误矣。 ”帝变色,罢,谓李绛曰:“是子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 ”绛曰:“陛下启言者路,故群臣敢论得失。若黜之,是箝其口,非所以发扬盛德也。 ”帝悟,待之如初。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居易赋新井篇

28、 ,言浮华,无实行,不可用” 。出为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上言不宜治郡,追贬江州司马。既失志,能顺适所遇,托浮屠生死说,若忘形骸者。赞曰:居易最长于诗,它文未能称是也,多至数千篇,唐以来所未有。其自叙言:“关美刺者,谓之讽谕;咏性情者,谓之闲适;触事而发,谓之感伤;其它为杂律。 ”又讥“世人所爱惟杂律诗,彼所重,我所轻。至讽谕意激而言质,闲适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今视其文,信然。而杜牧谓:“纤艳不逞,非庄士雅人所为。流传人间,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媒语入人肌骨不可去。 ”观居易始以直道奋,在天子前争安危,冀以立功,虽中被斥,晚益不衰。呜呼,居易其贤哉!(节选自新唐书)10下列对

29、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B明年 /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 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C明年 /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 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D明年/盗杀武元衡/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宰相嫌其出位/不悦解析:根据上下文理解句子大意,找出句子的主语即可断开。明年/盗杀武元衡/ 京都震扰/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刷朝廷耻/以必得为期 /宰相嫌其出位/不悦。答案:D11下列

30、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古代中国汉族男性年满二十岁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未冠又称弱冠,即不到二十岁。B擢进士,指被选拔为进士。中国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科举殿试及第者,称为进士。C浮屠,亦作“浮图” “休屠” 。古人称佛教徒为浮屠,都是佛陀的异译。后人认为佛陀二字太麻烦,于是简化成了一个字“佛” 。D “赞”是纪传体史书中写在篇末的评论性文字,可用来表达对传主的肯定和赞美。解析:“未冠” ,没有成年。 “弱冠” ,年满二十,举行冠礼,表示成年。答案:A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白居易工于文章。自恃才高、极少推崇他人

31、的顾况,见到白居易的文章后也禁不住大加赞赏。B白居易为官正直。他为民生进谏,宪宗皇帝接受了他的意见。他反对王锷担任宰相,因而得罪当权的大臣,被诽谤、弹劾,由此仕途不顺,被贬江州。C白居易的诗作内容丰富。他按内容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谕诗、闲适诗、感伤诗和杂律诗。白居易看不上眼的恰是世人钟爱的杂律诗。D杜牧对白居易的诗作有不一样的评价。他批评白居易的诗细巧艳丽,不是庄重高雅的人士作的,而且流传人间,影响很坏。解析:因果关系不当, “因而” “由此”表述的关系不当。答案:B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 分)(1)四年,天子以旱甚,下诏有所蠲贷,振除灾沴。(5 分)译文:_(2)是子

32、我自拔擢,乃敢尔,我叵堪此,必斥之。(5 分)译文:_解析:(1)蠲(jun):免除。贷:宽恕。振:通“赈 ”,救济。除:减轻。灾沴(l):灾害、灾祸。另外, “四年”要译成“元和四年” 。(2)是子:这小子。拔擢:提拔。乃:竟,却。叵(p):不可,不能。斥:贬斥。答案:(1)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2)这家伙是我亲自提拔的,竟敢这样,我不能容忍这种情况,一定要贬斥他。【参考译文】白居易聪明过人,擅长写文章。未成年时拜见顾况。顾况恃才傲物,很少推崇赞许他人。但见到白居易的文章,禁不住说:“我认为这样的文章已经绝迹了,现在又发现了您(的)啊!”贞元年间,

33、(白居易)考中进士,被授职校书郎。元和四年,天子因旱灾严重,下诏对租赋有所宽免,赈济民众减轻灾害。白居易见诏书细节不够详尽,就建议请求免除江淮两地的赋税,来赈救逃荒的饥民。宪宗有所采纳。河东王锷将被授以宰相职位,居易认为:“宰相是天下人所敬仰的,没有重望和显赫功勋(的贤良)不可以授任。考察王锷百般勒索民财,所得财物称为羡馀作为进献。现在如果把宰相的重任授予他,天下的人听说这件事,都会说陛下得到他献奉的财物才给他宰相职位的。 ”后来,白居易在殿中与宪宗谈论,论辩执着,坦率耿介,皇帝还没有发告示,白居易就对皇帝说:“陛下错了。 ”皇帝脸色变了,过后,对李绛说:“这家伙是我一手提拔的,竟敢这样,我不

34、能容忍,一定要贬斥他。 ”李绛说:“陛下能广开言路,所以群臣敢于对朝政论得论失。如果罢黜白居易,就是钳住他们的口,这不是发扬帝王盛德的办法。 ”皇帝醒悟,对待白居易仍然像过去那样。第二年,刺客刺杀宰相武元衡,京都震动。白居易第一个向皇帝进呈奏章,请求马上捕捉凶犯,以洗刷朝廷的耻辱。期望务必全部缉捕归案。宰相嫌他超越职权(以宫官先于谏官言事),因而不高兴。不久就传言:“白居易的母亲是坠井死的,但他却写了新井篇的诗,言辞浮华,没有德行,不能在朝中任职。 ”于是派他出京为江州刺史。中书舍人王涯又上书说白居易不应当治理州郡,于是追诏再贬为江州司马。被贬以后,白居易能顺应这种遭遇,寄托心志于佛道生死之说

35、,好像无所顾忌。(二)古代诗歌阅读 (本题共 2 小题,9 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 1415 题。行香子赵 鼎草色芊绵,雨点阑斑。糁飞花、还是春残。天涯万里,海上三年。试倚危楼,将远恨,卷帘看。举头见日,不见长安。谩凝眸、老泪凄然。山禽飞去,榕叶生寒。到黄昏也,独自个,尚凭阑。注 1138 年,面对金国的进攻,南宋大臣多主张割地求和;赵鼎坚决反对,遭到秦桧忌恨。秦桧做宰相后,将他一贬再贬,最后流放到吉阳军(今海南三亚) 。赵鼎最终绝食而死。14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 )A “草色芊绵,雨点阑斑”描写了草木繁密茂盛、小雨淅沥的景色,作者借景抒情,以乐景衬哀情。B “天

36、涯万里,海上三年”概括了作者被贬谪到海南的三年生活,万里之遥,三年之久,语甚沉痛。C “举头见日,不见长安”中的“长安”实际上是指南宋的都城临安,这是作者的一种委婉的说法。D “谩凝眸”是说枉自定睛远望,不能慰己老怀,所以紧跟着的就是 “老泪凄然” ,表现了被贬谪的愁绪。解析:A 项, “以乐景衬哀情”错误,词中的“草色芊绵,雨点阑斑 ”不是乐景。答案:A15这首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6 分)答:_解析:作答本题,一定要知人论世,不能忽略诗歌后面的注释。全词写的是登楼远眺故都,抒发的是长期遭贬谪、希望终成失望的极度悲伤之情以及对故乡、故都的思念之情。答案:作者运用“雨点”

37、“天涯” “山禽” “黄昏”等多种意象,写出了长期贬谪海上的内心孤独和落寞,表达了诗人无比凄凉,以及去国怀乡的复杂情感。如“举头见日,不见长安”和“尚凭阑”等写出了作者内心的悲凉,对国家的忠贞,其中也饱含了对权奸的愤怒之情。(三)名篇名句默写 (本题共 1 小题,6 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 分)(1)李商隐夜雨寄北 中“_,_”两句虚写未来,设想来日重逢谈心的欢悦,反衬当夜的孤寂。(2)荀子在劝学 中说,君子需要通过广泛学习来提升自己的两句是:“_, _。 ”(3)李商隐锦瑟 中以锦瑟起兴,引起对年华往事的追忆的句子是:“_, _。 ”答案:(1)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

38、时(2)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3)锦瑟无端五十弦 一弦一柱思华年三、语言文字运用(20 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719 题。随着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使新的腐败形式也在出现,有的甚至更加隐秘。反腐是一场持久的战争,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中共十八大以来,反腐在中国共产党党内刮起旋风并高压推进。据有关方面统计,在不到两年时间的反腐战役中,已有超过 18 万党员干部被处分,更有数目可观的司局级以上高管被查处严惩。( );无论是正_的政治明星,还是已_的过往功臣,只要正在或者曾经涉足过违法乱纪、有腐在身,一应会“新账老账一起算” 。用中央纪委的话说,就是反腐“决不留死

39、角” 。从今年以来查办的国家发改委、山西、江西、云南等大的腐败案件看,既有历史延续的体制漏洞没有清理彻底,也有部分人或者利益集团沿袭过往惯性不畏反腐高压态势拒不收手。大量的权钱交易、以权抗法、以权压法的问题也是_。王岐山书记将一些地方的裙带腐败、窝案高发形容为“塌方式腐败” ,并指出这些问题至今病源还在、病根未除。既然药到病未除尽,一旦形势稍缓,腐败就有_的风险,还需施之重手,反腐艰巨性也体现于此。17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3 分)( )A随着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使新的腐败形式也在出现,有的甚至更加隐秘。反腐是一场持久的战争,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B随着

40、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新的腐败形式也在出现,有的甚至更加隐秘。反腐是一场持久的战争,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长治久安。C随着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使新的腐败形式也在出现,有的甚至更加隐秘。反腐是一场持久的战争,它的成功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是否长治久安。D随着反腐力度的进一步加大,新的腐败形式也在出现,有的甚至更加隐秘。反腐是一场持久的战争,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解析:原句有两处语病。 “随着” “使”造成主语残缺,应该删去“随着”或者“使” ,同样排除 A、C 两项;“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长治久安 ”两面对一面,应该改为“它的成败关系到中华民族能否长治久安” ,同样排除 D项。答

41、案:B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 分)( )A不管是已位居中央最高决策层的政治局委员,还是坐镇一方的地方官员B无论是已位居中央最高决策层的政治局委员,还是坐镇一方的地方官员C不管是坐镇一方的地方官员,还是已位居中央最高决策层的政治局委员D无论是坐镇一方的地方官员,还是已位居中央最高决策层的政治局委员解析:本段文字阐述的是反腐对象的问题,无论是地方还是中央,是资历浅的还是资历深的,是在职的还是离退的,只要有过违法乱纪的均是反腐的对象。根据括号后“无论是还是”排除 A、 C 两项,根据括号前“党员干部” “司局级以上高管”可知选择 D 项。答案:D19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

42、语,全都恰当的一组是(3 分)( )A崭露头角 功成名就 气息尚存 死灰复燃B崭露头角 功成不居 气息奄奄 东山再起C初出茅庐 功成不居 气息奄奄 死灰复燃D初出茅庐 功成名就 气息尚存 东山再起解析:“初出茅庐”比喻刚进入社会或刚到工作岗位上来,缺乏经验,不合语境;“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 “功成名就”指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功成不居”是指立了功而不把功劳归于自己。 “气息奄奄”形容气息微弱,快要断气的样子;“气息尚存”是指还有一口气。结合语境来看,这里指各种腐败现象还没有完全清理掉,应该用“气息尚存” 。 “东山再起”指退隐后再度出任要职。也比喻失势后重新恢复地位。 “

43、死灰复燃”现常比喻已经消失了的恶势力又重新活动起来(含贬义)。答案:A20下面是从一封信中摘取的一段话,其中有五处用词不当,请指出并加以改正。(5 分 )您的信已收到,寄来的特产我就笑纳了,看到这些家乡特产,我又忆及您对我一贯的关心和爱戴,真是不胜感激。至于您托我为您的犬子毕业联系工作一事,我定会鼎力相助,请您放心。俗语云:“来而不往非礼也。 ”过几日,我将托人惠赠给您一件礼物,相信您会喜欢。答:_答案:(示例)“笑纳”改为“接受” ;“爱戴”改为“爱护” ;“您的犬子”改为“令郎” ;“鼎力相助”改为“尽力而为” ;“惠赠”改为“敬赠” 。21下面是“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结构示意图,请根据

44、图示,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为开头,写一段话说明其包含的内容。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 100 个字。(6 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_答案:(示例)(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三个方面,其中文化基础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自主发展表现为学会学习、健康生活,社会参与表现为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四、写作(60 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 800 字的文章。(60 分)观众使用手机令世界各地的表演者感到苦恼。在中国,剧院采用有效的解决办法利用激光笔照射发亮的屏幕,加以提醒。歌剧卡门女主演皮温蒂称赞这种方

45、法“非常聪明、迅速、有效” 。国家大剧院表示“引进激光笔后,剧院的秩序变得越来越好” 。但有些观众说被激光照射时感觉很不好,纽约时报记者给这种提醒方式起了个有趣的名字“激光羞辱” 。一些国外的演出团体到中国演出时,要求剧院不使用激光笔。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请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要求: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写作指导】材料的核心事件是国家大剧院用激光笔提醒观众不要用手机。这一做法的效果很好,受到一些人称赞,当然也有人指出这种提醒方式是一种“激光羞辱” ,即没有尊重观众的人格尊严,有简单粗暴的嫌疑。题目要求就这一做法发表自己的看法,可以肯定或有条件地肯定,也可以否定或有条件地否定。【例文】羞辱无法换来尊重为维持剧场秩序,剧院以激光笔提醒手机屏发亮的观众,这一被戏称为“激光羞辱”的提醒,却被表演者请求停用。表演者的请求,恰是对自身社会角色的反思:作为艺术的演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