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元检测(九)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演变(时间:45 分钟 满分:85 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2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8 分)11947 年 3 月 12 日美国总统致国会的咨文:“美国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标之一,就是要造成一种局势,促使我们和其他国家都能塑造出一种免于威胁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 ”为此,美国( )A实施马歇尔计划 B推行杜鲁门主义C组建北约集团 D实行“星球大战计划”解析:选 B 根据材料“1947 年 3 月” “我们的胜利乃是战胜那些想把其意志和生活方式强加在别国头上的国家”可知,该政策实际上针对的
2、是苏联,美国要遏制苏联和社会主义力量的发展,再结合所学知识二战后美苏同盟关系破裂,可知此时美国推行杜鲁门主义,故选 B 项。2美国 1948 年通过的对外援助法规定:“经济合作署署长利用援助款项在美国采购的方式应尽可能不消耗美国资源,不因采购而冲击国内经济;不损害美国人民对生活必需品的满足。 ”该规定( )A是马歇尔计划中的核心内容B说明美国对外援助是双赢的C保证了对外援助的顺利实施D反映马歇尔计划具有侵略性解析:选 C 材料中的规定确保了对外援助与本国民众利益的一致性,降低了国内关于对外援助的反对声音,保证了对外援助的顺利实施,故 C 项正确。3 “苏联在德国的政策最初集中于获得商品和工厂作
3、为补偿。西方盟国很快就阻止了苏联对它们的占领区的插手,并转向一些重建的努力,以便打一张有分寸的德国牌来对抗苏联在东方逐渐增强的力量。 ”这段话反映出二战结束初期( )A苏联坚决抵制马歇尔计划B德国是冷战的焦点所在C盟国采用对抗和缓和的政策D北约与华约的严重对峙解析:选 B 根据材料信息“ 苏联在德国的政策最初集中于获得商品和工厂作为补偿。西方盟国很快就阻止了苏联对它们的占领区的插手,并转向一些重建的努力,以便打一张有分寸的德国牌来对抗苏联”可知,冷战早期的焦点是德国问题,故选 B 项。4(2018广州模拟)1962 年,美国针对苏联在古巴建设导弹基地的行为,向古巴海域派出大批军舰,武装封锁古巴
4、,战争一触即发。经过对峙和谈判,苏联最终从古巴撤走导弹。这反映了 ( )A美苏关系从对抗走向对话 B战争和冲突成为美苏争霸的主要手段C冷战格局下美苏双方构成了战略制约 D美苏从局部的地区争夺走向全球争霸解析:选 C 古巴导弹危机表明在冷战格局下虽然存在强势和劣势之分,但是基本构成了一种战略制约,故 C 项正确;其他三项均不符合题意。5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众多领域的学者们在发展贫困人民的事业时经常使用“帝国主义剥削” “新殖民主义” “核心与外围” “盈余分配” “两极分化” “主导依赖关系” “屈从的发展”等术语。这些术语的出现反映了( )A欧洲对美国干涉的不满B经济全球化激化南北矛盾
5、C福利国家建设势在必行D冷战格局下国际局势紧张解析:选 D 材料中学者们的用词充满了火药味,是冷战格局下国际局势紧张的反映,D 项正确。A 项与题意不符;两极格局下,世界被日益分为两个部分,国际矛盾被掩盖在美苏两极格局之下,材料中的术语不能表明其体现的是南北矛盾,B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建设福利国家的信息,C 项错误。61970 年,联邦德国和波兰签订条约,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签约当天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为表示诚意,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这些外交活动 ( )A推动了欧洲共同体的扩大 B首次确认了德国为战败国C加速了华沙条约组织解体 D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解析:选 D 在两极对峙
6、格局下,北约成员联邦德国与华约成员波兰实现了两国关系正常化,并且联邦德国总理勃兰特在华沙犹太人受难者纪念碑前下跪献花,有利于缓和欧洲紧张局势,故 D 项正确。71973 年 11 月,尼克松说:“欧洲人总不能两样都要,它们不能既在安全方面要求美国的合作,又在经济、政治方面与美国唱对台戏。 ”而勃兰特(时任联邦德国总统) 在欧洲政治合作会议上指出:“伙伴关系并不意味着从属,美国在中东事务的做法直接影响欧洲的权益。 ”这反映了当时( )A欧洲与美国的矛盾尖锐 B欧洲具有共同外交政策C美国霸主地位已经丧失 D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解析:选 D 题干材料表明欧美在一些问题上出现了分歧,欧洲要摆脱美国的控
7、制,故 A 项错误;题干材料表明欧洲要摆脱美国的控制,他们力图实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故 B 项错误;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的霸主地位受到了冲击,但美国霸主地位并没有丧失,故 C 项错误;根据题干信息可以得出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故 D 项正确。8.(2018德阳调研)“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仅仅 25 年时间,一个崭新的世界政治格局开始出现。在战后头几年中十分盛行的世界力量的两极分化已经消失。 ”下列说法,与材料观点最接近的是( )A美苏两极对峙格局已经瓦解B世界开始从两极对立走向多极化C国际力量呈现“一超多强 ”的局面D第三世界以独立的姿态登上国际政治舞台解析:选 B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
8、结束后仅仅 25 年时间”可知,题干时间为 1970 年。两极格局瓦解是在 1991 年苏联解体后,故 A 项错误;所谓 “两极分化已经消失”指的是其他力量中心的恢复发展,即多极化趋势,故 B 项正确; “一超多强”是当今的国际格局特点,故 C 项错误;第三世界崛起于 1961 年,故 D 项错误。91961 年 6 月召开的不结盟首脑会议预备会议,就参加不结盟首脑会议制定了严格标准,如“与会国缔结两国间的军事同盟或加入地区性防卫条约时,不得按照大国间对抗为背景的意图签订” 。据此可以得出,不结盟运动 ( )A以反对冷战为目的 B反对与大国交往C反对参与美苏对峙 D始终专注于政治斗争解析:选
9、C 根据材料“不得按照大国间对抗为背景的意图签订”并结合所学可知,不结盟运动并不是以反对冷战为目的,也不反对与大国交往,而是反对参与美苏两极对峙,故 C 项正确,A、B 两项错误;材料并不能显示不结盟运动始终专注于政治斗争,故 D 项错误。10下表是近年美国等西方国家未经安理会明确授权对一些主权国家发动的战争情况一览表。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战争 发动时间 发动国家 发动理由科索沃战争 1999 年 美国与北约部分国家 “民主” “人权”阿富汗战争 2001 年 美国与北约部分国家 “反恐”伊拉克战争 2003 年 美英联军伊有杀伤性武器和践踏人权利比亚战争 2011 年 美国与北约部分国家
10、“人道主义”救援A.世界多极化的进程面临严峻挑战 B恐怖主义成为多极化的最大障碍C两极格局瓦解后冷战仍不断加强 D安理会与北约之间关系日趋紧张解析:选 A 苏联解体后,多极化趋势加强,但局部战争不断,表明世界多极化的进程面临严峻挑战,故 A 项正确; B、C 两项不符合史实, D 项在题干中没有反映,故排除。11保罗肯尼迪在大国兴衰 中写道:“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满足于现在的国际无政府状态,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如果他们在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 ”由此可见,保罗肯尼迪主张( )A实现世界政治文明一体化B尊重世界政治文明的多样性C推
11、动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D坚持国家利益民族利益至上解析:选 A 依据材料中“国际政治领域的现实主义反对政治一体化如果他们在理论上和政治上保持强势,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的理想就会遥遥无期”的信息可以得出作者主张推行政治一体化,建立世界联邦和世界政府,故 A 项符合题意。12(2018驻马店期末)基辛格认为: “冷战结束,制造出观察家称之为单极世界或一个超级大国的世界。但是,美国实质上并没有比冷战开始时更能单方面独断全部问题,美国比十年前更占优势,可是够讽刺的是,权力也更加分散。 ”基辛格意在说明( )A美国并非是当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B多极化格局的形成使美国难以独霸世界C单极世界的出现只是观察家的主
12、观臆断D当前美国对世界的控制力实际上减弱了解析:选 D 材料意在说明与 “冷战”开始时相比,美国“单方面独断全部问题”的能力下降了,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故选 D 项。A 项与史实不符; “多极化格局”尚未形成,B 项说法错误;“单极世界 ”的说法有合理性,也基本符合“冷战”后的史实,因此并非只是观察家的主观臆断,排除 C 项。二、非选择题(第 13 题 25 分,第 14 题 12 分,共 37 分)13世界形势风云变幻,国际关系错综复杂。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单极加多极世界对美国政策将产生下述影响:第一,美国人必须不再把当今世界看作单极世界,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
13、大国的合作。美国单方面的制裁或干预只会招致灾难。第二,美国虽不可能建立一个单极世界,但可利用其超级大国地位,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并寻求他国的合作。第三,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与欧洲保持良好合作是消除美国作为超级大国所患的孤独症的良药。 亨廷顿孤独的超级大国材料二 在当前的国际政治中,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但是,在大国之外,还存在许多其他重要力量。例如,在某些特定的场合和问题上,发展中国家仍然可以团结起来发挥决定性的作用。世贸组织西雅图会议的夭折和美国多次企图在联合国通过谴责中国人权的决议遭到失败都说明了这一点。我认为,政治多极化应该把这些力量都考虑在
14、内。政治多极化的真谛应是:世界是丰富、复杂和多样化的,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 张毅君全球化与多极化、单极化、美国化材料三 (1)据材料一,指出亨廷顿的国际格局观,并概括这一格局对美国对外政策的影响。(10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亨廷顿与张毅君对国际格局认识的相同之处。(6 分)(3)指出材料三所反映的国际关系格局特征。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一特征对世界历史发展产生的影响。(9 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材料一中亨廷顿认为当今是“单极加多极世界 ”;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在处理国际问题时,美国至少需要得到某些大国
15、的合作” “以有利于美国利益的方式处理国际问题” “与欧洲的关系是美国对外政策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进行概括。第(2) 问,材料二中张毅君认为“大国确实是极为重要的力量 ”“世界上的事只能由各国人民共同来管,不能由一个超级大国搞一言堂” ,联系材料一中亨廷顿的观点可知,两人都承认多极世界和大国的重要性。第(3)问,第一小问材料三反映的是 “一超多强” ;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多极化趋势抑制了美国建立单极世界的企图,有利于世界和平和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建立。答案:(1)国际格局观:单极加多极世界。影响:寻求大国合作;以维护美国利益为出发点;保持与欧洲的良好关系。(2)相同:都承认多极世界
16、;都承认大国力量的重要性。(3)特征:“一超多强” 。影响:有利于抑制霸权,维护世界和平;有利于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根据材料中的图片信息,提炼一个或多个主题,并予以分析。(12 分)解析:在提炼主题的时候,不能偏废某一个图片,要注意把两幅图片放在一起思考;提炼的主题在语言表达上要明确,避免含糊不清;主题提炼之后,按题目要求进行分析,分析过程其实就是组织史实从背景、过程、影响等角度分别解析主题的活动,重点注意史实表达的准确、史实与结论结合的协调。根据图片,可以提炼为二者皆为“冷战”的产物;具体分析时,结合所学,前者从美苏分别扶持建国、筑墙的起因、筑墙的直接影响等角度展开论述,后者可以从美国干涉朝鲜战争的目的、中朝的反击、停战协定的影响等角度分别论述。答案:主题:柏林墙和“三八线”是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阵营“冷战”对峙的产物。分析:1949 年,在美苏主导下,分别建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西德) 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东德 ),为防止东德居民外流,苏联沿东西柏林边沿修建了柏林墙,加剧了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在欧洲的对峙程度。1950 年,朝鲜内战爆发,为遏制社会主义阵营的扩大,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强加干涉,并以此威胁新中国,由于中朝联合反击,美国的阴谋没有得逞,但是形成了朝鲜半岛分裂的局面,这成为两大阵营在亚洲最为激烈的对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