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959.14KB ,
资源ID:48891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48891.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为本站会员(可**)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2019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含答案解析)

1、【考试时间:2018 年 12 月 4 日 9:00-11: 30】四川省广安、眉山、内江、遂宁 2019 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文综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3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14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商代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是商王直辖区,外服是一些附属国,外服对商王没有隶属关系。西周在直辖区外分封诸侯,各诸侯国定期向周天子朝贡,并提供赋役。这表明西周A废除商代制度而推行分封制 B继承和发展了商代政治制度C最高统治集团权力高度集中 D.实现了对诸侯国的直接控制25谶纬之学是两汉时期一种把经学神学化的儒家学说。 “谶”是对于未来带

2、有应验性的预言和隐语,常以天命与神意的形式出现。 “纬”是儒生以神学迷信观对儒家经典所作的解释,旨在宣扬国家治乱兴衰、帝王将相出世等都是天命的安排。两汉时期谶纬之学盛行A反映出汉代神权政治的勃兴 B表明当时儒学已完全宗教化C适应了当时巩固统治的需要 D.说明儒释道三教实现了融合26.在我国西北、中原乃至长江流域的隋唐墓葬中普遍出现骏马、骆驼和胡人等塑像(如图 5) ,而宋以后的墓葬则几乎绝迹。这主要是由于A西北战乱的频繁 B。民族矛盾的尖锐C丝绸之路的兴盛 D瓷器制造的繁荣表 1 可以用来说明,元至清初A.制瓷业利润日趋下降 B官营作坊垄断地位被打破C私营手工业迅速发展 D.政府丧失了对经济的

3、控制28.据左传载:齐国大夫崔杼弑君,史官因如实记载而遭其杀害,其他史官继续秉笔直书,直到崔氏妥协。此事被汉唐史官奉为佳谈,但明清史官却当作笑谈。这反映出A.史学精神的传承受现实政治制约 B科举制度使史官缺乏独立精神C商品经济发展阻碍史学精神传承 D历史记述必须服务于现实政治29 清实录载:“礼部奏,请准先儒江苏昆山顾炎武、湖南衡阳王夫之、浙江余姚黄宗羲、从祀先师孔子庙廷。从之。 ”这表明清政府A.肯定了晚明思潮的进步性 B推行了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C放弃了“尊满抑汉”的国策 D继承了中华文明正统历史观30.外国使节自 1861 年起进驻北京,但他们觐见皇帝的请求却一再被拒绝。清政府的解释是因为

4、皇帝年幼、不便见人,而真正原因在于天津条约明确规定外国使节觐见中国皇帝应免于行跪拜礼。这一事件反映出清政府A.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完整 B逐步接受了近代外交观念C华夷等级观念根深蒂固 D力图摆脱不平等条约约束31. 19 世纪 60 年代以后,洋布的进口量逐年增长。甲午战争前夕全国棉布消费总量占比:洋布占 13.5%,加上国产机制布亦不过只占 14. 15%;而农村土布则占 82. 35%,其中自给布占42. 04%,商品布占 40. 31%。这表明A.家庭纺织业逐步实现商品化 B自然经济具有顽强的抵抗性B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 D土布具有质量和价格的优势32.鸦片战争前,清政府严厉镇压私自出国

5、的人民,并宣称“人已出洋,已非我民,我亦不管。 ”1909年,在荷属印尼华侨的请求与国内舆论催促下,清政府出台了大清国籍条例 ,确立了血统主义原则,为保护海外华侨提供了法律依据。这一变化反映出A.清政府外交主权观念增强 B侨民安土重迁观念得到强化C传统的华夷观念完全丧失 D清末“新政”重塑了政府权威33.为了弥补财政的不足,苏区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发行过三次公债。1932 年 6 月革命战争短期公债 60 万元,同年 12 月第二期革命战争公债 120 万元,1933 年 7 月经济建设公债 300 万元。据此可知,这些公债的发行A.有利于根据地的巩固与发展 B成为苏区的主要财政来源C抵制了国民政

6、府的币制改革 D加重了根据地人民的负担表 2 可以说明,这一时期A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B工业化建设减轻了农民的负担C国家政策主导了经济运行的方向 D.始终贯彻综合平衡的经济方针35.改革开放后,外资根据市场需求投资中国,带来了先进的生产线。如汽车制造业,中外合资企业现在已居主导,许多国产品牌被市场淘汰。中国汽车年产量跃居世界第一,早已超过了国家计划控制的产量,并大量供应世界市场。这说明A.外资企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 B市场经济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C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被削弱 D.中国已成为世界汽车工业强国4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 分)材料一 明初规定“服不锦绮” “服布素”

7、。明中后期,士子冠服追求诡异,颜色鲜丽,花样多变,百姓着装也“俗尚日奢” 。饮食方面,明初“筵不尚华” ,自天顺、成化后,官僚和商人阶层品尝山珍海味,一桌酒席花费数十两甚至上百两银子是屡见不鲜,普通人家亦“有客必设专席,餐必丰腆” 。按洪武年间礼制,庶民庐舍不得超过三间、五架,不许涂饰彩色;器皿不得描金,只能用铜、铁。明中期后,这些规定皆被突破。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民国成立后,政府颁行了男女礼服形制的法令,人们可以按各自的生活方式、审美情趣和经济能力选择服饰。洋装在中国的流行,促成中国服饰的改良,中山装和旗袍就是中西合璧的产物。与此同时,政府开展了剪辫、迫令放足、破除神权、反对

8、迷信等活动点头鞠躬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握手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摘编自张宪文等著中华民国史材料三 20 世纪 80 年代后,国人的服装颜色从灰蓝色调为主变为五彩缤纷,从单一款式走向多样化。近十多年来,人民的住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人均居住面积逐年增加。家庭拥有小汽车在 30 年前不可想象。今天家庭轿车已成为许多家庭重要的交通工具。文化方面, 2011 年一项调查表明,国民年阅读量为:以色列 60 本、日本 40 本、法国 20 本、韩国 11 本、中国 4. 35 本。年人均购书量:以色列 64 本、俄罗斯 55 本、美国 50 本,中国不足 5 本。摘编自焦润明等著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变迁

9、录(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明中后期生活消费方式的变化,并说明其变化的时代背景。 (10 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民国初年习俗风尚变革的积极影响。 (8 分)(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改革开放以来的社会生活的变化。 (7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材料 表 4 不同历史时期中共制定的土地政策(或土地路线)据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等整理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中国近现代史知识,对表 4 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4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5 分)材料 唐前期,科举取士一度“明经多抄义

10、条,进士唯诵旧策,皆无实才” 。永隆二年,朝廷下诏:“明经每经,帖(默写填充)十得六已上者,进士试杂文(诗赋)两首,识文律者,然后令试策。 ”每次帖士, “必取孤经绝句” ,且难度越来越大,考生只好放弃研读儒家经典,绞尽脑汁应付经帖。对此,开元二十五年,朝廷再次改革明科举考试内容,规定:“准明经帖大经(儒家经典)十帖,取通四以上,然后试进士,进士令答时务策三道,兼精通一史,取粗有文理者(懂得作诗者) ,与及第。 ”一摘编自唐会要 、 新唐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唐代两次改革科举考试的主要原因。 (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唐代第二次科举考试改革较第一次改革的利弊。

11、 (9 分)4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 (15 分)材料林纾(1852-1924 年) ,字琴南,晚清举人,擅译西方小说,一生共完成了 189 部、1200万字的译著,内容包括爱情小说、社会小说、寓言、传记、剧本和侦探小说等。林纾不懂外文,翻译时全靠合作者口译原著,再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文言文进行写作。由于其敏感和优异的文学才能,他能凭直觉把握原作的精神、语气和幽默,所以他特别能接近所译原著的本质。正如他所解释的:“书中的人物立刻成了我最接近和亲切的亲人一般,当他们有困难时,我感到绝望,当他们成功时,我便得意洋洋。 ”在其译著的序言中,他谈到自己译书的目的在于启发民智、使社会有所改良,无论怎样强调他对年轻人的影响也不为过。新文化运动后,林译小说逐渐从普通读者的书架上消失,但他的贡献却使他和严复一起成为世纪之交中国翻译界中的两颗明星。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林纾译著的特点,并分析其原因。 (8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林纾译著产生的影响。 (7 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