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X , 页数:5 ,大小:469.31KB ,
资源ID:45919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45919.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9年新课标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含答案(4)水体运动规律)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9年新课标人教版高考地理二轮复习专题提升练含答案(4)水体运动规律

1、1专题提升练 4 水体运动规律一、选择题(每小题 4 分,共 44 分)下图为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12 题。1.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对水循环环节影响最明显的是( )A.蒸发 B.地表径流C.降水 D.水汽输送2.活水公园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有( )缓解热岛效应 减轻城市内涝 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 提供工业用水A. B. C. D.答案 1.B 2.A解析第 1 题,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通过收集雨水,主要是直接改变了地表径流,对蒸发和下渗有间接影响。第 2 题,活水公园生态系统水体和植被较多,可以缓解城市热岛效应,同时可以储存水分,减少地表径流,从而缓解城市内涝;活水公园

2、沉淀池、荷花池等可以降解污染物,净化水体;提供工业用水不符合题目要求。(2016北京卷,56)下图为某流域局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34 题。3.图中( )A.处冰川融化,湖泊水位升高B.处流量稳定,河流的落差小C.处谷宽、流速慢,适宜修建水库D.处地形平坦,农业生产条件优越4.若该图示意中国某流域,图中( )2A.地物按 1100 000 比例描绘,特征清晰B.冰川地处新疆,覆盖范围沿山脊延伸C.径流季节变化大,存在不同程度水患D.海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南,港口数量少答案 3.D 4.C解析第 3 题,考查河流、湖泊的补给类型,河流的水文特征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处的冰川融水流不到图中

3、的湖泊中,对湖泊水位没有影响;处有陡崖,河流落差大;处地形平坦,位于宽谷,缺少修建大坝的地形条件,不适合修建水库;处位于河流下游地区,属于河流的冲积平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灌溉水源充足,农业生产条件优越。第 4 题,考查我国河流的水文特征。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以降水补给为主,季风气候的不稳定性导致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年际变化都比较大,旱涝灾害较为频繁;我国西北地区及青藏高原的河流主要以高山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冰川融水增多,也易产生洪涝灾害。下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56 题。5.图中洋流是( )A.南半球的寒流 B.南半球的暖流C.北半球的寒流 D.北半球的暖流6.关于图示地区地理事

4、象的叙述,正确的是( )A.河流北岸冲刷严重 B.甲地盛行西南风C.湖泊含盐量较高 D.乙地高温多雨答案 5.A 6.C解析第 5 题,注意图中纬度。该洋流位于大陆西侧,呈逆时针方向流动,应属于南半球中低纬度大洋东侧的寒流。第 6 题,注意等高线数值的变化。该湖泊为内流湖,含盐量较高;该地位于南半球,河流南岸冲刷严重;甲地位于 30S60S,受西北风影响;乙地为热带沙漠气候,高温少雨。下图是以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箭头表示洋流的流向。读图,完成第 78 题。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常年受东北信风吹拂B.是逆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3C.此时北半球为冬季D.洋流是西南季风吹拂形成的8.有关

5、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A.Q 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B.P 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C.M 海域多海雾,对航运造成不利影响D.K 海域的渔场是由上升流而形成答案 7.D 8.C解析第 7 题,根据图中信息和洋流分布及成因规律可知,洋流常年受西风吹拂;是顺时针洋流系统的组成部分;洋流为顺时针,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是受西南季风的吹拂形成的。故 D 项正确。第 8 题,Q 地因受暖流影响,冬季气温较高;P 地因受寒流影响,冬季气温较低;K 海域的渔场是由于沿岸有寒暖流交汇而形成的;而 M 海域因寒暖流交汇,易形成海雾,对航运不利。故 C 项正确。(2017全国卷,79)一

6、般情况下,海水中的浮游植物数量与营养盐、光照、水温呈正相关,但在不同的季节、海域,影响浮游植物生长繁殖的主导因素不同。下图示意长江口附近海域某年 8 月浮游植物密度的水平分布。据此完成第 911 题。9.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 )A.递减 B.先减后增C.先增后减 D.递增10.导致夏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密度水平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A.水体营养盐 B.太阳辐射C.水体含沙量 D.洋流流向11.与夏季相比,冬季图示海域浮游植物( )A.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向移动B.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C.总数量减少,密度高值区向外海方向移动D.总数量增多,密度高值区向陆地方

7、向移动答案 9.D 10.C 11.A解析第 9 题,结合图例可以判断,长江口附近的浮游植物密度西部低东部高,自西向东逐渐增大,故选 D 项。第 10 题,结合上题分析可知,长江口附近 8 月的浮游植物密度自西向东逐渐增大。夏季河流径流量大,挟带泥沙能力强,所以流水挟带了大量泥沙致使含沙量增大。西部海域由于接近河口,含沙量大,海水透明度低,浮游植物的光合作用差,不利于浮游植物的生长、繁殖和呼吸作用,故选C 项。第 11 题,与夏季相比,冬季河流径流量降低,输送的营养盐减少,光照减少,水温降低,所以总4体浮游植物的密度降低、总量减少;西部海域水体变清澈,透明度增加,营养盐丰富,所以密度高值区向陆

8、地方向移动。故选 A 项。二、综合题(共 56 分)12.(26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洞庭湖位置示意图。材料二 洞庭湖湖面多年平均日降水量距平值变化图。(1)说出图示地区主要的水循环类型并简述其过程。(10 分)(2)据材料二,说出洞庭湖湖面降水的日变化规律,并用热力环流原理解释其原因。(8 分)(3)分析洞庭湖面积减小对环境的不利影响。(8 分)答案(1)海陆间循环。太平洋海面蒸发的水汽,随东南季风被输送到该地区。在适当的条件下凝结,形成降水,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汇入长江,最后注入太平洋。(2)夜晚降水量大于白天。原因:夜晚湖面气温高于陆地,空气上升,易形成降水;白天湖

9、面气温低于陆地,空气下沉,降水少。(3)湖泊调蓄水量能力减弱(或湖泊对河流径流量的调节作用减弱),洪涝(旱涝)灾害频繁;湖泊水量减少,自净能力减弱,水质下降(水污染加剧);水生生物生存环境破坏,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湖泊对气候调节能力下降。解析第(1)题,该区域位于我国东部季风气候区,参与海陆间的大循环。太平洋水汽蒸发,随东南季风输送到该区域形成降水,再以地表径流的形式流回太平洋。第(2)题,白天湖泊气温低,气流下沉,降水少;夜间湖泊气温高,气流上升,易形成降水。第(3)题,湖泊面积缩小,调蓄洪水的功能减弱,自净能力减弱,生物多样性减少。13.(30 分)下图为两地区某月等温线示意图。读图,完成

10、下列各题。(1)甲、乙两图所示季节分别是 和 。(6 分) 5(2)甲图中等温线在海洋和陆地上都发生了弯曲,请分析其影响因素。(8 分)(3)在甲、乙两图中各有一洋流,在图中用“”标出其运动方向,并标明洋流的名称。(8 分)(4)分析甲图中洋流对沿岸气候和乙图中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8 分)答案(1)北半球夏季 南半球夏季(2)海洋上是受洋流(寒流)的影响;陆地上是受地形的影响。(3)(4)甲图中洋流对气候的影响:起到降温减湿的作用。乙图中洋流对海洋资源的影响:促使渔业资源丰富。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经纬度和海陆轮廓可判断出,甲图中陆地为北美洲局部,乙图中陆地为南美洲局部。甲、乙两图中陆地等温线都向高纬凸出,因此图中所示地区都处于夏季。第(2)题,甲图中等温线弯曲分别是受洋流和地形的影响。第(3)题,等温线的指向即洋流的流向,这两股洋流都是寒流,分别是加利福尼亚寒流和秘鲁寒流。第(4)题,寒流对沿岸气候的影响是降温减湿,秘鲁寒流是上升流,使流经海区渔业资源丰富,形成渔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