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考点强化练 10 内力作用与地貌一、选择题下图为我国地质时期北祁连大洋构造演化不同阶段示意图(火山弧是板块俯冲过程中形成的一串呈弧状分布的火山)。据此完成第 12 题。1.图中我国北祁连大洋构造演化阶段由早到晚的排列顺序是 ( )A.甲阶段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B.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C.丁阶段丙阶段乙阶段甲阶段D.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丁阶段2.从地貌形态上看,图中火山弧可能为( )A.海岸山脉B.海洋岛屿C.海底山脉D.内陆山脉答案:1.B 2.B解析:第 1 题,读图可知,乙阶段中祁连地块、北祁连大洋、阿拉善地块之间没有火山弧等,丙阶段阿拉善地块与北祁连大洋间形成火山弧;丁阶段中祁连地块与
2、北祁连大洋间也形成火山弧;甲阶段两个火山弧距离缩小,说明板块挤压导致二者距离变小。故我国北祁连大洋构造演化阶段由早到晚的顺序是乙阶段丙阶段丁阶段甲阶段。第 2 题,火山弧露出海面,形成海洋岛屿。地幔中的岩浆在某个固定位置上具有强烈上升的趋势,称之为“热点”。当板块移动且板块上某处的薄弱点经过热点时,岩浆会沿板块的薄弱点上升并可能喷出地表形成火山喷发,这种火山称为热点火山。随着板块移动,热点火山在板块表面留下一连串火山锥,在海洋则形成火山岛。图甲是某海区的海底地形示意图,图乙为火山岛和平顶海山的形成过程。据此完成第 35 题。3.据图推断,图甲中的热点位置及与图乙所示阶段的地形对应正确的是( )
3、A.阶段 B.阶段C.阶段 D.阶段4.下列时段板块移动平均速度最慢的是( )A.距今 100 百万120 百万年B.距今 120 百万140 百万年C.距今 140 百万160 百万年D.距今 160 百万180 百万年5.由岛链的分布可知,此板块的移动方向为( )A.先往正北再往西北 B.先往正南再往东南C.先往西北再往正北 D.先往东南再往正南答案:3.D 4.A 5.B2解析:第 3 题,图甲中距今时间最长对应阶段,距今时间最短对应阶段,由此可推断出对应阶段;对应阶段,D 项正确。第 4 题,由图可以看出,距今 100 百万120 百万年间距最短,说明其单位时间内移动的速度最慢,A 项
4、正确。第 5 题,由图示距今年限走向可以判断岛链南北方向距今时间长,往西北方向距今时间近,即最先形成的岛屿在最南,说明板块移动方向是正南;后来形成的岛屿往西北方向,说明板块移动方向是由西北向东南,即板块的移动方向为先往正南再往东南,B项正确。读沿回归线所作的某区域地质剖面图,完成第 67 题。6.与图中丙处山地形成无关的是( )A.岩浆活动 B.断层C.板块挤压 D.背斜拱起7.关于图示区域地质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与甲处相比,乙处地质构造更适合建设隧道B.图中海沟位于板块生长边界C.A 处可能存在油田D.丁处岩层最新答案:6.D 7.C解析:第 6 题,丙处山地岩石属于岩浆岩,所以该
5、处山地的形成与岩浆活动有关;根据丙处山地左侧岩层的运动方向可以判断该山地为断层上升的一侧,该山地的形成与断层有关;根据海沟可以判断丙处位于大洋板块和大陆板块的碰撞边界,该山地的形成与板块挤压有关。第 7 题,甲处为背斜构造,更适合建设隧道;海沟位于板块的消亡边界;A 处有含油岩层,且是背斜构造,因此可能存在油田;丁处位于消亡边界附近,岩层不一定最新。某野外地质考察小组对广东省东北部地区泉水出露点分布状况进行调查,并绘出泉水出露点分布示意图。读图,完成第 89 题。8.该地区泉水出露点分布大致呈 ( )A.团聚状B.格子状C.树枝状D.线状9.考察小组根据泉水的出露点分布状况可以判断该区域的(
6、)A.断层分布 B.山脉走向C.河流流向 D.聚落分布答案:8.D 9.A解析:第 8 题,读图,根据该地区泉水出露点分布位置可知,该地区泉水出露点大致呈线状分布,D 项对。第 9 题,泉水大多是因岩层断裂,地下水受一定压力,沿断层处喷出形成。故考察小组根据泉水的出露点分布状况可以判断该区域的断层分布,A 项对。某地理兴趣小组在一次野外考察中,选择了一条与考察区域总体构造线方向垂直的路线,观测出露的地层,记录了观测点的相关信息并绘制了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下表为观测点相关信息表。据此完成第 10 题。地层新老关系 地层代号 观测点坐标3C (313813N,1175012E)(313754N
7、,1175059E)D (313810N,1175019E)(313757N,1175052E)新老 S (313805N,1175032E)(313801N,1175043E)10.该小组绘制的考察路线地质剖面示意图应为( )答案:C解析:根据出露地层“CDS”由新老的年龄变化,可以看出是“中间老,两翼新”的背斜构造,C 选项为背斜构造。某地质考察队对下图所示区域进行地质研究,在 Y1、Y 2、Y 3、Y 4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在该水平面上 Y2、Y 3处取得相同的砂岩。Y 1、Y 4处取得相同的砾岩,且砂岩的年代比砾岩老。据此完成第 1112 题。11.甲处属于( )A.背斜成谷
8、B.向斜成山C.向斜成谷 D.背斜成山12.若在 Y2处钻 30 米到达该水平面,则在 Y4处钻至该水平面最可能的深度是( )A.25 米 B.35 米C.55 米 D.65 米答案:11.A 12.C解析:第 11 题,在地下同一水平面上,Y 2、Y 3处取得的砂岩的形成年代比 Y1、Y 4处取得的砾岩老,即岩层两翼新、中间老,属于背斜构造;从图中等高线分布可知,该地是谷地地形,因此属于背斜成谷,A 项正确。第 12 题,河流是区域最低的地方,由图示可知,河流右侧的等高线数值为 160 米,可判断Y4的高度为 180190 米;而 Y2的高度为 160170 米,故高度差为 1030 米,而
9、 Y2需要钻 30 米,故 Y4需要钻 4060 米,C 项正确。二、非选择题13.图 1 是某地的地质剖面图,图 2 是 O 地某处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图 14图 2(1)说出 M 地的地质构造类型并说明其形成原因。(2)简述 N 处地貌的形成过程。(3)简述 O 地花岗岩球状地貌景观的形成过程。答案:(1)M 处是背斜。地壳运动使 M 处岩层向上拱起。(2)(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岩层受力向下弯曲,形成褶皱(向斜);由于槽部受挤压,岩性坚硬不易被侵蚀,形成山岭。(3)地壳运动使岩石圈产生缝隙(或发生断裂),岩浆沿着缝隙(或断裂处)发生侵入活动,冷却凝结形成花岗岩;地
10、壳抬升,覆盖花岗岩的其他岩石被外力侵蚀、搬运,花岗岩出露地表;岩块表层受风化、风蚀剥落,棱角逐渐消失。解析:本题考查读图分析问题、阐释地理事物形成过程的能力。第(1)题,从岩层的弯曲程度来看,M处岩层向上拱起,为背斜构造。第(2)题,N 处地貌为向斜山,分析其内外力作用的过程即可。第(3)题,O 地岩石为花岗岩,属于侵入岩,而图中该岩石遭到风化,所以该岩石首先被抬升到地表,然后遭到外力风化。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华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之一,北临坦荡的渭河平原,南依秦岭,海拔 2154.9 米,壁立千仞,以险峻称雄于世。下图为秦岭、渭河平原剖面示意图。材料二 据考证,现今的渭河平原
11、在地质构造形成后,不仅有黄土堆积其间,渭河及其两侧支流也携带大量泥沙填充淤积其中。这里自古灌溉农业发达,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1)指出秦岭与渭河平原岩层的相互运动关系。(2)推测华山的地质构造类型,并分析其挺拔险峻的原因。(3)据上述材料,以渭河平原为例说明地质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答案:(1)秦岭所在岩层相对上升,渭河平原所在岩层相对下降。(2)断块山。华山位于秦岭北部,所在岩体相对上升,其北坡是大断崖。(3)地表形态的塑造是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力作用使渭河平原断裂陷落形成谷地(低地);外力作用(风力、流水等)将沉积物搬运来填充其中,形成肥沃的平原。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该地区有断层,该处断层的位移以垂直方向为主,相对下降的岩体形成谷地或低地,相对上升的岩体发育成山岭或高地。第(2)题,由材料一可知,华山位于秦岭北坡,为断块山。第(3)题,从内力和外力共同作用的角度进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