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教化学 2019 高考一轮优题小狂练(3)李仕才一、选择题1、将 E 和 F 加入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E(g)F(s)2G(g) ,忽略固体体积,平衡时 G 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和压强的变化如下表所示:bf915 、2.0MPa 时 E 的转化率为 60%该反应的 S0K(1 000 )K(810 )上述中正确的有( )A4 个 B3 个C2 个 D1 个解析:同温下,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平衡时 G 的体积分数变小,故可知 54.0ab,因75.0a,故升温平衡正向移动,从而可知 f75.0,所以正确;在 915 、2.0 MPa 下,设E 的起始物质的量为 a mol,
2、转化率为 x,则平衡时 G 的物质的量为 2ax mol,由题意得2ax/(aax2ax)100%75.0%,解得 x0.6,正确;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增大的反应,因此为熵增反应,正确;结合前面分析知升温平衡正向移动,则平衡常数增大,正确。答案:A2碘单质难溶于水却易溶于 KI 溶液。碘水中加入 KI 溶液发生反应:I 2(aq)I (aq)I(aq),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与温度的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A上述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上述体系中加入苯,平衡不移动C可运用该反应原理除去硫粉中少量的碘单质D实验室配制碘水时,为增大碘单质的溶解度可加入适量 KI 溶液解析:由图中可看出,随着温度的升
3、高,平衡常数减小,故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正反应为放热反应,A 项正确;加入苯后能将溶液的碘单质萃取,降低了溶液中 c(I2),平衡逆向移动,B 项错误;硫粉中的碘单质在加入 KI 后,碘单质生成 KI3而除去,C 项正确;配制碘水时,加入 KI 溶液,使得平衡正向移动,增大碘单质的溶解度,D 项正确。答案:B3、某有机物 A 的结构为 CH3CH=CHCH2OH,它不可能发生的反应是( )A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C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D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解析:A 项,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和羟基,二者与氢氧化钠溶液均不反应,A 错误;B 项,碳碳双键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4、B 正确;C 项,羟基能与金属钠反应放出氢气,C 正确;D 项,羟基和碳碳双键均能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 正确。答案:A4、下列无机含氧酸分子中酸性最强的是( )AHNO 2 BH 2SO3CHClO 3 DHClO 4解析:对于同一种元素的含氧酸,该元素的化合价越高,其含氧酸的酸性越强,如 H O2HN 3 O3;H 2 O3H2 O4;H O3H O4。观察 A、B、C、D 四个选项,HNO 2、H 2SO3、HClO 3中N 5 S 4 S 6 Cl 5 Cl 7 的中心元素 N、S、Cl 都未达到其最高价,其酸性不够强,只有 D 选项中的 HClO4中的 Cl 元素为7 价,是 Cl
5、元素的最高价,使 HOClO3中 O 原子的电子向 Cl 原子偏移,在水分子作用下,容易电离出 H ,酸性最强。答案:D5、以下判断,结构正确的是( )选项 项目 结论A 三种有机化合物:丙烯、氯乙烯、苯 分子内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B 由溴丙烷水解制丙醇;由丙烯与水反应制丙醇 属于同一反应类型C 乙烯和苯都能使溴水褪色 褪色的原理相同D C4H9Cl 的同分异构体数目(不考虑立体异构) 共有 4 种解析:A 项,CH 2=CHCH3中CH 3所有原子不可能在同一平面,CH 2=CHCl 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苯是平面六边形,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错误;B 项,溴丙烷在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加热发生水解反
6、应(取代反应)转化成丙醇,丙烯和水发生加成反应生成丙醇,反应类型不同,错误;C 项,乙烯使溴水褪色,发生加成反应,苯使溴水层褪色,原理是萃取,二者原理不同;D 项, 氯原子的位置有 4 种,即 C4H9Cl 的同分异构体有4 种,正确。答案:D二、非选择题1、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气合成甲烷过程中会发生如下反应:.CO(g)3H 2(g)= CH4(g)H 2O(g)H 1 206 kJmol 1.CO(g)H 2O(g) = CO2(g)H 2(g)H 2 41 kJmol 1.2CO(g)2H 2(g)=CH4(g)CO 2(g)H 3 247.4 kJmol 1(1)图 1 是太原理工大学煤
7、化工研究所利用热力学数据分析得到温度对反应ln K(化学平衡常数 K 的自然对数)的曲线图,请分析出现这样趋势的原因是_。(2)提高甲烷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是_,根据相关知识和图 2 分析合成甲烷适宜的反应条件是在 550630 K、1 MPa 的原因是_。答案 (1)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温度升高反应向吸热的逆反应方向移动使 ln K 减小 (2)催化剂 此条件下反应速率较快而且甲烷产率较高解析 (1)CO(g)3H 2(g)=CH4(g)H 2O(g) H 1 206 kJmol1 此反应正方向是放热反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平衡常数减小,ln K 也减小。(2)催化
8、剂只改变反应速率,不影响平衡的移动,是提高甲烷反应选择性的关键因素,根据相关知识和图 2 分析在 550630 K 和 1 MPa 的条件下反应速率较快而且甲烷产率较高,是合成甲烷适宜的反应条件。2、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表中所列的字母分别代表一种化学元素。试回答下列问题:(1)元素 p 为 26 号元素,请写出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_。(2)h 的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请用原子结构的知识解释发光的原因:_。(3)o、p 两元素的部分电离能数据如下表:元素电离能/kJmol 1 o pI1 717 759I2 1 509 1 561I3 3 248 2 957比较两元素的 I2、
9、I 3可知,气态 o2 再失去一个电子比气态 p2 再失去一个电子难。对此,你的解释是_。(4)第 3 周期 8 种元素单质熔点高低的顺序如图 1 所示,其中电负性最大的是_(填图1 中的序号)。(5)表中所列的某主族元素的电离能情况如图 2 所示,则该元素是_(填元素符号)。解析:(2)h 为 Mg 元素,Mg 单质在空气中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3)o 元素为 Mn,其基态原子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54s2,Mn 2 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 1s22s22p63s23p63d5,其 3d 轨道为半充满结构
10、,相对比较稳定,当其失去第 3 个电子时比较困难,而 Fe2 的基态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63s23p63d6,其 3d 轨道再失去一个电子即为半充满结构,故其失去第 3 个电子比较容易。(4)第 3 周期 8 种元素分别为钠、镁、铝、硅、磷、硫、氯、氩,其单质中钠、镁、铝形成金属晶体,熔点依次升高;硅形成原子晶体;磷、硫、氯、氩形成分子晶体,且常温下磷、硫为固体,氯气、氩为气体,8 种元素熔点最低的为氩,其次为氯,其中电负性最大的为氯。(5)由图可知,该元素的电离能 I4远大于 I3,故为A 族元素,应为 Al。答案:(1)1s 22s22p63s23p63d64s2(或Ar3d 64s2)(2)电子从能量较高的轨道跃迁到能量较低的轨道时,以光(子)的形式释放能量(3)Mn2 的 3d 轨道电子排布为半充满状态,比较稳定(4)2(5)A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