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二章综合能力测试题(时间:45 分钟 满分: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30 分)1对下列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 )A打开香水瓶盖,能闻到香味 ,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 ,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D氧气能被压缩装进钢瓶, 说明分子间有引力2下列实例中,用热传递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 )A用热水袋暖手,手的温度升高 B用锯条锯木板,锯条的温度升高C两手相互摩擦,手的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32016
2、年 8 月,我国成功发射了全球首颗量子卫星“墨子号” 。发射卫星的火箭常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具有( D )A较小的密度 B较大的比热容C较低的沸点 D较高的热值4关于燃料的热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A燃料的热值与燃料的种类有关 ,与燃料的质量或体积无关B燃烧 1 千克某种燃料放出的热量叫做这种燃料的热值C燃料燃烧时,质量越大, 热值越大D燃料不完全燃烧时的热值比完全燃烧时的热值小5甲、乙两杯水温度各为 40 、8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只有加热才能使水升温B甲杯中水的内能一定比乙杯中水的内能小C乙杯中
3、水的温度降低,水的内能一定减小D甲杯中的水分子运动一定比乙杯中的剧烈6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增大 B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C物体内能增大,一定从外界吸收热量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一定不变7汽车已经成为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汽车多数采用汽油机作为发动机,如图所示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循环示意图,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C )A甲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B乙冲程是排气冲程C丙冲程把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D丁冲程是吸气冲程8下列有关热的说法正确的是( B )A晶体
4、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内能也不变B用水作汽车冷却液,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C内燃机的压缩冲程,主要是用热传递的方法增加了气缸内的物质的内能D柴油机的效率比汽油机的效率高 ,是因为柴油的热值比汽油的热值大9用两个相同的电热器给质量同为 2 kg 的物质甲和水加热,它们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据此判断甲物质 10 min 吸收的热量为( C )A5.0410 5 J B4.210 5 JC2.5210 5 J D条件不足,不能计算10根据下表所提供的几种物质的比热容得出以下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是( C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 c/J(kg) 1 水 4.210
5、3 冰 2.1103酒精 2.4103 砂石 0.92103煤油 2.1103 铝 0.88103水银 0.14103 铜 0.39103A.不同物质的比热容不可能相等B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一定相等C质量和初温都相等的铜块和铝块,放出相等的热量后相互接触,热量将从铝块传给铜块D初温相等的水和砂石,吸收相等的热量后 ,水的末温不可能比砂石的末温高二、填空题(本大题共 9 小题 ,每空 2 分,共 42 分)11把一滴红墨水滴入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这是_扩散_现象;如果把同样的一滴红墨水分别滴入开水和冷水中,发现开水很快就变红了,说明这个现象发生的快慢与_温度_有关。12如图所
6、示,不旋转的铝件在强大压力作用下顶住高速旋转的铜件,通过_做功_的方式使两者接触处温度急剧升高,内能增大,这样铜和铝接触处的分子相互渗透,由于分子间存在_引_力的作用,从而使两者紧密结合在一起,这就是先进的“旋转焊接”技术。13如图所示,两个容积相同的保温杯,同时装满温度相同的热水,过了一会儿,甲杯的外壁比乙杯热,由此可判断_乙_杯保温性能较好,杯壁变热是通过_热传递_的方式改变了它的内能。,第 13 题图) ,第 14 题图) ,第15 题图)14如图所示,在大口厚玻璃瓶内装入少量的水。塞紧塞子后,用打气筒向瓶内打气时,活塞对瓶内气体_做功_,使瓶内气
7、体内能增大,当塞子跳起时,看到瓶口有“白雾”出现,但“白雾”又很快消失了, “白雾”消失是_汽化_( 填物态变化名称) 现象。15如图所示是一个同学用相同的酒精灯给质量相等的甲、乙两种物质加热时,根据测量结果描绘的温度时间图像。由图可知,甲物质的比热容_(选填“” “”或“”)乙物质的比热容,其中 _甲_物质是晶体。16有甲、乙两物体,它们的质量之比是 31,吸收的热量之比是 21,如果升高的温度之比是 53,则甲、乙两物质的比热容之比是_25_。17.汽油机是热机中的一种,如图所示是汽油机的_压缩_冲程,此过程是将机械能转化为_内_能。某汽油机飞轮的转速是 1200 r/min,该汽油机每
8、10 秒钟做功_100_次。若该汽油机的效率是 25%,在汽油机内完全燃烧 2 kg 汽油释放的热量通过汽油机的转化,能对外做_2.510 7_J 的有用功(汽油的热值为 5107 J/kg)。,第 17 题图) ,第 18 题图)18小明在探究“物质的放热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时,分别用质量均为 0.5 kg 的水和另一种液体进行对比实验,并用图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处理,如图所示,实验过程中,水和另一种液体在相同时间内放出的热量相等。分析图像可以得出_甲_(选填“甲”或“乙”) 物质为水,另一种液体的比热容为 _2.1103_J/(kg),这种液体在 0
9、15 min 内放出的热量为_4.210 4_J。192017 年 5 月 18 日,我国宣布在南海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可燃冰是一种晶体,在常温常压下会迅速_升华_(填物态变化名称) 为气态。它的热值约为 1.41010 J/m3,2 m3 的可燃冰完全燃烧后可放出_2.810 10_J 的热量 ,若这些热量的 60%被水吸收,最多可以将_410 4_kg 的水从 0 加热到 100 。c 水 4.210 3 J/(kg)三、创新设计与实验探究(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20(6 分) 在探究“比较不同物质吸热情况”的实验中, 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甲 &n
10、bsp; 乙加热时间 /min 0 1 2 3 4甲的温度/ 30 34 38 42 46乙的温度/ 10 18 26 34 42(1)实验中应量取_质量_相等的甲、乙两种液体,分别倒入两个相同的烧杯中 ,用相同的电加热器加热。当它们吸收相同热量时,通过比较_温度升高的多少_来判断吸热能力的强弱。(2)通过实验,记录数据如表所示。从开始加热到 42 ,甲、乙两种液体吸收热量的关系为:Q 甲 _(选填“” “”或“”)Q 乙 。(3)分析实验数据可知,_乙_物质的吸热能力强。(4)在受太阳照射的条件相同时,内陆地区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 _大_( 选填“大”或“小”) ,这是因为水的_比
11、热容 _比干泥土大的缘故。21(8 分) 如图所示,甲、乙、丙三图中的装置完全相同。燃料的质量都是 10 g,烧杯内的液体的初温也相同。(1)三个烧杯中 a、b 液体的质量_相等_( 选填“相等”或“不相等”)。(2)比较不同燃料的热值,应选择_甲、乙_两图进行实验;比较不同物质的比热容 ,应选择_甲、丙_两图进行实验。(3)本实验用到的实验探究方法有_控制变量_法和_转换 _法。(4)若在研究不同燃料热值实验时,记录数据如下表所示:燃料 加热前液体温度/ 燃料燃尽时液体温度/ 燃料热值/(J/kg)1 15 35 2.41072 15 25 _根据表中数据计算,完全燃烧 10 g 燃料 1
12、放出的热量为_2.410 5_J,燃料 2 的热值是_1.210 7_J/kg。(5)通过实验得到的燃料热值与真实值相比_偏小_( 选填“偏大” “偏小”或“相等”)。四、综合运用与计算(本大题共 2 小题,共 14 分)22(6 分) 如图所示是太阳能热水器,水容量为 100 L,该热水器在冬季有效日照时段里,平均每平方米的面积上每小时接收的太阳能约为 2.8106 J。若该热水器接收太阳能的有效面积为 1.5 m2,每天日照时间按 8 h 计算,若这些太阳能能使装满水的热水器中的水温从 20 升高到 60 水的比热容为 4.2103 J/(kg),水的密度为 1.0103 kg/m3。求:
13、(1)热水器中水的质量;(2)一天内热水器中的水吸收的热量;(3)热水器在冬季的效率。解:(1)热水器中水的体积 V100 L0.1 m3,水的质量 mV1.010 3 kg/m30.1 m3100 kg (2) 一天内热水器中水吸收的热量 Q 吸 c 水 mt 4.210 3 J/(kg )100 kg(60 20 )1.6810 7 J (3) 一天内热水器接收的太阳能 W 太PSt2.810 6 J/(m2h)1.5 m28 h3.36 107 J,热水器在冬季的效率 100% 100%50%Q吸W太 1.68107 J3.36107 J23(8 分)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小汽车越
14、来越多的走进了普通百姓人家。一辆使用汽油作为燃料的小汽车,以 72 km/h 的速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 23 kW。若小汽车行驶的距离为 100 km,汽油的热值 q4.610 7 J/kg,小汽车发动机的效率为 25%。求小汽车在这段路程中:(1)运动的时间;(2)发动机所做的功;(3)消耗汽油的质量。解:(1)速度 v72 km/h20 m/s,由 vs/t 得,运动时间 ts/v 10010 3 m/(20 m/s)5000 s ( 2)WPt 2310 3 W5000 s1.1510 8 J ( 3)由 W/Q 得,汽油完全燃烧释放的热量 QW/1.1510 8 J/25%4.610 8 J,所以,消耗汽油的质量mQ/q 4.6 108 J/(4.6107 J/kg)10 k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