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PPT , 页数:17 ,大小:2.21MB ,
资源ID:32750      下载积分:1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微信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更优惠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77wenku.com/d-32750.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三方登录: 微信登录   QQ登录   微博登录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第4节《密度知识的应用(第2课时)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为本站会员(好样****8)主动上传,七七文库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七七文库(发送邮件至373788568@qq.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第4节《密度知识的应用(第2课时)测量物质的密度》课件

1、第2课时 测量物质的密度,义务教育教科书(沪科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根据密度公式 ,只要知道某物体的质量和体积,即可计算出组成该物体的物质密度。,()什么是物质的密度?,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物质的密度公式和单位是什么?,()要求物质的密度需要知道哪几个量的大小?,kg/m3,g/cm3,复习提问:,密度的测量: =m/v,需要测量的量: 质量:m 体积V,2量筒上的标度单位: 毫升 mL (ml) 1 mL = 1 cm3最大测量值:常用100 mL,200 mL分度: 1 mL, 2 mL,5 mL,一、量筒的使用,1量筒是测量液体体积的仪器;,观察与思考,(1

2、)这个量筒是以什么单位标度的?是毫升(ml)还是立方厘米(cm3)?,(2)量筒的最大测量值(量程)是多少?,(3)量筒的分度值是多少?,ml,100 ml,1 ml,下图画出了使用量筒时的两种错误。它们分别错在哪里?,俯视,仰视,石块的体积,石块放入前水的体积,石块和水的总体积,步骤:,1、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记下体积V1。,2、把小石块慢慢地浸入水中,再记下体积V2。,测小石块的体积,二、测量密度的实验原理及实验器材,1实验原理,2测量仪器:,天平、量筒,3测量对象:,实验器材:天平、量筒、水、烧杯,二、测固体(如小石块)的密度,1. 。,2. 。,3. 。,参照上面的三幅图,请叙述测石

3、块密度的步骤,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写出密度的表达式。,用天平测出石块的质量m,用量筒测出水的体积V1,用细线将石块系好,慢慢放入量筒中,测出水和石块的总体积V2,4.,小石块密度表达式:,三、测固体(如小石块)的密度,实验记录表格,实验器材:天平、量筒、盐水、烧杯,四、测液体的密度,1. 。,用天平测出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m1,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量筒中盐水的体积V,用天平测出烧杯和剩余盐水的质量m2,上面的三幅图是改进后的实验方案,请将下面的步骤补充完整,并练习设计出记录数据的表格。,盐水密度表达式:,2. 。,3. 。,实验记录表格,给你一个托盘天平,一只墨水瓶和足量的水,如何测出牛奶的密度?写出实验步骤,并写出牛奶的计算表达式,根据 ,只要测出质量m和其对应的体积V就行可以分别用水和牛奶将瓶装满,用天平测出它们的质量,求出水的体积,即是瓶的容积和牛奶的体积,用天平和量筒测某种矿石的密度。在调节天平时,发现指针如图甲所示偏向分度盘的右侧,此时应将平衡螺母向_调。用天平称矿石的质量。把矿石放在天平的左盘,天平平衡时,放在右盘中的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用量筒量出矿石的体积如图丙所示,由此可知,矿石的密度 =_g/cm3。,甲,乙,丙,3.67,练一练,左,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结束语,